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第1张

初中生物学是生物学科入门的基础学科, 学习 方法 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我为你推荐 八年级 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一、动物的类群:

1、动物的种类多样,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 游泳 。

4、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干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力;调整方向用尾鳍,维持身体平衡用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5、某同学想做鱼鳍有游泳中的实验,但一时找不到鱼,便用一个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P25)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变态发育变为幼蛙,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类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

7、鸟类的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为翼,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8、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

(1)身体表面: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翼呈扇面结构,表面积大,可以扇动空气而飞行。

(2)运动系统:骨薄,长骨中空,胸骨突出,称为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

(3)呼吸系统: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主要靠的结构是气囊。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出肺。

(4)消化系统:食量大,直肠短。

(5)循环系统:心脏功能强劲。这些特点决定了鸟类可以快速而且长久的飞行。

9、哺乳动物的特点:除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点。其代表动物是家兔,家兔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其作用分别是切断和磨碎食物。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10、动物种类特别多,但只有两种是恒温动物,它们是鸟类和哺乳类。

11、我们学过的无脊椎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分三类:(1)昆虫(2)甲壳动物,如虾、蟹(3) 其它 :如蜘蛛和蜈蚣)

12、腔肠动物的特点是有口无肛门。举例海蜇、海葵、珊瑚虫等。

13、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并在刚毛的辅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的。将两条蚯蚓分别放于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速度在硬纸板上的快。

14、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外骨骼的作用有二,分别是防止水份的散失和保护身体内部柔软的器官。)

15、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二、动物的运动:

16、高级动物的运动系统构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连结。若将运动系统比作作杠杆,则骨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

17、关节的构成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的特点有牢固性和灵活性。

18、人在完成曲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共同完成了这个运动。

19、运动的完成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围绕着关节产生运动。

三、动物的行为:

20、动物的行为按表现可分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贮食行为等。

21、动物的行为按来源可分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控制的。

2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 经验 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举例,如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大猩猩摘香蕉、黑猩猩钓白蚁。

2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有三个特征:有组织、有分工、有的有等级。

25、白蚁的群体中有四种蚁,即工蚁、雄蚁、后蚁和兵蚁。四种蚁是喂养其它三种蚁的是工蚁。

2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声音、气味和动作三种。

四、动物的作用

27、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8、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9、目前,人们认为动物中最为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它的优点是少成本,少环节,少污染。

30、人们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创造各种仪器,这就是仿生。如据蝙蝠发明雷达,据长颈鹿发明宇航服,据乌龟的背甲发明薄壳。

五、细菌和真菌

31、区别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应该看大小、形态和颜色三方面。(具体见P55)

32、培养菌落的方法有四步:配制培养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3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34、显微镜的发明人列文。虎克(荷),微生物学之父是法国的巴斯德,青霉的发现是弗莱明(英)。

35、细菌的形态有三种:球形、杆形和螺旋形,故细菌也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如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

36、细菌的结构类似于植物细胞,即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还有运动的鞭毛,起保护作用的荚膜,有的还有为抵抗不良环境的芽孢。

37、真菌的形态各异,原因是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毒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青霉和蘑菇。但结构都相似,即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故真菌也称真核生物(已有了真正的细胞核)。

38、用蘑菇制作孢子印时,要用玻璃杯扣住的目的是防孢子被风吹散。

39、细菌有的对人类有利,少数对人类有害。有利的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乳酸菌,制醋要用醋酸菌,制作味精要用棒状杆菌,根瘤菌能为豆类作物提供含氮的无机盐,大肠杆菌能为人和动物提供VB12和VK。有害的方面,有的能使为和动物患病,如痢疾、霍乱、破伤风、鼠疫都是由细菌引起的,软腐病菌能使蔬菜变坏。

40、真菌同样如此,有的真菌对人类有利,如制作面包要用酵毒菌,酿酒、制作酱油、腐乳都要用到真菌,也有的对人类有害,如脚癣、甲癣是由寄生的真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棉花枯萎病等也是真菌引起的。

