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油的由来??

指甲油的由来??,第1张

指甲油最早出现数千年前的希腊神话中。据称神话中斯巴达城的美人海伦,喜欢在手上涂上用爱琴海海底泥制的一种油,那种油不单是涂在手上,特别是更可以涂在指甲上,令指甲发出亮丽光泽,因而吸引远自土耳其地区的troy王子的追求。 在数百年之后的欧洲文献中,再有记载当时人民相信女性在手指甲上涂上甲油,可以被祝福有美丽的外貌。在中世纪时,当时的炼金术士(古代的化学家)更认为指甲涂油,是一种可以将铅转化成金的重要过程,可惜,他们却将含有铅的物质涂上手指上,在未能吸取人类灵气而转化成金之前,就先将他们给毒害了。 因为炼金术士的失败,令指甲的装饰沉静了好几百年。 在十八世纪的西欧,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贵族标签,在白色曲发的装饰被厌倦之后,女士们再寻找新颖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高贵。当时有一位名为利皮斯‧哈达的英国商人,了解女士的新兴玩意是一个新的商机,因此在英法两地间推波助澜,推广不同的指甲油,包括不同的指甲油颜色,在高锋时更有女士将甲油涂在脚指甲上。可惜因为当时的文化环境不容许女士在公众场合中露出脚指,使此举不致普及。 利皮斯‧哈达的如意算盘一直惠及子卡特‧哈达,此人是一个有点子的年轻人,在数十年老爸的经营之下,卡特更进一步作多方面的尝试,将一些如金、银和其他可以做成金属反光效果的物质混入指甲油中,不过,他重复前人的错误,令大部份推出市面的指甲油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指甲损坏,更甚者令真箘入侵指甲,做成现代医学中的「灰甲」。卡特好不容易处理好受害的女士,向他们赔偿之外,更送上他老爸的商誉。 及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民因战乱关系,在指甲油上没有多大的发展,不过当时的女士已对指甲的装饰确立一定的概念,令指甲油成为女性装扮中常见的一环。 直至上世纪两次大战之前,指甲油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在战后的美国,因为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令人民可以在解决生活必需之外,有更多空闲时间去建立更优质的生活。同样是商人,他们看准女性化妆的商机,因此在此大做生意,纷纷建立各自的化妆品,其中指甲油是他们其中一种的重要产品。此时,因为人类化学技术开始成熟,减少使用者在涂甲后产生的问题,所以令当时的女性可以安心地装扮。 时至今日,指甲油已是女性们不可或缺的化妆品之一,令女性美可以更亮丽地展现在人前。而当中,聪明的商人更发展出不同款色的指甲油和其他的指甲装饰物,让使用者可以更多样化地表现他们的自我。

人类染指甲的历史起源的很早,约可追溯到西元前2800年左右。东方妇女染指甲时所用的染料,最广为采用的原料为凤仙花,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西方彩绘手指与指甲出现于约西元六千年前,埃及人使用Henna将指甲染成红色。现今的指甲油,则是在1936年,到了西元1920及1930年间才开始在指甲油中添加色素,为今日彩色指甲油之始。

参考: 网址

指甲油的由来可追溯到 '西元前六千年前" 当时的 "埃及艳后" 以指甲花将指甲染成金色,当作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用; 在唐朝,中国妇女使用 "凤仙花" 来浸染指甲,显示其身分的尊贵。 二十世纪末,随着指甲美容、艺术指甲、水晶指甲及彩绘指甲的发展,拥有一双美丽指甲对,追求时尚的女性是不可或缺的。

古代的妇女是很爱惜她们的手指的,经常以各种方式加以保养,并且精心加以修饰。《红楼梦》中的女孩们个个花容月貌,对于双手以及指甲的爱护更不一般。就连宝玉的丫环晴雯“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二三寸长,尚有金凤仙花染的通红的痕迹”,把给她看病的大夫窘得连忙回过头来,可见其双手之美。妇女染指甲的风俗在宋代就已经受到青睐,成为了当时的时尚。这种习俗究竟是自何而来呢?明代的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写道:“唐杨贵妃生而手足爪甲红,谓白鹤精也。宫中效之,此其始也。”原来是受唐明皇宠幸的杨玉环开创、引领了这一染甲“潮流”。妇女们多用凤仙花作为染甲的材料。凤仙花俗称“染指甲草”,也叫“好女儿花”,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植物。《花谱》中写道:“凤仙花一名金凤花,各色俱有,善变,且有洒金者,开花头翅尾足,翘然如凤状。自夏初至秋尽,开卸相续,结实累累。花卸即去其蒂,不使结子,则花益茂。女人取花以染指甲,则红鲜可爱。”古代妇女正是选用凤仙花的花、叶,放在钵里反复捶捣,之后加人少量明矾,用来浸染指甲的。南宋著名的掌故作家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详细地记载了染甲的过程:“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矶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敷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除了染甲之外,妇女们还有蓄指甲的风俗。经常将指甲留长至寸许,甚至数寸也不乏其人。《红楼梦》中就有鲜活的例子:“可惜这两个指甲,好容易长了二寸长,这一病好了,又损好些。”晴雯说着,便“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交给宝玉留作纪念。这样长的指甲,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受到磕碰、刮蹭,因此人们发明了护指,就是指套,用以保护指甲。护指材质各异,长约四寸,呈螺旋状向上延伸,指端尖细,套于手指之上。后来人们选用金、玉等各种名贵材料,采用镂刻、雕花等复杂的工艺,护指逐渐演变为一种手部的装饰。故宫博物院的慈禧画像上,就可看到手上的精美的护指。

