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常识

刮痧常识,第1张

1请给我介绍下刮痧的知识

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所揭示的中西文化差异令不少人沉思不已,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什么是刮痧吗?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 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

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我店有售。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 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

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

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2刮痧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出现不同形色的痧,病邪、病气随之外排,同时人体正气也有少量消耗。

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刮痧时应选择环境,根据病证选择适当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防止发生晕刮。危重病人应采用综合治疗。

一、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

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二、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治疗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

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四、不同种类的皮肤病刮拭方法 皮肤病患行,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疯、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拭。

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 五、糖尿病及下肢静脉曲张者刮拭方法 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减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泻刮法。

下肢静脉曲张局部及下肢浮肿者,宜用补刮法或平刮法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以促进血液循环。 六、晕刮的防治 晕刮,即在治疗刮痧过程中出现的晕厥现象。

经络全息刮痧法虽然安全、无副作用,但个别患者有时因其本身在某个时刻不具备接受治疗刮痧的条件,或治疗刮痧时操作者的刮拭手法不当、刮拭时间过长,则会出现晕刮现象。 1、晕刮的原因 ①患者对治疗刮痧缺乏了解,精神过度紧张或对疼痛特别敏感者。

②空腹、熬夜及过度疲劳者。 ③刮拭手法不当,如体质虚弱、出汗、吐泻过多或失血过多等虚证,采用了泻刮手法。

①刮拭部位过多,时间过长,超过25分钟者。 2、晕刮的症状 发生晕刮时,轻者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重者血压下降,神志昏迷。

3、晕刮的治疗 应立即停止原来的治疗刮痧。抚慰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

马上拿起刮板用角部点按人中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局部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足三里。

采取以上措施后,晕刮可立即缓解。 4、晕刮的预防 ①对初次接受刮痧治疗者,应作好说明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②选择舒适的 以便配合治疗。 ③空腹、过度疲劳、熬夜后不宜用治疗刮痧法。

④根据患者体质选用适当的刮拭手法。对体质虚弱、出汗、吐泻过多、失血过多等虚证,宜用补刮手法。

⑤治疗刮痧部位宜少而精,掌握好刮痧时间,不超过25分钟。当夏季室温过高时,患者出汗过多,加之刮痧时汗孔开泄,体力消耗,易出现疲劳,因此更应严格控制刮拭时间。

⑥在治疗刮倾过程中,要善于察颜观色,经常询问病人的感觉,及时发现晕刮的先兆。 作到以上几条,完全可以防止晕刮的发生。

七、不可片面追求出痧 刮痧治疗时,不可过份追求痧的出现。因为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患者体质、病情、寒热虚实状态、平时服用药物多少及室内的温度都是影响出痧的因素。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虚证出痧少;实证、热证比虚证、寒证容易出痧;服药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后,不易出痧;肥胖之人与肌肉丰满发达者不易出痧;阴经和阳经比较,阴经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不易出痧。

出痧多少与治疗效果不完全成正比。如实证、热证出痧多少与疗效关系密切,而对不易出痧的病证和部位只要刮拭方法和部位正确,就有治疗效果。

八、危重病人采用综合疗法 危重病人,用经络全息刮痧法紧急救治后,有条件者应去医院由医务人员采取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急性期、各种急腹症、危重症或诊断不明确的疑难病症,须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本法治疗。

另: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妇女 禁刮。 4、小儿囟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适当手法,手法要轻。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等)。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痧可以隔着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一次,务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时可以用轻手法补刮,促进微循环,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

3请给我介绍下刮痧的知识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 ,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来历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

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

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

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疗效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 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

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

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 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

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 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

4如何刮痧

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 ,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至于如何刮痧,其实方法还是挺多的,一般来说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知识 。。。 刮痧建议最好还是去专业机构,如果只是日常保健,还是可以买一个刮痧板进行自我刮痧的。

5生活常识

生病了居然先来网上求助。

什么逻辑嘛。

确定是中暑的话,可以先吃点龙虎人丹或者喝点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药效是很猛的,就是难喝了点。

刮痧是比较痛苦的一种解决办法。

我不会刮痧,不过我知道抓沙的效果也还可以,自己是个经常容易中暑的人,所以要常常用这样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抓痧的手势:弯曲食指和中指,用指背掐。 可以抓沙的地方:一般来说集中在脖颈附近,脖子上可以竖向抓,还有锁骨上、肩线上(从包子到肩膀的那道侧线)、后颈窝。