41、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

42、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营养方式主要是异养。此种营养方式又分三种类型,即寄生、腐生和共生。

43、区别寄生、共生和腐生

若寄居对象是死的,如枯枝败叶,即为腐生;是活是,即为后两种。后两种中,若对寄居对象有害,就是寄生,如痢疾杆菌、使患甲癣的真菌;若双方互利互惠,即为共生。

44、熟记几种共生的例子:

(1)豆类作物和根瘤菌:豆类作物为其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则提供含氮肥的无机盐。

(2)动物和大肠杆菌:动物为其提供有机物,大肠杆菌则提供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3)地衣:藻类植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则提供水和无机盐。

45、区别青霉和曲霉:一看孢子形态,扫帚状的为青霉,放射状状的为曲霉;二看颜色,青绿色的为青霉,其它颜色的为曲霉。

46、酵母菌能够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7、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故防腐的主要原理就是杀死细菌或控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据此有许多防腐的具体办法,如高温灭菌、腌制、渗透保存等。

48、污水处理时,一些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为甲烷。

六、生物的多样性

49、在被子植物中常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50、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大的单位是界。

51、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其中生物相似的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52、马在生物上的地位是(见书)。

53、桃在分类上的地位是(见书)。

54、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的多样性。

55、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故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

5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根本的 措施 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现我国已建立1500多个,其中有保护大熊猫的卧龙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系统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58、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

59、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滥砍乱伐、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生物入侵。

60、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8、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 雨水 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

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

4、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丝织和尾四部分。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2 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3 2016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4 八年级生物学习建议与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与初中生物学习方法

6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7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8 初二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9 八年级生物的思维导图与及知识点归纳

10 八年级生物重要知识点与学习复习方法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⒈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直接影响生物) 生物因素:影像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第2章 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⒈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反光镜 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⒉使用:取出→安放镜头→对光(白亮的视野)→放置→调焦(先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注视物镜与标本间距离;后用粗准焦螺旋上升,注视目镜;最后调细准焦螺旋。)→观察

  ⒊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滴(植物:清水;人:生理盐水)→取(薄而透明)→浸→展→盖→染(后吸)→看

  二、探索生命的方法

  ⒈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⒉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3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⒈相同点: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

  ⒉不同点: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第4章 生物体的组成

  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⒈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体积增大而由小长大。

  ⒉动物、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肌肉组织(运动)、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

  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植物体的细胞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一、植物种子的萌发

  ⒈ 种皮(保护)

  种子结构 子叶(贮存营养)

  胚 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根—→根

  ⒉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种子萌发的外接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⒊种子萌发条件实际应用

  ⑴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胚已被破坏。

  ⑵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缺乏空气。

  二、植物根的生长

  ⒈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 伸长区—→使根尖伸长

  尖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⒉根的生长一方面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一、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⒈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⒉花生“麻屋子(果皮)”、“红帐子(种皮)”、“白胖子(胚)”。

  ⒊果实:小麦子粒、玉米子粒、葵花籽;

  种子:豆类、西瓜子、杏仁、芝麻。

  第6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条件 光 活细胞

  产物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固定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释放能量

  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

  二、 实验探究

  ⒈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①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或耗尽)

  ②部分遮光(实验变量:光)

  ③照光

  ④取下纸片

  ⑤酒精脱色(去除叶绿素)

  ⑥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呈灰白;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

  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⒉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要点: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是防止新鲜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⒈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增加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

  ⒉植物呼吸作用影响因素: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的方法: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⒈女生性发育比男生早两年。

  ⒉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青春期 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

  发育 形态功能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等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⒈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⒉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

  ⒊人体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缺乏症

  种类 缺乏症 种类 缺乏症

  维生素A 夜盲症 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B 脚气病 铁 贫血症

  维生素C 坏血病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⒈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咽——既是食物通道,又是空气通道

  食道

  消化道 胃——最膨大的气管

  消 小肠——最长的器官

  化 大肠

  系 肛门

  统 唾液腺

  胃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 肠腺

  胰腺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无消化作用)

