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阴阳?阴阳是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阴阳?阴阳是道?,第1张

我们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是道文化,那么道是什么?老祖先早就总结好了。“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不就是阴阳吗?阴阳不就是道吗?多简单!这个观点出处不详,却风靡全网,很多所谓的国学大师都这么讲,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易传》里面的这句话,不是说“阴阳就是道”。王弼说:“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什么意思呢?可以说是阴,也可以说是阳,还没定下来呢。怎么到“国学大师”手里就成定论了?阴阳就是道?蔡康伯说:“道”是“无之称”,“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说的还是阴阳的不确定性啊。程颐说:“以阴阳为‘气’”。朱熹说:“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还是没有说“阴阳就是道”,而是说阴阳是“气”,道是气的道理。张载进一步指出“气”的道理,说:“气在变化过程中总有清浊、动静、屈伸两个方面而不偏废,天地万物都如此。”王夫之继承了张载的学说,加入了统一对立的观点,并说:“只见统一为‘庸人’,只见对立为‘妄人’”,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错误认知“和而解”,没有认识到“阴阳对立的永恒性”认为这种对立会和解。综上古人所论,从来没有一个人说“阴阳就是道”。那么这些“国学大师”的知识从哪里来的呢?

笔者认为不全是。阴阳是用双方对立关系抽象出来的概念,甚至后来加入了“气”的概念,加入了“对立统一”的概念,仍然说的是“规律”这个层面。如何解释道的其他特性呢?“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难道阴阳可以先天地生?还是可以独立而不改?阴阳本身就不是独立的,本身就是阴阳互转的,哪里来的“不改”之说?再者阴阳只是属于规律的一部分,从唯物辩证法来说”对立统一“只是三大规律之一。从实际物体来论,凡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的均可以阴阳思维分析,那么一分为三,三合为一的事物怎么断阴阳呢?确定阴阳还得把阴阳相关的理论套入,根本无法进行逻辑分析。任何一种学说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迷信阴阳者“打死不认可”的客观事实,不承认缺陷,也就没有发展的可能性。阴阳只能说是“道”万千规律中的一种而已,不具备给“道”代言的条件,事实上任何具体的学说都不能说是道。

探寻道和阴阳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具体所指确定之后,才好明确的表达关系。所以这实际上是三个问题,需要分别回答:道是什么?阴阳是什么?道和阴阳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可以单独把“道”作为一门哲学,把“阴阳”作为一门哲学,这种做法分化出来两个学派,一个是以“遵道贵德”为基本主张的道家学派,一个是以“尊天命合阴阳”为主张的儒家学派。作为一门哲学,道家和儒家对宇宙生成的表述是不同的,道家认为“道”在天地万物之前,道生一切。儒家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时候就产生一个本质上的分歧,“三生万物”和“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截然不同的宇宙生成论,也就是说这两个学派的根本世界观是不同的。关于天地万物,宇宙的由来前秦有很多种说法,不过流传至今最流行的就是这两种再加一个神创论。我们另篇讨论。

这里讲的“两仪”就是阴阳,太极是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一种存在,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一”,也就是道家说的“道生一”的“一”,大概也是这种存在。“一生二”开始分裂,“太极生两仪”开始分裂。在宇宙生成问题上,大致可以这样对应比较的,但是笔者在此强调,儒道两家的世界观是不同的,所以表现出来的方法论差异就比较好理解了。

我们明确了“易”大概可以同“道”放在一个维度讨论,“太极”大概可以跟“一”放在一个维度讨论,“两仪”大概可以跟“二”放在一个维度讨论。二就是天地、是乾坤、是阴阳。不同的是二并不能等同于万物,万事万物中都包含阴阳,都能体现道,这中间隔着一个“三”。早期道学中的阴阳多指阴阳二炁或是阴阳二元。在名词定义上,跟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还是不同的。

阴阳是道在万物上面的一种表现,可以体现道的一部分特征,而不能等同于道。道恒无名,确定了道的高维度;强为之名,确定了道作为概念来指代“本体”是的捉襟见肘,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一个人是三维立体存在的,他的照片可以一部分反应这个人的特征,单凭这照片是无法认识这个人的全貌的。道便是这样一种存在,语言的维度要比道低,所以“道可道,非恒道”,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那个永恒高维存在的道了。

注:插图源于网络,侵删!

