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是油脂做成的 为什么能溶解油脂

肥皂是油脂做成的 为什么能溶解油脂,第1张

我们要洗掉衣服上的油污,就是让的油污和衣服分离。油垢是不能溶解在水里的,而肥皂可以溶解在水里,水解成氢氧化钠和高级脂肪酸。氢氧化钠和高级脂肪酸能够使衣服上的油脂起化学反应,变成溶解于水的物质,从衣服上分离开来,还能产生很多泡沫,吸附住分离开的油脂。这样,在氢氧化钠和高级脂肪酸的作用下,油污就被清洗掉了。古时候,人们在河边的青石板上,把要洗的衣服折叠好,反复用木棒捶打,依靠清水的冲刷洗掉污垢。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天然的碱矿石,可以溶解在水里,用它来洗衣服效果很好。人们还发现了皂荚树的果实、稻草和麦秸烧成的草木灰,也有去污的作用。古时候的法国人就曾经用草木灰、山羊油和水制作成一种粗糙的肥皂。近代,人们把猪油和天然碱拌和,反复揉搓挤压,做成和今天肥皂差不多的“猪胰子皂”,至今有的老年人还把肥皂成为“胰子”。我们现在用的肥皂是从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制皂厂里有一口口大锅,大锅里盛着混合油脂,再加进烧碱用火熬煮。油脂和烧碱发生化学反应,就会生成了肥皂和甘油。当熬煮了一段时间以后,加进一些食盐的细粉,大锅里会浮出厚厚的牙膏一样的物体,用刮板把它刮到肥皂模型盒里,再加入一定数量的辅料,冷却以后,就成了一块块的肥皂了。合成洗涤剂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一类替代肥皂的去污剂,常用的有洗衣粉、洗洁精等。合成洗涤剂和肥皂的去污原理一样,既能溶油又能溶水,在各种不同的水中都能有比较好的去污能力。有些合成洗涤剂中还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可以使白色更加洁白,花色更加鲜艳,还有一些无泡或少泡的洗涤剂,适合在洗衣机、洗碗机里使用。

有了表面活性物质的知识以后,你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肥皂去除油污的机理。当然,也容易理解人造洗涤剂的作用原理。因为人造洗涤剂是仿造肥皂分子结构设计出来的。油污有两种,一种是食品油(包括动物油及植物油)加热、扩散、飞溅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种是高分子石油污染。肥皂分子的亲油基团都能与油污基团结合,然后,肥皂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类似肥皂泡的结构(洗衣服时产生大量泡沫)把油污去掉。如果是单纯的家庭用油污染,其实,大苏打(碳酸钠)水容易就是很好去油剂。大苏打分子先把油污分子皂化、形成肥皂分子,再把油污包结起来形成肥皂泡沫而消除油污。当然,大苏打不适合铝制品餐具。因为铝元素就怕碱,所形成的偏铝酸盐易溶于水。正是这个奥秘,许多洗涤厂家在洗衣粉中添加碳酸钠粉,既降低成本,又增强去污力,还减少泡沫。生活用油的主要污染,来源于煎炒烹炸。煎炒烹炸所产生的油烟,不仅污染环境,也污染炊事人员的呼吸道。只要看一下油烟机的外壳污染,你就可以想象得到,炊事人员的呼吸道与油烟机外壳类似。长时间的呼吸道污染是中国女性肺癌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要看到吸烟对人的伤害,也要看到煎炒烹炸对人的伤害!二者是一样的机理。其实最好的洗涤剂是热水,既安全又省钱。把买洗涤剂的钱省下来,烧热水,二者差不多平衡。保护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绝大多数人认为,煎炒烹炸食品好吃。喜欢这个口福的人就得付出健康代价。我主张自由选择。我基本不吃煎炒烹炸食品。只有团聚时是例外。我自己家里就不装油烟机,也无环境污染。原因就是不做煎炒烹炸食品。煎炒烹炸食品骗得了嘴巴、眼睛和鼻子,却骗不了消化道和呼吸道。除了洗衣服以外,我不用任何洗涤剂。只用热水洗涤餐具,只用肥皂洗手。因为肥皂是天然物质,在体内有现成代谢途径。20世纪八十年代,有个朋友告诉我,用洗衣粉洗涤过的培养皿,怎么都冲洗都不行,细胞培养总是畸形。我知道那是人工合成洗涤剂造成的恶果。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用人工合成洗涤剂洗涤水果及餐具。

