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女改革发展变化感想400字

关于妇女改革发展变化感想400字,第1张

有人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女人漂亮了,中国女人洒脱了,中国女人更加倩丽了。此话不无道理。

烫发、披肩发、马尾发,锔油、染色、装饰,呈现出随心所欲各异的发型;裙衣、健美裤、牛仔装,面包服、羽绒服、时尚暖装,观念的更新服饰式样姹紫嫣红;时尚鞋帽、手挎包、各种首饰以及随手携带的各种装饰品、日常用品,打扮着中国女人真正地“洋”起来了。

尽管民间对衣饰习俗有种“穿衣戴帽个人所好”的口头禅,但从时代的变化和时代文化背景看,人的衣饰习俗永远也脱不开时代文化的影子,脱不开一个时代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烙印,真正要体现出“个人所好”不是有简单的想法就能达到。一个时代的衣饰习俗永远会受到这个时代审美意识趋向、思维意识变革、时代文化发展潮流所约束。

1978年底,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绘制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带来了中国社会崭新的思维模式。人们的激情,刹那间爆发出来。改革开放,注入新中国成立后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的思想意识,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的大变革。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解放思想,转变意识”,走出去请进来,“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行”成为人们的共识。

意思的变革、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审美趋向的变化,也给我国的衣饰习俗带来了理念和思维的冲击。男人们变得帅了,女人们变得倩了。

但从女人衣饰习俗的变化,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一个开放的中国已经走向世界。

俗话说,“得女人者得市场”,女人的“爱美之心”永远主导着一个市场经济的中国的时尚和流行走向,也主宰着一个开放中的中国的衣饰习俗。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穿军装引以为豪的岁月已经过去,“不爱红装爱时装”的岁月成为改革开放后女人的时尚理念和追求。

70年代化纤布普及,80年代毛呢料的出现,90年代出现了坚固尼、健美尼、真丝、仿真丝料面世等等,折射出时尚时装风行城乡的影子。

改革开放初期,喇叭裤、直筒裤曾风靡一时,在当时被认为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的“奇装异服”,虽然在社会上一度引起争议。但任何争议也阻挡不了开放的潮流。中山装、学生装从款式、面料到色彩都开始讲究美的学问了,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女青年的喜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入80年代后,布料质地的优美,花色品种的丰富,服装款式也繁多起来。茄克衫、T恤衫、大衣、旗袍、休闲服、西装相继流行。女子夏令时兴穿裙,形式多样,上衣时兴镶花边、锈胸饰。西装在青年男女中开始流行,成了民间常见的衣着,高档西装成为社交场合的礼服。

开放的脚步进入90年代后,女性裙装达到盛期,穿裙子成为社会女性的时尚。未婚女子穿短裙、超短裙、迷尔裙,色彩各异。中青年女子也流行长裙、连衣裙。在今天,裙装已成为女子不可缺少的重要服装。

改革开放也带来了女人头饰的革命,同时各种装饰品开始流行。在我国城乡女人戴耳坠、项链、戒指等首饰成为时尚。发式习俗成多样化发展,烫发、染法成为女人的喜好,披肩发、学生头、马尾式、蘑菇头、返翘等等发型各异,尤其女青年发型亦趋多样化。女人崇尚化妆、保健等爱美追求已成为社会时髦。

从国人的衣饰习俗看,改革开放之前的近三十年,我国的衣饰习俗基本走的是打破传统,限制洋味,国货改造,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路子,这也是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背景、文化审美需求在那个时代的反映。

二社会地位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妇女的参政意识增强,从政人数增多,议政能力提高,参政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中国宪法规定,中国的女性与男性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平等参加管理国家事务和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等。

改革开放后,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宪法和其他法律进一步规定妇女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切实保护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女性在政坛更加活跃起来,积极进取地参加政治活动的同时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可见一斑。从女性经济地位方面来说,女性经济地位的获得在于他们的经济独立,而女性经济独立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女性劳动就业全市妇女获得并保有财产权利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也是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先决条件。

