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第1张

《神农本草经》《皇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千金方》《针灸甲乙经景《本草经集注《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新修本草》《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御药院方》《素问玄机原病式《脾胃论》《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温疫论》、《古今医统大全》、《临证指南医案》、《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条辨《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祛斑肯定要选择科学的祛斑方式才可以。科学的祛斑方式是内外结合,双向祛斑。

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化妆品、电器辐射等等;

内部原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脾气不好、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代谢能力不足等等;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给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祛斑小技巧:

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祛斑美白第一招:维C维E补起来

长期服用维生素C能减少皮肤色素沉淀,淡化黑斑、黄褐斑及雀斑,恢复肌肤白嫩。尤其是用维C和E一同食用祛斑效果更加好,它们都具有抗氧化和调节内分泌的作用。每天服用维C维E各一片,平时也应多补充猕猴桃、红枣、奶类、蛋类等富含维C或维E的食物。祛斑美白第二招:生姜酒精去斑

所要准备的材料有:50g鲜生姜、500ml浓度为50%的酒精,将备好的姜放进酒精中浸泡,密封后等上半个月左右,然后取出汁液用棉棒沾取涂抹于患处,每天4-5次,半月可见效,长期坚持可根除。祛斑美白第三招:柠檬冰糖水

取一个新鲜柠檬去皮,把果肉放入榨汁机中榨汁,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添上适量的冰糖,微甜就直接饮用。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C,此外还有钙、铁、磷等。长期食用可以防止皮肤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斑,恢复肌肤白嫩,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祛斑美白第四招:生石灰糯米去斑

需要材料有糯米30粒,生石灰小半杯,碱面6g。首先取少量的温水倒入碱面中,然后再加上准备好的生石灰和糯米一同放进去搅匀,将石灰杯覆盖在潮湿地面上,待12小时,糯米熟后,把上半部分的熟米调制成膏。涂于患处,效果显著。

古代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难经

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

3、伤寒杂病论

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4、本经

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扩展资料

中国古医书是古代医学的传承,极具医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创造出了很多辉煌的医学成就,影响远播日本、欧洲,并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医书原著跟现代翻印的古代医书内容有很多出入,由于年代久远,当代的翻印古医书缺失了很多内容,所以中国古医书原著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高考医学院校录取分数线如下:

1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 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

2复旦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始建于1927年,原为国立中 央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 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线为为590分,由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教育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卫生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中国首 批卓 越医生教育。

在医药类院校排名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第一,首都医科大学排名第二,南方医科大学排名第三。

在医药类民办大学排名中,山东协和学院排名第一,长沙医学院排名第二,辽宁何氏医学院排名第三。

在医药类独立学院排名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排名第一,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排名第二,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排名第三。

全国医学院校排名是根据国家重点学科及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学科及实验室、博士点、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人才计划、论文数量、博导数量、附属医院实力综合评价),考生可结合全国医学院校排名和自身情况作出相应选择。

公元前2500年

-25000000中国已有酿酒活动,并出现大量的陶制专用酒器,古字中的医字从酉字,酒与医相联系

-20000000中国的甲骨文中关于王制叙述中提到"病小臣",视为医疗行政之始

-20000000中国的甲骨文中已有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和多种疾病的描述,并有除虫、沐浴等记载

-20000000中国的仓颉整理象形文字,以鸟、兽、虫、鱼为偏旁规范生物名称,初具生物分类思想

-15000000中国的《尚书•说命》对服药后的反应与疾病关系进行了论述

-15000000中国的商都设有下水道,已知住宅、身体、饮食清洁,并出现专门的卫生和医疗用具

-10000000中国《周礼》《礼记》对四季气候变异引起的多发病与疫病流行已有一定认识

-10000000中国出现"凌人",专管藏冰,用冰防腐

-10000000中国的《周礼》划分医学为食医、 疾医、疡医、兽医,为医学分科之始

-10000000中国设立医官掌管医药卫生,年终统计医师治愈或死亡人数并予奖罚,为医疗考绩之始

-10000000中国文献记载的生物名称已有1000多种,并分为草、木、虫、鱼、鸟、兽六类

-7000000中国的管仲提出生命起源的气化论,认为生命是由气本身的自然变化而产生的

-5800000中国的医缓提出治疗疾病的"攻、达" 两种方法, 并认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为不治

-5560000)中国人已经认识到狂犬之为害

-5410000)中国的医和倡阴、 阳、风、 雨、晦、明 "六*致病学说",为最初的病因理论

-5000000中国描写人体解剖与生理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问世

-5000000中国的《尔雅》出现类和属的概念,植物区别为草本和木本,动物分为虫、鱼、鸟、兽、畜

-4000000中国的扁鹊诊病时,已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已用针灸、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

