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平城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晋永嘉五年,汉光兴二年(311)四月,匈奴汉国镇东大将军石勒从许昌出兵,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截杀晋国王公大臣,歼灭东海王司马越势力。石勒及时抓住战机,轻骑奔袭,最终歼灭了西晋最后的核心力量,诛杀了以王衍为首的“清流”世族及36位司马皇族,焚烧司马越的遗体,沉重打击了西晋贵族官僚的势力,从而为后来合力攻破洛阳最终灭亡西晋创造了条件。
背景
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本是宗室远亲。但由于皇族之间的自相残杀,司马越得以瞅准时机快速发展自己。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毒死晋惠帝,又派人刺杀司马颙。司马颖兵败,被支持司马越的势力矫诏处死。至此司马越成为八王之乱最后的胜利者。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司马越本身没有绝对的号召力,加上匈奴汉国的威胁,司马越惶恐不安,于是力图联系关东世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衍被封为太尉。司马越和晋怀帝的矛盾也日益加剧。
匈奴贵族刘渊(约250-310年)于曹魏末年在洛阳作人质,西晋时被封为匈奴五部大都督。后来八王之乱爆发,在并州的匈奴五部也酝酿着反抗西晋。这时成都王司马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拉拢刘渊,刘渊以召旧部援助司马颖为由,回到并州,被推举为大单于,于是起兵反晋,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奴隶出身的羯族人石勒起兵反晋失败,于307年投奔汉国,受到刘渊的重用,多次击败司马越的军队。
宁平城之难
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十一月,执掌朝政的司马越因洛阳势孤日危,为保存实力,以南攻汉镇东大将军石勒军为名,率晋室重臣及甲士4万人,出屯项城(今河南沈丘),只留下右卫将军何伦等与晋怀帝留守洛阳。永嘉五年(311)三月,司马越病死于项城,临死前将后事托于太尉王衍。随后由晋廷朝臣、军队10余万护送司马越灵柩,准备还葬于东海(今山东郯城)。四月,石勒率轻骑追至宁平城,汉军骑兵四面包围晋军,用箭猛射,10余万晋军无统一号令,只顾逃命,未被射死的也自相践踏至死,王衍及宗室诸王等皆被俘虏。
王衍误国
石勒让西晋的王侯大臣前来与他相见,他以西晋的旧事询问王衍。王衍向他陈说了西晋败亡的原因,并说责任不在自己身上。石勒很欣赏他,同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年轻时就不喜欢参与政事,想求自身避免祸患,因而劝说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你名声传遍天下,身居显要职位,年轻时即被朝廷重用,一直到头生白发,怎么能说不参与朝廷政事呢?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过。”让手下把他押出去。石勒对他的参谋孔苌说:“我行走天下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还应该让他活下去吗?”孔苌说:“他是西晋朝廷的三公,一定不会为我们尽力,杀了他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石勒说:“不可用刀刃加害于他。”于是命令士兵在半夜里推倒墙壁,把王衍等被俘的贵族、官僚全部压死。王衍临死时说:“唉!我们即使不如古人,平时如果不崇尚浮华虚诞,勉力来匡扶天下,也不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几十年后,桓温北伐时,他在中原登临远眺,感慨道:“国土失陷,中原成为废墟,王衍等人推脱不了罪责!”袁宏为王衍开脱说:“国家盛衰是天命,不一定是那些人的过错。”桓温大怒说:“以前荆州刘表有一头重达千斤的肥牛,吃草料豆饼十倍于常牛,但负重行远,还不如一头瘦弱有病的母牛。曹操攻破荆州,把它杀了犒劳兵士。当年的王衍、现在的袁宏,就是这尸位素餐的肥牛!”座下宾客无不失色。
