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学院规模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学院规模,第1张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是昆明理工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有计算机系、自动化系、通信系、生物医学工程系、电子电工中心及云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56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742人,工程硕士生193人,博士生近10人。学院拥有一批理论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教师167人,管理人员22人。教职员工中,有教授(含研究员)35人,副高职(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副研究员)8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0余人,硕士学位的100多人。

自1984年至今,学院已陆续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五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软件工程、医疗信息技术、冶金控制工程、微机电系统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获得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及软件工程5个工程硕士领域。2011年新增了冶金工程控制和微机电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支撑成为十二五培育的博士点建设学科点。学院拥有云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高校可信计算创新团队,具有三个校级创新团队和四个校级学科方向团队,具有较好的科研平台及团队。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好。

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简称“滇西大”,校本部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一所由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总部位于云南省大理市,规划用地面积329亩,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0254亿元。

有6个直属学院,3个特色学院,2个校地合作学院,4个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有本科专业35个,19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222人,外聘教师142人,全日制在校生6730人,其中本科生5490人,普通高职(含专科)生1144人,预科生96人。

2办学条件

2022年2月,学校新增风景园林、财务管理、运动康复、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会计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22人、外聘教师142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943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64:1。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25%;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793%;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7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703%。学校有云南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1人。

根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共有8个科研平台,有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1人,其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讲师8人,助教7人,博导3人,博士后及博士18人(含在读3人),硕士18人。有“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国贴”获得者各1人,“省突”2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云南省教育厅教学科研带头人4名,校级学科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10人,3人进入了学校首批特聘岗位。现有在校学科硕士研究生97人,教育硕士58人,日制本科生964人,函授本、专科学生200余人。

学院拥有仪器设备1913台件,总价值一千余万元。其中有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仪1台、红外光谱仪3台、高效液相色谱仪3台、气相色谱仪2台、气—质联用1台等大型仪器。近年来,投资200多万元改造了实验室及办公室,建设了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现代教育技能实验室、档案室和学院主页,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经过多年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学院现已拥有无机化学省级重点学科和应用化学省级示范实验室;2006年,“分子基光功能转换材料”团队获得学校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同年学校批准无机化学学科作为理工类二层次进行建设,2007年申报“云南省高校分子工程学与光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并获批准。2007年,“生化分离分析材料与技术”获准列为学校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学院现在拥有一个“化学一级学科”和四个二级学科(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应用化学和有机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化学教育”、“应用化学”和“科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教育”和“科学教育”两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及“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博士点,拟新增“药学教育”和“高分子材料”两个新专业。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牢记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遵循“拓宽口径、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方针,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中心,以教学和科研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发展道路。提出了到2020年前建成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省属重点教学研究型学院,进入省属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全国先进、省内一流的奋斗目标,部分二级或者三级学科的科学研究如无机、分析、天然有机等达到国内先进的学术水平。

学院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及管理改革,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课内课外互动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近年来,建设了相对固定的教育实习与教学研究基地15个(其中,签订了协议书的有8个),化工见习基地5个。实践教学课程的总学时在必修课中已占到了35%。共承担了省教委教改项目2项,学校教改项目10余项,其中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在全校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学院共有10余名学生获一、二、三等奖,学院多次获优秀组织奖。

近五来,学院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近80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西部重大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重大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省部级科研基金2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总资助经费约1600万元。出版教材3部,申请国家专利5项。学院师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近100篇。农药研究与云天化集团签署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在农药销售、天然农药及剂型研究方面展开了实质性的工作。

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反哺本科教学的工作,通过教授上本科学生的基础课,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聘请高层次人才及中学特级教师为本科生开设“学术前沿”及师范生从业系列讲座,特邀部分教授和博士担任本科生的分类导师,协助学院党委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工作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本科教学及学生课外活动中。这些做法,找准了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结合点,全面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院共有16项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其中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成果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6项;获云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成果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在学校冬季田径运动会上,学生男子从2003年至2007年,连续五次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学生女子三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两次获第二名。学院本科生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过级率、全省计算机二级过级率、本科生毕业论文发表率及本科生考研升学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学院党委和支部多次被评为省、校级先进集体,两个本科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264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