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夹综合征亦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由于先天或后天体形变化等原因,左肾静脉走行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从而引起反复血尿。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贫血、肾功能受损。由于泌尿系统炎症、肿瘤、创伤、畸形等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尿,故该病很容易误诊。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通常采用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手术或左肾静脉内人造支架置入手术。前者通过大动脉移位来增大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改善左肾静脉受压状况,创伤大、恢复慢,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后者不仅费用昂贵,且支架可能脱落、变形,影响治疗效果。
是一种国外手工制作的一种用来敲核桃吃的工具。
胡桃俗称核桃。乔木,高达20-25米;树干较别的种类矮,树冠广阔;树皮幼时灰绿色。
另外也曾经是格林童话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一个英国士兵模样的胡桃夹子和一个小女孩之间的故事。
由于大多数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脂肪及结缔组织的增加或侧支循环的建立,淤血状态可得以改善而症状缓解,故对于确诊为单纯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及直立性蛋白尿者可随访观察而暂不特殊治疗。鉴于某些诱因(如剧烈运动、感冒)可诱发血尿或使血尿反复发作,故我们嘱患有本病受压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预防感冒。血尿无减轻,且出现乏力、腰酸等主诉,建议其行手术治疗以减轻病情。
回复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西医结合肾病内科-魏连波主任医师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 (NCS),也称之为“胡桃夹现象”,“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或者“肠系膜主动脉卡压左肾静脉”。多数是因为左肾静脉受到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挤压造成的。这个叫法的由来是因为侧面看,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就像胡桃夹夹住胡桃一样把左肾静脉给夹住了。当然,其他原因也可以造成左肾静脉的压迫。
NCS 常见的症状是尿血,蛋白尿,可以导致贫血。还有腹部疼痛,特别是左侧腰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后部或者臀部,行走,坐着或站,或在摇晃的车上时加重。有时可有左侧睾丸痛,精索静脉曲张。女性可表现为左侧小腹痛。还可以伴有恶心、呕吐。病情患者很容易感觉疲劳
该病女性多见,从儿童到70岁的老人都有报道。尤其2、30岁期间。
对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保守治疗(血管紧张素抑制剂)至少2年,75%的患者可以完全缓解。对于保守治疗两年后仍然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行开放的手术治疗,近来也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效果也很好。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又称胡桃夹现象,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左右的男性,儿童发病分布在4-7岁,多发年龄见于13-16岁。
人体的血管像四通八达的道路一样,是有一定走向的。左肾静脉行走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这两面条动脉构成40-60度的夹角,左肾静脉刚好通过此夹角。从解剖上看,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行程短而直。而左肾静脉则需穿过腹面主动脉和肠系膜之间的夹角,跨越腹主动脉前方始能注入下腔静脉,因此左肾静脉远较右肾静脉长。正常时,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所充塞,使左肾静脉不致受到压挤。当青春期发育较快、身高迅速增长、脊柱过度伸展、体形急剧变化或肾下垂等情况下,左肾静脉在这个夹角中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会受到挤压,引起血流变化和相应的临床症状。
胡桃夹现象的主要症状是血尿和蛋白尿,其中无症状肉眼血尿更易发现。血尿的原因是左肾静脉扩张所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与生殖静脉淤血、与肾集合系统发生异常交通,或部分静脉管壁变薄破裂,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还会发生睾丸静脉和卵巢静脉淤血而出现肋腹痛,并于立位或行走时加重。另外男性还能发生精索静脉管炎曲张。引外有蛋白尿,不规则月经出血,高血压等。此病的诊断标准为:一侧肾出血;尿红细胞形态为非肾小球性;尿中钙排泄是正常;膀胱镜检查为左侧输尿管口喷血或血性尿;腹部彩超或CT检查员可见左肾静脉扩张等。
577个。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胡桃夹综合征的比率为577%。所以100人里有577个胡桃夹综合征。胡桃夹综合征出现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处受机械挤压后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左肾、输尿管及生殖腺静脉内压增高,所产生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的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