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眼穴是人体中的一个经穴,是与我们腰部健康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其穴位位于人体“有脉”处,腰部周围有脉,且腰部眼点靠近人体“肾”脏,对肾脏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经常按摩穴位,可起到温肾气血的作用。舒解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痛、下肢瘫痪等疾病。当按摩刺激腰眼穴时,可揉搓双手发热,用双手掌根揉搓腰眼穴,每次3-5分钟。也可将双手握成一个空拳,轻轻拍打腰部,或用拳头背面按摩穴位。此外,还可采用刮痧、拔罐、艾灸等方法刺激穴位。
人到中年后,肾气不足,但大多数人补肾的方法是食补,而忽略了一些按摩手法,比如肾虚往往导致腰酸腰痛,这个时候可以多按摩腰部和眼部。老年人经常搓腰眼到老年可直腰不弯,还可防治感冒引起的腰痛病。俯卧位,在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旁开3~4寸凹陷处。经常按摩腰眼点,可以温润肾阳,疏通气血,不仅可以疏通经络,强腰脊,补肾益肾,也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每次按摩到腰部感觉酸胀为宜,建议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有很好的腰部和肾脏功能。身体坐着,双手紧握拳头自然背,用食指举起拳头紧束腰眼穴位,强迫做旋转揉捏,每次约5分钟。用双手握拳,将食指掌指关节的凸起部分置于腰部眼点两侧,顺时针按揉9次,逆时针按揉9次,均匀36次。双手握拳,轻拍腰部,或用手捏腰部,每次3 ~ 5分钟。用双手拇指指腹贴在腰部,逐渐用力压下,当前压到最大,保持30秒,然后慢慢减小力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腰部酸胀为一个程度。用双手握拳,用手掌和拇指指节压住腰部,旋转揉捏30 ~ 50次,感觉酸胀。将两只手掌的根部紧紧地贴在腰部,用力上下摩擦,动作要快而有力,这样才能感到热。
按摩腰眼穴能起到活血通络、强腰益肾、治腰腿痛、尿频、腰背痛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推拿腰眼点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对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搓手至热后,按腰部,稍停片刻,然后向下搓揉至臀部部位(长强穴)。再转头搓一次,每次做50 ~ 100次,每天早晚。用手掌调节腰眼和腰尾,既能疏通脉搏、强健腰椎,又能起到调理明目、固精肾、延年益寿的作用。
1 椎间盘突出拔罐位置图 肾俞穴
1肾俞穴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肾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肾俞穴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大肠俞穴
1大肠俞穴位置: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2大肠俞穴取穴方法:
大肠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
3大肠俞穴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
2 八髎穴
1八髎穴位置:
八髎即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之合称。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
2八髎穴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八髎穴即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3八髎穴功效: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按摩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环跳穴
1环跳穴位置:
环跳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2环跳穴取穴方法:
侧卧屈股取穴,伸下腿,屈上腿取穴,环跳穴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3环跳穴功效: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等。
居胶穴
1居胶穴位置:
位于人体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2居胶穴取穴方法:
在骨盆上端从腰部往腹部触摸,就可发现骨盆最前侧。本穴位在前侧约1个指幅下方。取穴时,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
3居胶穴功效:
益肾强健、舒筋活络。
承扶穴
1承扶穴位置:
大腿后面,臀横纹中点处。
2承扶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穴在臀横纹下,大腿与臀部交界处,即臀沟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3承扶穴功效:
舒筋活络,消痔通便。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痔疾;便秘;尿潴留。
委中穴
1委中穴位置: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2委中穴取穴方法:
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3委中穴功效:
分清降浊。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作用。
承山穴
1承山穴位置: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角形凹陷处。
2承山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于其尖下取穴。或者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
3承山穴功效:
运化水湿,固化脾土,承山穴有舒筋活络,通畅理气,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
阿是穴
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3 椎间盘突出拔罐方法 留罐法患者俯卧位, 选择大小适中的火罐或真空罐,吸拔于腰部压痛点、肾俞、大肠俞、八胶、环跳、居胶、承扶、委中、承山,留罐15~20分钟。每日治疗1次, 10次为1个疗程。
针罐法患者俯卧位,先针刺患侧肾俞、大肠俞、八胶、 环跳、居胶、承扶、 腰部压痛点及委中、承山,然后选择大小适中的火罐,再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0~ 15分钟。
走罐法患者俯卧位,在患侧腰部涂_上适量的按摩乳或油膏,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腰部疼痛处,然后沿患侧腰部压痛点上下,做来回推拉走罐数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
刺络拔罐法患者俯卧位,用梅花针叩刺腰部压痛点,到皮肤点状出血,然后立即拔罐,使拔出少量瘀血,起罐后擦净皮肤上的血液,用碘伏棉球消毒即可。
4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锻炼 俯卧抬头
患者取俯卧位,下肢伸直,双手向后放于身体两侧。用力使头部和上身抬起,至极限处停留4~10秒钟。每日早中晚各锻炼3次,每次重复8~20次。此动作主要使腰背肌肉得到锻炼。
俯卧抬腿患者仍取俯卧位,下肢伸直,双手可垫于颌下或向后放于身体两侧。在保持髋、膝关节伸直情况下用力抬高一侧下肢,至极限处停留4~10秒。然后交换另一侧进行锻炼。每日早中晚各锻炼3次,每次重复8~20次。此动作主要锻炼腰背肌和臀大肌。
挺腹伸髋患者取仰卧位,屈曲髋、膝关节,用足掌蹬床面,然后挺腹伸髋,使腰部离开床面呈桥状,至极限处停留4~10秒。每日早中晚各锻炼3次,每次重复8~20次。此动作主要锻炼腰背部和下肢肌肉。
艾灸 能有效刺激 穴位 ,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咳的作用,对于治疗 咳嗽 的作用还是很好的,但是有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究竟要艾灸哪些穴位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艾灸治疗咳嗽的方法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治疗咳嗽的穴位
大椎穴
在后背,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的骨性突起,即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的骨间隙取大椎穴。
肺俞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到第三胸椎棘突,旁开两指处即为肺俞穴。
膻中穴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即为膻中穴。
天突穴
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即为天突穴。
天门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二个这样的突起,到第二胸椎棘突,旁开两指处即为天门穴。
