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美好品质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1、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2、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
《水调歌头·咏竹》
作者: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2形容品德美好的诗句都有哪些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画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译文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途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旁人来夸‘梅花’的颜色好,只需要亲新的香气留在这天地间就足够了。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3形容物品好的诗句《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明代:袁宗道吾舅赠我宜兴瓶,色如羊肝坚如石。
吾家复有古铜铛,莲子枯硬土花赤。茗品长兴弟虎丘,酿法蓟州兄三白。
酒苦茶香足我事,从此瓶铛不虚设。虚堂寂寂门下楗,惭无一技送晨夕。
读书觉眉重,临池嫌腕拙。世间百事百不能,乍可衡茆甘局蹐。
云心斋前一片地,斑驳苔钱红间碧。珊瑚漆几博山炉,拂竹捎花巧排列。
左置铛,右置瓶。大奴烧松根,小奴涤瓷罂。
坐愁汤老手自瀹,才闻酒响涎不禁。三杯好颜色,七椀生寒栗。
清冷顷觉肝肠换,磊块都从毛孔出。刘伶颂酒不颂茗,屈生爱醒不爱酲。
酲醒中间安置我,日日挈铛与挈瓶。况我此间蓬嵩宅,褊衣性畏人稀见客。
此物湖海清狂流,能攻吾短蠲吾癖。铛也老友瓶小友,竹也此君丈也石。
日与四子相周旋,共我山房呼五一。纷纷交态何须数,谁似尔我真莫逆。
4描写品格的优美的句子形容人物品质的成语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死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⑵志气 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为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奋发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其他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掞藻飞声 ⑶忠贞 忠诚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蹈节死义 断头将军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田父献曝 先驱蝼蚁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姜桂之性 宁死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武不屈 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三贞九烈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投梭折齿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⑷真诚 真诚 抱诚守真 诚心诚意 讲信修睦 金石为开 开心见诚 悃愊无华 披心相付 披肝沥胆 璞玉浑金 拳拳服膺 全心全意 推诚相信 推诚相见 推心置腹 推襟送抱 信及豚鱼 信誓旦旦 一寸丹心 允执其中 真心实意 诚实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恪守不渝 倾心吐胆 杀彘教子 实心实意 拭面容言 天人共鉴 闭邪存诚 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 胸无城府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坐言起行 肝胆相照 ⑸谦虚 虚心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满招损,谦受益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逊志时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移樽就教 以莛叩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 自知之明 律已 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 修心养性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自怨自艾 谨慎 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 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 守口如瓶 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 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瞻前顾后 其他 见贤思齐 名列前茅 平步青云 弃暗投明 弃旧图新 青云直上 绳愆纠谬 水涨船高 痛改前非 突飞猛进 脱胎换骨 恶居下流 再接再厉 ⑹廉洁 廉洁 不忮不求 澹泊寡欲 奉公守法 富贵浮云 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 纤尘不染 洗手奉职 枵腹从公 一尘不染 一介不取 一琴一鹤 饮马投钱 澡身浴德 无私 大公无私 公事公办 公正无私 公而忘私 顾全大局 国尔忘家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涓滴归公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嫠不恤纬 摩顶放踵 舍己为人 舍已救人 舍己从人 先人后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修身洁行 一秉至公 衣被群生 以义割恩 正直 不愧屋漏 大义凛然 大事不糊涂 风骨峭峻 刚肠嫉恶 光风霁月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浩然之气 襟怀坦白 明镜高悬 事无不可对人言 守正不阿 守经达权 堂堂正正 危言危行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不由径 严气正性 正大光明 仗义执言 慷慨 高义薄云 慷慨解囊 乐善好施 勇为 见义勇为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清高 不为五斗米折腰 超然物外 超尘拔俗 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 洁身自好 狷介之士 落落难合 特立独行 与世无争 其他 目不邪视 相忍为国 修桥补路 眼里揉不下沙子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正义凛然 直道而。
5关于“品行”的句子有哪些1 不要说谎,不要惧怕真谛。
2坦率是老实跟英勇的产物。
3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4没有失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5信誉既是无形的力气,也是无形的财产。
6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7人们不太重视自己的气力――这就是他们脆弱的起因。
8创业不像读书,一天能够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足迹走。
9品牌包括了公司多年来积聚的诚信名誉,是一笔宏大的无形资产。
10求珍品,咀嚼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11尊敬是一缕东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暖和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12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咱们毕生的声誉。
13宽容光滑了彼此的关联,打消了彼此的隔膜,扫清了彼此的顾虑,促进了彼此的懂得。
14信用是一种古代社会无奈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束缚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本身的道德力量。
