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又肿又硬擦什么要好

眼皮又肿又硬擦什么要好,第1张

每天晨起,轻微的眼皮浮肿,通常 是由于睡觉时体液集中在眼部造成的, 它住住会在早上1O点左右自动消失,即 在你稍事活动后那部分淤积的液体便可 以排出。 也会有一些疾病造成肿眼胞: (1)食物、虫蜗、花粉等造成的过 敏反应。有时甚至面部其他部位的过敏 性皮肤发疹,也会波及眼睑,如果过敏 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由它造成的 暂时性淳肿就可能变为永久性的,因为 每一次过敏反应造成的眼睑浮肿都会使 你的组织纤维的破坏加重一次,浮 肿及过敏症状愈多,眼睑就会变得更浮 肿或松弛; (2)有敏感性肌肤的人,由于皮肤 发疹刺激到眼皮而引发的眼脸皮炎。通 常的眼胞,也可能是你的手摸到一些让 你过敏的东西而后你的手又碰到眼睑后 引起,如甲醛等; (3)眼胞上的皮脂腺及睫毛发炎引 致的眼睑缘点,也可运成眼睛淳肿。这 种感染可使睫毛脱落。如果你长期使用 化妆品,而每次不能彻底卸除眼部化妆 品残余,或是卸眼妆时不留心,都会阻 塞眼睑上的皮脂腺腺管,而引发眼睑缘 炎。 处方:重要的是到医生那里搞清楚 原因,如果是过敏引起的,使用抗过敏 药物可很好控制病情,预防复发。避免 接触、食用易引发过敏的物质,若因使 用化妆品、护肤品引发,要坚决果断地 停用。 油性的滋润保养霜不仅可造成过敏, 更会阻塞眼睑四周的皮脂腺,造成眼险 炎。使用这种产品时最好避开眼周,或 涂完以后,用棉签沾生理盐水轻擦眼 周。 治疗眼脸皮炎,医生会用一种激素 软膏,但千万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 不可自行购用,因为这类药物会刺激眼 睛,涂抹太久的话,还可造成青光眼、白 内障等严重的眼部疾患。眼睑缘炎要使 用热敷的方法或运用眼睛清洁剂,严重 时还要使用抗生素药膏。 肿眼胞与年龄无关,只要消除造成 淳肿的原因,你一定可以消除眼皮浮 肿,使你看起来年轻一些。 日常调护除眼袋 如果日常能够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 惯,你的眼袋有可能减轻直至消失。 (1)不要趴着睡觉。趴着睡可使体液 流向眼睛,要脸朝上睡觉。 (2)睡觉时保持下巴抬高。用2—3个枕头垫高头部可以使体液不滞留在眼周。 (3)少食盐。吃太多的盐会使体内囤 积更多的水,这些水分会集中出现在眼周 的薄皮肤上,减少食盐的摄取会防止浮肿 的眼圈。 (4)冰水敷眼圈。用浸水棉球拧干后敷 在眼睑上5-10分钟,或每日晨起用冰冻的 冰敷袋放在眼皮上敷10分钟。 (5)尝试使用水溶性(不合油)的护肤品,包括不含油的眼部卸妆液。 6)睡觉前一定要彻底去除眼部的化 妆品,这一工作要比想象中难。因为即使 有的女性几天未化妆,仍可在眼睫毛底部 留有残妆,而这些残妆根有可能趁睡觉 跑到眼睛里,所以要用棉球沾上卸妆液 擦拭,直至棉球上没有任何化妆品痕迹 为止; (7)可尝试使用台有植物提取物的 眼胶。可用眼胶化妆前先打底使用,可使 眼部保持湿润,让皱纹不太明显,并使疲 倦的眼睛感到舒服。 从化妆的角度讲,堆积过多的粉底 及遮暇膏反而会使眼袋更加引入注意。 用愈少量的化妆品掩饰眼袋,愈不易被 人注意。可拍上少量眼霜或眼胶,之后除 上粉底,最后在淳肿部位补上透明的蜜 粉收妆。 什么情况的眼胞,得指医生解决 如你的眼睛经常浮肿,或己形 成了永久性的眼袋或眼胞,可能是因 为正常的脂肪囤积四周而造成了这种 现象。这种症状可能是遗传引发的,在 十几岁就开始显示,也可能是年纪增 长后出现,也有可能是反复过敏反应 累积的结果,这就不是自己能够解决 的了。 传统的方法是拉皮或眼皮手术。现 在还有一种非外科的溶脂眼皮手术,可 借助热的通电针来摧毁这些脂肪,不需 切皮,两三天可复原。但如果是脂肪眼袋 伴随下垂的皮肤,以及虚弱的肌肉,传统 的拉皮手术可能是最佳选择。 下垂的假如是上眼皮,为了拉起松 弛的眼皮,可做提高前额皮肤的手术。这 种手术提高了眉毛,也去除了许多在上 眼皮额外的皮肤及重量,因切口在头皮 或发际上,所以看不见疤痕。

