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几种灸法 请介绍各种灸法

艾灸有几种灸法 请介绍各种灸法,第1张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较常见的有: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艾卷灸。包括艾条灸和温和灸。

4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地施转施灸。

5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6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1、艾灸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艾条,因为每个人体质和身体的状况都不一样,如果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艾条,选择纯艾条来进行艾灸是最稳妥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长艾条或者短艾条。

2、自己在家艾灸的时候需要确定治疗的方向,这样可以确定需要艾灸的穴位位置,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或者购买穴位图来确定身体的穴位。比如想调养肺部的患者,可以选择针对肺部经络来进行艾灸。如果只是日常保养的话,可以针对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保健大穴来进行艾灸。

3、确定穴位的位置后就可以进行艾灸了。艾灸的方式有悬灸、隔姜灸、艾灸工具等。自己在家艾灸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悬灸对于操作者的注意力要求很高,稍不注意的话会有皮肤烫伤的危险。因此建议自己在家艾灸最好选择用艾灸工具来进行,这样就可以得到艾灸的治疗效果,也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4、自己在家艾灸的操作难度并不高,除了孕妇以外,艾灸几乎没有限制人群,但是在家里艾灸的时间不要太频繁,一般一周3次就可以了。除此之外自己在家艾灸一定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被艾条烫伤,也要避免艾条乱放导致家里着火的可能。刚开始进行艾灸的朋友可以先去医院、中医馆体验艾灸的疗程后,再自行练习,这样就简单很多了。

 艾柱直接灸的操作流程:艾柱引燃,指向穴道或痛疼位置上10-30mm,往返转动开展薰灼。

实际操作步骤

  (1)物品提前准备:艾灸盘、艾绒或艾柱、火柴、摄子、弯盘。

  (2)操作流程:

  ①将艾绒放进艾柱器内,依据病况,做成尺寸适合之艾柱。

  ②将艾柱放置应灸穴道上,引燃艾柱顶部。

  ③等艾柱燃至患者感发烫时,即用摄子取出放进弯盘,另换一艾柱,再次引燃。

  ④一般每一次灸3~5壮(每一艾柱谓一壮)。

什么样人适合用艾柱

  1、手和脚冷痛、月经失调、经痛、不耐低温、畏冷、常拉肚子等虚寒体质群体。

  2、艾柱多用以虚症寒症阴症主导的病症。

  3、另外也适用免疫力低下、风湿骨病、女性更年期等处于特殊周期的群体。

艾灸肚脐眼的正确方法:艾炷直接灸

人平躺着,用艾灸罐又叫艾灸盒直接灸肚脐眼,以增强人的先天之力,也就是免疫力。或者用艾条直接灸,就是将点燃的艾条悬在肚脐的上方约1厘米左右,以觉得有温热的感觉为度,不可太热。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有过敏性鼻炎的,艾灸神阙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功效:对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艾灸肚脐眼的正确方法:隔姜灸

取新鲜生姜一块,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05cm厚的薄片(大小比肚脐略大)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平放在肚脐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连同艾炷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稍停放下,亦可随即更换艾炷。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隔姜灸是温里通气的,有人肚子里特别胀,大便老下不来,这样的人只要不是热性体质,属于虚寒无力的,都可以用此法。

主要功效: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脐,俗称肚脐眼。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灸肚脐眼的正确方法:隔盐灸

用食盐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只适于脐部。其方法是:也是平躺着,以纯净干燥的食盐适量研细或炒热,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隔姜灸样施灸。加放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一般施灸3~9壮,对于急性病症可根据病情多灸,不拘壮数。

主要功效:此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

肚脐艾灸的操作方法

步骤1:先按「足叁里」的穴位。

步骤2:利用艾草来熏脚部「叁阴交」的穴位约叁至四分钟。

步骤3:然后熏肚部中间的「神阙」穴位。

步骤4:边熏肚脐附近「气池」的穴位,再一边利用茶花籽油和迷迭香香薰油,从小腿至大腿位置作推拿,过程为15分钟。然后再做另一支脚。

步骤5:以拳头手位从脚侧位置向上推,以疏通经络和去水肿。

步骤6:利用茶花籽油和迷迭香香薰油按肚和作推脂。

步骤7:双手按肚部的「剑凸」以下的穴位,避开肚脐位,向下推。

步骤8:再按肚脐右边的「中枢」穴位。

步骤9:最后进行灭脂动作。

5

艾灸肚脐眼的注意事项

1、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

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

2、脐部如果有损伤、炎症及孕妇禁灸;

3、第二,在我们刚吃过饭后,不能艾灸,另外就是空腹觉得很饿的时候,也不能灸;

4、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觉得热热的感觉就可以了;

5、注意防火,用不完的艾条要彻底熄灭了,切记不要用水浇,特别是粗艾条;

6、艾灸过后不能粘水,如用湿毛巾擦拭或者是用水洗(包括冷水和热水)都不行;艾灸此穴位后,再用手轻压轻揉一下该穴位及周围的部位,这样效果会更好。

著作权归分享者所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9807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