三教育

从女性教育地位方面来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教育民主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无论从入学率而言,还是从层次上来看,都有十分显著的提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加油已经成为一项基本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为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10]女性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了女性教育体系的构建,进一步促进了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同时也为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的。

在家徒手健身就可以。

1普通俯卧撑,锻炼胸肌和肱二头肌,一组15个,做3组,

2腿放在凳子上的俯卧撑,腿高手低的俯卧撑能锻炼到胸肌的上半部分,增加胸肌饱满度。一组12个,做3组,

3钻石俯卧撑,两只手合并靠近胸前,大拇指相靠,锻炼到胸肌中缝,一组做10个,做3组。

3仰卧起坐,锻炼腹肌和核心力量,一组15个,做3组。

4俯卧两头起,提高身体核心力量和腹肌,一组做15个,做3组。

5深蹲,锻炼到大腿肌肉和刺激臀部肌肉,一组做20个,做3组,

6原地纵跳,提高弹跳力和弹性,一组做15个,做3组,

7高抬腿,提高腿部力量和爆发力,一组做30秒,做3组。

随着 社会 的高速发展,各种潮流元素大量涌入服装市场,正在一步步重塑年轻一代的审美观。伴随着穿衣自由旗帜的高举,各种私密性极强的造型也开始变得日常化,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作为00后,吊带似乎都成为了基础款单品,小S女儿晒照,身穿吊带,仿佛提前进入夏季,轻薄的服饰直接暴露她孱弱的体态,单薄的身形看着像是瘦身太过,透出一股不 健康 的感觉,脸上更是苍白没气色,哪像15岁的学生。

审美观大大改变,吊带成为基本款

传统的审美观念里,服饰传递的一直是秀而不露的含蓄美,但是随着西方各种潮流元素的大量涌入,年轻一代的审美观念被大大改变。造型上的推陈出新,服饰上的更新换代,让他们的造型充满了新奇感。小S女儿晒出一组日常家居照,照片中她身穿一款吊带上衣,从款式来看,私密的内穿款已经衍生成不折不扣的外穿款。在原本的设计上,保留了基本款式,但是进行了色系上的创造性发展和细节上的打磨改造,利用印花来填充空白部分,让原本的私密款变成了日常的款式,领口处利用荷叶边的剪裁进行细节性的勾勒,迎合少女审美。不过她这个一脸迷离,眼神朦胧感觉和小S晚上醉酒后那个状态一模一样,不知道是瘦身太过还是怎么样,看着真是没精神。

注重色块搭配,造型趋向简约

伴随着审美观念的变革,在造型中,人们已经逐渐摒弃浮夸,开始注重简约性的打磨。去繁求简的突出体现就表现为色块的选择,在一套造型里,色系的组合搭配直接决定造型的活泼程度。比如亮色系的组合,可以焕发生机,而浅色系的组合,通常传递一种清冷高级感。小S女儿的审美就十分韩系,大色块集中在黑白灰以及米色,在经典的审美中,寻求个性的显露,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她的造型中不可能有太多幼态的展现,毕竟她的审美聚焦在了大气简约感的体现,相对更高层次的审美,完成了风格的重塑。

温柔的米色可以弱化人的气场,上身后突出女性的柔美气质,而小S女儿身上这件米色的针织衫,就以基本的版型着手,没有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所以上身后这种随性的家居感会更加浓烈,穿出了浓浓的韩系风味,不需要太多的装点修饰,在简约中释放个人的气质魅力,只是这种不带任何年龄属性的穿搭,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人的年龄感,所以尽管还是15岁,但是她身上的年龄感表现地一直不是太强。

强化比例塑造,突出身材优势

对于高个子女生来说,比例感是她们的最大优势,所以服装搭配中一定要尽可能利用单品来突出强化个人的优势。小S女儿显然也是精准把握了个人的身材特点,所以每次的造型都会突出腰线,比如这种基础日常的休闲搭配,也会利用短款上衣来达到比例强化,释放曲线的特点,整个人的比例感,通过上短下长的搭配,完美地得到了强化。