1、变法之难,在去其旧染矣,而能别择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

2、变者,法之至也。

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4、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

5、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

6、每次改革都会出现一批偏激的狂人。

7、辱,莫大于不知耻。

8、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9、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10、他的机智,用在论战中,轻柔而又犀利,从心脏里抽出来,刀刃上决不会沾上一点血迹。

11、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12、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13、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14、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5、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16、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17、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

18、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19、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20、事不师古,以克永世。

21、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22、既有师法,又有变通。

23、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24、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25、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26、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27、脱离成规会引起墨守成规者的勃然大怒。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对自己的批判。

28、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29、敏以先王之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30、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

31、虚而平淡无味的。

32、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33、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34、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3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6、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37、法与时移,而禁与治变。

38、宁可湿衣,不可乱步。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40、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41、法在心头,泥古则失。

42、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4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44、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45、富于机智的人,其记性一定不佳。

46、事不凝滞,理贵变通。

47、动静屈伸,唯变所适。

48、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49、法制数变,国家之大患。

50、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

51、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52、法若有弊,不可不变。

53、机智的主要用处是教我们与没有它的人相处得很好。

54、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

55、真正的机智从来不使我们发笑。

56、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5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8、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59、变或可存,不变则削,全变乃存,小变仍削。

60、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6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62、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63、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64、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65、惟变所出,万变不从。

66、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

67、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

68、法无久不变,运无往不复。

69、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

70、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71、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72、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7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74、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

7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76、不入于法,则散乱无纪;不出于法,则拘迂王而以尽文章之变。

7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78、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79、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80、变通革弊,与时宜之。

81、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8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3、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84、经营不需要很多学问,但需要机灵变通、殷勤好客、言谈中肯、和颜悦色、服务周到、吃苦耐劳。

85、不能发挥的机智是一种疾病。

8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

87、唯一办事聪明的是裁缝。他每次总要把我的尺寸重新量一番,而其他的人,老抱着旧尺码不放。

88、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90、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91、如果你追踪机智,结果却会抓住愚蠢。

92、前圣后圣,未必相袭。

93、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94、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95、取其法度,兼以巧思。

9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97、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98、治天譬如居室,弊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

9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100、机智是随着智慧而来的。

101、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

杨时出生于将乐县北郊龟山下龙池田,是北宋末南宋初"伊洛之学"的传播者。二程洛学影响江南士人,传至江西、福建,实得力于杨时和游定夫,而又以杨时为最"龟山独邀耆寿,遂为南渡洛学,大宗、晦翁、南轩、东莱皆其所出"。(《宋元学案》卷三十五《龟山学案》)

那么,杨时在传道东南的过程申,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呢本文想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融北宋诸子思想之先导

北宋理学自从周敦颐首阐心性义理之微之后,一时像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人接踵而起,声光益盛。然周邵张程,彼此之间又各有所向,即使二程兄弟,其思想倾向也不尽相同,这种理学内部的思想分歧,一直到了南宋朱熹,才加以融合调和,而使理学定于一尊。但事实上,在朱熹之前,杨时已在有意无意地从事这项工作。

第一、他把二程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些不同倾向加以融合并容纳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

明道伊川虽大旨相同,但两人在许多方面亦有相当出入。例如在"格物致知"问题上,二程虽都很重视,但两人所讲的意义却有所不同,程颢以理在心,反身而诚,则理自明,较多地强调内心静养,而不太重视外知;程颐则以理在事物也在人心,主张先求知

事物之理,便通自己内心之理,更多地强调由外知体验内知,通过格物以达到致知。杨时继承了二程思想,并把二程思想中的一些矛盾方面加以调和,他说:"致知必先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

