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总面积960km2。和政距今约3000万年以来的新生代陆相沉积物中富含哺乳动物化石,它是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蕴含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现收藏化石标本5700多件,代表着百余种哺乳动物,包括完整和比较完整的铲齿象头骨和下颌骨约60件,构成了一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铲齿象个体发育系列头骨标本。在和政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化石和最大的真马化石。
和政博物馆部分展厅
博物馆展示大厅真猛犸象 Mammuthus primigenius真猛犸象属高度特化的真象类,头骨短而高,正面呈弓形,侧视顶部呈圆顶三角形;额部下凹,枕脊部凸起很高。门齿长大,强烈弯曲并旋卷,最长的可达5m,重量近400kg。臼齿宽大,齿板整齐,排列匀整、紧密、釉质层薄,厚度15~2mm,褶皱细致,较规则,各齿板间的齿质层和水泥质层厚度大致相等,齿脊频率8~l0。
真猛犸象复原图
产地:东北、内蒙古、河北 时代:晚更新世 距今一万年铲齿象 Platybelodon铲齿象出现于1500万年前,它的样子十分奇特。颌骨向前延长,一对下门齿变得很宽,形成板状,也像一个大铲子头。生长在下颌的前端铲板较短而宽,上门齿比铲板短,而铲齿象的铲板长而窄,上门齿长于下门齿。在中国宁夏的同心发现了世界第1具完整的铲齿象骨架化石。
铲齿象复原图
产地:宁夏 同心 时代: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黄河象 Stegodon huanghoensis黄河象的门齿(俗称象牙)长达3m,长直而粗壮。它的前额平坦,背部形态和猛犸象有些相似,即最高点在肩部,这与现代亚洲象和非洲象的鞍形长颚形态完全不一样。它的鼻窝很大,据此推测,它的鼻子一定很长,很有力。它的躯体高大,四肢长而粗壮。黄河象生活的环境是热带稀树草原,长而粗的门齿是它们御敌最有力的武器。
黄河象复原图
产地:甘肃、陕西 时代:早更新世 距今一百八十万年近无角犀 Plesiaceratherium无角犀在中新世时期分布广泛,与板齿犀、大唇犀、巨犀、额鼻角犀等共同构成了该时期多样性的犀类群。无角犀个体相对较小,头上无角,在中国多个地区有发现。
近无角犀复原图
产地:山东山旺、江苏泗洪 时代:中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嵌齿象 Gomphotherium嵌齿象属长鼻目(Proboscidea),与其他类象相比较,嵌齿象有4个门齿和一条长鼻子。它的下颌很长,故曾经被称作长颌象。大多数嵌齿象靠吃灌木的叶子为生。嵌齿象的足迹遍及亚、非、欧、美4大陆,在中国也曾发现了大量的嵌齿象化石。
嵌齿象复原图产地:山西、宁夏 时代: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大唇犀 Chilotherium大唇犀与犀牛相似,但头更大。它没有上门齿,下门齿大,獠牙状,伸向前外方。大唇犀四肢粗短,行动笨拙。大唇犀以植物为食,每天可能花大量时间在河中或岸边取食。大唇犀是距今500万年的三趾马动物群的重要成员。
大唇犀复原图
产地:宁夏 时代: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板齿犀 Elasmotherium板齿犀如现代象那么大,在草地上生活,以坚硬粗糙的草为食。它的角与众不同,其他犀牛从鼻子上长角,而板齿犀的角从前额上长出,有2m长。
板齿犀复原图
产地:山西南部时代:早更新世—中更新世 距今一百八十万年裴氏板齿犀 Elasmotherium peii这是一头骨化石。裴氏板齿犀个体较大。头额部具一巨大的瘤状角座。前臼齿不替换;臼齿大而高,似方柱状,外壁平直。釉质层强烈褶曲。原尖扁长。
裴氏板齿犀复原图
产地:山西南部时代:早更新世—中更新世 距今一百八十万年同心垩齿犀 Caementodon tongxinensis垩齿犀由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探险队发现,是一种个体较小的犀牛,它的颊齿白垩质极其发育,故得名垩齿犀。它没有现代犀牛头上的那双顶角,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犀牛。它生活在低地的灌木丛中,以低矮植物为食。
同心垩齿犀复原图
产地:宁夏 同心 时代: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谷氏巨犀 Indricotherium grangeri巨犀是亚洲古近纪晚期特有的一类动物,是地球上古往今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巨犀四肢长,适于奔跑,头上无角。巨犀以树上的叶子为食。
谷氏巨犀复原图
产地:内蒙古 时代:中渐新世 距今三千万年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主要地点 A Listing of Principal Localities of Mammalian Fossils in China
大揭秘:史前动物你知道多少?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史前巨蟒,看到街头蛇人共舞我们已经目瞪口呆,那么接来说的这条史前巨蟒震撼度可能就要爆表了。
史前巨蟒
