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扬创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1940年-1987年),又译为丘阳创巴、邱阳创巴,为第十一世创巴祖古,也是一位伏藏师,拥有噶举派与宁玛派的传承。曾是一位佛教比丘,后还俗,娶妻。他是藏传佛教最早至西方弘法的先驱人物,藏传佛教的许多资深上师都认定他是位大成就者,以狂慧(Crazy Wisdom,又称疯智)的风格为人所熟知。
他在西方建立了香巴拉佛教传承。
"What if I told you that there was a Buddhist monk that escaped Tibet just as the Chinese invaded, smoked, hung out with Allen Ginsberg and married a 16-year-old girl Oh, and I forgot to mention that he opened the first Buddhist retreat in the Western world"
1)如果一位GURU的狂乱行为引起了西方人注意,从而对他的教法产生了兴趣,引入了正道,那么他的行为是OK的吗?是可以被认同的吗?
2)如果一位GURU的行为引发了别人的模仿和揣摩猜测,对正道产生了怀疑,动摇,那么他的行为是值得的吗?
3)渡一人和阻碍十人,哪个更值得去做?
4)丘阳创巴是否可以自己选择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法?这些都源自他自我的开悟?如果这里面有一致性,那么同样开悟的中国古代僧侣是否有相同的行为?
5)如何区别这个行为是传法还是欲望?
当我第一次看到丘扬创巴的书籍和资料的时候,脑海中就产生了这样五个问题,迟迟无法明悟,读了《作为上师的妻子》这本书后,到没有特别的反感,也许是从小就看了很多所谓的邪书,觉得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能划等号。疯狂的丘扬创巴有自己独特的那一面,你不能因为这个人和你心中的形象不符,然后就说他不行。也不能因为他和你的观念保持一致,就全盘接受了他的所有。
走在地上的乞丐,还偶尔会有一句警世名言,人活着竟一直被那个人为设计的“皮”迷惑。久而久之,自己懂了,又不能说“自己懂了”,更无法传递给其他人。这就是所谓真相,智慧不可言说的秘密。
如果大家都能带着这5个问题来思考那些带给你极大落差的人物,比如奥修,比如丘扬创巴,比如历史上种种大师,或现在活着的那些大师们。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特别的,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那一份秘密。
就我而言,当我小学看完第一本邪书的时候,我爸只是问我,“你觉得他对不对?”,或者问“你觉得里面哪些是值得学习或者思考的?”这些思考让我无意中形成了某种逻辑自洽,但它又不是逻辑自洽,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如此坚固的循环,更不可能有永恒的封闭。它是一种带有逻辑自洽的循环,可以由内向外解释,又可以接受、包容、吸纳循环之外的信息,自身得到发展壮大,甚至解构重组。
在没有“全信”之前,保持合理怀疑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我们翻开丘扬创巴的著作时,可以横向比较,他所讲的东西,是不是其他人也讲过的?或者是他讲的东西,是对某个句子的脚注,还是有特定环境的语言性?
《心如野马》是丘阳创巴对《修心七义》的开示汇总。《修心七义》是藏传佛教其中一本伟大、经典、不可被超越的法本。学习佛法修心为根本,如果心无法被调柔,那么之后一切的修行都是如梦如幻,不可实现。那么这个《修心七义》的作用,就是让修行者调伏自己的心,让它更接近于空性,甚至我们可以说,是某些大师对空性的模拟所造。因为我们无法证得空性,所以就把空性中的感觉模拟了下来,复刻了下来,让我们去体会。
《修心七义》是噶当派大德恰卡瓦所造,现在公认的版本有,(宁玛)索达吉堪布版本,(格鲁)帕绷喀仁波切版本。让我们把这些版本放在一起对照着来看。
索达吉堪布版本:
帕绷喀仁波切版本:
《心如野马》中的翻译:
通过翻译的比对,其实可以发现,上面两个版本偏汉语中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句子工整,对仗明显。在看《心如野马》中的翻译,其实像是一种用生活化的语言在陈述一般,从字面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它们很有诗意的感觉,读起来很优美,然而有些中文句子,更像是从英语语境再次翻译回中文一般。
我们看来某一段的描述:
这段话是对应“坐间修幻化”,这句。
然后我们再来看。
这是帕绷喀仁波切版本解释诸法如梦五句义。
原文更多一些,我仅做一些摘录。
