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脏辫,要去专门的理发店做,一般理发店做不了,可以去纹身店问问。不是烫的。你知道羊毛毡化的原理吗羊毛经过揉搓会交织在一起,形成结实的羊毛毡。脏辫是一个道理,把你的头发分股,裹上东西,以前黑人裹蜂蜜和粪便,现在有专门的东西,经过不停的梳刮和各种程序,让头发毡化在一起。
也就是说,脏辫是不能拆开洗的,你也拆不开,只能整个洗。洗的长出来就继续去店里补。不想留了,就只能剪掉。
北京的话,后海的T7,毕夏那么长的头发7、800块钱左右吧。
应该是小说《文娱至上》,主角毕夏。
小说简介
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别把我看的太神奇,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只是在讲故事而已,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小说、歌曲、**等方式与大家分享,仅此而已。”
多年以后,当人们问起的时候,他如是说道。
小说节选
“哐当,哐当”伴随着火车轮和铁轨摩擦声,毕夏瘫在硬座上,随着火车起伏而轻微摇晃。浑浊的大脑在急速运转着,带来的是全身散架般无力,以及一阵阵反胃与干呕。
“呵呵……”将手搭在额头,无意识地瘫软在椅背与车窗角,毕夏嘴角微微一翘,发出一阵自嘲般苦笑。
这是一列火车车厢,整列火车坐满了穿着土**迷彩军装的少年。这些少年年纪都不大,有些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青稚的脸庞有不甘,有好奇,也有憧憬。
他们有的低头看书,有的窃窃私语,对于将要面对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淡然自处。从这些少年的着装和年纪能看出他们是一伙新兵,或者说即将入伍的新兵蛋子。
与他们或新奇、或胆怯、或期待等截然相反,毕夏此时整个人浑浑噩噩,微微皱着的眉头和嘴角那一抹似嘲弄似痛苦的笑容,显示着他内心并不是那么平静。
这是一个相对老旧的小区,略显斑驳的墙壁无不在述说它经历过岁月流逝。 小区很安静,在二月寒风中,没有知了声,没有清脆蛙鸣,甚至连风吹着树枝也没有“沙沙”声。一切显得有些寂寥。 毕夏就住在这里,退伍回来已经一个星期了。他不知道该去哪里。 家?!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面对妈妈和妹妹,他很想偷偷回去看看她们,看看那个养育了二十年的母亲,不知她现 在是否风华犹在。 看看那个喜欢扎着马尾辫,喜欢拉着自己衣角,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好哥哥的妹妹,不知道她现 在是否以亭亭玉立。 他不敢,他怕自己忍不住会出现,他怕自己好不容易平静的心会再起波澜,最终他只能偷偷给母亲账户打了十万块钱,他割舍不小她们却不知道该如何相处。心不再伤痛,却依旧迷惘。 这个房子很普通,两室一厅一卫一厨,虽然不大,摆设却落落大方。游晃了一个星期,毕夏终究还是决定先呆在京城,于是租下了这套房子。 思绪收回,毕夏将眼光移回电脑面前。电脑WORD文本上赫然写着《冒牌大英雄》几个字。 在离校前一天晚上,毕夏曾被雷电击中,这一次雷击没有给他带来伤害,却为他带来了一个陌生的记忆。 记忆中那个人生活在一个也叫做地球的星球上,甚至于连地球格局都一模一样,而记忆中那个中国与华夏有着一模一样上下五千年璀璨历史文化。唯一区别的是在49年建国之后,记忆里那个国度有三年大跃进,有十年动乱。而华夏这些统统都没有。还有比如香江虽然也是97年才收回,却在七十年代两地就已经开始交流。还有宝岛,也在新世纪之交完成了统一,实行一国两制。 记忆中发生的人和事,毕夏在现实中都无法找到同样的存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记忆中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都没有痕迹。就好像是套用这个世界作为背景,却被填充了新的内容一样。 有时候毕夏也会怀疑,这段记忆来自哪里,究竟是否存在这个世界。它与这个世界是这么相像,却有所不同,最后毕夏只能用它来自于平行空间来解释这个遭遇。 这段记忆很长,包含一个人三十多年来所有的见闻、思考与感悟。这段记忆也很完整,一些甚至于其主人都可能忘却的事情,被清清楚楚罗列在毕夏脑海中。 《冒牌大英雄》是一部小说,一部好看,刺激,极其优秀的作品,他同样来自于记忆中,是记忆中一位笔名为七十二编的作者所写,它取得了辉煌成绩,一大串荣耀罗列出来能吓死人。记忆的主角曾经为了本书足足追了四年,可见它之魅力。 同时它也深受毕夏非常喜爱,书里那个有些胆小,有些怕死,有些猥琐,有些好sè,却又胆大包天,骨子里爱国爱民的胖子,深深将毕夏吸引。 抄录《冒牌大英雄》是因为毕夏没钱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兵,特别是他这样的名牌大学生,毕夏的待遇极好,比如他退伍后可以不用在上学就直接拿文凭;比如退伍金极其丰厚,学校补贴,地方zhèng fǔ补贴,当地zhèng fǔ补贴,部队补贴,零零总总加起来有十一万多一些等等。 给家里汇了十万,租了这套房子,买一台电脑,口袋里只剩下那么几千块钱,当务之急就是赚钱,他总得生活下去。 而经过毕夏考虑,最现实的怕也就是写小说一途了。在华夏每年通过网络小说赚个上千万的大有人在,与记忆中一般无二。 毕夏从小便品学兼优,最是喜欢写些故事,这个行业倒是深得他心。