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九上生物复习资料

求九上生物复习资料,第1张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 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

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

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2、动物运动的形成: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 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 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关节面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 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 躯体运动:

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

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

记住特例: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 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

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 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

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

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

-----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

B 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C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食物链与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鸟类——褐马鸡、黑颈鹤。爬行类——扬子鳄。两栖类——大鲵。鱼类——白鲟、中华鲟。

大熊猫---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

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

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与河北西北部等山地。

扬子鳄---古老的爬行类,被誉为“活化石”。

& 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

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根本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 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

▲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 (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自然)

▲ 微生物:

单细胞: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细菌包括:球形菌、杆形菌、弧形菌和螺旋形菌。

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

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共生>(如根瘤菌、黏球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

乳酸菌: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无氧条件下)。

抗生素: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人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产生后代,繁衍种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

主要性器官(性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出精液的尿液)。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

主要性器官(性腺):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婴儿产出(分娩)、月经排出的通道。

3、胚胎发育的过程:

精子

受精卵 胚胎 胎儿 成熟胎儿

卵细胞 第二个月末

& 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内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 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4、发育: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分为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发育,通常所说的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性成熟(成年人)的阶段(出生后的发育)。注意分期

&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

&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 昆虫的变态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 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即:

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椿象、蜻蜓和蝼蛄等的发育过程。)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中要经历5次蜕皮,幼虫期蜕皮4次。

& 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蝴蝶、蚊子和苍蝇等的发育过程。)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经历4次蜕皮,均在幼虫期。

& 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什么阶段?(答:多了一个蛹)

▲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 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 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下列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雌雄蛙抱对;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受精作用;受精卵和蝌蚪的发育。

▲ 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主要)。

& 鸟卵(已受精)的结构中,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和卵黄是主要结构);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另有保护作用;系带固定卵黄,气室提供氧气,卵壳保护卵。(结合结构图)

▲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

特点: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

特点:速度快、后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后代生活力会下降。

▲ 植物的无性生殖:

1、营养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和压条三种。

①扦插:如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

②嫁接:如桃、梨、苹果等果树。包括:芽接(接穗是芽)、枝接(接穗是枝条)。

&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嫁接法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优良品种。

③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

2、组织培养:

&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低等动物、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

①分裂生殖:如细菌、蓝藻、变形虫、眼虫等。

②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

③孢子生殖:如根霉、青霉、曲霉等霉菌。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

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

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染色体)。

&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2+X。

&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精子结合则生女,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则生男。

▲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

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 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一对黄种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内工作而肤色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肤色较黑。

&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性状的差异),包括:

①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应用)

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只有生殖细胞(系统)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②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如上例的变异。

▲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

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婚姻法的规定>

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

2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我们学过的动植物类群中,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鱼类、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4节肢动物包括甲壳动物(eg:虾类、蟹类)、昆虫(eg:蝗虫、蜜蜂)、还有 蜘蛛、蜈蚣等。

5鱼类体表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呼吸时,水从口进入鱼鳃,又从鳃盖后缘 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相比,O2减少,而CO2增多。

鱼鳃的特点:

1颜色鲜红,内含丰富的血管;

2每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为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6鱼类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动力为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鱼鳍分五种,分别为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尾鳍。其中,起到平衡作用的有胸鳍、腹鳍、背鳍,决定运动方向的是尾鳍。

7模拟实验eg试验:观察鱼鳍在游泳的作用。

8腔肠动物,食物进入消化腔内被消化,有口无肛门。

9软体动物,一般靠贝壳保护身体,eg鲍鱼。但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0海豚、鲸、海豹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1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⑴ 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⑵ 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⑶ 有在陆地上呼吸器官。eg肺、蝗虫的气管。

⑷ 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12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如下:鱼~鳃 蚯蚓~体壁 蝗虫~气管 蝌蚪~鳃 兔~肺 家鸽~肺+气囊 青蛙~肺+皮肤

13蚯蚓,属环节动物,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运动。靠能分泌黏液的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不能保持恒温的体温。所以,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14环节动物,除蚯蚓外,还有水蛭、沙蚕等。

15牙齿的图

牙齿的类型与动物的食性有关。

16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eg兔。

17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是恒温动物。

兔身体结构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的有:

⑴ 体毛~保温。

⑵ 心脏四腔,血循两种途径,输送O2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分解。

⑶ 用肺呼吸,有利于获得O2。

⑷ 消化功能强,有门齿、臼齿之分。有发达的盲肠,有利于呼吸有机物。

⑸ 神经系统发达,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18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19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20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⑴流线型身体,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⑵胸部的骨很突出,使于肌肉附着。

⑶胸肌发达,能够产生飞行的动力。

⑷前肢化成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

⑸体内有气囊,可以减轻身体比重,并且辅助呼吸。

⑹具双重呼吸。

⑺口内无牙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和要及时排泄,有利于飞行。

⑻骨薄中轻,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⑼食量大,消化快,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质量。

(10)心脏四腔,血液输送氧气能力强。

21鸟类气囊的图。

22鸟类飞翔扇动的翼的动力来自胸肌。

23鸟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

⑴ 前肢变为翼。

⑵ 体表有羽毛。

⑶ 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

24昆虫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25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有翅和足,均着生在胸部。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作用:⑴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⑵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6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7两栖动物,eg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青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使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三章

1.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肌肉和关节。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运动。

2.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3.骨骼肌肉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4.关节的结构图(见P书)。

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7.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

8.学习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以适应复杂的环境。

9.社会行为的特征:⑴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⑵成员之间由明确的分工。⑶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eg蜜蜂、蚂蚁、羊、鸡等。

10.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

11.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2.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里一个动态平衡。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⑴ 维持生态平衡。

⑵ 促进生态的物质平衡。

⑶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3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物质,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人们认为最理想的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某些物质。

优点:⑴节省建厂房和购买设备的费用。

⑵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4、仿生——模拟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eg人脑和智能机器人。eg蛙泳(不是)

总共找了3份 第一份都全的,第二份没有答案 第三份要自己下一下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得加分哦~THANK YOU

1、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41、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内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B、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C、能为人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人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42、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的调的重要原因

43、下列叙述属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A、建立“三北防护林” B、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

C、一些植物的根部能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D、土壤中大量的微生物,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4、下列有关生物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

C、生物防治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D、生物防治与农药防治相结合,不会影响生物与环境

45、当人从30℃进入0℃的环境中,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体温降低B、体温升高C、体表血管收缩D、耗氧量增加

46、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运动时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47、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A、松毛虫B、蟋蟀C、棉铃虫D、蝉

48、一所医院对志愿者进行如下研究:16名志愿者服用了等量的一种镇定剂,经过3小时,测得志愿者血液及尿液中镇定剂的含量,数据如右图。某同学分析数量后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不同个体血液存留的镇定剂含量不同 B、大多数人血液中镇定剂的含量比尿液中的低

C、少数人血液中的镇定剂含量高,其尿液中的镇定剂含量也高

D、血液中的镇定剂含量在每毫升50×10-3克-15×10-2克之间的人占多数

49、右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对其两个部位进行环割。一段时间后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为

A、a加速生长B、b加速生长C、a停止生长D、b停止生长

50、下列有关植物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的种皮属于保护组织B、植物的营养组织储藏营养

C、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D、植物的分生组织就是形成层

51、连续调查某生态系统中的两种动物,结果发现它们的的数量变化具有一定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是捕食者,b是被捕食者 B、两者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C、如果a灭绝,b也会受到影响 D、在进化过程中,a和b能够进行相互选择

52、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B、玉米、小麦均是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胚有两片子叶D、鹅掌楸、银杏均是裸子植物

53、下列有关人类消化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汁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B、胃初步消化食物,但不吸收任何养分

C、大肠壁的粘膜有很多皱襞及绒毛 D、胃液和小肠液都参与牛奶的消化

54、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生活的意义是

A、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B、降低植物的温度

C、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55、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们根据营养学的原则,结合国情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用宝塔式的图表直观地表现出每天应吃各类食物的相对量。如图所示的平衡膳食宝塔能够反应的原则是

A、饮酒应限量 B、多吃蔬菜和水果 C、吃清洁卫生的食物 D、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CD ABC ACD ABC CD ACD AC ACD AD ABC

2、

06山东初中生物竞赛试题(双选)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分。多选、

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41.在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问,传递遗传物质的媒介是

A.精子 B.卵细胞 C.生殖细胞 D.受精卵

42.“试管婴儿”和克隆羊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水平的操作,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需要借助母体孕育

.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A.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数量相等,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B.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精子

C.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

D.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均等

44.下列哪些因素能诱发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A.宇宙射线的辐射作用 B.不同品种生物之间的杂交

C.给植物大量施肥 D.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处理植物幼苗

45.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五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组合体

C.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决定

46.与种子萌发有关的条件是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阳光 C.充足的氧气 D.适宜的温度

47.动物胚的发育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是

A.海豚 B.鸵鸟 C.蛇 D.蝾螈

48.下列有关生物个体发育的错误叙述是

A.生物个体发育是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到发育成新个体过程

B.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

C.个体发育是精子和卵结合,并发育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新个体的过程

D.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主要是指胚的发育

49.下列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哪些不正确

A.体外受精一试管中发育

B.体内受精一试管中发育

C.体外受精一试管中发育一胚胎移植一母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一试管中发育一胚胎移植一母体内发育

