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叙利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第1张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简称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国土总面积(包括戈兰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马士革。

从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2019年1月12)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组织、IS之间的冲突。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并于3月15日升级,随后反政府示威活动演变成了武装冲突。

扩展资料:

叙利亚内战“最后一战”将至: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叙利亚局势跌宕起伏。去年重创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后,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的帮助下,逐渐稳住阵脚,掌握战局主动权,控制地区面积不断扩大。

如今,俄叙两国军队已将作战目标转向最后一块较大的未收复领土——与土耳其接壤的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同时也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最后据点。如果能解放伊德利卜省,长达7年的叙利亚内战有望基本结束。各方的博弈,也随着“最后一战”的临近日益激烈。

-叙利亚

人民网-“最后一战”将至 叙利亚内战能否结束

这是一个孤单的孩子。

在空旷的荒漠中,静静地趴伏在地,安然入睡。

没有陪伴。如果说有的话,那只是荒芜的、无边的旷野,呼呼的风声,以及前来参观的人们。

这座大型雕塑的名字,叫做“大地之子”。从中人物的对比,可以感觉出雕塑的大小。

大地之子,坐落在甘肃省瓜州县锁阳城镇红山坡戈壁滩上,是一座长15米,宽9米,高43米,趴着入睡的巨型婴儿雕塑。

这个小孩,有着婴儿般的可爱,憨态可掬,穿着开裆裤,撅着小屁股,闭着眼睛安静的躺在那儿,一只耳朵贴着大地。

一个幼小的孩子,能够激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心,吸引我们的目光在他的身上,经常地且久久地停留。

如果你抚育过孩子,就能够感受到一个孩子如此酣睡的可爱,我们看他的目光,充满柔情,充满爱意。

只是,我们感受到,这个“大地之子”带来的,更多的是那种孤单,那种无依无靠。

他缺乏一个守护者,缺乏亲人的陪伴。

想到了,另一个孩子。

战火频繁的叙利亚,3岁男童艾兰随家人偷渡溺亡,伏尸土耳其海滩。

一家4口,只有他的父亲侥幸活了下来,他和妈妈、哥哥一起溺亡。

他的父亲阿卜杜拉·科迪说,“我想要的一切都离我而去了……”

小艾兰身穿红色短袖,蓝色短裤和黑色鞋子,趴在沙滩上,脸朝下浸在水里。

他已无法复活。

那个带给偷渡者希望与死亡威胁的海洋,在临近海边的沙滩上,有着缓缓地波浪,一次次的轻轻拍打着孩子的面庞。

曾经的惊涛骇浪,吞噬了一个3岁幼儿的生命,而今轻柔的水波,像为孩子做着最后的祈祷。

战争,引发叙利亚难民危机。

在战争的环境中,生命不再像平常那样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是如同微不足道的蝼蚁。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浩淼而深邃的海洋,依旧波涛起伏,但这个海岸,再也无法冲淡这张照片引发的世界忧伤。

孩子,会使一场悲剧,显得更为深刻。

每一个孤单的孩子,每一个大哭的孩子,每一个离去的孩子,都让人的心如同被揪住了一样,疼痛不已。

大地之子与小艾兰,这些弱小的生命,深深触动我们,激起我们内心的波澜。

  连日来,年仅3岁的叙利亚难民小艾兰“沉睡”海滩的悲惨场面震惊世界,一些欧洲国家动了恻隐之心,拥堵在匈牙利的数千难民近日终于如愿以偿前往奥地利、德国等国,还有一些欧洲国家也有所松口。但这不过是悲剧中的一丝亮色,困扰欧洲的难民危机短期内难以化解。

  谁该对这场难民危机负责不管是悄悄躲在一边的美国,还是深陷危机淤泥的欧洲,均逃不掉其应负的历史责任。

  西方必须对中东北非战乱造成的战争难民负有责任。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了两场战争,除此之外,还军事打击利比亚,扶植叙利亚反对派打内战,造成“伊斯兰国”坐大。其结果是,该地区内乱不断,政局不稳,人民流离失所。仅拿叙利亚来说,内乱已造成20多万人死亡,上千万人颠沛流离,其中有400多万人逃出国门沦为难民。

  其二,西方应对巴尔干地区乃至非洲的经济难民负有责任。被国际舆论忽视的是,当前在西欧各国申请难民的,来自巴尔干的经济难民不在少数。据德国官方数字,截至今年7月底,来自西巴尔干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经济难民所占申请量超过40%。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过去一年有10万科索沃人前往西欧,目前只有13万人返回原籍。

  究其根源,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打击南联盟,战火虽已结束,但留下的“烂摊子”却不再管。这些年,许多西巴尔干地区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高企,贪污腐败横行,有组织犯罪猖獗,社会福利瘫痪,人民看不到希望,只有逃难去西欧一条路。

  面对不断涌来的难民潮,欧洲应对失措,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古特雷斯给出的评价是“失败”。眼下的欧洲,不仅引以为傲的人道主义和价值观已被难民危机冲得七零八落,而且实际处置上亦不断面临新的挫折,难民问题正在给欧洲制造新的撕裂、对立。

  既知今日,何必当初俄罗斯总统普京直言,难民潮是欧洲国家的西亚北非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而这一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因为欧洲国家“盲目地对美国亦步亦趋”。上世纪欧洲跟随美国军事打击南联盟,在自己的身边留下一个发展问题的“定时炸弹”,亦同此理。

  相比之下,由于远隔重洋不受难民潮干扰,负有更大历史责任的美国却当起了“甩手掌柜”,悄无踪影。据联合国数字,美国只接纳了约1500名叙利亚难民。

  美国躲在后面,毫无作为,连美国盟友和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德国左翼党议会党团***近日发表立场文件,指出美国应为欧洲面临的难民危机承担主要责任。一些美国难民权益组织公开批评美国在安置难民上“做得太少”,呼吁美国接纳更多难民。

  话说回头,难民问题错综复杂,不是简单“放开边境”那么简单。动辄数十万的难民汹涌而来,涉及吃穿住行、工作、生活、治安等诸多方面,指望西方敞开大门全部接受难民是不现实的。但也应看到,与土耳其、黎巴嫩等容留了数百万难民的国家相比,西方的所作所为还差得很远。应对难民问题,西方不仅要切实承担起应尽的历史责任,更须追根溯源,对干涉主义等行径做出深刻反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494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