  ⒉食物的消化

  ⑴消化酶: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

  ⑵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

  唾液淀粉酶 酶

  淀粉(从口腔开始)————→麦芽糖—→葡萄糖

  酶

  蛋白质(从胃开始)—→氨基酸

  胆汁 酶

  脂肪(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⒊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许多小肠绒毛密布在皱襞上,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⒈青少年饮食:足够量的糖类(维持生命活动)、适量的蛋白质(生长发育)、

  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

  ⒉早中晚三餐热能:30%、40%、30%。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水等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血液 红细胞:数目最多,双凹圆饼状;内有含铁蛋白质的血红蛋白

  (结缔组织) 血细胞 白细胞:体型最大,数目最少,有细胞核,吞噬病菌

  血小板:体型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⒉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血小板 偏少 异常出血

  红细胞 偏少 贫血

  血红蛋白 偏少 缺铁性贫血

  白细胞 偏多 有炎症

  二、 心脏的结构

  左心房——肺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静脉

  (左心室的心壁最厚)

  三、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咽、候、气管、支气管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四、 人体体温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一、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 肾(主要的)——形成尿液

  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统 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液的形成

  ⒈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血液———→原液(原尿)————→尿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⒉尿检分析

  正常尿液中不含:血细胞(血尿) 肾小球病变

  蛋白质

  葡萄糖——糖尿病

  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 激素调节

  ⒈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

  激素名称 分泌不足症状 分泌过多症状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亢

  胰岛素 糖尿病 低血糖

  生长激素(垂体分泌) 侏儒症 巨人症

  ⒉

  二、神经调节

  ⒈ 周围神经系统 脑

  神经系统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⒊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

  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 生物的无性生殖

  ⒈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生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出芽(芽体)生殖、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等。

  ⒉营养生殖

  ⑴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又叫做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嫁接)的优点: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⑵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嫁接时,必须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⑶扦插: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

  嫁接 芽接:有桃、山楂、苹果等;

  枝接:柑、橘等。

  压条:夹竹桃、桂花等。

  ⒊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并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二、 植物的有性生殖

  ⒈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植物有性生殖的优点:能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提高后代的生活力。

  ⒉植物的传粉

  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雌蕊,如,水稻等;

  异花传粉: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

  ⒊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

  胚珠 卵细胞—→受精卵—→胚 种子

  子房 珠被—→种皮 果实

  子房壁———————————→果皮

  果实种子的多少与每个子房中的胚珠的多少有关。

  三、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⒈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⑴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和四眠;

  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⑵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时期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如蚊、蝇、蜜蜂等。

  ⒉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⑴蝗虫的幼虫经过五次蜕皮;要经历三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成虫。

  ⑵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如蟋蟀、蟑螂、蝼蛄等。

  ⑶灭蝗虫、菜粉蝶等昆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时期。

  ⒊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四、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⒈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⒉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这一发育时期相当于昆虫的幼虫期。

  ⒊蝌蚪的呼吸:外鳃→内鳃→肺;先后肢后前肢。

  ⒋两栖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因而它们的生活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⒈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先体内发育后体外发育;多数具有筑巢、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⒉鸟类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雏鸟。

  ⒊早成鸟:鸡、鸭、鹅、大雁等;

  晚成鸟:家鸽、燕子、麻雀等。

  第15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⑴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⑵遗传: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也可说是生物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⑶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和信息库。

  ⒉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⑴染色体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定,一般成对出现。

  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例如,当一个婴儿的体细胞中的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即有47条染色体就会导致先天性裂唇。 DNA

  染色体主要是有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⑵DNA与基因

  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上面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二、 人的形状和遗传 染色体 ⒈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统一形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最基本的遗传信息单位。

  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在显性基因存在时所决定的性状表现不出来。

  三、 人的性别决定

  ⒈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

  女性 男性

  体细胞 22对+XX或44条+XX 22对+XY或44条+XY

  生殖细胞 22条+X 22条+X或22条+Y

  ⒉性别决定的方式

  性别决定和受精卵携带的性染色体有关;对人类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决定于精子。

  鱼类、两栖类和所有的哺乳类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基本一样;但鸟类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一样。

