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绳肌
有两个主要功能
:屈膝(比如腿弯举),使
髋部
伸展(比如硬拉)。
我们平时在健身房的“
股二头肌
”训练,严格地说应该是腘绳肌的训练。
一,股四头肌,由四个头组成:
1,股中间肌:股骨体前外侧3/4
2,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内侧唇和转子间线
3,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外侧唇和转子间线
4,股直肌:髂前下棘及髋臼上缘
股四头肌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肌腱,包绕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股四头肌功能作用: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以协助腰大肌做屈髋。
二,腘绳肌
1,半腱肌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粗隆内侧
2,半膜肌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内侧髁后下面
功能作用:屈膝,伸髋,小腿内旋
3,股二头肌长头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腓骨头外侧
4,股二头肌短头起点:股骨粗线外侧唇
止点:腓骨头外侧
功能作用:屈膝,伸髋,小腿外旋
三,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腓骨上端骨间膜前面
止点:内侧契骨内面,第一跖骨底
功能作用:足背屈,内翻
高速跑腿部的腘绳肌拉伤多数情况发生在短跑或高速跑动中,大腿后方出现突发的疼痛。或在膝关节伸直和屈曲过程中,大腿后方出现疼痛。或是大腿后方局部出现肿胀和瘀青,如果发生较严重的撕裂,肌腹上可以摸到一个局部凹陷。
腘绳肌位于大腿后方,是一组肌群而不是单独一块肌肉,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三块肌肉组成,一块或多块肌肉出现损伤,都可称为腘绳肌拉伤。这些肌肉共同的起点位于骨盆的坐骨结节,均跨越膝关节,半腱肌和半膜肌向下止于胫骨内侧,股二头肌止于膝关节外。
腘绳肌拉伤在运动中需要短跑的运动中比较常,受伤后如果处理正确,容易复发再损伤。急性损伤中,主要由于主动牵拉造成,多发生于腱腹结合部,以股二头肌最多见。在整个起跑过程中,腘绳肌会使向外摆动的小腿减速。此外,被动的牵拉训练,如压腿、劈叉等也可能造成腘绳肌急性拉伤。
跑步时之所以出现腘绳肌拉伤,通常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
1、大腿后群肌肉力量不足或不平衡。
2、准备热身活动不充分或过度拉伸大腿肌肉。
3、疲劳,长时间跑步或连续运动产生的疲劳累积。
4、以不适当的速度进行坡度跑,使大腿肌肉过度拉伸用来平衡步幅过大造成的不平衡,导致腘绳肌拉伤。而且脚底外翻会增大拉伤的几率。
硬拉这个动作在健身界是很有名的了,而硬拉又分为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这两个动作首先在做法上面就不一样,另外锻炼的部位也不一样,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的区别
1 动作不同
直腿硬拉的下放过程中,膝盖微曲臀部无需下沉;屈腿硬拉在下放时,膝盖需要弯曲,臀部要下沉到接近膝盖的高度。
2 极限重量不同
同等条件下,屈腿硬拉参与肌群更多,能承受的极限重量比直腿硬拉更大。
3 主要锻炼部位不同
屈腿硬拉锻炼重心更偏向于后腰竖脊肌,这个动作几乎可以锻炼到全身肌肉,使腰骶部肌和斜方肌更加发达,同时使臀大肌和股四头肌也得到充分训练,而直腿硬拉则偏向于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和腘绳肌。
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哪个好
两个动作主要锻炼的肌肉是不同的,所以并没有那个更好之说,适合自己的训练目标就好。
曲腿硬拉动作能够锻炼到的肌肉部位更多,几乎涉及到我们的全身肌肉,使腰骶部肌和斜方肌更加发达,尤其是我们的臀大肌以及股四头肌。而直腿硬拉则主要是锻炼我们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以及腘绳肌。
直腿硬拉动作规范
做直腿硬拉这个动作时,首先我们的两脚是开立的,比肩稍窄一些,然后让我们身体向前屈体,但是要注意膝盖不要弯曲。两手正握杠,两手握距同肩宽。然后直膝向前屈体,用力将杠铃抬起,注意在抬起杠铃的过程中,极限为我们的上半身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缓慢将杠铃放回。全程我们的膝盖都是直立不弯曲的。
直腿硬拉注意事项
1练习时,将动作控制在稳定但是可控的速度内,确保动作训练的安全性以及动作进行时的正确姿势。
2练习时,背部向前弯曲,借助冲力完成上举杠铃以及下移杠铃的动作。
1 硬拉练背吗
硬拉当然可以练背。
背部是硬拉最主要的一个锻炼部位,虽然在硬拉之中,下肢的臀大肌和腘绳肌是主要的发动机,但是,背部肌群需要维护身体的稳定,帮助力量的传导,同样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屈腿硬拉中,腿部和背部的发力,几乎是各占一半的。在健身界大多数人都将硬拉作为背部训练来进行。因此,硬拉是肯定可以练背的,而且是练背的主要训练。
2 练背做哪一种硬拉
练背最好做屈腿硬拉,也就是传统的硬拉,是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硬拉方式。其他的硬拉方式,会更多的锻炼腿部。
1罗马尼亚硬拉在运动中膝关节弯曲,但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远远小于屈腿硬拉,相比屈腿硬拉,罗马尼亚硬拉可以更好的刺激臀大肌和股二头肌(腘绳肌)。
2相扑式硬拉则主要依赖腿部和髋部力量,腿部用力远远大于背部。而屈腿硬拉中腿部和背部力量使用则大概是平均的。
3直腿硬拉在向前屈体时不能弯曲膝盖,整个腿部保持直线。相比于屈腿硬拉,直腿硬拉能使股二头肌(腘绳肌)得到最大程度的拉伸。对腿部的刺激更多。
3 硬拉练背怎么做
锻炼背部的屈腿硬拉动作以及注意要点如下:
动作过程1起始动作:双腿尽量靠近杠铃,双腿距离稍宽于肩站在杠铃中间。脚尖稍微指向外侧。胫骨应靠近或轻贴铃杆。
