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语中第三个字带有倒字的是什么成语
本末倒置、
翻箱倒柜、
排山倒海、
投机倒把、
颠三倒四、
翻江倒海、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连街倒巷、
排山倒峡、
颠鸾倒凤、
倾肠倒腹、
太阿倒持、
冠屦倒施、
解民倒悬、
反攻倒算、
擂天倒地、
狗屁倒灶、
切树倒根、
翻衾倒枕、
翻黄倒皂、
山公倒载、
骑驴倒堕、
回寒倒冷、
冠履倒易、
扶东倒西、
如解倒悬、
横拖倒扯、
颠颠倒倒、
前徒倒戈
2 第三个字是倒的成语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颠来倒去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颠鸾倒凤 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
颠乾倒坤 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颠三倒四 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翻江倒海 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翻箱倒柜 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翻箱倒箧 翻:倒,反转;箧: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回山倒海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解民倒悬 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排山倒海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倾肠倒肚 比喻把心里的话全都讲出来。
倾箱倒箧 箧:小箱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脸。
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如解倒悬 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太阿倒持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头足倒置 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投机倒把 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方式扰乱市场,牟取暴利。
移山倒海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银河倒泻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犹解倒悬 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颠颠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反攻倒算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番窠倒臼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
翻黄倒皁 犹言颠倒黑白。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翻黄倒皂 犹言颠倒黑白。
冠屦倒施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横拖倒扯 犹横拖倒拽。
横拖倒拽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回天倒日 犹言旋转乾坤。
解甲倒戈 指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擂天倒地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连街倒巷 犹言满街倾巷。指所有地方。
柳眉倒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毛发倒竖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
逆施倒行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同“逆行倒施”。
逆行倒施 犹言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骑驴倒堕 形容太平之世。
弃甲倒戈 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
前徒倒戈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倾筐倒庋 庋,放东西的架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检。
倾筐倒箧 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倾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检。
山公倒载 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失惊倒怪 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随风倒舵 犹言看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的发展而转变态度。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3 四字成语第三个字是反的有哪个爱毛反裘 ài máo fǎn qiú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意思: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报本反始 bào běn fǎn shǐ出处:《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意思: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
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拨乱反正 bō luàn fǎn zhèng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意思: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反败为胜 fǎn bài wéi shèng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意思:扭转败局,变为胜利。反哺之情 fǎn bǔ zhī qíng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意思: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反唇相讥 fǎn chún xiāng jī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意思: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反唇相稽 fǎn chún xiāng jī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意思:反唇:回嘴、顶嘴;稽:计较。
