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医针灸常用穴位有哪些?

请问中医针灸常用穴位有哪些?,第1张

  补肺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每天上午的9~11点,如果你可以拿出点时间来,那么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第一:陷谷穴

陷谷:小腿浮肿?眼皮肿?别怕,这个穴位最消肿!

陷谷:清热解表,和胃行水,理气止痛。

陷,凹陷之处也。谷,山谷也。陷谷名意指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故名陷谷。

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取穴教程

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

面肿、水肿等水液输布失常性疾患;

足背肿痛;

肠鸣腹痛。

配列缺治疗面目浮肿;

配内庭、太冲主治足跗肿。

1、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

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艾炷灸时间:3-5壮。

2  点按2-3分钟。

第二:合谷穴

合谷:神奇的“万能穴”

合谷穴也被称为“虎口”。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在全身数百个穴位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的治疗作用,是一个包医百病的万能穴,一个随身携带的大药箱。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毅德康经络养生

取穴方法

第1步:伸臂,拇、食两指张开;

第2步:以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第3步:屈指,拇指尖所指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本穴。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

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疾病;

肢体、内脏等疼痛;

热病、无汗、多汗,经闭;

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痛;

膈肌痉挛。

配颊车、迎香主治牙痛、面痛、面瘫;

配列缺、大椎等主治感冒、头痛、发热等;

配太冲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等;

配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                                    毅德康经络养生

保健养生

1、按摩: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

2、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第三 :隐白穴

便血、尿血、血崩,月经过多别担心,此穴最有效!

隐白:调血统血,扶脾温脾。

隐,隐秘、隐藏也。白,肺之色也,气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大趾内侧,由足大趾趾甲内侧缘(即掌背交界线,又称赤白肉际)与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处,即为本穴。

主治

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

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

癫狂、多梦等神志疾患;

惊风;

腹满,暴泻。

配气海、血海、三阴交主治月经过多;

配脾俞、上脘、肝俞主治吐血;

配大敦治疗昏厥。

1、艾灸

艾条悬灸:5-20分钟;

2按摩      用指甲盖点按100次

第四:攒竹穴

制止呃逆,立竿见影

攒竹:祛风解表,通络止痛。

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

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竿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故名。

定位

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毅德康经络养生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

第2步:皱眉,可见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即为本穴。

主治

头痛,眉棱骨痛;

眼睑瞤动、眼睑下垂、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等目疾;

急性腰扭伤;

膈肌痉挛。

配头维主治头目疼痛;

配后溪、液门治疗目赤肿痛;

配列缺、颊车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按摩      用第二指腹揉按就可以。

第五:太冲穴

排肝毒,消火气!

太冲:排肝毒,消火气

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定位

在足背侧,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取穴教程

取穴方法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

第2步:由第1、2足趾间缝纹头向足背推;

第3步:至第1、2跖骨之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可感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头面五官病证。

中风,癫痫,小儿惊风;

黄疸、胁痛、呕逆、腹胀等肝胃病证;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证;

遗尿,癃闭;

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配合谷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歪

保健养生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按摩结束后喝适量的水有助于加速体内的代谢。

常按摩,可起到疏通经络,疏肝理气等保健作用。按揉时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切忌用力过大造成皮下淤血。

太冲穴治感冒: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

具体方法:先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用双手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跟内踝下方推按5分钟后,再由下向上推按至太冲穴5分钟。对咽喉肿痛等病症都能缓解。

第六:天宗穴

对付肩颈问题第一穴!

天宗:生发阳气。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

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

定位

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垂肩;

第2步:确定肩胛冈:肩胛冈是肩膀后一横行的突起,自己右手搭左肩手指摸到的骨头;

第3步:将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连线分为三等分,当连线的上1/3与下2/3加点处即为本穴。

主治

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

气喘;

乳腺炎。

配秉风主治肩胛疼痛。

保健养生

点按 

用大拇指点按穴位,酸痛为止,注意不要用大力。

第七:大肠俞

消除大肚腩,秀出小蛮腰!