  四、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⒈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先天性聋哑等。

  ⒉优生优育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遗传咨询的目的是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五、 生物的变异

  ⒈变异: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⒉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第6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16章 动物的运动

  一、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⒈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⒉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二、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⒈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运动。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⒉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因而也可说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骨骼(骨和骨连接)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⒊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食物———→细胞———→ATP———→肌肉

  第17章 动物的行为

  一、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二、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⒈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⒉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⒊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第7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一、 传染病

  ⒈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类型 病原体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细菌 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

  消化道传染病 寄生虫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蛲虫病

  血液传染病 病毒 乙型肝炎、疟疾、丝虫病

  体表传染病 真菌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淋病

  ⒉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⑴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⑵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病人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如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如保护水源、消毒餐具,以及加强个人卫生等。

  保护易感人群:如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采用预防接种。

  二、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⒈心血管疾病: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⑴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给心脏的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同时运走代谢废物,最终流入右心房。

  ⑵冠心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的病变。如心绞痛(心脏肌肉暂时性缺血而胸闷、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流通)。

  冠心病成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

  患心绞痛的病人的急救药物: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

  ⒉癌症

  癌变发生部位:除了头发、指(趾)甲外的所有组织、器官。

  我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农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治疗白血病的最好方法是骨髓移植。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

  病毒致癌因子: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

  治疗癌症的方法:外科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基因疗法(新的治疗方法)

  三、 免疫

  ⒈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防线 名称 功能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阻挡病原体侵入,分泌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杀灭和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识别和吞噬病原体

  第一、二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⒉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⒊抗体和抗原

  抗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⒋计划免疫: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

  “四苗免疫”: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第19章 珍爱生命

  一、 远离烟酒

  ⒈酒中含有酒精(乙醇);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⒉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吸烟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道疾病。

  ⒊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求中学生“不吸烟、不喝酒”。

  二、 拒绝毒品

  ⒈某些医疗药物(杜冷丁等)被滥用时,也会成为毒品。

  ⒉目前我国重点监控、查禁的毒品是***。

  ⒊注射毒品可能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⒋吸毒成瘾的原因:吸毒后,外来的吗啡肽进入人体,减少并抑制了人脑中类吗啡肽的分泌,最终使类吗啡肽完全停止分泌。

  三、 关注健康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生 物 总 复 习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

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和 岩石圈 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

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

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 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1、 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92、 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 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94、古诗中常有借动物以言志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A 乳酸菌 a细菌杀虫剂

B 青霉菌 b引起水果腐烂

C甲烷菌 c 制泡菜

D 酵母菌 d固氮作用

E 枯草杆菌 e 使人患扁桃体炎

F苏云金杆菌 f 净化污水

G 链球菌 g 制作馒头,面包

H根瘤菌 h 产生青霉素

95、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_;培养。

96、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有的具有鞭毛和荚膜; 分裂生殖;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寄生、共生) 真菌: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但有成形的细胞核);孢子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异养(腐生、寄生、共生)

97、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 到 陆生、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等到 高等。

98、.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99、药物分为处方药和 非处方药(OTC)。

100、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生殖_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比较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由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殖速度 快 慢

变异性大小 小,容易保持亲本性状 大,具有双亲遗传性

后代适应能力 弱 强

101、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 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02、列表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03、无性生殖的应用:(1)嫁接(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才能成活,开花结果与接穗保持一致)(2)扦插 (3)压条 以上都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注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106、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 蛹成虫 。蚊、菜粉蝶、蜜蜂;不完全变态发育卵 若虫成虫。蝗虫、螳螂、蟋蟀

107、两栖动物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08、鸟卵:卵黄是主要营养成分,卵中的胚盘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三部分。

109、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代间或子代个间的差异

110、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形式。111、性状的遗传实质: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12、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如人的精子有23条染色体,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为23对。