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责问对方。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意思: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反戈相向 fǎn gē xiāng xiàng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意思: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
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反戈一击 fǎn gē yī jī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
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意思: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反躬自问 fǎn gōng zì wèn出处:《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意思:躬:自身;问:检查。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反躬自省 fǎn gōng zì xǐng出处:《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意思: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反间之计 fǎn jiàn zhī jì出处:《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意思:间:离间。
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反经行权 fǎn jīng xíng quán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意思: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
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反客为主 fǎn kè wéi zhǔ出处:意思: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反劳为逸 fǎn láo wéi yì出处:明·揭喧《兵经百篇·更字》:“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人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
意思:劳:疲劳;逸:安闲,休息。把疲劳转化为安逸。
反老还童 fǎn lǎo huán tóng出处:《文苑英华》卷三五二载无名氏《七召》:“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意思:反:回。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反面教员 fǎn miàn jiào yuán出处:意思: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反面文章 fǎn miàn wén zhāng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紫芝道:‘我仿《毛诗》:巨屦扬矣,于彼高冈;大足光矣,于彼馨香。’春辉道:‘“馨香”二字是褒中带贬,反面文章,含蓄无穷,颇有风人之旨。
’”意思: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多指反语。
反面无情 fǎn miàn wú qíng出处: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十四出:“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尚且兴兵反叛,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意思:形容翻脸不认人。
4 成语以倒为第三个字的有哪些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颠三倒四: 三、四:表示杂乱。
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翻江倒海: 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翻箱倒柜: 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
形容彻底翻检。排山倒海: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投机倒把: 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
移山倒海: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颠颠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颠干倒坤: 颠乾倒坤: 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
形容本领非常大。颠来倒去: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翻黄倒皂: 犹言颠倒黑白。
翻黄倒皁: 犹言颠倒黑白。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反攻倒算: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翻箱倒箧: 翻:倒,反转;箧:小箱子。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番窠倒臼: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冠屦倒施: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同“冠履倒易”。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回天倒日: 犹言旋转乾坤。
横拖倒拽: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横拖倒扯: 犹横拖倒拽。回山倒海: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解甲倒戈: 指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解民倒悬: 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危急。
