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的分离采多只出现典型症状的小鸡脑组织混合,按常规方法制备脑组织悬液,脑内接种1日龄无AE母源抗体或SPF雏鸡,每只接种003ml,接种后1~4周龄内出现典型的症状。收集有典型症状的病鸡的脑、胰腺作继代用的种毒。也可将病料通过卵黄囊途径接种5~7日的易感鸡胚,接种后12天检查部分鸡胚是否有胚胎萎缩、爪卷曲、肌营养不良等特征性变化,但野外分离病毒常不能使SPF鸡胚产生病变,需盲传3~4代,才能适应鸡胚产生病变。其余让其孵化至出雏,出壳后10天内便可见AE的症状出现,此时,取其病雏的脑、腺胃、胰腺等作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2病原的鉴定 病毒的检查可用荧光抗体技术(FA),直接从病鸡的脑、胰腺和腺胃中检出AE病毒抗原。其方法是将病料制成6~7µm厚的冷冻切片,固定于载玻片上.空气干燥;用4℃丙酮固定10min,倾去丙酮液,空气干燥;用抗AEV的特异性荧光抗体于室温染色30min,经pH74的磷酸盐缓冲盐水冲洗20min,然后加盖玻片,并用pH74的缓冲甘油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阳性鸡的组织中可见黄绿色的荧光。此时,还可用琼脂扩散疑集试验(AGP),将病料接种SPF鸡或鸡胚,取发病鸡或鸡胚的脑、胃肠和胰等制备待检琼扩抗原,用已知AE阳性血清检查病毒的存在。 1.病毒中和试验(VN) 将VR株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0.5ml中加等量的5倍稀释的被检血清,置37℃作用60min后,各取约0.2ml,接种于SPF鸡胚的卵黄囊内,置37℃孵育观察,至18日胚龄时,观察鸡胚的特征性病变,计算EID50。从病毒对照的 EID50减去上述的EID50值的对数差异计算中和指数,中和指数在10以上,视为抗体阳性。
2.鸡胚敏感试验 经蛋黄囊途径对6日龄的鸡胚接种100EID50/01ml的AE鸡胚适应株,接种后观察12天,检查鸡胚有无特征性病变,如果100%鸡胚有病变,种鸡被认为易感的,50%以下有病变表明鸡群有免疫力,中间数表明鸡群免疫不全或有近期的感染。
3.琼脂扩散凝集试验(AGP) 利用AE-VR鸡胚适应株或分离的野毒株分别接种 SPF鸡胚,收集发病胚的脑、胃肠和胰腺制成琼脂扩散抗原。在含20%NaCl和05%苯酚的08%琼脂凝胶中,用这种抗原进行AGP试验检测AE抗体,结果稳定,特异性强,方法简便迅速。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此法已广泛被国外采用于评价母鸡AE抗体的水平或作免疫效果的监测。美国IDEXX公司有商品化的试剂盒面市。此法与VN有良好的可比性,能定量检测血清中的AE抗体水平,加上每次可同时检测大量的血清样品,并容易将结果输入计算机软件程序中进行处理,因此,适用于禽场进行AE抗体的快速检测和评价AE抗体水平。其ELISA滴度用ET表示,同时用协同变异百分率(CV)表示群体内抗体的整齐度。
此外,还有间接免疫荧光和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血清中AE抗体的报道。 1.与有脚弱、瘫痪等症状的疾病区别
鸡新城疫:有呼吸道症状,拉绿粪,存活鸡有头颈扭曲的症状,腺胃及消化道有出血。HI抗体明显增高,组织学虽有病毒性脑炎的病变,但腺胃、肌胃、胰腺等内脏器官组织学无淋巴细胞灶性增生,分离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
马立克氏病:临诊死亡一般发生在70日龄以后,而有内脏肿瘤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如单侧性的坐骨神经肿大。AE无外周神经系统的病变。 自然感染多发于4~7周龄鸡,病鸡跛行,跗关节肿胀,鸡群中有部分鸡呈现发育迟缓、嘴脚苍白、羽毛生长不良等,心肌纤维间有异噬细胞浸润。
其他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关节炎可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疼等炎症症状。
维生素E、硒缺乏:肉眼可见脑软化,小脑充血、出血、肿胀和脑回不清等病变,组织学病变如局部缺血性坏死,脱髓鞘等。硒缺乏病可见腹部皮下有多量液体积聚,有时呈蓝紫色,有些鸡肌肉苍白,胸肌有白线状坏死的肌纤维。补充维生素E、硒合剂能控制病情。
