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写事迹材料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育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1
作为一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体育教师,我能够虔诚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多年来,我用自己的赤忱换真情,谱写着平凡灿烂的人生。
一、加强学习,争做研究型教师
做为一位教师,我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练习工作的同时,我能够把自己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以不断进步自己。取得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能主动定阅《体育教学》等杂志,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能够捉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听公然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进步自己。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规范自己,建立良好形象
体育工作是我人生中驿站,也是体现我人生价值的最好平台。工作中,我坚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规;我酷爱那运动场上嬉戏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同等、公平正确对待,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努力进步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在工作中重视改进教学方法,进步教育教学水平;我尽力与同道弄好关系,相互帮助,维护学校荣誉;对本身的要求也不放松,建立体育教师的形象,规范穿着,普通话教学规范健康,举止文明有礼貌,严格要求,重视身教。对自己的要求力争到达最好。
面对特殊的孩子,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课前预备,备好课。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能应用自若,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本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爱好、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和场地。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在低年体育课中我安排了各种游戏来引导学生如何上好体育课;中段学生我主要是将教材融入游戏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高段学生我主要以进步学生运动能力,技能技术水平来展开教学。我每备一堂课就先备场地,再备器材,然后活用处地器材来备教材,我的'课堂教学已深受同学们的爱好。酷爱学生,同等的对待每个学生,让他们都感遭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也激起了我的工作热情。
三、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做奉献型教师
在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我还负责校田径队的练习。由于学生的特殊情况,要取得好成绩有着很多困难。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对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症下药,构成了一套合适我校特殊学生的练习特殊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得到校领导的肯定。记得那年为了带领学生参加特奥会,为了取得好成绩,我制定了好多套练习方案;为了不耽误运动员的练习,我克服了好多困难坚守练习,没有向学校领导提出一点特殊要求;也记得带领二十个特殊的孩子到上海、到日本参加比赛时的酸、甜、苦、辣……辛劳的付出终究有了回报,我所带的这个团队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为祖国争了光,为抚顺争了光,为学校争了光。这样的成绩是可喜的,还有的学生打破了记录,遭到市领导的表扬。为此我也被评为优秀教练员。至今,我都没法忘记那场世界范围内的比赛,面对各个国家的队员,我传递给我们队员的是自信,是勇气,是关爱和信任。由于我们有平时的付出,由于我与队员有平日的默契,所以,我们面对对手,从容自信。终究取得了成功,这次成绩载入了抚顺的史册,也牢牢记在了我的心里。我从中收获的是,勤勤奋恳做事、塌踏实实做人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为了教育事业,为了特殊教育,为了这群特殊的孩子们,我将无怨无悔,爱洒操场,倾情体育!
四、爱洒操场,增强学生体质
阳光体育,全民健身。作为特殊学校的孩子,他们也应当得到一样的机会。天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在我校弄的风风火火。每个学生都自觉的加入到大课间活动中来。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作风、陶冶情操。寒来暑往,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天天的大课间中,都可以看见我的身影。为学生示范,纠正学生的动作,一个个动作中流露出的都是对这些特殊孩子的关爱和期待。
花开总有蜜蜂来。我的扎实、踏实和务实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自己也被评为抚顺市优秀教师等荣誉。那种满足感唆使我更加努力探索,勤于实践。同时积极参加市进修学院组织的各项体育培训活动、比赛活动,渴求知识的弥补和给予。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创造性的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使我的工作有所开辟,有所进取。
体育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2XX,1981年出生,本科,任教五、六年级体育,参加教育工作十一年,担任我校的综合组教研组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多年来用自己的丹心换真情,谱写着平凡灿烂的人生。担任教研组长期间,通过稳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以教研带教学,以比赛促竞赛,竞赛辅导和常规教学齐头并进之路。
