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后叶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

十九世纪中后叶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第1张

主要集中在思想,和文化上。当时清朝经历了鸦片战争,惊醒了清朝统治者,原来的大刀长矛已经不适合当今世界。

尤其是清朝经历长毛之乱之后,涌现出一批洋务大臣。他们以学习建造泰西的先进的工业设备,派儿童留学泰西强国,如容闳,詹天佑,严复等。同时购买先进洋枪洋炮,努力兴建国防。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沈葆桢等。最后打造了一支现代化的海军水师“北洋水师”

而日本经历了黑船事件,已经觉醒。当时的明治天皇非常开明,努力维新。陆军聘请德国教官,海军聘请英国教官。在经济上依赖英国,在内努力兴建工业,在外开拓市场。

同时期的清朝,当朝统治者慈禧只会贪图享受,北洋水师从1888年成立到1894年未有一舰服役。每年的海军军费挪去修剪颐和园,最后在八国联军之下付之一炬。

然尔,清朝的底蕴毕竟不是日本所比的。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展工业,和陆军,海军。而当时清朝轻轻松松的建立了北洋水师,当时定镇二舰服役时,日本皆以打倒定镇两舰为目标。

统治者的腐败,最终导致清朝灭亡,当时一句“宁与友邦,不予家奴”亡了多少中华儿女的鲜血。日本,开波涛万里,布国威于大海,就是当时统治者的真时写照。

日本毕竟是小国,国家领土狭小,资源有限,靠的是英国资助。而当时兴建的工业如下:

一、1884年,金陵制造局第一次制造出可移动的车轮式37mm2磅后膛炮。该炮为架退式,有完善的炮闩,装弹简便迅速;制炮材料由青铜或铸铁改为普通钢或锰钢,提高了炮管的强度;炮弹也由球状改为长形,并附有弹带。这些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炮的射速和命中精度,大大胜过以往生产的前装炮。该炮试制成功后,即投入了批量生产。在中法战争中,金陵制造局生产的这种后膛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1863年,苏州洋炮局生产了短炸炮(前装炮),俗称田鸡炮,被洋人称为天炮。其特点是炮身短、重量轻、射角大、炮弹所受的空气阻力小,因而射程较远。由于弹道弯曲,对打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及有掩盖的工事有很好的效果。该炮在当时的中国是唯一较先进的武器。

  三、1884年,金陵制造局开始制造美式加提林轮回机关枪(通称十门连珠炮),为美国人在1861年所发明。该枪口径11毫米,枪管有膛线12条;配有6至10支枪管,可在一固定的中心轴上回转按序装填发射。每分钟可连续射出子弹350发,射程可达2000米。在中法战争中,局里生产的这种枪及后膛炮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金陵兵工厂也制造过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四、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湖北枪炮厂仿德国88式毛瑟步枪并加以改进,定名为“汉阳式”步枪,俗称“汉阳造”。

  1890年9月6日,张之洞在大别山下找到厂址,长600丈,广100丈,南枕山,北滨汉,西临大江,与省城对岸。惟需筑地基9尺,并增高堤防以防水淹。即在当地设铁厂,枪厂和炮厂,1895年8月开始小量生产,冬季重建完成,开始生产,仿造德国出品的1888式毛瑟步枪,因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为88式,其全称为792厘米88式毛瑟步枪。使用圆弹头。同时生产子弹,每月能生产十三万发。

  1896年开工生产。第一年生产1300枝步枪。

  1901年,生产步枪2,500枝,马枪316枝。抬枪53杆。徐建寅试制棉质无烟火药成功

  1904年9月26日,张之洞奏请将湖北枪炮厂改名湖北兵工厂。当时可以日产步枪50枝。子弹12000颗。

  1904年,湖北枪炮厂又对8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88式步枪与德M1888式不同点有:德M18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

  1907年陆军部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枪械。除特殊需要外,不应向外洋采购,一律向汉阳厂购买,并依期付款。该年生产步枪9,000枝。

  五、1865年9月20日,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这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又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上海制造局。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以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雇用工人2000多人。1867年搬到高昌庙镇,扩充设备,建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铸造厂、轮船厂等。占地70余亩。至80年代又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栗色火药厂、无烟火药厂等。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机械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