维生素B2缺乏:常发生于2周龄雏鸡。雏鸡脚趾向内弯曲,腿麻痹,行走困难,剖检时见坐骨神经比正常肿大3~4倍。幼雏维生素B2缺乏是由种鸡群B2缺乏引起的,每只鸡每天喂服维生素B25mg可得到改善。
维生素B1缺乏、烟酸缺乏、维生素D3缺乏也会引起脚弱症状,适当地补充能控制病情,改善症状。
中毒性因素:药物中毒如抗球虫药拉沙星菌素使用时间过长或与氯霉素合用;莫能霉素或盐霉素与红霉素、氯霉素、枝原净等同时使用,会使雏鸡脚软,共济失调等。另外近年来因使用含氟过高的磷酸氢钙而造成的氟中毒,雏鸡腿无力,走路不稳,严重时出现跛行或瘫痪,剖检见鸡胸骨发育与日龄不符,腿骨松软,易折而不断,主要原因是高氟进入机体后与血钙结合成不溶性氧化物使血钙降低,为补充血钙,骨钙不断释放而导致骨钙化不全。 2.与引起产蛋下降,但无明显的症状和不引起鸡死亡的疾病的区别
产蛋下降综合征:产蛋严重下降,持续时间长,恢复后产蛋很难达到原来水平,且蛋壳变白色,产无壳蛋、软壳蛋或畸形蛋。减蛋后1周取输卵管的刮落物作病料接种鸭胚,可分离到能凝集鸡血细胞的腺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呼吸性症状,产蛋下降,畸形蛋增加,蛋的品质变化,蛋清稀薄如水。
非典型新城疫:只有产蛋下降,鸡无明显的症状,减蛋1周后,HI抗体明显上升。
低致病力毒株引起的禽流感:只有产蛋下降,通过血清学及病原分离进行鉴别。
是不是训练强度不够
不然就是体脂肪太高 脂肪包住肌肉看不见明显效果
配合有氧或hiit减脂(hiit同时减脂和练肌肉更好)
注意蛋白质也不能盲目的吃,吃多了也会胖的,下载个app来测量自己该吃多少吧(身高体重性别都有影响),薄荷什么的都挺不错
在养鸡业中,通常把刚出壳至六周龄的小鸡称为雏鸡,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就叫育雏。雏鸡特别是刚出壳的幼雏,体质娇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一切生理机能都处于逐步发展阶段,这期间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与以后鸡群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高低都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做好育雏阶段的工作。
1、雏鸡的生理特点:
小鸡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因为刚出壳的雏鸡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缺乏调节体温和御寒保温的能力,既怕冷又怕热,在育雏工作上必须严格掌握好温度。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小鸡的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健全,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趋于完善,21日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所以做好育雏期的保温工作至关重要。
初生雏鸡胃肠容积小,但生长发育快。五黑鸡6周龄的体重是刚出壳时的10-12倍,所以在雏鸡的日粮中,必须供给营养丰富、易啄食和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否则就要影响小鸡的生长和患各种营养性疾病。
雏鸡的自卫能力弱,易受惊和受鼠害侵袭,要求鸡舍环境安静;雏鸡体小娇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注意,极易患病,在饲养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2、育雏的方式:育雏可分为自然育雏和人工育雏两种。
21 自然育雏:利用抱窝母鸡育雏叫自然育雏。
22 人工育雏: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人为地创造适合幼雏生长的环境的方法叫人工育雏。人工育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煤炉育雏:用煤炉直接置于育雏舍内加温,重点是防煤气中毒。
B、电热保姆伞育雏:保姆伞内安装有电热源并能自动控温,每个保姆伞可育雏500羽。
C、灯炮或红外线灯育雏:将灯悬挂于离地面50-60厘米处,利用红外线灯散发的热量育雏。缺点是育雏成本较高并要有电源保证。