大肠俞: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艾灸大肠俞,能够令消化系统得到刺激,从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大肚腩。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或俯卧位;

第2步:两侧骨盆最高点(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

第3步:在第4腰椎棘突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本穴。

主治

腹胀,泄泻,便秘;

腰腿痛;

坐骨神经痛;

遗尿,肾炎。

配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配小肠俞主治二便不利。

1、艾灸

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2按摩 

因为自己按不到,只能用拳捶打局部发热为止。

第八: 风池穴

治疗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

治疗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

风池穴因空气传来的水湿之气受外部之热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而得名。风池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位于头项之交界处,此处正好是进入头部的通道,因此,此穴具有抵挡风邪入侵的作用。

定位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

中风、不寐、癫痫等神志病证;

颈项强痛;

毅德康经络养生

风池穴配大椎、后溪,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配睛明、太阳、太冲主治目赤肿痛;

配上天柱(天柱穴上5分)、足三里、三阴交对突眼症有一定疗效;

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

风池穴配合谷穴、丝竹空穴缓解治疗偏正头

1、以食、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联合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按压之,另取手掌根部末端圆形小骨前方凹陷处神门穴,能够放松颈部肌肉、缓解头痛和紧张。

2、以两手指罗纹面,紧按风池穴部位,用力旋转按揉几下,随后按揉脑后,做30次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宜,此法能对安神催眠较为有效。

第九: 意舍穴

治疗恶心呕吐、腹胀肠鸣的特效穴!

意舍:健脾化湿,和胃利胆。

“意”,脾之神也,脾气也。“舍”,来源也。意舍名意指脾脏的热燥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针灸甲乙经》:消渴身热、面目黄,意舍主之。

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毅德康经络养生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取一线过肚脐绕腹腰一周,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第2腰椎,由此往上推3个椎体(即第11胸椎),再从其棘突下缘旁开量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

腹胀,肠鸣,呕吐,腹泻等胃肠病证。

配期门、阳陵泉主治黄疸。

保健养生

用拇指点按

第十: 商曲穴

消积止痛,健脾和胃

商曲:运化水湿,清热降温。

商,漏刻也。曲,隐秘也。

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行。本穴物质为肓俞以下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少部分水气吸热后循经上行,如从漏刻中传出不易被人察觉,故名。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毅德康经络养生

取穴方法

仰卧位。从肚脐向上量2横指(拇指),再自前正中线旁开量半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

噫气、反胃、腹胀、水肿等脾胃病证;

胸胁胀痛。

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痛、腹痛;

配支沟主治便秘。

保健养生

用大拇指点按3到5分钟

第十一:筋缩

治疗癫狂抽搐!

筋缩:平肝熄风、宁神镇痉。

筋泛指筋肉,缩有抽搐之意。穴当肝俞中央,考肝属木,在体主筋,该穴主治狂痫瘈疭,痉挛抽搐诸疾,因名筋缩。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卧位。从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所在椎体为第7胸椎,垂直向下推2个椎体(即第9胸椎),其棘突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

主治

脊强;

胃痛;

癫痫,抽搐。

配印堂、鸠尾、腰奇主治癫痫痫                    按摩手法,用拇指点按五分钟,如果自己做,先找个坚硬的物体,躺着时候胸椎棘突下就可以。

第十二: 命门穴

命门:强腰补肾又壮阳

命门穴,人体生命的根本。在男子能藏生殖之精,在女子则紧密联系着胞宫,对两性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命门内含有真阳(真火)、真阴(真水),五脏六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都由它激发和主持。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毅德康经络养生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或俯卧位;

第2步:取一线过肚脐中点,水平绕腰腹一周;

第3步:该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本穴。

主治

遗精、阳痿、早泄等男科病;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闭经等妇科病证;

遗尿、尿频等泌尿系疾患;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泄泻,小腹冷痛。

配肾俞主治肾虚尿多、腰酸背痛;

配肾俞、气海、然谷主治阳痿、早泄、滑精;

配天枢、气海、关元主治肾泄、五更泻;

配肾俞、关元主治精子缺乏症。

1、灸法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40分钟;温度:45-48 ℃;