一整套黑色系的运动装,她选择了修身性极强的健美裤,放大腿部的曲线,塑造纤细笔直的视觉效果,进一步突出放大个人的身材比例感,这也充分说明了她对于造型的了解,所以注定不会有太多幼态感的呈现。

很多时候,我们过分注重造型和年龄的贴合性,反而容易穿出穿搭误区,不如从身材特征,个人气质出发,或许才能充分展现自信与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体、个人在县城建造大量房屋和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尤其1984年以来,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入了建房高峰期,用地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随着该县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连江对外联接通过增至5条,一步跨入“高铁时代”,成为福州市规划的大都市区的组成部分。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58平方公里扩展到2010年的13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已达27平方公里,县城公园面积从2000年5000平方米扩大到2010年的12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努力构建一个有活力、生态型、有滨江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坚持“向东向南沿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完善城市的县域服务中心功能,中心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市构架有效拉开,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人民广场、江滨公园、玉泉山公园、“五大中心”、连江火车站及站前广场投入使用,马祖路、文笔东路、金安路等新区路网基本完工。健全完善、园林景观、水体管网、亮绿工程等市政设施设施,以路网的不断延伸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健全提升城市品位。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县域中心城区建设。对接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县域中心城区规划,科学整合凤城、敖江、江南资源,有序推进向浦口、东岱拓展,完善城市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各类发展规划,提升城市产业水平、人口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区管理,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整体推进”思路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推动城区向东向南沿江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城市主干路网,扎实推进丹凤东西路、文笔路、北江滨东西路、南敖江路、朝晖路、南江滨路、敖江路四期、连江火车站、琯头江滨大道等路网建设,做好104国道的过境道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拓展城市发展框架。健全完善市政设施、园林景观、亮绿工程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 连江的风俗人情淳厚朴素,独具特色。传承文明的节日习俗、地域浓郁的生活习俗、源远流长的生产习俗、独具色彩的人生习俗以及会聚人文底蕴的交际习俗,共同构成了连江风俗人情的基本内容。

主食

该县主食以稻米、甘薯为主,杂以麦和豆类。沿海地区以甘薯为主,杂以米、麦、豆类,多数早餐稀粥,午、晚餐干饭。农忙时三餐均为干饭,午前午后各加点心一餐。沿海渔民渔汛季节,爱吃糯米干饭或大米、地瓜稀饭,饮家酿酒。副食品主要是:各类蔬菜、豆制品、肉类、蛋品和海产品。佐料有花生油、茶油、菜油、猪油、酱、鱼露(虾油)、糖、醋、酒、盐等。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居民一日三餐粗饭淡菜已很满足,逢年过节或喜庆之事,才宰鸡杀鸭做几道菜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以大米为主,杂以面粉和复制品。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日益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肉类、蛋品、水产品、奶品逐渐增多,粮食用量逐渐减少。富裕之家开始讲究三餐营养搭配。

风味小吃

连江县风味小吃丰富多彩。主要有鱼丸、扁肉(馄饨)、肉燕、肉面、拌面、牛杂、卤味、油饼、麻蛋(麻球)、蛎饼、锅边糊、炸芋糅、春卷、煎包等上百种。连江鱼丸、鱼面,历来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鱼丸以新鲜鱼剁碎拌薯粉为壳,以瘦肉等为馅,捏成乒乓球大小丸状,富有弹性,香脆可口,畅销福州及各县。20世纪80年代后在上海成为抢手货,风靡外滩。鱼面,以新鲜鱼剁碎搅拌薯粉手工制作而成,松软香脆,是酒席宴会常用佳肴。20世纪80年代后,流行药膳小吃,在禽畜肉类或鱼类中加枸杞、当归和桂圆等补品或中药炖煮。

嗜好

连江县群众历来喜欢饮茶,当地产的绿茶以清明、清明前采摘的“清明茶”、“明前茶”尤受欢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饮用可乐、果汁等饮料。20世纪80年代后咖啡成为待客上等饮料,并时尚矿泉水,但茶仍为主要饮料,中、老年人尤喜饮茶。

