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俯卧式跳高是技术性强、难掌握的田径技术。先分解动作技术再组合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不破坏动作的完整性,按由粗到精、由易到难的学习动作技术的规律来设计教学程序化系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俯卧式跳高 程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86-01
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技术是最先进的跳高技术,但对中职学生而言,首先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其次由于其背朝横杆的技术特点,中职生不易掌握。因此,本文选用俯卧式跳高技术作为程序化教学的内容。
一 程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
第一,职业中专体育在教学实践中应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强调自学能力的个性化的程序化教学理应受到重视。
第二,程序教学是经过特殊编制的程序教材的教学形式。把教学目标按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学习项目,要求前后衔接,逐步加深,使学习由浅入深,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第三,程序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使教师和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法源自五六十年代苏联,重视整体教学,忽视个性教学,针对性不强,一刀切;课程多,新旧知识衔接不好;教学过程脱节,反馈慢。
第四,传统俯卧式跳高教学是把技术分成几个阶段,由分解开始逐步到完整技术的教学,这种以分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全程技术时各阶段动作的衔接不协调,出现脱节现象,对掌握全程技术不利。
经过特殊编制程序教材的教学形式,对难度较大的俯卧式跳高,在不破坏技术动作完整性的基础上,需用连续接近法,分步骤强化,每次强化的难度逐渐加大,这样可以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目的。
二 俯卧式程序化教学的编制原则
俯卧式程序化教学的原则:一是强化巩固每一步技术动作,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并促使完整技术的形成。二是每一步只有一个动作,内容较少。系列的安排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于每个相衔接动作练习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练习起来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三是即时反馈、即时纠正错误动作,少走弯路。四是根据学生动作学习掌握的情况来确定每一环节的练习时间。
设计按照俯卧式跳高整体技术的逻辑程序,保证在学习中把错误率降到最低,同时合理地设计,使每个动作练习都能体现逻辑价值。
传统的按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动作先分解再组合的教学,对身体基础好,学习时间充裕的体育院系学生效果较好,但中职学生练习时间有限,基础不一。本教学程序按由粗到精、由易到难的学习动作技术规律来设计,自始至终动作衔接较完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了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三 俯卧式教学程序系列的编制
利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可消除学生害怕碰杆的心理,增加练习时间,提高练习强度。
按学习掌握情况分两组教学,一组一个练习内容,掌握好一组内容后才能进行下一组练习,及时反馈练习的掌握情况,如反复出错,要及时回到前一环节练习。
1.原地过斜杆
动作要领:原地与斜杆成25°~45°角,摆动腿直腿钩脚尖上摆越过横杆低端后,内旋下伸脚前掌踩住垫子,肩向内扣,头随着转动,躯干俯卧在斜杆上,身体与横杆平行,成正确姿势静止保持2~3秒,起跳腿轻蹬地,屈膝上收,迅速扭转骨盆并翻转起跳腿,使身体绕横杆转过去落垫。
提示:斜杆与地面成25°~45°角,低端距垫面10~50厘米。角度越小、底端距垫面越高,难度越大。
用提示物标示摆动腿过杆后脚前掌踩住的位置,树立上摆前伸并内旋的正确的技术要领。
2.助跑2~3步过斜杆
动作要领:轻跑2~3步起跳,过杆时,全身沿身体纵轴旋转,同时起跳腿向胸部收腿,但大腿不能太靠近胸部,小腿收成90°时立即翻腿,大腿应向外侧翻转,落地时可单手或双手撑地,或手和腿同时摆动落地,继而侧身着地。
提示:摆动腿越过横杆后,有意识内旋下伸去踩垫,起跳腿扭转翻转不可用力过猛、过早。
3.助跑2~3步过横杆
动作要领:两臂向上摆起,全身向上挺,起跳方向应朝向横杆中央。摆动腿和两臂用力上摆的幅度与力度要够,俯卧时身体要放松。
提示:要控制好杆的高度,宜低不宜高。
4.完整助跑过横杆
动作要领:助跑的角度一般为30°~50°,距离为14~20米直线助跑,最后4步降低身体重心,倒数第2步身体重心降到最低位置,迈步时特别强调向前送骨盆,髋关节向前的速度明显超过胸部向前的速度,起跳时起跳腿屈膝向前,脚跟沿地面向前迈出触地,落地时摆动腿和两臂远远落在身后,膝关节要迅速伸直至全脚掌着地为上跳压缩能量。
提示:起跳脚的后跟着地“制动”将向前的能量转换为向上的动力,腿上的摆动幅度力度要大,动作熟练不变形时才能升高横杆的高度。
总之,不破坏俯卧式技术动作的完整性,运用程序教学法,遵循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各学习环节衔接紧密易完成的学习动作规律,要求学生对程序系列的每一步做出正确反应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此反复,不断强化,通过逐步积累而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程序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加强学生自学的思考能力,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体现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李继孔〕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那么具体它是一项怎样的运动呢下面就让我带你了解下跳高的知识吧!
跳高的基本知识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
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1]。
跳高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地区开始普及,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
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日尔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跃横排马匹的比赛,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的跳高游戏。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以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在这以后,随着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跳高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跳高
跳高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广,也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跳高姿势,最流行的是背越式。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并以背先着垫的跳高方法叫背越式跳高。1896年第1届奥运会和1928年第9届奥运会,分别将男子和女子跳高列入比赛。最年轻的奥运会跳高冠军是联邦德国的女运动员迈法特,她1972年16岁时夺得奥运会跳高冠军,成绩是192米。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男运动员是古巴的索托马约尔,他在1993年跳过245米,女运动员是保加利亚的科斯塔迪诺娃,她在1987年跳过209米。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那么具体它是一项怎样的运动呢下面就让我带你了解下跳高的知识吧!
