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胸痛患者的问诊要点是什么?

胸痛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胸痛患者的问诊要点是什么?,第1张

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觉得有胸痛的感觉,比如有时候跑步或者运动过量了就会有胸痛的症状,一般这样就是正常的生理症状,但是如果在平静状态下出现胸痛,而且频繁的出现这类症状,可能就是病理状态。那么,一般胸痛主要检查什么呢?

胸痛是胸部的疼痛感。可以由胸廓或胸壁疾病引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此外,腹部病变也可引起胸痛。上述部位的各种病变和理化因素,如炎症、缺氧、内脏膨胀、机械压迫、异物、外伤和肿瘤等刺激了分布在该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兴奋传导到大脑皮质,便会产生痛觉。有时脏器与体表某部位受到脊神经后根同一传入神经支配,内脏的刺激在大脑皮质可产生相应体表的痛觉,即放射痛。

1、病史询问要点

(1)胸痛的诱发因素

剧烈咳嗽或强力劳动后胸痛可能为胸壁肌劳损;负重或屏气后出现并伴有气急者,考虑气胸;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考虑心绞痛;若服用扩血管药不能缓解,应警惕心肌梗死;长期卧床、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新近施行手术、外伤后的病人出现突发性胸痛,伴有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要考虑肺栓塞或肺梗死;吞咽异物或腐蚀剂后出现,要考虑急性食管炎;外伤后胸痛应注意肋骨骨折或局部软组织损伤。脊神经疾病的胸痛在转身时加剧;胸壁疾病所致胸痛在胸廓活动时加剧。

(2)胸痛的部位

心绞痛常在胸骨后或心前区;纵隔或食管疾病常有胸骨后的疼痛;胸膜炎的胸痛在胸廓扩张度大的部位,如侧胸部;肋间神经痛沿肋间分布。

(3)胸痛的性质

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灼痛或刺痛,肌肉痛呈酸痛,骨痛呈酸痛或锥痛,心绞痛呈压榨样,心肌梗死呈绞窄样,主动脉瘤破裂呈撕裂样,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膈疝呈灼痛或膨胀痛,原发性肺癌呈闷痛,食管炎呈烧灼样痛。

(4)胸痛的缓解因素

心绞痛在静息或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胸膜炎的胸痛在屏气时减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胸痛则因运动而减轻。

(5)胸痛是否放射

心绞痛可向颈部和左臂放射,膈面心包炎症可向肩顶和颈部放射。

(6)伴随症状

气管、支气管疾病引起胸痛者,常伴有咳嗽;食管疾病常伴吞咽困难;肺梗死或肺癌常伴咯血;急性心肌梗死者常伴休克、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等。

(7)其他疾病史

有外伤者要考虑肋骨骨折和血气胸等。要询问有无气管、支气管、肺和胸膜疾病,有无心脏血管疾病,有无食管、纵隔疾病,有无脊椎疾病,有无神经官能症等。

2、体格检查重点

1、口唇和颊粘膜发绀常由心肺疾病导致严重缺氧所致。

2、胸式呼吸运动受限见于胸部外伤、流行性胸痛和胸膜炎。

3、胸廓、胸壁有无异常气胸和大量胸腔积液者,病侧常饱满;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时,局部有红、肿、热、痛;肋软骨炎和肋骨骨折者,局部压痛明显。

4、肺脏检查有无异常叩诊音(浊音、实音、鼓音)或异常听诊音(干、湿性_音及胸膜摩擦音、管样呼吸音)。

5、心界扩大、心音遥远和心率增快和心包摩擦音等见于急性心包炎。

6、纵隔有无增宽。

7、腹部有无压痛、包块、肝脾肿大或腹水等。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必须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透视、摄片)、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心绞痛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应选择做的检查

疑有心绞痛者,应在发作时做心电图,或在缓解后做心电图运动试验,如平板试验,观察心电图上有否心肌缺血表现;疑有心肌梗死者,应测心肌酶谱;疑有心脏血管疾病者,应做心脏超声,观察心腔的大小、心肌壁的厚薄、有无反流以及肺动脉压力等;疑肺和胸膜肿瘤者,应做胸部CT检查,观察有无块影及形态特征;疑有肺梗死者,应做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扫描以及肺动脉造影,以明确有无肺血管梗死;疑有胸水或腹部病变者,应做B超检查以进一步确定;疑食管病变者,应做X线吞钡检查;疑脊柱或脊神经病变者,应做颈、胸椎X线摄片和CT检查。

(3)急性还是慢性

急性发生的胸痛起病急骤,患者可以明确地讲清楚胸痛开始时间,如气胸、肺梗死和心绞痛等;而慢性发生的胸痛,开始的时间往往不够明确,如胸部肿瘤。

(4)是否由胸外疾病引起

腹部病变也可引起胸痛,如急性胰腺炎和溃疡病可引起左侧胸痛,而膈下脓肿和肝胆疾病可引起右侧胸痛。体检可有腹部体征,通过血清生化检查、B超和内镜等检查不难鉴别。

(5)胸壁还是胸腔内病变

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部位固定患处,局部的压痛明显,胸廓活动加强时(如深呼吸、咳嗽或举臂等),胸痛会加剧,包括胸壁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神经和骨骼关节的病变。胸腔内病变引起的胸痛范围往往较广,胸壁无压痛,包括心脏、心包、血管、支气管、肺、胸膜、纵隔和食管疾病等。

(6)病情是否危重

胸痛的剧烈程度与病情轻重往往并不一致。应注意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如出现气急、发绀、烦躁、昏迷、心律失常,甚至休克者,提示病情凶险。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张力性气胸、血胸、夹层主动脉瘤破裂、自发性食管破裂、纵隔气肿等。