一、教学研究,齐头并进,做研究型教师
她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把剩余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以不断提高自己。xx年取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主动订阅《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杂志,参加网络芦花博客教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撰写的《石头趣》获教学设计全国二等奖,《农村小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探索》和《体育课中常见的七种腹痛》获全国三等奖;《做好“情美活实”让体育可充满快乐》和《农村小学德育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获区一等奖;《浅析“特质学生”融入体育课堂的对策》等4篇文章获区二等奖或在杂志上发表。负责或参与的课题在获市、区获奖。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她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成绩:基本功比赛获市第二名;优质课《小兔子乖乖》获市三等奖;《石头趣》获区一等奖并上挂衢江教育网;《原地侧向投远》获区二等奖。
二、严格管理,率先领范,打造强健团队
满怀一颗学习的心,她走上了教研组长岗位。在工作中率先示范,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她一定做到。敢作敢为,从不感情用事,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综合组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前进,在她的带领下,连续三届被评为校“优秀教研组”。教研组的建设方法形式被其他学科组所学习、借鉴。
1、打造合作学习型教研组,构建教师发展的强力团队
综合组的21位老师们在她的带领下,发扬勤恳工作,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树立了良好的组风,老师们彼此感情融洽,是杜泽小学“最团结的教研组”。在合作的进程中,“由老带新,互帮互学”的“青蓝工程”在组内持续进行。组内教师近年来4篇论文在全国获奖;26篇市区获奖,优质课12次市区获奖;基本功、才艺9次省、市区获奖,8人次获优秀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整个教研组形成了“我很重要”的组内氛围,“我们一起发展”的合作理念,教研组呈现自主、合作、竞争的良好态势。
2、立足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
她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全组老师虚心好学,年轻教师成长迅速。虽然综合组很多老师任教的学科不同,但是毕竟学科之间也有共性,大家以沙龙的形式研讨,各抒己见,形成共识。推出的每一堂优质课都是通过教研组老师的深入探讨,汇合多人意见,不断修改而形成的,所以多位老师在能在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比武连续两届获一等奖。
3、建立芦花博客,追求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芦花工作室成立已经三年,吸引了很多的青年教师加入,为师教搭建了交流、发展的平台,同时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成为我校一大特色品牌。每位成员在工作室的研修中都能做到敏于发现、善于反思、敢于创新、精于积累,走自主发展的专业化成长道路。组内老师的博客获市网络教研三等奖。
4、特色活动和常规教学齐头并进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她带领组内教师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开展了11个特色项目,分别是:田径队、围棋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合唱队,铜管乐队,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在这些兴趣小组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乃至全国的、省级的比赛,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16人次全国获奖,159人次省、市区获奖。
三、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做奉献型教师
在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她还负责校田径队的训练。由于我们学校运动场地小、运动设施不齐,要取得好成绩有着很多困难。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她深入研究,对症下药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训练特殊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得到校领导的肯定。记得那年还处于哺乳期时,为了不耽误运动员的训练,她仍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坚守训练,没有向学校领导请示休息;也记得在跳远动作示范时脚踝扭伤被打上石膏两星期后回来继续坚持训练辛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她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区田径赛21个代表队的最后一名到团体总分的第九名,再到10岁组区田径赛团体总分第一名,11岁组团体总分的第五名。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超过了部分城区学校,这样的成绩是可喜的,破了记录,成为我们杜小建校百年来的最好成绩,受到局领导的表扬。为此她也被评为区优秀教练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总是垂青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的老师。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她始终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为了学校的教育事业,为了祖国的花朵,为孩子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南站有个亦美健身房~在再就业计算机培训的楼下~两层的~一层乒乓球和跳操的地方女更衣室和洗澡地方~一层健身器材男更衣室洗澡地方~每天两次健美操一次愈加~环境还可以~月卡120年卡700多~学生只有月卡70~