县内百姓喜饮家酿酒,以橘米黄酒为主,沿海夏天多饮地瓜烧制的白酒。20世纪80年代后啤酒消费呈逐年上升势头,饮酒习惯有所改变。

服 式

清及清前,汉族男装多上为对襟衣,下为扭裆裤;女装上为偏襟衣,下为扭档裤;殷富商绅及教师才有穿长衫、马褂。衣裤布料多系手织棉布和苎布,色调单一,蓝、黑为主;少数人用丝、绸、缎等缝制。畲族服装独具特色,男服与汉族基本相似。只在衣襟和袖口饰以镶边;女上身着凤凰装,襟、袖都用五色花线镶边,腰束红蓝相间带穗的丝织彩带,肚前围四方绣花镶边围身裙;下身穿短裤,腿裹红布条。

民国时期,城镇开始流行中山装、学生装和女旗袍。布料有卡其、斜纹、府绸、香纹纱、阴丹士林、厂布、呢绒、哔吱类;少数人开始用羊毛线编织衣裤。

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除传统款式外,新添有:列宁装、工作服、捷克衫、棉衣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流行草绿色、**、灰色的军式便装和军大衣。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注重服装的质料、色调、款式和名牌,男女服装不断变化,色调鲜明多样,有西装、运动服、皮衣、风雪衣、外套、蝙蝠衫、牛仔衣、羊毛衫、兔毛衫、夹克衫、呢大衣和新式旗袍等。裤式有:喇叭裤、直筒裤、西裤、健美裤等。裙式有;百褶裙、三角裙、背带裙、背心裙、牛仔裙、超短裙等,连衣裙曾风行80年代中期。各种服装用料有:晴纶、毛料、人造丝绸、人造革和真丝、皮革等。

鞋式

清末,男子穿圆口布鞋,农村普遍穿木屐,夏夜走路响声清脆。女子穿圆口绣花牲,老妇穿小脚尖头绣花鞋,平时农妇多穿草屐。民国初期废除女子缠足,年轻的女子不再穿绣花鞋。男子开始时尚绑带球鞋、雨鞋,少数富家男子穿皮鞋。新中国成立后,鞋类款式随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变化,有球鞋、雨鞋、解放鞋、松紧带鞋、皮鞋、塑料凉鞋、各式仿皮鞋等。20世纪80年代始流行旅游鞋、登山鞋,但最普遍的还是皮鞋和塑料凉鞋。农民下地劳动开始穿长筒雨鞋。

发型

清代,汉族男子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戴碗帽。未婚女子齐眉梳单长辫;已婚女子梳髻。清末,境内革命党人已先剪辫,至民国时男子普遍剪辫。男式发型多“海军式”,戴呢帽。子发式有齐腰双长辫、羊角辫。畲族女子发式别具风格:未婚结发辫,已婚梳凤凰冠(螺式盘龙髻),发束绒线(年老扎蓝线、年轻扎红线)。新中国成立初,汉族中青年男子理“一片倒”和“三七开”发型。流行戴解放帽或工程帽,老人剪平顶发型。戴风帽、猴帽、棉帽。老年妇女皆梳髻戴黑绒帽。儿童戴风帽。20世纪80年代男子多理分头和平头,青壮年女子多为齐耳短发,有的烫发,少数青年男女讲究梳理港式、广式发型。

首饰

新中国成立前,女子梳髻时尚插银簪、银剔、银花、银耳扒,手戴银镯、银戒指,耳戴银耳环。富家女子戴金环、金戒指及珍珠、玛瑙玉镯、翠玉等首饰。畲族妇女喜插银钗、别银针,未婚女子戴耳环,已婚女挂耳坠。50~70年代,汉族女子已不时兴戴首饰。20世纪80年代后。女子戴首饰又开始普遍,也有男子佩戴饰品。