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柳眉倒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连街倒巷: 犹言满街倾巷。指所有地方。
5 第四个字是倒字的成语神魂颠倒、
穷困潦倒、
东风压倒西风、
应弦而倒、
言颠语倒、
玉山倾倒、
无颠无倒、
笔头不倒、
七颠八倒、
盆倾瓮倒、
主客颠倒、
贫穷潦倒、
颠颠倒倒、
一句撞倒墙、
不知颠倒、
一笔勾倒、
龙钟潦倒、
一语撞倒墙、
一尘不倒、
一见倾倒、
人妖颠倒、
没颠没倒、
东翻西倒、
阿平绝倒、
醉山颓倒、
西歪东倒、
冰山易倒
1 成语以倒为第三个字的有哪些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颠三倒四: 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翻江倒海: 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翻箱倒柜: 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排山倒海: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投机倒把: 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
移山倒海: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颠颠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颠干倒坤:
颠乾倒坤: 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颠来倒去: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
翻黄倒皂: 犹言颠倒黑白。
翻黄倒皁: 犹言颠倒黑白。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反攻倒算: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翻箱倒箧: 翻:倒,反转;箧: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番窠倒臼: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
冠屦倒施: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回天倒日: 犹言旋转乾坤。
横拖倒拽: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横拖倒扯: 犹横拖倒拽。
回山倒海: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解甲倒戈: 指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解民倒悬: 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危急。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柳眉倒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连街倒巷: 犹言满街倾巷。指所有地方。
2 四字成语第三个字是反的有哪个爱毛反裘 ài máo fǎn qiú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意思: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报本反始 bào běn fǎn shǐ出处:《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意思: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
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拨乱反正 bō luàn fǎn zhèng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意思: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反败为胜 fǎn bài wéi shèng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意思:扭转败局,变为胜利。反哺之情 fǎn bǔ zhī qíng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意思: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反唇相讥 fǎn chún xiāng jī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意思: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反唇相稽 fǎn chún xiāng jī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意思:反唇:回嘴、顶嘴;稽:计较。
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责问对方。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意思: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反戈相向 fǎn gē xiāng xiàng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意思: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
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反戈一击 fǎn gē yī jī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
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意思: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反躬自问 fǎn gōng zì wèn出处:《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意思:躬:自身;问:检查。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反躬自省 fǎn gōng zì xǐng出处:《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意思: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反间之计 fǎn jiàn zhī jì出处:《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意思:间:离间。