113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传递。

114.科学研究表明:生男生女由_男_方决定。

115、染色体:DNA+蛋白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位于DNA上)

116、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状之分

117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aa;表现为显性的有两种,即AA、Aa

118、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表现,但d仍然会遗传下去

119、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15隐性基因的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120、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121、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1220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如太空椒);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不改变,仅由外界环境直接作用引起的变异(如光照的差异引起同种作物叶片颜色差异)

123、亲代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 变异 ;

124、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 成对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显性基因,而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隐性基因 ;

125、一对直发夫妇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则直发由显性基因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控制,若他们再生一个

孩子是卷发的可能性是 1/4

6、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叫做 常染体

7、人体细胞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1 对,常染色体 22 对;

8、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 X 染色体和 Y染色体组成的,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 X染色体组

成的;

9、性状是由基因型 和 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10、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 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一个来自 父方,一个

来自 母方

11、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 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5.羊的毛色白色是显性(用B表示),黑色是隐性(用b表示)。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是白羊。请问公羊的基因组成是 BB ,母羊的基因组成是bb。

6.生物的 遗传和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7.人的性别主要由 性染色体决定,XY为男性,XX为女 性。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可写成:44+XY或44+XX ,则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 22+X或 22+Y 。

8.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组合为AA和Aa的为红花,基因组合为aa的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组合为AA、Aa的也为白花,这个事实说明了:

⑴ 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 基因型 和 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⑵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基因组合相同,表现性状不同 。

(三)生物进化

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的快,有的跑的慢,这说明生物具有_变异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可以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__适者生存__,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__定向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方向_-

(3) 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

2 细胞色素C 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对它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它显示了同一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 )的构成中人与这些生物的不同的氨基酸个数。

生物名称 黑猩猩 马 鸡 果蝇 小麦 酵母菌 红螺菌

与人氨基酸差异数 0 12 13 27 35 44 65

(1) 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 的事实能够说明其它生物与人类亲缘关系的远近

(2) 上述实例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最远的生物是红螺菌

3、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5、生命起源的历程:无机物、有机物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体系、生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6、动物的进化次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注意顺序的先后)

7.达尔文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四)传染病、预防与免疫

1.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 病原体 ,

而是对 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 非特异性免疫。

2.引起传染病的 细菌 、 病毒和 寄生虫 等生物,称位病原体,例如:引起肺结核的 结核杆菌,引起艾滋病的 艾滋病病毒,引起蛔虫病的蛔虫。

3.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

传播途径 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

4.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 抗原 。

8.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 药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 有效成分、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 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9.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10.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到或溺水等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拨打“120 ”急救电话。

11.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

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

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 有效 。

1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 身体上 、心理上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 饮食习惯 、 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 、 娱乐方式和参与 社会活动 等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 健康 有密切关系。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题(模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本试卷共8页,6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得分 批卷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说明: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下列各项不属于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 )

A 用鳃呼吸 B.身体呈梭形

C.用鳍协调游泳 D.以有机碎屑为食

2.蘑菇经常出现在森林中,但它却不是植物,原因是 ( )

A.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B.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C.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膜 D.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3.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

A.蜘蛛 B.蜜蜂 C.蜈蚣 D.蝎子

4.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最早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

A.弗莱明 B.巴斯德 C.林奈 D.施莱登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6.下面描述的生物现象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A.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

B.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C.养鸡厂内成群的母鸡在“咯咯”地叫

D.乌贼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墨汁

7.完成“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实验后,小明惊奇地发现决定鱼运动的方向和产生前进动力的主要是 ( )

A.胸鳍 B.腹鳍 C.背鳍 D.尾鳍

8.到了冬季,生活在北方的青蛙要冬眠,而狼不需要冬眠。原因是 ( )

A.青蛙体形小,抗寒能力差

B.狼体形大,抗寒能力强

C.青蛙是变温动物,狼是恒温动物

D.狼善于奔跑,体温升高快

9.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10.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的黑暗密闭系统中培养乳酸菌、草履虫、蚯蚓、苔藓几种生物,存活时间最长的是 ( )