-4000000中国的简帛医书《十一脉灸经》记载详细的经脉学说,已有汤、散、丸、药酒等剂型

-4000000中国的简帛医书《五十二病方》详实叙述各病症状,其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丰富多样

-4000000中国简帛医书《导引图》为现存最早的医疗体育图

-3000000中国的《内经》论述了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以及疾病认识、治则治法、养生保健等

-3000000中国的《山海经》记载有关药物百余种,并叙述数十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3000000中国的魏襄王使用玉唾壶,说明此时讲究个人卫生,已用唾壶收拾痰涎

-2200000)中国的政府专设有“疠人坊”,收容流落到社会上的麻风病人

-2200000)中国湖北的秦简较详细地记载了有关法医学的内容,包括活体及现场和尸体的勘查等

-2200000)中国咸阳的阿房宫安装了五角形直径60厘米的下水道管,并配有浴池、冰库等设施

-2130000)中国的秦始皇下令焚诗书百家,惟医药、种树之书不在禁书之列,得以幸免

-2060000)中国的湖南湖北的汉墓葬式说明尸体防腐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1500000中国的医师淳于意针对汉文帝诏问所述之25例病案,汇集成《诊籍》(最早的医案0000)

-260000)中国的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书, 有医经7部,经方11部

公元1年

50000)中国政府设"本草待诏" 一职, 征集国内通晓方术、本草的学者,为《本草经》创造了条件

160000)中国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同解剖尸体 "度量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其终始,云可以治病"

250000)中国朝廷置太医令,掌诸医,下设员医 293人,员官19人。另设药丞、方丞各一人

270000)中国的《论衡•解除篇》中提出蚤、虱有吸血之害

600000中国民间倡导跑步、气功等健身运动

1000000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成书

1250000中国郑玄释“五毒攻之”为用瓦罐将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烧之",即以升华法炼制外科用药

1620000)中国陇右军中大疫, 死者十之三四,军中设庵卢收治病人,此乃野战传染病院之始

1860000)中国毕岚创造翻车渴乌(洒水车),用洒南北郊路。乃城市用洒水车以保持卫生之始

1900000中国的《难经》 约成书于此时

1900000中国的《治百病方》约成书于此时

1900000)中国的华佗应用酒服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在麻醉下施行开腹术

1900000中国的华佗提倡医疗体育法,创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的"五禽戏”

2000000中国的张仲景完善中医辩证施治理论

2100000)中国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临床诊治体系

2500000中国的王叔和著《脉经》,是中国第一部切脉诊断专书

2500000中国的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 分为专论伤寒之 《伤寒论》与专论杂病之《金匮要略》

2560000)中国的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000000中国的葛洪撰《肘后方》首次描述了天花的流行,预防恙虫病及防治狂犬病发作的方法

3070000)中国的出现一系列脚气病诊疗技术专著

3500000罗马君士坦丁帝改信基督教,迁都拜占庭,下令在东方大城市兴建医院

3560000)中国发现多处流行疾疫,故实行人群隔离措施,如染疫朝臣百日不得进宫等

3920000)中国有例唇裂修补手术取得成功

4200000)中国的胡洽编著了《百病方》,其中载有用水银制剂作利尿药

4790000)中国的雷斅编成药剂学专著《雷公炮炙论》

4910000)中国的南方发大水,有人立廨收养贫病人,此为私立慈善医院的最早形式

4990000)中国的《刘涓子鬼遗方》论述了金创、痈疽、疮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000000)中国的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等书

5000000)中国葛洪的《肘后方》传入日本

5140000)中国的针灸传至朝鲜

5180000)西亚各国开始与中国通商, 所产多种药材如薰陆、郁金、苏木、青木香等传入中国

5330000中国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的特性等

5500000)中国针灸传至日本

5520000)中国的梁元帝萧绎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

5620000)中国的知聪携《明堂图》等 160余卷医书至日本

5700000)中国已经使用汞锡银合金作为齿科的填充剂

6080000)日本派药师惠日、倭汉直福因等人来中国学医

6100000)巢元方等编撰《诸病源候论》,为中国第一部病因病理学专著

6100000)中国的《诸病源候论》中载有肠吻合术、网膜结扎切除术、血管结扎术等方法

6240000)中国在首都举办太医署,设两级四科,是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医科大学,师生340多人

6290000)中国颁令各州、府设立地方医学校教授医学

6410000)中国的汉人大天、藏人达马郭夏把大批中医药书籍译成藏文,开始了藏汉医学交流

6450000)中国的玄奘由天竺等地收集大批医药文献回长安。对中印医药文化交流产生影响

6520000)中国孙思邈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成书,首次绘制彩色经络穴位挂图