巨蟒在大约6000万年前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史前巨蟒是现代水蟒和大蟒蛇的祖先,重量达1吨,体长45英尺(约合14米),远比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蟒蛇还要更大、更长。由于它的体型过于庞大,起初古生物学家还误以为是发现了大鳄鱼。
当时并没有太过在意,然而直到2001年,他才开始认真研究这种化石,经过分析他发现当时的场景应该是,一条巨蟒盘绕在一只刚刚孵化出的小恐龙和其他两枚恐龙蛋周围,除了巨蟒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史前巨鱼,我们继续来往下说史前巨鱼。
史前巨鱼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16亿年前的巨鱼化石,身长达到52英尺(约合16米),超过奥运会游泳池,体重则远远超过一辆双层巴士。这种巨鱼被称之为“Leedsichthys”,以浮游生物为食,与恐龙在同一时期灭绝。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种多骨鱼在20年时间里的身长便可达到9米左右。38年后,它们的身长可达到165米,超过鲸鲨。1886年,著名古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尼科尔森-利兹首次发现这种巨鱼的化石。不过,由于发现的只是化石碎片,利兹无法确定身长。这一次,科学家将化石碎片拼接在一起,而后根据鳃部位置确定身长。
始祖鸟
始祖鸟曾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并生活于侏罗纪的启莫里阶,距今约1亿5千5百万到1亿5千万年前。始祖鸟约为现今鸟类的中型大小,有着阔及于末端圆形的翅膀,并比体型较长的尾巴。整体而言,始祖鸟可以成长至05米长。
除了一些与鸟类相似的特征外,它有着很多兽脚亚目恐龙的特征。不像现今鸟类,始祖鸟有细小的牙齿可以用来捕猎昆虫及其他细小的无脊椎生物。始祖鸟亦有长及骨质的尾巴,及它的脚有三趾长爪,与恐龙极为相似。由于始祖鸟有着鸟类及恐龙的特征,始祖鸟一般被认为是它们之间的连结可能是第一种由陆地生物转变成鸟类的生物。
三叶虫
三叶虫是一种细小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与虾、蟹是同类,它出现在6亿年前的地球上,而在26亿年前灭绝了。1968年6月,美国的一位业余化石爱好者米斯特在犹他州的羚羊泉附近找到了几块三叶虫的化石。当他用地质锤轻轻地敲开一块石片时,它像书本一样打开了。
他看到了令人吃惊的现象被敲开的石片中,有一片上有一个人的脚印,脚印中央踩着几只三叶虫,另一片上也显现出几乎完整无缺的人的脚印形状。
猛犸象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俄罗斯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发现了一具幼年猛犸象尸体,这头生活在10000多年前的猛犸象在冰雪的覆盖下,保存地几乎很完美,眼睛、脚掌和体内器官都在原来的位置上。不过它的背部有割痕,脊椎上的几根骨头、头颅、肋骨和骨盆被割掉。
所幸的是,它的颅骨在附近被找到。科学家称,从割痕来看,这头猛犸象很可能被史前人类猎杀。
猛犸象是一种生活在寒代的大型哺乳动物,与现在的象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长又向上弯曲,仿佛巨大的獠牙,头颅很高。从侧面看,它的背部是身体的最高点,从背部开始往后很陡地降下来,脖颈处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表皮长满了长毛,其形象如同一个驼背的老人。猛犸象体形巨大,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
水龙兽
水龙兽是已绝灭的古爬行动物,但是身体结构已具有若干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状,但头部尚原始,生活于湖泊池沼边缘,是一种食草动物。长约3英尺,有矮胖的身体和蜥蜴一样的四肢。它们的嘴巴很短,但奇特之处在于嘴里长有两根长长的獠牙,而眼睛和鼻孔则高高在上。水龙兽头大、颈短,体形有点类似今日的河马。
科学家们因此认为,水龙兽的生活方式可能与现在的河马一样。它的分布十分广泛,南非、印度、南极,一直到中国新疆。
人类算是现在地球上的霸主,但是在远古时期却并不是这样。那么在以前地球上实力最强的生物有哪些呢本站我一起看看排在前面的三个吧。
史前最强生物前三名1、巨齿鲨
根据化石可以推测,巨齿鲨体型巨大,体长可能超过20米,体重则可以达到70吨。另外它们还有着超强的咬合力,它们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咬合力最可怕的生物,平均咬合力推测为28吨,最大咬合力可达36吨。其口腔撕咬力量超过了霸王龙,可以很轻松咬碎鲸鱼的肋骨。
它们是一种极其强悍的生物,主要生活在150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到26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是比较顶级的掠食者。
2、猛犸象
猛犸象主要生活在寒代,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虽然和现在的象比较类似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猛犸象的象牙不仅很长,还向上弯曲,就像可怕的獠牙一般。从侧面看它的背部是身体的最高点,有点像驼背的老人一般。