抓沙还是比较疼的,如果觉得不疼的话说明中暑相当深了,人已经有些昏昏沉沉的那种。抓痧要抓到看见紫色的血泡才能见效,但是注意不要弄破。

抓完痧之后不要用毛巾擦洗(长辈们说那样会把把刚刚打开的毛孔封上,达不到散热的效果),另外中暑了不要吃太甜太油的东西,都不利于散暑。吃清淡一点。

也不要马上睡觉,睡着了不容易掌握情况。 (不知道说这些话会不会被人打,有些东西也许不是那么“科学”,但都是老辈们用生活经验积攒下来的,我是相信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6刮痧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1、要了解病情,辨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之情况采取补泻手法。 3、妇女妊娠、经期,腹、腰、骶部位禁刮。

4、任何病症先刮大椎,再刮其余不适的部位,如见大椎隆起者,是体内六腑毒素积存太多,应配合口服通泰胶囊,并正确无痛刮痧,隆起部位就很快消退而恢复正常状态。5、皮肤有感染疮疖、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进,宜由下而上补刮或平补平泻。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拭,补刮为宜。

8、尽量避风,防止空调、电风扇、对流风叶吹刮痧部位。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品、瓷器、红花油、好得快等)。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用的刮痧 油。 11、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的作用。

12、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随近组织,然后再进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调节免疫的方法。 13、怕疼的人采用无痛刮痧进行刮痧,或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16、根除顽疾,除刮痧、排毒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 17、刮痧不必强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每条经脉、都刮拭8 次(背部请家人帮忙)每天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调节免疫之功能。 ----------- 刮痧,这种流传于我国民间医学的神奇疗法,如今被现代人堂而皇之地搬上大雅之堂,成为现代人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灵丹妙药”。

中国中医研究院杨金生教授介绍说,刮痧是指用特定器具(如玉石、牛角等)沾上水或润滑剂,在经脉上轻刮,从而使局部充血的疗法,主要起诊断和治疗作用。刮痧的适应症较广泛,比如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其中,对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较好,比如腹泻、感冒等。但杨教授提醒:刮痧未必人人皆宜。

以下6种人不宜刮痧 1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5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这些人刮痧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

专家提示:刮痧应该去正规医院 刮痧属于一种民间疗法,是传统中医的一部分,国家尚未针对刮痧制定相关规范或标准,因此,刮痧应该去正规的医院,由专业人事操作。因为非正规医疗机构往往在刮痧板的消毒上达不到要求。

而刮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皮肤损伤,如果刮痧板的消毒不过关,肯定会导致交叉感染。另外,每个人的皮肤上都会寄生一些细菌,刮痧板如果不经消毒,就会无形中变成传播细菌的途径,殃及刮痧者。

刮痧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刮痧时,应避免风直吹刮拭部位。 2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刮痧后尽量不要喝酒或吃辛辣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 4刮痧部位未退痧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5出痧后可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半小时。 6刮痧后不宜发怒,应保持情绪平静。

7如刮痧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刮痧的误区 误区1:越痛越好、起痧颜色越深越好 许多人认为,刮痧时感觉越痛、起痧颜色越深,则说明效果越好。

事实上,根据不同的疾病,刮痧的力量、器具都有差别,所以疼痛程度和起痧颜色的深浅有所不同,这不能作为衡量刮痧效果的标准。 一般来说,感冒、发烧患者在刮痧时反应得比较强烈一些。

刮痧时正常的反应是稍微有点疼痛,刮痧部位充血起痧,通常1~2天即可消退。 误区2:刮痧工具随手可得 民间常运用汤勺或带有弧度的梳子来刮痧,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刮痧工具并不是随手可得的。

从中医来说,刮痧工具主要分两大类:牛角类和玉石类。 刮痧板的形状很多,而且不同的刮痧板厚度、韧度、锐利度都有所不同。

刮痧板的圆曲度大不容易起痧,圆曲度小相对容易起痧。牛角类的刮痧板偏于“泻”,玉石类的则偏于“补”。

刮痧时可以抹润滑剂或沾点水,主要作用是防止刮痧时划破或划伤皮肤。

7刮痧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 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刮痧手法详述: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