跳高的基本知识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
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1]。
跳高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地区开始普及,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
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日尔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跃横排马匹的比赛,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的跳高游戏。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以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在这以后,随着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跳高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跳高
跳高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广,也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跳高姿势,最流行的是背越式。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并以背先着垫的跳高方法叫背越式跳高。1896年第1届奥运会和1928年第9届奥运会,分别将男子和女子跳高列入比赛。最年轻的奥运会跳高冠军是联邦德国的女运动员迈法特,她1972年16岁时夺得奥运会跳高冠军,成绩是192米。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男运动员是古巴的索托马约尔,他在1993年跳过245米,女运动员是保加利亚的科斯塔迪诺娃,她在1987年跳过209米。
背越式跳高训练途径:背越式跳高起跳垂直速度获得途径
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时刻身体重心位置最低,垂直速度值最小;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身体重心变化是一个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的过程,垂直速度是一个不断增大的过程。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其中经历了两次支撑、两次摆动、一次短暂腾空的“两步”中完成的,是两条腿共同参与完成的“双动力”起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是起跳的第一动力源,起跳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继续和结束部分,是起跳的第二动力源(主动力)。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垂直速度的获得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和起跳腿支撑蹬伸阶段。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获得起跳垂直速度的起始动力阶段;起跳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获得起跳垂直速度的主动力阶段。起始动力是主动力完成的前提和条件,起始动力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主动力阶段垂直速度获得的效果。
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趋势要求加快助跑速度,加大起跳速度和幅度,这是因为弧线助跑速度越快身体内倾角度越大,重心相对降得越低,身体由内倾转变为竖直的时间就越短、速度就越快、工作距离就越大,身体重心快速上升的速度和幅度也就越大,有利于垂直速度的累积增大而获得更大的腾起初速度。这是背越式跳高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的最大优越性所在。仅有起跳速度缺少幅度或仅有起跳幅度而缺少速度都不能达到最佳的腾起初速度和起跳效果。背越式跳高在起跳阶段获得垂直速度时既要有起跳的速度又要有起跳的幅度,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背越式跳高起跳腾起初速度的获得途径是在“双动力”的“两步”起跳过程中通过起跳速度和起跳幅度来获得起跳垂直速度的。背越式弧线助跑起跳垂直速度是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获得的:第一,加快助跑起跳速度,加大起跳幅度;第二,保持助跑起跳速度不变,加大起跳幅度;第三,保持起跳幅度不变,加快助跑起跳速度;第四,适当减小起跳幅度(起跳步长),大大提高助跑起跳速度;第五,适当减慢助跑起跳速度(延长起跳时间),大大提高起跳幅度。加快起跳速度,加大起跳幅度是晕佳选择。起跳的速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起跳水平速度,二是起跳的垂直速度,起跳速度是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合速度,起跳水平速度与最后一步步长和起跳时间有关,起跳垂直速度与起跳时间和垂直工作距离有关,起跳速度表现出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加速特征;起跳的幅度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起跳水平幅度(水平工作距离),二是起跳垂直幅度(垂直工作距离)。起跳幅度是身体重心由最低点到最高点的位移距离。起跳幅度的垂直加速特征是获得腾起初速度的重要条件。
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速度、幅度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不同的技术风格,背越式跳高主要可分为三种技术类型,第一种是“速度一幅度型”(索托马约尔类型),这种类型助跑速度怏、起跳速度快、幅度大,垂直加速距离长、过杆速度快。主要通过快速弧线助跑和快速、大幅度起跳蹬伸、摆动来获得最大的起跳垂直速度使腾起初速度增大。第二种是“速度型”(朱建华类型),这种类型助跑速度快、起跳幅度相对不大、垂直加速度大、过杆速度快。起跳时重心上升速度快,幅度适中,主要通过快速弧线助跑和快速起跳蹬伸、摆动来获得最大的起跳垂直速度使腾起初速度增大。第三种是“幅度型”,这种类型助跑速度适中,幅度较大,起跳水平速度相对较慢,但起跳垂直加速度很大,过杆背弓较大,过杆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利用起跳时大幅度起跳蹬摆配合获得较大垂直加速度而使腾起初速度增大。从背越式跳高技术理论角度分析三种技术类型,这三种形式都可以获得较大的腾起初速度,“速度—幅度型”最优,其次是”速度型”和”幅度型”,三种技术类型的选择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神经肌肉特性、身体素质和技术有关,表现出不同时期的背越式跳高个人技术风格。
就是用重心的理论啊人的重心就算是在腰部吧,跨越式的时候重心在腰部以上,俯卧式的时候持平,背越式的时候在腰部以下背越式的时候甚至可以把重心放在杆下面过去重心低的有什么好处呢显而易见跟据能量守恒定律,人在跳高过程中的能量是不变的,而在整个过程中就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是mgh,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能量跟体重保持不变的话,重心移动的高度是不会变的,用背越式降低了重心的高度,变相的就把身体腾空的高度提升了,也就是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跳的更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