况且这么优秀的作品毕夏也迫不及待想要与人分享。点开华夏最大的网络小说网站盛世起点,毕夏一口气上传了两万字。看着等待审核的字眼,发了会呆。 明天去学校先把毕业证办了再说吧,黑夜中毕夏发出一声呢喃。 …… 京都**学院是与zhōng yāng戏剧学院并列的首都最为出名两所专门培养演艺人才的学院,与申海戏剧学院被称为国内三大明星培养基地。 全国从事**电视工作,大大小小明星有许多都是出自这三所学校。 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粉丝在京都**学院大门附近徘徊,期望能够偶然遇见返校的明星。 华夏公历2013年2月24rì,一名身材修长的青年从出租车里走下来,于门口保安一阵交谈之后,走进京都**学院里面。 “刚才那人是**学院学生么?”站在门口附近一位一眼看过去就是高中生的女生对身边同伴问道。 “不知道,没有见过。”旁边一位脸上有些小雀斑的小女生推了推鼻梁上眼镜,不确定地说道:“好像从来没见过。” “不过那个人好有气质啊,看上去好有味道!”另一位女生双手捧着脸,激动地说道。 “对哦,每天见**学院的学生进进出出,就刚才那人最有气质了,是表演系的吗?”刚才那问话的女生,双手捧在胸前,一脸花痴。 “是啊,是啊!” …… 进入**学院这名青年正是退役后的毕夏,当年三年兵,当年的同学应该都已经毕业了吧。当年xìng格安静,木讷的他本就没多少朋友,现 在怕是整个学校再也找不出几个熟悉的人了。 毕夏径直走向教室大楼。这里的一切与三 年 前相比都没什么不同,看着那些熟悉却又透着一股陌生感的花草树木,毕夏此刻心情却已截然不同。 沉稳的脚步不疾不徐踏在地上,形成一股坚毅的旋律。 “咦!”毕夏正在前行之际,突然身后传来一股惊讶声。 “小夏?”一声不太确定的惊呼传来。 毕夏闻言心头闪过一丝诧异,他都离开这么久了,怎么还会有人认识自己?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中等身材,带着一丝丝儒雅气息的男生。 “朱建业?班长?!”毕夏诧异之后就是一股喜意,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感好似喷泉一般在心底涌现,怎么也压制不住。 朱建业是毕夏当时的班长,同时也是同一寝室的好哥们,好兄弟。朱建业来自苏省,有着江南人一贯的细腻,和毕夏老家江南省只有一省之隔。 毕夏从小就比较安静,内向。在同学老师眼中他一直都是安安静静看书学习的好学生,话不多,瘦瘦弱弱,情感木讷。 刚进大学时,朱建业对他十分照顾,本来就大一岁的朱建业,自动担当起一个做哥哥的角sè。在毕夏当时几乎奔溃之下选择服兵役,朱建业也是最着急的那一人。 “小夏,真是的是你!”毕夏转过身,朱建业就一直盯着他看,直到完全确认以后,他眼角那抹喜sè就未曾收起。朱建业快步上前,给了毕夏一个大大拥抱。 “臭小子,怎么现在才回来,想死哥哥了”朱建业欣喜之下,眼角居然浮现一丝雾气。 “呵呵”毕夏心中也十分高兴,有什么比三年之后再次遇见兄弟更好的消息吗? “你们这批大学生兵不是都只当两年的么,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朱建业拍了拍毕夏肩膀,问道。 “我去的部队比较特殊,所以服役三年。”毕夏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的xìng情温和内敛,很难产生巨大波动。 “班长,你怎么还在学校?”同时毕夏也好奇问道。 “我现在在学校读研,同时也担任教学助理。”朱建业上下打量着毕夏,惊喜中带着讶异,说道:“你现在回学校办手续吗,我带你去。” 一边走还一边说道:“好小子,变化真大,长高了,壮了,也帅了,哥都快不认识你了。” 两个并肩走向教学楼。 导演系教导主任同时也是毕夏当年的班主任。 笃笃笃…… “请进!”略带苍老却听着慈祥的声音字办公室传出。 “您好!” “谢老师,您好!”毕夏和朱建业推门进入,只见一名头发梳得整齐,坐着挺直,大约五十多岁男子坐在办公室之后,一见面就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毕夏略微弯腰,恭敬鞠躬。 “哦,是建业啊,怎么?”谢忠东担任京都**学院导演系老师已经二十多年了,培养过的学生不知凡几,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他也是全国知名导演,华夏**发展离不开他们这一代人努力。 “是这样的,谢老师,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08级的毕夏,他现在服完兵役,回学校办理手续。”朱建业是谢忠东爱徒,说话倒是没有紧张,只是从话语中透露出浓浓的尊敬。 “哦,毕夏?!”谢忠东年纪虽大,记忆里却是很好,哪怕三年多以前的事情,他仍旧有印象,被朱建业一提,他就诧异的盯着毕夏。 “你是毕夏?” “是,谢老师!”毕夏略微有些拘谨,他虽然也可以说是谢忠东学生,不过他只上过一年大学而已,大二才开始他就是参军去了,三年多,确实有些生疏。 “我记得,你原来瘦瘦弱弱的,一米七多点,现在这么高了,也挺拔了,看来这几年在部队锻炼让你成长不少。”谢忠东看着站姿挺拔,给人如同青松一般的毕夏,感慨道。 “没想到谢老师还记得我。”毕夏闻言,微微一笑。 “当然要记得,你是我们京都大学第一个参军的在校生,当时可谓全校轰动。”谢忠东摆摆手,示意他们两个坐下。 “按照规定,你是可以直接拿毕业证的,不过学校没有办法现在就给你,要等到7月份和这一届毕业生一同发放。”谢忠东看着毕夏,心中真是无限感慨,此时的毕夏与他印象中变化实在太大,要是朱建业不说,他肯定认不出来。 