6590000)中国的苏敬等人对前代本草著作进行修订,所撰《新修本草》由政府颁行全国

6820000)中国孙思邈所撰的《千金翼方》公布于世

6930000)中国医学教育制度传入朝鲜,朝鲜置针博士,教授中国医学

7000000)中国的比吉•赞巴希拉汉翻译《医学宝鉴》、《尸体图鉴》、《甘露宝鉴》等西方名著

7000000)中国的汉人摩诃衍和藏人毗卢遮那共同编译成《月王药诊》,为最早的一部藏医文献

7000000)日本引进中国医学教材和教育制度,设医师、医博士、医生、针师、针博士等

7130000)中国孟诜所撰《补养方》经张鼎增补,改名为《食疗本草》

7390000)中国的陈藏器撰成《本草拾遗》,创 "十剂"(方剂)分类法,并载"**"入药

7500000)中国各地的医家已广泛应用海藻、昆布、海蛤等制成丸散,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

7520000)中国的王焘撰《外台秘要》,集医学之大成,记有金针拨内障法及白帛浸尿法等技术

7540000)中国鉴真和尚抵达日本,传授中国科学文化与医药知识

7620000)中国的王冰重新编释《内经•素问》

8000000中国藏人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等所撰的《据悉》(四部医典)成书

8000000中国回鹘(维吾尔族)医学文献在此时大量涌现

8200000)中国唐代诗话中,载有眼科医生能为患者装假眼, 以珠代之

8410000)中国道人蔺某撰《理伤续断方》,其手法、手术复位及夹板固定的方法都有很科学

8470000)昝殷著《经效产宝》,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9190000)中国籍的波斯人李珣著《海药本草》

9360000)中国的和凝父子撰著《疑狱集》,为法医学之始

9370000)中国此时已经能够以刀针割治瘿瘤(甲状腺肿)

9470000)中国的契丹主患热病,以冰罨贴胸腹四肢,为中国冰罨疗法之始

9510000)中国此时的临床使用已经出现鼻饲给药法

9500000中国的北方已将过去用杨枝作刷清洁牙齿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出现植毛牙刷

9730000)中国的刘翰、马志等人修改国家药典《本草》,编成《开宝新详定本草》

9740000)中国的李昉等重新校勘《开宝新详定本草》,为《开宝重定本草》

9780000)中国政府设立翰林医官院,组织编撰《太平圣惠方》等

9920000)中国的王怀隐等编成《太平圣惠方》,颁诸州,设医博士掌之

9980000)中国的四川一些医生开始为群众施行种痘术

10000000阿拉伯的阿维森纳吸收希腊和东方医学传统,建立阿拉伯医学体系(《医典》)

10260000)中国的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造等身针灸铜人两具作为针灸教学模型

10450000)中国的《续资治通鉴》载此时依据解剖刑犯内脏,绘制出《五脏图》

10570000)宋代创设"校正医书局",校正了《神农本草经》等历代医学经典著作,并刻版印行

10600000)宋代官办医学校“太医局”,学生300人分习产、眼、疮肿、口齿及疮肿等九科

10610000)中国的苏颂主编成《本草图经》,系第一部由政府编绘成的刻版药物图谱

10680000)中国的医官马世辰应邀前往高丽国(今朝鲜)治病

10750000)中国的《苏沈良方》首载秋石制取法, 为最早的性激素制剂

10760000)中国的官方改革医学教育,采用"三舍法",重视临床实习考察,令学生分习各科

10760000)中国在太医局设官营药铺卖药所,即熟药所,实行国家专卖,此后推行全国

10820000)中国的慎微编撰《证类本草》

10860000)中国开始注意镀金工人为水银所熏引致头手俱颤,及采石人为石末伤肺等职业

11060000)中国的杨介与画工解剖死刑后的人体,校以古书,编成人体解剖图谱《存真图》

11140000)中国将合药所改为医药和剂局,卖药所改为医药惠民局,实行药政管理

11171001)中国政府公布次年《运历》,警示民众提前预防疾病

11300000中国首都已经建立每年春季沿门清理地沟,每日扫除垃圾及清除粪便等公共卫生制度

11300000)中国窦材的《扁鹊心书》首载山茄花(曼陀罗花)和大麻花作全身麻醉剂

11440000)中国的成无己撰《注解伤寒论》

11490000)中国陈旉编撰的《农书》中有关于垃圾粪便合理处理和利用的记述

11700000)中国的洪遵刊《洪氏集验方》,首次记述同种异体骨移植术

12000000)中国的张杲已能鉴别天花和水痘

12200000中国的《圣济总录》成书,颁行全国

12320000)中国的药肆中始有"饮片"之名

12370000)中国的陈自明撰著《妇人良方大全》,为中国最早的妇科专著

12470000)中国的宋慈撰成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12680000)中国政府颁布卫生法规,设官医提举司掌医户差役词讼,由儒吏执掌卫生法规

