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胤礽被废除后,康熙要求文武百官推选新太子,上书房三大元老重臣佟国维、马齐都支持八爷,为何张廷玉支持废太子胤礽,而四阿哥胤禛有争位的想法,却也要推举废太子胤礽呢?
(此文只说剧,不说史!)
读懂帝王心术的高手
在《雍正王朝》中,“九王夺嫡”实际上只分为两派:太子党和八王党,老四胤禛和老十三阿哥是太子一党,而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是一党,而当时朝中呼声最高的是八爷一党。
而上书房元老重臣佟国维、马齐都联合百官,上书保举老八,而只有张廷玉一人猜准了康熙的心思,他独自上了一封密折,他保举废太子胤礽。康熙此时虽然对胤礽失去了信任,但废太子胤礽暂时还不能倒下,康熙此时要求大臣们推选太子,其实就是试探一下朝臣风向,所谓公选新太子,只是抛出的一个诱饵,试探各方势力的态度,并没有真打算废掉太子。
而读懂康熙这一心态的除了张廷玉以外,还有一个帝王心术高手,那就是邬思道。所以他提前写好了推荐胤礽复位太子的奏折,让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各自抄写了一份,让他们仍然推举废太子胤礽。
邬思道此招可谓一箭三雕,是高手中的高手。他给老四讲了一个老爷子分家产的故事,大意是有一个老爷子,年龄大了要把家产分给儿子,但是家产只有一分,儿子众多,谁都想要,老爷子左右为难,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家产最终却落到了一个从未争夺家产,只是默默做事的儿子手中。他这个“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其用意非常明显。而老四明显也听懂了他这个愿意的内涵。
推举废太子胤礽的目的
第一:当时朝廷分为太子派和八王派,二者形成鼎立之势,而此时太子一旦被废了,那太子党的势力必然就会被瓦解,那就再没有谁能制衡八爷党了,这种结果对朝局不利,同时也对四爷不利,所以太子暂时不能倒,康熙和老四此时都需要太子。
第二:老四和老十三从小都受太子照顾,而且一开始站队也是很明确的,此时推举废太子既能表明他们的忠心,又能施恩于太子,同时还能给康熙留下一个顾及兄弟情分的美名,而且太子与妃子私通是重罪,根本不可能再被重用。
第三:此时的老四势力远不及老八和太子,与其贸然去争,不如退而求其次,在局面对太子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推举废太子胤礽,必定会讨得康熙的欢心,留下一个忠君为国的好印象,毕竟最后立谁为太子还是康熙说了算,一旦康熙认为胤禛是合适的继承人,那么这个“不争”未必就争不到。
事实证明,邬思道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胤禛和胤祥推举废太子胤礽后,康熙对此一连说出了三个“好”字,并表示“朕心甚慰,甚慰朕心”,可见邬思道果然老道。
康熙复位胤礽的目的
胤礽当了38年的太子,背后势力盘根错节,为了维系朝廷的稳定,所以从大局出发,康熙与老四在此观点上是一致的,而张廷玉也正是猜中了康熙的这一心思,所以他才上奏推荐胤礽。
当第二次胤礽被废时,站出来说话的却只有他的师父王掞,而满朝文武都沉默了,这就说明朝臣们第一次推胤礽复位就是演戏。
老四表面上是推荐胤礽复位,而实际上他推荐的是他自己。他的手法隐,不收党羽、不结交大臣,对自己母亲家亲戚冷淡,与兄弟间关系稀松,这一切假象都让康熙对这个才华出众,而又不争不抢、默默做事的儿子另眼相看。
看完《步步惊心》我知道太子被废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太子自己不作为,其次是不爱惜手足,犯了皇上的大忌。
第一,十八阿哥在病重垂危之际,他饮酒作乐,骑康熙的御马冲撞了瓜尔佳王爷,以及其族人。