15走上社会后,我们深感信用危机的重大性和迫害性。但抱怨不用,更不能等候。重树社会信用必需靠每个人的尽力,要从当初做起,从本人做起。
6关于品酒的句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西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凉州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 《行路难》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将进酒》(关于品酒的句子)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琵琶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李贺 《致酒行》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 《无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 《过故人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 《游山西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 《渔家傲》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张先 《天仙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 《浣溪沙》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 《玉楼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晏畿道 《临江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水调歌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霖》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 《声声慢》温庭筠1、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2、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3、柳枝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4、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录萋萋。5、杨柳枝雨雨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范仲淹1、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3、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尫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4、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5、玉女窗 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妆。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
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苏轼1、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2、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3、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4、减字木兰花 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5、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辛弃疾1、山鬼谣/摸鱼儿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
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
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须记取。
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
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2、声声慢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
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
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千里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
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
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3、满江红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山木润,琅玕湿。
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4、满江红照影溪梅,怅绝代、幽人独立。更小驻、雍容千骑,羽觞飞急。
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是使君、文度旧知名,方相识。
清可漱,泉长滴。高欲卧,云还湿。
快晚风吹赠,满怀空碧。宝马嘶归红旆动,团龙试碾铜瓶泣。
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5、满江红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便过眼、等闲。
7表达产品好的句子一、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
二、树欲静而风不行,子欲养而疏不在。
三、在说话之前,先听;在回应之前,先想;在消费之前,先挣;在退出之前,先试。
四、质量是我们的自尊。
五、诚信是个宝,诚心质量好,操作要规范,细心事故少。
六、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的,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七、看见目标就看不到障碍。
八、人与人差异十分小,差异在念维方法,小小的差异决议了一集体的胜利与失败。
九、昨天的上风会被亮地的趋势所代替。
十、效益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
十一、产品如人品,质量如生命。
十二、过程控制,精益求精,一次做好,缺陷为零。
十三、我们可以输在人生起跑线,但毫不能输在人生转折点。
十四、微笑不用花一分钱,却永远价值连城。
十五、与其做一个有价格的人,不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与其做一个繁忙的人,不如做一个有效力的人。
十六、没有纲标的人,永远为有目的的人击工。
十七、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十八、生活将我们磨圆,是为了让我们滚的更远!
十九、用真情锻造产品,以爱心打造质量。
二十、挥别昨日的伤痛,得来今天的美好,摔掉今天的烦恼,相信明天会更好,每一个挑战都靠自己打倒,每一个幸福都靠双手捉牢。
二十一、人生寄望健康,健康源于质量。
二十二、命运不是等候,而是掌握。
二十三、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个人价值的增加。
二十四、换个方法思考,可以使问题变简单;换个立场看人,可以更宽容处世;换种心态看人生,可以得到更多美好。有时仅需换换角度,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
二十五、一个人什么皆能够开玩笑,但不可以跟大家的未来启玩啼。
二十六、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
二十七、人在难时给一心,胜似富时给一斗。
二十八、人若把自人框在必定的范畴内,就轻易限度了从彼的思维和格式。
二十九、用完美的质量打造常青的品牌。
8描写品德的句子是1、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
2、道德需要我们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落实。如果人人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无限美好!