12850000)中国形成各路医学教授学正,训诲医生每月朔望到指定处交流经验的制度

12920000)中国元朝政府在首都和上都(多伦)各设回回药物院

13000000)中国的滑寿发现小儿麻疹之粘膜疹

13070000)中国邹鈜续增陈直的老年病专著《养老奉亲书》,更题为《寿亲养老新书》

13160000)中国政府规定医生必须精通十三科之一方能获准行医

13300000)中国蒙古族的忽思慧撰《饮膳正要》,为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13310000)中国的李仲南撰《永类钤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13370000)中国的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首创"悬吊复位法" 治疗脊柱骨折

14000000中国蒙古族的沙图穆苏(一说回族)撰成《瑞竹堂经验方》

14030000)中国的明朝政府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其中收载有明代以前的大量医书

15130000)中国的李濂撰著了《医史》

15500000)中国的沈之问撰著了《解围元薮》,为中国第一部麻风病专著

15540000)中国的薛铠著《保婴撮要》,创用烧灼断脐法预防婴儿破伤风

15670000)中国《痘科金镜赋集解》载,安徽以接种人痘法预防天花,后逐渐传至全国

15670000中国安徽太平县的医生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

15680000)中国的徐春甫等在直隶顺天府(今北京)组织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

15750000中国的王向撰著《眼科龙术医书

15780000)中国的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成书,1593年于金陵首次印行,世称金陵刻本,该书明确提出部、类、种三级生物分类程序

16000000中国蒙古族的占布拉著《医法海鉴》,记述蒙古医治疗各科疾病的方药

16010000)中国的杨继洲撰《针灸大成》

16020000)中国的王肯堂著《证治准绳》

16170000)中国的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述设计精巧的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等

16170000)中国、朝鲜联合举行医学疑难问题讨论会,会议纪要名为《医学疑问》

16200000)中国的武之望著《济阴纲目》

16250000中国的土茯苓输至印度、土耳其、波斯等国。被视为治花柳病良药

16320000)中国的陈司成撰《霉疮秘录》,为中国第一部梅毒病证治专著

16420000)中国的吴又可著《温疫论》,论述传染病传染途径、病源及特异性等

16420000中国的吴又可撰写流行病学专著《温疫论》

16500000中国藏族的德西•桑吉嘉措著《藏医史》

16750000)中国的渔阳天花流行,有人设坛厂,购求出痘夭亡儿尸火化,以控制传染

16810000)中国政府诏令全国推广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之流行

16830000)荷兰东印度公司的WT瑞尼把中国的针灸术介绍到欧洲

16880000中国的“人痘接种法”已经开始向欧洲传播

17040000)根据《四部医典》和《月王药诊》内容绘制的藏医学系列挂图共79幅全部完成

17170000)中国人痘接种术传入土耳其,随后又由英国公使夫人MW蒙塔古传入英国

17210000)波尔斯东在美国首先推广中国人痘接种术

17230000)中国蒋廷锡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内有《医术典》(医部全录) 520卷

17420000中国的俞茂鲲在《医宗金鉴》介绍了痘衣、痘浆、水苗、旱苗四种接种方法

17420000)中国的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刊行

17420000)中国的叶天士著《温热论》,门人集其医案撰为《临证指南医案》

17570000)中国的张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0000)中国的赵学敏撰《串雅外编》、《串雅内编》

17720000)中国政府编辑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录医书97部,存书目94部,附录 6部

17870000)中国藏族的蒂玛•丹增彭措撰《晶珠本草》

17920000)中国的唐大烈主编《吴医汇讲》,为中国最早的医学期刊

17980000)中国的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及门人整理之《吴鞠通先生医案》

18000000)中国蒙古族的洛•索勒日哈木著《脉诀概要》《巴莎木制药法》和《药物识别》等

18000000中国蒙古族的堪布-伊舍巴拉吉尔撰《甘露医理》、《甘露诊疗》等

18200000)真性霍乱(俗称吊脚痧)传入中国

18220000)《太医院志》载, 清政府下令在太医院内废止针灸科

18280000)中国的汪期莲辑《瘟疫汇编》,记载苍蝇为瘟疫(霍乱)传染之媒介

18300000)中国的王清任撰成 《医林改错》,纠正前人在人体解剖中的某些谬误

18300000中国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纠正许多解剖学与生理学的错误认识

18380000)中国的郑宏纲著《重楼玉钥》

18480000中国的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述了植物1714种,绘图精审,有的可据以定科或目

