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
团扇又称纨扇。“纨”是指一种细密的绢。扇形如一轮满月,因此称“团扇”。
团扇出现于羽扇之后、折扇之前,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1000多年间。宋代以后,它又与折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
团扇就造型而言,以圆似明月的居多,其他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
蕉叶形、梧桐叶形、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等也较常见。
团扇的扇面通常是用白色细绢绷制,适宜于写字绘画。在团扇上题诗作画,最为兴盛是在唐宋时期。当时,富绅阶层人士为附庸风雅,能设法觅得一柄名人题诗或画扇,则引以为无上荣耀。若遇机会得与文学之士相聚,多有以扇求书画者。
折扇。
折扇又称“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折叠扇”、“聚头扇”。《南齐书刘祥传》记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腰扇即折叠扇。
折扇本以男式为主,扇式较长,一般在30厘米左右,扇面纵长18厘米以上,展幅阔约55厘米。折扇的扇面一般以纸料为主,也有用绢和夹纱的。纸料以细腻牢韧、久用不裂为佳。较高档的扇面往往采用细洁绵韧的宣纸为面,牢固软熟的皮纸为衬,光滑细薄的竹料连史纸为芯。
折扇
扇子,在我国是一种古老的降温工具。晋代经学博士崔豹《古今注》一书中说:“舜作五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古书上所写的这种扇子是长柄的,由侍者手执,为帝王扇风、蔽日。
作为夏天必备的扇子,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扇子的发明至少不会晚于西汉时期。
古代扇子的形状很多,有圆形、长圆、扁圆、梅花、扇形等形状。其扇面的用料又可分为丝绢、羽毛、纸等。至三国时期,我国开始流行在扇面上写字绘画,因而扇子又从一种降温工具转变成为一种艺术品。著名文人王羲之、苏东坡等都有过“题扇”、“画扇”的动人故事。
我国古人对扇子除了扇面、扇形非常讲究外,扇柄也十分讲究,仅材料就有许多种,如玉石、牙雕、木雕、竹雕、骨雕等。
扇子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具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经常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看到文人扇扇子,比如说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手中经常拿着的折扇,再比如说看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羽扇之后的胸有成竹的微笑,再比如说古代美女手中摇荡生风的团扇以及上面或娟秀或豪放的字画。
总之在中国的古代,扇子文化似乎总是与文人相伴随,而我们常常见到的扇子也正是上面提及的这几种类型。
关于团扇,虽然名字含义是“团圆如月”这样美好的寓意,但是发展过程中,团扇并不一定真的只是圆形的,还有椭圆形、心形、海棠形等等,面料也多以丝绸、娟为主,上面往往是作画题词,有的是一些虫鸟,也有人物画像,到了北宋时期有专门的“翰林图画院”,其中画扇也是最重要的绘画艺术之一。
文艺青年宋徽宗就曾经常常亲自画扇,又是题词又是作画的,留下来的《枇杷山鸟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另外,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折扇,关于折扇的来历,也许并不如团扇这么历史悠久,有学者认为折扇就是中国本土自己的发明,也有人认为是源自于高丽人,不过最普遍的说法是源于日本。当然先是中国的团扇传到了日本,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为了便于携带,于是就有了折扇,又传回了中国。
折扇的材质曾经很多样,扇骨有竹子做的、木质的、象牙、犀牛角、带帽等等,当然现代折扇已经不再提倡用象牙犀牛角来做扇骨了,扇面一般的材质都是纸质的,不过纸的质量也有差别,种类繁多,比如说洒金纸、蜡笺纸等等,都是古代很常用的材质,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扇面上还方便题词作画,尤其是在明朝时期,更是流行画扇面。
羽扇顾名思义,就是用鸟禽的羽毛制作而成,也许羽扇的历史要比团扇还要古老,并且也是花样繁多,除了鹅毛之外,还有雉尾、孔雀的翎毛、雕的羽毛等等材质,排列组合也有说法,扇柄的材质也比较多样。据说在汉朝年间十分的盛行,所谓“羽扇纶巾”,再联想一下诸葛亮的形象,也是很有一番古韵。
绛色纳纱绣佛手花鸟檀柄团扇(清)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杆、蒲草等也能编强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完善改进已发展成为几百种的扇子家族,但总的归纳为二大类;一平扇(即是团扇、葵扇、麦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叠,二折扇可自如敞开收叠。平扇来之于障扇(掌扇)竹+捷(古代用竹片编制成的扇子称竹+捷)。战国秦汉时期,一种半规形便面其形似单扇门,故又称户扇单门扇可遮面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细竹篾编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
西汉时期,对称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合欢扇特点是面素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纨扇最为考究,有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纨扇。汉时十分流行这种纨扇,并赋诗颂之,如班婕的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此种对称式团扇出现后,历代沿用而不衰,并成为我国传统风格的扇型。 清代时,对称类型的扇面除圆形外,有长圆、扁圆、方圆、梅花形、葵花形、瓜凌形、腰形、马蹄形……这些扇形突出的特点是对称、轻盈、工艺性强。 折扇,古称聚头扇,或称为撒扇,或折叠扇,以其收拢时能够二头合并归一而得名。南宋时,折扇的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折扇盛行代,皇帝下召命宫内工匠仿制高丽扇,吸取外来工艺制作,促进国内扇子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