3、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扞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5、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
6、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7、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生活、行为的准则规范,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有些人认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有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原来很简单。
8、道德其实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近得触手可得!
9、道德,就好似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无生命可言。
0、道德,常常挂在我们嘴边,但你可知道道德的真正含义?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
鸡泽县毛遂公园正门内的毛遂巨像 靳丽革 摄
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可是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先生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带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终军请缨
南越与汉朝和亲,汉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如同内地诸侯那样听从朝廷指令。终军主动请求说:“希望陛下赐给我一条长绳,我一定把南越王捆绑起来,带到宫廷门下。”于是,终军去劝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从了,答应整个南越国都为汉朝廷的属国。武帝非常高兴,赐给南越国大臣印绶,统一实行汉朝的法度,以新的办法改变南越的社会习俗,命令汉朝的使者留在南越,担负镇守和安抚的任务。但是,南越的相国吕嘉不想归顺汉朝,起兵攻杀了南越王,汉朝的使者也都被他杀死了。终军死时,只有20多岁。所以,世人都称他为“终童”。
古诗词教学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当前古诗词教学有哪些误区呢?
一是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取代了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自主、探究学习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各科教学的共性。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有着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
二是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目前古诗词教学大都停留在这一层次。一些以学习经典诗文为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
一、语言的品味
语言素养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实践诸多方面。对诗的语言的理解是读诗的基础。许多老师都指点学生自己看注释、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的意思读懂。如“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又如“感时花溅泪”,让学生理解“时”不仅指时候,还指时局、时势的动乱;“泪”不是一般的眼泪,而是生离死别的泪,是心惊肉跳的泪,是爱国爱家的泪。这样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注释上。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
1、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学会品诗。
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感情色彩、表现手法。
古诗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但不应停留在诗句内容的浅层,必须引导学生从诗句语言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
2、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
古诗词的诵读、吟诵,有别于一般课文的朗读。 一些古诗词教学读的量也很多,但就是读不出味道来。关键在于对诗句的诵读缺乏必要的引导,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裂开来。
读诗先读题,品诗先品题。
《送元二使安西》先让学生自读题,有的学生把“元二使”三个字连着读。教师再引导学生看注释,学生分别理解了“元二”“使”的意思,就读得正确了。
一些成功的课例都是伴随着大量的诵读,学生加深了对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的感悟。
3、教师的示范诵读,是对语言品味的导向。
重新认识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示范诵读的功能。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领会、感悟、传神。
教师重视范读,而且读的水平很高。声情并成,既传韵,传达诗的韵味,又传情,传达诗的感情。有的一次又一次范读,每次读的目的不同,节奏、语感,情感的表达不同,或是鲜明对比,或是层层深化。既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语言艺术,也体现了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这就和一些教师的教学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以播放录音代替范读,有的吝惜到全程仅作一次范读。这反映了教师没有整体把握好诗词教学的特点,没有刻意去提高自己诵读的水平。
二、情感的感悟
必须把握好古诗词以诗传情这一特点。古诗词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1、“情感态度”这一教学目标的维度必须恰当定位。
由于诗词时代背景的独特,学生学习时空的距离,“情感态度”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必须与文本深入对话,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的意境,情感及其表现手法,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观摩课所执教的一些诗词主题鲜明,情感强烈,情感目标的定位都比较恰当。
例如:
如:教杜甫的《春望》,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诵读,比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自然体会到诗人爱国爱家、优国优民的情感,引起了共鸣。
2、情感的感悟和语言的感悟要融为一体。
