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早年在金朝做过奴隶吗

成吉思汗早年在金朝做过奴隶吗,第1张

并没有。

成吉思汗即铁木真,铁木真早年丧父,投奔克烈部首领脱里,积蓄实力,于1189年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随后经过一系列战争,统一蒙古高原诸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国。

建国后,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大扎撒》。在此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占领东亚金朝的大片领土,并灭亡西夏、西辽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迹远抵东欧的黑海海滨。

1227年,铁木真在兴兵灭夏途中染病逝世,终年六十六岁。临终前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死后被秘密安葬于起辇谷。元朝建立后,累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铁木真的主要影响:

铁木真建国前,曾命异母弟别里古台担任断事官(札鲁花赤,jarquci,“整治外头的事”),审断斗殴、偷盗、诈伪等事件。

到建立大蒙古国时,任命养弟失吉忽秃忽为最高断事官(即大断事官),主持分封民户和惩治盗贼、诈伪等事,把分配给宗室诸王和划归各千户的民户数、判决的案件,都记在青册(koko debter)上,任何人不许更改。

大断事官就是大蒙古国中央的司法行政长官,所以被称为“国相”,后来汉人就把失吉忽秃忽(又译胡土虎)称为胡丞相。直到元世祖初年,大断事官一直保持着中央最高行政官(丞相)的地位。在他之下设有许多僚属,组成断事官机构。诸王也各置断事官管理本部百姓。

