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在谈恋爱时,戒指戴法和意义?那么,男生呢?

女生在谈恋爱时,戒指戴法和意义?那么,男生呢?,第1张

女生男生都一样,如下:

按西方人的传统习惯来说,左手上显示的是上帝赐给你的运气,它是与心相关联的,因此,将戒指戴在左手上才是有意义的!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戴法:

1 食指--想结婚,表示未婚

2 中指--已经在恋爱中

3 无名指--已经订婚或结婚

4 尾指--独身

至于右手,在传统上也有一手戴戒指时是有意义的,就是无名指。据说戴在这里,表示具有修女的心性。

另外,如果你喜欢一只手上戴两枚以上的戒指或者两手同时戴数枚戒指,应该注意粗细搭配适当,最好两手不要相同,一般是右二左一。

不同手指需要用不同形状的戒指来搭配。

食指--是五指中最具主张性的手指,因此,戒指的形状宜纵长,镶的宝石宜大且高。

中指--属于个性强的手指,加上它位于正中,因此戴的戒指必须有平衡作用,方型,十字形,椭圆形的戒指,都会使左右显得平衡。

无名指--被认为最纤细,最美丽的手指,和它匹配的戒指应典雅,华丽,名贵的白金,珍珠,钻石戒指都不错。

尾指娇小--应选设计华美甜蜜试样的纤巧款式。

当然,当你戴一种戒指的时候,无论你戴在哪里都不具备任何意义,这就是一般的花戒。这种戒指是起一种装饰的作用,可以戴在任何你想戴的手指上,没有任何拘束。结婚戒指不能用合金制造,必须用纯金,铂金或白银制成,表示爱情是纯洁的一般情况下象古代的皇帝戴于大拇指

据说左手的无名指有一根血管直接与心脏联系,所以新人一定要把结婚戒指亲手戴在对方的左手无名指上。

爱你到心里!情愿为你的爱而受戒!

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有不同的意义呀。

右手和左手都有不同的意义。

右手小指:不谈恋爱。

右手无名指:热恋中。

右手中指:名花有主。

右手食指:单身贵族。

左手小指:不婚族。

左手无名指:结婚。

左手中指:订婚。

左手食指:未婚。

大拇指都是代表权势的意思,也可以做自信的意思。

戴戒指是有讲究的。按西方的传统习惯来说,左手显示的是上帝赐给你的运气,因此,戒指通常戴在左手上。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戴法是:食指———想结婚,表示未婚;中指———已经在恋爱中;无名指———表示已经订婚或结婚;小指———表示独身。

至于右手,在传统上也有一个手指戴戒指时是有意义的,那就是无名指。据说戴在这里,表示具有修女的心性。

戒指带在不同手指的含义

戒指带在不同手指的含义。

戒指戴在左手的五个手指上分别代表着:“追”,“求”,“订”,“结”,“离”

古埃及的统治者有一个将代表权贵的印章随时带在身上的习惯,但又嫌拿在手上累赘,于是有人想到镶一个圆环,把它带在手指上,天长日久,人们发现男人手指上的小印章挺漂亮的,于是不断改良,并演变成了手上的饰品。

关于戴戒指的含义,流传着好几个版本的解释,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左手从拇指开始分别代表的意思是追(有行动地对对方的追求),求(仅限于内心的一种渴望)、定(正在恋爱或已订婚)、结(结婚了)、离(单身或离婚了)。戒指一般都戴在左手,因为戴右手做事不太方便。

戴戒指不仅美观,而且,你喜欢戴哪一类戒指,喜欢戴在哪个手指,似乎都会泄露出你的心底故事。

男士

一、戴纯银戒指者性情温和,易迁就他人。

二、戴金戒指者较重利益,往往会有精明的生意头脑。

三、戴翡翠玉石戒指者注重品位素质,处事严谨。

女士

一、喜爱粉红钻或粉红色珊瑚者,感情丰富而浪漫。

二、喜爱红宝石或红碧玺者,热情似火。

三、喜爱蓝宝石或海蓝宝石者,较内向冷淡。

四、喜爱祖母绿或土耳其石者,情感纤弱。

戒指与手指

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还能体现与性格有关的心理含义:

