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妈,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妈,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第1张

如果说增重需要理由的话,那么怀孕就是一个最好的理由,毕竟肚子里有一个发育中的宝宝,体重就需要增长,于是很多孕妈妈在孕期多了一个放任体重增长的理由。

怀孕体重需要增长,但是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或者增重过多,那么也会给孕妈妈、胎儿以及怀孕过程带来问题。

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妈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怀孕时,孕妈妈得体重管理不合格,增重过多,那么就可能会遇上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

1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怀孕的时候,如果孕妈妈体重增加过快,过多,就有可能会造成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它对胎儿的发育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会造成胎儿生长迟滞、胎盘早剥甚至胎死腹中等严重情况。

2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是产科最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在诱发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中,孕妈妈孕期增重过多就是其中之一,妊娠糖尿病一般发生于怀孕后第24-28周,在肥胖女性中发病率更高,妊娠糖尿病对孕妈妈以及胎儿都有着较大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对孕妈妈的的影响

①早期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自然流产率可高达15%-30%。

②妊娠期糖尿病不加以控制,巨大儿发生率会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概率高,还会引起先兆子痫和死产的危险,也易发生产后出血。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①巨大儿发生率高达25%-40%、早产发生率为10%-25%、胎儿畸形率为6%-8%,高于非糖尿病孕妇,还有可能会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受限。

②未经控制的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生后出现问题,比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新生儿低血糖、黄疸等……

3巨大儿

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就包括孕妈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合并糖尿病等,巨大儿在增重过多的妈妈身上是比较常见的。

巨大儿对孕妈妈的影响

胎儿过大会使子宫过度扩张,从而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这一点墨妈深有体会,墨妈生三胎的时候就遇到了,本来三胎应该会更快一些,但是由于墨妈孕期增重过多,胎宝宝比较大,所以在分娩的时候宫缩就比较乏力,产程延长了很多,比墨妈还要晚进待产室的一胎妈妈都生了,墨妈都还在开五指这个阶段。

除了会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以外,胎儿过大在顺产的时候容易出现肩难产,还会增加产后出血、产道损伤等风险。

巨大儿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巨大儿易导致肩难产,如果肩难产处理不当或失败,那么就可能会造成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

4引起或加重很多孕期不适

在怀孕期间妈妈们都可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妈妈增重过多,那么在孕期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或加重腰背痛的这种现象,除此之外在分娩的时候还更容易出现背痛性分娩;背痛性分娩是比较痛苦的,墨妈就经历过背痛性分娩,宫缩阵痛时会牵扯到腰部和背部,在宫缩强烈时,腰就感觉快要断了一样,腰背部的疼痛完全盖过了肚子的痛。

5产后身材恢复难

没有生过宝宝的妈妈可能想象中的分娩是一生完宝宝肚子就瘪下去了,其实并不是,在正常生产过后,妈妈的体重不会马上变得和生产前一样,有很多妈妈生产后肚子还像怀孕5-6个月一样,如果妈妈孕期体重增加过多,那么产后想要变得跟怀孕之前一样那就比较难了。

以上就是怀孕期间孕妈妈体重增加过多可能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简单来说呢,增重过多会造成皮下脂肪过厚,不利于测量、评估胎儿大小,还会引起或加重很多孕期不适症状,同时还会增加早产、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生出巨大儿,另外还可能会导致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多种新生儿疾病等问题,所以在孕期,特别是7-9个月这个阶段,妈妈们要少吃多餐,控制好自己的体重,适当活动,并按时产检!

多数妈妈怀孕后,体重都会增加。

但最近同事小花很苦恼,她怀孕好几个月,体重不增加反而还减少了8斤,于是她很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危害。

小花自从怀孕之后,胃口就一直不太口,前三个月基本上是在马桶上度过的。

到了孕中期,本应该是孕期胃口最好的时候。然而小花依旧吃不太多东西,看到肉就反胃,喝牛奶就吐,总之苦不堪言。

昨天晚上她一称体重,自己的体重不仅仅没增加,反而还减少了好几斤。

顿时就有点着急了。

1

孕期体重增长过少的危害?