D、煤炉加红外线灯育雏:将育雏室做成炕,炕用煤炉加热以提高室温,炕上装有自动温控的红外线灯加温的一种方法,此法可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且较经济实用。
3、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31鸡舍和用具的准备和清洗消毒:育雏前要准备好育雏室,育雏室要求保温、不透风、不漏雨。进雏前1周,育雏舍应打扫、清洗干净,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或用消特灵水喷洒消毒。
32提前预热: 育雏室在进鸡前1-2天,铺好垫料进行加温预热,要求室温达到27-29℃,并维持温度平稳。
33准备好器具、饲料和药物:备足饲料槽、饮水器等器具,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小鸡常用的药物如防白痢药、抗球虫药和消毒药等要准备充足。
4、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41初生雏的开饮与开食:雏鸡应先开饮后开食。开饮应尽早开始,以利于胃肠蠕动和卵黄吸收,饮水水质要求清洁,冬天要用温开水,开饮通常用青霉素水每只1000单位,开饮后就要保证饮水不间断。2-4日龄可饮用002%恩诺沙星水,连用3-5天后停药3天,再用一个疗程以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开食:雏鸡经充分饮水后,有2/3小鸡有啄食行为时就可开食。开食以后所用饲料,均应选用营养丰富的优质小鸡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1周后可喂些青饲料和砂砾。
42温度:温度是养好小鸡的首要条件,母鸡能把孵出的小鸡带活主要靠母鸡的体温来保姆小鸡。地面育雏时,不管是任何季节,室内均要铺上垫料,使鸡睡眠时腹部不致受凉。育雏温度要求恒定,第一周温度要求32-35℃,室温27-29℃,以后每周下降2℃。如育雏的温度过低则小鸡怕冷,互相拥挤打堆,甚至会引起感冒、诱发鸡白痢等疾病的发生;温度过高,会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体质变弱,生长发育缓慢。所以育雏温度要求平稳,切忌忽高忽低而使雏鸡难以适应。
43湿度:湿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的影响较大,如高湿低温小鸡易受凉感冒、下痢等;但若湿度太低,又会影响体内卵黄囊的吸收。五黑鸡要求的湿度为第一周60-65%,第二周以后为50-60%。据此要求,我县的自然湿度除冬季外都偏高,所以要及时更换垫料和增加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干燥。湿度过高易诱发球虫病的发生。
44通风换气:换气的目的是及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吸入新鲜空气,调节舍内的温、湿度。雏鸡既要保温又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出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45光照管理:正确地掌握光照,有利于鸡群生长及成熟的一致性,雏鸡在育雏阶段可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3瓦为宜。
46密度合理:密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密度低不经济,密度过高会使雏鸡发育不均匀,生长减慢,易感染疾病,增加死亡率。以垫料平养方式的饲养密度为,6周龄前30-35只/米2,18周龄前12-15只/米2。
47分群:分群的目的是使雏鸡发育一致,提高成活率。一般根据大小、强弱进行适时分群。对弱小的雏鸡应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
48日常卫生管理:育雏室要勤打扫,及时更换垫料;饲料槽、饮水器、育雏舍每周清理、消毒一次,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进出育雏舍要更换衣服和鞋,并在门口设消毒池,作好预防和消毒工作。 育成期一般指7周龄至开产前。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体质健壮,生长发育正常、均匀的青年鸡,各周龄的生长速度应达到或接近体重标准。这一阶段的鸡消化能力强,食欲旺盛,若饲养不当,容易引起鸡过肥早熟,所以在管理上要限制饲养、控制体重,避免生长过快,成熟过早、体重过大而影响以后的产蛋率。