一、喜戴在食指者,性格较偏激倔犟。

二、喜戴在右中指者,崇尚中庸的人生态度。

三、喜戴在左中指者。有责任感,重视家庭。

四、喜戴在小手指者,有自卑感。

五、喜戴在无名指者,无野心,随和,不计较得失。

指甲戒

所有的戒指都是戴在手指下部的,而指甲戒,则是戴在手指尖上的,专门修饰你的指甲和指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戒指呢?因为现在的指甲油有很多变化使得手指尖成了整只手的装饰焦点,所以戒指也要讨好这一潮流,从手指头的下面移到了手指头的上面,和五花八门的指甲油凑在一起,锦上添花。结果这个创意的效果充满了前卫感。

先特别告诫一下女孩子!千万不要把你的戒指戴在左右手的大拇指上,因为在国际标准里,那代表你是个品行不端的人。也就是说,把戒指戴在那里,你就是摆明了告诉人家,你不是好孩子。

好了,现在开始从左手说起吧。小指:代表终身不嫁或不娶,这个无名指:代表已婚,要看清楚哦!中指:代表订婚,因为咱们中国并不十分流行订婚,所以也可以代表热恋中。食指:代表现在单身,是可以让人家追的标志哦!

再来说说右手吧。右手相对简单些。中指和无名指:均代表是修女,具体男士戴上代表什么,我就不是很清晰了,但应该也是差不多类别的吧?小指和食指:佩带戒指没有任何含义,是可以随便戴的。

男女在戒指的佩带上,按国际标准是不分“男左女右”的。所以,大家不用那么麻烦的去考虑这个问题了。

因此,跟大家说,按国际标准去认定一个人的状况是很有用的。但中国的修女似乎都是要穿修女服的,所以,看到有人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戴戒指却没有穿修女服时,不要惊诧哦

健身不会影响身高,影响身高的是一些不良体态:比如s脊柱侧弯或是c型脊柱侧弯还有圆肩驼背。希望和先天的基因,身高也是有骨骼来决定的,而且后天的身高如果钙补充的不及时的话,也会影响到身高,现在了解一下钙元素: 钙在人体中的含量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盐,大约占人体体重的2%左右。 钙在人体中的分布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有大量的钙,换句话说,骨骼和牙齿是储存钙的仓库。如果库仓里缺钙,身体就会出现不正常的状态。另外1%的钙存在于血液和软组织中,身体除了骨骼以外的都可以叫软组织,比如皮肤、眼睛、肌腱等都是软组织,不要小看这1%,当软组织中的钙缺少时,身体会出现许多的症状,缺钙产生的几十种疾病都跟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后天发育缺少钙元素的话,一定会影响到身高。 力量训练会提升体内两种激素的分泌量:雄性激素和生长激素。雄性激素用以维持肌肉的重量,并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以提升力量。生长激素负责修复和增长肌肉。而且青少年健身,会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人体的各方面成长。为以后打下良好基础。最重要的是身高是通过睡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来决定的。青少年科学的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身体发育,增强体质。适当的健身可以加强运动天赋的开发,提高身体各方面的功能。成年人的话,更需要通过健身来改善,自身身体条件和情况,而且成年人,不会影响到身高。

第一个问题:肌肉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肌肉形成的原理,肌肉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在进行运动时,肌肉纤维会因为力度大一些运动,而开始撕碎,这个时候我们的肌肉会慢慢有到酸疼之类的感觉。这就是肌肉纤维被破坏了,而我们也不用太担心,肌肉纤维实际上会愈合的。而愈合之后,肌肉会变大。这是肌肉为什么长出来的原因。

我们在平常健身时,也要注意运动力度,如果选择了有氧训练,或者是选择了力度比较小的运动,那么,肌肉就不会长出来。

第二个问题:我们用什么运动练肌肉?

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可以通过力度大一些的运动练肌肉。那么,具体我们要怎么练呢?想要练肌肉,关于力量的训练不可以缺少。而且必须进行专项训练,如果你想练出一身肌肉,就必须先练一个部位,再练一个部位,依次进行训练。

第三个问题:练肌肉的顺序?

