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会胃就隐隐作痛一下,就1秒,疼痛轻微,像钝针捣一下立刻松手的感觉,胃癌早期的表现对吧

每隔一会胃就隐隐作痛一下,就1秒,疼痛轻微,像钝针捣一下立刻松手的感觉,胃癌早期的表现对吧,第1张

瞎扯淡!

1、首先,不要瞎把“疼痛”与癌症捆绑一起。其实癌症仅是导致非癌症疾病反复难以治愈,或者根本无法治疗。根本与“疼痛”无任何关系。疼痛都是非癌症疾病导致的而已。

2、所以“疼痛”,那绝对是非癌症疾病存在了,具体是否已经癌症了,那得经过一系列癌症专项检查才能知晓。

线雕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你面部植入可以讲解的蛋白线,这些带刺刺的线体会勾住下垂的面部组织往上提拉,所以下了手术台就可以看到效果!至于为什么说3个月后效果最好,3个月后面部肿胀大致上已经消失了,伤口也恢复的差不多,同时线体刺激产生的胶原蛋白对皮肤的改善也是明显看得到的。但是不是就说线雕就没有副作用呢?显然不是,很多人做完线雕出现凹陷毁容的也不是个例,下面看一下正经线雕手术流程:

手术过程详解步骤:

在施行线雕手术前,医生必须对手术部位进行全面评估,一定要与患者有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让其了解线雕的适应症及并发症,能接受其实际效果,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我们大致了解一下线雕的基本手术过程:

前期准备:因各人肌底状态不同,针对肌底差以及皮肤缺乏胶原蛋白者,建议在进行线雕美容前提前1-2个月加强摄入新肌饮纳米胶原蛋白营养素进行整体肌底的焕活,以此保证术后线雕刺激胶原蛋白新生,新生的胶原蛋白可以加速微伤口的愈合,有效帮助线体与肌底的融合,从而规避线雕副作用。这个阶段常被人忽视,实则不同肌底做相同项目,出来的效果千差万别,很多人反映我和闺蜜做线雕,为什么她的效果很好,而我的很是一般,这就是肌底状态直接决定了手术的效果。

术中标记:标记需要提升的松垂部位;标记需要填充的凹陷部位;标记组织突出部位;标记埋线的进针点、行针路径、提升方向和行针止点;必要时标记脂肪垫、支持韧带等体表投影。

消毒麻醉:为提高手术舒适度,减轻注射浸润麻醉的痛苦,术前可行皮肤表面麻醉。

进针:锐针45°,钝针90°进针,根据线材不同及治疗部位不同,设计不同的埋线路径及布线方式。不管粗线细线,针数都是依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通常粗线做中下脸不超过10条,细线约50至100条。

退针:退埋置针时,避免线材随之脱出。紧线时,应注意松紧适度并注意双侧对称性。

线雕埋线时每一根线之间的距离都是有讲究的,比如08mm、1cm或者2cm,不同的距离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掌控埋线的间距非常重要,需要专业医生合理地把握尺度。

术后修复阶段:术后修复阶段主要有两件事要操心,一是做了线雕美容能否保证后续的胶原能够持续的新生,二是由于线雕美容是面部植入式微整,有创口,植入的线体是否会产生排异现象,如果存在排异现象怎么办。为了应对这2种情况的发生,继续补充新肌饮纳米胶原蛋白营养素,为胶原新生提供营养支持,也加速线体融合防止排异现象发生。近期,有某些文章指出,做线雕美容不能口服胶原蛋白,实际上表达不准确,线雕美容不建议吃胶原蛋白而不是不可以吃,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胶原蛋白分为大分子胶原以及小分子胶原和纳米级胶原蛋白,大分子小分子胶原在日常护肤保养中吃吃就可以,但是作为微整修复来说,渗透真皮层的毕竟有限,如果术后服用小分子级别的胶原蛋白,因为吸收有限,可能会造成胶原蛋白激活失败,外观表现则是没效果。但是纳米级的胶原蛋白则恰恰可以作用于真皮层,而这个正是线雕埋线所在的最深的位置,至于浅皮层,纳米胶原更是不在话下。如果缺失摄入新肌饮纳米胶原后续的保养,轻则就是没效果,重则术后线体无法与机体黯然自处,造成的排异现象则是非常恐怖的,有溃脓、水肿、凹陷、线体穿出等。

以上阶段,经过实测,是最完善也是最有效的。不要说,为什么我做完效果不好,请问你按照要求来了吗

如果一味地只是追求让肌肤收紧,过度地“埋”,“异物”也可能会导致面部出现水肿泛红等问题。若埋线过浅,可造成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及线痕征;若埋线过深,可造成血管、神经、腮腺等重要组织损伤,或造成线材自鼻腔黏膜、口腔黏膜、睑结膜等部位易位穿出。这里就具体说说埋线的副作用:

面部线雕副作用

面部线雕的过程会破坏皮肤的真皮层,往皮肤内埋入可以吸收的线,会损坏胶原蛋白纤维网,为了快速的修补损坏的胶原纤维网,服用新肌饮纳米级胶原是最有效也是最快速的办法。同时预防术后红肿、起泡、干涩、暗淡、生斑等的副作用。

手术无论大小都可能出现的感染,过敏,排异反应等多发症状,也存在埋线后塌陷、表情不自然的较为严重的后遗症。有人做完居然能从皮肤中把装进去的线拉出来,这是相当严重的副作用,几乎就是宣告了面部线雕手术的失败,别说效果了,能恢复原貌就谢天谢地了。

埋线位置过浅会达不到提升的效果,还有可能会出现皮肤凹陷,埋线位置过深则有损伤面部神经的风险,同时有实践经验。但埋线提升的效果能维持1到2年之,原因是短期内新生的胶原组织会被身体慢慢吸收,效果会渐渐消失(一般为2-3年)。大韩医疗研究院临床报告中指出通过长期的服用新肌饮纳米胶原蛋白可以源源不断的生成新的胶原蛋白,稳定新生胶原组织结构,形成可以完成自身新陈代谢的完整胶原母细胞,不会被人体组织吸收,使效果延长永久。

1、手术后会出现肿胀现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三天之后就会开始消退,两周内可以完全消失。手术康复一般需要三到六个月,个别人可能时间会更久一点,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选择的医院与医生不同也会影响到手术恢复时间。

2、肿胀消失之后并不代表已经完全恢复了,因为皮肤下深层组织的恢复仍然存在,一段时间可能会导致脸部外形不美,发红的现象,但是这个是不需要的担心,只需要采用热敷等方法加快手术恢复,过段时间即可完全消退,但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一些其他损失。

3、术后可能会出现面容僵硬现象,一般四到六周即可恢复,都手术效果的维持时间与患者本身的生活习惯和平时的一些面部表情决定。

4、做面部提升手术之前要禁烟禁酒,手术前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等抗生素药物。取而代之的是口服纳米胶原蛋白新肌饮。

5、术前要做好各方面的身体检查,保证手术效果和手术过后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6、术后戒辛辣食物,避免过度揉戳。