  这座由曾国藩和李鸿章一手缔造起来的近代军工厂位于上海高昌庙,是清末中国重要的军火生产基地。早在速射炮问世后不久,这里的技术人员就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种新式武器。1890年(光绪十六年),江南制造局总办刘麒祥向两江总督李宗羲报告,要求仿制一种新式火炮:

  “……泰西各国所用枪炮,巧样百出,日新月异。查有德国克鹿卜厂所造新式全钢后膛快炮一种,与英国阿姆斯脱朗厂所造异属相同,较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灵捷异常,以之安置炮台、兵轮,洵称利器。职道麒祥前在外洋,曾经见过,兹与华洋各匠再三讨论,拟由职局设法仿造。第此种后膛新炮,其中关键各件,均系紧密凑合,曲折甚多,若凭空摹绘图式,范模试造,诚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拟先由外洋购买快炮一尊来局作样,以便逐件拆开,仿照制配,庶有把握……”。

  从这份报告可以了解到,江南制作局请求仿制的是一种“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的速射炮,准备采用的仿制方法是,购回一门国外的速射炮,然后逐件拆开,对所有的零件进行一一复制,最后再把这些零件组合起来装配成大炮。在不能完全掌握速射炮具体生产技术的情况下,这不失是一种可行的仿制方法。

  两江总督对这份报告相当感兴趣,在批准了江南制造局请求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火炮的质量,要求:“妥慎筹办,认真讲求,务与外洋快炮一律坚利以资得力”。当时西方生产速射炮的主要是英、德两国,在经过一番比较后,江南制造局最终引进了一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全钢后膛快炮”,“逐件拆开,照样制配”,由此开始了中国制造速射炮的历史。

  从提交仿制报告算起,经过将近3年时间后,中国生产的速射炮终于向展现在世人面前。1893年6月的一天,江南制造局测试了新造的火炮,总办刘麒祥特地邀请了大量中外人士前来观看。当时进行试验的共有两门火炮,分别是八百磅子后膛大炮和四十磅子全钢快炮,其中四十磅子全钢快炮就是仿制的120mm口径速射炮。试炮的结果非常成功,“中西观者啧啧称叹”。曾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的薛福成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种速射炮的性能参数:“快炮重二吨有奇,长十六尺二寸,口径四寸七分,食黑色火药十二磅,食无烟火药仅五磅半。一秒时可放十二尺,弹出口时每一秒可行二千零八十尺,弹里能击十八里之远”,并认为“此项快炮最利于兵船”。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门火炮的性能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从1892年(光绪十八年)试制开始,截至甲午开战时的2年间,江南制造局共生产了12门120mm速射炮。

  《江南制造局记》记载的120mm船台快炮性能参数

  口径120mm

  炮身长164英尺

  炮身重2吨728磅

  炮架重2吨半

  来复线22条

  来复线长144英尺

  炮弹重40磅

  装药无烟火药4磅半;石子药12磅

  射程7200米

  1894年7月2日(光绪20年5月29日),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一纸电文到了江南制造局总办刘麒祥手中:“局制四十磅快炮,除应拨四尊,已饬局筹船运威,应将药弹、铜壳酌齐候拨。海军尚需添设快炮,局内闻尚有六尊,亦祈配齐药弹并拨交去轮”,要求江南制造局将所造的120mm速射炮连同弹药一起运往威海。于是在江南制造局的档案中便出现了这样一条记录:光绪二十年拨发海防军械局“阿姆斯脱郎四十磅全钢快炮四尊;开花、实心弹各一千六百个;钢质弹四百个;快炮弹铜壳五百个;炮门电气自来火一千支;炮门铜管击火二千六百支;炮药袋一百六十个;无烟火药八百磅”。至于李鸿章电报中所问的另外六门速射炮则不知为何,统统被南洋大臣调走了。这样,先后北上的江南造120mm速射炮累计有5门。

  丁汝昌曾经数次申请为“经远”、“来远”舰添装尾炮而未果,江南制造局的120mm速射炮运抵威海后,李鸿章电告丁汝昌,要求迅速将这些速射炮安装到“经、来”军舰上充当尾炮。但或许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对军舰进行大的改造(“经远”、“来远”在德国建造时李鸿章就提出过尾炮问题,当时伏尔锵厂的答复是,因为底板已经铸好,无法添加尾炮),直到甲午战争结束,也没看到“经、来”二舰有过尾炮。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并非北洋嫡系“广”字号军舰上出现了120mm速射炮的踪影。

