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分:你是一个标准的资产阶级人士,并有望成为贵族。
23分:你对波希米亚生活很感兴趣,如果生活变得很糟,也会成为波希米亚一族。
46分:恭喜你,你得了满分,你是一个极端的波希米亚分子。
低于15分:你是一个很正常的生活者,也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庸众”。
15—30分:你有较好的生活,但对现状不满,有梦想,有创新精神,但生活也有可能会比较波折,你不会获得平静的幸福,你的生活迟早会发生变化。
高于30分:你是一个艺术工作者,一个重精神体验而轻物质的人,但你的生活极易崩溃,因为你是一个边缘者,或者是天才,或者是自认的天才,不会在尘世获得幸福,但也有可能精神崩溃,更可能是一个造反派。
如果你想试试的话,就去测测吧!加油!
波西米亚风格指一种保留着某种游牧民族特色的服装风格,其特点是鲜艳的手工装饰和粗犷厚重的面料。层叠蕾丝、蜡染印花、皮质流苏、手工细绳结、刺绣和珠串,都是波西米亚风格的经典元素。
波西米亚风格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也代表一种艺术家气质,一种时尚潮流,一种反传统的生活模式。波西米亚服装提倡自由和放荡不羁和叛逆精神,浓烈的色彩让波西米亚风格的服装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波西米亚为Bohemian的译音,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追求自由的波希米亚人,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哲学。波希米亚不仅象征着拥有流苏、褶皱、大摆裙的流行服饰,更是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代名词。波西米亚风格的服饰是一场革命。
浪漫是波西米亚风格的关键词,它源于东欧、吉卜赛、墨西哥的着装风格。它的魅力,源自它暗藏的叛逆,小小的不羁。当你随意在领口半露香肩,就会性感无限;手工绳结的流苏做包饰,就会带些流浪的味道了。
波西米亚的装扮,逃不了一条打满粗褶细褶的长裙,它可以是纯棉波西米亚风格的、粗麻的、砂洗重磅真丝的,可以是镂空设计的、缀满波西米亚式绣花的、加上婀娜的荷叶边的、垂垂吊吊满是流苏的,可以是布满无规则图案的、用其他风格面料拼镶的……总之它是繁复的、奢华的,无时不刻在昭示着自己独特的,它让穿上它的女人刹时间变成超凡脱俗并蔑视一切。
如果还要披上外套,那最好是一件收腰收得恰到好处的长大衣,昂贵的羊绒当然是第一选择,退而求其次便是精纺亚麻,加一条粗犷而帅气的腰带,将硬朗与柔美完美地结合起来。
还有饰品,不能不提的波西米亚饰物,要做个地道的波西米亚女郎,你最好不要放过身体上任何能披挂首饰的部位,手腕上、脚踝上、颈前、腰间,还有耳朵、指尖,别人戴一串,你戴三串,别人挂细的,你就挂粗的,这两年疯狂流行的藏饰被波西米亚女郎们引为至宝,那些发黑的银器、天然的或染色的石头,哪管它重不重、贵不贵,统统往身上手上套了再说。走动间,一定要浑身上下泠泠作响;点烟时、端起大扎啤酒时,一定要让连着戒指与手镯的链子斜斜垂下。
吉普赛人和波希米亚人的区别如下:
1、生活方式不同
吉普赛人和所属国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非罗姆人对罗姆人普遍存在较坏的印象,认为罗姆人不能融入社会主流,都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罗姆人的迫害达到高潮,当时纳粹德国将罗姆人和犹太人一样关进集中营进行种族屠杀,约有四十万罗姆人遇难。
而波希米亚人试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居无定所。但在东欧许多地区,罗姆人定居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棚户区内,和其他民族居民仍然时有冲突。但在其他地区,罗姆人则依靠其传统文化(如罗马尼亚罗姆人的传统铜匠工艺)成功致富。
2、分布范围不同
罗姆人主要聚居地有:巴尔干半岛、中欧、美国、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西欧、中东、北非也有罗姆人居住。
而波希米亚人主要分布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美国。
3、民族性格不同
吉普赛人结婚较早,女性不少在未满20岁时就已成婚。吉普赛人音乐着重使用高音符以及音符之间大跨度的滑动,歌唱以其情感丰富而著称,吉普赛人也是西班牙盛行的弗拉明戈舞的主要源头之一。
波希米亚人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终年流浪、不愿受拘于任何其他法律。
-吉普赛人
-波希米亚人
bohemian 英[bəʊˈhi:miən] 美[boˈhimiən]
n 放荡不羁的文化人
名词复数:bohemians
[例句]Kind , wise and modest , he was a bohemian in the true and original sense
他和蔼、明智而且谦逊,从真正和原始的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位放荡不羁的文人。
什么是波希米亚?