A.乳酸菌 B.草履虫 C.蚯蚓 D.苔藓

11.小明的钢琴弹得非常好,老师夸他很有音乐天赋。小明弹钢琴这一行为是 (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本能行为

12.在生物分类上,人属于哺乳动物。主要依据是 ( )

A.人用肺呼吸 B.人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C.人体温恒定 D.人能够直立行走

13.生活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有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 ( )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雨水中含有的 D.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

14.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雷达。下列哪项发明不是依据仿生物学原理( )

A.活字印刷术 B.潜水艇 C.飞机 D.冷光灯

15.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

A.龟 B.蝗虫 C.海豚 D.珊瑚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始终是一张一合,交替进行,这实际上是鱼在进行 呼吸 ,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 氧气 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 含量增加。

17.炎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鞋一般不会长霉,而脏鞋就容易长霉,此外真空包装的食品也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由此可以推测,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条件有 有机物 、

水、 适宜的温度 和空气等。

18.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剿灭麻雀”运动,到现在专家纷纷发出保护麻雀的呼吁,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9.现今常用的生物学分类的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 纲 、目、 科  、属、 种 。

三、匹配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0.(5分)请将左侧所列水生动物与其所属的类别用线连接起来

海蜇 腔肠动物

章鱼 软体动物

海豹 哺乳动物

虾 甲壳动物

鲫鱼 鱼 类

21.(5分)请将左侧所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带鱼 游动

沙蚕 蠕动

袋鼠 跳跃

鸽子 行走和飞翔

猎豹 行走和奔跑

四、识图作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22.(8分)图1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⑴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与真菌的细胞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成型的细胞核 。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2]细胞壁、[3] 细胞膜和[4] 细胞质 ,但没有 叶绿体 ,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⑵ 图1中[ 1 ]是 荚膜 ,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是[6 ] 鞭毛 。

⑶ 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分解 者,参与自然界的 物质 循环。细菌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试举出一个例子: 做馒头时要用酵母菌 。

23(7分) 从图形、数据中提取各种“信息”,对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都相当重要。图2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⑴ 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

[1]是 肌腱 ,[2]是 肌腹 。

⑵ 图2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关节。主要由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⑶ 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二头处于 舒张 状态,

[3] 肱三头肌 处于 收缩 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神经系统 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24(8分)图3是几种植物的,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君子兰      葫芦藓 银杏      

肾蕨 油菜 海带

⑴ 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请你试着做一个“小生物学家”,将图3中6种植物先分成两组,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每组里有哪些植物?然后将每组里的植物再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每类中有哪些植物?(用表解方式或文字表述都可)

答:它们分别是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植物

种子植物:君子兰、银杏、油菜

孢子植物:葫芦藓、肾蕨

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又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银杏 ; 被子植物:君子兰、油菜

藻类植物:海带; 苔藓植物:葫芦藓; 蕨类植物:肾蕨

(你们也可以模仿教材上老师讲的用表解方式的方式来做)

⑵ 请将图3中6种植物的所属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海带 葫芦藓 肾蕨 银杏 油菜 君子兰

⑶ 图3中属于珍稀植物的是 银杏 。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25.(7分)暑假的一个星期三,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明买了爸爸和妈妈喜欢吃的桃子、梨等水果,并洗好装在干净的塑料袋里,放在厨柜里,准备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上海边玩的时候吃,没想到周末拿出来一看,好多水果都烂了,还散发出一股酒味。请分析回答:

⑴ 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水果腐烂的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还有二氧化碳和水)。

⑵ 图4中能使腐烂的水果散发出酒味的微生物是 ( c )

⑶ 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的主要原因是 ( D )

A.水果中含有酒精,腐烂后酒精流了出来

B.有人不小心将酒精洒在了水果上

C.细菌吃了水果,死亡后变成了酒精

 D.酵母菌使水果发酵,将水果中的成分转化成酒精

⑷ 小明若想使水果保存较长的时间不腐烂,比较好的方法是 ( B )

A.放入冰箱中 B.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中

C.放在餐桌上 D.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在餐桌上

⑸ 请你再为小明介绍两种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冷藏冷冻法 、 真空包装发 。

26.(5分)广场上一个小朋友仰望着天空中翱翔的鸽子,羡慕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鸽子能飞,我却不能飞?”妈妈说:“鸽子有翅膀啊!”“那么如果我有翅膀也能飞吗?”“当然可以!”