行旅

清代以前,连江县水路交通以乘木帆船、舢板为主。民国时闽江、敖江已有机动轮船。陆路靠步行。少数人坐轿或坐篼。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短途仍靠步行,中长途多以自行车、汽车、机帆船、轮船代步。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十分普及,城乡男女上下班及下田劳动、送肥料、点心等均骑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中期摩托车成为代步工具日渐风行。后期人力三轮车充塞县城,既载人又送货,直抵家门。出远门旅行则有汽车抵福州或马尾,然后再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到各地,十分方便。 连江的先民从外地迁移到连江这块钟灵毓秀的沃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们选择敖江流域和丹阳、蓼沿、东岱、透堡等地的江河两岸土地肥沃的地方群居栖息。那个时期,人类已经进入母系或父系的氏族社会,开始磨制石器、制作石镞,制造弓箭,烧制粗糙的陶制器皿。

从全县文化遗址大普查来看,已发现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刀、石斧、石锛(古代人用石片磨制成的耕作器具)、石镞(古代人用石片磨制成的箭矢,即箭的前端部分)、石环以及印有方格纹、席纹、几何纹、篮纹的陶器和化石标本380多件,经福建省文物部门专家分类鉴定,确认是新石器晚期和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主要分布敖江、丹阳、蓼沿、潘渡、东岱、透堡等6个乡镇沿江、溪两岸30个村庄的荒山、岭地。其中东岱镇的云居山文化遗址面积最广,分布范围约10万平方米,是连江先民最多的聚居地。

古代窑址

窑址,是制作陶、瓷器皿的生产场地。连江早在南朝至宋代就开始发展陶瓷生产,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宋、元、明、清时代就已驰名中外,是福建省四大窑系之一。连江生产的陶瓷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还珍藏连江浦口龙窑生产的青瓷、白瓷和黑釉精品。

全县各地较出名的有江南乡的魁岐、己古窑址,官坂的塘里窑址,长龙镇的真茹窑址,透堡镇的馆读窑址和浦口镇的浦口窑址。规模比较大的为魁岐村南山窑址,分布五个山丘,范围4000多平方米,陶瓷场地堆积层厚度达3米。从该窑址采集到的瓷器有碗、碟、盏、瓶、罐等生活器皿以及支圈、匣钵、垫座等窑具。陶瓷纹饰有印花纹、凹弦纹、篾纹以及卷草花卉等形状。釉色有青黄、青绿两种,经鉴定为南宋至元代时期窑址。

浦口窑址,以龙窑(龙窑:砖砌窑灶,窑长3050米不等,窑首设灶口,窑尾设烟囱,窑中叠放坯具,形似长蛇,古名龙窑。)为主,共有36个窑,号称三十六龙窑而闻名,分布浦口镇公路两侧十几个山丘和现中学所在地,范围1平方多公里,是连江古代瓷器生产窑数最多、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样的窑址。生产的陶瓷有黑釉、灰白、青花等,兼以生产彩色瓷,工艺、风格独特,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器皿制作形式多样化,除碗、杯、碟、盏外,还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的长颈瓶、圆唇撤口瓶、鼓腹瓶等数十种花瓶产品,窑窑各具一格。经鉴定为南宋至明代时期的古窑址。浦口窑址和魁岐窑址,同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和澳大利亚专家在定海湾联合进行水下考古,挖掘出土数千件陶瓷器,澳专家还实地考察了浦口龙窑,经分析、考证大部分是浦口龙窑生产的。

古沉船遗址

从闽江口至黄岐湾海域,古称甘棠港,是古今中外舟楫通航的主要航道,但由于古代没有航标设置,加上这里海域暗礁密布,船只夜航,经常触礁沉没。

据文物管理部门考察,先后在黄岐镇长沙村西南方1200米海域、筱埕镇蛤沙村东南方3500米海域和定海村250米海域发现11处古沉船遗址。从沉船点相继发掘陶瓷制品碗、壶、钵、杯、罐,端砚,铁炮,铜铳等水下文物3000多件,经鉴定系宋、元、明、清时期的沉船遗址。

1990年3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员柯莱德·克拉克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吉米·格林、技术员罗伯特·理查德,会同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研究员张威以及国家文物局文物处考古人员,在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和连江县文化局的配合下,带领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班学员11人,进驻该县筱埕镇定海村,对周围300米海域进行为时三个月的水下考古,摸清了该海域9处古代沉船遗址,从海底挖掘出陶瓷器皿等文物2000多件,以及许多沉船的残板,并拍摄了海底沉船分布地点和海底文物的录像,测绘沉船点与文物分布地形图,对沉船位置进行了定标、定点,成功地完成了定海水下考古任务。中澳双方联合撰写了连江县定海水下考古学术论文,当年11月在《世界考古学报》上发表。