猛犸象体型十分巨大,曾经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象。它们身高一般为5米左右,体高约3米,体重10吨左右,以草和灌木叶子为生。它们身上的毛很长,可以比较好的抵御严寒,不过最后一代猛犸体型缩水了很多,就像水牛一样大了。
3、水龙兽
水龙兽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代爬行动物,不过在身体特征上来看,还是有一些哺乳动物的特点的,不过头部还是比较原始。它们生活在湖泊的边缘,主要吃草。它们的身体比较矮胖,嘴巴也比较短,但是长着两根特别长的獠牙眼睛和鼻孔都是往上的感觉比较奇特。
看了这些史前实力最强生物前三名,是不是觉得十分神奇呢尤其是巨齿鲨简直就是不好惹啊,感觉比恐龙更可怕。
世界上最大的猛犸象是草原猛犸象,其体重可达12吨,是当时体重最为庞大的猛犸象种类。冰川世纪时期猛犸象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庞然大物之一,除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猛犸象,其他种类的猛犸象并不都像草原猛犸象那么大,其他的猛犸象种类相当于现代的非洲象那么重。
一、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
大概在公元前1670年猛犸象时代彻底宣告结束。猛犸象生存于大约一万多年前的冰河世纪时期,由于猛犸象被发现时已经灭绝并半埋于土中,所以被以俄罗斯古语即猛犸命名,意为“地下潜伏者”。它适应于高寒的草原、森林等环境,最终由于气候变暖、以及族群繁衍艰难等内外部因素导致族群灭绝。
二、猛犸象的外形特征
作为曾经最大的哺乳动物种类之一,它的外形特征非常明显的有威慑力。猛犸象身体高壮,腿异常粗壮,脚上有四趾,头和体重成正比。其中猛犸象最为代表性特征是不具有下门齿,上门齿形状很特殊,呈现向上弯曲的长条形状,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成30左右片,很是紧密。
猛犸象作为曾经世界上种类最大的象之一,身高不高,身体健壮也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们细密的长毛有三种颜色,金、红棕、灰褐色。猛犸象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头骨很高,但它全身的最高点却是背部,背部往后又很陡的降下来,这就导致它的脖颈处呈凹陷的形状,像是驼背一样。
三、猛犸象的生活习性
猛犸象的食物也区分成,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食物,草类豆类是夏季主要食物,而冬季因为天气原因以灌木、树皮为主要食物。猛犸象的生存环境一直是高寒地带,草原丘陵是主要栖息地,冬季会向寒冷的南方迁徙,春季又会有规律的返回栖息地。猛犸象属于群居动物,孕期很长,几乎22个月才会生育,生育率低到一胎只会有一个后代,伴随着更大的困难是幼象成活率也很低,同时其生长速度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要慢很多。
三叶虫: 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背壳纵分为三部分,因此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Trilobita),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出现,在二叠纪末的地质灾害事件中全部灭绝。
三叶虫(Trilobita)背壳纵分为一个中轴和两个肋叶三部分,横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就是三叶虫,约占化石保存总数的60%。它在寒武纪初期即已出现许多科、属和种,我国已经描述过的三叶虫就有1200多种。晚寒武纪发展到最高峰,志留纪以后逐渐衰亡,而后历经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到了二迭纪末完全灭绝。如今只有在古生代的沉积岩中才能发现它那美丽的化石。在化石中,如果你仔细的倾听,还能听到那2亿年前大海的波涛声和那有关三叶虫的久已失传的故事。多向往那个遥远而美丽,空旷而宁静的年代。多喜爱那个原始而单纯,顽强而壮丽的生命!从失落于2亿年前的三叶虫,我深深地悟出:生命的存在并非是为了完成某个崇高而伟大的使命,而仅仅是一种展现,是对自然界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那种状丽现象的展现,尽管是昙花一现的闪现。我赞美三叶虫,那个曾经是如此壮丽而顽强的生命。如果将地球年龄比作一本共有4500页的厚书,则三叶虫出现于第4000 到4300页之间,占300页,大约3亿年的时间。而人只是出现于最后一页。人的发展能持续多少页?有三叶虫长吗?不管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我们来无所顾及地思考一切,尽一切可能地展现自己吧
特征从背部看去三叶虫为卵形或椭圆形 , 成虫的长为3~10厘米,宽为1~3厘米 。小型的6毫米以下 。三叶虫体外包有一层外壳,坚硬的外壳为背壳及其向腹面延伸的腹部边缘 。腹面的节肢为几丁质,其他部分都被柔软的薄膜所掩盖。一般所采到的三叶虫化石都是背壳。三叶虫背壳的中间部分称为轴部或中轴,左、右两侧称为肋叶或肋部。三叶虫壳面光滑。或有陷孔、瘤包、斑点、放射形线纹、同心圆线纹、短刺等。头部多数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三叶,中间隆起的部分为头鞍及颈环,两侧为颊部,眼位于颊部。颊部为面线所穿过,两面线之间的内侧部分统称为头盖,两侧部分称为活动颊或自由颊。胸部由若干胸节组成 ,形状不一,成虫2~40节 。中间部分为中轴,两侧称为肋部。每个肋节上具肋沟,两肋节间为间肋沟。尾部是由若干体节互相融合而形成的 , 1~30节以上不等。形状一般半圆形,但变化很大,可分为一中轴和两肋部。肋部分节,有肋沟和间肋沟。肋部可具边缘 ,边缘上亦常有边缘刺。三叶虫腹面的节肢极少保存为化石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节肢化石的只有19个种。