洧仓之战
留守洛阳的龙骧将军何伦闻知司徒司马越病死,秘不发丧,即奉司马越的遗孀裴妃、儿子司马毗东撤。何伦等人及护卫军行至洧仓(今河南鄢陵西北)与石勒汉军遭遇,晋军大败,除裴妃、李恽、何伦几人逃脱外,司马毗等三十六位皇族全部被汉军诛杀。
三国时期的所谓关东诸侯,其本质上都是军阀,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年代,他们也都是以王者自居。但是,由于天下还有一个有其名无其实的皇帝汉献帝,还因为相互之间的制约利用,这王号或者是皇帝之名还不敢公然打出。而当他们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这先称王再称帝的心思就有点儿昭然若揭,其表现也就有点儿急不可待了。而臣子们就不是这样了,他们的表现可以说是大相迳庭,有的急于让主子称王,自己也可以借着这拥戴之功得以加官进爵;有的却异常冷静,规劝主子慎重行事。在这后一部分臣子当中,尽管他们的内心并不是要背叛主子,但由于他们触动了主子那根最为敏感的神经,所以他们不管功劳有多大,最终都遭到了贬斥。且看三国三大谏主缓称帝称王遭贬的悲情大臣。
曹魏的荀
荀可以说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也是第一大臣,他的谋划能力、军事才能和行政能力都很得曹操认可。这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详细说过,在此只做简单扼要介绍。曹操征伐徐州的陶谦,荀留守兖州,正是在他的主持之下,兖州保留了三郡,叛将陈宫的阴谋没有完全得逞。后来曹操能够斩杀吕布,也是得益于荀为他保留了兖州的根据地。建议曹操迎接汉献帝,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政治上的战略制高点。
官渡之战,荀帮助曹操分析,曹操有四个方面超过袁绍,即度量、谋略、治军能力、待人的德操,有了这四个方面的优势,袁绍是不会有作为的。这让曹操坚定了主动出击打击袁绍的决心,因此带兵出征,让荀留守许县。官渡之战进入相持阶段,曹操军队缺粮,一时心内动摇,想撤兵回许县。荀回信让曹操坚持,使用奇计,不能失去机会。曹操听从了荀的话,出奇兵袭击了袁绍的粮仓,果然打败了袁绍。从此以后,曹操都是主动对他人用兵。
到了建安十七年(公元212),曹操先后扫平了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等占据的河北四州,收复了黑山贼张燕、征服了北方少数民族乌丸、打败了马超、韩遂等关中叛乱的将领,整个北方地区基本扫平,掌握了十分天下有其七的巨大优势。同时,朝中文臣也都是曹操的人,汉献帝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董昭等人说,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配备九锡等车马随从仪仗,用来表彰他为国立下的特殊功勋。这些人把这件事拿来秘密地征求荀的意见。
荀认为,曹操本来兴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宁国家,他应当秉承忠贞的诚意,谨守退让的笃实品格。君子应当从德义上爱人,而不是像你们现在所倡议的这样。曹操从此内心里对荀很不满意。正赶上讨伐孙权,曹操就把荀调到谯县劳军,乘机把他留在了军中。曹操进军到濡须口,荀因病留在了寿春,因此忧郁而死,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岁。
荀是不是真的认为曹操就永远会拥戴汉献帝?这事恐怕还真说不清楚。建安二年,曹操就不再参见汉献帝;建安五年,董承等人接受汉献帝的衣带诏,想杀死曹操的阴谋败露,曹操将他们全部处死;建安十三年废除三公制度,设立丞相,十六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为副丞相;荀对于这些改变汉朝根本的事情都没有提出异议。另外,最大的问题是,曹操以朝廷发布的命令、任命绝对不会征求汉献帝的意见,这些事情荀是知道的,他也没有对曹操提出不同意见,为什么他会反对曹操称王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荀认为这不是曹操的意思,而是董昭等人的献媚之举?但不管怎么说,荀还是没有看出曹操有心称王的心思,造成了一代名臣的悲剧人生!
