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享丨林清玄:不可一日无茶

私享丨林清玄:不可一日无茶,第1张

不可一日无茶 文/林清玄 到外地旅行,我习惯带一罐茶叶,因为只要几天不喝茶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很容易感冒、疲累或下痢。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 ”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 ”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 ”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 ”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 ”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 ”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 ”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 ”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 ”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 ”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 ”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 ”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 ”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 ”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 ”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 ”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 ”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 ”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 ”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 ”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 ”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 ”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 ”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 ”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 ”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 ”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 ”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 ”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 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每次带着写了这句子的茶罐旅行,不管身处何方,或在异邦的旅店,或在山野的客栈,都感觉到人生只是客居,江湖难以归梦,人生不能祛机,只要能「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不看燕山,燕山也会雪飞,不管楚云,楚云自然散尽! --- END --- 特别说明 、文字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 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 “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 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 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 “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开始练瑜伽,究竟练瑜伽的好处有哪些呢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瑜伽的塑身效果吧,瑜伽可以帮瘦人增肥,帮胖人减肥;总之练习瑜伽对人体的益处非常多,以下是女人练习瑜伽的好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女人练习瑜伽的好处:

第一:瑜伽可以美体养身。瑜伽可以矫正由于常的劳累或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脊柱变形,可以改善不良姿态,增强自信心,伸拉肌肉系统,使人体线条优美,并有减肥功效,增强自愈力,预防各种疾病如:偏头痛、失眠、便秘、肠胃病、关节炎等。

第二:瑜伽可以为我们减压养心。瑜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集中精神的能力,舒缓紧张、减轻压抑、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平和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

第三:瑜伽可以调理养颜。瑜伽通过推、拉、扭、挤、伸等各种姿势对内脏器官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强化生理机能,调节内分泌,使人体新陈代谢更加良好,延缓衰老,永葆青春靓丽的容颜。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有没有发现女人练瑜伽的好处还真不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去走近瑜伽、接触瑜伽、感悟瑜伽的!

功能介绍女性时尚第一品牌刊物,美丽女人,女人天生爱美丽。带你发现心灵的窗口做一个知足快乐女人,珍惜现在拥有幸福和快乐,别让美好生活从身边悄然溜走。

  坐在办公室里的美眉更容易积蓄脂肪和赘肉,想要拥有匀称健康身材,现在减肥瘦身不能松懈哦!

  下面这一款减肥瑜伽,动作简单优美,而且减肥不反弹哦!

  动作一:吸气站好,双脚并拢,脊椎伸直,收紧小腹,夹起臀部,双手自然垂放与两侧。

  动作二:吐气,身体慢慢下蹲,感觉尾椎朝下延伸。

  动作三:吸气,身体维持半蹲姿势,双手打开与肩同宽,停在胸前,停留3-5个呼吸时间。

  动作四:双腿跪于地上,腰背挺直,肩膀下沉,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动作五:吸气,双手慢慢举起,于头顶上方将掌心合起,感觉脊椎向上伸展。

  动作六:吐气,身体慢慢向前弯,额头贴于地面,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延伸,维持3-5个呼吸时间。

  动作七:身体平躺于地面,膝盖弯曲,头、颈、肩及胸部自然放松,脚掌踩在地面,手放于身体两侧。

  动作八:上身保持不动,吸气,双腿弯曲,将大腿靠近身体,双手环抱膝盖和小腿。

  动作九:吐气,将右手张开,同时转动头部,眼睛看向右手指尖,膝盖倒向左侧,停留3-5个呼吸时间。吸气,回到动作二换边进行相同动作。

我们一家三口去狼巷迷谷玩,我高兴极了。我和妈妈先去超市买吃的喝的。

我们到了汽车站,坐上了车,前往狼巷迷谷。公路不平,车开在上面,一上一下的。下坡的时候,我的心就象石头一样坠下来。到了山路上,又左拐右拐,我在车上晃来晃去,一点也坐不稳。

足足开了有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狼巷迷谷,我下车一看,大门两旁有瀑布,一个瀑布旁有四个大字:“狼巷迷谷”。另一个瀑布旁雕刻着一只狼。买了票,我们就进了大门。我们先来到“苗寨”,正好赶上表演,我最喜欢看的是竹竿,那些苗寨的小姑娘和小伙子,随着音乐的节奏,在一并一开的竹竿中,跳来跳去,怎么也不能被竹竿夹着,真厉害。我看到那些石头上都有一些神秘的花纹,据说其中隐藏着秘密,等着人们去探索。接着来到了“孔雀园”,里面养着三只美丽的孔雀。我们又去了“禅窟寺”,里面供奉着佛祖的塑像,供人瞻仰、朝拜。

我们经过“玉泉净心”来到了“禅窟洞”洞外有块石碑,碑上雕刻着达摩祖师的像,我还站在它旁边照了一张相呢!进入洞中,我看到石壁上刻着许多佛祖的像,还有一些古人留下来的书法石刻,内容大都是赞美此地风景的。顶上不断有水往下滴。水滴下的地方大都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地方,那里很暗,台阶又陡又滑,让人感到害怕。出了禅窟寺,我们累了,就坐下来休息,又吃了东西,然后我们就坐上山地车,前往”狼巷迷谷“了。

我们先到的地方叫“狼巷”,我看到许多像狼一样的石头,真有意思。爸爸对我说“这儿原来都是狼住的地方。”我听了心里就有点怕怕的。接着我们来到了“谷中黄山”,那里的风景真像黄山。我走着走着,到了“天落石”,上面真有一块好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巨石落在山崖的中间。我从下面走,都觉得胆战心惊的。