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2按摩法

用拇指按住命门穴,以感觉酸胀为度,揉动数十次。按摩命门穴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恢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第13期 | 天宗:对付肩颈问题第一穴

毅德康经络养生

天宗:生发阳气。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

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

定位

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垂肩;

第2步:确定肩胛冈:肩胛冈是肩膀后一横行的突起,自己右手搭左肩手指摸到的骨头;

第3步:将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连线分为三等分,当连线的上1/3与下2/3加点处即为本穴。

主治

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

气喘;

乳腺炎。

配秉风主治肩胛疼痛。

保健养生

1、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

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艾炷灸时间:3-5壮。

第14期:胃仓:增进食欲!

养胃穴

胃仓穴

分享给你们

胃仓: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胃”,胃腑也。“仓”,存贮聚散之所也。

胃仓名意指胃腑的湿热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胃腑的湿热阳气,至本穴后,因受人体重力场的作用,湿重而热的阳气既不能上行又不能下行,湿热阳气屯留于本穴之中,故名。

定位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毅德康经络养生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卧位。取一线过肚脐绕腹腰一周,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第2腰椎,由此往上推2个椎体(即第12胸椎),再从其棘突下缘旁开量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

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等脾胃病证;

水肿;

背脊痛。

第15期 | 瞳子髎:专治各种眼疾,赶走鱼尾纹

毅德康经络养生

瞳子髎穴

瞳子髎: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为肾水所主之处,此指穴内物质为肾水特征的寒湿水气。髎,孔隙也。

该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后冷降归地。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在下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质即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部,冷降的水滴细小如从孔隙中散落一般,故名。

定位

在面部,目外眦旁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或侧卧位;

第2步:在外眼角旁约1厘米,眼角纹头尽处,即为本穴。

主治

目痛,目赤,目翳等目疾;

头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配睛明、丝竹空、攒竹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配头维、印堂、太冲主治头痛。

保健养生:                            用食指点按即可。

第16期 | 不容:腹胀排气,就找它!

不容穴

不容: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不容,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不即不可,容即容纳,穴平脐上6寸,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则不可再纳,故名不容。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方法

第1步:仰卧位;

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形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

第3步:将胸剑联合到脐中的连线分为4等分,从上1/4与下3/4交点处左一水平线;

第4步:该线与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有一交点;

第5步:两个交点的中间处,即为本穴。

主治

胃痛、呕吐、纳少、腹胀等胃疾;

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

配中脘、公孙主治胃炎、胃溃疡。

保健养生                                自己按摩用大拇指点按200到300次

第期 17大包:关键时刻的“止痛药”!

大包穴

大包:宣肺理气,宽胸益脾。

大包穴为脾之大络,统络阴阳诸络,灌溉五脏,故名大包。

大包就是大包大揽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大包穴都能治。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侧身或仰卧;

第2步:从乳头向下循摸两个间隙(乳头约平第4肋间隙);

第3步:该肋间隙与腋中线(沿腋窝中点向下所作的垂线)的交点处,即为本穴。

主治

气喘;

胸胁痛;

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配三阳络穴、阳辅穴、足临泣穴,治胸肋痛;

配脾俞穴、章门穴,主治食多瘦身;

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第18期 | 建里:体虚者最好的温补药!

建里穴

分享给你们

建里:调健脾胃、消积化滞。

建里,属任脉腧穴。建,建设也。里,与表相对,此指肚腹内部也。

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注入肚腹内部。本穴物质为中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注入体内的经水有降低体内温压的作用,故名。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毅德康经络养生

取穴方法

仰卧位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腹部前正中线直上量4横指处,即为本穴。

主治

胃痛、腹痛、腹胀、呃逆、食欲不振等脾胃病证;

水肿;

腹肌痉挛。

配内关主治胸中苦闷、呃逆;

配水分治肚腹浮肿。

按摩:用拇指点按就可以。

第19期 | 阴都穴: 治疗胃痛的妙穴

阴都:宽胸降逆,调理胃肠。

阴,阴凉水湿也。都,都市也。

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云集之状,穴外气血不断地聚集本穴同时又不断地向外疏散,本穴如有都市的聚散作用故名