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反经行权 fǎn jīng xíng quán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意思: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
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反客为主 fǎn kè wéi zhǔ出处:意思: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反劳为逸 fǎn láo wéi yì出处:明·揭喧《兵经百篇·更字》:“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人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
意思:劳:疲劳;逸:安闲,休息。把疲劳转化为安逸。
反老还童 fǎn lǎo huán tóng出处:《文苑英华》卷三五二载无名氏《七召》:“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意思:反:回。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反面教员 fǎn miàn jiào yuán出处:意思: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反面文章 fǎn miàn wén zhāng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紫芝道:‘我仿《毛诗》:巨屦扬矣,于彼高冈;大足光矣,于彼馨香。’春辉道:‘“馨香”二字是褒中带贬,反面文章,含蓄无穷,颇有风人之旨。
’”意思: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多指反语。
反面无情 fǎn miàn wú qíng出处: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十四出:“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尚且兴兵反叛,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意思:形容翻脸不认人。
3 成语中第三个字带有倒字的是什么成语本末倒置、
翻箱倒柜、
排山倒海、
投机倒把、
颠三倒四、
翻江倒海、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连街倒巷、
排山倒峡、
颠鸾倒凤、
倾肠倒腹、
太阿倒持、
冠屦倒施、
解民倒悬、
反攻倒算、
擂天倒地、
狗屁倒灶、
切树倒根、
翻衾倒枕、
翻黄倒皂、
山公倒载、
骑驴倒堕、
回寒倒冷、
冠履倒易、
扶东倒西、
如解倒悬、
横拖倒扯、
颠颠倒倒、
前徒倒戈
4 倒字组成四个字成语倒的成语:
倒背如流
倒绷孩儿
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倒持泰阿
倒裳索领
倒持干戈
倒持戈矛
倒持手板
倒持太阿
倒打一耙
倒打一瓦
倒凤颠鸾
倒果为因
倒戈弃甲
倒戈卸甲
倒冠落佩
倒冠落佩
倒海翻江
倒海移山
倒戢干戈
倒街卧巷
倒廪倾囷
倒箧倾筐
倒箧倾囊
倒三颠四
倒山倾海
倒四颠三
倒行逆施
倒屣而迎
倒屣相迎
倒屣迎宾
倒悬之患
倒悬之急
倒悬之苦
倒悬之危
倒峡泻河
倒因为果
倒栽葱
倒载干戈
倒置干戈
倒枕捶床
倒枕搥床
倒枕槌床
倒执手版
拜倒辕门
帮倒忙
不倒翁
颠倒错乱
颠倒干坤
颠倒黑白
颠倒乾坤
颠倒是非
颠倒衣裳
颠倒阴阳
东倒西歪
喝倒彩
横倒竖卧
澜倒波随
潦倒粗疏
潦倒龙钟
七倒八歪
墙倒众人推
树倒根摧
树倒猢孙散
树倒猢狲散
压倒一切
压倒元白
撞倒南墙
热点素材一:
1、最美妈妈:指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勇于救人的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后女童经抢救脱离危险。救人的年轻妈妈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2、最美奶奶:2011年8月12日下午,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红堰村69岁农村老太太柴小女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外村的4个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顾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当她救出3个孩子后又跳入水中去救第4个孩子时,却再也没有出来。她被网友称为“最美奶奶”。
3、最美姐姐:在弟弟身患重病的13年里,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张颖始终不离不弃,演绎着一个平凡却感人的亲情故事,被网友称为“最美姐姐”。
4、春晚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中国美,悠久历史让人醉,让人醉;方块字,好风尚,好风尚,传了一辈又一辈,传了一辈又一辈。中国美,中国美,件件国宝透智慧,透智慧;长城长,黄河黄,历史篇章催人泪,历史篇章催人泪。
中国美,中国美,迈开步子往前追,往前追;心大,人心齐,人心齐,梦想变成现实一起飞,梦想变成现实一起飞。中国美,中国美,太阳月亮放光辉,放光辉;飞船飞,国旗摇,锦绣前程美无比,锦绣前程美无比,锦绣前程美无比。
关键词:美
考题猜想一:
半命题作文:“ 最美”; “ 是一种美”;“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 ,就在身边”;“与 同行”。
全命题作文:最美的姿态;记忆深处最美的花朵;等等。
猜想过程:话题(道德模范、传统美德、美育)
半命题(“ 最美”; “ 是一 种美”;“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
热点素材二:
1、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事后,引发网络热议风波。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市民魏女士路过解放南路时,发现一名老太太倒在人行道边,嘴里还吐着白沫。来来往往的行人路过看见这一幕,都小心地“绕个弯儿”走过,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搀扶。 魏女士虽然很担心老人的情况,但也不敢走近,怕事后说不清楚,她站在五米开外的地方召集了七八名路人,让他们为自己作个“见证”,围观者多起来后,然后拨打了报警电话。110民警赶到现场后,联系了120急救车,急救车赶到将老人抬上担架送往医院。魏女士无奈地表示,毕竟老人年纪大了,“我要是自己把她扶起来,到时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怕会惹来麻烦。”(相关材料:彭宇案、许云鹤案)
3、路遇老人倒地无人搀扶,高邮赞化学校女生管仲培挺身而出,被网友誉为“最美中学生”。
关键词:良知
考题猜想二:
半命题作文:“我找回了 ”、“善良是一种 ”、“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
猜想过程:话题(良知、冷漠、悲悯情怀、信任危机、道德底线)
命题(呼唤诚信、拒绝冷漠、守护良知、坚守道德底线)