  翻开日本《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战史》,在附表中可以看到,“广乙”、“广丙”二舰搭载兵器一栏下,赫然记载的是120mm速射炮。无独有偶,北洋舰队中的洋员马吉芬在《鸭绿江外的海战》一文中也提到,在黄海海战参战的中国军舰中,“广丙”舰装备了3门大口径速射炮,而黄海海战之后奉旨检查北洋海军的徐建寅(汉阳炼钢厂的兵工学家,近代著名的科学家、翻译家,曾任汉阳钢铁厂总办,汉阳炼钢厂总办侯补道。1901年3月31日在汉阳实验无烟火药时发生爆炸,徐等13人以身殉职)在检查报告中也清清楚楚记载“广丙”舰装备的是3门“十二生特快放炮”(即120mm速射炮)。由此可以看出,甲午战争期间北洋舰队中的“广乙”、“广丙”两艘军舰装备了120mm速射炮。

  “广”字号军舰隶属广东水师,是广东水师仅有的几艘主力舰。1894年5月,根据《海军大阅章程》,三艘“广”字舰一起北上接受检阅。海军大阅结束后,正值中日关系紧张,各舰不愿返回广东,因此皆留在北洋助战,后来都参加了甲午战争。

  “广”字舰中的“广乙”、“广丙”属于钢胁钢壳鱼雷快船,由福建船政建造,分别于1890年11月30日和1891年12月18日建成。二舰属于同型舰,各种性能参数接近,火炮布置略有不同。但根据初建时的资料看,“广乙”装备的是1门150mm炮和2门120mm炮,“广丙”装备的则是3门120mm炮,都是旧式后膛炮。把其中的5门120mm后膛炮更换为新式的速射炮,只能是二舰建成后的事情。

  广东省在订造“广乙”、“广丙”舰时就已出现购船经费不足的情况,后来的“广丁”舰更是因为无力支付船价,而无奈的被并入了福建船政水师,成了“福靖”舰。在连“广丁”舰区区20万两的造价都无力支付的情况下,广东水师能耗费巨资自行购换120mm速射炮是不可想象的。

  从各种史料来看,在当时无法从国外购买速射炮的情况下,唯一有能和两艘“广”字舰发生联系的就是江南制造局运往威海的速射炮,而且数量也恰好和“广”字舰原有的120mm炮位相符,都是5门。但这些原本将用作“经远”、“来远”尾炮的速射炮为何被换装到两艘非嫡系的“广”字号军舰上去?以及换装的时间、过程如何?尚未找到直接的记录,有待进一步探寻。

  现在完全可以肯定的是,有一批中国制造的速射炮伴随北洋舰队参加了甲午海战,虽然由于数量过少,在海战中并未产生过重要作用。但以往认为北洋舰队中没有一门速射炮的观点似乎应该加以修正了。

  速射炮是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高科技产物。当时尚处于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军工技术人员将它引进、仿造,并实际运用到了抵御外敌的战争中,中国早期军工技术人员的这种努力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尊敬。

  六、马尾造船厂从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造的40年间,建造了大大小小的舰船40艘,总吨位达到四万七千三百五十吨。她为近代中国的船舶制造、海军建设、科技人才培育,以及诸多工业领域的奠基和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左宗棠曾经提出‘用机器来制造船用蒸汽机‘,当年轮机厂里的很多机器都是从欧洲买来的。蒸汽机引发了西方的工业革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船用蒸汽机是在1871年在这个船政轮机厂造出来的。

  马尾船政学堂不仅是中国海军的摇篮,从学堂毕业的许多学生还活跃在中国近代科技、文化、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有“匡世良才”美誉的造船专家魏翰、设计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巴玉藻、著名外交家陈季同等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马尾造船厂开办不久就达到相当规模,船台、船坞、起吊设备等设备都很完善,那时候工厂就配有60吨的起重机,可以造三千吨的轮船,还有盖了五十多座车间。可以说当时的马尾造船厂在中国及整个远东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

  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12月23日,是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产生的第一家机器造船厂,时任总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1869年,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1871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82年,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1889年制造出我国第一艘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舰。