国际健美联合会现有168个会员国,亚健联有36个会员国,是最大的国际和亚洲单项体育组织之一,健美运动也是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这一延缓人体肌肉衰老速度最为有效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国的健美运动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在各地蓬勃开展。
1986年中国举重协会成立分支机构健美运动委员会,中国于1985年11月加入国际健美联合会(英文缩写IFBB)国内现有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二个计划单列市,四个行业体协和国家体委的六所直属体院开展健美运动。健美项目已列入中国大学体育统编教材。自1994年以来,中国健美协会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重要健美赛事和会议。目前国内现有国际级健美裁判2人,国家级健美裁判22人。
为推动和发展中国大众健身健美运动水平,中国健美协会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中国健身**大赛、全国健美俱乐部排位赛、沙滩健美暨健身风采大赛。根据健身市场发展的需要,协会还定期举办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健美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健美组织实行等级评定。
(1)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将健美运动引入中国的推广人:赵竹光(上海人,1907~1991),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
第一家健美组织:1930年创办的上海“沪江大学健美会”。
第一部翻译的健身专著:1934年由赵竹光先生翻译出版了美国列戴民编著的《肌肉发达法》一书。
第一家健美研究会:1939年8月,由赵竹光、曾维祺和陈宪蹊三人成立的“肌肉发达法研究会”。
第一家健美学府:1940年创办的“上海健身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运用教学方法来指导健美锻炼的学府。
第一本健美专刊:1940年7月,由赵竹光任主编的《健力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次中国市级健美比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由现代体育馆、上海健身学院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联合发起举办了由20余人参加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
第一位市级健美比赛全场冠军:1944年6月7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举办的上海健美男子比赛上,现代体育馆学员柳颙庵荣获全场冠军——“上海先生”称号。
第一位华人健美冠军:原国家举重队总教练黄强辉,1951年4月13日在他21岁时获得印度尼西亚全国健美冠军。
第一本全国性健美杂志:1980年底由《体育报》社编辑部主办的《健与美》杂志正式创刊。
第一届全国健美邀请赛:1983年6月2日~4日在上海举办的“力士杯”男子健美邀请赛。有9个单位的39名运动员参加。
第一个赞助健美比赛的企业:1983年上海体育用品厂,以“力士牌”杠铃等产品著名,出资举办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男子全场冠军:1983年6月2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江苏运动员朱来喜获得男子健美全场冠军。
第一次以观摩员身份列席国际健联的中国代表:1984年10月,应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的邀请,国家体委派了许放和娄琢玉二人,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
第一位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4年10月在第38届国际健美联合会年会上,国际健美联合会对娄琢玉先生在中国开展健美运动和对国际健美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向他颁发了国际健美联合会的“功劳荣誉奖”。
第一位穿比基尼参赛的运动员:1985年5月20日,在哈尔滨市第2届健美比赛中,女运动员孙恒身着自己设计的黑色比基尼参加了比赛,成为中国穿比基尼登台比赛的第1人。
第一位到中国传播健美运动的国际健美联合会高级官员:1985年6月2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国际健联主席本韦德先生为中国健美运动员、教练员和健美爱好者讲授有关健美运动方面的知识。他重点讲述了健美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力量和营养之间的关系;女子健美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现状等问题。
第一批获得国际健联奖励的人员:1985年6月在北京,国际健美联合会主席本韦德先生为在发展中国健美运动中有突出贡献的陈镜开、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刘英、胡维予、张铁民、徐吉华和宋金亮九位同志颁发了奖章、奖状和荣誉证书。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的组织机构:1986年10月,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成立,成为领导健美运动的专门机构。曾维祺被选为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戚玉芳、裔程洪、孙玉昆被选为副主任;赵竹光被选为顾问。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主管全国性健美比赛,指导和推动群众性的健美运动。健美运动委员会下设裁判组、教练组、科研组和女子组。
第一任中国举协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1986年10月曾维祺被选举为首任中国举重协会健美运动委员会主任。
第一次增设女子健美比赛项目:198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四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增设女子个人比赛项目。
第一位全国健美比赛女子全场冠军:1986年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四川运动员陈静获得女子健美全场冠军。