50.下列属于组织培养优点的是

A.繁殖速度快 B.受季节影响小

C.诱导变异比较容易 D.性状遗传较为稳定

51.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母鸡产的卵并不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家鸽的幼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

52.下列现象中,哪些不能遗传

A.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B.不同人种肤色不同

C.断尾的蜥蜴生出有尾的蜥蜴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53.花作为植物的生殖器官,是因为它具有

A.花柱 B.花蕊 C.花药 D.子房

54.下列各项是种子而不是果实的有

A.玉米粒 B.西瓜子 C.花生仁 D.葵花子

1、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动物是

A 章鱼 B 鲫鱼 C 甲鱼 D 鲸鱼

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闭合,这是鱼在

A 吞咽食物 B 吞咽水 C 呼吸 D 散热

3、下列动物中,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

A 蜻蜓 B 蚯蚓 C 蝙蝠 D 龟

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 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 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5、家兔的消化系统中,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征是

A 犬齿和盲肠发达 B 犬齿不发达和盲肠发达

C 臼齿和盲肠发达 D 臼齿发达和盲肠不发达

6、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A 长骨中空 B 体表有羽毛 C 体内受精 D 身体呈流线型

7、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 抵御敌害 B 协助运动 C 有利于捕食 D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8、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A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9、下列能完成屈肘动作的是

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10、“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 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防御行为

11、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其中属于先天下行为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2、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通过 来传递信息。

A 视觉 B 气味 C 分泌物 D 声音

13、“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蚯蚓具有的行为是

A 学习 B 防御 C 攻击 D 逃跑

1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望梅止渴 B 老马识途 C 杯弓蛇影 D 受烟熏而流泪

15、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A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生死菜青虫

C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的藻类死亡

16、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

A 属于防御行为 B 有利于逃避敌害

C 有利于捕食 D 前三项都有意义

17、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 分解者 B 消费者 C 生产者 D B和C

18、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鼠的数量就会

A 缓慢上升 B 迅速上升 C 仍保持相对稳定 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19、下列是转基因植物的是

A 大棚西瓜 B 无籽西瓜 C 抗虫棉 D 太空椒

20、下列不与仿生学关系密切的是

A 雷达 B 潜水艇 C 荧光灯 D 蛙泳

21、生物反应器是指

A 动物 B 植物 C 转基因生物 D 全部生物

22、 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 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我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A 乳房 B 遗传基因 C 细胞核 D 染色体

23、在生物防治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以虫治虫 B 以天然药物治虫 C 以鸟治虫 D 以菌治虫

24、取两只活的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其结果是

A 甲先死 B 乙先死 C 同时死 D 都不会死

25、今年入夏,某些地方出现大量菜粉蝶,菜粉蝶属于

A 软体动物 B 鸟类 C 昆虫 D 以上都不是

再帮你找一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遗传现象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对双眼皮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也是双眼皮

C.高茎豌豆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长成矮茎豌豆 D.燕子的后代长大后会飞行

2.一位母亲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这两个小孩来自

A.一个受精卵 B.一个卵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

c.两个受精卵 D.两个卵与一个精子结合

3.人类的遗传物质是

A.生殖细胞 B.染色体 C.蛋白质 D.DNA

4.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子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

5.右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

A.a、b和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A过程中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

C.c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Y D.f的性别是由父方决定的

6.中国等六国科学家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对人类全部染色体的基因进行测位。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指出该计划要测定的人类染色体数应是

A.46条 B.23条 C.24条 D.22条

7.位于美国马萨诸塞海岸附近的一个葡萄园小岛上的居民都用英语和手语进行交流。大概从1700年到1900年的200年间,岛上发生了先天性耳聋的高发病率(1,155),而在岛上最隔离的一个小镇里,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高达1/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耳聋是一种显性性状 B.小岛比较封闭,近亲结婚的现象比较普遍

C.葡萄园小岛物质匮乏,居民的营养单一 D.小岛居民习惯了手语交流,耳聋发病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一块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不久它们就死亡了,其根本原因是

A.幼苗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养料

C.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水分 D.幼苗生长的地方光照不充足

9.家鸽卵细胞的结构是

A.卵壳、卵白和卵黄 B.卵黄膜、卵黄和胚盘 C.卵黄、胚盘和卵带 D.卵白、卵黄和胚盘

10.基因型为Yy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哪条曲线能正确反映纯合体(基因为YY或yy)所占比例变化

11.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A.受精卵一胚乳一植株 B.受精卵一胚一植株 C.胚一胚乳一植株 D.胚乳一胚一植株

12.生活在同一草原上的羊和兔,吃同样的草,但是其肉的味道却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依次是

A.无机盐和蛋白质不同 B.糖类和DNA不同

C.蛋白质和DNA不同 D.肌肉细胞和味素不同

13.关于“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为

A.蜻蜒在飞翔中饮水 B.蜻蜒通过身体触及水作标记

C.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 D.雄性蜻蜒的求偶行为

14.鸟类比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复杂而高等,在繁殖上表现为

A.体外受精 B.卵生 C.胎生、哺乳 D.筑巢、孵卵、育雏

15.如图所示的地层中发现了A、B两种生物化石,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生物A是由生物B 进化生化来的B.生物A比生物B结构复杂

C.生物A的个体数比生物B多D.生物A比生物B形体大

16.下列哪项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最大区别

A.是否产生生殖细胞 B.是否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C.后代是否有性别之分 D.亲代是否有性别之分

17.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18.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的原因是

A.幼体到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化

B.幼体到成体在生活习性上发生显著变化

C.在短期内幼体到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变化

D.受精卵到幼体在形态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化

19.北京香山的红叶只有在秋季时节才出现,决定这种现象的根本因素是

A.香山的土质 B.气温 C.光照 D.植物的遗传物质

20.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A.不利变异 B.有利变异 c.退化 D.由于用药引起的变异

21.用野生梨树做砧木,用具有优良性状的梨树芽做接穗进行嫁接,下列有关叙述哪项不正确

A.这种嫁接是为了利用野生梨树良好的吸收水肥的功能特性

B.这种嫁接是为使具有优良性状的梨树性状得到更好的保持

C.这种嫁接是为了使接穗梨上具有野生梨的“野味”

D.这种嫁接是比种子繁殖能缩短收获果实的年限

22.长颈鹿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D.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选择的结果

23.自从出现有性生殖后,生物进化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

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快 ③有性生殖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

生殖的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遗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24.国庆节举办“菊展”时发现,有些菊花植株单株上可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它的培育过程是通过 A.有性生殖 B.嫁接 C.诱导变异 D.扦插

25.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下列哪一项的出现是人类其他特征的基础

A.有语言 B.能劳动 C.能直立行走 D.没有尾

26. 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农业害虫,如右图,开始效果很明显,害虫数量明显减少,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变异

C.害虫对农药进行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

27.男性两侧的输精管被结扎后,生理上表现为

A.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B.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C.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D.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28.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A.数量一定,结构不同,成对存在 B.数量一定,结构相同,成对存在,

C.数量不稳定,结构不相同,成对存在 D.数量不稳定,结构相同,成对存在

29.下列属于个体发育的实例是

A.受精的鸡蛋发育成小鸡 B.玉米种子从萌发到植株开花结果的过程

C.人从婴儿期到青春发育 D.蚕的受精卵发育成蚕蛾

30.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

3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32.下面关于基因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一对染色体上有多对基因 B.基因是遗传物质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C.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基因随同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33.“无心插柳柳成阴”是因为柳树枝条容易长出

A.直根 B.侧根 C.假根 D.不定根

34.种子萌发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来自

A.水分 B.空气 C.种子本身贮藏的营养物质 D.肥料

35.下图表示某种植物传粉的过程,该植物属于

A.两性花,自花传粉 B.单性花,异花传粉

C.两性花,异花传粉 D.单性花,自花传粉

36.马铃薯块茎上长有许多芽,把马铃薯块茎切成许多小块,使每小块上都带有芽,将这样的马铃薯小块种下就能发育成一株马铃薯,这种生殖方式是

A.种子繁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营养繁殖

37.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已开始发育,但产出后却停止发育,原因是

A.外界湿度太低 B.外界有阳光 C.外界温度太低D.外界有空气

38.秋天,果树上出现了一变异芽,欲将该变异芽保留下来,则应

A.等开花时进行自花传粉,用种子培育出新个体

B.等开花时进行同株授粉,用种子培育出新个体

C.等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用种子培育出新个体

D.到第二年春天取下变异芽,嫁接到砧木上

39.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激烈的生存竞争D.过度繁殖

2006山东省初中生物竞赛试题(复选题)

[ 2006-4-23 10:02:00 | By: 灯笼树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分。多选、

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41.在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问,传递遗传物质的媒介是

A.精子 B.卵细胞 C.生殖细胞 D.受精卵

42.“试管婴儿”和克隆羊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水平的操作,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需要借助母体孕育