从奥陶纪到泥盆纪末的一些三叶虫(比如裂肋三叶虫目)进化出了非常巧妙的脊椎似的结构。在摩洛哥就发现了这样的化石。此外在俄罗斯西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有带脊椎结构的化石被发现。这种脊椎结构可能是对于鱼的出现的一种抵抗反应。
体型:三叶虫的大小在1毫米至72厘米之间,典型的大小在2至7厘米间。最大的三叶虫Isotelus rex是1998年在加拿大哈得森湾边上奥陶纪的岩石里发现的
[编辑本段]感觉器官
多数三叶虫有眼睛,它们还有可能用来作味觉和嗅觉器官的触角。三叶虫的眼睛是由方解石(碳酸钙,CaCO3)组成的。纯的方解石是透明的,有些三叶虫使用单晶的、透明的方解石来组成其每只眼睛的透镜。这与大多数其它节肢动物不同,大多数节肢动物使用软透镜的、由甲壳素组成的眼睛。三叶虫坚固的方解石透镜无法像人的软晶状体的眼睛那样来调节焦距。但是有些三叶虫的方解石组成一个内部的、复合结构,这个结构可以降低球差,同时提供极好的视觉效果。
典型的三叶虫眼睛是复眼,每个透镜为一个拉长的棱镜。每只复眼内的透镜数不等,有些只有一个,有些可达上千。在这样的复眼中其透镜一般排列为六边形。
[编辑本段]分类
三叶虫为雌雄异体,卵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周期性蜕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划分为3期:幼虫、中年期 、成年期 。是分类的重要根据之一。三叶虫纲可以分为7目 :球接子目 、莱得利基虫目、耸棒头虫目、褶颊虫目、镜眼虫目、裂肋虫目及齿肋虫目。
[编辑本段]习性
三叶虫与海生的珊瑚、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共生。大多适应于浅海底栖爬行或半游泳生活,还有一些在远洋中游泳或漂浮生活。它们以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的尸体或海藻等细小生物为食。
[编辑本段]生长发育
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被称为原甲期(protaspid),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环全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盔甲。在此后的生长期里在每次蜕皮时在尾部前会增加新的胸部环。此后在蜕皮时环的数目不再增加。对三叶虫的幼虫阶段人们的认识很丰富,它们为研究三叶虫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编辑本段]起源
三叶虫的祖先可能是类似于节肢动物的动物,如斯普里格蠕虫或其它隐生宙埃迪卡拉纪时期类似三叶虫的动物。早期三叶虫与伯吉斯页岩和其它寒武纪的节肢动物化石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因此三叶虫与其它节肢动物可能在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的交界之前有共同的祖先。
[编辑本段]演化
三叶虫发展迅速,在寒武纪晚期达到繁育高点的时代。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态演变多种多样。有的头、胸、尾三部分大小相等,壳体缓平,头、尾都缺少明显的装饰,如大头虫 (BUMASTUS):有的头部既宽且大,前缘被一条平阔的围边所环绕,其上还排列着整齐的瘤粒,如隐三瘤虫(CRYPOLITHUS);有的为了免于受害,在胸、尾装饰着尖长的针刺,如裂肋虫(LICHAS);有的壳体还能够卷曲成为球状,如隐头虫(CALYMENE)。奥陶纪还出现了另一类节肢动物,即介形类。
[编辑本段]灭绝原因
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两腭强大,互相之间由关节连接的鲨鱼和其它早期鱼类的出现与同时出现的三叶虫数量的减少似乎有关。三叶虫为这些新动物可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此外到二叠纪后期时三叶虫的数量和种类已经相当少了,这无疑为它们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灭绝提供了条件。此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虽然没有后来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那么严重,但是也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三叶虫的多样性。
[编辑本段]化石分布
在远古海洋中三叶虫的生活环境从浅海到深海非常广。偶尔三叶虫在海底爬行时留下的足迹也被化石化了。几乎在所有今天的大陆上均有三叶虫的化石被发现,它们似乎在所有远古海洋中均有生存。三叶虫化石