指甲油可以用眼影粉来制作。

找到一款你想要做成指甲油的颜色的眼影。刚开始做的时候不要用太多眼影,否则很轻易造成浪费。如果你的眼影原来就是粉末状的,就不用再压碎了,可是如果是固体状的,就要在使用之前用硬物把它压碎。有硬块出现会影响到最终的成品。用硬卡纸卷一个小漏斗。

接着打开一瓶透明的指甲油,将漏斗放在它的顶部。小漏斗伸进瓶子里,注意不要触碰到指甲油。为了确保指甲油不会漫出来,透明指甲油的瓶子不能是满的,半瓶就能够了。

指甲油发展历史

1900年维多利亚晚期的时髦女人,会用染色膏和清漆调出柔和的指甲颜色。1920年受到汽车喷漆的启发,Michelle Menard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第一瓶指甲油。几十年的发展中,因为考虑到指甲油中有害成分的影响,指甲油更新了无数次配方。

1980年Tinkerbell公司发明了第一款bo-po(涂上去,撕下来)指甲油,并成为了那个时代女孩们最渴望拥有的彩妆产品。撕拉式指甲油还有,但这种产品最成功的无疑是Minx品牌,色彩图案多到让你眼花缭乱。

In the Mood指甲油,会根据你的体温和周围环境而改变颜色,一经推出在市场上热卖,不得不说它把指甲油的特殊效果带到了新的高度。

现在的女孩子闲暇之余都特别喜欢去做美甲,能够让自己更精致起来。但是其实我古代的女子也是非常喜欢做美甲的,但是又没有现在的美甲工具那么齐全,所以古代女子一般都是以花做材料用花的颜色来染指甲,比较常用的花的植物就是凤仙花。

一、古代女子染指甲用凤仙花

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王公贵族的女孩子,还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子,都是比较爱打扮的。但是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太多钱去管理自己的外观,也没有贵的护肤品,所以为了让自己更漂亮,只能够在大自然中找那种天然的化妆品,水仙花就是一种很好的材料,而且水仙花这种材料不管是王公之女还是普通人都非常喜欢。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植物叫做蔻丹,也叫做千层红,民间也会有人把这种花叫做指甲花,这种花也经常被人用来染指甲。

二、古代女子怎么染指甲

古代女子用凤仙花染指甲的时候也会挑选颜色,凤仙花一般分为紫红色珠红色,还有雪青色和白色,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朱红色来染指甲。染指甲的步骤就是先把花给采摘下来,洗干净,然后把花瓣放到石杵里面去,加入一定的民法,然后一起捣碎,碾成泥状。

然后再把手给洗干净,将这些捣好了的泥,均匀的敷在指甲上面,找一块布,剪成小布条,来把指甲缠好。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布要第2天才能够取下来,然后指甲上面,基本上就会带一些浅红色了。如果女子们觉得染出来的颜色不合自己心意,或者觉得太浅了的话,也可以按照之前的方法多染几次,这样的指甲染出来,颜色非常好看,而且一般的情况下用水洗是洗不掉的,能够维持好几个月,所以深得古代女子的青睐。

现如今,爱美的女孩子们经常都会选择去做一下美甲,让自己的手看起来更漂亮一些,简单的也会选择自己在家涂一下指甲油。现代的指甲油都是工厂生产,其中的成分很可能有一些对人体有损害的物质,但是我们知道,在古代任何东西都是纯天然的,那古代是不是也有纯天然的指甲油呢古代人会不会也像现在这样去做一些美甲呢