答案很简单: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它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省,1918年以前还由维也纳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今天的波希米亚在捷克共和国境内,布拉格曾是波希米亚最大的城市,现在已成为了捷克的首都。过去数百年中,波希米亚常常被卷入欧洲几大政治力量的争斗之中。二战以后,作为捷克的部分,这里仍然是东西欧两大阵营的交冲之处。许多世纪以来,布拉格一直是中欧重要的文化中心,其音乐传统尤为源远流长。这,就是地理上的波希米亚。
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和杨纳切克等作曲家,以及作家哈谢克(小说《好兵帅克》的作者),从地理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波希米亚人。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天生就有波希米亚气质。事实上,我们常说的波希米亚,严格来说并不是那个真实地存在过的国家,它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脑中的一个概念,是真正的波希米亚被我们误读了的版本。而在英语世界中,这笔糊涂账一直可以算到莎士比亚的头上。
人们认为波希米亚是艺术家们的精神家园,这种想法源于另外一个对真正的波希米亚国的误解,因为人们也一度认为这里是吉普赛人的故乡,却忽略了吉普赛(gypsy)乃是埃及(Egyptian)的同源词。1843年,迈克尔·威廉·巴尔夫的著名歌剧《波希米亚女郎》在伦敦首演时,波希米亚一词就已经是吉普赛的同义语了。当时,“波希米亚人”泛指一切四处漂泊的流浪者,与艺术没有任何关系。而真正将这个词与艺术家结合在一起的,是巴黎诗人亨利·缪尔热。
1849年11月,缪尔热曾为《海盗》杂志撰写的关于巴黎拉丁区的小说《波希米亚生活情景》被改编成了舞台剧,在Varietes大剧院演出,结果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巨大成功,由此便在人群中掀起了对吉普赛式艺术家的崇拜之风。缪尔热的小说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生活的范本。
在缪尔热的笔下演进和发展的波希米亚精神包含了哪些元素呢?
首先,波希米亚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它崇尚个体想象的力量,主张将艺术信仰世俗化。正如早期的基督教一样,波希米亚也有自己的追随者和异教徒。这里所说的追随者是那些得到了上天的点化、拥有强大想象力艺术家,而异教徒则是在出现于工业革命之后、在大规模商品生产中成长壮大的中产阶级。对艺术家们来说,后者是物质至上、缺乏想象的一类人,这些平庸愚昧的人永远生活在波希米亚的国度之外。缪尔热让人们牢牢地相信,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正是用于判断是否具有波希米亚气质的标准。在他的波希米亚国度中,艺术的创造不如艺术的形式感来得重要,《波希米亚生活情景》更加推崇的是吉普赛式的艺术家生活,推崇自由思想者的群居体验,而非艺术成就。
缪尔热还将“波希米亚人”的涵义拓展到了具有反传统和反体制精神的艺术家。在他进行小说创作之前的二十年里,这样的一些特征就已经出现在巴黎了。但由于在这个新时代之初的人们,尚未从混乱的物质环境中理清头绪,因此缪尔热本人可以算是第二代波希米亚人的代表,他所描绘的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缪尔热说,真正的波希米亚人只存在于巴黎。的确,19世纪的英国虽然也出产了爱德华·菲茨杰拉尔德(《鲁拜集》的译者)和韦达这样的怪才,罗塞蒂兄妹和威廉·莫里斯这样的唯美主义者,以及离经叛道的斯温伯恩和王尔德,但是对于整个英国来说,这几个波希米亚分子都只是特例。英国没有真正的波希米亚运动,也没有波希米亚聚居地(直至布鲁姆斯伯利出现)。安德鲁·朗在其文章《法国波希米亚三诗人》中指出,英国的大学生普遍来自上等或者中等阶级家庭,从来不知道塞纳河左岸的穷学生生活。英国学生也许会像雪莱在牛津时那样撰写宣扬无神论的小册子,也许会像拜伦在剑桥时那样讽刺社会传统,也许会一面在信念上背离正统、一面在行为上奢侈放纵,但是他们从来不可能过上那种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