斯知止矣,此其序也。盖格物所以致知,格物而至于物格,则知之者至矣。所谓止者,乃其至处也。自修身推而至于乎天下,莫不有道焉,而皆以诚意为主;苟无诚意,虽有其道不能行也。故《中庸》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卒日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诚而己。盖天下国家之大,未有不诚而能动者也,然非格物致知乌足以知其道哉!《大学》所论诚意正心修身治天下国家之道,其原乃在乎物格推之而已。"(《龟山集》卷二十一)又说:"为是道者,必先乎明善。然后知所以为道也。明善在致知,致知在格物,号物之多至于万,则物将有不可胜穷者,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反而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龟山集》卷十八)从杨时的这两段话语里,以及他在其他地方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杨时的这种以"诚"为根本,以格物为方法,格物和反身并重的"格物致知"说,正是他结合二程兄弟的主敬说和格物之说的必然结果。

第二,他站在洛学立场,批判地吸取了张载的气化说。

二程对张载的《西铭》推崇备至,但反对张载的世界观,尤其是"气"的学说。二程认为。张载作为万物之源的"气"只不过是物质性的"器",还不是形而上的理。他们还批评张载"形聚为物,形溃反原"之说,认为"气"有生有灭,只是由理产生出来的一种暂时性的东西。杨时则不然,他在建构自己哲学思想体系过程中,十分注意对张载气化说的吸收,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天地其体也,气体之充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均一气耳。"(《龟山集》卷八)又说:"通天下一气耳,合而生,尽而死,凡有心知血气之类,无物不然也。知合之非来,尽之非往,则其生也沤浮,其死也冰释,如昼夜之常,无足悦戚者。"(《龟山集》卷二十四)天地人都是由一气变化而来,气聚成形,气散物灭,字宙间的自然现象都是气或聚或散的表现。那末,气是如何变化为万事万物的呢?他说:"阴阳二气,有动静、屈伸尔,一-动一静,或屈或伸,阖辟之象也……夫气之围辟往来,岂有穷哉!有阖有辟,变由是生。"(《龟山集》卷十三)"阴阳之运,万物由之而生成焉。"(《龟山集》卷七)这就是说,天地间充满了二气,它具有动静、屈伸的特点,正是气的这种不间歇的阖辟往来的运动变化,才产生了天地万物,"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龟山集》卷十三)不仅如此,杨时还以气解释人性的善恶。他说:"人所资廪,固有不同者,若论其本则无不善。盖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无不善,而人受之以生故也。然而善者其常也。亦有时而恶矣。犹人之生也,气得其和则为安乐,人及其有疾也,以气不和则反常矣。"(《龟山集》卷十二)正因如此,有些学者断定杨时为气一亢论者。其实不然,因为杨时在吸收张载气化说的过程中,始终是站在洛学立场的。他说:"横渠之学,其源出于程氏。"(《龟山集》卷二十六),而且,他在肯定气在产生万物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同时,又在气之上强加了一个主宰者。他说:"(气)有阖有辟,变由是生,其变无常,非易而何?"(《龟山集》卷十三)这就是说,气的动静屈伸的运动变化并非是阴阳二气矛盾运动的结果,相反,它是由"易"所使然。而"易"在杨时那里,实际上就是理的代名词。他说:"系辞言: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不可谓易为性命为二矣"(《龟山集》卷十九)易即是性命,也就是天理,"天理即所谓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命道三者一体而异名,初无二致也。故日在天曰命,在人曰性,率性而行曰道。"(《龟山集》卷十二)性命道三者都是同一个东西,它们与"理"一体而异名。所以在杨时那里,理(亦可称"道"或"易")仍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盖天下只是一理",(《龟山集》卷十三)这个理是永恒的,"天理之常,匪往匪来今,虽寿夭兮,何伤?"(《龟山集》卷二十八)而气只不过是理产生万物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