从天石出来,我们到了“摩腹谷”,那道路窄,走时还真的摩到腹部了,接着我们又到了“瘦人谷”,这个谷也非常窄,只有瘦子才能过去,胖子必须小心侧着身子才能挤过去。前面又来到了“狼牙巷”,这是一条窄而且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巷。我们摸索着走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来。到了“仙人桥”,那里有一块大石头,很像狮子的头。过了仙人桥,就出了狼巷迷谷。我们来到了“迷宫人家”,这时太累了,马上坐下来吃点东西喝点水休息休息。

休息之后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到了森林游乐场。我走了用网做的“路”,走在上面东摇西晃,一点儿也不稳当,就怕一不小心掉下去,但我还是过去了。我们又玩了“跷跷板”,荡了“秋千”。随后我们又重新回到了“桥”,看到了“三峰竞秀”的假山。可巧假山喷起了水,真漂亮啊,望着这秀丽的山林,真让你心旷神怡。( 玮宁文学 wwwwn-steelcom )

今天玩得真快活!

朋友~这个身材不算胖好吗我 180, 155斤, 虽然我不搞锻炼,但是对自己身材还是蛮满意的呵呵

我在彪马做导购一年了,刚开始对板鞋也不感冒,个人喜欢比较不达摩的,但是板鞋怎么看都显得有点达摩不过我前阵子买过彪马一双板鞋后便改变了看法,我买的是SUEDE系列的,就是麂皮系列的最基本系列,红色的,款式很经典,搭配休闲裤很不错!~ 彪马的板鞋看去和其他品牌板鞋差不多,但是特色就在于鞋两侧的"赛车跑道", 很有型, 怀旧的同时不失特色~真的很棒!

个人认为板鞋不适合搭配夸张的小腿裤, 稍微一点还是没关系

还有就是不适合搭配板裤,那种很大裤腿的,把鞋面完全遮住, 鞋子再有特色也显现不出来, 那样搭配会很失败

最合适搭配直筒牛仔裤和休闲裤~

尝试下吧! 彪马的款式不会输给其他品牌的!

在大家的认知里,安徽多山,多古村,非常适合散心的休闲游,但是其实安徽还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景点,等着大家前去发现。位于安徽东部的滁州市,从南京坐高铁18分钟即可到达,这里知名景区不多,大部分是小众景点,在滁州市凤阳县殷涧镇30公里处有个狼巷迷谷,既有青秀的山水,也有险峻的岩石,是被造物者遗忘的天然迷宫,如果你是对迷宫和追求新奇、刺激体验的游客,那么,不妨来这里体验一下,绝对会让你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安徽。

狼巷迷谷,顾名思义,是指这里道路十分狭窄,曾有野狼出没,所以当地村民称其为“狼巷”,迷谷则是表示景区内道路错综复杂,很容易让人迷失。狼巷迷谷内的地形也确实非常奇特,不同于安徽其他地方,其山谷之间互相通达,沟壑纵横,还有许多暗涧,在谷中深处抬头望天,犹如一条细小的线条,而较浅的地方远望过去,这里则又变成了一片群山峻岭,而且这里的岩石奇形怪状,让人找不准地标。

狼巷迷谷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是由禅窟寺和迷谷两部分组成,而禅窟寺也算是整个景点的大门了,坐落于大姐山、二姐山的交界地带,要想要到迷谷去就必须先穿过禅窟寺,其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原名桃花寺,据传是西王母在赐给汉武帝蟠桃的路途中,经过迷谷撒下了蟠桃树种,春天时漫山遍野都绽放着娇艳的桃花。在北宋时期,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偶然游玩至此,为寺庙取名为禅窟寺,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禅窟寺是近代翻建的,寺后的曲径回廊尽头是一汪玉蟹泉,泉水上方的石壁写着“玉蟹泉”三个大字,这也是苏东坡题写的,附近还有不少文人墨客的题记,已经发现的10多处。沿着石阶往上是禅窟洞,这是一处天然溶洞,因寺内的僧侣经常在洞中诵经而得名。洞内不深,气温常年保持着17度左右,有少量钟乳石形似神佛,洞口还有一处达摩面壁石刻。

从禅窟洞出去不远处便到了迷谷,遍布灰褐色的山石,菱角分明,曲折迂回,这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迷宫”,道路狭窄,岩壁上层层纹理,山石多形成于54亿年前,是典型的石灰岩溶地貌,特别容易被水溶蚀,整个迷谷都是水蚀作用的产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果然神奇,其中不仅可以看到很多漩涡状或是锯齿状的岩石,也可以看见粗短的树木仍然顽强地生长在岩石上。

狼巷迷谷对胖子不太“友好”,因为这里有个瘦人谷,其对游客的身材非常“挑剔”,哪怕是身材十分苗条的女子,从这个瘦人谷最窄的地方穿过,也需猛吸一大口气,然后侧身前行通过,如果对自己的身材相当自信的朋友,可以来狼巷迷谷实验一番哦,据说A4小蛮腰可以轻松通过,欢迎大家去打卡哦!还有建议不要背包去,因为这里很多地方都需要卸下背包,方可侧身通过。

前往迷谷游玩,一定要注意与大部队跟进,不然很容易迷失在迷谷中。就算有地图,实际进入也会迷路,起码要绕行几圈才能找到出口,如果迷路也不用担心,一旦迷路随时都能呼叫景区工作人员。狼巷迷谷表面上看上去交通不便,但其实交通十分便利,周围的高速公路就有好几条,适合周末自驾游玩,风景也不错,气候适宜,比较适合夏秋两季游玩,建议游玩时间在一天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931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