吃了虾全身发痒长包

吃了虾全身发痒长包,第1张

您好,由于发生过敏反应,皮肤出现荨麻疹,同时咽喉部粘膜充血水肿,常见最严重的过敏是喉头水肿,严重时可以堵塞呼吸道而导致窒息的。

建议您遵医嘱用药,如果咽喉部不适,可以去医院耳鼻喉科做个眼喉镜检查,明确原因,积极治疗,近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稀粥、鸡蛋羹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药物代谢,以后不要吃海鲜类的食物,特别是虾,以防高蛋白引起过敏反应。您可以参考一下的。

河虾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86

水分(克)

781

能量(千卡)

87

  能量(千焦)

364

蛋白质(克)

164

脂肪(克)

24

  妓衔克)

0

膳食纤维(克)

0

胆固醇(毫克)

240

  灰份(克)

39

维生素A(毫克)

48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48

硫胺素(微克)

004

核黄素(毫克)

003

  尼克酸(毫克)

0

维生素C(毫克)

0

维生素E(T)(毫克)

533

  a-E

006

(β-γ)-E

043

δ-E

484

  钙(毫克)

325

磷(毫克)

186

钾(毫克)

329

  钠(毫克)

1338

镁(毫克)

60

铁(毫克)

4

  锌(毫克)

224

硒(微克)

2965

铜(毫克)

064

  锰(毫克)

027

碘(毫克)

0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异亮氨酸

0

亮氨酸

1573

赖氨酸

1406

  含硫氨基酸(T)

492

蛋氨酸

492

胱氨酸

0

  芳香族氨基酸(T)

1283

苯丙氨酸

683

酪氨酸

600

  苏氨酸

694

色氨酸

0

缬氨酸

846

  精氨酸

1155

组氨酸

390

丙氨酸

1240

  天冬氨酸

1891

谷氨酸

3027

甘氨酸

1064

  脯氨酸

721

丝氨酸

728

  虾的营养分析

  1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2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3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4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中老年人、孕妇、心血管病患者、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更适合食用;同时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

  2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体质过敏,如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虾;另外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食物相克

  虾忌与某些水果同吃。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食疗作用

  淡水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其他相关

  《本草纲目》:凡虾之大者蒸曝去壳,食以姜醋,馔品所珍。

  《随息居饮食谱》:海虾,盐渍暴干,乃不发病,开胃化痰,病人可食。

  《纲目拾遗》:虾生淡水者色青,生咸水者色白,溪涧中出者壳厚气腥,湖泽池沼中者壳薄肉满,气不腥,味佳,海中者色白肉粗,味殊劣。入药以湖泽中者为第一。

  《食疗本草》:动风、发疮疥。

  《随息居饮食谱》:虾,发风动疾,生食尤甚,病人忌之。

  《饮食须知》:多食动风助火,发疮疾。有病人及患冷积者勿食。

  制作指导

   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腐败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70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