(7)是否功能性改变引起

焦虑症的胸痛部位不明确,并且常常移行,患者情绪激动、烦躁等,体检往往无明显异常。过度通气综合征也可引起胸痛,伴呼吸急促,口唇肢体麻木,甚至抽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碳酸血症和碱血症。

4、如何处理

1明确病因,针对基础疾病治疗。

2剧痛者酌情用镇痛剂,但在疑及危重疾病又未明确前,镇痛剂会掩盖病情,需谨慎。

3神经封闭疗法,如肋间神经痛或带状疱疹患者可用。

4疑为心绞痛者可试用血管扩张剂治疗。

5、心脏刺痛的鉴别诊断

1、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前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

2、心前区隐痛: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急性心包炎的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

3、心窝部隐痛:人们常把心窝部疼痛称为胃脘痛,该部位的疼痛大多来自胃及十二指肠疾病。除了胃及十二指肠外,胆囊、胰腺、肝左叶、总胆管以及心脏等器官都紧贴或临近心窝部,这些脏器出现病变同样可引起“胃痛”。

胸痛需要鉴别的疾病很多。其伴随症状多有提示意义。需要重点鉴别的疾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张力性气胸等高危疾病。1ACS(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其中,后两种类型统称为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典型的心绞痛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性、紧缩感、憋闷或烧灼感等,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肩部或左前臂,一般持续2~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3~5分钟内可缓解。诱发因素包括劳累、运动、饱餐、寒冷、情绪激动等。UA胸痛诱因与性质同前述,但是患者活动耐量下降,或在静息下发作,胸痛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加。心肌梗死的胸痛持续时间常>30分钟,硝酸甘油无法有效缓解,可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等表现。但是,老年、糖尿病等患者症状可不典型,临床中需仔细鉴别。UA患者一般没有异常的临床体征,少数可出现心率变化,或由于乳头肌缺血出现心脏杂音。心肌梗死的患者也可无临床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发绀、颈静脉充盈怒张、低血压、奔马律、肺部啰音等。新出现的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要高度警惕室间隔穿孔;部分患者可合并心律不齐,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特别要警惕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2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内,造成主动脉剥离或破裂。约有半数的主动脉夹层由高血压引起,尤其是急进型及恶性高血压,或者长期未予控制及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遗传性血管病变如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瓣二瓣畸形、Ehlers-Danlos综合征、家族性主动脉瘤和(或)主动脉夹层以及血管炎症性疾病包括Takayasu动脉炎、贝赫切特综合征、梅毒等均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其他如医源性因素包括导管介入诊疗术、心脏瓣膜及大血管手术损伤,或是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的破溃,健康女性妊娠晚期也是导致本病的原因。患者常以骤然发生的剧烈胸痛为主诉,其性质多为刀割样、撕裂样或针刺样的持续性疼痛,程度难以忍受,可伴有烦躁、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胸痛的部位与夹层的起源部位密切相关,随着夹层血肿的扩展,疼痛可随之向近心端或远心端蔓延。患者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也与夹层累及的部位相关。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反流,查体可闻及主动脉瓣杂音:夹层破入心包引起心脏压塞。倘若夹层累及无名动脉或颈总动脉,可导致脑血流灌注障碍,而出现头晕、嗜睡、失语、定向力障碍、肢体瘫痪等表现;血肿压迫锁骨下动脉可造成脉搏短绌、双侧收缩压和(或)脉搏不对称的表现。夹层累及腹主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可伴有反复的腹痛、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累及肾动脉时,可引起腰痛、少尿、无尿、血尿,甚至急性肾衰竭。临床中主动脉夹层的分型方法较多,常用的为DeBakey分型与Standford分型。其中,DeBakey分型将同时累及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者归为Ⅰ型,仅累及升主动脉者为Ⅱ型,仅累及降主动脉者为Ⅲ型,前二者同归属为Standford A型,是主动脉夹层中较常见也是最为高危的类型,需要外科迅速干预。3肺栓塞肺栓塞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症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为最常见类型,通常肺栓塞所指的即为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引起肺血栓栓塞症的主要血栓来源,多发生于下肢或骨盆深静脉。因此,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同,包括原发和获得性两大类危险因素。呼吸困难及气促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见于80%的肺栓塞患者。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可能与患者低氧血症有关;晕厥或意识丧失可以是肺栓塞的首发或惟一症状。患者呼吸频率增快是最常见的体征,可伴有口唇发绀。循环系统的体征主要为急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及左心室心搏量急剧减少。常见心动过速、肺动脉瓣第二心音(P2)亢进或分裂、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三尖瓣反流产生的心脏杂音、右心奔马律、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下肢浮肿等体征。少数患者可有心包摩擦音。血压下降、休克提示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下肢肿胀、双侧周径不对称、腓肠肌压痛提示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多数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PaO2<80mmHg伴PaCO2下降。血浆D-二聚体<500ug/L,可以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4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是指较大的肺气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又称高压性气胸。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腔内空气不能排出,致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胸膜腔内的高压空气若被挤入纵隔,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处皮下气肿。临床上,患者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缺氧严重者,发绀、烦躁不安、昏迷,甚至窒息。体格检查,可见伤侧胸部饱胀,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可有皮下气肿。叩诊呈高度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胸部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大量积气。肺可完全萎陷,气管和心影偏移至健侧。胸膜腔穿刺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抽气后,症状好转,但不久又见加重,如此表现亦有助于诊断。严重胸部损伤如张力性气胸征象出现迅猛,可能有支气管断裂,应迅速抢救,乃至剖胸探查。张力性气胸需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压力。

心绞痛的胸痛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本题单纯给出“胸骨后疼痛并向左肩和左臂内侧放射”选择心绞痛更合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除胸痛外,更加依赖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851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