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人为何留辫子?

清朝男人为何留辫子?,第1张

男子留辫子就是金朝留下的习俗。为了让汉族人臣服于满族人,从而建立起对全中国的统治。

清朝统治者发布一系列的民主歧视政策,在心理上确立了满族人的权威性,其中:剃发令:就是“留发不流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广为流传。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厉行剃发令,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直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大总统令中规定中华国民的公民必须剪除辫子。在此之后,剪辫不再是一种新风尚,而是一种正当的必须执行的命令。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

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 剃发留辫。

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

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

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

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

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扩展资料

满族留辫的起源:

东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

当时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这种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止。

明万历二年(1574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所杀。

1583年,努尔哈赤为报亲仇,正式起兵征战四方,迈出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

女真人传说中出过一位杰出的前辈英雄人物,叫作束机能,因其人前额和两鬓天生秃发,所以被后人称作秃发束机能。

聪明的努尔哈赤于是束发为辫,一则纪念前辈英豪,有利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二则以此为始,避开了先前各女真贵族的干扰。

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尔哈赤于1616年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辖地数千里、臣民数十万的后金国。

也就在那个时期八旗制度正式确立,政权上下使用满语满文;服装发式亦须一律,妇女不得缠脚,男子皆要剃发留辫。

这样一来,使原先来自不同地区、制度各异、习俗不一的几十万女真、蒙古、 ,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赋役负担、国家法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等方面。

大体上达到了同样的水平,旧有的差异迅速消失,一致性愈益增多,逐渐形成为一个在经济条件、语言文字、心理状态等方面基本一致的新的民族——满族。

这是清朝满族人天下时候的传统,非我汉民传统!

清代发辫制度——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为了视野开阔,便于山林中骑射。而辫子的具体规格是以两耳的最上端为点,在头顶拉一条直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掉。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汉,此发型遂成辽东满人以及后金统治区其他族群(主要是归附汉人)的定制。但僧、道等特殊人群的发型不在此列。1644年,满清入山海关,开始对中原的统治,1645年(顺治二年)六月下剃发令,不从者治以军法。为此,在原南明统治区又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后终被镇压。清末,随着外国文化的传入,中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发辫成为历史陈迹。

墨香侠士谨献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1]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不断发展,有许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他们同时也耳濡目染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当时,由于中国的落后,中国人脑后的辫子被西方人蔑称为“pigtail”(猪尾巴)。为了改变这种受歧视的状况,有些留学生把辫子盘起来;胆大的比如陈独秀、邹容和张继,把辫子剪掉了。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子不利于打仗、不便用于机器、不利于卫生,且为外人耻笑,主张剪辫断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想的勃兴,留辫成了效忠清朝的标志之一,剪辫子就成了革命党人的标志,表示要与清政府彻底决裂。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剪去辫子成为一种时尚,它象征着人们告别旧时代,迎接新社会的到来。但是,当时敢于剪除辫子的是一些年轻人,许多人特别是老人害怕清朝会卷土重来,于是就把辫子盘起来,戴上帽子。辫子在中国社会不仅是一束头发,“它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之间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断发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选择了”。[2]但是,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大总统令中规定中华国民的公民必须剪除辫子。在此之后,剪辫不再是一种新风尚,而是一种正当的必须执行的命令。在这些被剪除中,最值钱的是两江总督瑞方的儿子的辫子花去了8000元。可笑的是,不是说剪去辫子用了这笔钱,而是他和在英国读书的儿子为剪鞭子与否的争论花去了8000元的电报费。后来,儿子仍然剪去了辫子。1919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外国老师的劝说下,也剪除了象征大清国的辫子。虽然剪辫与否本身并不能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在中国近代历史特定的环境下,它反映了人们观念的变革。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汉族的传统(至明末)是蓄发,束发髻,不剃发。男人都是留长发的,终生不剪,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丝毫损伤”。

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1]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372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2023-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