古诗词情感的感悟,必须立足于语言感悟的逐步深化。随着对语言的感悟,学生对诗词情感的共鸣也不断升华内化。
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古诗词教学应特别强调:以读带情,以读悟情。
观摩会大多课例都重视处理好语言的理解品味和情感的体验熏陶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味语言,以诵读作为基本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既深化了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3、教师要提高语言素养。
古诗词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有更高的要求,老师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语言魅力,以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的语言,以自己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1 品读唐诗作文
唐诗是中国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最可圈可点的奇葩。
唐诗不矫揉,不造作,没有雕饰俗套,没有无病 。唐诗里面无论是记一件事,写一处景,叙一段情,发一声牢骚,都词句洗练,韵律流畅,意境美妙,都能让读者感到它的真实和亲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爱的母亲呀,你对远方孩子的牵挂,惦念,期盼都缝进了一针一线,这细密缝织的都是无言而沉重的母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最亲爱的人呀,请随身携带家乡的红豆,那颗颗的红豆都是我对你深情的思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时候,美丽的时光,却往往流逝得那么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上制高点,一览无余祖国壮丽秀美的江河山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奇幻美丽,“天下谁人不识君”写的自信豁达……“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展现出一幅客舍对饮,难分难舍的别离画面。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李白杜甫自京华一见,从此至死不忘,日日思念,梦中相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一个这样的知心朋友,即便远离天涯,心里也感觉和近邻一样亲。“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让我们永远结成忘情的好友,相约在天上再相见。这些诗句,足见唐诗描写友情是何等真挚。
唐诗需要细品,才能品出唐诗的光彩。细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宁静神秘的月色,那烟波浩渺的春江,仿佛人间仙境,让人神往留恋。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临洞庭湖》,那松间明月,石上清流,寥廓长空,会让你的精神升华到空明无碍的境界,心灵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白居易的如花雨,韩愈的天街小雨,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苍,哪一处风景不是千古流传。
唐诗是历史的积淀,是时代的产物。如果没有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索然无味;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 的忧伤,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韵味;如果没有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将黯然失色;若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显得寡然无味。
唐诗就是诗化了的中国,几乎凝结了我们中国人的所以感情,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对话,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抽离都市的繁华,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心也随同它飞越在古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
唐诗和你的心情连在一起。烦闷时读唐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足以解忧。闲静时读唐诗,长河落日,大漠雄风,渔舟逐水,很能陶冶人的情操。
伤心时读唐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旷世的悲凉最能体现你此刻的心情。高兴的时候读唐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极而狂,让你也不禁展颜。失意时读唐诗,知道兴尽悲还来,盈虚终有数,“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怎能不居安思危?为官者读唐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为官者是百姓的父母,怎能不读不反思?修身者读唐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耐得住寂寞,万事方可做;少年读唐诗,读《金缕曲》,就能不断进取;老年人读唐诗,读《老将行》,老年人就能壮心;出游者读唐诗,读《望岳》,《庐山谣》,《黄鹤楼》……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后,简单的表达,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唐诗还可以让我们透过书页窥见长安城那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
唐诗,凝重而古雅,它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复杂情感。品读唐诗,既是品读过去,也是提高自己。
2 如何写好诗歌作文怎样写诗歌? 现代诗歌怎么写 第一: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一般是整首诗歌的灵魂,需要仔细提炼。
也可以是诗歌内在的主线,类似小说的主体思想。当然,诗歌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那是对于诗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的而言,在这里,并不提倡把诗歌的题目代号化。
第二:诗歌的长度 总体说来,诗歌的长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长,长到几时行乃至几百行;可以短,短到只有几行,甚至几个字。但是,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在里面,要根据语言的张力而定,不可肆意缩短和延长。
要根据诗歌的语言的张力来定,不能过火,也不可不足,这两者都不是好的选择。 第三:诗歌的立意 诗歌本身可以无立意,可以有立意,但是要根据语言和技巧来定是否需要立意。