18640000)中国的吴尚先著《理瀹骈文》

18720000)中国新疆的拜德热丁•苏皮阿匐撰著《验方锁要》

18750000中国的蒙人占布拉道尔吉著《蒙药正典》

18840000)中国的唐容川先后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西汇通" 之名目此始

18980000中国的严复译出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

19000000中国的库西卡编著《蒙医验方集》,初并附有蒙、藏、汉、满四种文字的蒙药名录

芡实要怎么样吃最好,小孩能吃芡实吗关于芡实的问题,是目前很多的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而且想要深入了解的。问题不解决,只会越积越多。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芡实怎么吃

  芡实怎么吃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因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但是芡实怎么样吃最好,最健康却很多人都不知道,根据《本草择要纲目》的“芡实糯米粥”,《经验方》的“鸡头粥”,《本草纲目》的“芡实粥”等。我们得知芡实还是煮粥吃最好,尤其是长期食用。

  二、常用的古方芡实煮粥

  1、芡实粉粥(《本草纲目》)芡实粉6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为粥。早晚温热服。功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聪耳明目,好颜色。食之可抗老防衰,并治慢性腹泻,小便频数,遗尿。《医部全录》评价曰:“此方看之殊觉平易,诸方不能及,常试有验,虽至老服之,精神愈健。”

  2、鸡头实、莲实方(《医心方》)八月取莲实,九月取鸡头实,阴干,共碾为粉食用。一日一次,每次10克,开水冲成糊,加少许糖(糖尿病患者不加糖)。功能益气力,养神不饥,除百病,轻身延年。

  三、儿童可以吃芡实吗

  小孩子是可以吃芡实的,芡实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古酸,抗坏血酸等,能增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具有收敛,滋养作用。但仍不可多吃,毕竟小儿脾胃虚弱,本来就易出现食物积滞问题。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等。

公元前2500年

-25000000中国已有酿酒活动,并出现大量的陶制专用酒器,古字中的医字从酉字,酒与医相联系

-20000000中国的甲骨文中关于王制叙述中提到"病小臣",视为医疗行政之始

-20000000中国的甲骨文中已有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和多种疾病的描述,并有除虫、沐浴等记载

-20000000中国的仓颉整理象形文字,以鸟、兽、虫、鱼为偏旁规范生物名称,初具生物分类思想

-15000000中国的《尚书•说命》对服药后的反应与疾病关系进行了论述

-15000000中国的商都设有下水道,已知住宅、身体、饮食清洁,并出现专门的卫生和医疗用具

-10000000中国《周礼》《礼记》对四季气候变异引起的多发病与疫病流行已有一定认识

-10000000中国出现"凌人",专管藏冰,用冰防腐

-10000000中国的《周礼》划分医学为食医、 疾医、疡医、兽医,为医学分科之始

-10000000中国设立医官掌管医药卫生,年终统计医师治愈或死亡人数并予奖罚,为医疗考绩之始

-10000000中国文献记载的生物名称已有1000多种,并分为草、木、虫、鱼、鸟、兽六类

-7000000中国的管仲提出生命起源的气化论,认为生命是由气本身的自然变化而产生的

-5800000中国的医缓提出治疗疾病的"攻、达" 两种方法, 并认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为不治

-5560000)中国人已经认识到狂犬之为害

-5410000)中国的医和倡阴、 阳、风、 雨、晦、明 "六*致病学说",为最初的病因理论

-5000000中国描写人体解剖与生理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问世

-5000000中国的《尔雅》出现类和属的概念,植物区别为草本和木本,动物分为虫、鱼、鸟、兽、畜

-4000000中国的扁鹊诊病时,已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已用针灸、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

-4000000中国的简帛医书《十一脉灸经》记载详细的经脉学说,已有汤、散、丸、药酒等剂型

-4000000中国的简帛医书《五十二病方》详实叙述各病症状,其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丰富多样

-4000000中国简帛医书《导引图》为现存最早的医疗体育图

-3000000中国的《内经》论述了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以及疾病认识、治则治法、养生保健等

-3000000中国的《山海经》记载有关药物百余种,并叙述数十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3000000中国的魏襄王使用玉唾壶,说明此时讲究个人卫生,已用唾壶收拾痰涎