事实上,就在《波希米亚生活》登上舞台的那一年,法国一名作家就写道,波希米亚就在巴黎的“塞纳区”,它的“北边是寒冷,西边是饥饿,南边是爱,东边是希望”。
法国小说家阿尔色纳·胡塞宣称,只要巴黎还有诗人,波希米亚精神就不会死亡。组成了波希米亚人的主体,就是各种各样的画家、音乐家、演员、诗人,以及拉丁区里的准小说家、塞纳河左岸的穷学生、自命不凡的潦倒画家和徘徊在文化圈外的纨绔子弟。
19世纪是波希米亚的黄金年代。但是随着19世纪的结束,波希米亚精神也开始日渐衰落。这群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逐渐遭受到大众的抛弃,人们不再爱听艺术青年们整日坐在咖啡馆里夸夸其谈。波希米亚气质虽然还能在学生们的身上看到,但是成年人们却不能再靠空谈艺术天赋来混饭吃。
然而,《波希米亚生活情景》并没有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收场,在一战后20年代的巴黎,波希米亚风卷土重来。在二战期间再次经过一轮衰竭后,我们又能看到这股潮流在1945年之后的兴起。出于对战争时期的严酷和简朴的反抗,波希米亚精神表现在了战后女性时装对传统的挑战上。乔治·桑第一次穿上男性装束时曾让世人惊呼,但现在长裤已经成为了女性时装的组成部分。而这一风潮在男性装束上的表现则走得更过,超越了以往的尚美标准,加入了更多的女性气质。60年代的嬉皮士赤脚露足、披头散发,用鲜花和铃铛装饰衬衣,将迷你短裙和太阳镜染上迷幻色彩,一如19世纪30年代的Bousingo;那些吸食致幻剂LSD的年轻人们,则与19世纪40年代服用印度大麻的人别无二致;而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则和当年的青年法国运动如出一辙。这一切行为都似曾相识,时代背景也大抵相同。
和19世纪30年代一样,今天仍然存在着宗教信仰和爱国主义无力填补的真空地带,今天也不可能再有一场东征运动来吸收这么多的剩余能量。但是今天依旧需要人们自我主张,需要人们寻找地方来释放能量,依旧有时刻准备着起来反抗权威的青年学生。
波西米亚风格是一种自由、非传统的艺术风格,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波希米亚地区。这种风格注重个人表达和创造力,强调对艺术、文化和自然的热爱。波西米亚风格通常表现为多元化的服装和装饰品,包括流行的花卉印花、明亮的颜色、融合各种文化元素的设计。它也与反主流和非传统的生活方式相关联。
不管你听过与否,相信“bobo”一词对大多数人而言,大概都仅止于一个模糊约略的印象,在多数人的认识里,bobo族又是一个时兴某种妆扮风格的时尚族群罢了。现在,若谁还把“小资”挂在嘴边的话,会有老土之嫌,大势是,现在人们都不小资了,大家都bobo了。 做一个bobo族,既懂得享受生活,却不辅张奢靡;既特立独行,又不标榜另类;他们事业有成,又不追名逐利,试图在生活品质和灵魂自由中寻求到最为超然飘逸的态度。 这是一群嬉皮与雅痞的结合体。 曾有一专栏作家很可爱地写道:“最in的人们说,继嬉皮、雅皮之后,现在又来了bobo族,据说意思是同时信奉或追求布尔矫亚和波西米亚,系双重理想。”然后又解释说,前一个“好像是资产阶级的意思”,后一个“好像是个民族还是什么地方,印象中是披着块毯子什么的就去放羊啊流浪啊游牧去了,走哪儿算哪儿。”还算准确,但什么才是bobos呢? Bobo:(译作波波或布波)即“布”,布尔乔亚(Bourgeois)+“波”,波西米亚(Bohemia)。这一新生词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其大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中首度提出,是即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又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是即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注重心灵成长的一族。 当布尔乔亚遇到波西米亚曾一度壁垒分明的布尔乔亚与波西米亚在21世纪却走到了一起。1960年代,我们有赋予波西米亚精神的嬉皮士一族,他们蔑视金权、率性任情,他们的职业不是艺术家就是知识分子;1980年代,我们则看到捍卫制度、积极进取,在各大公司上班的雅痞新贵,是布尔乔亚传统的反扑。终于,在信息普及、科技发达的21世纪初期,知识已晋升为有价资产,创意也走向商品化,这两个个性鲜明的族群,产生了交集,竟融合成一股社会新势力。这就是bobo族,是知识经济下的新族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