今天在全世界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可以分上万种,由于三叶虫的发展非常快,因此它们非常适合被用作标准化石,地质学家可以使用它们来确定含有三叶虫的石头的年代。三叶虫是最早的、获得广泛吸引力的化石,至今为止每年还有新的物种被发现。在英属哥伦比亚、纽约州、中国、德国和其它一些地方发现过非常稀有的、带有软的身体部位如足、鳃和触角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三叶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主要的三叶虫化石品种有:蝙蝠虫(Drepanura)、四川虫(Szechuanella)及副四川虫(Parasxechuanella)、湘西虫(Xiamgxiia)、王冠虫(Coronocephalus)、沟通虫(Ductina)。
[编辑本段]三叶虫的世界
三叶虫是一种已经绝灭了的节肢动物,我国早在300多年前,即明朝崇桢年间就在山东泰安发现了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最早是随着寒武纪初期的小壳动物群而出现的,小壳动物群主要是指软舌螺、腹足类、单板类、喙壳类和分类位置不明的一大批个体微小(一般仅1-2mm)、低等的软体动物,当时的海洋条件已经适合于它们生存,这些动物给三叶虫带来了丰富的食源,在那时的海洋中,三叶虫还没有遇到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它们横行霸道,迅速发展,整个寒武纪成了三叶虫的世界。
三叶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三个部分,背面的甲壳坚硬,正中突起,两肋低平,也形成纵列的三部分,三叶虫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吧。由于三叶虫的背壳坚硬,所以容易被保存成为化石。我们今天了解这种绝灭了的动物,全是通过化石来认识它们的。三叶虫的头部由于覆盖有硬甲,可称为头甲,头甲上中央隆起的部分叫头鞍,头鞍的形状和大小在不同种类中变化较大,头鞍前部是头盖,上面发育着眼脊、眼叶和眼。头盖两侧的边缘下凹并延展形成活动颊,活动颊常常进一步形成十分尖锐的颊刺,伸向身体的后方,整个头甲是三叶虫分类和种属鉴定的重要依据。
胸甲由许多形状相似的胸节组成,这些胸节相互衔接,与绝大多数节肢动物的体节相似,胸节可以活动,并有弯曲的功能。三叶虫身体能够蜷起或伸展开全靠这些活动的胸节,但幼年体的三叶虫没有胸节。尾甲是指三叶虫身体末端由若干体节融合而成的部分,它们形成三叶虫独特的尾部。三叶虫的尾一般都是半圆形,由于尾的边缘常常形成大小不同的尾刺,使许多三叶虫的尾伸展、放射,变得很美丽。整个三叶虫的背面硬而光滑,但科学家们发现有些种类在背甲上具有小瘤或小结节,这些小瘤和小结节与背甲上的颊刺、肋刺、尾刺一起,构成了复杂的防护"盔甲",可见,当时海洋中即使有比三叶虫强悍的动物,也不敢轻易冒犯它们。
经过各国古生物学家多年的研究,认为三叶虫具有复杂的发育阶段。三叶虫为雌雄异体,卵生,在它们一生的发育中,要经过多次的蜕壳才能长成,现在的许多节肢动物都承袭了三叶虫的生长方式。三叶虫从幼虫到成虫,一般经历三个生长阶段,即幼年期、分节期和成虫期。了解这点,对我们在野外采集三叶虫化石很有必要,如果人们稍微具备一些有关三叶虫发育阶段的知识,就能对采集到的三叶虫化石做出大致的鉴定,不致于把不同发育阶段的同一种三叶虫当做不同形态的属种了。
幼年期的三叶虫除身体很小外,常常凸起明显,头部与尾部区分不明显,没有胸节,虫体呈圆球状。以后,随着三叶虫不断生长,胸节逐渐增加,当胸节全部长成不再增加时就进入成年期,此时意味着三叶虫已达到性成熟阶段,能够生儿育女了。三叶虫每蜕一次壳,身体都会增大,壳上的刺、瘤、甚至尾甲的分节数也会增加。
三叶虫长大以后就可以在海洋中无忧无虑地生活了,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在陆相地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这说明这种动物确实只生存在海洋里。由于三叶虫化石常常与珊瑚、腕足动物、头足动物共同出现,表明它们都喜欢生活在比较温暖的浅海,在那里,三叶虫以各种微小的生物为食,或者也对海草及动物的尸体感兴趣。可以肯定,它们不具有主动攻击的能力,因为三叶虫没有良好的游泳器官,也不具备流线形的体形,在水中行进的速度较慢。从它们的坚固背甲可以想象,一旦有凶猛的动物(如鹦鹉螺类)向它们摆出进攻的架势时,三叶虫会迅速把身体蜷起,象穿山甲那样把自己保护起来,悄悄沉入海底。
寒武纪时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三叶虫呢?科学家们通过古生态学的研究认为,三叶虫具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三叶虫并不遵循着单一的生活模式,有些种类的三叶虫喜欢游泳,有些种类喜欢在水面上漂浮,有些喜欢在海底爬行,还有些习惯于钻在泥沙中生活,它们占据了不同的生态空间,寒武纪的海洋成了三叶虫的世界。在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这种不同寻常的生物与其它无脊椎动物又共同生存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数量减少和衰退。我国三叶虫化石非常丰富,仅在寒武纪的早期就发现了200多个属,山东泰安盛产的“燕子石”,经研究发现就是当时大量活动的三叶虫死后堆积形成的,那些显露在岩石表面纷纷欲飞的“燕子”,实际上全是一种长有长长尾刺三叶虫的尾甲。
三叶虫出现后,在整个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都可作为众多生物的代表,它们和许多其它生物一起共同揭开了地球走进生物多样化的序幕,从此,一个欣欣向荣的生物世界才真正出现。晚古生代时三叶虫数量随着门类众多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大量涌现而减少,中生代到来时终于绝灭。