你的眼皮红肿是因皮内感染所致,即是常说的麦粒肿(睑腺炎)也叫针眼,由感染所致通常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可累及睑缘或眼睑内一个或多个腺体。

炎症期时应该吃点消炎药,忌挤压,若腺体肿胀化脓,则须手术切开排脓。

本病可形成脓肿,并有穿破皮肤、释放脓液的趋势。麦粒肿可自发形成,也可由脸缘炎引起、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l—2次麦粒肿,也有人反复发生。

麦粒肿初发期表现为局部充血,张力增高,险缘疼痛,然后形成一个小圆形有触痛感的肿胀区,眼泪增多,畏光并有异物感。眼睑肿胀多为局限性,有时也可累及整个眼睑,后期在肿胀区中心可形成—一个小**脓点。

虽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热敷。每天热敷数次,每次10分钟。热敷有助于麦粒肿局限和加速脓肿破溃,使脓液得以引流。

在眼睑深部腺体形成的麦粒肿(内麦粒肿),疼痛和其他症状更重。疼痛、充血、肿胀均局限在一个小区域,一般位于脸缘。因为这种麦粒肿很少自行穿破,有时需要医生切开引流脓液。内麦粒肿有复发趋势。

麦粒肿分两种:

外麦粒肿:睫毛的毛囊部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睑缘疖,俗称“针眼”,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得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痛,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有时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甚至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脓点,脓排除后症状逐渐好转而痊愈。外麦粒肿化脓后如任其自破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所以应引起注意。

内麦粒肿:又称睑板炎。开始眼睑红肿,但因睑板较深,新的疼痛较重。脓肿未溃破时在睑结膜上常露出**脓头,成熟后可自行穿破排脓而愈。

无论内外麦粒肿,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长“针眼”时,切忌挤压。

麦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都可局部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结合膜囊内涂0&127;5%金霉素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药膏等。每日2~3次。有全身症状者,可服抗生素或磺胺药,也或肌注青霉素。

外麦粒肿局部明显软化,但尚未溃破时,可不用麻醉,与睑缘平行切开排脓;内麦粒肿结合膜面上有明显脓头时,可滴05%的卡因3次,待表面麻醉后,用刀尖与睑缘垂直切开排脓。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吃刺激食物,多次水并保持大便通畅。如果麦粒肿长期未退留下硬结,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在睑结合膜面切开刮除内容物,并剪除残囊及肉芽肿。

麦粒肿如何防治?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土疳或土疡。

麦粒肿分为内外两种: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由于小儿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

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初起时红肿、疼痛、近睑缘可摸到硬结,形如麦粒,3~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

内麦粒肿:因其炎症部位在坚实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不重,但疼痛却明显,近外眦部(小眼角)的重症麦粒肿可引起白眼球(球结膜)水肿,呈水泡样,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在睑结膜上的病变区呈红色或紫红色中心部有黄白色脓点,脓肿自结膜面自行溃破,脓液可排出,症状消失。

麦粒肿早期可热敷,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以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消散肿物,晚期可待脓肿肿局限化后切开排脓或让其自溃。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没有消过毒的针去挑,因为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直接和颅内的血管相通,再加上面部的静脉无静瓣膜,挤压后炎症易向颅内扩散,可引起后果严重的海绵窦炎或脑膜炎等。重症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眼局部用一般浓度的眼药水和眼药膏。

中药治疗麦粒肿共18方

方剂1

金银花、地丁、蒲公英各15克,连翘、赤芍、夏枯草各10克,黄连6克,生苡仁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早期

方剂2

生地黄、金银花各30克,白菊花20克,大黄10克,枯矾2克

制用法:取上药一半剂量水煎顿服。取另一半剂量研末,用蛋清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3次。

适应症:麦粒肿早期

方剂3

生芪12克,当归10克,金银花15克,川芎、白芷、陈皮、皂角刺、山甲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化脓期

方剂4

黄连3克

制用法:泡入人乳内,2小时后即可用消毒棉签蘸药液涂红肿处,每日6 -8次,两天即可消散。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5

芙蓉花、薄荷叶各5克

制用法: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3次。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6

鲜生地50克

制用法:捣烂取汁,与醋同量调匀。外敷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7

黄柏、大黄、生地各2份,红花、白芷各15份,薄荷叶08份,冰片02份

制用法:先将生地用竹刀切片晒干研粉,再将红花、大黄、黄柏、白芷、薄荷叶研极细末,后田中冰片混和均匀,瓶装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8

甲珠、金银花、天丁各12克,僵蚕、白芷、丹皮各9克,酒洗全蝎、甘草各6克,生地15克,细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风热重加连翘12克,牛蒡子9克;口渴加花粉15克,葛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6克,枳实6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9

木通3克,滑石、瞿麦各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蝉衣4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

方剂10

党参、黄芪、银花、赤芍各15克,连翘、防风、皂刺各10克,白芷、川芎各6克,蒲公英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

方剂11

羌活、防风、荆芥、白芷、归尾、川芎、甲珠、酒大黄各10克,生地、赤芍各15克,金银花20克,皂角刺12克,黄连3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2