妈妈怀孕关注体重的变化,是最能反应孩子营养状况的标准,与宝宝出生时的体重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孕妈妈的体重增重不管是增长过多还是增长过少都不好。

如果增长过多,孕妈妈太胖的话,会导致以下几种危害:

体重过胖会增加妊娠期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而且吃的太好,胎儿吸收的太好,容易导致胎儿过大,增加生产难度。

而体重增加的太少,也有不少的危害,比如:

胎儿过小

虽然有科学家比喻胎儿是“寄生虫”,会吸收母体的一切影响来帮助自己生产。

但如果孕妈妈本身影响不够的话,孩子能够吸收到的营养就会很少,自然的胎儿也会过小,甚至低于正常标准,如果胎儿体重小于2500g的话,可能会风险,比如发育不完全等等并发症。

增加孕妈妈贫血的风险

本身在怀孕的时候,很多妈妈都会不定程度地贫血,但如果孕妈妈体重增加的过少,吃的不多,补充的营养不够,也会增加孕妈妈贫血的风险。

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到了孕中期,胎儿的发育会比较快,需要的营养相比孕早期要更多。由于养分都是母体通过脐带运送给胎儿的。所以如果此时孕妈妈不合理规范的饮食,那么补充营养的速度就跟不上胎儿发育消耗掉的,那么体重自然而然就下降了,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的情况。

2

孕期增重多少比较合适?

所以孕妈妈的体重增加多少,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孕期到底增加多少比较合适呢?

其实是有具体的标准的。

美国医学研究所基于广泛评估体重增加和良好妊娠结局的关系,做了一张孕期体重的标准表,孕妈妈们可以对照这张表格,来看看自己的体重是否达标。

这张表格具体怎么看,这里乐妈和大家解释一下:

表格中的BMI指数,值得是体重/身高²,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乐妈的身高是162米,体重是45kg,那么我的BMI的指数就是45/162²=1714,对照表格,乐妈这个就属于体重不足的,那么乐妈孕期体重增加的标准就是125-18kg,就是可以了。

比如小A的身高是16m,体重是50kg,那么小A的BMI指数就是50/16²=1953,这个数值,对照表格后,就是属于标准的体重,所以后面在运气只要她控制增重在115-16kg之间,就可以了。

所以,孕妈妈可以自己算算,看看自己是否是超重,还是太轻,然后对照着表格,增加到合适的体重哦!

3

总结

很多孕妈妈,在怀孕的时候,胃口可能不太好,但还是要记得给自己补充营养,比如一些富含蛋白质和钙,还有纤维素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思维,也可以适当地吃点,但也建议吃太多的水果,因为水果中富含的糖分比较高,容易引起血糖增高,尤其是对于有糖尿病的妈妈。

所以对于饮食还是需要注意一些,毕竟在运气,宝宝的全部营养都是靠孕妈妈,所以准妈妈在日常也一定要做好饮食规划,吃的健康哦!

吃东西过量会导致什么

 吃东西过量会导致什么,在生活当中,一般吃饭都有一个说法,只吃七分饱,吃的太饱的话,自己身体也会不舒服,会非常难受,所以只吃七分饱,下面我整理了吃东西过量会导致什么。

吃东西过量会导致什么1

  1、加快衰老

 吃的过于饱,胃部负担就会加重,人体的血液循环就会集中在胃部,造成其他部分供血不足,会影响人体大脑及其他器官的活动,容易出现老年痴呆等症状。

  2、肥胖多病

 人们吃的过于饱,会造成营养物质过剩的情况,容易增加脂肪的囤积,造成胆固醇升高的现象,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加。

  3、影响心脏功能

 吃的太饱会造成胃部膨胀,胃部膨胀容易跨过膈肌,对心脏造成挤压,影响心脏功能,另外胃部的消化需要更多的血氧,这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心脏的负荷,容易造成心肌梗塞等疾病。

  4、加重肠胃负担

 长期饱食,肠胃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消化吸收,没有休息时间,容易损伤胃黏膜,增加胃溃疡、胃出血的发病几率。

  5、老年痴呆

 人饱食后,大脑中的纤维芽细胞会增加,这种细胞会增大血管内脂肪细胞及纤维芽细胞,造成血管出现动脉粥硬化,容易造成脑萎缩和脑部功能退化,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几率。

  6、急性胰腺炎

 胰腺分泌的胰液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而长期饱食会增加胰腺的负担,容易导致胰管不通畅,引发胰腺炎。

  7、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容易导致骨骼脱钙,骨骼钙质不充足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9、出现癌症

 吃的太饱容易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内的抗癌因子会减弱,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10、肾病

 人体的代谢需要经过肾脏的过滤,吃的过饱会增加肾脏对非蛋白氮的代谢,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部出现病变。