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 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 ,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出痧”会损害皮肤吗?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

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种最好呢? 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

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 和化学不良反应。

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

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导读: ,是目前最传统的一种疗法。经常,可以调整经气,解除疲劳,还可以增加免疫功能。那你知道以及的方法吗会告诉你,一起和我来看看吧。

1、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认为这主要和机体,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2、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3、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 。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4、刮颈部,活血舒筋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刮痧可以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的状态。主要选择三条路线,即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还具有祛风解肌的效果。

5、刮胸骨,宽胸理气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这个位置上有八会穴中的“气会”膻中穴, 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

6、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由于人体两侧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 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7、刮脚底,缓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方法是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中央的涌泉穴。

8、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至10次。

刮痧减肥 常用部位

刮痧减肥胸腹部主要刮膻中、中脘、关元穴。刮痧由上而下。背部主要刮肾俞穴。小腿部主要刮三阴交、丰隆穴。此类减肥穴定位如下:

(1)中皖取穴时 ,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2)关元取穴时 ,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3)膻中取穴时 ,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两 之间连线的中点。

(4)三阴交取穴时 ,患者迎正坐或仰卧。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5)肾俞取穴时 ,通常采用俯卧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6)丰隆五指并拢 ,小指末节按足外踝最高处(右手按右脚,左手按左脚),一直沿膝盖方向移动,大拇指触到腓骨(鼓起来部分)下,小指尖的位置就是丰隆穴。“丰隆”穴有减少和抑制空腹感的作用。所以,通过对这一穴位的 ,可以轻松地达到节食的效果。

总结: 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及方法。而且除了以上所说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减肥的哦。减肥心切的MM们可以尝试一下哦。

、、

如果是因为睡觉时受了风寒的侵袭,导致的肩颈部位疼痛不适,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先在颈部和肩部刮痧,刮痧处理后可以在大椎穴,肩井穴,天宗穴和疼痛的这些地方留罐处理。这样做能起到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效果。平时也要注意肩颈部位的保暖。

中医理疗刮痧知识大全

 消暑、解热、排毒、去疲劳到底刮痧是什么呢该怎么刮呢又有什么人不能刮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刮痧的知识。欢迎阅读。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嵴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最常刮的肩颈部位则是可以退烧、去暑、袪风寒的「颈三条」。这个部位居于头、颈交界之际,若是紧绷,会造成全身气脉不通,热气无法消散。

 如何正确刮痧呢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

 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什么是“痧”

 当利用刮痧板向下施压时,会让微循环障碍部位瘀积的血液从毛细血管的间隙渗出,停留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就是我们看见的“痧”。

 中医认为,“痧”是一种瘀结,代表体内存在着不平衡状态,瘀有阻塞的意思,当体内受到阻塞,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就会进一步产生疼痛及种种病症。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为何要刮痧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

 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

 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

 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

 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信息的改变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

 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

 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刮痧愈痛愈有效、愈黑愈有效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要刮到疼痛才有效,或是认为出痧的颜色愈深,代表刮痧的效果愈好,这些其实是错误的想法,刮痧并不是愈痛愈有效,也不必刮到又红又紫才停手。

 刮痧时感到疼痛代表气血运行不顺畅,有问题的部位刮痧疼痛度相对较高。出痧的颜色愈深、愈红、愈紫,表示症状较严重,通常症状严重者,体质通常较虚,刮痧时更不能强刮。

 此外,刮痧部位或力道掌握不当,用力过猛也会造成微血管破裂,非但达不到刮痧效果,还可能引起组织损伤。

 出痧后要多久才会恢复

 出痧后的皮肤看起来有很多小血点,更有人会刮出黑紫一片,看起来有点可怕,出痧颜色的深浅是疾病程度轻重的反映。

 程度较轻的,痧出得少,颜色较浅,恢复也较快;程度严重的,痧出得多,颜色较深,则需要长一点的时间来恢复。一般的情况下,退痧的时间快者2~3天,慢者可能需要两周的时候,多数会在5~7天内消退。

 任何部位都可以刮痧吗

 刮痧时遇到胸部乳头处,脸部、足部出现红血丝的部位应避开。

 要注意方向和顺序吗

 若不只一个部位需要进行刮拭,以头部、脸部为先,再往身体部位刮拭;身体部位先上后下,先背腰后胸腹,先躯干后四肢;脸部、肩部、胸部刮拭方向由内往外,四肢及背腹部刮拭方式由上往下(但若遇到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内脏下垂时,则要由下往上刮拭)。