严格的来说,诗歌的立意同小说的立意不同,但,也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来给诗歌立意。诗歌的立意不象小说那样要求严格,诗歌的立意仅仅是一条线索而已,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能谈到写成什么理论性教材。
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脑子中形成诗歌的句子的时候,立意已经产生,可能产生的仅仅是几个字或者几个词,但是,立意跟随的就是这几个字或者词产生。 要是非得将立意说明白的话,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去定;但是,还要根据诗歌的题目来定,诗歌的题目本身就是诗歌要围绕的中心,所以,一个诗歌的题目可以简单的认为是诗歌的立意所在。
第四: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运用相当复杂,在这里仅仅讲几个重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而且要有张力,就是所谓的短小精悍。
掌握语言的火候。所谓语言的火候就是要掌握好诗歌的本身对于语言的要求,不能过火,不能可意把主旨拔高,不可肆意的宣泄,但是,也不可不足,不可将主旨压缩,不可萎靡的沮丧。
要有内在的音乐感。音乐感,就是写出来的一首诗歌要可以朗朗上口,可以把诗歌用唱的形式唱出来,要语言优美,精炼,不能拖沓,严格的要求不能拖泥带水。
一首好诗是可以直接谱曲,可以直接让歌手唱出来的。 要有内在的张力。
张力就是诗歌的弹性,象小说的语言的弹性一样,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至于诗歌的长短,要根据诗歌的立意而定,不能拖沓。 如果讲诗歌比喻成河流的话,这条河流无论怎么流,始终在河岸里面流动,始终不会象两岸泛滥。
散文则不然,你可以将两岸完全淹没,也可以只在河岸里流淌,这个就是诗歌和散文的相对的区别。所以,诗歌就是一条河流,一条从不泛滥的河流。
第五:诗歌的技巧 诗歌的技巧是最复杂的事情了,但是,总体上来说,诗歌和其他文体的写作基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 1, 意识流阶段,也就是纯意识的流动性创作,脑子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种没有章程的写法。 2, 运用各种技巧,提纲契领阶段,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的意图、构思和立意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写法去创作,一般搞写作的人可以从当中看出其写作的意图,和明确的主线,以及准确的立意,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类似在道路上面看着路标前行的创作阶段。
3, 无我的阶段,也就是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的技巧,可以不用提纲已经可以进行创作,类似技巧跟着你在走的阶段,类似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阶段性创作,已经把各种的技巧融会贯通,不需要再去找什么技巧,技巧自然不自然的就流露出来的阶段。 但是,无论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技巧这两个字。
但是,诗歌的技巧比起其他的文体的创作的技巧要相对复杂一点,不过,与其他文体的技巧也有相通之处。 诗歌的技巧之一:丰富的想像力 想像力在诗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你没有丰富的想像力可以成为好的小说家,哲理学家,或者政治学家,但是绝不可能成为好的诗人”。
这句话很正确,但是,还有一句话说:“诗歌来自胡说”,当然,诗歌不是在胡说,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诗歌的创作的形象性,与诗歌的创作的想像力的体现。 丰富的想像力是诗歌创作者所必须的不能摒弃的技巧之一,是有重要作用的。
大气,讲的是要有时代气息,让读者感触到时代的脉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大凡经久不衰的诗歌都有其大气所在。
李杜齐名,为什么老杜被称为诗圣,而老李却只被称为诗仙呢?因为从杜圃的诗中可以看出一代大唐的风貌。有划时代意义。
李白放荡不羁,尽管诗风飘逸,但随意性大,也就屈居诗仙了。 灵气,指的是表象与内涵的幻化关系。
任何灵魂都要有个躯壳做表象,没有躯壳,光有灵魂,是不完美的,那会使人看不到,摸不着。所以,灵魂要通过表象来体现;表象要通过灵魂来塑造。
哪吒还要有荷花来化身呢,否则灵魂无所依。在诗歌中,灵魂体现了一种思想,一种意识。
但如何幻化就要全凭个人的悟性了。例如郭小川的《选队长》:“年轻的团支书竞聘生产队长/手中的规划图就是立下的军令状/掌声/掌声把小村托了起来/托起来/放在他宽阔的肩上。”
后数第三句幻化得就相当好。这里的掌声代表大家的信任。
底气,指的是诗中的内涵(信息)要丰富,传递感情和信息,要多角度,大纵深,多方位的。信息量大,能给。
3 跪求作文:《品读经典诗文》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4 "品读2006年高考作文赏析安徽卷:品读人生
品读人生
人生如一本厚厚的大书,等待着人们亲手去书写,也等待着人们细细去阅读、去品味。
人生这本书可能不像小说那样情节跌宕起伏,不像散文那样优美深刻,也不像诗歌那样抽象晦涩,它的内容只是些平凡的人和事,甚至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但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人生中的每一位朋友,师长,甚至是每一位过客,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于是,孔子从师于不同的学者,如郯子,苌弘等,甚至从两小儿辩日小事中了解到看问题角度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的道理。曹怀东、朱熹平两位教授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最终证明了“世界七大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只要善于品读,每个人都能给人启迪,哪怕是广场上卖唱的乞丐,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品读他人,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学习。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爱迪生品读那一千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一举灭吴,一雪前辱;兰斯·阿姆斯特朗品读癌症的痛苦,却变得更加坚强,不仅战胜了病魔,更回到了深爱的自行车赛场。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槃。品读失败与痛苦,不仅是品读失败的教训,更是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品读失败与痛苦,是一种面对是一种感悟。
品读人生,还要学习品读成功与喜悦。人生道路中既有荆棘也有鲜花,品读成功与喜悦,是让人学会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时,也让人学会进取,不止步,不满足,向更高的高峰发起冲击。现代人生活条件大有改善,幸福感却大幅降低,为什么?因为现代人忘记了品读喜悦,忘记了珍惜幸福。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后,在获得诺贝尔奖嘉奖后,既珍惜这一成就,又不肯停步不前,而是继续探索,发现了更为珍贵的镭,二度获得诺贝尔奖。她品读了成功,并正确认识了成功,才有了更大的成就。品读成功与喜悦,是一种品味,更是一种超越。品读人生,是从他人身上汲取营养。品读人生,是从失败中获取教训。