作为一个爱美的女子,不止要学会在脸部的化妆,手指的指甲也是装扮的重要部位。指甲的化妆就是涂指甲油。初中的时候,我也曾和同伴们去小摊上买了五颜六色是指甲油来涂抹手指,只不过最近几年淡了罢了。不过指甲油的发展历史,确实是令人十分惊讶。因为指甲油不是我们以为的工业革命的产物。指甲油诞生在公元前3000年,直到今天开始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不相上下。

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证据就是:考古发现在中国境内发现了古人用一些草本燃料对指甲进行美化的遗迹,不过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很难辨识出究竟是什么颜色。不过到了中国商代,出土的人类遗迹让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取向——贵族家的女子爱把手指甲涂成金色或者银色,或者戴上金色或者银色的指甲套。

到了秦汉时代女性们更喜欢用黑色或者红色来装饰自己的指甲,这和当时尚黑的典章制度相关。不过真正意义上与当代指甲油类似的发明要追溯到明代,人们把 树胶、明胶、蜂蜡、植物性染料和蛋清配制了一种合成染料。碾碎的兰花和玫瑰花瓣被用来在大红和粉红之间进行调色,这样就配成了色彩艳丽的指甲油,不过想要这种指甲油能够彻底干透,得花还几个时辰,有时候甚至要花一夜,比起现在的指甲油来,工艺史差远了。

在古埃及,低等级的妇女只能涂涂不太艳丽的颜色在指甲上,不过贵族的手上的装饰就海了去了。因为她们有一种神器——海娜膏。海娜膏不仅上色时间长,而且有甚多颜色,古埃及的妇女就可以随心所欲装扮她们的指甲和手了。当然海娜膏的神奇用处不光被埃及人发现了,因为妇女们也发现了海娜膏的用法,不过她们用起海娜膏来要更生猛——把整个手都给画了。

在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甲多少被认为很过时。更确切的说,是在黑暗时代(欧洲史上约为公元476-1000年)时期,人们觉得对手指进行装饰并能带来美,所以妇女们也就忽略了对手指的关注,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这个风尚才被重新扭转。护甲成为了当时女性们的美容必须步骤,她们刻意地手指和手部保持丰腴和干净,以表达出一个信号——我有着优渥的生活,我不需要艰苦的劳作。

到了维多利亚时期,美甲可成了当时美容美发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不过限于技术当时只能简单的将指甲染成浅红,并用羚羊皮布进行抛光。这种抛光方式可能要比现在的美甲方式还要奢华,因为工业砂纸一般都做到2000目,恰恰是可以使被打磨的物体表面反射出镜面光的细度,但依靠动物皮质去打磨则要使被打磨的物体表面将会更加光滑,但是也更费手工,所以当时的美甲师,还是真有点技术的。

当时甚至还有专门的礼仪指导建议用少量的柠檬汁或者醋来洁白手指,所以福楼拜在其最出名的小说(1856年)里形容艾玛·包法利夫人的指甲“擦的比蒂埃普的象牙更洁净”。经济水平上去了,人们对于美丽的关注往往就可以落实到细节上了。

二十世纪初,一位法国化妆师受到了汽车喷漆的启发,想到或许指甲油也可以如此被制造出来。在有了这个灵感后,露华浓兄弟和化学家CharlesLachman开始寻找专门的材料去制造指甲油。1932年,第一瓶露华浓指甲油上架销售。

指甲油的颜色都是之前从未见过的,这也让美甲比以前容易实现了,为大家在大萧条时期有了相对经济的时尚选择,而且售价要比之前的很多被当做指甲油使用的化学燃料便宜许多,现代意义上的指甲油就这样在一个经济萧条的时代艳丽地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1934年,牙医MaxwellLappe为他习惯咬指甲的客户制成了第一套假指甲。1955年,另一位牙医FrederickSlack在试图用丙烯酸修补断甲的时候,偶然发明了丙烯酸人工指甲。这两位医生原本用于救死扶伤的医学理念在柳暗花明里为美甲业指明了下一条出路——手指甲长得不好看不要紧,可以贴假的。后来这个想法真的被落实,成为了第一代美甲的主要方式。

不过时代是发展的,人们对于指甲的美丽从未停止过追求。Shellac在2008年成立并推出首瓶甲油胶,也被称为可维持2周的指甲油,这种指甲油打破了之前指甲油易掉色易被扣的状态,而使指甲油可以像片软胶一样粘在指甲上并且停留很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这种指甲油不再像以前的指甲油一样容易表面不光滑,相反它可以塑造的指甲表面可以直接反射出镜面光来,可谓是美甲界的神器发明。