43.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A.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数量相等,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B.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精子

C.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

D.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均等

44.下列哪些因素能诱发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A.宇宙射线的辐射作用 B.不同品种生物之间的杂交

C.给植物大量施肥 D.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处理植物幼苗

45.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五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组合体

C.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决定

46.与种子萌发有关的条件是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阳光 C.充足的氧气 D.适宜的温度

47.动物胚的发育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是

A.海豚 B.鸵鸟 C.蛇 D.蝾螈

48.下列有关生物个体发育的错误叙述是

A.生物个体发育是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到发育成新个体过程

B.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

C.个体发育是精子和卵结合,并发育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新个体的过程

D.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主要是指胚的发育

49.下列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哪些不正确

A.体外受精一试管中发育

B.体内受精一试管中发育

C.体外受精一试管中发育一胚胎移植一母体内发育

D.体内受精一试管中发育一胚胎移植一母体内发育

50.下列属于组织培养优点的是

A.繁殖速度快 B.受季节影响小

C.诱导变异比较容易 D.性状遗传较为稳定

51.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母鸡产的卵并不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家鸽的幼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

52.下列现象中,哪些不能遗传

A.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B.不同人种肤色不同

C.断尾的蜥蜴生出有尾的蜥蜴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53.花作为植物的生殖器官,是因为它具有

A.花柱 B.花蕊 C.花药 D.子房

54.下列各项是种子而不是果实的有

A.玉米粒 B.西瓜子 C.花生仁 D.葵花子

55.下图示男、女一部分性器官的发育趋势与年龄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图示表明女性的青春期比男性要早

B.12岁到16岁,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

C.生殖器官迅速发育的同时,男女出现第二性征

D.10岁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第14章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管壁最厚,管腔较大,弹性大,能够摸到脉搏。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转意脏,管壁较薄,管腔最大,弹性小,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就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管种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功能人体内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管道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转意脏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分布身体较深部位,但在体表有时能触摸到身体较浅部位,在体表就可以看到分布广,数目多管壁较厚,有较大弹性薄,弹性不大极薄管腔粗,断面圆形细,断面扁形极细,血流速度快慢很慢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凡人要低些。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目最多,白细胞数目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外形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7、假如人体内红细胞的数目或者血红蛋白的数目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假如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8、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心凹陷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能力。红细胞内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使血液呈现鲜红色,叫动脉血。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叫静脉血。

9、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活动叫做血液循环。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血液的活动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如:头部、肝脏、胃等)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中血液的活动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在肺处为血液补充了大量的氧气,排出部分二氧化碳,将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0、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活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kpa。假如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假如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8kpa,就是低血压。

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内尽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2、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其中肾脏是尿液的形成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流进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3、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肾脏的内部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4、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5、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第15章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给其他的神经元。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2、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光彩昏暗,叫做灰质,灰质上含有具有不同功能的神经中枢。众多的轴突和髓鞘集合形成的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光彩白亮,叫做白质。

3、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四周神经系统。

4、人体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很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5、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心,呈蝶形,白质在外。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活动是生来就具有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和缩手反射等,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如看梅止渴和谈虎色变。

7、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括感受器、传进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基本环节。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眼球的附属结构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适用毛巾和脸盆。

2、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外界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进眼球的内部,在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终极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假如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廓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关。耳蜗与形成听觉有关。

5、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16章

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1、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的骨骼。人体的骨有206块,包括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2、骨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各骨的形态固然差异较大,但是结构却很相近,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能使骨愈合、再生;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黄骨髓。

3、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4、骨连结有3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做关节。

5、进行运动时假如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6、人体大约有600块骨骼肌,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肌腹在中间,呈红褐色,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莫,里面有很多血管和神经。

7、骨骼肌受到刺激,就会收缩、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运动。

8、骨骼肌群在运动中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第17章

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发生器官是叶。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2、蒸腾作用除了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外,还能吸收更多的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同时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根本来源。地球上各种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开释出的二氧化碳进进大气。同时细菌等各种微生物也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开释出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条件是光。

第3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同一整体。如:草原、森林、农田、湿地等都是常见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的生物因素以及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非生物因素,如水、温度、光等

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但是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目上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活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中考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5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 母体 直接产生 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 出芽生殖 、 营养生殖 ,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

无性生殖 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植物依靠 营养器官 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 扦插 、 嫁接 和 压条 。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1)嫁接时要使 接穗 和 砧木 的 形成层 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 接穗 特征。嫁接有 枝接 和 芽接 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1)将植物的 细胞 、 组织 或 器官 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 营养物质 和 植物激素 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 植物组织培养 。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 生殖细胞 ,通过 两性生殖细胞 结合,成为 受精卵 ,进而发育成 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 花药 中的 花粉 传送到雌蕊 柱头 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 自花传粉 和 异花传粉 。

(3)植物的 精子 与 卵细胞 结合成 受精卵 的过程叫做受精。

5.花的结构和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果实包括 果皮 和 种子 ,果皮由 子房壁 发育而成。 种子 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其中的珠被发育成 种皮 ,受精卵发育成 胚 。一颗花生中有3个种子,说明子房中有 3 个胚珠

子房壁——————果皮

珠被————种皮 果实

子房 胚珠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 风力 、 水力 、 人和动物 、 自身力量 几种方式。其中,豌豆种子靠 自身力量 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 风力 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 人和动物 传播,睡莲靠 水力 传播。

7.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

(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 受精卵 、 幼虫 、 蛹 、 成虫 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 形态结构 和 生活习性 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 完全变态发育 。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 幼虫期 。

(2)蝗虫的一生经过 受精卵 、 幼虫 、 成虫 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 形态结构 非常相似, 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 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都属于这种发育。它与家蚕的生殖发育相比,少了 蛹 时期。

8.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1)两栖类概念: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在潮湿陆地上生活,有时下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蛙的发育经历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和 成蛙 四个时期。蝌蚪和成蛙的 形态结构 以及 生活习性 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为 变态发育 发育。如:蟾蜍、蝾螈、大鲵也属于这类。

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类型分别是 体外受精 和 变态发育 。两栖类是 鱼类 往 两栖类 过渡的中间阶段。

9.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 求偶 、 交配 、 筑巢 、 产卵 、 孵卵 、 育雏 等过程。

(2)鸟类的受精方式是 体内受精 ,鸟卵的最初发育是在 雌鸟体内 开始的,鸟卵产出后,由于 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 ,胚胎就 暂停 发育。

(3)鸟卵的结构:①卵壳 ②卵壳膜 ③气室 ④卵白 ⑤胚盘 ⑥卵黄膜 ⑦卵带 ⑧卵黄

胚胎发育的部位: ⑤胚盘 ;

蛋在孵化过程中,主要营养来自于 ⑧卵黄 ;水分主要来自于 ④卵白 ;空气主要来自于 ③气室 。

10.常见的早成鸟和完成鸟的实例

(1)雏鸟分为 早成鸟 、 晚成鸟 。鸡、鸭和大雁属于 早成鸟 ,家鸽、燕子、麻雀属于 晚成鸟 。

1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书P28-47)

12. 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 遗传 。它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鼠细胞核移植实验说明了遗传信息的中心是 细胞核 。

(3)生物学家发现, 染色体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一定 的,一般还 成对 的存在。例如人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如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是 单条 存在的。

13.染色体、DN 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1)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 染色体 上,它有 蛋白质 和 DN 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 ,是双螺旋结构。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 片段,叫做 基因 。

14.遗传性状的概念: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 遗传性状 。

15.生物相对性状的实例

(1)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如长头发和短头发,有耳垂和无耳垂,有豌豆的皱粒和圆粒等。

(2)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 成对 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显性 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 隐性 基因。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 显性 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

16.基因控制生物的的性状 C

(1)基因图谱分析:《指导书》P35:26

将图中内容用箭头连接起来,并在图中(1)(2)(3)后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1)生殖细胞的基因型; (2)受精卵的基因型; (3)子女的基因型

② 在图下的四个括号中分别填上相应的性状。

(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③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时应如何配对?(用序号表示,如①②。。。。。。)

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17.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

(1)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 性染色体 。

(2)男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的写法 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女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的写法 22对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男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 XY ,女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 XX 。男性的精子中含性染色体的类型 X或Y ,女性的卵细胞中含性染色体的类型 X 。

18.性别决定的方式

19.遗传病与近亲结婚

(1)遗传病是指由 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 致病基因 所控制的疾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和色盲属于遗传病,艾滋病不属于遗传病。

(2)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 大 。因此,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就远远 高 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

(3)何为近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 直系血亲 和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20.优生优育的措施

(1)优生优育的措施:3点 禁止近亲结婚 、 提倡遗传咨询 、 产前诊断 。

21.生物变异概念

(1)生物体 亲代 与 子代 之间以及 子代 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22.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1)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种。其中,可遗传变异是由 遗传物质 引起的,例如人类的镰刀型贫血症,如人种的不同等;不可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 不同环境条件 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 没有改变,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23.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1)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的意义:①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②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③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第6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上P49—68)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 运动 , 主动地 、 有目的 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2)动物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陆生动物如昆虫和鸟类的运动方式是 飞行或滑翔 ,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行走、奔跑、跳跃和爬行等 ,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3)动物在长期 进化 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通过运动 适应环境 的特征,动物的主动运动,有利于自身的 生存和繁衍 。