品读人生,是在成功中学会珍惜。人生之书,需要我们亲手去书写,更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其中的每一句笑容与泪水,每一句成功与失败,都会在反复品读中不断润色,不断美化,成为颗颗璀璨的珍珠,成为我们毕生的宝藏。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丰富的知识和缜密的思维。文章从“品读他人”“品读失败”“痛苦品读成功与喜悦”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品读人生,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作者列举孔子、曹怀东、朱熹平、爱迪生、勾践、兰斯·阿姆斯特朗、居里夫人等大量的事例,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而不落俗套,不显得生硬。并且在列举事例时,有整句,有散句,形式多样,笔法灵活,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想写好文章,绝不是靠什么所谓的写作技巧, 而是要靠平时大量的阅读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只有注意品味人生,才能写出《品味人生》这样的美文。
1用诗词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诗词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在,利用诗词导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并提问词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后,我引导: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少年立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的青年抱负,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到“数风流人物,还看贪今朝”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诗词记录着中国革命的足迹,也记录着中国***成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就通过对毛泽东的诗词来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借助诗词,了解历史
诗词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大量的现实主义诗作,为研究历史提供了旁证材料,往往被称为“活的历史”。如《古代中国的农业》,我们可引入《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让学生理解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即使在繁荣的唐代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可引用元稹《估客乐》中的“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并设问:该诗中的哪些诗句表现了唐代商人商旅往来频繁、无所不至的情形?反映了商人什么特点?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就能了解到唐朝时商业发展的概况。
3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历史知识学习
高中历史教材语言的生动性不够,理论性较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进诗词教学可以增强历史课的美感。在讲授台湾人民反对割台斗争这一问题时,可用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来表达台湾人民在得知台湾被割让后的悲愤。
上讲授《红军长征》时,可以用毛泽东的诗歌《七律长征》来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齐声朗读《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问:“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如此艰难险阻,红军什么能够战胜它?从这首诗中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长征的胜利又有哪些历史意义?”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上《“一国两制”及其伟大实践》两岸关系新进展时,我让学生看视频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教学实践证明,将诗歌引入历史课堂,实现文史结合,既可以增加历史课堂的美感,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强化历史知识的学习。
4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如上《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时,讲到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各自的诗歌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诗歌特点,可以将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新乐府红线毯》投影出来,然后让学生阅读、比较,从中找出三位诗人的诗歌各自艺术特色: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特点是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诗的特点是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现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宋词的两大派别--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在词的风格上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学生可能不太明白。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笔者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李清照的《声声慢》投影出来,然后让学生阅读这两首词,找出它们在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很快就得出答案: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词风豪迈奔放,李清照的《声声慢》词风委婉含蓄。这样,学生不仅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而且从情感上体验了它们的不同。
如讲科举制,可通过引入诗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让学生体会科举制的影响。