 刮拭的长度要多长

 一般以穴位为中心来看,刮拭的总长度约在8~15 公分,大于穴位范围为原则,如果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则可以采用分段刮拭的方式进行。

 不宜刮痧的情况及族群

 1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凝血功能不正常、白血病患者以及严重贫血等病症患者。

 2肝肾功能不良、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

 3恶性肿瘤、不明原因肿块的部位、严重下肢静脉曲张部位禁止刮痧。

 4糖尿病患者皮肤有溃烂处、皮肤表面有伤口如春青痘,不宜在伤口处刮拭,以免伤口出现感染。

 5不明原因腹痛、内脏出血禁止刮痧。

 6韧带、肌腱部位的急性损伤、骨折、外科手术疤痕处,三个月内皆不宜进行刮痧。

 7妇女月经期间、怀孕期间、酒醉、饭前及饭后半小时不宜。

 8脑神经衰弱的患者避免睡前刮痧。

;

刮痧是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依据经络理论借助刮痧板或媒介在经络循行处不停摩擦,使其出现痧点。中医理论认为经络在人体肌表最先接触到外界病邪作用,通过刮痧促进经络运行可以把初步袭击到经络的风寒、暑湿、热火等邪气得以排出,振奋经络气血,让经络气血充沛,可以抵抗外邪入侵,因此,刮痧具有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进一步向里传递的作用,同时通过刮痧可以根据痧点颜色、性状、性质判断出疾病的特性,也有助于进一步治疗。虽然刮痧具有一定的好处,但也是最初步、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如果对于比较复杂的疾病,在刮痧的基础上还是要配合着中药口服甚至是其他药物的服用,才能够达到更好疗效。

刮痧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刮痧治疗时应该保持室内的温暖,避免风吹进来,避免寒邪入侵;第二点,刮痧之后短时间内不要洗澡,以免诱发出现感染或者出现风湿、痛风的可能,30分钟以内都不要洗澡特别是凉水澡;第三点,刮痧之后应该尽早的进行休息,一般是3天左右时间,可以使人体减少接受外邪入侵的可能。在临床上刮痧的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扭伤、创伤等急性外伤不能刮痧;第二点,眼睛、耳朵孔、鼻孔还有外阴等不建议刮痧;第三点,皮肤有瘢痕、溃疡、不明原因的包块等不要进行刮痧;第四点,孕妇尽量不要刮痧,特别是孕妇的腹部以及月经期,女性的腹部等穴位也不要刮痧。

刮痧疗法是纳入中医药管理局所下发的中医特色诊疗疗法当中的一个,它是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刮痧板在皮肤上面来回刮蹭、摩擦,使皮下出现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刮痧在临床上主要可以活血化瘀,可以治疗因为受凉和久坐引起的颈肩部疼痛和腰背部疼痛,对以上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刮痧之后的患者不建议受凉,因为受凉之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的疼痛,同样也不建议患者在刚刮完痧以后洗澡,怕受凉后引起疼痛,也怕热水会刺激到刮痧皮肤,引起局部疼痛或者出血。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就近医院检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肩周病俗称“五十肩”,是指过去很多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肩膀就容易出毛病,现在随着空调的普及,很多人不到五十岁,肩周也出毛病了。肩周下面是我们人体的肺脏, 肩膀是我们身体主要用来御寒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刮来一阵寒风,人们习惯性地都用后背去挡。人体用来抵挡寒邪的能量叫“卫气”。卫气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讲“肺主气”,这里气包括血管外面的卫气和血管里面的营气。我们来重点讨论一下卫气的概念。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膜腹”。《黄帝内经·灵枢·本藏》中又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故“卫气”的功能是内则温养脏腑,外则温润肌肤,并有滋养腠理,司汗孔启闭等作用。因“卫气”行于体表,具有保护肌表、抵御外邪的特点,所以称之为“卫”。 如果一个人肺气弱了,他的卫气就不足。