1、控制体重:每周按群体的3-5%随机抽查测重。若超过标准体重,就要调整饲料,在日粮中增加粗纤维含量或降低能量、蛋白水平;若低于标准体重,则要加喂饲料,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控制体重的方法:一种是采用限质量、不限数量;另一种是保持饲料的营养平衡,限制饲喂数量的方法。
2、控制光照:光照对育成鸡的作用很大,它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的迟早,光照对性成熟的影响不在于光照的强度,而主要取决于光照的时间长短。育成期的母鸡生活在长时间的光照下,则性成熟提前,反之则推迟。小母鸡的性成熟提前,虽开产早,但蛋重小,产蛋高峰期短。因此,在育成期要缩短光照,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的办法刺激母鸡早产。
3、放牧饲养:育成期鸡已脱温,此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在这一饲养阶段,可因地制宜地利用竹园、果园、荒地等放牧饲养。放牧能利用天然的饲料资源,节约开支,还可通过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暑又称鸡热射病。
1.病因
鸡的皮肤缺乏汗腺,散热主要依靠张口呼吸或把翅膀张开下垂来完成的。所以,在气温高(室温35℃以上)、湿度大的闷热潮湿的环境中,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饮水供应不足、鸡只肥胖等因素都易发生本病。
2.症状
本病多呈急性经过。主要表现呼吸快、张口伸颈、翅膀张开下垂、饮水量增加、体温升高,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步态摇晃、不能站立、痉挛倒地,最后昏迷而死亡。本病可导致鸡群在短时间内大批鸡只死亡。舍饲肉鸡或蛋鸡多发生在中午至傍晚5~6点之间;长途运鸡车多见于夏季白天运输且通风不良、遮阴设备没有做好的运鸡车。
3.病变
死鸡的尸僵较缓慢,血液凝固不良,全身静脉淤血,心冠脂肪和心外膜有点状出血,腹腔脂肪也有大量点状出血。刚死亡的鸡只腹腔温度较高。胸肌颜色苍白。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别是死亡快和腹腔脂肪出血可做出初步诊断。
5、治疗
⑴预防:在夏秋季节要做好鸡舍的防暑降温工作,包括喷水,通风换气,饮水供给充足,减少饲养密谋等工作;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小苏打(每1000千克饲料添加2千克)或维生素C(每1000千克水添加200克)进行药物保健。同时在饲料中要加大多种维生素使用剂量(特别是维生素E和维生素C)。
⑵治疗:一旦发生中暑症状,要立即将病鸡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给予凉水冲洗或灌服。在大型鸡场发生鸡中暑时,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包括洒水、通风、遮阴等)。同时在饮水中按比例添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粉等药物进行治疗。 1.病因
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感冒,其中以雏鸡较多见。常见的原因有育雏室温差大、鸡群突然受冷空气应激、长途运输鸡苗时吹到“贼风”、野外放牧突然遇到雨淋以及夏季炎热天气进行不恰当的冲冷水降温等因素均可造成鸡感冒。若育雏舍内或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差(如氨气味浓)会加重感冒病情。
2.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少,行动迟缓,呼吸急促,鼻孔流水样或黏稠的鼻液,打喷嚏,咳嗽明显;严重的可见眼结膜潮红、流眼泪;有时可听到哆音;严重的可发展到支气管炎和肺炎。
3.病变