吃东西过量会导致什么2

  如何控制食量

  1、按时吃

 想要控制饭量,首先一定要保证按时吃饭,一般两餐间隔4-6小时。如果饿得个眼冒金星才吃饭,很容易吃超了。

  2、慢点吃

 一口饭最好咀嚼20次以上,老年人则应咀嚼30到50次,才能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可以帮助食物消化。

  3、先吃素

 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先吃蔬菜,主食尽量多选一些粗粮杂豆,在胃部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些食物的热量低但是饱腹感却很强,你吃下去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饿了,但是又不会增加太多热量。

  4、吃点粗

 可将每天的主食偶尔换成杂粮粥而不是白米饭、白米粥,杂粮纤维素丰富,同样的一碗体积,热量却比白米粥的热量低。喝下这样的粥很容易有饱腹感,但热量远没有大米饭那么高。

  1、健康饮食的原则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及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是膳食的有益补充。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有些也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类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吃畜肉应选择瘦肉,瘦肉脂肪含量较低。过多食用烟熏和腌制肉类可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应当少吃。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我国多数居民目前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这是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

吃东西过量会导致什么3

  1、影响胃部功能

 平时生活中如果总是吃得太饱,可能会导致胃部疾病的出现。因为本身人体进食食物后,食物最先在人体的胃部进行消化。而吃太饱的情况下,胃部堆积了太多的食物,通常就会降低胃部功能。久而久之,胃部出现疾病的概率会比较高。因此,平时应该严格控制好进食量,不要进食过饱,这样才能防止胃部受到损伤。

  2、引发肥胖

 总是吃得太早,可能会导致肥胖过度。因为本身肥胖的人很有可能食欲大,经常会进食过多的食物。而且每顿饭都吃得很饱,此时身体堆积太多的能量物质,通常就会在体内,形成脂肪堆积。这样出现肥胖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而肥胖过度也是诱发疾病的因素。

  3、血糖升高明显

 经常进食过饱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这样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会比较高。因为本身进食太饱会摄入过多的能量,这些能量物质没有及时消耗掉。在体内堆积之后,可就会导致血糖升高,这样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会增高,而糖尿病带来的身体损伤比较明显。因此,平时需要合理控制好进食量,这样才能防止血糖波动。

  4、增加肾脏负担

 平时总是吃得太饱,可能会导致人的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引发肾脏疾病。因为吃太饱的情况下,对泌尿系统也是有损伤的。有过多的非蛋白氮从肾脏排出,可能就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这样也对肾脏健康不利。

  5、刺激神经

 经常吃太饱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出现神经衰弱。例如在晚餐吃得过饱的时候,此时肠胃道中食物堆积,通常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力。兴奋的传导扩散到大脑皮层,可能就会引发神经衰弱的情况,甚至会降低人的睡眠质量。

  6、引发骨质疏松

 长期吃得太饱的情况下,可能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因为进食过饱的情况下,身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增多,可能会导致骨骼过分脱钙。体内的钙质流失了,通常就会引发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持续存在,可能还会引发骨折这种情况。

  7、诱发肠道疾病

 吃太饱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肠道疾病。因为在进食过饱的情况下,肠道消化负担会加重。而且容易有脂肪物质在肠道堆积的情况,这样出现肠梗阻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是否控制好体重血糖就不会高“,这句话不正确,没有什么依据可言吧!以下是具体看法分析:

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有助于控制血糖,但是不适用于所有人,还要看个人胰岛功能恢复情况;每个人体质不同,认识水平有差异,所以运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定跟自身条件和认知能力相适应,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的方法。 

对于糖尿病患者,保持理想的体重不仅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减少降糖药的用量。饮食不要控制得过于严格,不要因为担心吃多了血糖会上升就少吃或不吃,这样才能保障身体正常营养需求。同时,增加运动量来刺激肌肉生长。只是“看起来瘦”但体脂超标的“假瘦人”,同样可以通过减体脂,增肌肉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的利用。

当你有足够的肌肉,比较合理的脂肪量,您的血糖就会更好,再加上运动、睡眠调整、减轻压力,逆转糖尿病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要使血糖得到很好控制,比较稳定,控制好自身体重很重要。一段时间的运动和饮食配合结果应该还算可以,体重约有增加,但体脂约有下降,这是比较理想的的增重方式,对改善糖代谢是有益的。

对于血糖高的患者来说,建议: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具有饱腹作用,不仅可减少食物总量的摄入,还可延缓餐后血糖。豆类、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均属于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同时应控制饮酒,酒属于高热量食物,

所以总的来说,“是否控制好体重血糖就不会高”这句话得因人而异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体质,我们不要盲目追随减肥的方法吧!