蜀汉的费诗
费诗在刘璋手下时为绵竹县令,刘备进攻绵竹,费诗投降。等到刘备自任益州刺史的时候,任命费诗为督军从事,后来出任(zangke)太守,又把他召回来,任命为州前部司马。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就派遣费诗前去为关羽送上印绶符节。关羽听说黄忠为后将军,非常生气,说:“大丈夫终究不与老兵同列!”拒绝让费诗完成授官仪式。费诗对关羽说:“大凡开创帝王大业的人,用人不可能限于一个或一类。以前的萧何和曹参,他们都是高祖刘邦从小的朋友,而韩信和陈平却是后来加入的逃亡者,可是后来韩信的地位却在他们之上,也没有听说萧何、曹参有怨言。今天汉中王因一时的功劳对黄忠给予特别高的恩宠,但在主公内心深处,难道是把他跟您看待的同等重要吗!况且汉中王与您如同一体,休戚与共,祸福同当,我个人替您考虑,您不应当以官号的高下,爵禄的多少介意才对。我不过是一个使臣,奉命而行的人,如果您不接受任命,我也就这样回去了,只是不免对您的举动感到惋惜,还担心将来你要后悔。”关羽听了大受感动而感悟,连忙接受了任命。
这个时候,费诗的官爵在蒋琬、杨仪这些人之上。关羽这个人对待士大夫非常傲慢,刘备要派遣一个人为关羽授官,恐怕要在职务、能力上都会有所考虑,绝不会随便派一个人前去就行。从他对关羽这一番说辞来看,费诗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后来群臣都议论要推举刘备称帝,费诗上疏说:“殿下因为曹氏父子逼迫汉帝以篡夺帝位,所以才不惜风尘万里,召集人马,准备讨伐逆贼。今天大敌尚未消灭,却自己先称帝起来,恐怕人们要对此产生疑惑。……如今殿下还没出宫廷,便要自立为帝了吗!我的确不希望殿下如此。”这严重违背了刘备的意愿,被降职为永昌从事。
费诗真的会永久反对刘备称帝吗?恐怕未必。其实刘备这个汉中王也是自封的,在统治区域内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区别是在外部。刘备于公元221年四月称帝,曹丕在这一年十一月封孙权为吴王,相比刘备的称帝,孙权在处理对魏蜀的关系上要灵活的多。比如说刘备伐吴,他要派黄权在江北防备魏国,而魏国并没有出兵趁机伐吴。费诗谏阻刘备称帝,更多的是要刘备务实,否则,他为什么不反对刘备称王?只不过,费诗不了解的是刘备急切的心情,这年的刘备已经六十一岁了,一旦驾崩,那个不成器的十五岁儿子怎么办?唯独在这个问题上,王和皇帝名与实都是不一样的。好在费诗这个人对官位看得不是那么很重,虽然遭贬,却并没有太拿着当回事,到蒋琬执政的时候又当上了谏议大夫。
东吴的张昭
张昭和孙权关系,有点儿像是诸葛亮和刘禅,都是属于托孤大臣。刘备曾经对诸葛亮说过:“如果这个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这个材料,你可以自取。”有记载孙策也对张昭说过:如果孙权不行,你可以自取。“自取”是什么意思?还是各人理解吧!孙权继承兄长孙策执政以后,张昭继续任长史。后人所说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也反映出张昭地位的重要。
众所周知,一代枭雄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本有当帝王的机会,但是他却没有坐上皇帝的宝座。后来,曹操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儿子曹丕即位,不仅力争完成父亲的遗愿,还演了一出逼真的戏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即便他的帝王生涯很短暂,他当上帝王的过程还是让很多人好奇。下面是我查找到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曹丕代汉的神秘预言东汉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曹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逐步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掌握汉末实权。公元220 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并逼早已徒具虚名的汉献帝“禅让”。 同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十月二十九日,丕登坛受禅,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十一月一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时代的魏朝正式建立。
谣谶
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
——《宋书符瑞志》
释义
魏要主宰天下了。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乱世,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自然那些“英雄”也多是些野心勃勃之辈,是为“枭雄”。那时的袁术就是其中很不安分的一位。