身柱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到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凹陷处为身柱穴。
膏肓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四个这样的突起,即第四胸椎棘突,旁开四横指处为膏肓穴。
脾俞穴
沿肩胛骨下缘向脊柱作一直线,这个是第七胸椎棘突下,向下数4个突起,再想两侧旁开两指处。
肾俞穴
取俯卧位,两腰骨高点平第四腰椎,向上数两个腰椎,向两侧旁开两指即是肾俞穴。
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重点,筋骨前嵴外二横指处为丰隆穴。
定喘穴
先低头,找到脖子后正中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旁开05寸处即为定喘穴。
艾灸治疗咳嗽的方法
外感咳嗽艾灸
1、风寒袭肺
主要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咙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 鼻塞 ,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灸大椎,风门穴。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每穴灸10-15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的方法,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壮后换一次蒜片,以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两次,7-10次为一个疗程;根据所选穴位进行无瘢痕灸,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待灸穴位皮肤表面,置麦粒大的艾炷于穴位上,每穴3-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功效:解表散寒止咳。
2、风热犯肺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粘稠,喉燥咽痛,常伴随恶风身热,头痛,鼻流黄体,口渴等表热症,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列缺穴,合谷穴,肺俞穴,大椎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5-10分钟。或者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疏风 清热 , 宣肺止咳。
3、风燥伤肺
主要症状: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感,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取定喘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5-10分钟。或者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疏风润燥,宣肺止咳。
内伤咳嗽艾灸
1、痰湿蕴肺
主要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其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大椎,风门穴,取仰卧位,取膻中,天突,丰隆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10-2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采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壮后换一次蒜片,以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每穴5-7壮,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两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功效:祛痰除湿,止咳。
2、痰热郁肺
主要症状: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粘稠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肋胀满,或咳引胸疼,面赤,伴随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等症。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太渊,三阴交,俯卧取肺俞穴,丰隆穴,阴陵泉穴。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3、肝火犯肺
主要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痰如絮状,咳引胸肋胀痛,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尺泽,三阴交,行间,俯卧位取肺俞穴。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理气化痰,肃肺止咳。
4、肺阴亏耗
主要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舌上少津,脉细数。
艾灸取穴:患者仰卧屈膝取太渊,三阴交,孔最,俯卧位取肺俞,膏肓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 滋阴 润肺,敛肺止咳。
快速止咳 偏方
1、萝卜葱白汤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功效: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功效: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 产后 受寒 腹泻 ,恶阴等。
3、芫荽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功效: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 感冒 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贝母甲鱼巧治阴虚咳喘
材料: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功效:适用于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6、鲜梨贝母巧治肺痈咳嗽
材料: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功效:适用于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猜你感 兴趣 :
1 艾灸排毒反应
2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3 具体的艾灸方法 冬季艾灸的最佳时间
4 咳嗽时针灸的穴位
5 艾灸治疗咳嗽穴位
6 艾灸后会有哪些反应正确方法是什么
1 肺俞定位的准确位置
肺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时,先俯卧位或俯伏坐位,找到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颈椎,再向下数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是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左右旁开15寸处约二指宽即为肺俞穴所在。
2 肺俞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肺俞位置在后背,因而对于颈项拘急、肩背痛等不适症候,刺激肺俞能起到减轻疼痛不适的效果。
同时肺俞位置也在人体肺部,因此对于肺部及有关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气喘、感冒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加上肺俞的含义是指肺脏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至膀胱经,因此对肺俞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从而起到补虚清热的功效。
3 肺俞如何按摩临床研究表明,刺激肺俞穴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
而在按摩手法上,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每分钟约揉15-30次,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作分向推动,每分钟频率约分推30-50次,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即可。
4 肺俞可以针灸吗可以针灸。
确定肺俞穴位后,对穴位进行消毒,进针斜刺05-08寸即可,由于穴位深部为胸膜及肺脏,因此不宜深刺,以防引起气胸。
同时也可对肺俞进行艾灸,艾灸时取俯卧位或低头正坐,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在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以局部舒适温热无灼痛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