第三,杨时于北宋理学,不仅企图汇通周张二程,使之会归合一,而且又扩大其范围,及于邵雍等人。二程与邵雍同居洛邑,过从甚密,但对邵雍所长的象数学却颇为忽视。杨时则不同,他说:"皇极之书,皆孔子之所未言者,然其论古今治乱成败之变,若合符节,故不敢略之,恨未得其门而入耳。"(《龟山集》卷十九)又说:"康节之学,究极天人之蕴,玩味之久,未能窥其端倪,况敢议其是非耶?"(同上)还说:"康节先天之学,……非妙契天地之心,不足以知

此,某盖尝玩之,而陋识浅闻,未足以扣其关键。"(同上)从杨时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邵雍之学是相当重视的,他虽然自谦"末能窥其端倪","未能扣其关键",但其意欲探究,试图融合邵雍象数学于自己思想体系之中的心迹却昭然若揭。

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早在朱熹之前,杨时就己在致力于融合北宋诸子的思想,虽然其所欲兼容并蓄者,未免有欠莹澈的地方,然其在北宋诸子思想的会通上,有着重要的先导之功,这当是可以肯定的。

二、理学四书形成的重要环节

《学》、《庸》、《语》、《孟》四书原非并行,《宋史·学道传·序论》说:二程"表彰《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合贯通,无复余蕴,"可见,四书并行,最初是出于二程的提倡。

杨时师承二程,对四书予以高度的重视。他认为《大学一篇,乃圣人之门户,取道之至径,"余窃谓《大学》者,其学者其门户,不由其门而欲望其

堂奥非余所知也。"(《龟山集》卷二十六)"《论语》之书,孔子所以告其门人,群弟子所以学于孔子者也,圣学之转其不在兹乎?"(《龟山集二十五)《孟子》其要皆是出于道学陵夷之后,其功不在禹之下的睿智刚明之材--孟子的言行之迹而已,世之学者因言以求其理,由行以观其言,则圣人之庭户可渐而进矣。(参见《龟山集》卷二十五,《孟子义序》)而《中庸》则是杨时一生最为推祟且用力最多的著作之一,他说:"《中庸》之书,盖圣学之渊源,入德之大方也。"(同上)"余以为圣学所传具在此书,学者宜尽心焉。"(《龟山集》卷二十六)因而,他对于"熙宁以来,士于经盖无所不究,独于《中庸》阙而不讲"的状况深为忧虑,立志为其训传,著成《中庸义》。把它作为阐发二程思想,暗中与新学对抗的代表作、所以胡安

国说"龟山所见在《中庸》,自明道先生所授。"(《宋元学案》卷三十五《龟山学案》)

杨时不仅对四书推崇备至,而且,他在倡道的过程,还极力纳四书主旨于理学轨辙之中。

第一,他以"道统论"诠释《四书》。道统论原是唐人韩愈提出,后

来二程又以千年不传的道统传人自居进行了宣扬。杨时在接受道统论的基础上,移植用以诠释四书。他说:"道废千有余年,百家之言盈,天下学者安取正乎?质诸圣人而已。夫

《论语》之书,孔子所以告其门人,群弟子所以学于孔子者也,圣学之传其不在兹乎。"(《龟山集》卷二十五)《论语》的大旨就在于明圣学所传,叙尧舜汤文之道统。杨时以为,尧舜汤文的道统由孔子所继承,孔子殁后,真正得其传者甚寡,"独鲁子(曾参)之后子

思、孟子之传得其宗。子思之学《中庸》是也,《孟子》之说其源盖出于此,"(同上)又说:"《中庸》深处,多见于《孟子》之书,其所传也,然子思之《中庸》,圣学所赖以传者,考其渊源,乃自曾子,则传孔子之道者,曾子而已矣。"(《龟山集》卷二十五)这样,他就通过四书勾画了一个从尧舜

汤文到孔子、曾参、子思、孟子这样代代相传的道统,以道统为主干把四 书贯串了起来。

第二,他以正心诚意之论联结四书。在杨时看来,要达到修齐治平的目的,正心诚意,乃最为根本,而这也正是四书的精义所在。"《大学》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龟山集》卷十三)《中庸》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卒曰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诚而己。"(《龟山集》卷十五)"《孟子》一部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龟山集》卷十二)《中庸》、《大学》、《孟子》的根本,论说的最后