袁术是当时割据淮南的一位大军阀,他还是割据冀州的军阀袁绍的族弟,势力非常强大。当时的天下早就流传开了“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刘秀在致公孙述的信中就引用过),因为这句谶语很是模糊,可以有不同解释,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各种人加以利用。而在当时的袁术看来,“当涂”可作当途,也就是大路的意思,自己的名字叫术(繁体字),就是大路的意思;而自己的字是“公路”,这就更是明白无疑了。正好那时又赶上他从孙坚手里得了传国玉玺,于是不自量力,立即宣布称帝。
枪打出头鸟,那时天下汹汹未定,其他诸侯势力正好可以凭借讨伐汉贼的名义消灭袁术。于是,曹操、刘备、吕布、孙策等四路人马一齐杀向了袁术所在的寿春城,结果袁术不敌逃往汝南,还想继续做帝。后来,诸侯联军又打到了汝南,袁术只得北上去投奔他的哥哥袁绍。不想,在途中又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袁术被迫逃回老巢寿春,后来因为天气酷热他就命人出去找蜂蜜,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郁闷至极的袁术于是大叫一声道:“我袁术至于如此(命薄)吗”绝望之际,遂吐血而亡。
鉴于袁术那血的教训,老奸巨猾的曹操就一心只想做他的“周文王”,不过,在他生前,他早已经为自己的儿子做“周武王”扫清了一切障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后,其次子曹丕袭位为魏王。不久,他就和自己的谋臣们开始积极筹划取代名存实亡的汉家天下了。
魏太祖曹操像,出自明天然撰《历代古人像赞》。曹操去世后,汉献帝刘协很识趣地提出了禅位的请求。可是这曹丕也不能太露骨,总要作作谦让的文章的,再说关键的一步——舆论——还没有迈出呢。于是,曹丕毫不迟疑地拒绝了汉献帝的`第一次禅位请求。
接着就是博士苏林、董巴的上言,他们从天文历象上总结出了一条“惊人”的规律:岁星在某次,某次所对应的国就兴旺发达、接受天命。其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岁星(木星的古称)在天空运行,每十二年行一周天,所以天穹上的黄道就按岁星的运行划分为十二等份,这就是“十二次”。而古人又把地上的州域或王国对应于天上的十二次,天上十二次中的某次发生了什么变异,那么与它对应的那个地区或王国也就会出现吉凶灾祥。这应该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升华。
按照东汉大经学家郑玄的《周礼》注,这十二次和十二分野的对应如下:星纪——吴越;玄枵——齐;娵訾——卫;降娄——鲁;大梁——赵;实沉——晋;鹑首——秦;鹑火——周;鹑尾——楚;寿星——郑;大火——宋;析木——燕。
这里的十二分野中没有魏,但曹操所封的魏在赵地,分野自然应定为大梁。尤其,曹操在世时曾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所以苏林博士就很自然地拿周与魏相比。而周文王开始受命为西伯,正是岁星在鹑火的那年,周武王伐纣,也是岁在鹑火。
不得不说,苏博士的这种说法是对于古代十二分野说的一次大创新。然而试想,岁星每十二年要把十二次运行一周,那么按此说法,十二个国就都要轮番受命一次,这岂不会搞得天下大乱这些御用文人、学者,为了取媚于自己的主子,极尽牵强附会、阿谀奉承的恬不知耻的下作之事。
但是,这个新理论对此时的曹丕却很有用,他禁不住就联想起来: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184年),岁在大梁,父王曹操开始靠讨黄巾起家;十二年后,即建安元年(196年),父王曹操开始迎汉献帝至许昌,拜大将军,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过了十二年,建安十三年,父王开始位居丞相;再过十二年,即今年,就该他曹丕受命为天子了。
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小把戏,根本经不起用心的推敲。比如,若是按照这种理论算的话,那么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为魏王,次年又设天子旌旗,都不是“岁在大梁”,这又该作何解释呢不过,人家苏林、董巴二位博士还有后招儿,这魏应受命为天子的另一个根据,正是他们从“纬书”中摘下来的两句话,并加以附会而成:
一、建安二十五年,是庚子年。经典纬书《诗推度灾》中说:“庚,就是更换;子,就是此。庚子就是要对眼下的政权进行更换。”(“庚者,更也。子者,兹也。圣人制法天下治。”)但这个根据也实在有些勉强,六十年就是一个甲子,难道每隔六十年就要“更兹”一次吗
二、《诗推度灾》又曰:“王者布德于子,治成于丑。”这是说今年天更命以圣人制治天下,布德于民也。这个说服力也不够强,因为并没有指明这“圣人”是谁。所以曹丕还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
在这之后不久,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一同上表说:“魏应当取代汉,已被图纬所证,而且例子很多。”群臣于是趁势上表劝说魏王曹丕顺应天命人心,但是这个曹丕还是端着架子不批准。他得先让李伏、许芝等人把证据都摆好。
这样,精心准备了良久、已经胸有成竹的许芝就为曹丕摆出七条他应代汉的有力证据:
