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不宜吃鹿茸

什么人不宜吃鹿茸,第1张

有五种情况不宜服用鹿茸

1、有“五心烦热”症状,阴虚的人

2、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时感到烦渴而具有内热症状的人;

3、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

4、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5、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

/iknow-piccdnbceboscom/cdbf6c81800a19d8fc4eefdf3dfa828ba71e469e"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dbf6c81800a19d8fc4eefdf3dfa828ba71e469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dbf6c81800a19d8fc4eefdf3dfa828ba71e469e"/>

扩展资料: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鹿茸内除了含有大量的骨胶质,还含有脑素、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胺、酸性粘多糖及脂肪酸、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维生素A、蛋白质、钙、磷、镁等。

鹿茸作为中药,其药性甘、咸、温、入肝、肾经,能增强免疫力,抗疾病抗衰老。鹿茸中的脑素具益智作用,能使思维敏捷、增强记忆;若精神萎靡、面无光泽、体虚气短、毛发枯黄、目光无神、眼袋明显的中青年人用鹿茸进补,可起到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体质健康、头发乌黑、神采奕奕的效果。

/scitechpeoplecomcn/GB/8790056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小心!五种人不宜吃鹿茸">人民网-小心!五种人不宜吃鹿茸

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中医上诊断为低热、盗汗、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的阴虚体质者,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肝肾疾病、各种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均不宜服用鹿茸。

有"五心烦热"症状,阴虚的人。

1、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时感到烦渴而具有内热症状的人;

2、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

3、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4、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致鼻衄。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鹿茸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副作用:

一般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严重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还可引过敏、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大汗淋漓、休克而死。

进补鹿茸的同时,服用乳酸菌,可降低胃肠道反应。服用乳酸菌和鹿茸同罐发酵浸提液,效果更好,副反应显著降低。服用鹿茸的同时,注意进补铁皮石斛、玉竹、麦冬、南沙参等补阴虚的中药材,效果相得益章。

治疗与解救出现不良反应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止血药,如西咪替丁,也可口服云南白药。

2、过敏时应用抗过敏药,出现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鹿茸

1 孩子能吃鹿茸吗

小孩子不能吃鹿茸,一般情况下,小孩是不能吃鹿茸的。虽然鹿茸具有很好的功效与作用,但是,太过于滋补,不适合小孩子食用,不然会容易引起身体不适。鹿茸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药材,具有温补肾阳,补益精血等功效,而小孩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不宜食用太过滋补的药材,且小孩本身阳气比较充足,吃鹿茸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所以建议未成年的小孩不要吃鹿茸。

2 阴虚阳盛者

鹿茸性温,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阴虚阳盛者吃鹿茸可能会使阴虚更甚,反而更会加重低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等阴虚症状。

3 内热盛者

鹿茸药性温热,内热盛者吃鹿茸会可能会加快体内气血运行,导致内热更重,加重小便黄赤,咽喉干痛,口渴等不适。

4 血热者

如:经常流鼻血,女性月经量多,色鲜红,舌红脉细等,鹿茸药性温热,血热者服之可能会加重原本血热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5181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