除了个子暴长之外,毕夏五官也变了很多,不是说他五官整过。五官还是那个五官,只是当时好像是五官没有长开一般,挤在一起看起来有些清秀,十分平凡。现 在五官像是长开了,整个人看起来十分阳光帅气,气度沉稳,清秀之余眉宇之间还有一丝丝坚毅。 看着毕夏如此气质非凡,谢忠东心中一动,说道:“毕夏,你现在在做什么?” 毕夏一愣,不过马上开口道:“谢老师,我才刚刚退伍,还没来得及找工作。” “这样啊,我有个建议,毕夏这几个月你就在学校里继续学习怎么样?你才学了一年多,虽然你还是能拿到毕业证,但是毕竟根基不够扎实。这几个月你在巩固一下,对你以后的路有好处的。”谢忠东这番话,完全是站在毕夏立场考虑,今天见面,他发现毕夏身上有一股明显区别现 在这些愣头青大学生,令他无形中产生了好感。 “嗯……”毕夏和朱建业同时都愣了,他沉思了一会。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圣药。三年多,毕夏虽然还是时时想起他的那个家,心中的郁闷也减轻了许多,但是他仍旧没有想好该怎么样去面对母亲与妹妹。同时,虽然他从雷击中得到一段陌生记忆,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但毕竟他才刚刚退伍,还得慢慢地仔细去规划自己未来。 这时谢忠东的提议很符合毕夏现状,经过这几个月过渡,相信他也对未来做出了决定。毕夏是真心喜爱导演这个职业,这不仅仅是他的梦想,也是他逝去父亲的梦想。可以说导演这个职业承载着他们父子两代人的梦想与追求。 “那就太谢谢了,谢老师!”心中做出决定,毕夏站起身,再次微微鞠躬。
玛格丽特·莒哈丝(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於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 - Duras 莒哈丝。
莒哈丝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1955年被***开除党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后来作品中,她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莒哈丝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莒哈丝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著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莒哈丝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莒哈丝传《玛格丽特·莒哈丝》)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著」写作,就像「试著」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著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徵地的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莒哈丝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於蒙帕纳斯公墓。
[编辑] 莒哈丝的作品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太阳》 1971年/**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莒哈丝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
《塞扎蕾》 1979年/**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莒哈丝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
《大西洋人》 1981年/**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第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贝克特出生於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估价员,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法国新教徒。幼时,他曾在德国人开设的幼儿园和法国人开设的中学接受教育,这些都培养了他杰出的语言才能,为他日后用英、法两种语言创作打下基础。
贝克特的板球打得十分出色,是一名左手击球手和左臂中速投球手。曾代表都柏林大学和北安普敦郡打过两场一级比赛。因此,他成为唯一一位被选入号称板球圣经的维斯登板球年鉴(Wisden Cricketers' Almanack)的诺贝尔奖得主。
1927年,贝克特毕业於都柏林三一学院,获法文和义大利文学学士学位。1928年,他因出色的多语言才华而被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用为英文教师,并移居巴黎。在巴黎期间,贝克特的思想日益成熟。他结识了同样旅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他们共同翻译了很多爱尔兰的文学作品。