1975年还在敖江大王宫出土了独木舟,现珍藏于福建省博物馆。 连江文物蕴藏量丰富。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征集和发掘部分文物。70年代后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征集和发掘工作,至2005年连江博物馆珍藏文物达4000多件,其中国家二、三级文物达2000多件,位列福州市五区八县之首位。

文物品种有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玉器、木雕、石刻、文具、货币、布帛、砖瓦、族谱、拓片等类别。大部分文物是从民间、寺庙、古墓葬、建筑工地、水下沉船遗址等征集或挖掘而来。

1993年3月凤城镇玉山挖掘1座宋代古墓,出土铁牛、石砚、石俑等文物97件。1997年6月县文物部门配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冯铭生对浦口宋代古陶瓷窑址进行考察、鉴定,采集100多件古陶瓷标本。1981年5月凤城北门群众建房挖基时发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连江铸造铁炮2尊。同年8月,东湖镇东塘村在荒废已久的何姓花园里挖掘出一坛古钱币,重达150公斤,其中有30多件宋代古钱币,系珍贵文物。1987年定海小学少先队员,先后捐献出宋至清代陶瓷文物800多件,学校设立文物展览室,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县文化馆配合福州市文管会,在筱埕镇大埕口村发掘晋代古墓葬3座,征集出土文物21件,其中陶瓷鸡首壶属罕见的文物珍品。

1990年在定海村征集“国姓府”(即明朝皇帝赐郑成功朱姓,故郑成功以“国姓”为标志,如“国姓府”、“国姓船”、“国姓壶”等等。)铜铳1件,经鉴定系民族英雄郑成功水师船所使用的小型火炮。珍藏在连江县博物馆,其复制品在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展出。 古塔和古桥是连江标志性建筑。

古塔:古塔主要有唐代天王寺瑞光塔、元代云居寺普光塔和明代斗门寺含光塔。

古桥:连江水陆交通便利,境内多河流,3公里以上溪流多达73条。据县志记载,连江有古桥149座,后随历史变迁,或毁于水火,或毁于战乱,或为现代公路桥所替代。幸存下来的46座古桥中,建于宋代的有8座,元代的有2座,明代的有6座,清代的有19座,年代失考的有12座。较为有名的有县城的通济桥、蓼沿的朱公桥以及官坂的塘边桥。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

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寒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衡水市深县大盘石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 、“食”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

的食品。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全市各个大小饭店全部爆满。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

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12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来看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0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12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12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

元,比2012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衣”

在“衣”的方面,从五六十年代的一片“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

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再到十万元”的发展。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2012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2012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

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

出40元,与2012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

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楼大厦。

10年前,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而如今,住房达到二三百平方米的居民

为数不少。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而且随着旧城区改造力度的加大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将会有更多的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

善。

200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2012年增长7073%,年

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2000年多了71平方米,

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

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

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

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

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行”

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镇居民生活水

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近两年来,我镇的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道路的狭窄成

了极待解决的问题。镇政府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对我镇东都路、珠光大街、阳

湖大街等进行了改造,使我们的城镇更加美丽,同时也大大加快了我镇的发展。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

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 中小型车几乎每家都有,手机,座机家家户户都有2台以上,网络普及。2000{二十年前的衣食住行与现在的区别}{二十年前的衣食住行与现在的区别}

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2012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

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家乡变

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中表示,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

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2000年底

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这些仅仅是我们这个城镇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

改革开放30年,西昌市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不断变化的明证,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西昌市民都是生活的见证人。记者对改革开放30年我市居民生活变化进行了专项调查,走访了多位历经巨变的市民,一个个感慨万千、幸福满怀的故事,透过居民衣食住行的变化,反映了西昌这30年来日新月异的深刻变迁。

衣 从“买布缝衣”到“买高档成衣”