魏文帝曹丕像,出自《图像三国志》。第一,当时风传有凤凰、黄龙、麒麟等“祥瑞”出现,而经典《易传》即《易纬》中就说:“上下流通圣贤昌,阙应帝德凤凰翔,万民喜乐无咎殃”、“圣人受命,阙应凤凰下,天子虏”、“黄龙见,天灾将至,天子绌,圣人出。”(《宋书符瑞志》)也就是说“祥瑞”一出,正是改朝换代之契机。
第二,经典纬书《春秋玉版谶》中说:“代赤者魏公子”,魏公自然就是指曹操,他的儿子自然就是指曹丕,而“赤”者正是指汉,因为汉高祖自称是赤帝的儿子。
第三,经典纬书《春秋佐助期》中说:“汉以许昌失天下。”
第四,《春秋佐助期》还说:“汉以蒙孙亡”,汉朝到了“蒙孙”时就要亡了。汉朝传了二十四帝,现在的献帝早已(被他曹氏父子折腾得)昏昏蒙蒙、糊里糊涂了,所以合该着灭亡。
第五,经典纬书《孝经中黄谶》中说:“日载东,纪光火。不横一,圣明聪。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天平。”这“日载东”,隶书中“日”字上有两个“东”字,也就是 “曹”字;而“不横一”,即是个“丕”字,这已经把曹丕名字都写明白了。而且,汉朝国运已经四百年了,该是“易姓而王”的时候了。
第六,经典纬书《易运期》中说:“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居日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居东,西有午”是“许”字,“两日并光居日下”就是“昌”字,这就说明汉朝到了建都许昌就该亡了。而魏受土德,气色为黄,曹丕就是要受命的圣人。
第七,《易运期》还说:“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鬼在山,禾女运”,就是“魏”字,这就是说曹魏要“王天下”。
如此言之凿凿,让曹丕再也无话可说了。时机总算是成熟了,于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然后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正式禅位于魏。魏王曹丕又三次假惺惺地上书推辞后,才在繁阳设坛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二十九日,曹丕正式登坛接受玺绶,即皇帝位,燃火祭天地、山川,改国号、年号,并大赦天下。
折腾了大半天,曹丕这个大舅哥终于如愿以偿地将汉献帝这个妹夫赶下了台,他自己成了“魏文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的妹妹也就是汉献帝的皇后,憎恶父亲和哥哥的行为,尤其是怨恨他们拿自己做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当曹丕派人向她索取玉玺时,她拒绝了好多次,实在无可奈何时,她竟当着使者的面大骂哥哥,并将玉玺抛掷于地,涕泪满面地说:“老天一定不会保护你!”
后面还有更有意思的。据说,孙权在听闻曹丕做了皇帝后,很是气愤,就对群臣们说:“这小子比我岁数还小,就先做了皇帝,我怕是赶不及了。”这时候就有一个名叫阚泽的人站了出来,他安慰孙权说:“主公莫气,虽然您要比曹小二做皇帝晚,但做皇帝的时间却肯定比他长。”孙权就问他是咋知道的。这阚半仙儿就说:“曹小二不到十年就该归天了,主公您就看他的丕字,拆开就是‘不’、‘十’二字,不十自然就是不到十年啊。”
还真让他说中了,曹丕果然只做了七年皇帝就死了,时年仅四十岁。
宇文化及为了皇后造反登基,只当了半年皇帝在临死前说了一句千古名句“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宇文化及前半生是依靠自己的哥哥和父亲,后来他哥哥谋反称帝他选择了自谋生路。宇文化及非常有眼光,觉得杨广将来可以称帝,所以就依靠杨广。就是因为这样,杨广非常信任宇文化及,觉得宇文化及一直在他身边支持他。杨广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宇文化及的儿子。
杨广称帝之后成了隋炀帝,宇文化及仗着隋炀帝对他的信任做了很多坏事。隋炀帝也曾经惩罚过宇文化及,但是每次事后都会很后悔。宇文化及就更加肆无忌惮。
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南下巡视,没想到却被起义军堵在了南方,一时间难以回到自己的北方,于是他打算就留着南方。这样一来,他身边的将士臣子们都是北方人,家人也都在北方,他们并不愿意留在南方,宇文化及知道之后就蛊惑这些人造反,杀了杨广。
宇文化及之所以想造反,不完全是为了防卫,主要是因为杨广的皇后,萧皇后长得非常漂亮,宇文化及想占位己有。
宇文化及带着这只造反之后的队伍往北方攻打农民起义军,但是他们屡遭挫败。在宇文化及临死之前称帝,并且说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人生估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宇文化及前半生依靠自己的哥哥,后半生依靠自己产妹的能力依附于杨广,最后为了自己的私欲杀了杨广。
汉献帝无奈的大笑三声,心里的潜台词就是老子还没死呢,你个刘备称的什么帝,就是这也一个悲愤心里不平衡的样子,刘备已经当了皇帝了,而自己只能隐居在封底身边只有家人陪伴,这个老婆还是曹操的女儿。他大笑三声,为了自己的不平,也为了刘备称帝以及汉室江山,大笑三声过后他也就坦然了,没有了期盼和侥幸,还是安安定定的过自己的日子行医救人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技不如人只能甘愿臣服。