你认为妈妈的回答是否科学?请说明理由。

不能,鸟之所以能在空中飞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比如:身体比重轻,直肠短,有气囊,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等等,而人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27.(5分)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很好的中药材。

请分析回答:

⑴ 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 ( )

A.清澈的小河 B.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

C.湿润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

⑵ 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

A、体节 B、环节 C、环带 D、刚毛

⑶ 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

因为蚯蚓是依靠湿润的体壁来进行呼吸的 。

⑷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三者都是

⑸ 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 放归大自然 。

28.(3分)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如图5所示)。最早对白头叶猴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潘文石教授,他发现由于栖息地的减少及偷猎者的双重打击,白头叶猴在野外只剩下约700只。因此,开展保护行动是当务之急。

请分析回答:

⑴ 针对造成白头叶猴数量减少的原因,应该采取的保护措施是:  在这里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禁制当地农民上山砍树;在这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  

            。(答出两条即可)

⑵ 除了白头叶猴,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还有哪些?

(至少答出三种)

金丝猴, 扬子鳄 , 藏羚羊 等等

 

六、探究实验题(7分)

29.请阅读下文,并分析回答:

据新华社电:虫子也可以吃塑料而且还能消化。西安市第八中学高三学生陈重光的这一发现,作为科技成果在省市和全国连续获得大奖。

陈重光家里为饲喂小鸟而养着黄粉虫。她无意间发现铺在养黄粉虫的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陈重光在当生物教师的父亲支持下,把黄粉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喂麦麸和菜叶,实验组逐渐加喂泡沫塑料餐盒片。她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通过称量还证明虫子体重在增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她得出这样的结论: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

⑴ 陈重光同学通过观察提出的问题是: 黄粉虫也吃塑料吗?

⑵ 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实验设计的句子,并在句子下面画线。

(答案见文中画线部分)

⑶ 运用陈重光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对环保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建议环保部门充分利用黄粉虫来处理塑料垃圾

⑷ 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黄粉虫吃塑料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简要设计一个实验计划。

制定计划:

① 取10只黄粉虫虫卵,并将其隔离饲养,待卵孵化出幼虫。

② 将5只黄粉虫放在涂抹了塑料的小块滤纸上,另5只放在没有涂抹塑料的空白小块滤纸上。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8、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

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

4、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丝织和尾四部分。

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

6、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7、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8、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

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六、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双比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六、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6、

七、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4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

5 污染等。

6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6、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八、实验探究

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

一、细菌和真菌

7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8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9 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10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11 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 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12 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13 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14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15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6 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7 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8 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9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20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21 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22 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3 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24 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25 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26 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

27 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生殖:孢子生殖

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28 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29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30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功能: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3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 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晒制与烟熏法、 腌制法、 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使用射线

③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④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32、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33、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34、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34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5、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36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

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37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8、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40、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41、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2、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43、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4、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 环境污染

(4) 外来物种的影响

45、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46、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4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48、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49、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50、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一、你会选吗?(将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3 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始于( )

A古人类 B古代人类 C近代人类 D现代人类

4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5 要用鼻呼吸是因为( )

A鼻腔可以过滤、湿润和温暖吸入的气体 B鼻腔是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门户

C可以通过鼻腔黏膜,感受气味的刺激 D鼻腔可以多吸入氧气

6 下列哪项计划生育措施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7 下列分别为四个同学的胸围差,呼吸功能最好的是( )

A8 cm B7 cm C6 cm D5 cm

8 泌尿系统的组成是( )