2拉动重物离开地面,并继续上移,直到双腿伸直。重心放在脚后跟,想象脚后跟蹬地发力将杠铃举起。
3用力量控制慢慢放下哑铃,不要突然放下,不然即损失训练效果,又容易受伤。
注意要点1整个过程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小腿部分在动作过程中基本垂直于地面,最好保持不动;
2重心放在脚后跟,整个过程脚后跟不能离地。
4 硬拉练背一次做多少
硬拉属于力量训练,要求大重量、多组数、低次数、高密度,因此,硬拉训练可以每次做3-5组,每组8-12个,组间休息控制在1分钟以内。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时,通常需要切断腘绳肌腱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切断。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断哪一部分腘绳肌腱,一般是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之间进行分离。
关于腘绳肌腱的再生能力,其再生能力相对较弱,但并非不能再生。在人体中,肌肉和腱的再生能力有所不同,肌肉的再生能力相对较强,而腱的再生能力相对较弱。不过,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良好的血液供应和适当的刺激等,腘绳肌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生。
因此,虽然手术可能会对腘绳肌腱的再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经过康复锻炼和适当的治疗,人体仍然有可能恢复腘绳肌的功能。同时,医生也会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肌肉和腱的损伤,以保障患者的运动功能。
髋肌为运动髋关节的肌,主要起白骨盆的内面和外面,跨过髋关节,止于股骨上端,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
(一)前群 有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
1.髂腰肌iliopsoas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psoas major 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iliacus呈扇形,位于腰大肌的外侧,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会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作用:使大腿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
2.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latae 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在阔筋膜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作用:使阔筋膜紧张并屈大腿。
(二)后群 主要位于臀部,故又称臀肌,有7块。
1.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位于臀部浅层、大而肥厚,形成特有的臀部隆起,覆盖臀中肌下半部及其它小肌。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肌束斜向下,止于髂胫束和股骨的臀肌粗隆。作用:使大腿后伸和外旋。下肢固定时,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是维持人体直立的主要肌之一。
2.臀中肌gluteus medius 位于臀大肌的深面。
3.臀小肌gluteus minimus 位于臀中肌的深面。臀中、小肌都呈扇形,皆起自髂骨翼外面,肌束向下集中形成短腱,止于股骨大转子。作用:两肌均使大腿外展,前部肌束能使大腿旋内,而后部肌束则使大腿旋外。
4.梨状肌 piriformis 起自盆内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达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作用:外展、外旋大腿。
5.闭孔内肌obturator internus 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由坐骨小孔出骨盆转折向外,此肌腱的上、下各有一块小肌,分别为上孖肌、下孖肌,与闭孔内肌腱一起止于转子窝。作用:使大腿旋外。
6.股方肌quadratus femoris 起自坐骨结节,向外止于转子间脊。作用:使大腿旋外。
7.闭孔外肌obturator externus 起自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的后方,止于转子间窝。作用:使大腿旋外。 大腿肌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一)前群
前群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1.缝匠肌sartorius 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于髂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斜向内下,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屈大腿和屈膝前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 是全身最大的肌,有4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外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的前面。4个头向下形成一强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延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大腿。