2、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1)草履虫——纤毛;变形虫——伪足;鱼类——鳍;昆虫——翅和足;爬行动物——四肢;鸟类——翼和足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组成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骨 、 骨连接 和 骨骼肌 三部分组成。其中 骨 和 骨连接 合起来叫做骨骼。

(2)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 神经 的支配下, 骨骼肌 收缩或舒张,牵拉附着的 骨 ,以 可动的骨连接 为枢纽,产生运动。

(3)当人进行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

3、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1)人和动物的运动都需要消耗 能量 ,来源于 食物 ,它们经过__消化吸收 _的过程,营养成分进入细胞。动物通过__呼吸__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为__热能__,其余的贮存在能源物质___ TP__中。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来自 TP 。

6.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实例

(1)动物的主要行为有 觅食行为 、 防御行为 、 生殖行为 、 攻击行为 和 节律行为 等。其中生殖行为如求偶、占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或哺乳等。鱼类的洄游和鸟类的迁徙属于 节律行为 行为。

(2)填出相应的动物行为:

①黄鼠狼偷鸡——觅食行为; ②北风吹,雁南飞—— 节律行为; ③蚂蚁共同搬食物 —— 社群行为

④孔雀开屏—— 生殖行为; ⑤蜥蜴断尾逃避敌害—— 防御行为

7.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1)社群行为的概念: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 生殖 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2)社群行为的特点:① 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 ;② 有的具有一定的等级

(3)白蚁的社群中,分为 蚁后(雌蚁) 、 雄蚁 、 工蚁 、 兵蚁 。其中,喂养幼蚁、建筑蚁巢的是 工蚁 ,保卫蚁穴的是 兵蚁 ,专职产卵的是 蚁后 。蜜蜂群体,分为 工蜂 、 雄峰 和 蜂王 。

8.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及实例

(1)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__外界刺激__所作出的反应。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先天性 行为和 后天性 行为。前者是_ 生来__就有的、由 遗传物质 所控制的,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后者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积累生活经验___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小狗算算数,人类的学习行为等。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能大大地提高 适应复杂环境 能力。

9.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1)后天性行为主要与_ 神经_ _系统中的__大脑皮层_有关,其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动物的行为主要受 神经 _系统和___内分泌__系统的共同调控。

第7单元 健康地生活(八上P69—98)

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

(1)传染病是指由 病原体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包括 病毒 、 细菌 、 真菌 、 寄生虫 等。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 性和 流行性 性。

(2)常见的传染病:

疾病类型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肺结核、麻疹、腮腺炎、非典、百日咳、脑膜炎等

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肝、蛲虫病

血液传染病:乙肝、疟疾、流行性乙脑炎、丝虫病、艾滋病等

体表传染病:破伤风、沙眼、狂犬病、血吸虫病、淋病

遗传病 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智障、先天性唇裂、先天性聋哑、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传染病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和 易感人群 。能够传播 病原体 的人或动物称为 传染源 ,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包括 空气 、 饮用水 、 食物 和 接触 等,称为 传播途径 ,对传染病缺乏 抵抗能力 而容易感染的人群称为 易感人群 。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措施

(1)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是 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和 保护易感人群 。

(2)传染病在发病前就有了传染性;发病 初期 ,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传染性最强。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血液传播 、 性传播 和 母婴传播 。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1) 心血管疾病 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2)在主动脉的基部,有两条动脉贴在心脏的外面,这两条动脉叫做 冠状动脉 。它为心脏的肌肉带来 氧气 和 养料 ,运走代谢废物。

(3)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官腔变窄等,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这种病变叫做 冠心病 ,如果心脏暂时性缺血可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就是 心绞痛 ,如果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就会引起 心肌梗死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凡是有心绞痛的病人,应随身携带 硝酸甘油 、 麝香保心丸 等药品。

(5)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有 高脂肪饮食 、 缺乏运动 、 吸烟 等,预防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治意识等。

常见的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1)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在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肺癌 ,在农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胃癌 ,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白血病 (骨髓移植治疗)。

(2) 预防 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预防癌症的主要方法是:消除和减少环境中的致癌因子,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致癌因子,积极宣传防癌知识。

(3)致癌因子有三种,X射线属于 物理致癌因子 ;黄曲霉毒素和亚硝酸盐属于 化学致癌因子 ;乙肝病毒属于 病毒致癌因子 。

(4)治疗癌症的方法有 外科疗法 、 化学疗法 、 放射疗法 ,还有 基因疗法 等。

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 脾 、 扁桃体 和 淋巴结 等。

(2)人体的免疫防线有三道,其中,第一道防线指 皮肤 和 黏膜 ;第二道防线指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和 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指 免疫器官 和 免疫细胞 。

(3)免疫细胞主要是 淋巴细胞 ,当它受到病原体刺激时,会产生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抗体 。而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抗原 。 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的,通常只对某种 特定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称为 特异性免疫 。

(4)狗受伤后常用舌头舔伤口,这有利于伤口的好转,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溶菌酶 。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1)三道免疫防线中,前两道是 非特异性免疫 ,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三道免疫防线是 特异性免疫 ,通常只对某种 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计划免疫的意义

(1)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是__计划免疫__。我国卫生部规定,对1岁以内儿童接种_卡介苗__、__脊髓灰质炎疫苗__、__百白破三联疫苗__和__麻疹疫苗__(称为“四苗免疫”),我国卫生部又将___ 乙型肝炎疫苗__等列入计划免疫的内容。每年的_ 4__月_ 25__日定为“全国儿童_ _预防接种日__”。

(2)①卡介苗—— 结核病 ;②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 ③百白破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④麻疹疫苗——麻疹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酒精的化学成分为 乙醇 ,醉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并抑制了人的 中枢神经___系统;

香烟中的 尼古丁 是其中的致病物质之一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吸烟对人体哪些系统有损伤?(至少写出四个)

(2)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确定为“ 世界无烟日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中学生“ 不吸烟 、 不喝酒 ”。

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

(1)毒品主要是指 鸦片 、 *** 、 冰毒 、 吗啡 、 大麻 、 可卡因 等。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痹的 麻醉药品 和 精神药品 ,如某些医疗药物( 杜冷丁 )被滥用,就会成为毒品。

(2)鸦片的原料是 ** ,有镇痛和麻醉作用。鸦片中含有 吗啡碱 ,可进一步提纯为 吗啡 。

注意:**→鸦片→吗啡→***

(3)林则徐在广东进行的 “虎门硝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 禁毒 活动。

(4)目前,我国政府重点监控、查禁的毒品是 *** ,俗称“ 白粉 ”。

(5)吸毒会引起人免疫力迅速下降,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功能,还可能感染 乙型肝炎 、艾滋病 等疾病。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1)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叫做 类吗啡肽 的物质,用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后,外来的 吗啡肽 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 类吗啡肽 的分泌,最终使 类吗啡肽 完全停止分泌,只能靠摄入外界的 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

(2)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如果 非法获得 、 占有 、 出售 或 使用毒品 就构成了犯罪。

安全用药

(1)药品的包装上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 标签 并附有 说明书 。

家庭药箱中常用药物的名称及其作用

(2)家庭药箱药品配备的原则: 针对性 、 实用性 、 急救性 ; 家庭药箱主要存放的物品: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

(3)家中自行用药应该分清 处方药 和 非处方药OTC 。后者是不需要医生处方,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不过不管哪种,长期服用都需要医生的指导。

(4)注意:药品使用上,务必留意保质期。

(5)黄连素——腹泻;阿司匹林——头痛、发烧;硝酸甘油——冠心病;

人工呼吸的方法

(1)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溺水、触电、中暑或煤气中毒等紧急情况,这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 人工呼吸 就是一种有用的急救方法,这种方法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的 胸廓 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作用。常用的方法是“ 口对口吹气法 ”。遇到严重时,拨打“ 120 ”。

健康新概念

(1)健康新概念:包括 躯体健康 、 心理健康 、 道德健康 和 社会适应良好 。

(2)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由消极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下的生物(p2-27)

1、已知的动物有150多万种(p2), 动物按有无脊椎骨分为两大类:①、 脊椎 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如鱼、兔、鸟、马、牛、龟、蛇、蛙)。②、 无脊椎 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如昆虫、蚯蚓、蜈蚣、河蚌)。 动物按 生活环境 分为三大类:①、水生动物: (原生、腔肠、软体、甲壳、鱼类等);②、陆生动物: (扁形、线形、环节、部分节肢动物、爬行、哺乳类);③、飞行的动物:(昆虫、鸟类、哺乳类的翼手目)

2、鱼的运动(游泳)器官是 鳍 。填写图中箭头所指鳍的名称;

※ ※3、鱼鳍的作用:A、依靠 躯干部 和 尾部 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B、 背 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C、胸鳍和腹鳍:平衡作用,若失去,鱼会左右摇摆。胸鳍 还可以转换方向。 D、 尾鳍 :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E、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鱼鳍还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背鳍 和臀鳍 起平衡作用。 胸鳍 可以帮助变换方向,起刹车作用。腹鳍帮助 胸鳍起制动作用。鱼游泳时左右摆动身体,拉紧体侧肌肉做S形运动,拨水向后使身体向前运动。