如何控制孕期体重是很关心的养生话题,孕期体重增长表更是受关注,那么如何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呢?下面为您介绍如何控制孕期体重增长,供参考。

日本孕妇体重控制比较好,一般宝宝出生体重才五六斤,因此比较容易顺产。但是中国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常常超标,调查显示48%的妈妈体重增长超过30斤。

怀孕期间体重增长很多会增加患并发症的风险,包括、需要做剖腹产、先兆子痫(又叫子痫前期)以及巨大儿等。中国剖宫产率节节攀升和孕妇体重增长过多、巨大儿比例增加不无关系。

所以,孕妇应控制体重在孕期的增加值。那么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标准是什么,孕妇如何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呢?

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标准是什么?

体重增长过多会导致血糖不稳、巨大儿、分娩困难、提高剖腹产率等。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125Kg左右(20~30斤左右)。

孕期增重多少合适,这取决于准妈妈的孕前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185~25为正常,达到25为超重,30以上则为肥胖。

如果体重属于正常范围,孕期宜增重113~158公斤。超重者应增重68~113公斤。肥胖者增重最好50~90公斤。体重不达标者应增重略多,127~181公斤。

孕妇如何控制孕期体重增长?

对于普通人来说,饮食需要注意营养搭配、饮食均衡,保证每天一个蛋、二两红肉、三样水果、500ml奶制品、一斤绿叶子菜、适量主食和鱼类,外加15升白开水。

以上同样适用于孕妇,如果有条件,找一位有经验的营养师咨询会有所帮助,看看怎样才能在不增加热量的前提下,做到营养吸收最大化。

但孕妇若想要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忙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水分的摄入

普通人每天需要摄入的水量应在50ml/kg,刨去水果、饭菜里的水分,应额外摄入15升的白开水。但是孕妇若想要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就需要增加排泄次数,那就需要多喝水。

而且,孕期因为多了宝宝,要排泄出的代谢废物增加,准妈妈需要增加水的摄入,一般为2~3升,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孕妇产后因为要哺乳,建议每天摄入水量为3~4升,才能保证奶水充盈。

2、注意饮食防便秘

孕早期子宫增大,孕晚期胎头下降,都会压迫直肠,容易导致便秘,因此孕期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坚持饮食正常、均衡就很好,减少饼干、蛋糕、糖果和冰激凌等营养价值低、血糖生成指数高,会升高你血糖水平的食物。尽量多吃膳食纤维和粗粮,如芹菜、玉米、柚子、香蕉等。

适当,每天散步或快走在1小时左右。孕期的既能促进孕妇肠道蠕动,又能避免能量堆积、孕期体重增长过多。

养生之道网提醒: 你可以向医院里负责营养门诊的医生咨询怎样才能吃得有营养,以便确保你在不增长过多体重的同时,仍能保证你和宝宝的。

患有糖尿病体重上升,这应该是一件好事。糖尿病体重增高,说明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正常,对于健康也是有利的。不过,糖尿病患者依然要控制体重,才不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在得病初期会出现“三多一少”的情况,吃大量的食物,喝大量的水,排泄出大量的尿,依然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如果是血糖在药物或胰岛素的控制下,达到了正常的标准值,体重也是会有所增加的。

一、糖尿病患者由于体质的原因,无论吃再多的食物,体重也都是可能会出现减轻的情况

糖尿病的患者,食欲是非常旺盛的,患者都会岁数吃的比平常要多,喝的水量也是非常大的,伴随而来的是多尿的症状,体重却出现了减轻的情况。医生也会根据“三多一少”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查血糖,血糖越是升高,体重减轻的可能性越高。

二、只有把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之内,体重才会重新增加

医生会开具降糖药物,会胰岛素来为患者治疗,一般情况下,也是可以降到39-61mmol/L之间的。患者只有把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食量和饮水量才会降低,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体重也是会慢慢长上来的。

三、糖尿病患者切记不可以自行断药,以免对药品产生抗药性,还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后,就会自行停药,认为自己可以在饮食方面调整。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个人的体质,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的高血糖。单凭改变饮食习惯无法改变身体代谢血糖的能力,只能终身服用药物降糖。 

那么,你知道得了糖尿病,应该如何控制饮食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5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