练肌肉的时候要用什么顺序进行?必须先练胸部肌肉以及背部肌肉,这两个部位没有先后,你可以先练胸肌,也可以先练背阔肌。

练完了这两个部位之后,下一步是练三角肌,也就是肩部,然后是腿部肌肉以及手臂,最后,是核心肌肉,也就是腹肌。

第四个问题:我们在练肌肉时,需要给身体提供什么营养

其实,在健身结束后,我们提供给身体的丰富而均衡的饮食,其实比运动本身还要重要。我们需要在运动后提供给身体蛋白质,以及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这些营养帮助我们的肌肉长得更好、更结实。

很多人总以为健身就是吃水煮肉和青菜,实际上我们还得食用固定的主食、多样的水果,以及一定的蛋白质食物,比如说牛奶、奶制品、豆浆等。

1练就一身的肌肉就离不开高强度的训练,而恰恰高强度的训练对长个是有一定的影响。

还记得体操场的运动员吗?他们个个身手敏捷,动作惊现而又完美,站在领奖台上的体操冠军往往是人们心中的巨人!而他们的真实身高在普通人眼里确实是有点低……比如陈一冰,才158cm

2事实上,运动不当或运动量过大,会使人体的生长激素等多种内分泌激素减少,对身高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体操队的训练比较艰苦,队里的孩子过早、过度的力量训练对骨骼、关节发育有危害,尤其对关节处的骨骺发育不利,从而抑制了生长。

3医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的增长先于体重的增长。儿童一般是先长个儿,后长块头。

据测定,男孩8岁时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27%,到了成年才可增长到45%。由于儿童时期肌肉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力量弱,易疲劳。因此,在儿童时期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练习。

4过早、过量进行负重训练有碍身高增长

过重的负荷引起心脏射血的阻力增大,因而容易使心室壁过早增厚而限制心室腔的发展。影响下肢的正常发育,引起腿的变形、足弓下降(形成扁平足),而且还会加速下肢骨化的过早完成,最终有碍身高的增长。

5说到重量与身高的关系,不得不提一个很多父母都忽略的问题,就是孩子背过重的书包会使脊椎变形、肌肉受损。

背包过重将引起脊椎后弯、侧弯、前倾或扭曲。同时,肌肉可能因极度紧张而疲劳,脖子、肩膀和背部容易受到伤害。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小驼背”的原因。建议把背包重量控制在背包者体重的10%以下。

可以,跟常人没区别。

增肌三要素:

高强度训练;

高蛋白高营养的补充;

充分的休息;

跟自身胖瘦无关,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增肌很难。

原理:

大重量的训练刺激了肌肉细胞,让肌肉细胞得到破坏,破坏的过程需要高强度的训练,破坏的细胞需要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摄入后,通过充分休息,才能慢慢修复,修复的过程就是增肌的过程。

扩展资料:

训练建议:

瘦人增肌增重要控制好健身的时长,健身总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开始不用特别做有氧运动,把有限的时间和体力用在力量训练,增肌增力。

刚接触健身的人要保证每周最少三到四次力量训练,以大肌肉群训练为主,要兼顾到各个肌群综合发展,建议练一天休息一天,可以找一个训练日专门进行功能性训练,提高综合体能及身体素质。

调整饮食:

调整一下膳食结构,多增加蛋白质摄入。比如说如果用吃鸡蛋的方式摄入蛋白,那很可能你会撑的不行,这时候要换总质量低但蛋白高的食物,比如鸡胸肉。

也可以食用乳清蛋白保证健身后的蛋白摄入。偏瘦就建议用健肌粉了,增重增肌效果更快,后期可以改用乳清蛋白粉,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参考资料:

新华网-健美增肌的 营养误区

谁适合戴金表?

都适合,只要喜欢金表,预算够。

你心目中的金表,该是什么样?

这个人们对于“金表”定义的问题,足以让表迷大吵三天三夜……首先科普一下,24K金不能造表,太软了,所以我们常见的金表壳都是18K金,也就是不管它们呈现出什么颜色叫什么独特的名字,黄金都占比75%。

18K黄金、18K红金、18K白金、劳力士(Rolex)的18K永恒玫瑰金、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的5N红金、朗格(A Lange & Söhne)的蜂蜜金、宇舶(Hublot)的魔术金、欧米茄(Omega)的Sedna 金、Moonshine金等等,都是18K金。在表壳的部分,已经可以分成不同的派别:有人认为只有用黄金表壳(也就是18K黄金)的才算金表;有人认为暖色调18K金表壳的都可以算金表;还有人认为凡是用了18K金表壳的表都是金表,包括冷色调的18K白金。甚至,更极致的观点认为光有金壳是不够的,必须金壳金链带——以上观点不必强求统一,也无对错之论,关键是消费时逻辑自洽。也就是说,各位买金表时,请务必买你认为是金表的金表。

既然已经提到了“金劳”,到底什么算金劳?