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朝崇祯年间,一个名叫张华东的人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一种包埋在石头里的“怪物”,其外形容貌颇似蝙蝠展翅,于是他就为之命名为“蝙蝠石”。到了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对“蝙蝠石”进行了科学研究,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这是一种三叶虫的尾部。这种三叶虫生活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是海洋中的一种节肢动物。为了纪念这个世界上给三叶虫起的第一个名字,我国科学家就把这种三叶虫由拉丁名翻译成的中文名字依然叫做“蝙蝠石”或是“蝙蝠虫”。
国外研究三叶虫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1698年。当时,鲁德把一个头部长有三个圆瘤的三叶虫化石命名为“三瘤虫”。到了1771年,瓦尔其根据这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即身体从纵横两方面来看都可以分成三部分:纵向上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横向上分为中轴及其两边的侧叶部分,因而给出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三叶虫”。
在动物分类学上,三叶虫属于脊椎动物门、三叶虫纲。它们生活在远古的海洋中,主要出现在寒武纪,到寒武纪晚期时发展到顶点。此后,三叶虫从极盛的高峰走向衰退,延续到二叠纪末期时绝灭,没有进入中生代。三叶虫在整个古生代3亿多年的漫长地质历程中生生不息,繁衍出了众多的类群和巨大的数量,总计有1500多个属,1万多个种,其中发现于我国的有大约500个属。
三叶虫的形状大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个体大小相差却很悬殊。发现于葡萄牙奥陶纪地层中的乌拉裂肋虫是最大的三叶虫之一,长达70厘米。而古盘虫、球接子之类的微小三叶虫却只有不到6毫米。常见的三叶虫一般长度都在3到10厘米,宽度在1到3厘米。超过20厘米的就算大型的了。在我国昆明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曾经发现过长度为30厘米的莱得利基虫。
三叶虫化石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因而对划分地层非常重要。但同时,许多三叶虫的属种又具有地方性特色,因而它们又对划分当时的海域分区,进而恢复当时的生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叶虫生活的年代距今虽然遥远,但是科学家对它的形态、构造等特征的了解是相当充分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三叶虫身体表面披有坚固的甲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多次脱壳生长,所以它们在地层中遗留下的化石数量比其他生物要多;其次,寒武纪海洋中很少有比三叶虫更大、更凶暴的动物和它生活在一起,因此它们能够迅速繁衍,广泛分布;此外,三叶虫化石大多保存在质地细致的石灰岩或页岩中,因此,不仅外壳的特征能够被观察得很清楚,而且有时其内部构造也能被看得很清晰。
三叶虫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它的背壳构造,其头部中央有一个突起的“头鞍”,可能是安置脑的处所。头鞍的表面有的光滑无饰,有的瘤斑点缀,还有的具有为数不等的横沟。这些横沟被称为“头鞍沟”。头鞍两侧,一般有成对的眼睛。沿眼睛的前后有一条沟,称为“面线”,这是三叶虫成长过程中借以脱壳钻出身体的地方。头部腹面的前端有一对分节的触须,既是行动器官,又是感觉器官。触须的后面是摄食的口,通常盖着“唇瓣”。口两侧有许多细小而分节的行动器官——附肢,附肢上有细密的纤毛,大概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
三叶虫的胸部分节,多者达十几节,少者只分两节。各节之间以覆瓦状(即像房顶的瓦片一样一片覆叠在另一片的上面)关联起来,便于卷曲活动。三叶虫腹面两侧有为数众多的分节附肢,附肢上具有纤毛,因此这些附肢也兼负行动和呼吸之用。三叶虫的尾部和胸部一样,纵向上分为中轴及其两侧的肋叶部,其形态多样;尾部的边缘有的带刺,有的不带刺。
三叶虫的生活习性是多种多样的,化石中最多的一类是保存在石灰岩或页岩中,可见当时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它们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随水漂流。志留纪中期的齿虫类,整个身体几乎被密密的长刺包围,这些长刺对于它们在水里游泳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推进器,因此可以推测它们是游泳的能手;同时,这些长刺也是抵御天敌的有效武器。这种类型的三叶虫主要是出现于奥陶纪到泥盆纪时期,当时与它共生的鹦鹉螺类、板足鲎类和鱼类都是三叶虫的劲敌,如果三叶虫不增强它的游泳能力和御敌的武器,它们怎样在那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繁衍呢?