-2200000)中国的政府专设有“疠人坊”,收容流落到社会上的麻风病人

-2200000)中国湖北的秦简较详细地记载了有关法医学的内容,包括活体及现场和尸体的勘查等

-2200000)中国咸阳的阿房宫安装了五角形直径60厘米的下水道管,并配有浴池、冰库等设施

-2130000)中国的秦始皇下令焚诗书百家,惟医药、种树之书不在禁书之列,得以幸免

-2060000)中国的湖南湖北的汉墓葬式说明尸体防腐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1500000中国的医师淳于意针对汉文帝诏问所述之25例病案,汇集成《诊籍》(最早的医案0000)

-260000)中国的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书, 有医经7部,经方11部

公元1年

50000)中国政府设"本草待诏" 一职, 征集国内通晓方术、本草的学者,为《本草经》创造了条件

160000)中国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同解剖尸体 "度量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其终始,云可以治病"

250000)中国朝廷置太医令,掌诸医,下设员医 293人,员官19人。另设药丞、方丞各一人

270000)中国的《论衡•解除篇》中提出蚤、虱有吸血之害

600000中国民间倡导跑步、气功等健身运动

1000000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成书

1250000中国郑玄释“五毒攻之”为用瓦罐将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烧之",即以升华法炼制外科用药

1620000)中国陇右军中大疫, 死者十之三四,军中设庵卢收治病人,此乃野战传染病院之始

1860000)中国毕岚创造翻车渴乌(洒水车),用洒南北郊路。乃城市用洒水车以保持卫生之始

1900000中国的《难经》 约成书于此时

1900000中国的《治百病方》约成书于此时

1900000)中国的华佗应用酒服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在麻醉下施行开腹术

1900000中国的华佗提倡医疗体育法,创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的"五禽戏”

2000000中国的张仲景完善中医辩证施治理论

2100000)中国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临床诊治体系

2500000中国的王叔和著《脉经》,是中国第一部切脉诊断专书

2500000中国的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 分为专论伤寒之 《伤寒论》与专论杂病之《金匮要略》

2560000)中国的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000000中国的葛洪撰《肘后方》首次描述了天花的流行,预防恙虫病及防治狂犬病发作的方法

3070000)中国的出现一系列脚气病诊疗技术专著

3500000罗马君士坦丁帝改信基督教,迁都拜占庭,下令在东方大城市兴建医院

3560000)中国发现多处流行疾疫,故实行人群隔离措施,如染疫朝臣百日不得进宫等

3920000)中国有例唇裂修补手术取得成功

4200000)中国的胡洽编著了《百病方》,其中载有用水银制剂作利尿药

4790000)中国的雷斅编成药剂学专著《雷公炮炙论》

4910000)中国的南方发大水,有人立廨收养贫病人,此为私立慈善医院的最早形式

4990000)中国的《刘涓子鬼遗方》论述了金创、痈疽、疮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000000)中国的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等书

5000000)中国葛洪的《肘后方》传入日本

5140000)中国的针灸传至朝鲜

5180000)西亚各国开始与中国通商, 所产多种药材如薰陆、郁金、苏木、青木香等传入中国

5330000中国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的特性等

5500000)中国针灸传至日本

5520000)中国的梁元帝萧绎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

5620000)中国的知聪携《明堂图》等 160余卷医书至日本

5700000)中国已经使用汞锡银合金作为齿科的填充剂

6080000)日本派药师惠日、倭汉直福因等人来中国学医

6100000)巢元方等编撰《诸病源候论》,为中国第一部病因病理学专著

6100000)中国的《诸病源候论》中载有肠吻合术、网膜结扎切除术、血管结扎术等方法

6240000)中国在首都举办太医署,设两级四科,是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医科大学,师生340多人

6290000)中国颁令各州、府设立地方医学校教授医学

6410000)中国的汉人大天、藏人达马郭夏把大批中医药书籍译成藏文,开始了藏汉医学交流

6450000)中国的玄奘由天竺等地收集大批医药文献回长安。对中印医药文化交流产生影响

6520000)中国孙思邈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成书,首次绘制彩色经络穴位挂图

6590000)中国的苏敬等人对前代本草著作进行修订,所撰《新修本草》由政府颁行全国

6820000)中国孙思邈所撰的《千金翼方》公布于世

6930000)中国医学教育制度传入朝鲜,朝鲜置针博士,教授中国医学

7000000)中国的比吉•赞巴希拉汉翻译《医学宝鉴》、《尸体图鉴》、《甘露宝鉴》等西方名著

7000000)中国的汉人摩诃衍和藏人毗卢遮那共同编译成《月王药诊》,为最早的一部藏医文献

7000000)日本引进中国医学教材和教育制度,设医师、医博士、医生、针师、针博士等

7130000)中国孟诜所撰《补养方》经张鼎增补,改名为《食疗本草》

7390000)中国的陈藏器撰成《本草拾遗》,创 "十剂"(方剂)分类法,并载"**"入药

7500000)中国各地的医家已广泛应用海藻、昆布、海蛤等制成丸散,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