这又是一个引发广泛争论且长期以来无法获得统一答案的问题。广义上来讲,任何金壳的劳力士,无论正装还是休闲运动款,都是金劳。而从狭义上来讲,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关于金劳的解释吧。

劳力士星期日历型40腕表18CT黄金

有人认为金劳必须全金,间金不算,包金、套金都不算;有人认为,只有带“狗牙圈”(表迷对劳力士手表表圈上的齿状装饰“三角坑纹”外圈的昵称)的全金蚝式壳劳力士才算,所以切利尼不算;有人认为全金的含义指金壳金链,所有连配皮带的18K金Day-Date都不能算;还有人觉得,只有18K黄金的金壳金链带Day-Date才是唯一的金劳……和金表的定义一样,持各观点之间的人交流求同存异就好了,只是在实际购买时,千万要买符合自己心意的那一款啊。

黄金很重,金表会太重吗?

取决于款式。一块直径只有33毫米又纤薄得不得了的皮带款金表,黄金再重又能重到哪里去?而一块40毫米直径的金壳金链带劳力士Day-Date,必然是重的了,不过王一博戴着这种表上《这就是街舞》,可见重也有限,并不那么影响他热舞。

况且,会做这类“重”金表选择的人,其实往往追求的就是金子那种沉甸甸的坠手感,如果轻了,反而要怀疑表是不是有问题。

戴金表就是浮夸?

不会!且不说金表款式繁多气质多样,哪怕是最容易被普罗大众贴上“暴发”“土豪”标签的金劳,在华人世界里它最早流行的地方,即香港,刚登场便是打工族的护身符——粤语里“金劳”谐音“襟捞”,赚得动。所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从香港到后来整个粤语圈,从茶餐厅的阿伯、出租车司机到办公室白领,都努力攒钱戴金劳,潜台词其实蕴含着拼搏肯干,靠自己一双手过生活的踏实态度。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177蓝色“大明火”珐琅腕表/18K白色金(左)

劳力士切利尼时间型腕表/18CT白色黄金(右)

何况,金表里除了金劳以外,还有千万种选择。譬如,同属于劳力士的切利尼系列——尽管现代切利尼全系列都用贵金属打造,在传统表迷的认知上,它一般不被称之为“金劳”,理由有很多,譬如它只配皮带,没有“狗牙圈”、样子极其斯文,而传统的切利尼系列是不防水的等等。而所有这些让它不能被称为“金劳”的特点,恰恰满足了追求低调劳力士金表人群的需求,尤其是18K白金表壳款的切利尼。又譬如,宝玑(Breguet)的Classique系列基础款,白金壳、不过于大的尺寸,侧面有着钱币纹、宝玑味浓重的焊接窄耳、大明火珐琅盘面、斜体宝玑字、镀铑宝玑针……不仅一点不浮夸,还能为年轻人提供一丝超越年纪的优雅与沉稳。

戴金表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人不被物代表,但人被物表达。你的衬衫、你的鞋子、你的外套、你的丝巾、你的皮包、你的手表……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剧透你、描述你、描述你所希望的那个你。内在美当然更重要,但内在美,也一样需要被表达、被“可视化”。这或许就是当一个人对手表没有别样的情怀,只是看作一件配饰时,会对金表的选择带有更多的社交焦虑。

卡地亚山度士系列腕表中号款/18K黄金

不过,一块积家(Jaeger-LeCoultre)的红金翻转陀飞轮、一块卡地亚(Cartier)的白金山度士、一块朗格的白金超薄萨克森、一块欧米茄的金壳金链 星座 ,它们对配戴者的形象“信息供应”,已经相去甚远了。所以过多揣测来自他者的审视没有必要,尽量让自己的选择满足自己的期许即可。

什么年纪适合戴金表?