(2)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对全国健美混双冠军:1986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邀请赛上,深圳运动员冷高伦和钱跃莲获得男女混双第一名。
第一部管理中国健美运动的法规文件:1987年4月23日原国家体委颁布了《举办健美竞赛、表演和训练班的暂行规定》。
第一期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1987年10月4日由原国家体委举重处和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在安徽屯溪市举办了全国健美裁判员训练班。
第一届全国健美锦标赛:1987年10月14日~17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了全国第五届力士杯健美锦标赛。前四届力士杯比赛均属于邀请赛,从本届开始国家体委将一年一度的“力士杯全国健美邀请赛”正式改为“全国健美锦标赛”。
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1987年10月24日~26日在山东省淄博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全国健美冠军赛。
第一家大型健美训练馆:1987年香港区启棠先生在广州开设“悦威健身中心”,该中心引进了百台先进的健美和健身器械,包括多功能和单功能的健身器以及跑步机、划船机、按摩机和蒸汽浴等,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健美界训练工作的革新,结束了只靠杠铃、哑铃等传统器械的时代。
第一本由国家体委批准正式出版的健美竞赛规则:1988年2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了《健美竞赛规则(试行)》(1987)。
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领队:以国家体委举重协会中国健美运动委员会古桥秘书长为领队,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1988年10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黄金海岸城举行的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男运动员:1988年10月第42届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黄金海岸城举行,来自44个国家的10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运动员孙伟毅(上海)、何玉珊(北京)参加了雏量级和轻量级比赛。
第一位个人出资赞助运动员参加国际健美比赛的人士:杨敬民(辽宁)。
第一位国际健美裁判员:1989年古桥先生被国际健美联合会批准为国际B级健美裁判员,这是中国第一位国际级健美裁判员。
第一批健美国家级裁判员:田振华、牛爱君、张盛海、张巍、谷忠德、马长生等。
第一次全国健美比赛设立“特别单项奖”:1989年全国健美冠军赛根据国家体委审定的最新《健美竞赛规则》中“全国健美冠军赛可设特别奖”的规定,在研究分析中国健美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最佳表演奖”、“最佳动作配乐奖”、“男子最佳小腿三头肌奖”和“女子最佳腹肌奖”四项特别奖。其目的旨在促进中国健美运动向着表演性、艺术性、全面性发展,以求尽快接近世界水平。
(3)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田振华(北京)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田里(浙江)
第一任中国健美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杨敬民(辽宁)
第一任中国健美集训队总教练:杨敬民(辽宁)
第一届中国先生**大赛:'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次比赛依照国际奥林匹亚先生、**的比赛方式进行。与以往健美比赛最大的区别就是运动员不分级别同台角逐。次届参赛者均为1992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各级别前三名获得者。
第一位中国健美先生: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杨新民荣获“中国健美先生”称号。
第一位中国健美**:1992年11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92“利斯杯”首届中国先生、**大赛上张萍荣获“中国健美**”称号。
第一批健美先生、**称号获得者:1993年6月12日国家体委根据《健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规定,授予张惠明(江苏)、杨新民(山东)、李根勤(陕西)、王力劲(煤矿体协)、顾晔(江苏)、易康明(安徽)、曲智进(火车头体协)和甘清春(冶金体协)等8名健美运动员“健美先生”称号。授予崔武生(江苏)、纪明丽(山东)、魏媛(煤矿体协)、张海洪(天津)和翟美玲(西安)等5名健美运动员“健美**”称号。
第一位“亚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993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界望高资深的老前辈娄琢玉先生被亚洲健美联合会授予“亚洲杰出贡献奖”,成为亚洲地区接受此称号的第一人。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的女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中国首次派出张萍和许勤华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位在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3年11月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业余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张萍获得第十名,成为亚洲地区唯一入选的队员。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为尽快提高中国健美运动水平,推动健美运动,加强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于1994年7月在北京成立。由中国健美协会直接管理的这支明星队,共有队员15名,分别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和行业体协。他们都是活跃在中国健坛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的优秀健美运动员。该队平时分散,赛前集中,除担负全国巡回表演任务外,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健美比赛。