4、鱼类(脊椎动物亚门、鱼纲p3-7))的特征:终身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 鳃 呼吸;用 鳍 游泳。代表动物: 淡水鱼类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中华鲟),海水鱼类 (海马、银鲳、带鱼、鲨鱼)

5、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A、靠鳍游泳和防御敌害;B、能用 鳃 在水中呼吸。C、身体梭型;体表有鳞片和黏液,减少水的阻力。

6、模拟实验:在难以直接拿实验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模拟实验优点: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 直接实验 解决的问题;提高 效率 ;节约 资源 、资金 、时间 ;模拟实验缺点:受模型 局限, 结论不一定可靠;相似程度越高 ,效果越好。

7、鱼口、鳃盖后缘交替张开,闭合的目的:A、取食: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水中的食物被滤下。B、呼吸: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水流经鳃,水中的 氧气 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 进入水中。 鳃丝扩大与水接触的 面积 ,提高呼吸 效率 ;鱼离开水,鳃相互覆盖 ,呼吸面积减少,鱼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而死亡。 鳃丝的作用完成 气体交换 。

8、水域生态系统: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 食物链 和

食物网 形成紧密而复杂的关系,同时又受水环境的影响;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类的生活。

9、其他水生动物(p8-10) 水生脊椎动物:海马(鱼类);

鲸、海豹、海豚(哺乳动物);龟、海蛇(爬行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水螅 、海蜇等)、软体动物(田螺、河蚌、章鱼、乌贼等)、甲壳动物(虾、蟹、水蚤等)等等。

10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表面有质地较硬的甲。如:水蚤、虾、蜘蛛蟹、梭子蟹。共3万多种。

17、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p12-13):

①、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②、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四肢、足等),便于觅食和避敌;

③、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④、陆生的动物,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和神经系统,能够对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18、 蚯蚓(无脊椎动物p14-16)①、生活环境: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②、食性:枯叶、朽根和其它有机物; ③、运动: 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④、呼吸:靠能分泌黏液的湿润的体壁完成。氧气溶解在黏液中进入体表,在进入体壁内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大雨过后,土壤中的氧气少,蚯蚓便爬到地面上来呼吸) ⑤、体温:不恒定,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19、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

20、判断蚯蚓的前端:距离环带较近的一端。 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便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21、兔(脊椎动物p16-18)的特点:⑴、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⑵、呼吸:用肺呼吸。⑶、消化: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和臼齿(磨碎食物),没有犬齿; 兔的消化管长,盲肠发达,适于消化草食性食物。肉食性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犬齿(用于撕裂肉食)。⑷、循环:心脏四腔,两心房, 两心室;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途径。⑸、运动:后肢长而发达,适于跳跃、奔跑。⑹、神经系统:大脑发达,反应灵敏。⑺、体温:体温恒定,比变温动物适应环境能力更强。⑻、生殖方式:胎生,哺乳。

22、哺乳动物特征(p18):体表被 毛 ,体内有 膈 ,( 膈 是哺乳动物体腔内所特有的结构)。用 肺 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胎生 、哺乳。

23、右图是家兔和狼的牙齿模式图,根据

图填写有关内容:A、 注出图中指示线部位

的名称: [ 1] 门齿 ,[2] 犬齿,[3] 臼齿 。B、 左 侧是家兔的牙齿, 右侧是家狼的

牙 。这样判断的理由:家兔的牙齿只有门齿 和臼齿,没有犬齿,这是与家兔 植食性 生活相适应的。家兔的 门齿 形状象凿子,适于切断食物;家兔的 臼齿,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

24、恒温动物(p17):哺乳动物和鸟类都能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 恒定 ,为恒温

32动物;、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变温动物(p17):除哺乳类和鸟类以外的其它动物(如蛇、昆虫等)体温会随周

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25、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p18)。

26、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的翼手目等。

27、世界上的鸟有九千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我国是世界上鸟的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鸟按迁徙的习性分:侯鸟和留鸟(常年生活在一个地方)。鸟的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28、鸟为什么有很强的飞行能力?为什么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

①、飞行原理:两翼上下压力差产生的浮力或压力。产生飞行能力的条件一是尽可能减轻体重,减小阻力;二是尽可能增加动力。

②、鸟适于飞行的特点(p21-24):

A、 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对身体的阻力;

B、 身体体表被覆羽毛,保温、煽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

C、 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

D、 鸟的胸肌发达,能产生强大的飞行动力;

E、 鸟的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附着胸肌;头骨薄而轻;长骨中空,轻而坚固

F、 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迅速;口中没有牙齿,减轻头部重量;直肠很短粪便及时排出,减轻体重。

G、 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H、 呼吸系统:双重呼吸,气体交换效率高;气囊储存气体,辅助呼吸,减小摩擦,增大浮力;

I、体温高而恒定,能保证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飞行活动。

29、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唯一能飞的一类节肢动物,已知的有100

多万种。

30、节肢动物门(p25):身体由许多不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1、昆虫纲(p25):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有三对足,两对翅;变态发育。(蝗虫、蜻蜓、蚂蚁)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体表的坚韧的外壳;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

32、甲壳动物: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表面有质地较硬的甲。如:水蚤、虾、蟹。

33、蛛形纲:躯体分头胸部及腹部或头胸腹愈合为一体,无触角,无翅,成虫有足4对 。蝎、蜘蛛、螨、蜱等

34、多足纲:身体分头部和躯干部,背腹扁平。躯干部由许多体节组成,每节有1—2 对足。蜈蚣、马陆等

35、常见昆虫纲其它昆虫:(p24 观察与思考)

38、两栖动物的特征(p25):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幼体经过 变态发育 成为成体。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p28-43)

1、运动概念:运动就是动物产生的动作。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它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的行为概念: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行为常表现为运动。运动有多种方式:蚯蚓蠕动,鱼游泳,鸟和昆虫飞行、哺乳动物行走、奔跑、跳跃等。动物的运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基础。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p28-29)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肌肉由肌腱和肌腹组成;骨骼由骨和骨连接组成;骨由骨膜、骨质、骨髓组成。

3、请在右图中指出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和关节软骨的

位置。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

肌腱和肌腹构成的肌肉。肌肉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 受神经传

来的刺激收缩时, 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作用产生运动(p30-31)

⑴、骨位置变化产生运动,骨位置变化要靠骨骼肌的牵引。肌

肉两端 一般连接在两块骨上。

⑵、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⑶、运动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运动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发达的运动能力,利于动物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5、动物的行为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这些行为分为:

①、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育雏、公鸡打鸣、吮吸、

眨眼、排便排尿②、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说话、写字、大山雀喝牛奶、鹦鹉学舌。

6、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联系:(P32)

先天性行为是一些简单的,出生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环境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而获得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行为。先天性行为能满足生物基本生活的需要;学习行为能提高生物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7、探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P34-36) ⑴、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菜青虫是生活在十字花科植

物叶上的菜粉蝶的幼虫。通过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我们知道: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

花科植物,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十字花科:花被呈十字形排列,四强雄蕊。白菜、

萝卜)(P34-35) ⑵、 动物绕道取食行为(即“尝试与错误”): 通过探究公鸡

的绕道取食行为,我们知道:公鸡的绕道取食行为(即“尝试与错误”)是一种学习行

为。(P36)⑶、不同种动物,同种动物不同年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动物

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P36)

8、社会行为的特征(P37-38):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以上、一定的组

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猴、狒狒、象、鹿、蚂蚁、蜜蜂。社会行为的意义:有利于获取食物、战胜敌害、保证物种的繁衍。

9、群体中的信息交流(P39):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动作信息:蜜蜂的“圆形舞”、“8字舞”,哑语。 声音信息:叫声、语言。 气味信息:蚂蚁的通讯;昆虫的性外激素。

10、通讯:群体中的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

11、小结: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普遍存在,使生物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44―54)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P44-47)

⑴、在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P44):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⑵、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P45):动物作为消费者,吸收外界的物质,通过消化和吸收将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物质,同时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用。不能消化、吸收的物质排出体外(如:二氧化碳、尿酸、尿素、多余的水等)。

⑶、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 (P46)

⑷、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虫治虫。

2、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P48-50)有:食用、药用、观赏用。

3、生物反应器(P50):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目前最理想

的生物反应器是动物的“乳房生物反应器”。优点:节省费用、减少生产程序和环境污

染转基因羊的乳汁含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血友病的药物;转基因牛的乳汁中含有抑制

胃肠细菌感染的人乳铁蛋白。

4、仿生(P51-52):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如:宇航员穿

的“抗荷服”、荧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等。

第四章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P55-65)

1、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和真菌生长的营养物质。(P56)

⑴、菌落: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P55-56)

①、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②、真菌的菌落比较大。霉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黄等不同颜色。

⑵、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P56)