一块配着深色鳄鱼皮表带的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卡拉卓华(Calatrava)系列金表,尺寸绝对克制收敛,纤薄的圆壳紧贴着手腕,表耳的部分也绝对不超过腕骨。这种画面,我们所能想象的对象,不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便是经历了更多人生起伏的长辈级人物。而一块尺寸夸张,十几米开外便能一眼扫见的大金表,譬如爱彼(Audemars Piguet)皇家橡树离岸型,那么我们投射的表主,又变成了白昼的 社会 精英、深夜的派对王子。

爱彼皇家橡树系列陀飞轮腕表/18K玫瑰金

百达翡丽Calatrava系列5116R-001腕表 /18K玫瑰金

所以,需要问年龄适不适合的不是金表,而是,具体哪一种金表?不过,“年纪越大越喜欢黄金”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奢侈品手表早已不能从制造原料上来分辨高低,但跳过钢表买金表,是过来人常常会认同的“一步到位”的消费路径。

那究竟要多少预算才够……

黄金,已经自带了“阶级属性”。用这种材质造的表,却也并不一定如人们想象的那般高不可攀。各大奢侈品牌因为自身定位不同,产品设计与生产标准也不同,从而使得市场上既有几万人民币的金表,也有几十万人民币的基础功能款金表。与此同时,感谢现代商业 社会 的发达与信息的便捷,我们可以花小几万便能在拍卖行及二手交易平台寻觅到品相不错的大牌古董金表。一枚款式已不时兴的、采用石英机芯的上世纪生产的欧米茄或浪琴(Longines)女士古董迷你小金表,甚至有机会数千元便入手。

1955年欧米茄Ladymatic腕表广告上闪耀的女式金表 黄金

1915年的浪琴女式金表,一抹金色的新艺术之梦,带有精细切割打磨的璀璨钻石 黄金

在境外的赌场周边典当行,甚至有店主将品牌或款式不被追捧的手表称金重来卖。只是随着网络的发达,这样的机会今时今日越来越难遇到了。

我该戴多大的金表?

简单粗暴的回答是:其他表的尺寸怎么选,金表就怎么选。

细腻版本的回答则是:现在虽已不再流行小口径的腕表,推出37毫米直径表壳女装表已不再是新闻(要知道几十年前连军用飞行员表与潜水表都到不了这么大),对男士而言就更是如此。认识一位西装客朋友,嫌现代男装表太大,塞不进量身定制的衣袖,便时常流连于女装表的柜台寻觅自己的小金表。“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如格里高利·派克、克拉克·盖博这样人高马大的演员,一撩手腕露出31毫米的小金表,旁边的人看到,会是怎样的感受了……”我特地搜了搜,前者身高189cm,后者185cm。如果认为这些人物距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遥远,那么看看上世纪末《东京爱情故事》里的江口洋介,他戴着一枚方形腕表,尺寸也恐怕比今天大多数女性戴的都小。人类的身材在过去几十年发生的变化,完全不足以成为手表尺寸变大那么多的理由。

所以金表尺寸如何选择的问题,最终将落向“我是谁以及我决定如何表达自我”的问题。

但好在盲目以大为美的那些年也已经过去了,新市场的腕表配戴者日趋成熟与理性,经济实力构建了与日俱增的判断力与审美上的自信。所以金表尺寸如何选择的问题,最终将落向“我是谁以及我决定如何表达自我”的问题。年轻的富二代们可以继续在里查德米尔(RICHARD MILLE)、爱彼以及宇舶表里徜徉,而力求经典的“老派”西装客们,也可以继续在拍卖行里寻觅上世纪的流光。这就是现代 社会 的好——各取所需。

RICHARD MILLE

RM 72-01 Lifestyle 自主机芯计时码表 红金

不过,若从 健康 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可以获得绝对的答案:表径不宜大过腕径。

奢侈品的世界里,金表真的比钢表高级吗?