A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 B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肾单位、肾脏、输尿管、收集管

9 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10健康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的物质是( )

A尿素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水

11 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2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血糖浓度 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促进生长发育 D升高血糖浓度

13 血液中,有运输氧功能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4 参与身体全部物质交换的是( )

A体循环 B肺循环 C冠脉循环 D血液循环

15 人体内分泌系统中,能分泌生长激素的是( )

A甲状腺 B性腺 C胰岛 D垂体

16 在紧急情况下,哪些血型的血可输少量给其他血型的人?( )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17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 B反射弧 C神经元 D脊髓

18 不论远近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得清楚,这是由于(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B晶状体凸度可以调节

C瞳孔大小可以改变 D眼球的前后径可以变化

19 在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加快,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胸腺激素

20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虹膜 C巩膜 D视网膜

21 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

22 吸入气或呼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其他气体

23 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能缩短发育时间,饲料中所含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胸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4 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A胸、脊髓 B脑、脑神经、脊神经

C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D神经中枢、周围神经系统

25 下列保护我国植被的法律是( )

A《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C《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森林法》《草原法》

二、你能完成吗?(30分)

(一)填空(20分)

1 在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其作用是 ,要加热到叶片变成 为止。

2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 组成,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叫 ,它随着 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3 外界的声波经过 传到 ,其产生的振动通过 传到 ,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 ,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4 在甲、乙两支试管内各注入2毫升糨糊,然后向甲试管内滴入清水2毫升,向乙试管滴入唾液2毫升,振荡后将两支试管放入 左右的温水里保温,约过10分钟,取出冷却,分别滴入两滴碘液,结果甲试管 ,乙试管 ,原因上是_________。

5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 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具有保证 的结构;肺具有与 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6 在动物和人体内,干细胞能经过细胞的 和 ,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二)识图(括号内填编号,10分)

1 下图为人体心脏构造图,请回答:(5分)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开始肺循环的是( ) 。

(2)17世纪,哈维用捆扎手臂的实验证明: 。原因是与控制血液方向相关的构造( ) 和( ) 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由于 。

2 下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

(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 ) 。

(3)⑥中的液体叫 ,其成分变化是缺少了 ,原因是_______。

三、请你设计(10分)

1 上“近视及其预防”一节课时,老师出示了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统计表,供同学们思考:

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统计表

你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吗?请你设计(提出)至少三个问题给大家讨论。(6分)

2 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很密切,有一小组的同学做好了采集用具,准备分别进行探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的两个实验:

(1)A实验的探究问题是: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数量会一样多吗?

(2)B实验的探究问题是: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一个教室内空气的尘埃数量相同吗?若你是这一小组的一员,你会如何分别设计这两个实验的尘埃采集方案,以便实施计划?

四、请你分析(10分)

1 下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3分)

(1)该图表示了光合作用的现象,你能简述它的实质吗?

(2)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2 科学探究是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手段,“非典”(SARS)发生后,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投入了探索病因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

资料A:①2月18日,国内权威机构宣布,找到了病原体为衣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细胞结构极为简单的生物)。②3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病原体是一种副黏液病毒。③3月25日,美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宣布,病原体是冠状病毒。不久,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个实验室陆续找到了冠状病毒。④4月12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香港大学宣布,已分离出冠状病毒。⑤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因为把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接种到黑猩猩体内,发生了和人一样的非典型肺炎。

资料B:①5月23日深圳疾控中心与香港大学宣布,从果子狸体内分离出冠状病毒,基因测序表明,与人的SARS病毒有99%的同源性。②5月24日报道,农业部调查组从果子狸、蛇等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与人的SARS病毒的基因完全一致。③专家指出:“非典”病毒来自野生动物。

(1)分析资料A,请你概括出他们在探究前会提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他们先后宣布各自得出的结论,目的是什么?

(2)科学探究要讲究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你从资料A中指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什么?分析资料A,你能感受到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3)若资料B的结论得到确认,对人类有何启示?请你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最主要的是生物和细胞,最易错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更深入研究的是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800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