(二)内侧群
有5块肌,位于大腿的内侧,分层排列。起自闭孔周围的耻骨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等处。
1.耻骨肌pectineus 长方形短肌,位于髂腰肌的内侧,长收肌的外侧。
2.长收肌adductor longus 三角形扁肌,在耻骨肌的内侧。
3.股薄肌gracilis 带状长肌,在最内侧。
4.短收肌adductor brevis 近似三角形的扁肌,在耻骨肌和长收肌后面。
5.大收肌adductor magnus 为内侧群最宽大的三角形肌,在上述肌的深面。
除股薄肌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外,其它各肌都止于股骨粗线,大收肌还有一腱止于股骨内上髁上方的收肌结节,此腱与股骨之间有一裂孔,称为收肌腱裂孔,有大血管通过。
(三)后群 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均跨越髋关节和膝关节,常称之为“腘绳肌”。
1.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位于股后外侧,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合并后,以长腱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semitendinosus 位于股后的内侧,肌腱细长,几乎占肌的一半。与股二头肌长头一起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3.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在半腱肌的深面,以扁薄的腱膜起自坐骨结节,腱膜几乎占肌的一半,肌的下端以腱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小腿肌分为3群:前群在骨间膜的前面,后群在骨间膜的后面,外侧群在腓骨的外侧面。
(一)前群 有3块肌。
1.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 起自胫骨外侧面,肌腱向下经踝关节前方,至足的内侧缘,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作用:伸踝关节(足背屈),足内翻。
2.趾长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起自腓骨内侧面的上2/3和小腿骨间膜,向下至足背分为4条腱至第2-5趾背移行为趾背腱膜,止于中节和远节趾骨底。由此肌另外分出一腱,经足背外侧止于第5趾骨底,称为第3腓骨肌。作用:伸踝关节,伸第2~5趾,足外翻。
3.踇长伸肌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位于前两肌之间,起自腓骨内侧面的中份和骨间膜,肌腱经足背,止于踇趾远节趾骨底。作用:伸踝关节,伸踇趾。
(二)外侧群
外侧群为腓骨长肌peroneus longus和腓骨短肌peroneus brevis,两肌皆起自腓骨的外侧面,腓骨长肌起点较高,并覆盖腓骨短肌。
两肌的腱经外踝的后面转向前,在跟骨外侧面分开,短肌腱向前止于第5跖骨粗隆,长肌腱绕至足底,斜行至足的内侧,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三)后群 分浅、深两层。
1.浅层 有强大的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两个浅表的头称腓肠肌gastrocnemius,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两头相合,约在小腿中点移行为腱,位置较深的一个头是比目鱼肌soleus,起自腓骨后面的上部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肌向下移行为肌腱与腓肠肌的肌腱合成人体最粗大的跟腱tendo calcaneus,止于跟骨。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屈膝关节。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2.深层 有4块肌,腘肌在上方,另3块在下方。
(1)腘肌popliteus:斜位于腘窝底,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部分,止于胫骨的比目鱼肌线以上的骨面。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2)趾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 hmgus:位于胫侧,起自胫骨后面,长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在足底分为4条肌腱,止于第2~5趾的远节趾骨底。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屈第2~5趾。
(3)踇长屈肌flexor hallucis longus:起自腓骨后面,长腱经内踝之后至足底,止于踇趾远节趾骨底。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屈踇趾。
(4)胫骨后肌tibialis posterior:位于趾长屈肌和踇长屈肌之间,起自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长腱经内踝之后到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和内侧、中间及外侧楔骨。作用:屈踝关节(跖屈)和使足内翻。 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一)足背肌
足背肌较薄弱,包括伸踇趾的踇短伸肌和伸第2~5趾的趾短伸肌,位于趾长伸肌腱深面。
(二)足底肌
足底肌的配布和作用与手掌肌相似, 亦分为内侧群、中间群和外侧群,但没有与拇指和小指相当的对掌肌。
1.内侧群 为运动跗趾的小肌。有3块,浅层有踇展肌、踇短屈肌;深层有踇收肌。
2.中间群 由浅至深排列为趾短伸肌、跖方肌、4条蚓状肌、3块骨间足底肌和4块骨间背侧肌。
3.外侧群 为运动小趾肌,有小趾展肌和小趾短屈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