我们夜里面睡觉的时候,很多人的肩膀暴露在被子外面,这时候如果有虚邪贼风进入, 肩膀就会受风受寒,就会造成经络瘀堵,时间长了肩膀就抬不起来了。

第一种肩周病是胳膊 在前方从下往上抬不起来 ,这是 大肠经经络不通

第二种肩周病是 用手够不到对侧的耳朵 ,这是 三焦经经络不通

第三种肩周病是 手摸不到背后 ,这是 小肠经经络不通

还有复合型的肩周病,就是这三种情况都有。

肩周病的治疗,我们俗称“肩周病三件事”。

肩周病要根据人的具体情况考虑治疗方案,一般考虑先刮痧再拔罐,如果出现黑色的痧,则进行刺血拔罐。非常瘦弱的人,可以只刮痧,再艾灸,不考虑拔罐治疗,而且艾灸时间要长一些。比较强壮的人,刮痧完了,还可以走罐,走罐完了再拔罐,出黑痧再刺血拔罐。

肩周拔罐的时候有几个重点拔罐的地方。

第一个重点是 拔云门穴、肩髃穴、肩髎穴到肩贞穴这一条线 ,就是平常你的衣袖和衣服的连线。

第二个重点是 肱二头肌 。肩周病很典型的症状是肱二头肌肌肉粘连。先用刮痧板刮一遍,看看那里出痧或者那里很疼,然后针对出痧部位重点走罐、拔罐和刺血拔罐,打开粘连。

第三个重点是 肩贞穴下面的位置

第四个重点是 阿是穴 。所谓阿是穴,就是让病人抬胳膊,抬的时候那个地方痛,那个地方就是阿是穴,就在那个地方拔罐,而且拔的时间要长一些。

肩周走罐的话很痛,这里面有两个小技巧。一是可以先灸一下,把那个地方灸热了,再走罐。走罐的时候要多抹些刮痧油,多抹点油走罐会不太痛。再者师父用四川的麻椒和薄荷熬到刮痧油里面,这样也可以减少疼痛。

如果刮痧、走罐或拔罐出现黑色的痧必须要刺血拔罐,刺血拔罐要本着血变则止的规律。这一点已经在拔罐一讲叙述过,这里不再重述。

肩周刮痧拔罐操作以后一定要艾灸,特别现代人体质虚寒的多,更要如此。可以用悬灸的办法,也可以随身灸的办法。随身灸有一种四联艾灸盒,可以带在身上长时间灸,比较方便。艾灸肩周一要灸到手心发热,即艾灸的热感传导到手心;二要温度不能太高,不能灸的大汗淋漓,微微发汗为好,可以在随身灸下面多垫几层布。

网络上流行一种平甩功,我们实践发现对肩周病效果很好。因为从经络辩证考虑,平甩功重点疏通手三阳和手三阴的经络。手三阳经就是大肠经、三焦经和小肠经,所以很多坚持练平甩功的肩周病都得到了改善。

中医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通常是用牛角等等的器具,在人体皮肤相关的部位来进行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很多人比较好奇中医刮痧日起源于什么时期?其实刮痧应用早在7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那个时候人们在犯病的时候,会本能的用手或者是一些石片来进行锤击,身体不舒服的某一个部位,竟然会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刮痧法。

一、刮痧有哪些作用?

1、刮手脚行气通络。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女性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在中医方面认为这主要是跟机体的阳气不足,以及女性身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是有关系的,平时的时候可以用刮痧板刮拭手掌,等到手掌发热之后再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10次左右,就能够达到行气通络的作用。

2、刮颈部活血舒筋。平时经常玩手机或者是办公室的一些人群,会出现肩颈不适的症状,那么通过刮痧可以起到活血舒筋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局部气血瘀滞的状态,在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的位置,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

3、刮脚底缓解失眠。经常用刮痧板刮脚底有助于睡眠,并且还可以缓解头痛,很多失眠症的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的时候来刮拭脚底方法,就是从脚掌的方向一直刮到脚后跟的方向,在刮热之后再用刮痧板单脚的地方刮拭脚心中央的涌泉穴。

二、刮痧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刮痧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保暖并且还要避风,因为刮痧的时候皮肤汗孔会打开,如果遇到风寒之邪,那么邪气很容易通过毛孔直接进入,这样不仅影响刮痧的功效,而且还会引起风寒的疾病。另外在刮痧之后不要立即洗澡,应该等到皮肤毛孔全部闭合之后再进行洗澡,一般在刮痧后三个小时左右就可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811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