  “平远”舰,是福州(FooChow)船政所造第29艘舰船,是福州船政局在参考法国设计师白劳易(Louis-ÉmileBertin)设计的“柯袭德”(“Cocyte”)、“士迪克十”(“Styx”)、“飞礼则唐”(Phlegeton)等3艘近海防御军舰基础上,设计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该舰由魏瀚、陈兆翱、郑清濂、吴德章、李寿田、杨廉臣监造,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命名为“龙威”,同年10月4日开赴上海,与北洋舰队会合。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Lll对该舰检查后甚为满意,于1890年5月28日调归北洋海军,更名为“平远”。

  “平远”的舰船资料:长5999米、宽1219米、舰艏吃水419米、舰艉吃水44米、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正常排水量2150吨、满载排水量2640吨,动力为2座福建船政自造的3胀往复卧式蒸汽机、4座圆形高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400马力、航速105节、煤舱容量350吨、装甲甲板厚2寸、水线带装甲厚94寸、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炮盾厚15寸,编制202人。

  主要武器:克虏伯260mm前主炮1门(35倍口径)、克虏伯150mm副炮2门、57mm哈乞开斯炮2门、47mm单管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黄海大东沟海战时的装备情况)

  附:“平远”舰作战经历

  1894年,因朝鲜事变,中日两国间爆发了甲午战争。9月16日,北洋海军主力护送增援平壤作战的陆军前往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抵达后,“平远”与同队舰“广丙”作为第二梯队,被配置于大东沟口外,担负警戒任务,这艘近海防御铁甲舰自降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执行了近海防御的任务,而北洋海军其余的10艘主力舰则作为一线主力,在口外12海里处下锚。9月17日中午,口外的北洋海军主力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展开激战,距离战场较远的“平远”、“广丙”以及鱼雷艇“福龙”、“左一”在看到远方弥漫的硝烟后,立刻一起急驶战场,支援作战的北洋舰队主力。

  下午2时以后,“平远”、“广丙”二舰相互配合,向日本舰队旗舰,法式巡洋舰“松岛”发起攻击。“广丙”一度准备向“松岛”发射鱼雷,但因敌方火力过于凶猛,而被迫撤退。防护能力较强的“平远”则在管带李和指挥下,于弹雨中拼死冲向“松岛”,下午2时34分,双方距离逐渐接近至2200米,“松岛”舷侧的速射炮疯狂地向“平远”倾泄弹雨,“在无数发炮弹的轰击下,已使其舷侧出现洞穴,从舰内冒出浓烟,舰内也出现火焰”,而几乎与此同时,“平远”舰舰首260毫米主炮发射的一颗钢弹击中“松岛”,炮弹从“松岛”左舷中部下甲板的医疗室斜穿而入,击穿1英寸厚的钢铁墙壁,穿过中央鱼雷发射室,击中“松岛”320毫米主炮塔下的机关,引起爆炸,顿时使得320火炮炮罩粉碎,火炮无法旋转。这颗炮弹在穿越中央鱼雷发射室时,“使舰内各室发生猛烈震动,硝烟弥漫,人近咫尺难以辨认,令人窒息”,4名日本鱼雷兵因此窒息死亡。

  下午3时10分,“平远”舰装备的4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小速射炮又接连命中“松岛”的中央鱼雷发射室和桅杆,“弹片四起,室内周围壁上喷溅着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着血肉相混之水,难以步行……”,多名日本鱼雷兵受重伤,鱼发射电路被打断。根据战后统计,在整个黄海海战中,日本旗舰“松岛”共中弹13发,被击毙35人,在这战绩中,北洋舰队“替补队员”的“平远”占了很大比重。

  短短几分钟后,下午3时20分、3时30分,“松岛”的姊妹舰“严岛”又接连被“平远”命中,被击毙4人。

  开战前并未被列入一线阵容的“平远”舰,尽管进入战场的时间较晚,参战时间较短,但却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一方面体现了“平远”舰自身武备和防护的先进性,同时以管带李和为首的全舰将士之奋勇精神,也是其能取得如此战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1910年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七、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说“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船,事实是这样的吗?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下面是一些中国的第一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800-pound gorilla 因强大而无需顾忌的人或物

这个习语来自一条谜语。问:一只800磅(约726斤)的大猩猩可以睡在哪儿?答:想睡哪儿就睡哪儿。由此可以看得出来,这句俚语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十分强大,行事无需顾忌