半命题(“我找回了 ”、“善良是一种 ”、“ ,是人间最美的花朵”等)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z8t9
概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编辑本段]科学精神的特征
科学精神应包括12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编辑本段]相关名言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6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7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1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
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13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14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15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 (美国)
1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意大利)
17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俄国)
18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英国)
19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英国)
[编辑本段]“科学精神”语义分析
最常用的词汇也许是我们并不了解的词汇,如“社会主义”、“文化”、“科学”、“民主”、“因特网”,还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把它译成英文,如何翻译?它与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的确,人们把它挂在嘴边,但追问下去,能说出逻辑上自洽的几条来并不容易。或者说,不讲逻辑地罗列一堆品质很容易,张口就来,但那无助于问题的讨论。
过去我在《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中也谈到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新科学就不会发展。怀疑精神与宽容精神是派生出来的,而且两者不可偏废。单纯怀疑和单纯宽容都是不足取的,而且容易引向邪门歪道。”(《科学与无神论》2000年3期,写于1997年)经过一段反思,我应更正上述说法。上述说法的优点是把怀疑与宽容联系起来讲,强调不能只讲一方面。不令人满意的方面很多,主要有:1)引入了“是”、“真理”这样更不好定义的词语。现在看似不必要,因为我们讲科学应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2)只讲求是,没有讲逻辑上的自洽问题,就说不清理论选择方面的许多问题。3)“创新”没必要单独提出来,它不是科学的核心属性。4)宽容与怀疑也如此,都不要引入。但可作推导出来的二级或者三级性质加以适当的表述,人文精神也讲这些。两者必须结合起来谈,不能只讲一面。另外怀疑也不是什么都怀疑,而是有条理的怀疑。按我现在的理解,对于科学精神只提两个方面:逻辑自洽与经验证据,下文有详述。
1.“科学精神”若作为一个主谓词组,相当于说科学这东西挺时髦、精神焕发,好比问“那人还活着吗?”答曰:“还精神着呢!”原则上可以这样理解,但好像现实中人们并不经常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科学精神”。做一假设,如果真作主谓词组理解,这个陈述是否正确呢?答案是:1)在口头上、在宣传报道中是正确的,至少在当代中国如此;2)在实际社会当中并不正确。在过去,科学不发达,社会也不认可萌芽中的科学,所以精神不起来。在现代中国,科学只是一个口头禅,中国社会远未接受科学观念,我们的传统文化好象与科学格格不入。虽经一个世纪的冲击,中国主流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距甚远,倒是其反面长盛不衰。
2.作为偏正词组理解,“科学精神”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科学的精神”,一种是“科学之精神”。前一种若译成英文,科学一词用的是形容词scientific;后一种若译成英文修饰语为of science。这种情况在上一世纪,曾发生在“科学哲学”这一名词身上。当时有scientific philosophy和philosophy of science两种不同的理解,其间差别很大,学过“科学哲学”的都明白这一点。至于主词“精神”,译成英文也有许多不同的选择,而每一种选择含义差别也很大。据说,英文好像根本没有与中文相对应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叫法。方舟子的调查表明,英文中经常使用scientific spirit和spirit of science(详见文后的附件)。
2.1对于“科学的精神”,还有“不科学的精神”吗?似乎也可以这样说。果如此,潜台词似乎是科学成了一种标准,“科学的”相当于“正确的”、“高尚的”,当然逻辑上也可以反过来:“科学的”相当于“错误的”、“低级的”。但这一种理解少见,至少在中国如此。只有在某些敢于批判科学之霸权的反科学者眼里、部分哲人眼里,才可能作后一种理解,只是可能,也未必真如此。
2.2对于“科学之精神”,讲的是关于科学活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相对于科学本身,它是二阶的。相当于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这恐怕是人们最常用的理解方式。果如此,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四规范”说就派上了用场,指的是普适性(Universalism),“共有性”(“Communism”,引号是默顿特别加上的),去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有组织的怀疑(Organized Skepticism)。这四条作为规范(normative)结构下的科学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由默顿于1942年提出,影响巨大。后来不断有人“添砖加瓦”,于是由四条变成了许多条。重要的还不是正向的发展,而是反向的反对默顿的观点,最近20年,好像反对声音压过了赞成声音。要发展,当然要突破默顿的范式,但积累起来,各种发展的总效应是,越来越远离默顿当年的语境,问题本身发生了变化。欲了解默顿的原始想法,可参考他的文集《科学社会学》第三部分,有三篇文章,英文版为223-278页。
加一点个人评论。我认为默顿讲的规范结构,是一种理想,并不代表实际的科学真的如此。他讲的四条都是“理想类型”,表示“应当”如此,而非实际总如此。批评者多以实际的科学运行状况批评默顿,这对默顿有失公正。即使在现实与科学史中找到诸多反例,默顿规范仍然可以成立,仍然有价值。