1930年,贝克特离开巴黎,回到都柏林三一学院教授法文,并开始钻研笛卡尔的哲学,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两年后,贝克特因不喜欢枯燥的教书工作而辞职,开始漫游欧洲。彼时的爱尔兰推行所谓「神权政治」和严格的书籍检查法令,这些都让贝克特非常反感。於是他於1938年起正式定居巴黎。
贝克特与他的母亲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他曾在多部作品中描写过这种心理体验。即使在巴黎定居后,贝克特每年都要回国探望母亲。然而,母亲对宗教的虔敬信仰却并未影响到贝克特。他曾说过:「对我来说,信仰是一种无聊的感觉,因此我放弃了它。」与此相反,从青年时代开始,贝克特就喜欢新潮哲学,并对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思潮产生浓厚兴趣。20年代与乔伊斯的结识,使得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他甚至专门撰写过题为《但丁、布鲁诺、维柯与乔伊斯》(1930年)和《论普鲁斯特》(1931年)的论文。这些研究工作是日后贝克特创作的重要理论支柱。
贝克特一生行事低调,埋头创作,很少谈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在他的祖国爱尔兰,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和同时代的许多大师一样,贝克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在战争中所遭遇的劫难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深刻的、理性的思考。旅居法国期间,他就曾经参加过巴黎的地下反纳粹组织,并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大战结束后,他也曾为爱尔兰红十字会工作。直到1945年底返回巴黎,他才开始从事专职的文学创作。早年的这些阅历使贝克特的作品始终将人类的命运和存在状态作为思索和描述的对象。
[编辑] 创作
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志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创作小说,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尽管如此,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道路。
[编辑] 小说:语言与结构实验
早年的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恶痛绝。他曾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1937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用标准的英语写作已经变得很困难,甚至无意义了。语法与形式!它们在我看来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浴衣和绅士风度一样落后。」,并声称:「为了美的缘故,向词语发起进攻。」
因此,在贝克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他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致力於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他喜欢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象来负载哲学思想。他的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其晦涩程度和当时勃兴的意识流小说并无差别。
贝克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莫菲》出版於1938年,在小说中他构画了一个「精神衰弱的唯我主义者」,第一次较全面的展示了贝克特对文学创作的思索。
贝克特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莫洛瓦》(1951年)、《马龙之死》(1951年)和《无名氏》(1953年)。贝克特作为一流小说家的地位由这三部连贯的作品奠定。这三部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莫菲》是基本类似的,却在形式上做出了很多革新。贝克特吸取了法国诸多文学流派的元素,包括象徵主义和意识流技法。在内容上,故事和情节已经被彻底淡化,主人公被限定在极小的空间内,甚至形体本人也已经非人化,如同是一些在寻找替身的符号系统。这种特质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主义的范畴,而是已经具有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气质了。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由於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於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进入50年代后,贝克特意识到自己的小说实验已经没有继续前行的可能了,於是开始转向戏剧创作。