我们可以看到,丘扬创巴是对本颂做了某些简读,简释,而且用了富含诗意的元素,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让更多的人看得懂。帕绷喀仁波切版本就有一些让普通人望而生畏的感觉,感觉像是某种高深莫测的文章。
诚然,大多数佛教的典籍都是如此。但如果认真学修这些看似难懂的文章,其实掌握的会更加全面一些,讨论的也更深入一些。丘扬创巴诗意化的表达,偏感性一些,让人产生画面感和幻想。其中利弊仔细想想,心理便会有了个初步。
那么《心如野马》是基于普通信众而开示修心的一本书。以诗意化的语言描述了修心为何,以及用浅显的语言文字让普通信众入大乘之门。
既然通过对比,他讲的没有问题,那么他这个人又怎么样,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对于一般人而言,又不是看了这本书然后去追随了这个人,只是“看书”而已,那么没有大碍。但如果从长远来看,那么此人如果心术不正,用相似法来勾引人们,营造了一个正法的假象,那么就危险了。
所以我们“看书”就看书好了,因为看了某本书去追随某人,就要谨慎了。在道次第中,有说观察师父,你那个要去追随的人也要几年时间去观察,然后有一些评判标准这样。
《修心七义》就我整个学习过程中来看,我觉得比较有用,也是对于我这样初学者很核心的一本书。有机会还是要背诵出来比较好。拿我在寺院里的例子来说,在寺院的时候,也没什么人,图书馆很多书,闲来没事就翻着看,有一本《修心日光论》(基于修心七要所讲)我忘记谁讲的了,但是看了觉得整个身心都很舒服,一开始没特别在意。后来在寺院里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苦闷烦恼,然寺院的门风就是“莫向外求”,一切找自己的原因。那么找什么原因,我错在哪里?我哪里错了?迟迟久久想不通,就突然想到《修心日光论》然后去图书馆找了看,后来还找到了《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这本书,开篇就让我舒畅,直击我心。
之后这本《最胜耳传修心七义》像是宝贝一样,我一直放在身边,一旦有什么事情,就拿出来看,阅读里面的文字和讲解。“自我”真的是一道难以被磨碎的东西。平时没事的时候,风平浪静,这些教法啊,什么的,基本不起作用。然而一旦有了冲突,矛盾,要找自己的问题的时候,这本书就有了唯一性,神圣性。
书中的修法:“自他相换”,“初级的CHO”,这些修法,都很有用。它能让烦恼安静下来,在这个情绪的高潮中,找到间隙,钻进去,体会一下空性。正法感受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和相似法不同,更与邪法的感觉天地之差别。
一开始很小的阻碍,不舒服,都让身心很难受。然后通过不断的修习自他相换,对事件的思维,找情绪的间隙,这个心就会一点点打开,那种打开很舒服,好像自我打开了,本来的自我就好像很坚固,一点点的其他的都容纳不下去,但是打开后,就感觉到可以包容到很多情绪,能接纳周围的身心,以及坐在空间里的时候,对周围都很敏锐,那种打开感觉,有一种自己是大地之母的感觉,任何东西都可以在这个大地的上面,被接纳和允许。
所以那个时候,我经常的一句话就是“大地是我的见证”。最后谈了谈自己的感受,希望能给到更多的人予以帮助,让烦恼安静,找到情绪的间隙,见证空性而起舞。
邱医师不错的,上海的美莱没得说的,我们当地人都知道的,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都比较高,一直被当做楷模的°
人一定要想清楚三个问题:1、你有什么;2、你要什么;3、你能放弃什么。即:你有什么,是评价自己现状;要什么,是明确自己目标;最难的是,自己不知道或不敢放弃什么!这点恰恰能决定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是否能实现,没有人可以不放弃就能得到!
邱阳医师不错的,上海的美莱蛮不错的,是我们这边比较著名的单位,是经得起群众考验的,比别的地方强多了°
这世界上的结果虽然只有两种,但过程却有千万种,所以不要轻易的说值不值得。
邱阳医师在这方面可以的,上海的美莱试试吧,在我们这比较有名望的,做人做事都很有准则,认真且负责,让人特别的踏实°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邱医师不错的,上海的美莱还不错,各方评价还挺不错的,也是属于比较负责的,只是平时人太多了点°
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温暖。人生底色都无尽荒凉,但看透了这荒凉之后,一步步再往回走,人生,会一点点温暖起来。半夜听远处笛声,他吹的是绕春的情分,我听的是人生的惊蛰。
邱阳医师不错的,上海的美莱挺不错,在本市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了,听说价格还算合理,长久以来都是独占鳌头的°
做人贵在三慎:慎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隐,在无人知晓情况下,不做亏心事。慎恒,锲而不舍,始终保持高远的志向!做这到三慎者则是有志者,必能担负大任,干大事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