①、配制培养基; ②、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③、接种(将少量的细菌

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 ④、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⑤、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⑶、分布:细菌和真菌在土壤、水中、空气中、生物体上都有,分布广泛; 用上述方法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P56-58)

⑷、细菌和真菌生存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有氧或无氧(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做泡菜、做酸奶)。(P57-58)

2、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细菌;“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设计的、

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

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P58-59)

3、细菌大小和形态(P59-60):细菌个体微小。细菌的形态有杆状、球状、螺旋状,分别称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4、细菌的结构: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即:不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的细菌有荚膜、鞭毛或芽孢。

5、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包括:寄生和腐生。其中腐生的细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6、细菌的生殖(P61):细菌是靠分裂繁殖。

7、芽孢(P61):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成细菌。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形成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方式。

8、细菌与分布广泛有关的特点(P61):①、个体微小,易携带传播;②、分裂生殖,繁殖

速度快,数量多;③、形成的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在适宜的环境中

就萌发为细菌。

9、常见的真菌: 单细胞的 酵母菌

多细胞的 霉菌(青霉 、曲霉) 蘑菇(香菇、木耳、灵芝)

10、霉菌:霉菌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①、青霉: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呈扫帚状;(长在柑橘、米饭上的霉)②、曲霉:黑褐色,长有孢子的菌丝呈放射状;(长在花生米、面包上的霉菌)

11、真菌的特征: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是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叶绿体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孢子生殖。直立菌丝的顶端产生孢子(青霉青绿色、

曲霉黑褐色)。每个孢子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12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形态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细 菌 个体微小,球形、杆形、螺旋形;单细胞;有不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大多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腐生或寄生) 分裂生殖

真 菌 个体微小或个体较大;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腐生或寄生) 孢子生殖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66-79)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P66-69) 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和能量循环(P66):植物制造有机物;动物分解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⑵、引起其他生物患病(P67):扁桃体炎、枯萎病、稻瘟病、黑粉病、足廯⑶、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地衣、根瘤、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可以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2、细菌和真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A、食品酿造(酱);B、疾病防治(抗生素);C、

环境保护(污水处理);D、食品保存。E、以菌治虫(以菌治虫属生物防治)应用:

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菜青虫、棉铃虫;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甘蔗象鼻虫。

3、评价实验方案(题目见P69) 设计对照实验时,要严格保证只有一个变量。

技能训练八 评价实验方案 (题目见P69)

答:①、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是否有分解 作用。故要设置实验组

合对照组。要控制其它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有无细菌外,其它条件相同,所以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37

②、细菌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实验过程中要滴加蒸馏水,保持树叶潮湿。

③、方案1、2、3中的对照组都是甲组;实验组都是乙组。

④、方案 3 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中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条件中(无菌条件下), 可见,只有方案 3 排除了所有干扰实验的因素。因此与方案 1、 2比,方案 3 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4、食品制作:(发酵原理制作食品。就是利用菌类分解有机物获取人们所需要的产物)

酶 酶 酶

淀粉 葡萄糖 酒精 + 二氧化碳 葡萄糖 乳酸

曲霉(或酵母菌) 酵母菌 乳酸菌

应用实例如下:①、酵母菌(真菌):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可

以用酵母菌做面包、馒头、酿酒。②、乳酸菌(细菌):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酸奶;③、醋酸菌(细菌):制醋④、霉菌:(真菌):制酱、制作豆腐乳、奶酪、黄酒。

5、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或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致。

保存原理:杀死食品中的细菌或真菌(杀菌法)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抑菌法)。

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P73)

① 、抑菌法:A、除去食品中的水分,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脱水法(蘑菇)、

腌制法(咸鱼)、渗透保存法(果脯)、晒制与烟熏法(熏鱼、熏肉)、B、不给需氧菌氧气: 真空包装法 C、不给适宜的温度: 冷藏、冷冻法;

②、杀菌法:杀死食品中的细菌或真菌。D、防腐剂法:二氧化硫,亚硝酸盐 (罐

藏法)E、使用射线灭菌: 紫外线 x射线F、高温消毒法、巴氏消毒法:袋装牛奶G、其它方法:高锰酸钾、碘酒、抗生素、中草药杀菌。

6、疾病防治(P74):抗生素(P76) (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细菌的物质)。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

7、环境保护(P75): 有氧时,细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甲烷可以用来照明、取暖、发电、做饭,同时污水也得到净化。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P80-89)

1、 生物分类: (P80)

①、分类概念: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②、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相似程度

③、分类的目的: 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④、分类的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⑤、分类的意义:了解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过程。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

2、对生物进行分类(P80-84)的步骤:①、收集待分类生物的特征 ②、整理并筛选可用的特征 ③、依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逐步进行分类。

3、对植物进行分类(P81)的依据是: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果实的形态结构。在

被子植物分类中,花、种子、果实结构比较稳定,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4、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林奈

8、生物之间的亲缘越近,它们的共同特征就越多;反之,亲缘越远,它们的共同特征就越少。亦即: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的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的特征越少。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9、按等级进行分类: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 它们分成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即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微生物界等几个界。每个界下面又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举例:(P85)

①、马在分类上隶属于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动物门、动物界(P88)

②、桃在分类上隶属于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门、植物界

例1: 犬 例2:马 例3:鸡

界、 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哺乳纲 鸟纲

目、 食肉目 奇蹄目 鸡形目

科、 犬科 马科 雉科

属、 犬属 马属 原鸡属

种。 犬 马 鸡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P90-92)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三层次:A、生物种类(种群和数量)多样性;B、基

因(控制性状)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农田、城市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苔藓、蕨类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

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类位居世界前列。

3、基因控制生物的各种特征:不同生物的基因由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基因

组成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

是基因的多样性。(P91)

4、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

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P91)

5、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实例(P91): ①、美国引进我国野生大豆与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6、生物多样性三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①、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生物种类多样性是基因多样性的具体表现;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②、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1、 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 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 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 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质 形成细胞膜 形成细胞壁

  18、人体的基本组织

  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9、人体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

  系统:能够共同构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20、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21、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包括:保护组织、分升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2、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看书P70图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植物的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

  化,全身都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营养、运输和光合作用的器官。

  关系:释放氧、可食用、可供药用和可作鱼类饲料

  苔藓植物的特征: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叶的分化,然而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关系:可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

  蕨类植物的特征: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关系:可供药用、可做绿肥和饲料,形成煤。

  25、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看书P85

  果皮

  结构 种皮

  胚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胚乳:单子叶植物所有

  2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

  27、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条 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

  件 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被昆虫咬过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休眠的种子等。

  过程: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芽的发育、根的生长过程

  芽:形成新的枝条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而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花的结构,受精与果实的形成

  结构:

  受精和果实——看书P102

  30、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水 根尖成熟区 导管 植物各处

  32、植物的蒸腾作用

  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料。

  气孔 植物体

  3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将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地进行。

  34、绿色植物地光合作用

  CO2+H2O 有机物+O2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5、呼吸作用

  有机物+O2 CO2+H2O+能量

  36、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原料——见光合作用的公式

  37、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O2,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O2的需要,其余的O2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消耗大气中的CO2,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CO2和O2的相对平衡简称碳——O2平衡。

  38、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种植农作物时,即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39、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的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生殖系统:

  男性 输卵管:输送精子

  睾 丸:产生精子

  女性 卵 巢:产生卵细胞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生殖的过程: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 诞生

  41、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糖类:如葡萄糖、甘蔗、淀粉等;蛋白质:如奶、蛋、鱼、肉等;脂肪:如肥肉、大豆、花生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VA――夜盲症,VB――脚气病、神经炎,VC――坏血病)。

  42、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

  43、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类――口腔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

  蛋白质――胃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

  脂肪――小肠初步消化―――作中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过程:营养物质 小肠壁毛细血管 血液

  44、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

  45、 人体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收缩――胸廓左右前后扩大

  膈肌收缩,顶部下降――上下扩大

  肋间肌舒张――胸廓左右前后缩小

  膈肌舒张,顶部上升――上下缩小

  46、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 血液(血液由静脉变为动脉血)

  47、 血液的成分

  血浆(淡**):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细胞:

  48、血管的类型及特点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毛细血管:内径8-10毫米,管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9、心脏的结构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50、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动脉血 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静脉血 动脉血

  5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血液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排出

  52、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脊髓

  脑神经

  53、神经调解的基本方式――反射

  类型::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具有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调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小狗算术等

  反射弧: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54、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人体主要激素的功能

  垂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幼年缺乏换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幼年缺乏呆小症;过多甲亢。

  胸腺――胸腺激素

  肾上腺――肾上腺素等

  胰岛――胰岛素: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卵巢――雌激素等

  睾丸――雄激素等

  55、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解的关系

  人体的生命活动二者同时参与,但神经调解为主,激素调节为辅。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56、 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背鳍:保持身体平衡直立

  胸鳍:保持身体平衡转方向

  尾鳍:保持前进方向,提供前进动力

  57、 蚯蚓的主要特征

  穴居,昼伏夜出,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体壁呼吸,变温动物

  58、 家兔的特征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内有膈,门齿、盲肠发达,于食性相符。

  59、 鸟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飞行时双重呼气,体温高而恒定。

  60、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

  61、 节肢动物的特征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6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如:捕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取食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即出生后获得的。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术等