[编辑] 戏剧:荒诞派的高峰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贝克特一生共创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有20多个被拍成电视剧或**。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
《等待戈多》(1952年)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它於1953年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在比较不宽容的伦敦上演后,倍受嘲弄,甚至引发评论家群起而攻。1956年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被美国评论界讥称为「来路不明的戏剧」。直到70年代才开始被评论界接受并赞誉,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本之一。
《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只有5个。全剧的主题就是两个百无聊赖的人在等待「戈多」,而戈多却始终没有出现。剧情上没有任何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没有冲突,只有一些乱无头绪的对话。舞台的背景也显得简陋、压抑,令人窒息。
西方评论界对《等待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贝克特始终拒绝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做出解释。比较通行的看法是:戈多是一种象徵,可能是「虚无」、「死亡」也可能是某种被追求的超验。戈多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盼。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林斯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徵的等待。」
贝克特后期的剧作,如《剧终》等,基本也都延续了《等待戈多》所奠定的风格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贝克特的创作思路深受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的影响。而由他和尤奈斯库所开创的荒诞派戏剧的传统,也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小说在戏剧舞台上的延伸。
[编辑] 评价
贝克特后半生定居法国,却始终没有取得法国国籍。而由於贝克特使用法语而不是盖尔语进行创作,他的祖国爱尔兰也拒绝承认他的国民身份。以至於1969年当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只能请自己的出版商代表自己去领奖。可也正因如此,贝克特的思维始终是欧洲的、国际的,而不像他的同胞萧伯纳或叶芝一样,始终带有民族主义的狭隘气度。
贝克特一生最高的成就体现在他对荒诞派戏剧做出的贡献。正是因为他的一系列优秀剧作,使得荒诞派戏剧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壮大的文学流派跻身后现代主义阵营。尽管贝克特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很多争议,但他作为20世纪一流文学大师的地位确是毫无疑问的。英国学者沁费尔如是评价:「就贝克特而言,他的剧作对人生所做的阴暗描绘,我们尽可以不必接受。然而他对於戏剧艺术所做出的贡献却足以赢得我们的感激和尊敬。他描写了人类山穷水尽的苦境,却把戏剧艺术引入了柳暗花明的新村。」
[编辑] 部分重要作品
[编辑] 小说
《莫菲》(1938年)
《瓦特》(1953年)
《莫洛瓦》(1951年)
《马龙之死》(1951年)
《无名氏》(1953年)
《依然如此》(1961年)
《米歇尔与卡米尔》(1970年)
《故事和无意义的片断》(1970) – 短篇小说集
[编辑] 剧本
《等待戈多》(1952年)
《剧终》(1957年)
《哑剧1》(1957年)
《哑剧2》(1963年)
《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1958年)
《啊,美好的日子!》(1961年)
《喜剧》(1964年)
《来和去》(1967年)
《俄亥俄即兴之作》(1982年)
《摇篮曲》(1982年)
《失败的人们》(1957年) - 广播剧
《尸骸》(1959年) - 广播剧
《语言与音乐》(1962年) - 广播剧
《喂,乔!》(1968年) - 电视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