如果把改革开放之初,西昌市民衣服色彩比成山水画的话,如今就是一幅色彩丰富的油画。那时蓝、黑、灰、绿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如今已是色彩斑斓、姹紫嫣红。

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林女士对此深有体会。那时市场上很少有成衣卖,大家都是买布来缝制衣服,布的颜色很少。能到西昌工农兵商场去买布缝衣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林女士说,以前一件衣服要穿好几年,大人穿过了就改给小孩穿,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因此,许多孩子都盼着早点过年。现在衣着消费特点由过去的“一衣多季、款式单一”转入“一季多衣、时尚靓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流行过“的确良”衬衣、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衣等款式。如今越来越时尚的西昌人,衣着消费档次提升,衣着品位提高,品牌意识增强,向新潮、时尚和个性化发展。

食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家住西昌市胜利南路的郑大姐对吃的很研究。现在他们家是多吃鱼、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等食品,每人每天一杯牛奶,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搭配,多吃粗粮,她说,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郑大姐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社会物质还比较短缺,大家都只顾吃饱肚子就行了,偶尔吃一次猪肉算是打打“牙祭”。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食品消费更讲究营养、口味,粮食消费逐年减少,副食消费、鲜奶及水果消费逐年增加,方便食品、绿色食品已被居民广泛享用,上宾馆、酒店用餐的人越来越多。

住 从“住得拥挤”到“住得舒适”

说起过去住的变化,今年65岁的潘老人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改革开放30年来,他已经换了3套住房,上世纪70年代,他在老家盖起了一间砖瓦房。后来他入城做生意,赚得第一桶金,1991年的时候买了一套73平方米的两居室套房。前几年,由于孩子结婚,人口增多,他又和老伴商量,买下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大公寓。去年老潘觉得在城市住腻了,又花钱把老家的房子改造一新,自己和老伴在乡下安享晚年。

近年来,西昌不少居民对家庭设备用品也进行了换代,解放了家务劳动。30年前,家庭烧饭做菜大多以煤和木材为主,如今,983%的家庭用上了清洁的电或液化气。

行 从“骑自行车”到“开小轿车”

今年年初,刚工作不久的小李买了一辆两厢福克斯,除了上下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小李就会带上朋友到乡下去玩。小李说,原来家里的第一辆交通工具就是爸爸的自行车,那还是父母用多年的积蓄买的。当时自行车还很少,自家的自行车上路后还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后来,家里又买了一辆摩托车,一家人的出行变得更快捷方便了。没想到自己没工作几年,就可以买一辆小汽车了。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庭小轿车这个词连听都没听说过。

如今,家用小汽车消费不断升温,进入居民家庭的速度在加快,而汽车进入家庭,拓宽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加快了出行速度和工作效率,使随心所欲的周末旅行变成了现实。

购 从“不敢消费”到“想花就花”

最近,雷女士拿出积蓄买了一辆10多万元的小轿车,送给即将结婚的儿子。回想自己当初结婚时,雷女士不禁多了许多感慨,当时连买个一两百元的小收音机都有点舍不得,没想到现在还能买得起小轿车了。

雷女士1983年结婚,当时她与丈夫的月工资也就是几十元,上有老,下有小,夫妻俩负担挺重的,平时都不敢乱花钱,也没买什么大件东西,几年过后,才买了一部收音机。“现在则不同了,我们夫妻两人月工资收入都在三四千元,除去各种开支,每个月还能存下不少钱。”雷女士说,近几年,她不但搬了新家,而且还添置了不少家具家电,什么柜式冰箱、微波炉、热水器、自动洗衣机、液晶电视等大件电器,她家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她还和老伴抽空出去旅游一圈,每次都会花费数千元。 “30年来,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不断改变,购房、买车十万元的消费正在代替千元、万元的消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逐渐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过渡。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告别了商品短缺,迎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居民家庭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吃的讲究营养,穿的追求名牌,用的高档化,行的求便捷,烧的图方便,住的想舒适。人们的消费档次越来越高,花钱越来越大方,贷款消费也逐渐时髦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13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