一般一项线雕手术实际治疗时间大约在30分钟至1个小时以内,加上术前敷麻药及术后冰敷,整个治疗约在两个小时内可以完成。线雕并不属于无创手术,但其术后的护理也至关重要。线雕术后要注意:

1 遵从医师指示服用抗生素或消炎药。同时前期加强新肌饮纳米胶原的营养补充,焕活肌底,为接下来的手术打一个好的肌底状态。

2 入针口可能会发红或瘀青,冰敷20~30 min,术后48 h内间断冰敷。

3建议面颈部埋线术后戴弹力头套或颌颈套塑形,躯干及四肢埋线术后穿塑身衣塑形。

4 会有比较强烈的异物感,一个月后感觉会消失。

5 数周内不要做大表情或大笑,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戒烟。

6 术后如出现线头外露,不要强行拔出,可沿外露线的根部剪除。

7为防止副作用的发生以及后续胶原蛋白的生成,继续摄入新肌饮纳米胶原蛋白2-3个月,不可以服用类人胶原等小分子胶原,避免因为这类小分子胶原修复不当造成后续无法补救的结局。

参考文献:

1、Source: Novel Modality for Neck Rejuvenation: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Trial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the Cervical Branch of the Facial Nerve, Dermatologic Surgery, September 2017

2、Source: Implications of Facial Asymmetry in Rhinopl, Plast Reconstr Surg, September 2017

3、Source: Efficacy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combined with hyaluronic acid on skin facial rejuven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September 2017

4、《精修线雕-埋线抗衰老综合临床使用指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马医生整形课堂》第96节:面部埋线提升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并发症处理

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及世界潮流,美容医学治疗越来越普遍,民众对于免动刀的疗程接受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脸部填充物注射,不论是国内或是国外都是呈现稳定成长。中华民国美容医学医学会理事长曾汉棋医师表示,随着皮肤填充物注射案例增加,医界越来越重视美容医学注射物的安全性及注射技术,国外有许多研究报告及研讨会陆续提出可遵循的治疗准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钝针(Blunt needle),而不要使用传统的尖针,可避免99%以上误将填充物打进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导致皮肤坏死,甚至失明之并发症。 钝针施打填充物比较安全 曾汉棋理事长表示,国内最常见的美容医学针剂注射疗程包括玻尿酸、微晶瓷、自体脂肪注射及胶原蛋白等,但许多医师偏好使用传统尖针施打填充物,虽然具有容易注射、患者较不疼痛等优势,但也容易造成瘀青,并提高施打在危险部位的风险性,尤其是眉间、鼻子、法令纹等三个重要部位,有时候会不幸打入血管内就会造成并发症。美容医学医学会建议,医师在进行这三个部位的注射填充物疗程时,务必使用钝针以确保安全,目前医学会已经制订填充物注射安全准则,将于近期发给会员医师。 美容医学医学会重视会员医师的教育训练 中华民国美容医学医学会教育长宋奉宜医师表示,美容医学医学会对于美容医学之执业医师的教育训练非常重视,每年都有办理美容医学之针剂注射及光电治疗教育训练课程,自2006年起开办微整形注射教育训练课程,此课程每次(含实习)共32小时,已培训810位医师;自2005年起开办光电治疗课程,此课程每次40小时,亦已培训679位医师。医学会要求会员若无相关实务经验,必须接受训练课程方可从事该项治疗。 接受治疗前充分沟通 勿听信夸张医疗广告 曾汉棋理事长提醒,任何医疗行为皆存在一定比率之风险,民众接受美容医学治疗前,切勿听信夸张不实之医疗广告,并应于治疗前与医师充分沟通,了解疗程的成功率及评估相关并发症之风险后,再接受该项治疗,以避免因过度期待而衍生医疗纠纷。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beauty/article/27708/微整形填充物注射 使用钝针提高安全性 关键字:美容医学, 美容医学医学会, 微整形, 曾汉棋, 医疗纠纷, 玻尿酸注射

泪沟的填充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通过锐针进行点状注射。注射的层次主要是在骨膜面,也就是用锐针注射的时候,比较安全的层次。注射骨膜表面,血管比较少,出现问题的几率也比较小,同时也可以在皮下进行少量的补充。第二种,使用比较长的,大概5cm的钝针进行注射,钝针在注射泪沟的时候,层次主要是在皮下和骨膜上。钝针注射在骨膜上,和锐针注射注射在骨膜上的差别是:钝针注射在骨膜上的层次相对比锐针要浅,也就是钝针注射不到那么深,但是钝针可以做评估效果相对更好。但是钝针在注射的时候相对更痛,因为钝针走的路线会更长,同时钝针在进皮肤时候必须用锐针来开口,才能进到皮肤里面。

内痔

根据内痔发生的部位,分原发性内痔(母痔)及继发性内痔(子痔)。这与血管分支有关,直肠上动脉主要终末分支布在右前、右后及左侧正中的直肠内。该3处并行的直肠上静脉比较屈曲,称内痔静脉丛,如右前、右后及左正中3处内痔静脉丛扩张、迂曲和充血,即成为原发性内痔。继发性内痔可有1~4个,常与右后及左正中母痔相连(因该处静脉又再分支)。而右前母痔处静脉多不再分支,故常为单个发生,无限痔并发(图1)。但母痔及子痔的益也有变异,有的孤立,有的数个连在一起,若母痔及子痔都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者,称环状痔。若内痔脱垂水肿不能回纳,称嵌顿性内痔,若有血循环障碍,称绞窄性内痔。

图1 三个母痔的部位

小图为直肠上动脉的分支与母痔的关系

一、分期

内痔分4期。第1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于排粪时出现带血、滴血或喷血现象,出血较多。痔块不脱出肛门外。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见直遥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第2期:排粪时间歇性带血、滴知或喷血,出血量中等。排粪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粪后自行还纳。第3期:排粪时内痔脱出,或在劳累后、步行过久、咳嗽时亦脱出。内痔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必需用手托入,或卧床休息后方可还纳。出血量较少。第4期:痔块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由于肛垫多纤维化,不大出血,痔发展到后三期多成混合痔,因脱出痔块较大,已涉及痔内、外静脉丛其表面为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因此,混合痔是痔不断加重的后果。

二、临床表现

一便血

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例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二痔块脱垂

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三疼痛

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四瘙痒

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痔的诊断,主要靠肛管直肠检查。首先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其次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最后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根据内痔的典型症状和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直肠癌 临床上常将下端直肠癌误诊为痔,延误治疗。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仅凭症状诊断,未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因此在痔诊断中一定要做以上两种检查。直肠癌在直肠指诊下可扪到高低不平硬块,表面有溃疡,肠腔常狭窄,指套上常染有血迹。特别要注意的是内痔内环状痔可与直肠癌同时并存,绝不能看到有内痔或环状痔,就满足于痔的诊断而进行痔的治疗,直到病人症状加重才进行直肠指诊或其他检查而明确诊断,这种误诊、误治的惨痛经验教训,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值得重视。