7520000)中国的王焘撰《外台秘要》,集医学之大成,记有金针拨内障法及白帛浸尿法等技术

7540000)中国鉴真和尚抵达日本,传授中国科学文化与医药知识

7620000)中国的王冰重新编释《内经•素问》

8000000中国藏人宇陀•宁玛元丹贡布等所撰的《据悉》(四部医典)成书

8000000中国回鹘(维吾尔族)医学文献在此时大量涌现

8200000)中国唐代诗话中,载有眼科医生能为患者装假眼, 以珠代之

8410000)中国道人蔺某撰《理伤续断方》,其手法、手术复位及夹板固定的方法都有很科学

8470000)昝殷著《经效产宝》,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9190000)中国籍的波斯人李珣著《海药本草》

9360000)中国的和凝父子撰著《疑狱集》,为法医学之始

9370000)中国此时已经能够以刀针割治瘿瘤(甲状腺肿)

9470000)中国的契丹主患热病,以冰罨贴胸腹四肢,为中国冰罨疗法之始

9510000)中国此时的临床使用已经出现鼻饲给药法

9500000中国的北方已将过去用杨枝作刷清洁牙齿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出现植毛牙刷

9730000)中国的刘翰、马志等人修改国家药典《本草》,编成《开宝新详定本草》

9740000)中国的李昉等重新校勘《开宝新详定本草》,为《开宝重定本草》

9780000)中国政府设立翰林医官院,组织编撰《太平圣惠方》等

9920000)中国的王怀隐等编成《太平圣惠方》,颁诸州,设医博士掌之

9980000)中国的四川一些医生开始为群众施行种痘术

10000000阿拉伯的阿维森纳吸收希腊和东方医学传统,建立阿拉伯医学体系(《医典》)

10260000)中国的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造等身针灸铜人两具作为针灸教学模型

10450000)中国的《续资治通鉴》载此时依据解剖刑犯内脏,绘制出《五脏图》

10570000)宋代创设"校正医书局",校正了《神农本草经》等历代医学经典著作,并刻版印行

10600000)宋代官办医学校“太医局”,学生300人分习产、眼、疮肿、口齿及疮肿等九科

10610000)中国的苏颂主编成《本草图经》,系第一部由政府编绘成的刻版药物图谱

10680000)中国的医官马世辰应邀前往高丽国(今朝鲜)治病

10750000)中国的《苏沈良方》首载秋石制取法, 为最早的性激素制剂

10760000)中国的官方改革医学教育,采用"三舍法",重视临床实习考察,令学生分习各科

10760000)中国在太医局设官营药铺卖药所,即熟药所,实行国家专卖,此后推行全国

10820000)中国的慎微编撰《证类本草》

10860000)中国开始注意镀金工人为水银所熏引致头手俱颤,及采石人为石末伤肺等职业

11060000)中国的杨介与画工解剖死刑后的人体,校以古书,编成人体解剖图谱《存真图》

11140000)中国将合药所改为医药和剂局,卖药所改为医药惠民局,实行药政管理

11171001)中国政府公布次年《运历》,警示民众提前预防疾病

11300000中国首都已经建立每年春季沿门清理地沟,每日扫除垃圾及清除粪便等公共卫生制度

11300000)中国窦材的《扁鹊心书》首载山茄花(曼陀罗花)和大麻花作全身麻醉剂

11440000)中国的成无己撰《注解伤寒论》

11490000)中国陈旉编撰的《农书》中有关于垃圾粪便合理处理和利用的记述

11700000)中国的洪遵刊《洪氏集验方》,首次记述同种异体骨移植术

12000000)中国的张杲已能鉴别天花和水痘

12200000中国的《圣济总录》成书,颁行全国

12320000)中国的药肆中始有"饮片"之名

12370000)中国的陈自明撰著《妇人良方大全》,为中国最早的妇科专著

12470000)中国的宋慈撰成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12680000)中国政府颁布卫生法规,设官医提举司掌医户差役词讼,由儒吏执掌卫生法规