归结点就是要正心诚意。那末 《论语》是否也是如此呢?"问《中庸》只

论诚,而《论语》曾不一及诚,何也?曰:《论语》之教人凡言恭敬忠信,所以求仁进德之事,莫非诚也。《论语》示人以其入之之方,《中庸》言其至也,盖《中庸》子思传道之书,不正言其至则道不明,孔子所罕言,孟子常言之,亦犹是矣。"(《龟山集》卷十一)《论语》所阐述的也是正心诚意的道理,只不过角度不同罢了。所以他说:"盖《大学》自正心诚意至治国平天下只一理,此《中庸》合内外之道也,若内外之道不合,则所守与所行有自判为二矣。孔子曰:'子帅心正,孰敢不正。'子思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孟子曰:'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皆明之此也。"(同上)《大学》的正心诚意,也就是《中庸》的合内外之道,这是孔子、子思、孟子所一贯要加以阐明的道理。既然四书的主旨是正心诚意,那末,何谓正心诚意呢?在杨时看来,所谓正心诚意,也就是要"存天理,去胜心,""能不以外物累其心者,诚也。诚则于物无所蔽,于物无所蔽则明矣。……人之不

明者以其有利欲以昏之,如能不以利欲为昏,则未有不明也。明者,性之所有也。"(《龟山集》卷六)"人各有胜心,胜心去尽,而惟天理之循,则

机巧变诈不作"(《龟山集》卷十二)只要人们去尽胜意,做到无人欲之私,

就是正心诚意,就是遵循了天理。显然,杨时这里的正心诚意乃是纯粹理学化的正心诚意,以此去连接四书就只能纳四书于理学轨辙。

杨时这种对四书推崇和注重的态度对后来的朱熹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朱熹的一生中,他最为推祟和用力的就是四书。据《朱子年谱》记载,朱熹在10来岁时,就在其父朱松(杨时的再传弟子)的教诲下,日读《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无间断,以做圣人为自己的愿望。另外,在朱熹覃思最久,训释最精,用以传道明世的权威性著作之一《四书集注》

里,朱熹对杨时的言论也作了大量的引述,据陈荣捷教授统计,《四书集

注》共用了32个学者的731条语录,而其中引杨时的语录就达73条之多,次于二程和尹火享之后,(二程为225条,尹火享为90条)位居第三。而且,朱熹在《孟子序说》里还特别引述了杨时一段关于正心诚意的论述,作为注解《孟子》的提纲挚领性的说明,又引述杨时以道统论注解四书的一段言论作为《孟子集注》的结尾,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它表明朱熹注释四书,是把杨时的言论作为相当重要的依据。事实上,理学四书正是经过了由二

程首倡,杨时继而发挥,最后由朱熹集大成编著《四书集注》而得以完成的,它标志着理学由形成到成熟的逐步发展过程,而杨时作为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作用和地位是不应当被忽视的。

三、"理一分殊"说的极力传布者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始见于杨时和程颐关于《西铭》主旨的讨论。《西铭》把事亲事君的封建关系和天人之间的关系等同起

来认为天地君亲都是绝对不可违背的,为封建的等级秩序提供了哲学的先验根据,受到了二程的极力推崇。但《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

吾与也"以及"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凡天下疲癃

残疾,孤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的普爱众生,泛爱万物的思想,就其形式而言,似乎有类于墨子的"兼爱"学说。杨时唯恐《西铭》的全部意义可能被淹没,甚至被曲解,《西铭》深发圣人之微意,然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遂至于兼爱。(《龟山集》卷十六)因而,他便写信给程颐,以求《西铭》之宗旨,并望程颐能够"推明其用",使学者体用兼明而不至流荡也。(同上)程颐在复信中,就《西铭》的体用问题对杨时作了答复,并指出《西铭》不是墨氏兼爱说,而是"明理一而分殊",(同上)从而第一次把"理一分殊"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了出来,使杨时晓然具悉《西铭》之旨。此后,杨时在倡道过程中,不仅在许多地方再三地提到这个原则性论断:"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龟山集》卷六)而且还从体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