现在的问题是,默顿的四条是否足以代表我们所说的科学之精神?另外有没有多余的?用逻辑语言讲就是,这四条对于科学之精神是充分的还是必要的,是充要的,还是既不充分的也不必要的?遗憾的是,虽然这是严肃讨论最容易想到的提问,但对许多人文社会问题,这一提问要求太严格了。比如陈嘉映先生提出“哲学就是论证”(后来改成“哲学是关于论证的”),根本经受不住充要性的考问。若真严格考虑,结果只能是,“论证”对于哲学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理由是,许多哲学根本不讲论证,但确实是哲学,于是“论证”对于哲学不是必要的;讲“论证”的未必都是哲学,科学讲论证,数学和逻辑更讲论证,都不能笼统说成是哲学,于是“论证”对于哲学不是充分的。那么陈老师的命题是否就无意义了呢?非也。只是说他的命题经不起严格的语义分析,不是LC(字面正确)的。但在其它意义上,该命题仍然有重要意义,它等于呼吁讲哲学时要多些论证,这对当前许多只重结论不关心论证过程的所谓哲学,确实是一种有价值的批评。回来看默顿四条,严格说,它对于科学之精神也只能是既非必要也非充分的。这是一个基本认识。有了这一认识,在四条基础上加一条减一条,或者换一条,可能关系都不大。原因是原来的条条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根据以上考虑,我提出个人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当然,这时指的是“科学之精神”。
3.1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运行等过程当中抽象出来的关于科学本性、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性描述。由于是抽象出来的,某种意义上它必然带有规范性质,而非代表实际的情况。但是规范与实际之间需要协调。规范与实际差太多,也就不成为规范。实际情况是多样性的,作为一种一般性的规范不可能照顾到各种可能的实际情况,于是规范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
3.2科学精神是对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探索活动、科学程序的基本界定,于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1)追求逻辑上自洽,即追求知识的统一性、兼容性。新东西试图成为科学必须先努力做到与现有的知识体系兼容,当发现实在不行时,才能着手突破旧体系。创新要被认可,必须努力做到向下兼容。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并不宽容。如果很宽容的话,科学的体系就乱了,逻辑上很不自洽,科学也就不成为科学了。不过,在具体掌握上,有很大灵活性,自洽也只是个相对概念,不可能严格达到逻辑学意义上的“相容性”(一致性)。但是,当今所有自然科学的确是相对统一的,各学科虽有所侧重,层次也不一样,但研究方法、知识构成、解释方式都有相通之处。人类社会中,其他声称的知识都没有做到自然科学这种高度的统一性(并不是完全统一,将来也不太可能全统一)。2)寻求可重复的经验证据。现代科学是经验科学,要求所有理论都要付诸实践的不断检验,理论只有获得足够多的经验证据,才能被认可。特别地,证据应当是尽可能可重复的,不因时空位置变化、实验主体变化而不同。当然,实际情况也很复杂,特别是证据有不同的质量,不能单纯以数量为标准。还有个逻辑上的困难,经验都是个别的,但理论命题都是全称的或者近似全称的,经验对于理论的支持永远是不充分的。于是科学总是可错的,或者叫原则上可证伪的。永远不可能出错的理论绝对不是科学。关于可重复性,具体情况也是复杂的,有些领域(如地质历史、物种进化和天文学)不可能做可重复的试验,需要用其它的各种对比方法(如有时用空间代替时间,通过空间的并存性推断时间上的演化序列)。伪科学常常不否认经验证据,但不强调可重复性或者可对比性,许多伪科学证据用双盲法就可揭穿,当然还有许多别的方法。许多人说伪科学是不好区分的,这是极大的误解。我不敢说所有伪科学都好区分,至少80%以上的伪科学用上述两条一试就能区分出来,当然还有其他办法。
除了这两条外是否还可以加上一些别的?这我不反对,但我个人认为这两条基本上就足够了。要加上的一些条条原则上可从这两条演绎出来。而上述两条是最基本的,不可能从别的条条中推论出来(当然,可以有循环定义的情况,正如在实数理论中对于“确界”等等的处理)。我不敢说这两条是充分的,但却是必要的。这两条无非是逻辑与经验,20世纪的科学哲学中一个学派就叫“逻辑经验主义”,我认为它较好地抓住了科学的实质。虽然今日逻辑经验主义好像已被批判得体无完肤,我却从不这样认为。许多人对逻辑经验主义作了片面的理解,歪曲了那些大师的本意。他们的批判发展了科学哲学,创立了新的学派(已经不限于科学哲学),但这并不等于原来的逻辑经验主义不重要,更不等于逻辑经验主义错了。相比起来,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做出了最本质的刻划,它也是一种规范,并不代表实际情况,以科学史案例或者当代科学中的某些情况来反驳逻辑经验主义,没有力量。当然,我回避了一个重要问题:规范是怎么来的?简单说是归纳来的、抽象出来的。深入讲很复杂。我还讲不清楚。
3.3人们立即会问:怀疑、批判、求实、创新、奉献等等是不是也要加入科学精神之中?回答是:不必。“有条理的怀疑”是一种好的品质,对于任何学术研究都是重要的,但它可以从前面的两条中推论出来。要讲究逻辑自洽、要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求有条理的怀疑。特别要指出,单纯讲“怀疑”,并不具有什么价值,可能很糟糕。怀疑一切更是有毛病。“批判”也一样。有意义的批判必须讲道理(逻辑上自洽)并且要提供证据(第二条),否则批判与谩骂无法区分。“求实”或者实事求是,是讲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由第二条可以推论出来。“创新”并不是科学特有的品质,伪科学、胡说、歪理邪说可能比科学更具创新性,但与科学没有任何联系。科学虽然讲创新,没有创新科学就无法发展,但它仍然不是科学的最本质属性,因为没有创新原来是科学的东西,仍然还是科学,创新本身不是科学的本质规定性。创新对于中国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把它算做科学精神之一条。科学必须是向下兼容,因而其创新性必然受到很强的限制,不能胡来。所有创新都不能违反基本的自然定律,于是科学创新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愈是困难它愈有价值。至于“奉献”,更不能算在科学精神之中,因为别的什么东西更讲奉献,如宗教。要做好科学,当然要专心,要热爱科学,但奉献只是一种外在性的东西。总之,对于厘定科学精神,我持一种简单的观点,即尽可能不要把更多非本质性的东西硬拉到科学精神之中,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4.谈科学精神不能不提人文精神。在中国这两者是在相对的情况下提出并对比的。上面之所以把科学精神作较窄的理解,也是为了与人文精神对照。科学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很重要,但决不是全部。科学对世界、人生有一定的解释权,但不是全部,至少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太可能(保守的估计)。简单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从一个母体中诞生的,都与文艺复兴有关,它们两者是伙伴而非敌人。但后来,随着学科的大发展、大分化,科学与人文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某些方面这两条道路发生了一定冲突(许多还是一致的)。于是才有了两者高低的讨论,才有呼唤一种精神反对另一种精神的声调。但是如果细致观察会发现,反对另一方时,人们并不是先将对方作一个较好的界定,而常常是任意歪曲对方,给对方安上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再加以批判。这虽是学术争论惯用的伎俩,但在讨论这两种精神时此伎俩表现得尤其突出。