12850000)中国形成各路医学教授学正,训诲医生每月朔望到指定处交流经验的制度

12920000)中国元朝政府在首都和上都(多伦)各设回回药物院

13000000)中国的滑寿发现小儿麻疹之粘膜疹

13070000)中国邹鈜续增陈直的老年病专著《养老奉亲书》,更题为《寿亲养老新书》

13160000)中国政府规定医生必须精通十三科之一方能获准行医

13300000)中国蒙古族的忽思慧撰《饮膳正要》,为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13310000)中国的李仲南撰《永类钤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13370000)中国的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首创"悬吊复位法" 治疗脊柱骨折

14000000中国蒙古族的沙图穆苏(一说回族)撰成《瑞竹堂经验方》

14030000)中国的明朝政府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其中收载有明代以前的大量医书

15130000)中国的李濂撰著了《医史》

15500000)中国的沈之问撰著了《解围元薮》,为中国第一部麻风病专著

15540000)中国的薛铠著《保婴撮要》,创用烧灼断脐法预防婴儿破伤风

15670000)中国《痘科金镜赋集解》载,安徽以接种人痘法预防天花,后逐渐传至全国

15670000中国安徽太平县的医生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

15680000)中国的徐春甫等在直隶顺天府(今北京)组织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

15750000中国的王向撰著《眼科龙术医书

15780000)中国的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成书,1593年于金陵首次印行,世称金陵刻本,该书明确提出部、类、种三级生物分类程序

16000000中国蒙古族的占布拉著《医法海鉴》,记述蒙古医治疗各科疾病的方药

16010000)中国的杨继洲撰《针灸大成》

16020000)中国的王肯堂著《证治准绳》

16170000)中国的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述设计精巧的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等

16170000)中国、朝鲜联合举行医学疑难问题讨论会,会议纪要名为《医学疑问》

16200000)中国的武之望著《济阴纲目》

16250000中国的土茯苓输至印度、土耳其、波斯等国。被视为治花柳病良药

16320000)中国的陈司成撰《霉疮秘录》,为中国第一部梅毒病证治专著

16420000)中国的吴又可著《温疫论》,论述传染病传染途径、病源及特异性等

16420000中国的吴又可撰写流行病学专著《温疫论》

16500000中国藏族的德西•桑吉嘉措著《藏医史》

16750000)中国的渔阳天花流行,有人设坛厂,购求出痘夭亡儿尸火化,以控制传染

16810000)中国政府诏令全国推广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之流行

16830000)荷兰东印度公司的WT瑞尼把中国的针灸术介绍到欧洲

16880000中国的“人痘接种法”已经开始向欧洲传播

17040000)根据《四部医典》和《月王药诊》内容绘制的藏医学系列挂图共79幅全部完成

17170000)中国人痘接种术传入土耳其,随后又由英国公使夫人MW蒙塔古传入英国

17210000)波尔斯东在美国首先推广中国人痘接种术

17230000)中国蒋廷锡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内有《医术典》(医部全录) 520卷

17420000中国的俞茂鲲在《医宗金鉴》介绍了痘衣、痘浆、水苗、旱苗四种接种方法

17420000)中国的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刊行

17420000)中国的叶天士著《温热论》,门人集其医案撰为《临证指南医案》

17570000)中国的张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0000)中国的赵学敏撰《串雅外编》、《串雅内编》

17720000)中国政府编辑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录医书97部,存书目94部,附录 6部

17870000)中国藏族的蒂玛•丹增彭措撰《晶珠本草》

17920000)中国的唐大烈主编《吴医汇讲》,为中国最早的医学期刊

17980000)中国的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及门人整理之《吴鞠通先生医案》

18000000)中国蒙古族的洛•索勒日哈木著《脉诀概要》《巴莎木制药法》和《药物识别》等

18000000中国蒙古族的堪布-伊舍巴拉吉尔撰《甘露医理》、《甘露诊疗》等

18200000)真性霍乱(俗称吊脚痧)传入中国

18220000)《太医院志》载, 清政府下令在太医院内废止针灸科

18280000)中国的汪期莲辑《瘟疫汇编》,记载苍蝇为瘟疫(霍乱)传染之媒介

18300000)中国的王清任撰成 《医林改错》,纠正前人在人体解剖中的某些谬误

18300000中国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纠正许多解剖学与生理学的错误认识

18380000)中国的郑宏纲著《重楼玉钥》

18480000中国的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述了植物1714种,绘图精审,有的可据以定科或目

18640000)中国的吴尚先著《理瀹骈文》

18720000)中国新疆的拜德热丁•苏皮阿匐撰著《验方锁要》

18750000中国的蒙人占布拉道尔吉著《蒙药正典》

18840000)中国的唐容川先后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西汇通" 之名目此始

18980000中国的严复译出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

19000000中国的库西卡编著《蒙医验方集》,初并附有蒙、藏、汉、满四种文字的蒙药名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353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