刺激阴都穴,可有效治疗胃痛,刺激方法有点按,按揉,拔罐,艾灸等。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

取穴方法

毅德康经络养生

第1步:仰卧位;

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行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

第3步:自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处旁开半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处,即为本穴。

主治

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月经不调、不孕。

毅德康经络养生

配足三里、建里主治腹胀、腹痛。

第20期                                 

中医急救专家

十宣:清热开窍醒神。

十宣为经外奇穴名。

十宣穴的准确位置十分好认,位于人体十根手指尖,距离手指甲与手指肉边缘01寸,左右两边加起来共十个穴。

经常按摩十宣穴,可治疗失眠、中暑、高血压等疾病。按摩十宣穴,最方便的方式是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5分钟为                                  宜毅顺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定位

仰掌,十指微屈。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仰掌,十指微屈。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即为本穴。

主治

用于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晕厥等;

咽喉肿痛。

配十二井穴主治中风闭证;

配大椎、耳尖主治高热和中暑。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第21期 |

四渎:可有效缓解咽喉肿痛!开窍聪耳,清利咽喉。           

四,数量词。渎,小沟渠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

本穴物质为三阳络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在本穴的变化为部分水湿冷降归地,降地之水形成向穴外流溢的数条小沟渠之状,故名。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取穴方法

第1步:坐位屈肘;

第2步: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中点到肘尖的连线中点向下1横指处,即为本穴。(肘横纹到腕横纹12寸)

主治

手臂疼痛、麻木;

暴喑,耳聋,齿痛、头痛等五官疾患。

配外关、曲池主治前臂疼痛;

配听宫、天牖主治耳聋。

第22期 |

天府:调理过敏性鼻炎的良药!按一按

天府穴

天府:调肺气,清上焦,疏经络。

天,天空,指上而言。府,聚集处。天府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

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穴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穴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天府。

天府穴,专治“鼻症”。

与鼻相关的疾病,无论是敏感性鼻炎、慢性鼻炎、还是流鼻血等等,统统都可以交给天府穴处理。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坐位,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即为本穴。

主治

咳嗽、气喘、鼻衄;

瘿气;

上臂痛。

穴位是中医中提到的,穴位按摩是现在治病和养生的常见方法,其实现在很多人没事的时候都会去按摩,但是一般的人都不知道这么按摩最好,下面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能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那按摩穴位功效有哪些?按摩穴位的手法?

1、穴位功效

1对击十宣穴

取穴方法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个穴位

功效清热开窍。辅助治疗: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可缓解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2对击八邪穴

取穴方法八邪穴的准确位置位于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共有8个穴位。

功效可缓解各种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

3撞击虎口穴(合谷)

取穴方法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

功效辅助治疗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nǜ),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4撞击大鱼际、小鱼际

对击大鱼际、对击小鱼际

取穴方法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侧称「大鱼际」,另一侧称「小鱼际」。

功效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

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有「保命穴」

之称。

小鱼际可辅助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

5敲打后溪穴(换手)

取穴方法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功效辅助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缓解症状功效。

6手背对拍中诸穴(换手)

取穴方法缓解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症状。

功效缓解治疗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

7拍击尺泽穴(换臂)

取穴方法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对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8内劳拍少海

取穴方法

少海穴: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一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功效

少海:辅助治疗心痛、癔病等心与神志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肋痛;瘰疬

劳宫穴:劳宫穴可清心热,泻肝火。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起辅助治疗。劳宫穴对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辅助治疗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劳宫还对手掌多汗症有缓解作用。

9揉按,轻敲中府穴

云门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胸大肌。

功效咳嗽、气短、喘不得息、胸满、胸中烦热、胸痛、引缺盆痛、伤寒四肢热不已、瘿气、疝气上冲心、暴心腹痛、胁痛引背、肩痛不举、四肢逆冷、脉代不至。

10拍打肩井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功效对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11叩击风池穴、百会穴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刺激的是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循胆经输向头之各部及外走阳维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取穴方法颈部,当枕骨之下,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与风府穴相平。