黄芪、皂刺、银花、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术、白芍、茯苓、人参、炙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老年麦粒肿

方剂13

荆芥3克,蝉蜕6克,桑叶、菊花、忍冬藤、败酱草、蒲公英、赤芍、决明子、白蒺藜、女贞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反复发作

方剂14

夏枯草、蒲公英各20克,穿心莲、野菊花各15克,鱼腥草25克

制用法:煎液。熏洗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5

白菊花10克

制用法:头煎内服,第2煎洗眼,每日2剂,分早晚用。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6

玉枢丹9克

制用法:醋调成膏状。涂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7

枯矾5克

制用法:研末,用鸡蛋清调匀。涂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8

薄荷、甘草、枳壳、陈皮、藿香各10克,防风、栀子、赤芍、黄芩各15克,石膏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

这些方法都给你找了,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吃鱼虾高蛋白的饮食,那是发物。

1.西医药治疗

(1)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2)抗菌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点眼,每日4—6次。抗菌纱眼膏如金霉素或红霉素涂眼,每日1-2次。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个别重症,可肌注青霉素或口服抗生素。

(3)脓肿成熟,出现**脓头,可切开排脓。但切忌挤压局部。

2.中医药治疗

(1)外治法:外涂玉枢丹或清火眼丸。取药研磨成汁,涂于结肿部位。

(2)内治法:

①风热外侵: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金银花、连翘15克、桔梗12克、薄荷6克(后煎)、淡竹叶10克、甘草6克、防风,O克、天花粉12克、牛蒡子10克、芦根10克。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

②热毒壅盛:眼睑红肿痛难睁。兼有口干,头痛,发烧,尿黄,便秘,舌苔黄、舌质红,脉数有力。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穿山甲12克、栀子10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2克、皂角刺12.克、归尾12克,甘草6克、赤芍12克、金银花各15克、大黄5克、芒硝10克。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或牛黄解毒丸。

眼睛浮肿可用冻牛奶冷敷。

或用甘菊茶包放入冰箱冷却后取出来敷在眼皮上,也有改善作用。

但最终解决方法是睡前不要喝太多水。

或用较高枕头睡觉来减低眼肿的机会。

可是如果清早起床,才发现眼皮浮肿,又来不及护理。这可怎么办哪?

上下眼睑隆起,眼皮浮肿,眼睛看起来更小,化妆重点是利用眼影和明亮色配合,使浮肿的眼皮平伏或凹陷。首先,要让浮肿的上眼睑看起来有深陷感,可薄涂深暗色粉底作阴影,涂满整个眼眶使之平伏,使底色有低陷感,必须和明亮色配合。如眉梢下、下眼睑之下抹入明亮色强调立体感。

上眼睑采用双色阴影,但以不带红色调的棕或灰为合适。因棕色系列有成年的味道,灰色系列则带自然感。上眼睑边向上晕染开时色调要由深变浅。

眼线从上眼尾稍向外侧伸展,眼周清峻减缓眼睑浮肿的印象。眉尾不能修得太细,否则强调了眼睑,眼睛看起来会更肿,眉形要粗,而略近直线,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浮肿的眼睑。

眼浮肿主要是眼下的皮肤很薄很松导致水分停留在那里。清除的方法:

1、睡前认真清洁眼圈。

2、可用有轻微紧肤性质的冷藏小黄瓜,切片敷在眼皮上休息十分钟。

3、用几个枕头采取高枕高睡法会自然消肿。

4、削成薄片的生薯或压成茸敷眼15分钟也是消肿的有效方法。

用精巧妆容挡住浮肿眼睛

在浮肿的眼部,用暗色的眼影淡描,能辅助眼形深明。

常有人说东方人的脸型扁平,眼睑也多予人浮肿的感觉。

眼部消肿按摩法

玩了整整一晚,虽然很疲惫,也要坚持给眼部额外的护理,用棉棒蘸取稀释后的盐水,帮助缓解眼部肌肤的水肿现象。

Step1 “S”形按摩上眼睑!

棉棒头水平贴于上眼睑的肌肤上,沿眼睑沟,从内侧开始沿“S”形路线,略用力拉抹至太阳穴,将上眼睑的多余水分排开。

Step2 轻柔压按眼袋!

棉签头向上,从内眼角沿睫毛根向外侧,边按压边拉抹,力度要轻柔均匀,一气呵成地拉抹到太阳穴,是消除眼袋的关键。

Step3 用按摩巩固消肿效果!

中指、无名指分别从上眼睑内侧、下眼睑内侧,一起向后拉抹,到外眼角处并拢,经太阳穴拉抹至腮部,彻底消灭浮肿现象。

问题分析:

你好,在有眼皮发肿时候,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为宜,属于麦粒肿时候也是需要抗感染治疗的。可以服用头孢呋辛酯胶囊治疗,以及使用金霉素眼膏涂抹治疗等。

意见建议:

建议注意卫生,多吃新鲜蔬菜物质等,必要时候做眼科的手术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381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2023-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