指甲油的起源 用指甲油美甲的文化起源在人类文明的发展时期,最早出现在人们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人们在手指、手臂画上各种图案,求神灵赐福,驱除邪恶。

指甲油的雏形 6000年前的古埃及,古埃及人用臆羚的毛皮摩擦使指甲发亮,并涂以散沫花汁使其呈现迷人的艳红。当时古埃及地位高的人,不论男女都用染料把指甲染成红褐色。国王,女王的指甲染成大红色,而身份越低的从人所用的红色就越淡。最早的指甲油 考古专家曾在埃及艳后的墓中发现了一个化妆盒,里面记载着﹕涂上“处女指甲油”为通向西方极乐世界之用,这是人类历史上发现最早的指甲油 。

  我国最早的指甲油 在中国大约唐代以前,中国妇女就已经出现染指甲的风尚。所用的材料是凤仙花,做法是取腐蚀性较强的凤仙花的花和叶放在小钵中捣碎,加少量明矾,便可以用来浸染指甲,这是我国有史记载的早期指甲油。

  传统油性指甲油的鼻祖 真正意义的指甲油是在公元1838年所发现了硝化纤维素以后,于公元1 916年首次在市场上出现透明指甲油。到了二O及三O 年查理斯呈佛伦和他的化学师又在指甲油中添加色素成分,使指甲油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技术所限,当时指甲油的覆盖 力还不错,只是持久性不够理想。

  传统油性指甲油的技术背景 指甲油的生产技术日积月累逐渐成熟,不仅在亮度、快干性、持久性等性能越来越好,而且由于加入了各种色浆、珠光粉、闪片、夜光粉等装饰强的材料,产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彰现个性。尽管指甲油生产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能同时满足作为指甲油必需的快干、高光、强附着力、耐磨、美观等性能的材料很少,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包括国际大公司生产的指甲油几乎全部是采用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指甲油基本配方――硝化纤维素、改性树脂、增塑剂、多种混合溶剂组成,然而能溶解硝化纤维素的溶剂一般都是一些脂类、酮类、苯类、醇醚类的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毒性强的物质,近年来随着指甲油的普及、美甲的兴起,诸如指甲油对人体伤害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指甲油成了爱美女性爱恨交加的东西,于是开发环保、无毒、无味、装饰性强的指甲油成了化学工程师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一个梦想。

  环保指甲油的初期探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有几家规模较大的彩妆企业化了很大成本进行水性指甲油的研发,由于技术难度非常大,很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生产出的水性指甲油在观感、耐用、效果等方面无法和传统油性指甲油媲美,尽管如此,由于其具有的无味和低味、无毒环保性能,还是得到了部分的消费者的认可和喜欢,这就是现在市场上的初期环保指甲油――可剥水性指甲油,该产品主要原料由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组成。真正环保意义的水性指甲油的诞生 十年磨一剑,今天安贞吉科技终于给爱美的女性朋友献上一份厚礼――最环保的水性指甲油,该产品是安贞吉科技公司在英国皇家科学院留英博士的帮助下,采用自己独自拥有的专利技术,耗费十年心血开发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她突破了传统指甲油生产局限,工艺路线采用纯天然食用椰子油精华素经硝化棉植物纤维接枝改性,再进行微乳化精制而成,由于是水作溶剂不含酯、酮、芳香烃等有毒物质,又富含指甲营养成分,快干、耐用、无毒、无味、高透氧,性能超过一般油性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具高性能的环保美甲产品。

由于水性指甲油含有天然植物维生素、活性物、精华素,代表着目前及未来整个指甲油市场的发展趋势的产品,可以代替传统的含有有机性溶剂的指甲油,让那些爱好指彩的女生不仅享受了指间的美丽、玩彩的快乐,还有不受化学物质的侵害,相信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认识提高,天然环保的产品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

现在的美甲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不仅颜色繁多,还多出了很多配饰,看着各种女孩子手指甲上闪闪发亮的漂亮美甲,真是赏心悦目。

记得小的时候喜欢染指甲,但是家长并不允许自己买指甲油,就只好偷偷用水彩笔涂指甲,结果多半是弄得满手颜料,洗也洗不干净,十分滑稽。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定律从古到今也没有改变。 那么古代没有指甲油,女孩子们是怎么染指甲的呢?