2直肠息肉 低位带蒂的直肠息肉,若脱出肛门外有时误诊为痔脱垂,但息内多见于儿童,为圆形、实质性、有蒂、可活动。

3肛管直肠脱垂 有时误诊为不状痔,但直肠脱垂粘膜环形,表面平滑,直肠指诊时括约肌松弛;环状痔的粘膜呈梅花瓣状,括约肌不松弛。

四、治疗

目前对痔的治疗有下列看法。

1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剏症的发生。只有并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治疗,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可致命。因此,对痔的治疗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

2内痔的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生的肛管直肠粘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以固定松弛的肛垫,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

3当保守疗法失败或三、四期内痔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被广泛破坏时才考虑手术。

根据以上观点,内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很治术。因此,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变化更有意义,并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

内痔的治疗方法很多,可以根据病情来选择。

一注射疗法

用作注射疗法的药物很多,但基本上是硬化剂及坏死剂两大类,由于坏死剂所致并发症较多,目前多主张用硬化剂,但硬化剂若注入量过多,也可发生坏死。注射疗法的目的是将硬化剂注入痔块周围,产生无菌炎性反应,达到小血管闭塞和痔块内纤维增生、硬化萎缩的目的。常用的硬化剂有5%石炭酸植物油、5%鱼肝油酸钠、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及4%明巩水溶液等。用5%石炭酸植物油做大剂量注射,有以下优点:①用5%浓度,总剂量可注射10~15ml,一般无不良反应。而用其他硬化剂,小剂量疗效不佳,在剂量可引起粘膜坏死或溃疡。②植物油配制溶液易吸收,且反应小,而用其他矿物油配制药物不易吸收,并可致不良后果。③石炭酸本身有杀菌作用,有益于肛门易被污染部位。④注射后局部产生瘢痕较少。注射疗法通过10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对人体无隐蔽性损害,已成世界公认的疗法。

1适应证 无并发症的内痔,都可用注射疗法。一期内痔,主诉便血无脱垂者,最适宜于注射疗法,对控制出血,可达到一针止血,效果明显,有很高的两年治愈率。二、三期内痔注射后可防止或减轻脱垂,痔术后再度出血或脱垂仍可注射。对年老体弱、严重高血压、有心、肝、肾等疾患者,都可用注射治疗。

2禁忌证 任何外痔及有并发症的内痔(如栓塞、感染或溃疡等)均不宜行注射疗法。

3方法(图2) 病人在注射前排空大便,取侧卧位或膝胸位,经斜头或圆头肛门镜,在注射处消毒后将针尖剌入齿线上痔块根部上方粘膜下层约05cm,刺入后针头能向左右移动即证明在粘膜下层,如刺入太深,进入粘膜肌层或括约肌,针尖部不易左右移动,应将针头拔出少许,经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射。针头不应刺入痔块中心静脉丛内,以防硬化剂进入血循环,引起急性痔静脉栓塞。注入5%石炭酸植物油,依粘膜松弛程度和痔块大小而定。一般每一个痔注入2~4ml,如粘膜很松弛可注入6ml。注射3个母痔,总量为10~15ml。将药液注入粘膜下层内,使注射部成为淡红微带白色的隆起,在隆起表面有时可见微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条纹征”。若注射太线,可立刻见到注射处粘膜变成白色隆起,以后坏死脱落将遗留一浅表溃疡;若注射太深,刺入肠壁肌层,可立刻引起疼痛;若注射在齿线以下,也可立刻引起剧痛。因此注射的深浅度,关系到本疗法成败。前正中处不宜穿刺注射,因易损伤前列腺、尿道或阴道。注射完毕,拔针后应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若有出血,可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即能止血。通常当肛门镜取出后,括约肌收缩,即可防止针孔流血或硬化剂由针孔流出。每隔5~7d注射1次,每次注射内痔不超过3个,1~3次为一疗程。第2次注射的部位应较第1次低些。若采用10%石炭酸植物油或5%鱼肝油酸钠,每次注射不得超过1ml,最好用结核菌素注射器注射。

图2 内痔注射治疗

4注射疗法的注意点 ①首次注射最重要,如注射足量则疗效良好,以较少量多次注射为佳。注射针宜用9号长的穿刺针,因太细药液不易推入,太粗易致出血。②注射中和注射后,都不应有疼痛,如觉疼痛,往往为注射太近齿线所致。因此,针尖刺入处,绝不能在齿线以下。③注射后24h内不应大便,以防痔块脱垂。如有脱垂,应告诉病人立即回纳,以免发生痔静脉栓塞。④第2次注射前,先做直肠指诊,如痔块已硬化,表明粘膜已固定,则不应再注射,或经肛门镜先以钝针头试探,如痔核表面粘膜松驰,则再进行注射。⑤若注射部位过深,均可导致局部坏死,疼痛或脓肿形成。⑥注射后应卧床休息片刻,防止虚脱等反应。

5并发症 用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治疗内痔很安全,很少发生并发症,如发生多是注射深度不正确所致。如注射太浅,可致局部坏死及溃疡;注射太深,可致损伤,如为男性注射右前内痔,若注射太靠近前正中处,可损伤前列腺及尿道而致血尿;注射到直肠外,可伤前列腺及尿道而致血尿;注射到直肠外,可致狭窄、脓肿及肛瘘。因此,要重视注射技术。

6结果 Marti(1990)报道用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1~2期内痔治愈达75%,Kilbourne(1934)复习25000例,估计3年内复发率为15%。

(二)枯痔钉疗法

其原理是将枯痔钉插入痔块中心引起“异物刺激炎症反应”,使痔组织液化、坏死,逐渐愈合而纤维化。适用于二、三期内痔或混合痔内痔部分。但在肛管直肠在急性炎症时,不宜用此疗法。枯痔钉分有砒和无砒两种,目前多采用黄柏、大黄制成的“二黄枯痔钉”,既有枯痔钉疗效,但无砒中毒之弊。

方法:取侧卧位,按常规消毒、铺巾,用吸肛器将内痔缓慢吸出。术者用左手食、中二指固定痔块,再消毒内痔表面粘膜。右手拇、食二指捏住枯痔钉后段,与肛管平行或不超过15°,稍用力将枯痔钉刺入内痔粘膜后,轻轻旋转插入,一般深约1cm,以不超过痔块的直径为宜。将剩余在内痔粘膜外的枯痔钉剪去,使剩余的钉高出粘膜01cm。钉与钉的间隔约02~04cm,钉与齿线的距离约02cm。插钉多少按痔块大小而定,一般每个痔一次插4~6根,先插小的内痔,后插大的内痔。插毕将内痔送回肛内。术后24h内禁止大便,以防药钉脱落出血和内痔脱出,引起水肿、嵌顿及疼痛。每次大便后需行热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给予止血、消炎、通便的中西药。

(三)胶圈套扎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器械将小型胶圈套入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阻断内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治愈。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但以二期及三期的内痔最适宜。不宜用于有并发症的内痔。