刘协也就是我们的汉献帝其实很悲哀,他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偏偏被扣上了亡国的大帽子,他就是一个悲催的背锅侠,电视剧中总是把他刻画的特别窝囊没有任何才能。无奈的汉献帝只能说换做你们来做这个皇帝不见得比我强多少,他一直就是个傀儡皇帝,汉献帝被迫退位以后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曹丕考虑到民声和政局的稳定,没有杀掉汉献帝,和他了一块封地许多金银财宝让他做了一个山阳公。就是让他安享晚年不要出来瞎蹦哒。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退位没有多久,刘备竟然当了皇帝,他从小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长大,察言观色是必备技能,他很了解刘备,他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仁义道德背后也是阴狠不堪。在刘协还是皇帝的时候,刘备就算垂涎皇位也不会轻举妄动,他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这不汉献帝退位了自己的机会就来了,入蜀就是第一步。
汉献帝对自己这个皇叔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了,对于刘备称帝他也是满心无奈有没有办法,他已经退位了成了一个普通人,汉室江山已经和他没有关系了。
说到汉献帝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真的是好悲剧了,其实她也不想当皇帝的,但是就是机缘巧合的当上了,而且备受折磨,但是其实汉献帝也不傻啊,那么在自己的皇叔称帝的时候,汉献帝刘协又是怎么想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用八个字,可以概括汉献帝此时的心情:一丘之貉,夫复何言!
汉献帝应该是汉朝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个皇帝了。他本来与帝位无缘,十常侍之乱时,董卓入京勤王,十分嚣张,见到少帝车驾时不行君臣之礼,少帝懦弱不敢言语,当时的汉献帝还是陈留王,直接勒马当众斥责董卓,董卓才惶惶认罪。之后董卓掌握中央大权,认为少帝懦弱无能,不适合做皇帝,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汉帝,是为汉献帝,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悲催岁月才刚刚开始。先是董卓权倾朝野,暴虐无道,献帝时时受他威胁,之后,吕布杀了董卓,大权转到了司徒王允的手里,王允还算是个忠臣,可没过几天,却又被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所败,献帝又落到郭李二人手中。这二人没什么政才,对献帝更是嗤之以鼻,好不放在心上。在之后,献帝听闻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尽起车驾,前往许昌避难,然而,能臣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权臣的心。汉献帝又落到曹操手里,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颗棋子。也就是在这时,献帝遇到了他的皇叔——刘备,刘玄德。此时的刘备虽然落魄,但英雄之名寰宇皆知。献帝也十分欣赏刘备,希望他能协助自己摆脱曹操的控制。之后还给董承一封衣带诏,让他联络刘备等除去曹操。谁知事情败露,董承被杀,刘备也外逃出去了。曹操虽说权倾朝野,但却还给献帝几分薄面,没有废了他,直到曹丕继承魏王的位置,才逼迫献帝禅位,不过也没有杀他,封他为山阳公,让他养老去了。
此时远在益州的刘备,听到献帝被废,甚至有传言献帝已经被杀的消息,是十分悲痛,多日来水米不进,要多悲痛有多悲痛,还亲自带益州的官僚拜祭了汉献帝。好了,悲痛过后,恩,对,他登上了皇帝宝座,从此他也是皇帝了,而且,刘备称帝后,也没有再派人去魏国打听献帝的消息,对他而言,献帝已经死了,而且是死在曹贼的手里。
献帝是何等的聪明,要不然也不会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还能存活下来,并且还在名义上保持汉朝的统治那么多年。献帝估计在刘备占据益州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了,刘备连同宗的刘璋都不放过,即便他真的率军攻入许昌,那也不过是第二个曹操罢了。无论他当初说的有多好听,到这朝堂之上,还不是想着只手遮天。天下大大小小的军阀,无不是一丘之貉,都想着争权夺利,都想着显官厚爵,至于汉室兴于不兴,对他们而言,又有什么差别呢?
刘备称帝,其实带给汉献帝,更多的是一份无奈,一份从容:天下事有兴必有亡,由此想来,也没什么好愤怒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