意思就是现在中国力量大了,开始挑战既有规则

有炮。公元1257年冬,旭烈兀、拜住等率军三路围攻巴格达,第二年初,三军合围,向巴格达发动总攻,蒙古军队用炮石攻打巴格达城 ,城门被炮火击毁。

十三世纪蒙古西征时曾用火炮,火炮遂得以西传。 火炮传入阿拉伯地区后,阿拉伯人对火炮进行了改造,这种炮中国人称为「回回炮」。 十四世纪后欧洲人又从阿拉伯人获知火药的知识,并学会了制造火器的方法,火药才正式传入欧洲。

炮打出来的弹是石头么?看这里!

回回炮

十三世纪,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长达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蒙)元襄樊之战。在这次著名的战争中,元军使用“回回炮”先后攻打樊城、襄阳城。那么,这种“回回炮”究竟是一种什么武器呢?人们的看法迥异。有人认为是“火炮”;有人则认为是“发石机”,发射的是巨石。笔者也认为是当时一种较为先进的“发石机”,发射的是巨石,而不是“火炮”,发射的也不是碎铜、破铁、沙石之类的东西,更不是发射的可以爆炸的炮弹。

“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是一种以机抛石,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这种抛石机不过是在古代抛石机的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得更加先进、威力更加巨大罢了。

其实,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在古代的外国,很早就有了“炮”。它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又称为旝、云旝、飞石、抛石等。而欧洲古代却称为抛石机。在火炮出现以前,抛石机(炮)是古代战争双方攻守战的重要兵器。

据宋朝兵书《武经总要》记载,炮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件联接。炮架上横置可以转动的炮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稍”,起杠杆作用。用一根木杆作稍的称为单稍,用多根木杆缚在一起作梢的称为多稍,稍数越多,抛射的石弹越重、越远。炮梢的一端系皮窝,容纳石弹;另一端系炮索,索长数丈。小型炮有索数条,大型炮多达百条以上。每条炮索由1——2人拉曳。抛掷石弹时,由1人瞄准定放,曳炮人同时猛曳炮索,将另一端甩起,皮窝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在火药用于军事后,也还常常用炮抛掷火毯、毒药弹以及爆炸弹等。《武经总要》记载了十几种形式的炮,多数炮是将炮架置于地上或插埋于地下,固定施放。有一

些在炮架下安装四轮,便于机动,称为车炮。也有的炮,其炮柱可以左右旋转,向各个方向抛掷石弹,称为旋风炮。

“礟”(今简化字为炮),最早见于《文选》所收西晋潘安仁的闲居赋。文中描述炮石发射情景为“炮石雷骇”。唐朝人李善注:“炮石,今之抛石也”。

中国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炮。春秋末期《范蠡兵法》(已佚)中曾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转引自《汉书•甘延寿传》注)。《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郑繻葛之战“旝动而鼓”。汉朝贾逵引《范蠡兵法》亦将“旝”解释为飞石。东汉以后,炮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攻守器具。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攻打袁绍时使用的“霹雳车”,是最早出现的车炮。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田茂广制造“云旝三百具”,号称“将军炮”(《新唐书•李密传》:“命护将军田茂广造云旝三百具,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炮’”。)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光弼制造了用200人挽索发射的巨型炮,每发能伤数十人。宋朝战争频繁,用炮更加广泛。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攻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时,曾“一夜安炮五千余座”。金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蒙古军攻打汴梁,架设炮数百具攻龙德宫,昼夜发炮,落下的石弹,几乎与里城相平。其中最大的十三梢炮,能发射上百斤重的石弹,需要四、五百人同时曳放。蒙古军西征时,主要靠炮攻取城堡。明朝以后,发石机之炮逐渐为火药之炮所取代。