内痔套扎器械有拉入套扎器(图3)及吸入套扎器(图4)两种。以拉入套扎器为例说明。套扎器用不锈钢制成,分3部分:①套圈前端为套扎圈环,直径1cm,有内、外两圈,内圈套入小胶圈(特制或用自行车气门芯胶管代用)后,以圈套痔块,外圈能前后移动。②杆部:为一长20cm带柄的金属杆,分上、下两杆。上杆与外圈相连,按压柄部时,可使外套圈向前移,将内圈上的小胶圈推出,套住痔块根部。下杆连于内圈,不活动。③扩胶圈圆锥体,为将小胶圈装入内套圈之用。

图3 内痔行拉入式套扎治疗

1内痔拉入到套扎圈内;2小胶圈已套在内痔上;3内痔套扎完成; 4痔坏死脱落

图4 内痔行吸入套扎

1方法 患者取膝胸位或侧卧位,插入肛门镜,显露需套扎的内痔,局部消毒后,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右手持痔钳(或弯麦粒钳),从套圈内伸入肛门,钳夹痔块,将其拉入套扎器圈内,再将胶圈推出。套扎于痔块根部,然后松开痔钳,并与套扎器一并取出,最后取出肛门镜。一般一次可套扎1~3个痔块。如无套扎器也可用两把血管钳替代(图5)。

图5 内痔行血管钳套扎法

2注意点 ①当钳夹痔块病人诉痛时,说明钳夹处靠近肛管皮肤,此时要重新向上钳夹。Keighley(1993)建议在齿线上15~2fcm处套扎,可减轻疼痛,甚至不痛。②每个痔块同时套2个胶圈,以防胶圈断裂。胶圈不宜高压消毒,以免增加脆性,丧失弹力。③一次套扎以不超过3个痔为宜,这可减轻肛门部不适感。环状痔可以分期套扎。④套扎后24h内不宜大便,以防痔脱垂,造成痔水肿、嵌顿或出血。⑤若套扎处靠近齿线,或套扎混合痔,可先在局麻下行“V”形剪开处痔两侧皮肤,向上剥离外痔组织,然后将剥离的外痔与内痔一起套扎,这可减轻术后疼痛及水肿。⑥术后行热高猛酸钾溶液坐浴。

3并发症 ①出血:一般在内痔脱落时有少量便血,但个别病例在套扎后7~16d内发生继发性大出血。若在套扎后痔块内注入少量4%明矾液,可防止术后出血,还能防止胶圈滑脱。也有人在痔块内注入少量麻醉剂,可减轻疼痛。②肛周皮肤水肿:多发生于混合痔及环状痔。预防方法是行高位套扎,远离齿线,可减轻疼痛及肛周皮肤水肿。套扎混合痔时,宜先将外痔行“V”形切开。

本法优点是操作简单、迅速、术前不需特殊准备,如病例选择恰当,套扎方法正确,可以达到无痛,很少感染及出血。缺点是偶有疼痛、水肿及出血,复发率较手术切除为高。Marti(1990)曾综合分析4位作者的套扎病例2025例,痊愈69%~95%,症状有改进10%~25%,无效1%~10%。

(四)冷冻疗法

应用液态氮(-196℃)通过特殊探头与痔块接触,达到痔组织冻结、坏死、脱落,以后创面逐渐愈合。适用于一期及二期内痔。本法如能正确掌握冷冻深度及范围,疗效良好。缺点是术后较长时间内,肛门持续有粘液流出,疼痛时间较长,伤口愈合缓慢,复发率高。若先行胶圈套扎,然后冰冻已套扎的痔块,则可减少组织损伤、坏死和分泌物。Keighley(1979)曾比较冷冻疗法,胶圈套扎疗法及高纤维饮食疗法,三者有效率各为389%,657%及243%。认为冷冻疗法并不比高纤维饮食疗法为优,而胶圈套扎疗法对控制症状明显有效。因而不推荐冷冻疗法。

(五)红外线照射疗法

通过红外线照射,产生粘膜下纤维化,固定肛垫,减轻脱垂,达到治愈痔的目的。适用于一、二期内痔。

方法(图6):侧卧位,肛门镜显露痔块,用红外线器照射3个母痔的基部,视痔的大小,每个痔照射4点,每点照射1~15s,每次脉冲可产生直径3mm、深3mm的坏死区。本法优点是方法简便,疗效快,无疼痛,可以多次治疗。Ambrose(1985)曾比较红外线光凝疗法与胶圈套扎疗法,认为二者疗效相似,但是前者副作用较少。Ambrose还同时比较了红外线疗法与注射疗法,认为注射疗法的再需治疗者少。Keighley认为红外线疗法只对一、二度痔有益,对三度痔不能治愈。

图6 内痔行红外线照射治疗

(六)肛管扩张疗法

Lord(1969)认为痔的存在于直肠下端及肛管出口处狭窄有关。正常大便时,肛管括约肌能自动松弛,在不太增加直肠内压的条件下,粪块易排出。若括约肌处有粘连不能完全松驰而致肛管狭窄,粪块只能在压力下挤出,压力过高可致痔静脉丛充血,从而产生痔。痔块又进一步阻塞肛管,形成“充血——梗阻——充血”的恶性循环。若用肛管扩张法将狭窄处扩开,或做内括约肌切断术,可打断恶性循环,从而治愈痔。此疗法适用于肛管高压,静息压>98kPa(100cmH2O)或疼痛剧烈者如绞窄性内痔。不宜用于老年人、肠炎和腹泻者。方法:见第三节肛裂。局麻扩肛后,需定期用扩肛器扩肛,连续数月。并发症有肛管皮肤撕裂、粘膜下血肿及暂时性肛门失禁。长期随访、复发率高。Keighley(1979)曾用肛管扩张治疗年轻男性(<45岁)痔有疼痛及出血的肛管高压患者37例,经1年随访,无症状11例,有改进14例,有效率为76%(25/37)。无效5例,改用其他治疗4例,失访3例。并发症:出血4例,脱垂2例,失禁1例。Keighley等还比较了肛管高压患者行肛管扩张、内括约肌切断术及高纤维饮食3种疗法的结果,认为肛管扩张术远优于内括约肌切断术,以后Keighley就再不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内痔。

(七)手术疗法

适用于二、三、四期内痔,特别是以外痔为主的混合痔。1外剥内扎法 即外痔剥离和内痔结扎。步骤(图7):①侧卧位,局麻后用组织钳夹住痔块部位皮肤,向外牵拉,暴露内痒。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用小剪刀作“V”形切口,注射只剪开皮肤,不要剪破痔静脉丛。②夹取皮肤,用包有纱布的手指钝性分离外痔静脉丛。沿外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并将痔块两侧粘膜切开少许,充分显露痔块蒂部和内括约肌下缘。③用弯曲管钳夹住痔块蒂部,在蒂上用7号粗丝线结扎一道,再贯穿缝合一道,防止结扎不牢出血,最后剪除痔块。若痔块较大,也可用2-0络制肠线连续缝合痔块蒂部。皮肤切口不必缝合,以利引流。④用同法切除其他两个母痔。一般在切除的两个痔块之间,必须保留一条宽约1cm的正常粘膜和皮肤,以免发生肛门狭窄。创面敷以凡士林纱布。