肥皂能去油污是因为里面的碱,一般碱性物质都能去油!比如实验室经常用热碱去洗刷试管因为油(又称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而酯类物质在碱性下都可以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羧酸钠盐和醇就可以随水去掉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美食对于孩子们总有着无法拒绝的诱惑,但是最让家长费心的孩子们吃过饭之后,弄得满手油渍,很难清洗。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我们平时在清洗油渍的时候都是用肥皂,也能清洗掉,那么肥皂清洗油渍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其中的原理很简单,水和油是不能相互溶解的,就像是两个有矛盾的小朋友一样,你不愿意跟我玩,我也不愿意跟你玩。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他们共同的朋友,你们会怎么办呢?我一定会做一个调解员,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原理是一样的。

人们也会用一类特殊的物质来做调解员,把水和油拉到一起,这种物质是不是很神奇呢?其实这一群调解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作表面活性剂。咱们经常用的肥皂里就有这类物质。表面活性剂可是有好多种类的,像咱们平常使用的肥皂,洗手液,洗衣粉和洗衣液,这些能清理油污的清洁产品其实里面都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那这些小调解员是怎么把水和油拉到一起的呢?

其实原理也非常简单,水分子和油脂分子因为闹矛盾,他们两个谁都不愿意跟对方拉手。这个时候,咱们的小调解员就出现了。虽然水分子和油脂分子不愿意手拉着手,但是他们都喜欢这个小调解员。所以无论是水分子还是油脂分子,只要我们的小调解员出现,他就可以左手拉上水分子,右手拉上油脂分子了。这样就把他们团结起来了,随着众多小调解员的出现,他们把油汁包裹起来,在水中形成了一个一个小小的油滴。当我们用水冲刷这些油滴时,因为包裹在外面的小调解员愿意接近水分子。这样,这些小油滴就会随着水流走了。

1原理 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煮,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前者经加工成型后就是肥皂。 2用品 150及300mL烧杯各一个,玻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猪油(或其他动植物脂或油),NaOH,95%酒精,饱和食盐水。 3操作 (1)在150mL烧杯里,盛6g猪油和5mL 95%的酒精,然后加10mL40%的NaOH溶液。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用微火加热)。 (2)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或水浴中),用小火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捧搅拌。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mL,以备添加。 (3)加热约20min后,皂化反应基本完全。若须检验,可用玻棒取出几滴试样放入试管,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5~6mL,加热振荡。静置时,有油脂分出,说明皂化不完全,可滴加碱液继续皂化。 (4)将20mL热的蒸馏水慢慢加到皂化完全的粘稠液中,搅拌使它们互溶。然后将该粘稠液慢慢倒入盛入150mL热的饱和食盐溶液中,边加边搅拌。静置后,肥皂便盐析上浮,待肥皂全部析出、凝固后可用玻棒取出,肥皂即制成。 4说明 (1)油脂不易溶于碱水,加入酒精为的是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皂化反应速度。 (2)加热若不用水浴,则须用小火。 (3)皂化反应时,要保持混合液的原有体积,不能让烧杯里的混合液煮干或溅溢到烧杯外面。注: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 肥皂的制作技术 一、制作工具:铁锅(或用钢板加工)1只,切块用木桌1张,打字木凳1张,印字模2-4个(木制),盛皂铁箱若干个,晾皂木架若干个,以上工具可手工自制。 二、所需原料:油泥(植物榨油厂的下脚料,也叫油脚、油渣),动物油(牛、马、羊、猪油均可),火碱,松香,水玻璃(泡花碱),食盐、皂用香精,皂黄。 三、皂基生产 1、皂化。熬皂锅内加入清水15公斤,同时加入火碱4-5公斤。以火烧至火碱全部化开后,加入油泥50公斤,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30分钟后,油泥全部化开。此时改用中、小火继续加热,不断搅拌,使油泥充分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即为肥皂的主要成分。因油泥的质量不同,故皂化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待油泥全部化开后,根据锅内状况决定加火碱量。若出现分层,即说明已经"分水"(肥皂与水分开)。若将铁锨从锅内提起来后皂液仍粘在铁锨上不掉,说明还没"分水",需再加入少量的火碱水,等5分钟如还不"分水"可再加一次,直至出现"分水"为止。 2、盐析。"分水"后为了使锅内皂液中的杂质和污水分离出来,可放入食盐15公斤,并搅拌使食盐充分化开。此时用铁锨试验"分水"会更加明显。盐析后再继续加热5-10分钟,即可停止加热和搅拌。用保温材料盖好锅,静置3-5小时即可出锅。出锅时将上层皂液掏出来放在盛皂铁箱中即为皂基,下层污水可提炼甘油。如出来的皂基色泽较差,可按上法再熬1-2遍。 四、成品生产:先在锅内加入清水20公斤,火碱4公斤。火碱化开以后加入皂基40公斤、动物油8公斤、松香2公斤、继续加热,不断搅拌,待锅内物料全部化开且皂化以后,察看是否已"分水"。如尚未"分水"可再适当加些火碱水,直到"分水"为止。在皂液与水分离后,停止加热和搅拌,用保温材料盖好锅,静置10小时以后出锅。出锅时先将上层的皂沫取出(下次加工时可回锅再用),然后将皂液掏出放在盛皂铁箱中(如出现结块现象,是保温静置时锅内温度太低所致,可重新加热溶化,静置再出锅),同时加入泡花碱4公斤、皂用香精05公斤、皂黄微量。边加边搅拌,直至混匀为止,然后冷却凝固。 五、切块打印装箱: 1、从铁箱中倒出已冷却肥皂,用细钢丝(或铁丝)切割成三大片;用带有钢丝的切块木桌将大片的肥皂切割成肥皂条,切割后的边脚料可在下次回锅再用。 2、将切割好的肥皂条放在晾皂架上晾到不粘手时即可开始打印,即将肥皂放在打字模具内打压印字。打印后再放在晾皂架上晾干。经装箱包装,即为成品。 肥皂除油是乳化作用。 肥皂是硬脂酸钠(十八酸钠)或十八烯酸钠、或油酸钠,这些高级脂肪酸钠的分子,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羧基钠盐-COO(-)Na(+),羧基阴离子是易溶于水的基团叫亲水基,它使得肥皂具有水溶性;另一部分是较长的烃基部分,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溶剂叫憎水基。 肥皂分子在水中时,它们的烃基部分彼此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球状而将-COO(-)Na(+)部分,暴露在球面上。这样肥皂溶于水时,就形成了许多外面被亲水基包着的小球而分散在水中。 当肥皂擦在沾油的水中衣上时憎水基爱好油,变插入沾油的衣中,亲水基憎油变插入水分子中,两手擦洗,油被分散成细小的颗粒,肥皂分子中的烃基溶于油粒中,而羧基部分则留在油粒外面,这样,每一个细小的油粒外面都被许多亲水基包围着悬浮于水中,成为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