5.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人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具体讲人文精神也有两条:1)人生而平等(现实中绝对不是这样),应当努力捍卫个体或者少数派生存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多样性的个体或少数派构成了人类群体,并保证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这一条意味着自由高于民主。个体的丰富性才保证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健康发展。2)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至关重要。这一条意味着,杀人或者致人不能思想,是最大的犯罪。人文精神还可以加上许多条,我想到只是这两条最重要。
这样规定,是有意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重叠的部分都去掉了。实际上这两种精神都是正面的,都是人们所需要的。我做上述不成熟的描述,只是尽可能使它们各司其职。作为理想情况,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努力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要求做人做事。但它们都是一些规范,现实中很复杂,反例太多了。一些人科学精神强一些,人文精神弱一些;一些人正好相反。也有极端的,科学精神极强,人文精神几乎是零,反之亦然。这在现实中都不难找到典型的例子。大家不妨考虑一下中国的名人,为他们分分类。两者都强的人,不太多,却是应当提倡的,我们教育也应当向这两种精神倾斜。中国传统文化既缺乏科学精神,也缺乏人文精神。不信,可按上述四条对照一下。当然,若不同意我的规定,是另一回事。我不愿参与没有界说的争论。
[编辑本段]科学精神的三个层次
从结构来看,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第一,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第二,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第三,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的伦理精神体现在以理性为基础、以创造为中介的各种关系之中,无论理性精神也好,创造精神也好,其最终表现必然在于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伦理精神便是对相互关系的规范和调节。因此,伦理精神是整个科学精神结构的核心所在,科学精神不仅内蕴伦理精神,而且还外在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
[编辑本段]“科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
3月4日,胡锦涛同志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时,说了这一番话。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我们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在解决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也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不漠视,不推诿、不“踢皮球”,真正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今年的两会,代表委员带来了大量的反映社情民意的议案、提案,有的具有前瞻性,通过不断的努力,力求早点解决;有的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周密细致的工作,可以尽快解决。解决民生问题,首先需要对百姓有感情,但也要有科学的办法和措施。唯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地而不是在口头上为群众分忧解难。
科学精神就是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无止境,改革没退路。只有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才能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这几年,政协的提案工作、委员视察工作已经卓有成效,但是,全国政协仍然进行改进、创新,几次讨论研究,以推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往年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扎实,今年贾庆林主席代表政协常委会所做的报告又作改进,字数压缩到7000字,做到短而实。在本次会议上,一些委员提出,我们不仅要完善经济立法,还要完善社会管理立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些,都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也使我国的协商民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科学精神也是文明进步的精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既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又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我们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曾受漫长的封建文化浸润。在一些地方,封建落后意识还有一定市场,官场腐败也不必讳言。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与代表委员研究的焦点问题几成共识,文明进步的呼声推动社会前行。可见,科学精神不仅仅限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她是抵制缪误的武器,取代黑暗的光明,确实关乎国家富强、民族进步和人民幸福。
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灵魂,她将长时间指导我们的工作,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胜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