虽然说几十年前,杰罗·尊达先生已经用爱彼的皇家橡树力证了精钢表壳也可以塑造高级而尊贵的手表,但对人类来说,金和钢从来不在,也不可能在一个层面。黄金自古至今就是最为主流的贵金属。计算单位也表达了它的地位,以盎司或者克来算,而钢材呢,单位是吨。从这个角度讲,就算精钢表壳的劳力士保罗·纽曼迪通拿已经拍卖价过亿,就算精钢表壳的百达翡丽鹦鹉螺与爱彼皇家橡树一表难求贵过好多牌子的金壳金链带表。

但金是金,钢是钢,戴过自然懂。

对人类来说,金和钢从来不在,也不可能在一个层面。黄金自古至今就是最为主流的贵金属。计算单位也表达了它的地位,以盎司或者克来算,而钢材呢,单位是吨。

金表界是否存在流行风潮?

存在也不存在。这个回答不限于金表,适用于整个手表界。

如果你在意热门款、在意保值不保值,那么就一定存在。如此一来,你的选择范围会非常狭窄,毕竟任何年代,炙手可热的当红款就那么一些。但花无百日红,曾经的加价款到某时某刻也许就不热了。流行来了又去,谁敢保证?同样,曾经摆在当街橱窗也无人问津的表,时来运转也会变成人人都香的货。譬如从前一度黑面(黑色表盘)劳力士在粤语地区销路一般,因为黑盘让人联想起背黑锅,“咩锅”。可是后来澳门那边戴黑盘的人越来越多,因为黑面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黑都捞埋”,黑白通杀!这有什么逻辑吗?可以讲道理的吗?显然没有。再说了,倘若时光倒流回差不多十几二十年前,当年的少年怎么能想象到,有一天他们会集体迷恋一枚从前是港片古惑仔跑路标配的金劳?

如果你相信买手表和买车买衫一样,就是消费,不是投资不是保值(意外保值了当然不错),那么就没有什么流行不流行,只有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

圆壳还是方壳?

基于指针式读时的习惯,圆形成为钟表最常见的盘面形态。在实际生产中,要实现密封与防水防尘,制造方形表壳的难度也远高于圆形表壳。不过,以上都不能成为我们选择何种表壳的理由。在日常佩戴中人们普遍认为圆形表百搭,而方形表十分挑人。于是钟表市场上90%的腕表都采用圆形设计,剩下的才由方表、酒桶形、龟壳型等异形壳款式组成。

百达翡丽Twenty~4系列7300/1200R腕表/18K玫瑰金

方表虽然挑人,戴得好的话却能比圆表更显出众。相信大家内心深处从未放弃过追求与众不同。前段时间有关真假名媛的讨论出了圈,我们私下就与表迷朋友讨论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那就是——戴方表的人一般都比较正经,例如积家(Jaeger-LeCoultre)的翻转(Reverso系列),还有英女王戴的101机芯腕表。而更明显的例子,要数卡地亚(Cartier)的坦克(Tank系列)。从杰奎琳·肯尼迪到戴安娜王妃,从米歇尔·奥巴马到安吉丽娜·朱莉,戴的都是它。

此外,还有百达翡丽的Twenty~4系列,这个专属于女性的系列,如今金壳的选择有方也有圆,可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就是真实能被感知的一个事实是:方壳的正经人指数就是比圆壳的高,其表主代表人物有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那么面对如此吸引人又挑人的壳型,我们如何得知它挑不挑自己?我的建议就是去试,只有亲自上手试戴,才能真正知道好不好看,适不适合。其实就算是喜欢圆形表,还是要去试戴实物。

推荐表款

蚝式恒动星期日历型36腕表

Rolex 258,900元

Marine航海系列5527计时码表

Breguet 431,700元

Reverso One Duetto Jewelry双面翻转系列珠宝腕表

Jaeger-LeCoultre 540,000元

星座 系列男士腕表

Omega 286,300元

Defy El Primero 21计时腕表

Zenith 321,500元

Serpenti Seduttori鎏光蛇影系列腕表

Bvlgari 205,000元(18K黄金款)/ 220,000元(白色18K金款)

啊,金表!一个多么有趣的话题,关于我们对物的理解,关于我们对自己的理解,也关于我们对物品与自己关系的理解。有人说,我们的选择不一定是我们的选择,商品供应链的逻辑决定了输出的逻辑和形式,而我们很难置身在现代商业 社会 之外。但我们依然相信,独特的体验人人可有,只要人人愿意追求并表达。

静物摄影 朱喆

造型 赵宇

撰文 珍妮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00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