第一任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队长:队长是巍媛(煤矿体协,女);副队长是杨新民(山东,男)。
第一支中国健美明星(国家)队运动员:张海洪(天津,女)、张萍(上海,女)、许勤华(上海,女)、顾晔(江苏,男)、易康明(安徽,男)、邵忠文(安徽,男)、纪明丽(山东,女)、李根勤(陕西,男)、陈佳民(沈阳,男)、赵英军(广洲,男)、曲智进(火车头体协,男)、王力劲(煤矿体协,男)、秦成勇(煤矿体协,男)、甘清春(冶金体协,男)。
第一次举办洲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8月26日至29日亚洲健美锦标赛在广东东莞市举行。这次大赛包括第十一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第八届亚洲混合双人健美锦标赛和第五届亚洲男子职业——业余健美锦标赛三项赛事。
第一对在世界混双健美比赛中取得最好成绩的运动员:1994年11月7日在瑞典博朗市举行的’94世界女子和混双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选手纪明丽、顾晔获得第十名。
第一次举办国际性健美大赛:1994年11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了国际健联男子业余健美选手最高级别的大赛——第48届世界健美锦标赛。来自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名健美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选手王力劲获得70公斤级第九名的好成绩。
第一个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1995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中国健美协会训练基地”。
(4)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亚洲男子健美冠军:山东健美运动员秦承勇,1995年8月23至28日在中国重庆举办的第31届亚洲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75公斤级冠军,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亚洲健美大赛中摘得的首枚金牌。
第一位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运动员:1995年12月3日在日本关岛举行的第4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陈佳民获得65公斤级第八名。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健美大师”称号的选手。
第一位国际健联执委会资深委员:1996年1月国际健美联合会公布了该会执委会最新名单,共计28人。其中有中国健美前辈娄琢玉先生。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行了首届中国健身**大赛。大赛从10月份开始分别在深圳、天津、杭州、大连、西安、成都六个分区进行了预赛,筛选出38名优胜者来广州参加决赛。经过再次淘汰,选出10人参加总决赛。比赛项目有“健美形体”、“徒手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健骑机操”和“健身知识问答”。
第一届中国健身**大赛冠军:1996年12月2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健身**大赛上,北京选手刘令姝荣获本届大赛桂冠。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健身**大赛的运动员:1997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王丽君(陕西)和陈敏(广西)两名运动员参加了在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健身**锦标赛,引起了国际健美界的瞩目和好评。
第一个管理健美运动从业人员的基本的制度:1998年4月1日,中国健美协会颁发《健身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它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健身指导员技术管理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群众性健美运动的管理工作在制度化的轨道上又前进一步。它的施行,不仅能规范健美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保障健身健美爱好者的活动效益,而且激励健美从业人员对大众健美事业的热情,加快健身健美运动的普及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产业化的步伐。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领队: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领队为古桥先生。
第一任中国健美队专职总教练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新组建的中国健美队总教练为杨敬民先生。
第一支中国健身**代表队的运动员:1998年7月中国健美协会公布了新组建的中国健美(健身**)队名单,运动员有程丹彤、黄艳艳、王丽君、陈敏、易海燕。
第一位亚洲健美大师称号获得者:1998年8月29日至30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健美大师比赛(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选手参加)中,中国健美选手杨新民(山东)获得冠军。
第一次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全国健美锦标赛:1998年9月2日至5日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98“中国裤子城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首次直接与商家签约并成功举办的全国性健美锦标赛。
第一家个人品牌健身房:中国最早推行大众健身操的著名教练马华,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即“马华健身俱乐部” 于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开业。
第一位获亚洲健美冠军称号最多的运动员:张萍,从1990~1995年共获得6次亚洲女子健美冠军。