“回回炮”的主要制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这两个人都是西域(今玉门关以西)回回人(伊斯兰教),因此炮名叫西域炮、回回炮,又因首先在攻打襄阳、樊城时使用,又名襄阳炮。由于它的发射威力大,所以,又叫巨石炮。至于《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的“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指挥最优秀的工匠制作回回炮,其中有些是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徒。可以投射三百磅重石头的西方机器”的说法,与“回回炮”主要制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的说法并不相矛盾。因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是回回炮手的总管和头领,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可能是回回炮的具体制作的指挥者。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在《元史》里都有传。说(蒙)元军攻打樊城、襄阳时使用的“回回炮”是发石机的最原始的记载可能是《元史•亦思马因传》。传云:“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当时指挥攻打襄樊的元军将领之一的阿里海牙传里的记载也大致相同。《元史•阿里海牙传》云:“阿里海牙,畏吾儿人也”。至元“九年[三]月,破樊城外郛,其将复闭内城守”。“会有西域人亦思马因献新炮法,因以其人来军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康宁在《古代战争中的攻防术》一书中,采用了《元史•亦思马因传》中的说法。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发射的是巨石,重150斤,落地时砸深7尺。而不可能是爆炸的火药炮弹。

“回回炮”是发石机的说法,在史书《续资治通鉴》和现代一些史学家的著作中都讲得很明确。《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第501页载:“咸淳八年”,“元刘整筑新门于鹿门山,使千户隋世昌总其役。樊城出兵来争••••••整授军二百,令世昌立炮帘于樊城拦马墙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军校多死伤,达旦而炮帘立”。“未几,阿尔哈雅以回回新炮进攻”,破之。遂“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震雷,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2001年1月第5次印刷)第1042页载:“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是一种以机抛石,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图4)。中古时,波斯、阿拉伯等伊斯兰教国家之抛石机炮十分发达,能发射八百磅重巨石。元世祖(忽必烈)时召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督造,并教回回军士演习,于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用之于攻克樊城、襄阳。南宋亦曾仿制,并用于战守。明中叶以后,因大型火铳兵器已用于战争,渐废”。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第四卷第7页载:

1272年 壬申 元世祖至元九年 宋度宗咸淳八年十一月

Δ亦思马恩献巨炮

元阿里海牙言:“襄阳之有樊城,犹齿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断其援,樊城下,则襄阳可不攻而得”。元主以为然,适值回回人亦思马恩创作巨石炮来献,其炮用力省而所击甚远,乃命送襄阳军用之。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第1318页载:“元至元十年(1273),元军攻襄阳,用回族人亦思马因制炮,称‘回回炮’,利用重力下坠抛掷石弹,重达150斤”。

张传玺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第290页载:“襄阳、樊城之战 忽必烈对南宋用兵,采纳刘整的建议,首先攻打襄阳。襄阳地处汉水南岸,与北岸的樊城相对,是扼守长江的屏障。二城借浮桥来往,互为声援,唇齿相依,守御甚固。襄阳、樊城先后被元军围困六年(1267——1273年),人心无动摇,镇静如一日。但南宋救援不力,来援者均被击败,致使二城最终不保。1273年,元军又焚毁襄阳、樊城之间的浮桥,使二城不能互相支援,又使用新炮——回回炮(一种巨大的投石机)攻打樊城,遂破城。不久,襄阳因为孤城援绝,守将吕文焕投降。元军取得襄阳和樊城,即打开了长江的门户”。

《中国古代史讲座(下)》(求实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在第264页,元史专家韩儒林先生讲:“中国最早的火炮出现于公元1350年(在宋蒙元襄樊之战后约一百多年时间)以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枪,现在还保存在军事博物馆里”。

在第278页又讲:“打襄阳时,除了蒙古和各族的军队以外,还有新式武器。如回回炮(抛石机),就是从伊拉克传来的,能够抛出几百斤重的石头,攻打城堡非常有效,打樊城就是利用这种炮。当时,蒙古几乎把全世界最精锐的武器都集中到襄阳来,先后打了五、六年,最后还是因为襄阳的南宋守将投降,才打下来”。

那么,为什么说“回回炮”不是火炮呢?