奥陶纪的某些三叶虫,如宝石虫、斜视虫、隐头虫等还发展了卷曲的能力,它们的头部和尾部可以完全紧接在一起,仅将背部的硬壳暴露在外;它们还可以钻进淤泥以保护其柔软的腹部器官,这样,一方面便于御敌,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类似于尺蠖那样的伸曲的方式推动身体前进。
对于三叶虫的个体发育过程,科学家通常是通过采集同一层位中同一种个体的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来研究的。三叶虫的个体发育,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幼年期、中年期和成年期。幼年期虫体头部和尾部尚不分明,也没有胸节,直径大约为024-13毫米。中年期虫体头部和尾部已经分开,胸节也已经发育,但是节数比成年期少一节。成年期虫体的胸部与尾部节数增加到了极限,虫体增大,壳上的刺、瘤等附加物均出现了。
三叶虫自从在寒武纪早期出现以后,在整个系统演化中各部主要构造特点也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规律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头鞍形态的变化:寒武纪早期的原始三叶虫的头鞍形态多为长圆锥形,凸起也不显著。往后到了寒武纪中期以后,头鞍逐渐缩短,两侧趋向平行,成为圆柱形,甚至有的成为了球形。到了寒武纪晚期及以后的三叶虫,甚至头鞍与其两侧的颊部分界也不清楚了。2、面线后支所在位置的变化:早期三叶虫的面线后支(即眼睛之后的那段面线)终点常与头部的后边缘或两颊角相交;往后到了奥陶纪以后的类型,则常与头部的两旁侧缘上相交。3、眼的变化:某些三叶虫的眼睛。早期是新月形的,随后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另一类复眼比较发达的三叶虫,眼睛则由小变大,最后会出现眼柄,眼睛则长在高高耸起的眼柄顶端上。志留纪的许多三叶虫就属于这一类。4、身体周围长刺的变化:寒武纪和奥陶纪的三叶虫很少长刺,而志留纪及其以后的类型长刺较为多见,而且刺比以前的也更加复杂。5、胸节由多变少,尾部由小变大,头鞍上的横沟由多到少等等趋势也在许多类型的三叶虫中显示出来。
据资料显示,非洲象的重量有10000公斤、非洲森林象2500~3500公斤重、亚洲象体重2~75吨、猛犸象体重可达5吨。
1、非洲象
非洲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雌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70年。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30~40米,体重10000公斤。最高纪录为一只雄性,体全长1067米(包括鼻子和尾巴),前足围18米,体重10000公斤。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已灭绝的北非非洲草原象相对小的多,只有24~26米高,重约4吨,体型于非洲森林象相仿。
2、非洲森林象
非洲森林象生活在非洲的丛林低地。非洲森林象大约24~28米高(79~92英尺)2500~3500公斤重。它们的象牙是笔直地向下生长,而耳朵则呈椭圆形。
历史上,非洲象居住在撒哈拉沙漠的以南地区,由于人类侵犯和农业用地不断扩张,非洲象的栖息地尽限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森林、矮树丛和稀树大草原。象群由一头50~70岁的老雌象带领,象群一般由8/10~15/30头大象组成。
3、亚洲象
亚洲象肩高20~37米,体重2~75吨,非洲象肩高30~40米,体重3~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6米,体重2-4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4、猛犸象
猛犸象也称毛象(长毛象)。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真猛犸体高约31米,门齿长15米左右,体重可达5吨。
大象的生活习性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能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传播32千米。
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
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猛犸象是象的一种,这种象十分的大,而且体重是比较重的,除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猛犸象,其他种类的猛犸象并不都像草原猛犸象那么大,下面是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
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1一、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
大概在公元前1670年猛犸象时代彻底宣告结束。猛犸象生存于大约一万多年前的冰河世纪时期,由于猛犸象被发现时已经灭绝并半埋于土中,所以被以俄罗斯古语即猛犸命名,意为“地下潜伏者”。它适应于高寒的草原、森林等环境,最终由于气候变暖、以及族群繁衍艰难等内外部因素导致族群灭绝。
二、猛犸象的外形特征
作为曾经最大的哺乳动物种类之一,它的外形特征非常明显的有威慑力。猛犸象身体高壮,腿异常粗壮,脚上有四趾,头和体重成正比。其中猛犸象最为代表性特征是不具有下门齿,上门齿形状很特殊,呈现向上弯曲的长条形状,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成30左右片,很是紧密。
猛犸象作为曾经世界上种类最大的象之一,身高不高,身体健壮也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们细密的长毛有三种颜色,金、红棕、灰褐色。猛犸象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头骨很高,但它全身的最高点却是背部,背部往后又很陡的降下来,这就导致它的脖颈处呈凹陷的形状,像是驼背一样。
三、猛犸象的生活习性
猛犸象的食物也区分成,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食物,草类豆类是夏季主要食物,而冬季因为天气原因以灌木、树皮为主要食物。猛犸象的生存环境一直是高寒地带,草原丘陵是主要栖息地,冬季会向寒冷的南方迁徙,春季又会有规律的返回栖息地。猛犸象属于群居动物,孕期很长,几乎22个月才会生育,生育率低到一胎只会有一个后代,伴随着更大的困难是幼象成活率也很低,同时其生长速度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要慢很多。
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2史前巨兽猛犸象是怎么灭绝的?