图7 混合痔行外痔剥离,内痔结扎

2痔环形切除术 适用于严格环形痔或内痔伴有直肠粘膜脱垂者。优点是一期将环形痔全部切除。缺点是手术创面较大,若术后感染将形成肛门狭窄,并发症较多,因此目前不常采用。

方法(图8):腰麻或骶管麻醉后,截石位,扩张肛管,选一口径与扩张后肛管相适应的特制软木置入肛管内,用大头钉将痔块固定其上,在齿线附近做环形切口,尽量多留肛管皮肤以防将来粘膜脱出,细致分离所有曲张静脉团,并予以切除,边切边缝。注意切断直肠下端粘膜时,前、后侧的粘膜长度要一致,以防术后粘膜外翻。粘膜与皮肤用3-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如有出血,可在粘膜切缘处加缝数针。切口愈合后,应做直肠指诊,如有狭窄倾向,需定期扩肛,以防术后肛管狭窄。

图8 痔环形切除术

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并用大头针固定于软木塞上;⑵在齿线上环形切开粘膜;⑶锐性分离痔核;⑷在痔上1cm处再用大头针将粘膜固定于软大塞上;⑸在上排大头针的下方05cm处边切边缝;⑹痔核切除后外观。

3急性嵌顿性内痔的手术治疗 内痔脱出嵌顿,特别是环状痔急性脱垂嵌顿(又称急性痔病),有广泛血栓形成及水肿,过去不敢用手术治疗,因担心感染扩散而产生门静脉炎等并发症,常用保守疗法。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大,有时还可发生坏死,感染等后患。近年来认为痔急性水肿,是由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并非炎症所致,即使痔有溃疡形成,但炎症多在痔表层,不在深层组织并不影响手术。同时肛周组织对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应行急症痔切除,并发症并不比择期手术高,术后疼痛及水肿大为减轻或消失。若病人不宜行痔切除或痔套扎,可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以解除疼痛。De Roover报道用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治疗急性痔病25例。结果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水肿、血管栓塞和脱垂于术后数日内逐渐好转,平均住院3天(0~13天)。25例中,20例作单纯侧位内括约肌切开,另5例在数月后行痔结扎。随访26个月(1~56月),23例非常满意,2例较满意。De Roover认为本手术优点是较内痔切除简单,可即刻消除疼痛、住院日期短,一次手术即可,仅少数术后需加结扎治疗。

内痔的治疗方法很多,由于非手术疗法对大部分内痔有较好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已较少采用手术疗法。注射疗法对大部分内痔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出血痔,应作首选。脱垂性内痔可用胶圈套扎治疗。由于手术疗法有一定的并发症,适应证要严格掌握,手术应只限于保守疗法失败或不适宜保守疗法者。

五、并发症

不能错误地认为痔切除是一种小手术,若掉以轻心,稍一不慎,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大的悲剧。Buls(1978)曾分析连续500例的痔切除,其并发症如下:肛瘘04%,肛裂02%,肛管狭窄10%,肛门失禁04%,皮垂60%,粪块嵌塞04%,血栓性外痔02%及尿潴留10%。

1出血 内痔术后出血的原因有早期及晚期两种。前者由于线结不紧,滑脱所致;后者发生在术后7~10d左右,由于结扎处感染所致。由于肛管括约肌的作用,血液多向上反流入肠腔,而不流向肛门外,故临床上不能发现“染红敷料”的现象。因此这种“急性出血”常不易早期发现。凡有下列现象应考虑是“隐性出血”的早期征象:①有阵发性肠鸣、肠痛及急迫便意感;②病人伴有头昏、恶心、出冷汗及脉快等虚脱症状。凡出现上列情况,应立即在止痛情况下进行直肠指诊或镜检,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确诊有出血应及时止血。若肛管直肠内积血较多,看不清出血点,可先用气囊压迫止血(图9)。如无气囊,可用30号肛管,外裹凡士林纱布,两端用丝线扎紧,外面再涂麻醉软膏,塞入肛门内作压迫止血(图10)。一般应用此法都可止血。若找到出血点,可用缝扎止血,并全身应用止血药及抗生素。

图9 氧囊压迫止血

图10 肛管压迫止血

2狭窄 细致的手术操作及早期肛管扩张,可以预防肛管狭窄。狭窄可在肛缘、齿线处或齿线。肛缘处狭窄主要由于肛缘的皮肤及粘膜切除过多,致伤口收缩造成肛缘狭窄。瘢痕处常伴有肛裂,由于排粪时造成撕裂所致。用手法及器械扩肛多无效,常需多次手术治疗。齿线处狭窄可发生于闭式痔切除术后,齿线上狭窄由于痔基底部结扎过宽,后者可用多个小的结扎来代替大块结扎。肛管扩张常有效,不行则需手术矫正。

3尿潴留 尿潴留是痔或其他肛管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约有6%需行导尿术(Crytal 1974)。预防尿潴留,可用下列措施:①指导病人在术前及术后当天12h内限制饮水,以造成轻度失水状态。有人认为这是一重要措施,因在麻醉未消失前,膀胱过早膨胀,常致尿潴留。②术后镇静剂尽量少用。③早期起床活动。④首次排尿应急起去厕所小便,引起条件反射。⑤最好采用局部麻醉。⑥肛缘皮肤伤口尽量不缝合,术后直肠内尽可能不置肛管或大块纱布作压迫止血用,可减少术后疼痛及原发性尿潴留。

六、结果

Keighley(1993)曾收集8位作者的痔切除术(Milligan-Moragan)的远期疗效(6个月~7年)共543例,病人很满意及大部满意占93%~100%。说明痔切除疗效较高。

内痔

根据内痔发生的部位,分原发性内痔(母痔)及继发性内痔(子痔)。这与血管分支有关,直肠上动脉主要终末分支布在右前、右后及左侧正中的直肠内。该3处并行的直肠上静脉比较屈曲,称内痔静脉丛,如右前、右后及左正中3处内痔静脉丛扩张、迂曲和充血,即成为原发性内痔。继发性内痔可有1~4个,常与右后及左正中母痔相连(因该处静脉又再分支)。而右前母痔处静脉多不再分支,故常为单个发生,无限痔并发(图1)。但母痔及子痔的益也有变异,有的孤立,有的数个连在一起,若母痔及子痔都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者,称环状痔。若内痔脱垂水肿不能回纳,称嵌顿性内痔,若有血循环障碍,称绞窄性内痔。