那是因为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和钾盐。这些盐的分子,一部分能溶于水,叫“亲水基”;另一部分却不溶于水,而溶于油,叫“亲油基”。当肥皂分子与油污分子相遇的时候,肥皂的亲水基溶于水,而亲油基则溶于油中。肥皂分子因为既有亲水又有亲油的两重性,所以就能使原来互不相溶的油和水联系起来。

油污等物被肥皂分子和水分子包围后,它们与衣服纤维间的附着力减小,一经搓洗,肥皂液就渗入不等量的空气,生成了大量泡沫。泡沫表面好象有一层紧张的薄膜,它既扩增了肥皂液的表面积,又使肥皂液更具有收缩力,通常把这种液面的收缩力叫做表面张力。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衣服所沾有的油污灰尘等微粒,就容易脱离衣物,随水而去,这就是肥皂能去污的秘密。

我们知道,油与水不相容。往水里滴入一滴油,油花就会漂在水面上;而水滴在沾油的布上,会像露珠在荷叶上一样打滚儿,所以只用水很难把油污洗掉。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而高级脂肪酸钠分子是由长链的亲油基和短小的亲水基组成的。亲油基能与油结合,亲水基能与水结合,这样肥皂就有了既亲油又亲水的“双重性格”。本来合不到一块儿的油与水,因为肥皂这样一个“联络员”,关系就密切多了。洗衣服时,把肥皂抹在脏衣服上,随着揉搓,肥皂会渗透到纤维和油污中间去。于是,肥皂就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原本不相容的油和水,就变成了“油水交融”的洗涤污水。这样,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脏东西离开衣服到水里去了,衣服就洗干净了。那么,古代没有肥皂的时候,人们怎么洗衣服呢最初,人们将衣服浸湿,折叠好,放在河边的青石板上,反复用木棒捶打。这种方法,不但费力,而且效果也不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1243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