第二,太子的确是个不堪用的,康熙从小培养的孩子,居然会因为大阿哥几句言语,心中就生出了恐慌,做出偷窥这种小气的事,毫无帝王该有的沉稳气度。废太子后,八爷党尘嚣其上,八爷成了立储最有可能的选手,连带着若曦在宫里的地位也随之拔高八贤王的名声,百位大臣和众位阿哥的推举让八爷获得了什么,是康熙的呵斥,呵斥他心术不正,这当头一棒无疑八爷心中有悲愤,有受伤,毕竟康熙是他的阿玛,这从小不被重视的八爷,心中也曾有想过得到父亲的一点爱吧,可康熙此时没有将八爷看作是一个儿子,而是眼中钉肉中刺,康熙在此时才发现八爷的势力已经渗透到这种地步,有群臣和众位阿哥的支持,简直无异于在逼宫,八爷无此心,但这浩荡的声势,就是在挑战康熙的权利。
康熙为何对结党营私如此痛恨?威胁到他的权是前提,再者如果最后八爷真的做了帝,会被这些功臣要挟住,帝王最忌惮的就是受制于人,康熙早年登基就一直受鳌拜所掣肘,他的痛恨也是有原因可究的一废太子真正的得益者不是八爷,不是四爷,而是十四爷,在所有人都缄默不言时只有十四站了出来,给八爷说“公道话”。也是在这个时候十四才算真正进入了康熙的视野里,他以一个维护手足,宁愿冒着生命危险都要直言不讳的形象让康熙重新审视了他。
所以太子被废原因主要是不爱惜手足,其次是太子自身无所作为。
谁的谋略更胜邬思道一筹?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在电视剧中是没有人可以比得过邬思道的!
邬思道接触到的角色也就是日常进出胤禛潜邸的很少部分人
康熙、张廷玉、佟国维、八爷等等人,可以说都没有见过面。没见过面,就难以察言观色,就只能推测推断及其精准分析,这才是谋士的本职!相比较于整体随侍皇上的张廷玉,你说谁更难做出准确判断?也就是说,邬思道跟身在其局的众多厉害角色们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邬思道谋思精巧,洞彻人心,看电视时不禁让观众拍案叫绝。但事后细想,就像刀尖上起舞,河边上行走,受伤和湿鞋是迟早的事,并且真实中不可预测到的变数太多,人心的变化更多,这种谋略就感觉略显不足。
在电视剧中就剧情而论是佟国维更胜一筹
太子胤礽为了按期归还国库银两,收下赃款,事情败露以后,康熙为了朝局稳定,不得已保护太子。但太子感觉自己地位仍然岌岌可危,又与康熙妃子私通,被康熙抓了现行,盛怒之下,又收到八阿哥一党的模仿太子笔迹调兵逼宫的手令,康熙遂乾纲独断废黜太子。
回京之后,康熙明诏众阿哥、众大臣重新选举太子,八阿哥一党暗中联络上书房首辅大臣佟国维,想通过他联络百官支持。没成想,隆科多在议举新太子之前,向康熙举报佟国维串联百官推举八阿哥一事。
康熙皇帝为了瓦解八阿哥一党势力,做了一些特别的安排
尤其是提升十四阿哥胤禵任职兵部一事,大家觉得可能难以理解,连电视剧中的旁白也说得是令人难以理解,十四阿哥作为八阿哥一党成员,这不是又增加了八阿哥一党势力吗?
其实不然,康熙皇帝这样安排的同时,又册封了十四阿哥的生母为皇贵妃,这样两手安排,直接取得的效果,就是让十四阿哥也有了夺嫡之心,生母位高,自己手握兵权,你还会真心听命于一个被康熙皇帝无情打压的八阿哥吗?
后来事实也证明,十四阿哥自此也有了夺嫡的野心,尤其是被任命为大将军王之后,更明面跟八阿哥打擂台,以求赢得皇帝的圣心。康熙皇帝手段非凡,刚柔并济,让朝局始终处于平稳状态,保证了四阿哥胤禛的顺利继位。
朝廷能臣的代表王老师
他是太子的老师,是个学士,自己一生的作品就是太子,他穷尽办法帮助太子变成皇帝,这里面不仅有恩师的角色还有一个义字在里面。
可能他的没有从大局出发,他只以太子为中心,太子的品行他最清楚,太子的行为他最知晓,不到最后他都没放弃,他的才能在电视剧中没怎么体现,只是讲他怎么帮太子,但是我想说,在那种环境下,太子能做40年太子,能度过一次次难关帮他的是王老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