图1 三个母痔的部位

小图为直肠上动脉的分支与母痔的关系

一、分期

内痔分4期。第1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于排粪时出现带血、滴血或喷血现象,出血较多。痔块不脱出肛门外。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见直遥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第2期:排粪时间歇性带血、滴知或喷血,出血量中等。排粪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粪后自行还纳。第3期:排粪时内痔脱出,或在劳累后、步行过久、咳嗽时亦脱出。内痔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必需用手托入,或卧床休息后方可还纳。出血量较少。第4期:痔块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由于肛垫多纤维化,不大出血,痔发展到后三期多成混合痔,因脱出痔块较大,已涉及痔内、外静脉丛其表面为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因此,混合痔是痔不断加重的后果。

二、临床表现

一便血

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例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二痔块脱垂

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三疼痛

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四瘙痒

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痔的诊断,主要靠肛管直肠检查。首先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其次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最后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根据内痔的典型症状和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直肠癌 临床上常将下端直肠癌误诊为痔,延误治疗。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仅凭症状诊断,未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因此在痔诊断中一定要做以上两种检查。直肠癌在直肠指诊下可扪到高低不平硬块,表面有溃疡,肠腔常狭窄,指套上常染有血迹。特别要注意的是内痔内环状痔可与直肠癌同时并存,绝不能看到有内痔或环状痔,就满足于痔的诊断而进行痔的治疗,直到病人症状加重才进行直肠指诊或其他检查而明确诊断,这种误诊、误治的惨痛经验教训,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值得重视。

2直肠息肉 低位带蒂的直肠息肉,若脱出肛门外有时误诊为痔脱垂,但息内多见于儿童,为圆形、实质性、有蒂、可活动。

3肛管直肠脱垂 有时误诊为不状痔,但直肠脱垂粘膜环形,表面平滑,直肠指诊时括约肌松弛;环状痔的粘膜呈梅花瓣状,括约肌不松弛。

四、治疗

目前对痔的治疗有下列看法。

1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剏症的发生。只有并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治疗,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可致命。因此,对痔的治疗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

2内痔的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生的肛管直肠粘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以固定松弛的肛垫,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

3当保守疗法失败或三、四期内痔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被广泛破坏时才考虑手术。

根据以上观点,内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很治术。因此,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变化更有意义,并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

内痔的治疗方法很多,可以根据病情来选择。

一注射疗法

用作注射疗法的药物很多,但基本上是硬化剂及坏死剂两大类,由于坏死剂所致并发症较多,目前多主张用硬化剂,但硬化剂若注入量过多,也可发生坏死。注射疗法的目的是将硬化剂注入痔块周围,产生无菌炎性反应,达到小血管闭塞和痔块内纤维增生、硬化萎缩的目的。常用的硬化剂有5%石炭酸植物油、5%鱼肝油酸钠、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及4%明巩水溶液等。用5%石炭酸植物油做大剂量注射,有以下优点:①用5%浓度,总剂量可注射10~15ml,一般无不良反应。而用其他硬化剂,小剂量疗效不佳,在剂量可引起粘膜坏死或溃疡。②植物油配制溶液易吸收,且反应小,而用其他矿物油配制药物不易吸收,并可致不良后果。③石炭酸本身有杀菌作用,有益于肛门易被污染部位。④注射后局部产生瘢痕较少。注射疗法通过10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对人体无隐蔽性损害,已成世界公认的疗法。

1适应证 无并发症的内痔,都可用注射疗法。一期内痔,主诉便血无脱垂者,最适宜于注射疗法,对控制出血,可达到一针止血,效果明显,有很高的两年治愈率。二、三期内痔注射后可防止或减轻脱垂,痔术后再度出血或脱垂仍可注射。对年老体弱、严重高血压、有心、肝、肾等疾患者,都可用注射治疗。

2禁忌证 任何外痔及有并发症的内痔(如栓塞、感染或溃疡等)均不宜行注射疗法。

3方法(图2) 病人在注射前排空大便,取侧卧位或膝胸位,经斜头或圆头肛门镜,在注射处消毒后将针尖剌入齿线上痔块根部上方粘膜下层约05cm,刺入后针头能向左右移动即证明在粘膜下层,如刺入太深,进入粘膜肌层或括约肌,针尖部不易左右移动,应将针头拔出少许,经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射。针头不应刺入痔块中心静脉丛内,以防硬化剂进入血循环,引起急性痔静脉栓塞。注入5%石炭酸植物油,依粘膜松弛程度和痔块大小而定。一般每一个痔注入2~4ml,如粘膜很松弛可注入6ml。注射3个母痔,总量为10~15ml。将药液注入粘膜下层内,使注射部成为淡红微带白色的隆起,在隆起表面有时可见微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条纹征”。若注射太线,可立刻见到注射处粘膜变成白色隆起,以后坏死脱落将遗留一浅表溃疡;若注射太深,刺入肠壁肌层,可立刻引起疼痛;若注射在齿线以下,也可立刻引起剧痛。因此注射的深浅度,关系到本疗法成败。前正中处不宜穿刺注射,因易损伤前列腺、尿道或阴道。注射完毕,拔针后应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若有出血,可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即能止血。通常当肛门镜取出后,括约肌收缩,即可防止针孔流血或硬化剂由针孔流出。每隔5~7d注射1次,每次注射内痔不超过3个,1~3次为一疗程。第2次注射的部位应较第1次低些。若采用10%石炭酸植物油或5%鱼肝油酸钠,每次注射不得超过1ml,最好用结核菌素注射器注射。

图2 内痔注射治疗

4注射疗法的注意点 ①首次注射最重要,如注射足量则疗效良好,以较少量多次注射为佳。注射针宜用9号长的穿刺针,因太细药液不易推入,太粗易致出血。②注射中和注射后,都不应有疼痛,如觉疼痛,往往为注射太近齿线所致。因此,针尖刺入处,绝不能在齿线以下。③注射后24h内不应大便,以防痔块脱垂。如有脱垂,应告诉病人立即回纳,以免发生痔静脉栓塞。④第2次注射前,先做直肠指诊,如痔块已硬化,表明粘膜已固定,则不应再注射,或经肛门镜先以钝针头试探,如痔核表面粘膜松驰,则再进行注射。⑤若注射部位过深,均可导致局部坏死,疼痛或脓肿形成。⑥注射后应卧床休息片刻,防止虚脱等反应。

5并发症 用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治疗内痔很安全,很少发生并发症,如发生多是注射深度不正确所致。如注射太浅,可致局部坏死及溃疡;注射太深,可致损伤,如为男性注射右前内痔,若注射太靠近前正中处,可损伤前列腺及尿道而致血尿;注射到直肠外,可伤前列腺及尿道而致血尿;注射到直肠外,可致狭窄、脓肿及肛瘘。因此,要重视注射技术。

6结果 Marti(1990)报道用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1~2期内痔治愈达75%,Kilbourne(1934)复习25000例,估计3年内复发率为15%。

(二)枯痔钉疗法

其原理是将枯痔钉插入痔块中心引起“异物刺激炎症反应”,使痔组织液化、坏死,逐渐愈合而纤维化。适用于二、三期内痔或混合痔内痔部分。但在肛管直肠在急性炎症时,不宜用此疗法。枯痔钉分有砒和无砒两种,目前多采用黄柏、大黄制成的“二黄枯痔钉”,既有枯痔钉疗效,但无砒中毒之弊。