6600万年前,恐龙从这个世界消失,地球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历了大洗牌的地球,开始偷偷重现生机,大量新的生物演化出来,“割据”了这个地球。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熟悉的动物——大象的祖先出现。经过六千多万年的演化,它们的一支后代占据了地球的北方,那就是著名的猛犸象。
猛犸象又叫长毛象,是除了恐龙之外最著名的远古生物之一。大约180万年前,猛犸象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的出现,恰好处于地球的第四纪冰期,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一次冰河期。
在那么冷的时期,它们却依然选择生活在北极圈的附近,可见它们还是很“抗冻”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人家猛犸象的“外套”是很厚的,全身披着长度可达1米的棕色长毛,包裹住了皮肤。在长毛的下面,是隐藏在极厚的皮肤下的一层厚厚的脂肪。据介绍,猛犸象的脂肪最厚处可达9厘米,比你手机的宽度还要多。
一般来说,雌性猛犸象的肩高在3-32米之间,雄性更高,可达36米,最高的可以达到4米的高度。猛犸象的体重也很惊人,最重可达12吨,不过非常罕见。和现代象不同的是,猛犸象没有忽闪忽闪的大耳朵,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体温在空气中的散失。在它们头颈的后方有一个类似于驼峰的突起,看样子,可能也是用来储存能量的。从它们嘴的两侧,伸出两根硕大的象牙,最长可达5米。
这样引人好奇的古生物,大家一定认为它们很早就灭绝了。有些人则可能听说过,原始人有的时候会猎杀猛犸象,知道它们和人类有交集。实际上,猛犸象和人类的历史重合点,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在沙漠上已经开始建金字塔了。而在北极圈附近,仍然有猛犸象在到处跑。甚至也有人表示,历史上最后一头猛犸象,可能在3000年前左右才死去。
那么,猛犸象为何会灭绝呢?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首先,很多人会想到的就是气候的变化。由于猛犸象适合寒冷的天气,而地球在大约10000年前就已经脱离的冰河期,开始了全球变暖的进程。猛犸象不断向北迁徙,可是到最后,连北极都不适合它们生存了,于是只好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除了气候变化的原因,人类的捕杀也可能是导致猛犸象灭绝的原因之一。别以为人类只有用现代武器才能和这些猛兽作战,在没有那些科技的时候,人类依然有最强大的武器——智慧。
去年的时候,考古学家们就在墨西哥发现了一处15万年前的人工陷阱遗迹,在这个陷阱里,还有属于至少14头猛犸象的824块骨头。同样的,在美洲的1500个猛犸象遗址中,也有60处发现了人类的长矛。可是,这个比例未免太低了。而且,当时人类还可以捕杀其他动物,何必以身犯险,要去和硕大无朋的猛犸象拼命呢?由此可见,人类在灭亡猛犸象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很可能微不足道。
最近,科学家们在对西伯利亚岛发现的猛犸象群的基因进行研究时发现,猛犸象的基因里有非常多的遗传缺陷,时髦点说,就是到处都是bug。这些缺陷除了嗅觉、胰岛素信号等问题之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雄性的生育能力。同时,由于这个猛犸象群的个体数可能不超过500,因此少数的缺陷基因很容易蔓延开,“感染”大多数后代,导致它们的灭亡。当然,这个猜想成立与否抛开不谈,即便成立,也不足以灭绝整个猛犸象种族,毕竟天底下的猛犸象也不止这一个群体。
也许,猛犸象的灭绝,和这三个因素都有关系,也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原因。就像科学家说的,如果我们能够发掘更多猛犸象的化石,或者更有甚者,利用克隆技术复活一两头猛犸象,想必对于解开这个谜题有着莫大的帮助。
对啊,我们为何不复活猛犸象呢?
看起来,人类的克隆技术也还不错,又有西伯利亚冻土里保存的冷冻猛犸象尸体,无论怎么看,猛犸象都是最适合用克隆技术复活的'生物之一,为何科学家还没有动手呢?
猛犸象什么时候灭绝的3为何猛犸象在史前一万年就开始消失了,当时它们发生了什么?
猛犸象是一种史前的巨兽,人类在大陆上发现了它们的化石之后,关于它们的一切都引起了人类的关注。科学家对猛犸象的化石进行了DNA分析,认为地球上大部分的猛犸象大约在史前一万年灭亡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庞大的种族遭受灭绝的厄运呢?
在科学家分析猛犸象的DNA之前,对于猛犸象灭绝的普遍看法是人类狩猎导致的。但是科学家在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猛犸象的基因多样性在人类捕猎它们之前就开始减少了。所以科学家作出大胆的判断,导致猛犸象灭绝的并不是人类的狩猎,而可能是气候的剧变。
而且分析结果显示,猛犸象的灭绝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这个过程有可能经历了几万年,在这几万年里,它们的基因多样性在逐渐地丢失。这样看来,即使人类的捕猎使得最后一部分的猛犸象四万了,猛犸象的灭绝更多的是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是人类活动的干涉。
通过研究猛犸象的DNA,日本科学家声称,他们能够将猛犸象复活。他们计划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利用DNA克隆技术,使这种厚皮类动物能够死而复生。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大部分的猛犸象化石都是在冻土里发现了,也就是说猛犸象的细胞在冻土环境下已经被破坏了,要想复活猛犸象,这是一个障碍。
有科学家在2008年的时候就利用被埋在冻土16年的老鼠的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老鼠,这则消息鼓舞了许多的研究人员。于是他们计划将猛犸象被冻住的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然后将其移植到大象的卵细胞里,因此就创造出一个具有猛犸象基因的胚胎。再将这个胚胎移植到大象的子宫里,大象有可能就会生下猛犸象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