第一套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1999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成立了健身指导员考级教材编审委员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宋兆荣同志任名誉主编,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业务一部主任、中国健美协会秘书长古桥同志任主编,并委派河北工业大学郑庆继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田里教授、山西大学相建华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张盛海副教授执笔撰写,考级教材包括《健美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现代健身房服务指南》《健身法教程》。
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中国健美协会于2000年7月15日~25日,在北京首次成功举办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全国健美裁判员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名健身教练员、健美运动员参加了培训。教学组成员有古桥、田里、相建华、杨敬民、王宏、薛永阁和、程丹彤。
(5)中国健美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批国家级健身指导员:2000年7月15日~25日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期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培训班上,审批了田里、相建华、马长生、杨敬民等71人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
第一次由市级健美协会承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是由临沂市健美协会等单位承办,赛会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次在全国健美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2001年5月15日至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上,首次对参赛的运动员进行违禁药物检查。赛会根据国际健联亚洲区副主席、亚健联秘书长蔡保罗先生的提名和比赛仲裁委员的抽签,分别对5个级别的5名运动员进行了药检。
第一批亚洲B级健美裁判员:北京的田振华、刘福来、恩玉平、薛永阁,吉林的张巍,山东的谷忠德,浙江的田里、卢晓文,陕西的刘绍东,重庆的陈静,广西的周鹤轩,大连的范丽萍,新疆的卢跃萍,化工体协的牛爱君,火车头体协的马长生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张盛海等16人。
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2001年8月15日至20日在日本秋田举行的第六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上,中国健美运动员马志涛参加了男子65公斤级的比赛。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运动会健美比赛,也是国际健美联合会第一次点名邀请中国参加除世界锦标赛之外的国际健美大赛。
第一位亚洲健身**冠军:2001年9月6日至9日第三届亚洲健身**锦标赛在韩国斧山举行,中国选手程丹彤获得健身**160米以上级冠军。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国健美协会成功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填补了世界健身健美竞赛的一项空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计27名。
第一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冠军:2001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健身先生大赛上,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冀锋荣获A组桂冠,四川选手谢黎明荣获B组桂冠。
第一期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培训班:2002年8月4日~10日国际健美联合会授权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首次举办全国专业健美教练员(韦德训练法)培训班,共有学员297名。教学组成员:古桥、郑庆继、田振华、田里、张盛海、相建华、李庆华。
第一次参加亚洲运动会健美比赛: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王筱麟为领队,由教练员李庆华和运动员杨新民、张惠明、刘兴刚、林沛渠、曹雄杰组成的中国健美代表队,参加了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健美五个级别的比赛。
第一位执法亚运会健美比赛的裁判员: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首位国际健美裁判员古桥先生参加了健美比赛项目的执法工作。
第一次联合举办的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大赛:2003年10月14日~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来自31个省市的267名选手,参加了男子8个级别、女子6个级别、男女混双比赛项目和健身先生2个级别、健身**3个级别项目的比赛,这是中国健美协会首次将健美运动的两种竞赛项目安排在一起的比赛。
第一次允许自然人、法人和社会团体有资格直接报名参加的全国健美健身赛事:2003年10月14日~20日,2003年“豪晟杯”全国健美锦标赛和中国健身先生、健身**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该次比赛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行业体协、体院(校)有参赛资格外,各个健身俱乐部、社会团体、个人也可直接报名参赛。此举是中国健美健身竞赛体制的一次革新,意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真正“普及”健美健身运动,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健身俱乐部提供展示健美英姿的舞台。
第一位健美世界冠军钱吉成:2005年11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第5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中,钱吉成勇夺60公斤级冠军。
竞赛类别
(1)健美锦标赛
(2)健美邀请赛
(3)健美俱乐部赛
(4)健美先生、**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