方法:取侧卧位,按常规消毒、铺巾,用吸肛器将内痔缓慢吸出。术者用左手食、中二指固定痔块,再消毒内痔表面粘膜。右手拇、食二指捏住枯痔钉后段,与肛管平行或不超过15°,稍用力将枯痔钉刺入内痔粘膜后,轻轻旋转插入,一般深约1cm,以不超过痔块的直径为宜。将剩余在内痔粘膜外的枯痔钉剪去,使剩余的钉高出粘膜01cm。钉与钉的间隔约02~04cm,钉与齿线的距离约02cm。插钉多少按痔块大小而定,一般每个痔一次插4~6根,先插小的内痔,后插大的内痔。插毕将内痔送回肛内。术后24h内禁止大便,以防药钉脱落出血和内痔脱出,引起水肿、嵌顿及疼痛。每次大便后需行热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给予止血、消炎、通便的中西药。

(三)胶圈套扎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器械将小型胶圈套入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阻断内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治愈。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但以二期及三期的内痔最适宜。不宜用于有并发症的内痔。

内痔套扎器械有拉入套扎器(图3)及吸入套扎器(图4)两种。以拉入套扎器为例说明。套扎器用不锈钢制成,分3部分:①套圈前端为套扎圈环,直径1cm,有内、外两圈,内圈套入小胶圈(特制或用自行车气门芯胶管代用)后,以圈套痔块,外圈能前后移动。②杆部:为一长20cm带柄的金属杆,分上、下两杆。上杆与外圈相连,按压柄部时,可使外套圈向前移,将内圈上的小胶圈推出,套住痔块根部。下杆连于内圈,不活动。③扩胶圈圆锥体,为将小胶圈装入内套圈之用。

图3 内痔行拉入式套扎治疗

1内痔拉入到套扎圈内;2小胶圈已套在内痔上;3内痔套扎完成; 4痔坏死脱落

图4 内痔行吸入套扎

1方法 患者取膝胸位或侧卧位,插入肛门镜,显露需套扎的内痔,局部消毒后,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右手持痔钳(或弯麦粒钳),从套圈内伸入肛门,钳夹痔块,将其拉入套扎器圈内,再将胶圈推出。套扎于痔块根部,然后松开痔钳,并与套扎器一并取出,最后取出肛门镜。一般一次可套扎1~3个痔块。如无套扎器也可用两把血管钳替代(图5)。

图5 内痔行血管钳套扎法

2注意点 ①当钳夹痔块病人诉痛时,说明钳夹处靠近肛管皮肤,此时要重新向上钳夹。Keighley(1993)建议在齿线上15~2fcm处套扎,可减轻疼痛,甚至不痛。②每个痔块同时套2个胶圈,以防胶圈断裂。胶圈不宜高压消毒,以免增加脆性,丧失弹力。③一次套扎以不超过3个痔为宜,这可减轻肛门部不适感。环状痔可以分期套扎。④套扎后24h内不宜大便,以防痔脱垂,造成痔水肿、嵌顿或出血。⑤若套扎处靠近齿线,或套扎混合痔,可先在局麻下行“V”形剪开处痔两侧皮肤,向上剥离外痔组织,然后将剥离的外痔与内痔一起套扎,这可减轻术后疼痛及水肿。⑥术后行热高猛酸钾溶液坐浴。

3并发症 ①出血:一般在内痔脱落时有少量便血,但个别病例在套扎后7~16d内发生继发性大出血。若在套扎后痔块内注入少量4%明矾液,可防止术后出血,还能防止胶圈滑脱。也有人在痔块内注入少量麻醉剂,可减轻疼痛。②肛周皮肤水肿:多发生于混合痔及环状痔。预防方法是行高位套扎,远离齿线,可减轻疼痛及肛周皮肤水肿。套扎混合痔时,宜先将外痔行“V”形切开。

本法优点是操作简单、迅速、术前不需特殊准备,如病例选择恰当,套扎方法正确,可以达到无痛,很少感染及出血。缺点是偶有疼痛、水肿及出血,复发率较手术切除为高。Marti(1990)曾综合分析4位作者的套扎病例2025例,痊愈69%~95%,症状有改进10%~25%,无效1%~10%。

(四)冷冻疗法

应用液态氮(-196℃)通过特殊探头与痔块接触,达到痔组织冻结、坏死、脱落,以后创面逐渐愈合。适用于一期及二期内痔。本法如能正确掌握冷冻深度及范围,疗效良好。缺点是术后较长时间内,肛门持续有粘液流出,疼痛时间较长,伤口愈合缓慢,复发率高。若先行胶圈套扎,然后冰冻已套扎的痔块,则可减少组织损伤、坏死和分泌物。Keighley(1979)曾比较冷冻疗法,胶圈套扎疗法及高纤维饮食疗法,三者有效率各为389%,657%及243%。认为冷冻疗法并不比高纤维饮食疗法为优,而胶圈套扎疗法对控制症状明显有效。因而不推荐冷冻疗法。

(五)红外线照射疗法

通过红外线照射,产生粘膜下纤维化,固定肛垫,减轻脱垂,达到治愈痔的目的。适用于一、二期内痔。

方法(图6):侧卧位,肛门镜显露痔块,用红外线器照射3个母痔的基部,视痔的大小,每个痔照射4点,每点照射1~15s,每次脉冲可产生直径3mm、深3mm的坏死区。本法优点是方法简便,疗效快,无疼痛,可以多次治疗。Ambrose(1985)曾比较红外线光凝疗法与胶圈套扎疗法,认为二者疗效相似,但是前者副作用较少。Ambrose还同时比较了红外线疗法与注射疗法,认为注射疗法的再需治疗者少。Keighley认为红外线疗法只对一、二度痔有益,对三度痔不能治愈。

图6 内痔行红外线照射治疗

(六)肛管扩张疗法

Lord(1969)认为痔的存在于直肠下端及肛管出口处狭窄有关。正常大便时,肛管括约肌能自动松弛,在不太增加直肠内压的条件下,粪块易排出。若括约肌处有粘连不能完全松驰而致肛管狭窄,粪块只能在压力下挤出,压力过高可致痔静脉丛充血,从而产生痔。痔块又进一步阻塞肛管,形成“充血——梗阻——充血”的恶性循环。若用肛管扩张法将狭窄处扩开,或做内括约肌切断术,可打断恶性循环,从而治愈痔。此疗法适用于肛管高压,静息压>98kPa(100cmH2O)或疼痛剧烈者如绞窄性内痔。不宜用于老年人、肠炎和腹泻者。方法:见第三节肛裂。局麻扩肛后,需定期用扩肛器扩肛,连续数月。并发症有肛管皮肤撕裂、粘膜下血肿及暂时性肛门失禁。长期随访、复发率高。Keighley(1979)曾用肛管扩张治疗年轻男性(<45岁)痔有疼痛及出血的肛管高压患者37例,经1年随访,无症状11例,有改进14例,有效率为76%(25/37)。无效5例,改用其他治疗4例,失访3例。并发症:出血4例,脱垂2例,失禁1例。Keighley等还比较了肛管高压患者行肛管扩张、内括约肌切断术及高纤维饮食3种疗法的结果,认为肛管扩张术远优于内括约肌切断术,以后Keighley就再不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内痔。