  63、 白蚁等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如:蜜蜂、猴、狒狒、象、鹿等。

  64、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转粉、传播种子

  65、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军用雷达――蝙蝠;冷光――萤火虫;宇航员――长颈鹿;薄壳建筑――龟背甲

  66、细菌的结构及特征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异养;分裂生殖。

  67、真菌的结构及特征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异养;孢子生殖。

  68、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69、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和发展

  70、植物的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71、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扦插:用枝条和土壤。常见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等

  嫁接:用枝条或芽和砧木。可在一个果树上的到不同品种的果子。常见如:苹果、梨、桃等

  7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

  昆虫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 幼虫 蛹 成虫共四期,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 若虫 成虫共三期,如:蟋蟀、蝼蛄、螳螂、椿象、蜻蜓

  7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体外受精,卵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上陆,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74、鸡卵的结构和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鸡卵的结构见八年级下册P17页

  生殖发育过程:求偶 交配 筑巢 产卵 孵化 育雏(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75、生物的性状有基因控制

  76、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或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7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如病毒

  7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显性: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用对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DD或Dd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dd表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基因组成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79、近亲结婚的危害

  近亲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80、人的性别决定

  男染色体数:22对+XY;女染色体数:22对+XX

  生男生女有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生男生女的机率1:1

  81、生物的变异

  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不同的性状成为变异

  82、生命的起源

  原始大气(无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d大分子有机物 原始生命诞生

  83、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84、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85、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病因:病原体引起

  途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6、艾滋病

  87、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如:人体第三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88、人体的免疫功能

  清楚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侵入

  监视、识别和清楚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89、计划免疫的意义

  是预防免疫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 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 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 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6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7 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8 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9 兔: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灵活

  10 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11 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12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③骨坚而轻,多气质骨,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完善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13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

  14 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5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16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或骨、关节、骨骼肌

  17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18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19 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20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1 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因为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22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23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当稳定状态的现象

  24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25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6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

  27 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8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

  29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了解常见仿生例子)

  二、细菌和真菌(第四章、第五章)

  30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31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2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33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4 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裂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35 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用孢子繁殖后代

  36 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或圆球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37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38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等 ③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④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一章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2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43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

  44生物命名法: 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45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它们与环境所组成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由此可知,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章节 知识要点 常见例题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植物 1.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2.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嫁接、扦插、组织培养 1.果实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胚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叫 。

  2.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

  3.“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繁殖方式是 。

  昆虫 1.常见的繁殖行为:交尾、产卵。

  2.发育过程

  (1)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 1.发育经过 、 、 、 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叫 。如蜜蜂、菜粉蝶、蝇、蚊、家蚕。

  2.发育经过 、 、 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叫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两栖动物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变态发育

  2.青蛙的繁殖行为:雄蛙鸣叫、雌雄抱对、产卵。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离不开水 1.青蛙的幼体叫 ,其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都与 非常相似,必须生活在 中。

  2.常见的两栖动物有 、 、 等,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是 。

  鸟类 1. 鸟卵的结构

  2.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1.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是 。

  2.卵黄表面的盘状小白点叫做 ,里面含有卵细胞的 。

  3.鸟卵的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和 。

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卷(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乌贼、蜈蚣和蝙蝠的主要运动方式依次是( )。

A、游泳、奔跑和蠕动 B、 行走、爬行和蠕动

C、爬行、奔跑和飞行 D、游泳、爬行和飞行

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例如:青蛙的前肢短、后肢长,这与它的哪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

A、爬行 B、奔跑 C、跳跃 D、行走

3、对于骨、关节和肌肉三者在运动中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骨牵拉肌肉运动,关节随之运动

B、肌肉牵拉骨运动,关节随之运动

C、肌肉在骨的牵引下绕着关节运动

D、骨在肌肉的牵引下绕着关节运动

4、青少年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是因为他们骨的特点是( )。

A、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大,易变形

B、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易变形

C、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小,不易变形

D、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小,不易变形

5、骨髓分布于( )。

A、骨髓腔中 B、骨密质的空隙中

C、骨髓腔和骨密质的空隙中 D、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

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

B、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C、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协调完成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7、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

① 蚂蚁 ② 黑猩猩 ③ 蜻蜓 ④ 蜜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除哪项外,其他均为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 )

A、动物取食 B、静止不动

C、猫头鹰的“脸盘”像猫脸 D、冬眠

9、阿尔卑斯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这是( )。

A、社群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0、下列我国特有的几种珍稀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白鳍豚 B、金丝猴 C、扬子鳄 D、大熊猫

11、正确对待动物的措施是( )

A、对人类有利的动物资源要大量开发,不需要控制利用

B、对动物资源要保护起来,不能利用

C、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要彻底消灭

D、对动物资源要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

12、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先富起来

C、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杉木林

13、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部法律和文件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哪一部法律与保护动物多样性无关(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14、非典型性肺炎是由病毒的变异引起的,抗生素对此病之所以不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是( )。

A、细菌、真菌

B、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致病细菌的物质

C、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真菌的物质

D、细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15、下列选项中有关微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寄生性微生物属于消费者 B 、代谢类型多

C、寄生性微生物属于生产者 D、代谢强度高

16、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细菌 B.蝉→螳螂→黄雀

C.树木→蝉→螳螂→黄雀 D.树木→蝉→螳螂→黄雀→细菌

17、对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18、生男生女( )决定。

A 由自家的风水决定的 B 在胎儿发育到4个月左右就开始决定

C 完全由男性决定 D 由妇女的卵细胞和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

19、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男女第二性征差异的是( )

A、性器官的差异 B、乳腺发达程度的差异

C、声调上的差异 D、骨盆宽大程度的差异

20、男性的神经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体分别是( )。

A、 23对,Y B、23条,X C、46条,XY D、 46条,XX

21、下列四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白化病女儿 B、父母直发,儿子卷发

C、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发达 D、培育出的高产抗倒伏水稻

2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AB型血和A型血 B、豌豆种子的**与圆形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猫的白毛与兔的黑毛

23、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280C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当体温360C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这表明:( )。

A、这种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性状

B、这种蜥蜴的体温能够引起体色的变异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4、人们为了培育新的品种,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的种子,目的是为了改变种子里的( )

A、种皮 B、胚乳 C、遗传物质 D、细胞质

25、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

A、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B、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C、减少遗传病发生的概率 D、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青春期发育特点是:①身高和体重 ;② 的

功能趋于完善;③性发育和 。

27、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 的结合。有性生殖的后代生活力 ;无性生殖有以下几种:①营养生殖;②分裂生殖;③出芽生殖和④ 。无性生殖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 ;但其后代的生活力有 的趋势。

28、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 ,它使骨具有 的特性。

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 ,它使骨具有 的特性。

29、认真观察右图,试着从中提取你所需要的信息。

(1)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 、骨骼肌和 组

成。

(2)图中①是 肌,②是 肌;右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 。

(3)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无比轻松,是因为①和②均处于 状态。

30、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它们参与酿制的食品用线连接起来(4分):

①五粮液酒 A、乳酸菌

②镇江陈醋 B、酵母菌

③灵溪豆豉 C、醋酸菌

④长富牌酸奶 D、霉菌

3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每个[ ]______为一分,共10分)。

(1)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__________,因为它能产生________

和分泌______________激素。

(2)精子和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的地点是__________ 上部 ,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 [ ]_______________内壁上。

(3)胚胎发育初期由 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 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4)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_________天发育成熟后从[ ]__________产出,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_。

32、 下面是某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父亲 母亲 女儿

眼睑的特征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有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舌头能否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惯用右手和左手 惯用右手 惯用左手 惯用左手

(1)表格中所涉及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等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单眼皮与双眼皮称为 ;

(2)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3)已知双眼皮基因(A)为显性基因,请写出女儿的基因型 ;

(4)已知有耳垂基因(B)为显性基因,请写出父亲的基因型 ;

(5)该夫妇生下无耳垂子女的概率是 % 。

(6)若该夫妇生第二个孩子,则生儿子的概率是 % 。

(7)若惯用右手由基因R控制,惯用左手由基因r控制,据上表完成下面的图表:

性状:惯用 手 惯用 手

33、朱鹮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鸟,原先生活在我国北方和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20世纪50年代,我国陕西秦岭山区还有不少朱鹮,后来因大片树林被砍伐,朱鹮失去了营巢繁殖的条件,数量锐减,几乎灭绝。80年代,科学家们经过艰苦搜寻,终于有找到了7只朱鹮。现在,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保护区并经过大力保护,朱鹮已有80多只。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朱鹮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不仅保护了朱鹮,同时还保护了它的 。除此之外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还有 、 。

(2)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D B D D D C A C D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D D A C C A D C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

26、 ① 突增 ②脑和内脏 ③性成熟

27、生殖细胞 较强 孢子生殖 遗传性状 下降

28、无机物 硬脆 有机物 柔韧

29、 (1) 骨连结

(2)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收缩 舒张 (3)舒张

30、 ①五粮液酒-----B、酵母菌

②镇江陈醋------C、醋酸菌

③灵溪豆豉 ----D、霉菌

④长富牌酸奶----A、乳酸菌

31、 (1) [ 1 ]___卵巢__ __卵细胞____ ____雌性__

(2)_输卵管 [ 5 ]__子宫____

(3)卵黄 母体

(4)__280__ [ 7 ]__阴道____ __分娩__

32、(1)_表现型___ 相对性状

(2)变异_ _遗传___;

(3) aa

(4) Bb ;

(5) 50 %

(6) 50 %

(7)

性状:惯用 手

性状:惯用 右 手 惯用 左 手

33、(1)就地保护、栖息地、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2)人类破坏环境的活动(意思相同即可给分)

]

一.请你来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做观察鲫鱼的实验时,往往已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A.预防人类捕捉 B.减少运动阻力 C.保持鱼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2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或模拟实验,下列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调查校园植被状况的实验 B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 D利用教师配制的“酸雨”探究酸雨的危害

3下列属于体温恒定的一组动物是

①鲫鱼,②家鸽,③青蛙,④熊猫,⑤蚯蚓,⑥麻雀,⑦蝗虫,⑧鲸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③④ D ⑤⑥⑦⑧

4金融危机来临,有的公司裁员应对。人们称为“炒鱿鱼”,你知道鱿鱼属于什么动物吗?