十三世纪初,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自此,蒙古帝国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扩张之路,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次西征。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第一次西征,还要从西辽政权说起。这个由大石林牙重建的中亚国家,进入十三世纪后国力趋于鼎盛。也因此,皇帝耶律直鲁古开始浪——横征苛敛、连年用兵。同时,原本处于其统治下的,已经 化的花剌子模正在摩诃末苏丹的带领下走向统一,并企图独立。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奈何战斗力不够,屡战屡败,直到1210年,才在当年大唐军队被击败的怛逻斯地区,取得大胜。西辽情势急转直下,其他附庸国趁机纷纷叛离。耶律直鲁古也被曾依附于他的乃蛮部首领屈出律篡权,不久幽愤离世。西辽的衰落,对其东边邻居蒙古来说,不啻重大利好。1218年,成吉思汗派名将哲别西征。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其实,当初屈出律投靠西辽,就是因为自家地盘被蒙古抢了,留下了心理阴影。这时节,见到心理阴影卷土重来,哪里还有斗志,当即开溜。可惜屈出律的职业不是记者,跑得不够快,结果被逮住处死。西辽就此彻底凉凉。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但这仅仅是蒙古西征的序曲,更确切地说,哲别只是为了成吉思汗自己亲征扫清道路。后者真正的目标,是花剌子模。三年前,成吉思汗答应摩诃末的友好通商请求,还派出一支约500人的商队作为使团。熟料这商队刚抵达花剌子模的边境城市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西北),地方总督竟因贪图财物,将商队诬陷为间谍,没收财货并杀了上百名商人。彼时成吉思汗正专注于对金作战,所以只派了三名使臣去交涉。结果,对力量一无所知的摩诃末不但不承认此事,反而杀了正使,并剃了俩副使的胡子,将之押送出境。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铁木真这辈子大概最不喜欢被人蹬鼻子上脸。所以等哲别扫平了西辽,他遣木华黎总领伐金事务,自己亲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迅速崛起的另一面,是尚未妥善处理内部两大矛盾:一是国内民族成分复杂,各族冲突时有发生;二是王权与教权不融洽, 化势力与世俗政权发展存在分歧。结果蒙古铁蹄甫至,花剌子模就开始内讧。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成吉思汗让哲别引军赴阿姆河上游,佯装从南方切断其后勤。等摩诃末上当,派主力追击,成吉思汗就兵分四路,大举进攻。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如狼入羊群,长驱直入。1220年3月,攻克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罕。摩诃末仓皇西逃,并于年末病死途中。其子札兰丁收拾残兵打算反击,但终究敌不过蒙古大军,一败再败,逃入印度。此后两年,蒙古平定了花剌子模各地的反抗,第一次西征结束。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第二次西征发生于金国灭亡后。前次西征,蒙古军曾遭俄罗斯诸公国进攻。如今金国已灭,继任大汗的窝阔台决定是时候安排一下这群小老弟了。1235年,术赤的长子斡儿答、次子拔都,察合台的长子拜答儿、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出征,万户及以下各级军官也都派自家长子随军,史称「 ”长子西征”。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1237年春,远征军占领了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地区。可笑俄罗斯诸公国之间素来不合,面对强敌仍「 ”各扫门前雪”。以至于,当蒙古骑兵高速挺进,几乎没遇到什么太像样的抵抗。至次年2月,弗拉基米尔、罗斯托夫、特维尔等十几座城市相继被攻陷。蒙哥和贵由的部队更是打通了高加索南北交通线,让蒙军向西南杀去,12月直抵克里米亚半岛,继而杀入今乌克兰境内。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1240年,蒙古大军包围基辅公国,大公米哈伊尔弃城逃往波兰。不久,加里奇公国也城破人逃。翌年,蒙古兵分南北两路,开始进攻波兰和匈牙利。3月,北路军攻陷波兰首都克拉科夫,杀向西里西亚。大公亨利二世誓死抵抗,然后战死沙场。4月,南路军大败匈牙利,攻占其都城佩斯。6月,两路会师并进军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直到1242年初,窝阔台去世的消息传至前线,大杀四方的蒙古人才转身东返,留给欧洲一片心有余悸。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第三次西征的原因,说起来与传说中的「 ”山中老人”还有些关系。 教什叶派有一个神奇的分支,名叫尼扎里耶派。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其俗称就比较有名了——阿萨辛派。初代伊玛目(首领)哈桑·萨巴赫在里海南岸的山峰之上,修筑阿拉穆特堡(鹰巢),并以之为中心建立政权,靠传教、暗杀、掠夺来巩固和发展。正因为这种极端的生存模式,至十三世纪,它们毫无顾忌地袭击了蒙古商旅——上一个这么干的国家,坟头草都几米高了。1253年,拖累之子蒙哥继任大汗,他派弟弟旭烈兀率10万大军出征。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1255年,大军抵达撒马尔罕。翌年春,兵渡阿姆河,攻入这个在中文文献里被称为木剌夷的国家。从铁蹄入境的那一刻起,阿萨辛派的结局就已注定。冬天,其国君投降。可来都来了,只打一个小国怎么尽兴?旭烈兀把目光瞄向了不远的阿巴斯王朝。1257年9月,旭烈兀分兵三路向巴格达方向挺近。次年1月,将之包围,哈里发穆斯塔辛率群臣投降,阿拔斯王朝灭亡。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可能打仗这事儿有瘾,旭烈兀继续率军西进。1260年1月,他占领阿勒颇城, 4月又攻占大马士革。直到蒙哥去世的消息传来,他才命大将怯的不花率两万军队继续攻打叙利亚各地,自己挥师东归。直到主力尽撤, 的势力才重新燃起。9月,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五万大军,与蒙古人在大马士革之南展开激战。怯的不花战死,蒙古军终于尝到失败的滋味。马穆鲁克王朝趁机占据大马士革,将叙利亚全境收入囊中。蒙古第三次西征就此结束。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回顾上述西征,13世纪蒙古帝国的对外扩张,堪称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但当我们回到战场,往往能发现,这种「 ”酣畅淋漓”的背后,是蒙古先以屠城威慑,然后收编敌国,或组织其青壮上阵,用以做前锋或攻城。若遇上难以速克的对手,则常用运动战,调动其主力,然后以高机动性击穿其战线。这使得蒙古军队不会陷入严重的战损减员,或后勤短缺等情况。再具体地分析,还有马种、装备、制度、气候等很多因素。真要细说,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后世人常钦慕蒙古战绩,或是像「 ”在现场”一样畅言刀兵。对此,我们提请大家注意一个很简单,却也很沉重的常识:今人能在这里谈笑风生,分析战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祖先,侥幸地没有惨死于蒙古人的兵锋。

13世纪的蒙古高原,部落林立,征战不休,部落结构经常被打破,跨部落的军事联盟成为必然趋势。

成吉思汗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因其父被害,跟随母亲艰难度日。长大后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又与札木合结为兄弟,逐步发展势力。后又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许多蒙古部落投靠。

1206年春,铁木真完成了历史十八年的统一战争,被各部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创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的王国版图在13世纪横跨蒙古到阿富汗,并延伸至俄罗斯和伊朗。牛津大学人类基因学教授赛克斯在他《亚当的诅咒》书中,声称成吉思汗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播种者”,这位统治者至少有1600万后裔,即便在英伦三岛也有可能发现他的子孙。

成吉思汗的功劳主要是:

一是将蒙古各部落紧密联合,实现蒙古帝国的统一。

二是数次征战使得疆域贯穿欧亚,促进了欧亚文明的交流。团结多种民族,建立稳定的社会制度

1206年在库里勒台大会(蒙古语中大聚会)上,蒙古各部落一致尊成吉思汗为“大汗”,也就是至高无上的“汗”的意思,突厥和蒙古人都合并于这个新的蒙古联邦国家中。此后,成吉思汗从律法,等级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完成了国家的文化统一。

