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的规则

排球的规则,第1张

  排球是两队各6人,各分两排站位,以中间球网为界,用手作“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动作组成进攻与防守的球类运动之一。

  现行排球运动始于19世纪末。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约克城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认为篮球运动过于剧烈,打算创造一种比较温和、适度、男女老少皆宜的室内球类游戏。于是在室内挂起2米高的球网,用一个篮球胆进行比赛,比赛双方人数相等,各居一方,将球胆在网上托过来,顶过去,这便是排球的雏型。当时,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是随意而定的。1896年,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它定为“Volleyball”即“空中飞球”。以后把球胆改为现在的排球,成为一项正式的球类比赛。其后数十年,几经变化,形成了现代国际通用的排球规则。

  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正式成立。1949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64年排球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1905年我国有了排球运动,据说最早是由华侨从国外传入的。1979年12月,中国男女排分别第一次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取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80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五次夺得冠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再次获得冠军。

  排球比赛场地呈长方形、长18米,宽9米,正中有一条中线把场地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所有的线均宽5厘米,两侧的线称边线,两边的线称端线。场上空7米以内(奥运会和国际重大比赛要高1250米)和四周至少2米(奥运会和国际重大比赛端线后要有8米,边线外要有5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在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网宽1米,长950米,张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线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排球外壳用柔软的熟皮或人造革制成,内装橡皮胆,圆周为65-70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公斤/平方厘米。

  排球比赛开始,每队上场6人,站两排(每排3人)。从左到右,前排为4、3、2号位,后排为5、6、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发球。然后每队可接触球3次(接网触球不计算在内)。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新规则采用每球得分制,即任何一队只要赢球就得分。每队赢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一局。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前4局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届为决胜局。在决胜局比赛中,是15分制,任一队赢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这局。不论是哪一队发球,胜一球即得1分,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队长在内)。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换人。每队在一局比赛中,可要求两次暂停。

  队员站在发球区里,在裁判员鸣哨后5秒钟内将球击出。球必须抛出明显离手。如触及发球队场上队员、球网、标志杆、其他障碍物或从网区以外越过,或发球不过网均为发球失误。球在运动员腰部以上任何身体部分停留时间较长,或未将球清晰地击出,或捞球、捧球、推球和携带球时,均判“持球”。如果1个队员连续触球多于1次(拦网除外),则判为连击。队员身体任何部分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地面即判中线犯规。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或踏在进攻线上,将离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内,以及后排队员参加拦网,均为“后排犯规”。

不同的橄榄球是不同的。。。我只知道美式的。。。毛巾是我们用来擦手上的汗的(不带手套手上有汗是容易打滑的)。。。戴手套的话。。。有点不好意思。。。我们为了手套更色。。。会往上吐口水。。。然后用毛巾擦匀。。。

毛巾里裹得是降温用的冰块,现在在澳大利亚正值夏季,因此即便是在晚上,温度也相当高,能达到30摄氏度以上,加上运动员超大负荷的运动量,因此需要一些必要的降温措施,以避免在比赛中因为温度过高导致中暑。

PS 1:以前就有很多网球运动员因为中暑而退赛,很遗憾。

PS 2:今天的比赛很精彩!

篮球运动员下场后披上毛巾一是为了擦汗,另外就是保证身体的温度,剧烈运动之前都是要热身的,而下场休息披上毛巾或穿上外套为的就是保证身体的温度,这样既可以保证状态又不会因为身体温度降低而造成不必要的受伤

1、护膝。护膝是保护膝关节的一种护具,但是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讲,带着护膝去打比赛反而会降低自身实力,严重影响膝关节的机能和作用。排球女性运动员还好,都比较看重运动安全的防护,但对于粗枝大叶的男性排球运动员来讲,护膝真的会成为比赛场上的一个累赘。护膝戴在膝盖上,会让运动员的腿部肌肉感到紧绷,就会有种膝关节上像缠了绷带了一样。可偏偏有些事情却是俩面性的,正因为有这种妨碍运动的紧绷感,反而会让膝关节以此来借助这个紧绷力来增加运动员的膝关节力,减轻腿部肌肉的负担。不带护膝是为了得到很好的实力发挥,可是如果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如果不加节制的挥霍浪费自己的膝盖,最多也是趁当时英勇,事后是一辈子后悔。

2、运动胶带。可以更好地防护关节,帮助发力防止受伤,还可以防止指甲裂开,还可以把无名指和尾指缠在一起(防止拦网的时候尾指被打骨折),有点危言耸听,不过这个还是比较实用的,刚开始带可能会有点不习惯。主要还是二传手需要缠胶带,攻手主攻也缠的多。

3、护肩。扣球和发球的时候因为挥臂速率较快,姿势一旦不标准或者热身不足,很容易肩膀肌肉拉伤。排球对于肩膀的运用,速度更快,动作幅度更大,带上护肩之后会有一定的限制效果。

4、护肘。护肘有保护关节,减少压力的作用,特别是热爱打排球的人群,如果运动过程中,比如打排球对抗激烈,摔倒防止在硬地上磕到膝盖。护肘可以抵挡外界的压力,保护手臂。有个护肘或者护腕保护着,它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护腕的作用主要是以下:

1:吸汗的作用,防止手臂的汗流到手掌上去,控球可以更稳。

2:为手腕提供一点弹性缓冲的,主要是打球等需要手腕发力的运动中避免幅度过大,发力不当造成      手腕拉伤。

3:防止摔跤后擦伤。 

4:毛巾式护腕,可随时擦汗

那个是黑人的习惯

那种hip hop 或是 raper 之类的人才带的

其他的人都不弄

那个就是一摆设

看着好看 有个性

没有什么用途

当然 紧急情况 能用到当然就可以拿出来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1240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