这得从火炮的发展史来看,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以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是冷兵器时代,约自公元前21世纪(一说22世纪)——公元10世纪;后一阶段是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约10——19世纪中叶。发生在13世纪的宋(蒙)元襄樊之战是处于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北宋初年火器的出现,标志着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开始,经南宋、元、明到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以前,延续约9个世纪。在此期间,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威力更大的火器不断被发明创造出来,并在战争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到清朝特别是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火器发展的停滞,一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火器始终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而是火器和冷兵器并用。

从北宋到南宋约3个世纪,是早期火器的创制阶段。北宋发明的火药箭、火球 类火器,主要是用以纵火的火攻器具,可起烧伤敌人和惊吓敌军人马的作用。南宋发明的铁火炮、火枪类火器,已有较大的杀伤和破坏作用。但这两类火器除少数可以手投外,主要是用弓、弩、礟(发石机)等冷兵器来发射和投掷。因此,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期。

火枪的出现和演进,表明火器的又一方面的进步。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火枪是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使用的长竹杆火枪,以竹为筒,内装火药,临阵点燃,喷射火焰,焚毁了敌人的攻城器械“天桥”。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创制出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以巨竹为枪筒,内安子窠(弹丸),用火药发射。

然后是铜、铁火炮、火枪等火器陆续问世。

元朝发明的火铳是中国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第一代。是一种用火药发射石弹或铅弹、铁弹,在较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武器。元朝制造的火铳最早始于何时,无文献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的制品。火铳采用的是青铜铸管,能耐较大膛压。但就是这尊距离宋(蒙)元襄樊之战约60年的火铳,其盏口口径也只有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米,全长35•6厘米,重6•94千克。像这样的火铳怎么可能发射重达150斤的石弹呢?

总之,作为抛石机的“炮”,在中外古代很早就在战争中使用,宋(蒙)元襄樊之战中元军使用的“回回炮”,是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在早已经有的“炮”的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而创制出来的更具威慑力、杀伤力的巨型“抛石机”。而决不是发射火药炮弹的“炮”。火药枪炮的使用那是宋(蒙)元襄樊之战百年以后的事了,到了明代中叶,火药枪炮的使用,才使作为抛石机的“炮”逐渐废弃了。

古代所说的武器重量和我们现在所衡量的重要单位是不一样的,所以李元霸手里的铁锤说有800斤,其实并没有这么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这么说也只是为了体现英雄气概的一种表现。

1、李元霸是一支强大的力量。怀里有四头大象,但它们比韩世香鱼好多了。一顿饭,十磅肉。用两把锤子,一百磅一把,两把共八百磅,这样的圆柱体就大了。坐在云端,天下无敌。甚至手上的武器也是一把八百磅的锤子。太勇敢了。首先,这些绝对是夸张的。这部小说与现实不同。它略显夸张和艺术。它能更好地表达主人公或被代表人物的形象。它更加灵活和独特。

2、那么,古代的“金”与现在的“金”是不同的。在古代,没有500克的磅,这意味着一百磅不如一百磅重。这就是古代和现代重量的区别。结果,出现了这样一个“大乌龙”。更重要的是,古代的人力确实比现在的人多。你知道,在那个时代,战争是持续不断的,特别是在我们前面提到的伟大英雄时代——都是在战争年代。在战争时期,你必须战斗,你被迫练习和加强自己。

3、如果你想做点好事,你必须首先磨快你的工具。如果你想完成任务,第一步就是优化你的工具。古代战争多,战争频繁,古代没有高科技。我们可以用冷武器进行战斗。我们使用的最普遍的东西是某件武器,它使用几百磅几百公斤的重量,杀死正方形,向四面八方冲击,并携带一百磅的大刀上头等舱。

以上介绍了李元霸的铁锤并没有800斤,也说了具体的原因,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了解的非常清楚了。

李小龙和察尔猜的比赛是不公开的友谊性比武是李小龙把察尔猜击败! 

这事是为纪念李小龙而由香港功夫协会进行深入调查后才整理出来的 

李小龙的真功夫确实不容怀疑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 那个条件下 人家美国武术界凭什么认可李小龙?更何况是一个黄种人 个头也不大 但就是这样却又很多美国武坛大人物认可他!试想如果一个没有真功夫的人会有此殊荣吗?况且从李小龙留下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出其出拳踢腿的速度和爆发力之惊人 **中的他竟然不用剪辑镜头 就能打出如此的效果 这种身手没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是达不到的

楼上的你是日本人吧? 

你一句话就露馅了:“柳海龙身为专业人士,他比大家更有发言权”

典型的炒作。

大金刚(英语:Donkey Kong)是任天堂的一位游戏人物,首次出现于1981年的《大金刚》街机游戏。他是一只八百磅的身强力壮的大猩猩。从1994年重制的《大金刚》手掌机版开始,他身着标志自己的名字缩写“DK”的红色领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44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