A 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 甲壳动物D 环节动物

5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面具有变态发育的动物是

A蛇 B青蛙 C家兔 D家鸽

7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飞人刘祥因伤退赛,令国人唏嘘不已。如图是刘祥受伤的医学解剖图,你知道图中圆圈受伤的部位名称吗

A 肌腹B 关节头C 肌腱 D 关节囊

8当你将一手自然下垂,另一手摸一摸这只手的上臂肌肉,你会发现它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9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蜜蜂 B蝗虫 C帝企鹅 D带鱼

10当一只小鸡孵化出来开始寻找食物时,它会把地面上的任何小点都啄个遍。渐渐地,

小鸡知道只有一些植物或昆虫是可以吃的。小鸡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1鲸生活在海洋中,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1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13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A 昆虫的取食行为 B 昆虫之间的通讯

C 昆虫的学习行为 D 昆虫的迁徙行为

14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的建筑被称为“鸟巢”,下列有关“鸟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鸟巢建筑”是一种生物反应器 B “鸟巢建筑”利用了仿生学原理

C “鸟巢建筑”美观但不够耐用 C “鸟巢建筑”虽美观但费工费料

15下列哪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以上都是

16夏天,食品和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由什么引起的?

A霉菌 B细菌 C病毒 D放线菌

17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夜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A细菌无法进入 B冰箱能杀菌

C细菌在冰箱中繁殖速度慢 D有防腐剂

18要观察细菌的形态,应该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A用肉眼观察 B用放大镜观察 C用近视镜观察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19夏季,在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 )

A小河中 B沙漠中 C雨后树林的朽木树干上 D雨后海边沙滩上

20外科大夫在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是为了( )

A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 B让病人不害怕

C是医院规章制度要求 D病人家属要求

21生物防治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力推崇的防治害虫的方法,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

A、见效快 B、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专一性强 D、控制害虫持久

22如果你想了解蜜蜂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应从下列哪一本书中查找( )

A《昆虫学》 B《两栖动物学》 C《鸟类学》 D《哺乳动物学》

23.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解释中,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特征是完全相同的项 D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种类越多

24.下列哪一种动物与其它三种动物不同处最多

A白鳍豚 B牛 C褐马鸡 D蝙蝠

25.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瑞士 D澳大利亚

二、你能填:(每空 1分,共15分)

1对生物进行分类时,要找到分类的重要依据。如被子植物, 、 和 是分类的重要依据;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等类群是根据真菌的 特征。

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 或

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 。

4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 、 和 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5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 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 。

6利用 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 。

三、连连看:(连对一线得05分,共5分)

1请将下列相关的生物内容连线。

重金属污染 二氧化硫大量进入大气

酸雨 复眼照相机

白色污染 冷光

温室效应 汞和镉等进入自然环境

萤火虫 大量废弃的包装塑料

苍蝇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2将下列生物与其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白鳍豚 我国珍贵的涉禽

扬子鳄 植物中的“大熊猫

银 杉 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

丹顶鹤 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

四请你来判断(每小题05分,共5分,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 ( )

2.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 )

3.长期使用抗生素,可以引起病菌的抗药性。 ( )

4.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菌,被世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 )

5.在果园里放养蜜蜂,由于蜜蜂采食果树花粉,会致使结果率下降。 ( )

6 生物分类单位中,“门”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

7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 )

8 真菌有的对人有益,有的对人有害。 ( )

9 蜘蛛结网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 )

10 鸟类没有牙齿,是为了加快进食的速度。 ( )

五、请你来识图、分析、作答(25分)

1 (3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注意到生物学的一些规律吗?如在《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中就渗透了很有用的“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呢。鸽子会在空中飞,这是它的功能,那么它有哪些结构与之相适应呢?请举三个方面的例子。

2.(5分)当我们走出教室,来到田野,会发现美丽的蝴蝶,俏皮的麻雀,成群的绵羊。翻翻土,你还会看到蚯蚓和青蛙。你能帮运用我们学的生物学知识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请把答案填写在方框内)

3 (5分)右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细菌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①

(2与植物细胞相比,大多数的细菌不含

,所以不能自己制造 ,

(3)如果你的口腔中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最适合状态下,4小时后,在你口腔内的细菌数目应达到 个。

4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都喜欢金鱼。他们一起到鱼市买了几条金鱼,比赛看谁养的好。小张回家后,把金鱼养在凉开水中,他觉得水烧开后,水中一些致病物质会被除去,这样有利于金鱼生长;小王则把金鱼养在已经晾晒过一段时间的自来水中。请你利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在其他生存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6分)

(1)小张同学养的金鱼出现的情况是 ,原因是 ;

(2)小王同学养的金鱼出现的情况是 ,原因是 ;

5.(4分)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很多。根据以下资料对应写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资料1 在淮河流域,由于污染不断加剧,于1994年爆发了特大污染事故,致使洪泽湖1200万千克鱼、9万千克蟹、25万千克虾死亡。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污染也很严重,目前,苏南大部城市河段发黑发臭, 成为没有动物的“死河”。

资料2 200年前,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几只家兔供人观赏,一次突发火灾,家兔逃出木笼成为野兔。不到100年,已遍布澳大利亚大陆,成了破坏庄稼,与牛羊争食牧草,影响交通安全的祸害。资料3 19世纪初,在美洲东部森林中的旅鸽数量非常多,成群飞翔时遮天蔽日,数量以亿万计。由于滥猎乱捕,每年被捕杀的旅鸽数以百万计,加上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旅鸽被无情地杀死了,到1900年前后从野外消失。养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里的最后一只旅鸽死于1914年。

资料4 古时候的商王到河南沁阳附近的太行山南侧打猎,一次就猎获了7头亚洲象。但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诸侯国大面积砍伐森林,开辟农田,亚洲象推动了在黄河流域的栖息地。到了公元前770~前477年间,亚洲象的分布区向南移到了淮河流域,西到汉水中游。又过了千余年,亚洲象的分布北界退到了长江以南,东端在浙江南部至福建北部。距今约1000年前,亚洲象已退到广东、广西和云南。目前,亚 洲象在我国只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南部,数量只有200余头。

(1)

(2)

(3)

(4)

6(4分)水葫芦最初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现在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云南昆明的滇池由于它的疯长,使水生生物几乎灭绝,试分析原因:

(1)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水中生物见不到 。

(2)由于水葫芦的根在水中呼吸,所以,水中生物会因 而死。

(3)它的大量生长影响了其他水生植物,破坏了 ,从而使整个池中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4)这个事例说明 。

参考答案

一.请你来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BDBBB 6—10: BCDAB 11—15:DBBBD 16—20:ACDCA 21—25:BABCA

二、你能填:(每空 1分,共15分)

1花 果实 种子 形态结构

2分裂生殖

3陆地 水域 自然保护区

4足够的食物 水分 隐蔽地

5游泳 呼吸

6生物反应器;环境污染

三、连连看:(连对一线得05分,共5分)

1

2

四、请你来判断(共5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请你来识图、分析、作答(共25分)

1 (3分)从体形、肌肉、骨骼、消化、心跳、气囊等方面均可

3 (5分)⑴DNA 鞭毛 (2)叶绿体,有机物, (3)25600

4 (4分)(1)死亡 凉开水中缺少氧气,金鱼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导致死亡 ;

(2)正常或活着 已经晒过一段时间的自来水中,漂白粉释放的氯气已经挥发,而且氧气充足,适合金鱼生活;

5.(4分)(每小题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导致多种水生动物死亡,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2)外来物种入侵。兔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导致兔种群数量的扩大,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危及本地物种。

(3)人类的滥捕乱杀,导致该物种的灭绝。

(4)生存环境的改变。人类的滥砍乱伐,破坏了亚洲象的生存环境。

6 (4分)(1)阳光、(2)缺氧、(3)生态平衡。(4)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就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不良后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77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