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37调和28调的区别

钓竿37调和28调的区别,第1张

37调钓竿是中调钓竿,调性适中,最为常用,适于多种垂钓水域和钓法使用,也适合玩大鱼。鱼类吞钩饵后,前段竿体、竿尖反应灵敏,手感适中。

但因为弹性较软调杆差,所以持竿投抛钓组相对较难,特别遇有风力较大时更难投抛。

28调性的竿是硬钓竿,特点是起鱼快、控鱼有力,可采用长竿短线、垂线钓法,适合在竞技钓中的快速垂钓和快速遛鱼,也适合在水草、水面有杂物的水域使用,使鱼快速出水,引鱼入护快,较适于钓大鱼。但韧性低、容易断竿也是其不足之处。

但是要注意的是,硬调竿竿体过硬,钓到大鱼时,抬竿要用巧力,如果抬竿过猛是很容易断竿的。

一般来说,竿越硬,控鱼性越好。这是因为硬钓竿的缓冲力小,力量传递直接,钓竿承重后所产生的反弹力大,能迅速缓解鱼儿的缓冲,有效控制鱼的逃窜范围。中鱼后,只要钓手能抢先将钓竿抬起来,“硬竿”的威力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硬竿”控鱼效果好,飞鱼效果好,起鱼效率高,适合钓快鱼,这也是钓手在参加钓鱼比赛时喜欢采用硬竿的重要原因。但是,硬竿与鱼搏斗是硬碰硬,硬竿的使用必须有足够强度钓线来配合。

软杆特点是以柔克刚。以柔克刚的优势表现在起鱼成功率高和线组的灵敏度高两个方面  起鱼成功率高,是因为软竿中大鱼后,使竿体的弹力得以发挥。

大鱼虽然有强大的冲击力,但是遇上软竿,其冲击力被软竿强大的缓冲力所化解,不易出现拔河跑鱼,同时减少了鱼嘴上所受的拉力,不易出现撕破鱼嘴,从而提高起鱼的成功率。  

线组灵敏度高,有助于提高咬钩率,从而改善垂钓效果。这是因为软竿的缓冲性好,可化解鱼的冲撞力,与硬竿相比,可配灵敏度高的细线组,从而提高中钩率。

不要硬拉,把杆子能立的立起来,不要硬拉,它发力你要收力,它放松了你就上提,往反的方向控制它,保持在中间附近游走,千万别激动就硬拉容易断竿或断线钩的。直到鱼头浮出水面,任你控制了就用抄网解决。

新手最好配杆尾绳,系在竿尾的绳子,可以防止杆子被鱼拖走,或者鱼发力过大时放杆,防止用力过猛了,你可以配一个。

首先,抛竿时不能抛满杆,必须预留提竿线的长度,比如54杆抛杆最好不超过4米。

其次,提竿时要保证杆竖起来,靠杆子韧性卸掉鱼的冲劲,竖不起来就是靠杆尖和鱼线在扯鱼,很容易断线断杆,如果竖不起来参考第一条。保持竖立不动不要硬拉扯,靠杆子的韧性跟鱼耗,如果感觉鱼的冲力太大果断立刻放失手绳,等冲力减小再拉回保持杆竖立,如此一般不超过三回合就翻肚了。

最后,软杆卸力最好护线最好,不容易跑鱼但上岸时间长,硬杆就是硬拉上岸快,要对鱼线和鱼竿自信,如果鱼线细又上了大鱼,容易秒切。一般黑坑、竞技用硬杆居多,野钓用软杆居多。

纯手打,钓友请采纳。

热身的第一步是“提高”(R=Raise)。热身以提高一系列生理机能作为开始,例如提高心率、血流速度、体温、关节润滑滑液分泌和呼吸速度等。传统热身中慢跑、快走等“出出汗”的热身,均属于第一步。所有的热身都可以以3-5分钟的慢跑、自行车、快走等作为开始,达到心跳加快、微微出汗即可。

热身的第二步是“激活”(A=Activate)和“动员”(M=Mobilize)。这一步包括所有的动态热身和动态拉伸动作,目的是激活目标训练部位神经-肌肉联系和增加关节的动态活动度。深蹲硬拉前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徒手蹲起等,练卧推前用弹力带或小重量激活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慢速俯卧撑和直臂肩绕环等,以及针对胸椎、髋关节、肩关节活动度的动态拉伸,都属于这一步。动态热身还能够维持第一步中提高的生理机能,因此这也是热身中防止受伤的最重要的一步。

热身的第三步是“增强”(P=Potentiate)。这在运动训练中也被称为“专项热身”,这是提高训练表现最重要的一步。对于需要冲击大力量、爆发力的训练来说,这一步尤为重要。针对动作涉及到的动作链和动作模式进行专项性热身,以达到“增强”的目的,在力量训练中也被称为“热身组”。例如大重量卧推/深蹲/硬拉前,用空杆或者45%-55%最大力量(45%-55%1RM)进行12-15次的轻重量卧推/深蹲/硬拉,你会发现你的最大力量会有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981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