功效壮阳益气。辅助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叩击百会穴:这个动作刺激的是我们头顶的百会穴,属督脉,有安神助睡眠、降压、治头痛等作用。

取穴方法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固脱。辅助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

12揉拍打腹部

取穴及功效神阙,人体穴位名,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禁刺,宜灸。

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辅助治疗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13擦胆经

这个动作是刺激头部胆经,包括头维、颔厌、率谷、悬颅、天冲、目窗、正营、承灵、浮白、角孙等穴,能够起到降压、预防偏头疼的效果。

取穴方法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_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功效缓解治疗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4拍击肾俞穴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刺激我们后腰的肾俞、三焦俞等膀胱经穴位,这些穴位适合泌尿系疾病的预防和缓解治疗,能强肾固本。

取穴方法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缓解治疗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15脚跟踢然谷

取穴方法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功效辅助治疗:1月经不调,带下,阴挺;2遗精,阳痿,小便不利;3咯血,咽喉肿痛;4消渴;5小儿脐风,口噤不开;6下肢痿痹,足足跗痛。

2、中医按摩养秀发

1、十指合拢,指尖先轻按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打圈6次;以逆时针方向打圈10次。

2、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按压。从额头中线开始,至头顶中线。

3、护发按摩手法是什么呢双手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轻轻地往两侧按压,一直到达太阳穴为止。重复10次。

4、双手盖住两耳,手指放在脑后,左右两手的手指要尽量靠拢,接着用四指轻轻弹打后脑勺,心里默数49下。

5、手指插入头发,用力将手掌紧闭握拳,轻拉头发。持续动作至整个头皮都拉撑过为止。

6、十指微屈做徒手梳头的动作。双手由前额发际将头发梳往脑后,这个动作至少做20次。

提醒大家,外出前抹上抗紫外线的发乳或护发素,并以指腹轻轻揉2分钟,再在发端涂一些修护液。这样可以滋养头发,减轻外界环境对头发的伤害,还能让秀发看上去更亮泽。

1 穴位功效

1对击十宣穴

取穴方法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个穴位

功效清热开窍。辅助治疗: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可缓解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2对击八邪穴

取穴方法八邪穴的准确位置位于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共有8个穴位。

功效可缓解各种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

3撞击虎口穴(合谷)

取穴方法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

功效辅助治疗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nǜ),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4撞击大鱼际、小鱼际

对击大鱼际、对击小鱼际

取穴方法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侧称「大鱼际」 ,另一侧称「小鱼际」 。

功效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 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有「保命穴」 之称。

小鱼际可辅助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

5敲打后溪穴(换手)

取穴方法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功效辅助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缓解症状功效。

6手背对拍中诸穴(换手)

取穴方法缓解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症状。

功效缓解治疗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

7拍击尺泽穴(换臂)

取穴方法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对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8内劳拍少海

取穴方法

少海穴: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一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功效

少海:辅助治疗心痛、癔病等心与神志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肋痛;瘰疬

劳宫穴:劳宫穴可清心热,泻肝火。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起辅助治疗。劳宫穴对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辅助治疗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劳宫还对手掌多汗症有缓解作用。

9揉按,轻敲中府穴 云门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胸大肌。

功效咳嗽、气短、喘不得息、胸满、胸中烦热、胸痛、引缺盆痛、伤寒四肢热不已、瘿气、疝气上冲心、暴心腹痛、胁痛引背、肩痛不举、四肢逆冷、脉代不至。

10拍打肩井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功效对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11叩击风池穴、百会穴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刺激的是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循胆经输向头之各部及外走阳维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取穴方法颈部,当枕骨之下,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与风府穴相平。

功效壮阳益气。辅助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叩击百会穴:这个动作刺激的是我们头顶的百会穴,属督脉,有安神助睡眠、降压、治头痛等作用。

取穴方法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固脱。辅助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

12揉拍打腹部

取穴及功效神阙,人体穴位名,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禁刺,宜灸。

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辅助治疗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13擦胆经