鼻腔、咽喉以及气管均有不同程度的黏液。病程稍长的病鸡可见支气管有白色干酪样物阻塞,气管和支气管充血、出血。严重的可见肺充血、出血以及肺坏死。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变并参考环境条件,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是在临床上要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漫性呼吸道疾病以及H9亚型禽流感进行鉴别诊断。
5.防治
(1)预防:在育雏舍保温时,既要做到日夜温差相对稳定,又要做到通风换气。在野外放养时,要注意防止被淋雨。平时饲养管理中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遇到冬天冷空气来临时,要做好鸡舍的保温工作;在夏天炎热天气,要用喷雾降温防暑,而不要用自来水管的水直接喷淋在鸡身上。
(2)治疗治疗感冒的药物很多,可选用红霉素饮水(按0005%~002%)、恩诺沙星饮水(按0005%~001%)、阿莫西林饮水(按002%~003%)或强力霉素饮水(按001%~004%),连喂3天。症状严重时,可配合一些降体温药(如安乃近片)、化痰药(如氯化铵)或平喘药(如麻黄碱等)。
造成鸡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佝偻病使得肋骨后侧向内凹陷,胸骨部分抬高、突出,从而形成鸡胸畸形。自我矫正的训练方法是:
一、双手互推。屈肘,两手掌相抵在胸前正中部,随即吸气,用力互推并维持一段时间(5~8秒钟),然后呼气,还原放松。重复10~15次,共练习3组。
二、双手推膝。坐姿,两臂体前交叉,按在异侧腿的膝部。随即吸气,双手向外推膝,而两大腿内收用力保持膝不动,要持续对抗一段时间(5~8秒钟)。然后呼气,还原放松。重复10~15次,共练习3组。
三、双手夹提重物。双手掌在胸前夹住并提起重物(如书本、杠铃片、砖等),稍停5~8秒钟后再把重物放下。用力夹提时吸气,还原放松时呼气,重复10~15次,共练习3组。
四、叉腰含胸。双手用力压后腰,同时做含胸收紧胸肌的动作,稍停5~8秒钟后,再呼气 做张肩动作,放松双臂和胸肌。重复10~15次,共练习4组。
五、双手挤压。挤压应选用不同宽度的物体,从而使胸肌得到全面训练。挤压时,两手要水平相向用力,好似要把挤压物(例如桌子,手握桌子两对边)挤窄压扁,挤压动作要持续5~8秒钟,用力时吸气,还原放松时呼气,重复10~15次,共练习4组。
六、宽撑距俯卧撑。两臂伸直撑在地上,两手掌间距宽于肩距,使肩胛骨略向前倾,头稍抬起,眼看前方。随即呼气,两臂屈肘,使躯干保持伸直,慢慢下降至最低位置。稍停2~3 秒钟。然后吸气,用力伸直两臂,胸部挺起,还原成全身挺直的姿势。重复10~15次,共练习4组。
七、平卧宽握距推举。仰卧在凳子上,身体保持平稳,呈挺胸沉肩状,双手掌心朝上握杠,握距大于肩的宽度,将杠铃横杠放在胸部乳头处。接着吸气,两臂用力向上推起杠铃,手臂伸直,稍停2~3秒钟。然后呼气,慢慢下放杠铃还原。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八、平卧扩胸。仰卧在长凳上,两手握拉力器,掌心相对,两臂伸直持器械置于胸部上方。然后吸气,两臂向两侧慢慢将弹簧拉力器向两侧及下方拉开到两手略低于两肩,稍停2~3秒钟。接着呼气,缓慢还原。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九、站姿拉力器夹胸。拉引夹胸时,重力方向应该由上向下成45度角(不小于30度角)。手握拉力器把柄时,应使手肘稍屈(时间夹角约成12O度人握把尽量松些。随即吸气,以胸大肌收缩的力量,使手肘始终保持这个角度,一直向下拉至位于小腹前,这时胸大肌群应感到彻底收紧,稍停2~3秒钟。然后再呼气,使胸大肌群逐渐恢复伸长,慢慢地向上还原。拉引动作过程中躯干应略向前含胸、两腿稍屈站立,两手臂交替练习,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十、平卧扭臂飞鸟。仰卧在凳上,两手掌心相对持铃,两臂伸直持铃置于胸部上方。随即呼气,两臂同时分别向身体两侧放下,肘稍屈。当两臂分别向两侧下落时,两臂要外旋,两肘内侧翻转朝上,使胸肌外侧部拉得更开,稍停2~3秒钟。然后吸气,持铃呈两臂抱树状举起,直至两臂伸直,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0~12次,共练习4组。
〔说明〕采用上述矫正训练方法,发达胸廓肌两侧翼肌肉群,可以明显改善胸廓外形,充分弥补鸡胸所造成的胸骨突出,两侧肋骨下陷的缺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