第一,杨时把"理不分殊"和体用相联系,认为理一是体,分殊是用,体用不同,但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他说:"用未尝离体也。且以一身观之,四体百骸皆具,所谓体也。至其用处,则履不可加之于首,冠不可纳之于足。则即体而言,分在其中矣。"(《龟山集》卷十一)

第二,他把"理一分殊"的思想具体地运用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把玄学的理和现实的封建伦理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杨时看来,"理一分殊"的关系就是仁和义的关系,理一为仁,分殊为义,仁是本体,义则是本体之用。所以他说:"夫精义入神,乃所以致用,利用安身乃所以崇德,此合内外之道也。天下之物,理一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龟山集》卷十二)这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理一而分殊"。所以,依据"理一分殊"说,人们恪封建道德,就是遵循了天理。这样,杨时通过对"理一分殊"说的阐释就从人生哲学方面论证了儒家道德准则的神圣性。

第三,杨时论述理一分殊时,其兴趣主要是在分殊,而不是理一。他曾再三强调必须把"仁"之"用"即"理"之"用"阐述清楚的重要性。他说:"理一分殊,故圣人称物而平施之……,亲疏远近各当其分,所谓称也。……所以施之其心一焉,所谓平也。"这就是说,根据理一分殊的道理,人人都应当有共同的仁爱之心,然而,又应当爱有差等,做到亲疏远近各

当其分,这就如同称物一样要有斤两的差别。所以,他认为理一分殊的要旨就是在于"分殊"的过程中做到"无铢分之差"。"所谓分殊,犹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龟山集》卷十六)这样,他就从理一分殊出发论证了尊卑亲疏的封建秩序的合理性。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杨时对《西铭》主旨的探讨,才引发了程颐著名的"理一而分殊"的五字评注;也正是他对此说的创造性发挥,才为以后理学的发展开创了道路。1172年朱熹对《西铭》的评注,在引用了一段杨时关于理一分殊的论述后指出:"此论分别异同,各有归趣,大非(杨时)答书之比。岂其年高德盛而所见益精。"(朱熹《西铭论》,见《张载集》411页)朱熹的这段评述不仅透露出理学学说的传授关系是如何进展的,而且说明了杨时的理一分殊说对朱熹有着强烈的影响。所以,明人程敏政曾这样写道:"朱子于理一分殊之论,称其年高德盛,所见益精,于是为《西铭》之跋要之,无龟山则无朱子。"(《杨龟山先生通纪》卷一)这个论述是符合事实的。

四、开倾力著述之先河

一般而言,北宋理学大师皆罕有著述,即便有之,份量也很少。如周敦颐对理学虽有开山濬浚源之功,但论其著作却份量特少,独有《易通书》与《太极图说》,一是短篇,一是小书。而且,据朱子考订,《太极图说》亦当附《易通书》,非单独成篇,则濂溪著书,仅《易通书》一种。而伊川一生,仅有《易传》一书,除此之外,明道伊川兄弟,皆只有语录传世,由其门人弟子记录。

杨时则不同,他除了充分利用其学者和学官一身二任的便利条件,辗转东南,兴教立学,弘扬道学之外,还致力于著书立说,以书传世。第一,致力于二程语录的编篡。杨时不仅对《伊川易传》作了认真的校订,而且,还"变语录而文之",即用较文雅的语言将二程语录改写成《河南程氏粹言》。其动机和目的,他在给游酢的信中作了说明,"先生语录传之寝广,其间记录颇有失真者,某欲收聚删去重复与其可疑者……稍加润色,共成一书,以传后学,不为无补。先生之门,所存惟吾二人耳,不得不任其责也。"(《龟山集》卷十九)又说:《伊川易传》"旧本西人传之已多,惟东南未有此书,欲以传东南学者,不叙其所以,恐异时见其文有异同不足传信也。"(同上)所以他在修订《伊川易传》后,又特作了《校正伊川易传后序》,把校订《伊川易传》的缘由、过程和目的都作了说明,他说:"伊川先生著《易传》,方草具未及成书而先生得疾,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而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无善本,政和之初,予友谢显道得其书于京师。示予而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毗陵,乃始校定,去其错乱重复,逾年而始完。先生道学足为世师,而于易尤尽心焉,其辞妙旨盖有书不能传者,恨得其书晚不及亲受旨训,其谬误有疑而末达者,姑存之以侯,知者不敢加损也,然学者读书其得其意忘言可也。"(《龟山集》卷二十五)显然,杨时这种不遗余力地修订