1,宽容的宗教政策

成吉思汗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宣扬万物有灵论。

作为蒙古帝国统治工具的萨满教,认为大汗就是神的体现,是腾格里的化身。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统治都是腾格里的统治,反对他们就是反对腾格里。成吉思汗在出征之前会到肯特山上朝圣,向长生天祈求保佑,他们相信登上圣山的顶峰就是接近腾格里。

蒙古人在信仰萨满的同时,还默认其他教派,比如聂斯托利派,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教士都可以在蒙古传教。普遍的迷信恐惧产生了普遍的容忍,他们容忍其他宗教的存在,也保证了他们的腾格里信仰。

2,颁布了一套贯彻执行的新律法

为了消除草原上互相劫掠报复,相互怨恨的现象,成吉思汗颁布了一套新的法令。

规定:禁止抢夺妇女;禁止诱拐和奴役任何蒙古人;任何谋杀、盗窃、通奸、收受赃物等都杀无赦。

成吉思汗通过这一套严格的纪律和法典约束人民和军队,这套法典既是民用法典也是行政法典,是实现社会管理的工具。在法典的约束下,蒙古人服从自己的统治者,民风淳朴,改善了以前的混乱状况,提高了蒙古社会的道德水平。

3,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

蒙古社会中有一套金字塔形状的等级制度,最下层的奴隶是普通的百姓,中间层是蒙古国的战士,上层是蒙古的贵族,位于金字塔的顶尖,就是成吉思汗的家族,也被称“黄金家族”。这套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不同阶层的人以世袭纽带联系在一起。

4,将蒙古人的战术发挥到空前程度

蒙古的战术是在草原上大规模狩猎中积累发展而成,成吉思汗的战术中有一句经典名言:“白天以老狼般的警觉注视,夜间以乌鸦般的眼睛注视,战时像猎鹰般扑向敌人,他们从鹿群那里学到了派暗哨观察探听敌情的方法。”

一旦发现敌人,他们就立即发起攻击,每人向敌人射出三四只箭;敌人如果太强大就撤回到自己的阵地,诱敌深入,等着敌人进入埋伏圈;

如果敌人是一只大军无取胜把握,就策马离开,逗留在离敌人一天或两天路程的地方,等敌人经过此处时,突然发起进攻。

征服欧亚的大汗

统一蒙古之后,成吉思汗把他的征伐目标投向了中国北部和中亚。

1207~1209年,征服西夏

对西夏的征服,被视作成吉思汗针对更强大的女真人的战争前言,对西夏的袭击,也令熟悉草原环境的成吉思汗重新掌握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

1211~1215年,征服女真

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控制着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的大部以及华北地区。

1214年成吉思汗包围了女真中都,女真以联姻以及承认自己是蒙古附庸的方式换取和解。但蒙古人刚刚撤走,女真朝廷就背盟毁约,成吉思汗于是再次整编作战军队挥师而下,攻陷中都。洗劫这座城市之后,蒙古人带着成队的民众、牲畜和货物返回了蒙古高原。

1219年,战胜黑契丹,控制丝绸之路

居住在天山山脉的黑契丹是成吉思汗的老仇人屈出律所统治的,信仰基督教的屈出律迫害穆斯林,这些穆斯林转而向成吉思汗求助,希望他来推翻屈出律。

成吉思汗应当地穆斯林的请求,出兵保护穆斯林,处决了屈出律。战胜之后的成吉思汗完全控制了中原汉地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丝绸之路。

1219~1223年,征服花剌子模及中亚大部分地区

四年的征战中,成吉思汗横扫了中亚各个城市,从喜马拉雅山脉到高加索山脉,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了中亚各国。

1226年,再次征讨西夏

原本西夏已经成为蒙古人的属臣,但却不愿履行职责。为了维护至高无上的权威,成吉思汗决定马上出兵征讨西夏。

1227年8月,壮志未酬的他在平凉以西的地区去世,享年60岁。宁夏在此后不久就被蒙军攻破,按成吉思汗的最后命令,屠杀了全城百姓。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后代继续横扫欧洲。奠定了今天俄罗斯、印度、伊朗及伊拉克的版图。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动让定居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每征服一地就把城市夷为平地,破坏农田使之成为草原。

成吉思汗曾说:“男子最大之乐事,莫过于战胜敌人,将其根绝,尽夺取其所有,迫使其妻痛哭,纳其美貌之妻妾。”

蒙古人不仅在征战时对征服地极尽屠杀,在战后依然用一种极尽恐怖的体制管理着陌生的城市,文化上的欠缺使得蒙古人的征战最终变成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走马观花。

然而成吉思汗把铁的纪律强行贯彻在亚欧大陆上,在保证和平,促进东西方商业往来这方面,成吉思汗开通了通往文明的新路。

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319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