这个动作是刺激头部胆经,包括头维、颔厌、率谷、悬颅、天冲、目窗、正营、承灵、浮白、角孙等穴,能够起到降压、预防偏头疼的效果。

取穴方法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功效缓解治疗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4拍击肾俞穴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刺激我们后腰的肾俞、三焦俞等膀胱经穴位,这些穴位适合泌尿系疾病的预防和缓解治疗,能强肾固本。

取穴方法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缓解治疗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15脚跟踢然谷

取穴方法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功效辅助治疗:1月经不调,带下,阴挺;2遗精,阳痿,小便不利;3咯血,咽喉肿痛;4消渴;5小儿脐风,口噤不开;6下肢痿痹,足足跗痛。

12经络上的合穴分别为:肺经——尺泽穴、大肠经——曲池穴、胃经——足三里、脾经——阴陵泉、心经——少海穴、小肠经——小海穴、膀胱经——委中穴、肾经——阴谷穴、心包经——曲泽穴、三焦经——天井穴、胆经——阳陵泉、肝经曲泉穴。

1、肺经——尺泽穴

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功劳,对腹胀、咽喉不适、面色不好的有一定的效果。

取穴位置:

位于手肘内,肱二头肌腱 桡侧的凹陷处

保健方法:

建议使用手指指腹或者比较圆润的点穴工具按揉这个穴位,每次按揉1-2分钟,不要太过用力以免伤害到附近的筋骨。

2、大肠经——曲池穴

曲池穴,在我们肘部经气运的“关道”,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主要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解湿热的作用。大便感觉排不干净的朋友,没事可以多按按。

取穴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保健方法:

每天按揉2-3分钟,按的时候有酸痛感,就是对了,注意需要带点力度,但又不宜过重。

3、胃经——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个很常用的穴位。有着“肚腹三里说”。指的是腹部的病痛,一切与成为有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足三里来摆平。

这个穴位不仅仅有调理脾胃的作用,还有补中益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准时没错得。

取穴方法:

位于小腿外侧下3寸的位置,胫骨外侧,站直身体,手掌的虎口包住膝盖,中指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按压的时候有稍微的酸胀感。

保健方法:

每次按压的时候,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30下。

4、脾经——阴陵泉

中医讲,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

可能有朋友问,冬天也需要祛湿吗?当然,我们在冬天运动的少,吃得多,加上 寒湿侵袭,脾胃更虚弱,湿气就会加重

祛湿就要选择脾经,首选的就是脾经的合穴阴陵泉

取穴方法: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穴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保健方法:

每天坚持3分钟,有些朋友一开始按揉的时候可以会感觉到痛,可以适当的减轻力度,等到适应了之后,就稍微加大一点力度。

5、心经——少海穴

少海穴,“少”就是指手少阴心经,“海”是指诸川之汇,深阔无量,本穴脉气很旺盛,像大海一样。

心主血脉,主神志,所以经常按揉可养心安神,通络止痛,还是我们的随身携带的“心理医生”,可治疗心神病。常按揉此穴,具有调气血,化痰湿,宁心神的功效。

而且很有趣的是,可检测一个人过得开不开心,直接用指尖点按试试就知道,伤心的人会有格外有酸痛感,所以需要着重揉开,心情才会慢慢变好。

取穴方法:

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屈肘取穴。

保健方法:

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如果感觉到这个位置比较酸痛,那可以适当的增加以下按揉的次数。

6、小肠经——小海穴

平时撞到桌子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手肘很麻

其实这是一种好现象, 说明经络是畅通的 ,如果没有,就代表堵住了,这条经虚弱, 气血不通,也就是心脏供血差的原因。在这里,有一个小肠经的合穴,小海穴。

取穴方法:

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平齐之尺骨鹰嘴(肘尖)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弹拨该部位,有麻感可直达小指。

保健方法:

每次按揉2-3分钟,每次按揉的时候有麻麻的感觉就是了。

7、膀胱经——委中穴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如果这条经络堵住了,体内的湿气和垃圾就没有办法及时排出去,这个时候就会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健康 ,所以要经常刺激膀胱经,加强身体的血液循环。