5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主张通过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屈原那忧国伤时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爱国诗人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国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写照,课堂上通过介绍这些诗文可以对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毛泽东的“少年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何处青山不埋人”抒发了立志求学报效国家的赤子之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奋斗精神、“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古典诗歌用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组织排列极简单、极鲜明的事实,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或最强烈的情感,古典诗歌引入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如上《宋明理学》朱熹与陆九渊心学的分歧在哪里?我通过课件打出两人的诗,用欣赏诗作,来品味其人。
材料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材料二“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陆九渊
材料三 朱熹: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陆九渊:应该让弟子们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
问题:①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它一次吗?②读陆九渊的诗,你能从中找出“变”与“不变”的是什么?③朱熹和陆九渊求理的途径各是什么?
通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朱熹求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陆九渊求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也就是注重内心的体验和反省。陆九渊不仅诗中颂“心”、治学依“心”、求理问“心”,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心”字:“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顺利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问题。
为了使所引诗词在运用上达到最佳效果,引入诗歌要顾及到中学生的程度,学生现阶段的知识积累、能力结构,要注意所引诗词的做到精要、简明,但切忌断章取义。引入教学的古典诗歌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性,在思想上必须是能揭露统治阶级的荒*、社会的黑暗,抨击社会的罪恶和不公平,颂扬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现代诗歌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步,以相关背景为依据,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入点
初中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正因为这样而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内涵的一些东西。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就必不可以少地对作品背景的了解——这是能否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藏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短诗,诗中的对比是浅显易见的,诗中相对的两种人也是浅显易懂的,但对诗中两种人的行为和精神实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已知”来作为教学铺垫,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
所以,课前就务必先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关于鲁迅的一些情况,诸如其生平经历、作品解读、世人评价等等。于课间,尚未读文,即可集中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激发起学生对鲁迅精神的景仰。有了这个情感铺垫,教师辅之讲述作者创作此诗文的背景,教学这首诗歌就有个良好的开端了,学生对了解诗中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对人生的目标、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纪念鲁迅的意义就有了很好的依据。同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虽然充满浪漫色彩,但如果没有对中国“五四”过后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的了解,没有对郭沫若当时极大的愤怒、苦闷与感伤的了解,学生就很可能只读到诗中表层的美丽而很难从诗中解读出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向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关背景作铺垫,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诗歌中形象及思想的把握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个开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头戏还在于诗文的品读过程。
第二步,以诵读为依托,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炼、形象、富有音乐美。
余光中《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歌句式均匀整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指导诵读时,非但要学生读准字音节奏,且要吐字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唱”出来。虽是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的理解,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来诵读,而不可“框”在一个规定的架子里遭受折腾,造就矫揉造作的“异口同声”和“整齐”,有折人性。
贺敬之《回延安》中“杜甫川唱来/柳林铺子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肚子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其中的激动、喜悦,任由学生读得激昂强烈、一泻千里;《桂林山水歌》中“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伏波山下/还环洞,宝珠久等/叩门声……”这仿佛道不尽的沧桑历史和漫长历史中的感慨,任由学生读得低沉舒缓,犹如山间潺潺溪流……诵读是赏析诗歌的重要依托,是诗歌意境解读的物质条件。