(七)手术疗法

适用于二、三、四期内痔,特别是以外痔为主的混合痔。1外剥内扎法 即外痔剥离和内痔结扎。步骤(图7):①侧卧位,局麻后用组织钳夹住痔块部位皮肤,向外牵拉,暴露内痒。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用小剪刀作“V”形切口,注射只剪开皮肤,不要剪破痔静脉丛。②夹取皮肤,用包有纱布的手指钝性分离外痔静脉丛。沿外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并将痔块两侧粘膜切开少许,充分显露痔块蒂部和内括约肌下缘。③用弯曲管钳夹住痔块蒂部,在蒂上用7号粗丝线结扎一道,再贯穿缝合一道,防止结扎不牢出血,最后剪除痔块。若痔块较大,也可用2-0络制肠线连续缝合痔块蒂部。皮肤切口不必缝合,以利引流。④用同法切除其他两个母痔。一般在切除的两个痔块之间,必须保留一条宽约1cm的正常粘膜和皮肤,以免发生肛门狭窄。创面敷以凡士林纱布。

图7 混合痔行外痔剥离,内痔结扎

2痔环形切除术 适用于严格环形痔或内痔伴有直肠粘膜脱垂者。优点是一期将环形痔全部切除。缺点是手术创面较大,若术后感染将形成肛门狭窄,并发症较多,因此目前不常采用。

方法(图8):腰麻或骶管麻醉后,截石位,扩张肛管,选一口径与扩张后肛管相适应的特制软木置入肛管内,用大头钉将痔块固定其上,在齿线附近做环形切口,尽量多留肛管皮肤以防将来粘膜脱出,细致分离所有曲张静脉团,并予以切除,边切边缝。注意切断直肠下端粘膜时,前、后侧的粘膜长度要一致,以防术后粘膜外翻。粘膜与皮肤用3-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如有出血,可在粘膜切缘处加缝数针。切口愈合后,应做直肠指诊,如有狭窄倾向,需定期扩肛,以防术后肛管狭窄。

图8 痔环形切除术

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并用大头针固定于软木塞上;⑵在齿线上环形切开粘膜;⑶锐性分离痔核;⑷在痔上1cm处再用大头针将粘膜固定于软大塞上;⑸在上排大头针的下方05cm处边切边缝;⑹痔核切除后外观。

3急性嵌顿性内痔的手术治疗 内痔脱出嵌顿,特别是环状痔急性脱垂嵌顿(又称急性痔病),有广泛血栓形成及水肿,过去不敢用手术治疗,因担心感染扩散而产生门静脉炎等并发症,常用保守疗法。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大,有时还可发生坏死,感染等后患。近年来认为痔急性水肿,是由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并非炎症所致,即使痔有溃疡形成,但炎症多在痔表层,不在深层组织并不影响手术。同时肛周组织对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应行急症痔切除,并发症并不比择期手术高,术后疼痛及水肿大为减轻或消失。若病人不宜行痔切除或痔套扎,可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以解除疼痛。De Roover报道用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治疗急性痔病25例。结果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水肿、血管栓塞和脱垂于术后数日内逐渐好转,平均住院3天(0~13天)。25例中,20例作单纯侧位内括约肌切开,另5例在数月后行痔结扎。随访26个月(1~56月),23例非常满意,2例较满意。De Roover认为本手术优点是较内痔切除简单,可即刻消除疼痛、住院日期短,一次手术即可,仅少数术后需加结扎治疗。

内痔的治疗方法很多,由于非手术疗法对大部分内痔有较好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已较少采用手术疗法。注射疗法对大部分内痔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出血痔,应作首选。脱垂性内痔可用胶圈套扎治疗。由于手术疗法有一定的并发症,适应证要严格掌握,手术应只限于保守疗法失败或不适宜保守疗法者。

五、并发症

不能错误地认为痔切除是一种小手术,若掉以轻心,稍一不慎,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大的悲剧。Buls(1978)曾分析连续500例的痔切除,其并发症如下:肛瘘04%,肛裂02%,肛管狭窄10%,肛门失禁04%,皮垂60%,粪块嵌塞04%,血栓性外痔02%及尿潴留10%。

1出血 内痔术后出血的原因有早期及晚期两种。前者由于线结不紧,滑脱所致;后者发生在术后7~10d左右,由于结扎处感染所致。由于肛管括约肌的作用,血液多向上反流入肠腔,而不流向肛门外,故临床上不能发现“染红敷料”的现象。因此这种“急性出血”常不易早期发现。凡有下列现象应考虑是“隐性出血”的早期征象:①有阵发性肠鸣、肠痛及急迫便意感;②病人伴有头昏、恶心、出冷汗及脉快等虚脱症状。凡出现上列情况,应立即在止痛情况下进行直肠指诊或镜检,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确诊有出血应及时止血。若肛管直肠内积血较多,看不清出血点,可先用气囊压迫止血(图9)。如无气囊,可用30号肛管,外裹凡士林纱布,两端用丝线扎紧,外面再涂麻醉软膏,塞入肛门内作压迫止血(图10)。一般应用此法都可止血。若找到出血点,可用缝扎止血,并全身应用止血药及抗生素。

图9 氧囊压迫止血

图10 肛管压迫止血

2狭窄 细致的手术操作及早期肛管扩张,可以预防肛管狭窄。狭窄可在肛缘、齿线处或齿线。肛缘处狭窄主要由于肛缘的皮肤及粘膜切除过多,致伤口收缩造成肛缘狭窄。瘢痕处常伴有肛裂,由于排粪时造成撕裂所致。用手法及器械扩肛多无效,常需多次手术治疗。齿线处狭窄可发生于闭式痔切除术后,齿线上狭窄由于痔基底部结扎过宽,后者可用多个小的结扎来代替大块结扎。肛管扩张常有效,不行则需手术矫正。

3尿潴留 尿潴留是痔或其他肛管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约有6%需行导尿术(Crytal 1974)。预防尿潴留,可用下列措施:①指导病人在术前及术后当天12h内限制饮水,以造成轻度失水状态。有人认为这是一重要措施,因在麻醉未消失前,膀胱过早膨胀,常致尿潴留。②术后镇静剂尽量少用。③早期起床活动。④首次排尿应急起去厕所小便,引起条件反射。⑤最好采用局部麻醉。⑥肛缘皮肤伤口尽量不缝合,术后直肠内尽可能不置肛管或大块纱布作压迫止血用,可减少术后疼痛及原发性尿潴留。

六、结果

Keighley(1993)曾收集8位作者的痔切除术(Milligan-Moragan)的远期疗效(6个月~7年)共543例,病人很满意及大部满意占93%~100%。说明痔切除疗效较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146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