《伊川易传》,编辑二程语录,其目的乃在于试图通过这些书籍,把纯正的二程之学传给后学,此用心可谓良苦也。第二,杨时更注意把从二程那里师承下来的思想融汇贯通,以自己著述的形式传给后学。根据《宋史·艺文志》、吕本中《杨龟山先生行状》及清人沈函所编《杨龟山先生年谱》记载,杨时除了后人为其编定的《杨龟山先生全集》以外,生前共有《礼记解义》、《列子解八《庄子解》、《周易解义》、《论语解》、《中庸解》、《书解》、《孟子义》、《春秋义》、《三经义辨》、《目录论》、《辨字说》等著作,而其中《三经义辨》、《目录论》、《辨字说》等均为81岁时所作,从中我们亦可看出杨时致力笔耕之一斑。

杨时这种倾力著述的学风对后世,尤其是对朱熹及朱氏闽学有着探刻的影响。朱熹一生,努力著书,甚至临死犹不辍,据今人金云铭《朱千著作考》考证,朱熹一生著述共达

142种之多。朱子后学也十分重视著述,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朱子后学仅关于四书的精义或讲义之类的著作就达150多种。这是和杨时的倡导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杨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虽不能成为一位自创新说的大家,但他作为一个中介人物,对于北宋理学的南传和发展却有着不可泯灭的启导之功。后来朱熹之所以能集理学之大成,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天理论为中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建立了闽中学派,使福建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文化的中心,杨时作为理学发展的一个中介环节,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熟能生巧的名言警句如下: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4、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5、巧嘴能当银子使。

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0、山不转水转。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2、孔小不补,孔大受苦。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5、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斯迈尔斯

16、一遍功夫一遍巧。

17、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1、动静屈伸,唯变所适。(三国·王弼)

22、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排篱笆三个桩。

23、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4、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形容变通的成语

成语: 达权通变 拼音: dá quán tōng biàn

解释: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成语: 达权知变 拼音: dá quán zhī biàn

解释: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出处: 《后汉书·贾逵传》:“《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

成语: 安于所习 拼音: ān yú suǒ xí

解释: 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规,不知变通。

成语: 刻船求剑 拼音: kè chuán qiú jiàn

解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关于懂得变通的名言警句

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林纾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李渔

真正的机智从来不使我们发笑。——爱默生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不入于法,则散乱无纪;不出于法,则拘迂王而以尽文章之变。——魏际瑞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翟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唐才常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如果你追踪机智,结果却会抓住愚蠢。——孟德斯鸠

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吕本中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列宁

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华梅

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吕本中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他的机智,用在论战中,轻柔而又犀利,从心脏里抽出来,刀刃上决不会沾上一点血迹。——穆尔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变革给人以慰藉,哪怕是变得更坏,就像我坐马车旅行时发现的那样,换个姿势后即使碰伤了,我也常常觉得舒服。——欧文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治天譬如居室,弊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司马光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机智的主要用处是教我们与没有它的人相处得很好。——爱默生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取其法度,兼以巧思。——裴孝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海涅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每次改革都会出现一批偏激的狂人。——罗斯福

机智是随着智慧而来的。——非洲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动静屈伸,唯变所适。——王弼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不能发挥的机智是一种疾病。——罗伯特·伯特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莎士比亚

富于机智的人,其记性一定不佳。——斯威夫特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既有师法,又有变通。——刘道醇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王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98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