《乡愁》中,那承载着诗人小时候依恋母亲安慰的“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相思和依偎的一张“窄窄的船票”、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相见的'一抔黄土,和象征着中华古老民族深深伤痕的“浅浅的海湾”,以及“这头”与“那头”沉重的分离,都是在诵读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有了这个基础上,再将学生引向诗歌的赏析。
第三步,以情感为主线,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
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
还以余光中《乡愁》为例:那“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那“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往来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那一抔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灵将归往何处?……诗人的这些浓烈的情感,无不在诗中的“小”、“窄”、“矮”、“浅”之间得到反衬。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凸现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要指出的是,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所谓“诗无达诂”,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清代的王夫之就说过:“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现代诗歌教学的鉴赏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
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开头这样写道: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诗中“神”、“仙”、“情”、“梦”等字眼神姿仙态,如情似梦,迷离奇妙,妙不可言。神仙谁都没有见过,但云雾中影影绰绰出现的仙女形象,唤起了人们那种捉摸不定的美感,而情和梦也是不确定的,在教学中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想象,允许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眼光来理解“神”、“仙”、“情”、“梦”。同样,在《乡愁》赏析中学生对诗人情感还会有怎样的体验,教师都应抓住学生瞬间的灵光,捕捉学生动情的联想与想象以达到教学目的。
第四步,放飞思维的翅膀,品位诗歌的意境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即是壮阔、豪迈之意境。
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切切实实培养起他们的艺术鉴赏力。现代诗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境”呢?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就比如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雪》时,辅之展现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图景,假定词人立于皑皑高原的一个至高点上,放眼四周、所见所想,由此品味出词人在“望”所包含上、下、内、外的空间里,和“惜”所包含秦、汉、唐、宋的时间里,所表现出来的一代伟人的气魄、胸怀和人格魅力。
其次,从品味诗词语言入手,引导学生一点点地感悟到诗歌意韵之美,也是教学中能避免架空赏析的一个好方法。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对诗人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强烈的共鸣,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诗歌品赏过程是需要思维的,而思维是允许开放性的、有个性的。但须注意,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所以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比如上文所述应把握其相关背景来解读便是避免曲解的关键依据。解读诗歌不可丧失标准任意而为,而是对于一些具有丰富复杂内涵的诗歌作“可能的”多重解释,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最符合原意的解读,而不是远离或僵化地就诗论诗。读诗、品文只是在“学”的层面上,而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生活。现代诗歌的教学亦应本着这个根本,由学至用。
第五步,以生活为蓝本,展现心中的诗情画意
应该说,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对现代诗歌的创作练习上是重视不足的,许多中考作文要求就有明显的限制——“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在考试这指挥棒指引下,教师极少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生活,甚至是扼杀,不让写。初中阶段学生尝试诗歌的写作是可行的。首先,从理论上讲,应该鼓励我们的学生们“诗意”地生活着,对人间、社会、世界、生活的关怀怀有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们懂得:我们的情感生活,是在生活中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昧,走向高雅、精致、聪慧的生活;
其二,现代诗歌在文字理解的难度并不大,进入诗歌的状态也不是很困难,学生在大量的朗读,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诵后,是很容易走进创作的氛围与诗意之中的;
其三,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构成美妙的图画,加以滋润灌注激情,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现代诗歌课堂教学的外延应和生活的内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的语言去感知生活、表现生活,哪怕是悲哀、无奈和叹息。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教师要去掉畏难情绪,大胆指导学生去尝试,自己带头去即兴写诗。开始,只要冲破思想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把自己想出来的很美的句子写出来,哪怕只有一句,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再要求依据音律节奏分行排列,最后才提出适当考虑双句或小节末的字的大致押韵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