古人对指甲的态度可是十分严谨的。 为了孝顺父母不能剪头发,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但是指甲一直在长,而且太长了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所以古人会慎重 挑选一天来剪指甲,查看黄历看看今天是不是大吉大利。 剪完指甲以后,剪下来的指甲还不能随便扔,必须要拿一个小袋子装起来。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着长指甲的,能留指甲的还只存在于贵族阶级。 试想,宫女在替嫔妃梳头,长长的指甲总是不小心划到嫔妃的脸,让主子分外不悦,一气之下扣了小宫女一个月的工资。古代平民阶级留长指甲会影响日常生活,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被人侍奉的,大多数人都是轮着锄头干活为生的。

其实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指甲油。

但是那个时候的指甲油和如今人们使用的指甲油是不一样的,用的都是纯天然的材料,使用蛋白、明胶、蜂蜡做的指甲油,可以起到保养指甲的作用,让指甲看起来富有光泽。 仔细一想,这些物品一遇到高温就会融化,不知道那个时候染完指甲的女子还用不用热水洗手了呢?

并且染指甲的颜色也有区别, 艳丽好看的颜色只有皇宫贵族可以涂,而平民即使可以负担得起指甲油,也只能涂浅淡的颜色。

后来宫中的贵族女子多使用甲套。 相信大家在各种宫廷古装电视剧中都看到过,那个时候的甲套都是用金银打造的。不然用铁制作一个甲套,如果成天带着指甲套,时间长了手上满满都是铁锈味,再生锈了可就不太卫生了。

不仅制作甲套用的原料昂贵,它的上面也会镶嵌宝石。一方面可以让甲套看起来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自己的身份。

在清代制作指甲套会采用雕刻、锤击、焊接、镶嵌等技术,使用各种金、银、玉、玳瑁、铜、珐琅、玻璃等名贵的材料,采用古钱纹、竹叶纹、蝙蝠纹、梅花纹、连环纹等纹饰进行点缀,十分精美。

但是我们看到的电视剧中,好像只有清朝后宫嫔妃会带着指甲套,那么指甲套是直到清代才被发明出来的吗?

其实指甲套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汉代,最初用竹管、芦苇制作。

但是那个时候适用范围还很小,并没有普及开来。而满族女子习惯于留长指甲,长指甲看起来可以显得手指修长。但是留的指甲太长又很容易断裂受伤,所以宫中嫔妃就使用起了指甲套。

指甲套中还是有很多的规定,比如要根据嫔妃的地位来制定指甲套长短和材料的好坏,这样的一个小装饰规矩还是很多的。

但是要说古代流传最广的还是凤仙花染指甲吧。 凤仙花又叫“蔻丹”,因为凤仙花碾碎以后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比其他的花更适合用来染指甲。

最早的染指甲主要用于祭祀,以祈求福运。 负责祭祀的人会利用凤仙花在指甲上涂上颜色。

唐宋时期,染指甲的习惯更进一步发展。《事物考》中说:

意思说杨玉环出生手脚的指甲就是红色的,人们就称她为白鹤精。

每当到了夏季和秋季,凤仙花开得正好的时候,喜欢漂亮的女子就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去摘花,制作过程也不复杂。

将凤仙花的花瓣和叶子放在容器里面捣碎,然后加入一些明矾,因为明矾有抗菌和收敛的作用,所以可以使凤仙花汁颜色鲜艳,不易褪色。所以这样准备下来以后就可以染指甲了。

用准备好的凤仙花的花汁浸泡棉片,然后把吸收了花汁的棉片覆盖在指甲表面,绑上一些布条等固定,然后睡一觉,第二天经过了一夜的染色,指甲上就拥有了鲜艳的色彩了。

如果一夜还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那么可以反复操作几次直到满意,据说利用这个方法,染出来的指甲可以好几个月都不掉色。

在赵翼《陔余丛考·金凤染指》中对于染指甲的行为也有具体的记载:

到了清代也有记录凤仙花染甲的文字:

上面也提到了凤仙花的腐蚀性。

也有诗歌称赞年轻女子染红指甲的美丽:

其中就赞赏了美人红色的指甲在弹古筝的画面。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丹红指甲,文学家李渔就认为: “况所染之红,又不能尽在指甲,势必连肌带肉而丹之,迨肌肉退清之后,指甲又不能全红,渐长渐退,而成欲谢之花矣。始用俑者,其俗物乎! ”

意思就是说,染指甲的时候,难免会染到指甲旁边的皮肤,而且随着新指甲的生长,指甲就变成了半红半白,看起来像是马上就要枯萎的花,引起染甲风气的人真的是太俗了。听起来像不像身边那个抱怨的直男朋友: “你的指甲花花绿绿的一点都不好看!”

而现在,美甲的风气从古至今一直传播发展,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美甲款式,成本低款式多。再也不用局限于上层阶级,制作了好看精致的美甲,也算是给生活增添了一些小趣味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9201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