取穴方法:

位于膝腘纹的中点

保健方法:

用手呈拱桥形,拍法内膝,每次拍打3-5分钟,或者艾灸10-15分钟,建议选择在上午9-1点进行。

8、肾经——阴谷穴

阴谷穴,为肾经合穴,肾经的水湿之气都聚集在这里,有益肾调经,理气止痛的功效。

对于小便不利,疝气偏坠,遗精阳痿,膝关节炎等症状,尤其对于治疗遗尿、遗精的效果非常的显著。

取穴方法:

位于腘横纹内侧,可以触及两天筋之间的凹陷处。

保健方法:

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力度要适中,不可以蛮力。

9、心包经——曲泽穴

五行当中,心包经属火, 曲泽穴 属水。水克火,正好是相对的。

所以有着强大的 调和剂作用 ,负责调节体内火气,具有清心平燥,舒筋活血的效果。

取穴方法

位于肱二头几件的尺侧缘。

保健方法:

每次按揉5分钟,每天2次即可。

10、三焦经——天井穴

焦经 是我们人体上一个最大的腑,主一身之气,说白了就是调气的一个大通道。

当人之邪气从三焦经上泄走后,人就不会经常生病了,怕就怕这个出气筒堵住,问题就全来了。

而生活上有大大小小的压力,难免生气,如果你是一个忍不住生气的人,赶紧就找天井穴解决吧。

取穴方法:

以手插腰,或屈肘90度,于肘尖(尺骨鹰嘴)后上方1寸凹陷处取穴。

保健方法:

按揉这个穴位3分钟,或者采用拍打肘关节的方式来刺激肘关节周围的穴位。

11、胆经——阳陵泉

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明明很瘦,但偏偏腿很胖呢这是为什么呢?

很有可能是胆经堵住了哦!身体在提醒你,该排毒了!

胆经不通会有以下表现:

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疾病

油性头发,眼角长斑,口苦(胆汁上逆),

偏头痛,皮肤泛黄,便秘,脂肪肝等

以上问题,你有吗?有就记住找阳陵泉就对了!效果非常好。

取穴方法:

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

保健方法: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5分钟。力度要适中,也不要太过轻。

12、肝经——曲泉穴

最后压轴出场的曲泉穴,是养肝的 特效穴 !曲指的是肝木,泉指肾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肾为肝之母。

因此, 肝虚会容易疲倦乏力、阳痿早泄、血亏不孕、头胀眩晕、眼花目涩

当我们有这些情况的时候,那就一定得找曲泉穴。

它是 沟通肝肾的要穴 ,能治肝肾阴虚,相当于杞菊地黄丸。而曲泉穴又是 祛湿 的要穴,功效好比二妙丸。

取穴方法:

曲泉穴位于人体的膝内侧,屈膝,当膝关穴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

五输穴中的:荥穴、井穴、输穴、经穴、合穴,全部讲完。

想要参考不同穴位的,请直接点击链接

荥穴:身体的荥穴,让你了解十二经络最基础的穴位

井穴:井穴 养生 ,教你如何快速掌握重要的穴位知识

输穴:12输穴、对付全身的疼痛,很简单,几分钟就学会

经穴:12经穴调养身体,让你 健康 过冬

  针灸 手有什么 穴位 穴位主要是 中医 中的理论,经过长时间的中医实践,穴位对于很多 疾病 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针灸手有什么穴位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针灸手有什么穴位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按照中医经络学说,人体最重要的十二条正经中,与 手相 关的有6条,手部与此相关的穴位有23个。此外,手上还分布有经外奇穴34个“全息穴(区)”42个。也就是说,仅仅在手部就有99个穴位(区), 按摩 或者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治疗全身疾病。针灸手有什么穴位

 按摩手部虎口穴可以治疗头痛

 日常通过按摩虎口穴还有内庭穴,能够很好的治疗失眠行疼痛还有 神经 性头痛,同时对于颈后疼痛也有一定的效果。

 按摩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应该要双手中的拇指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交替按摩,这样能够起到立即止痛的效果。另外,最好能够每天坚持按摩两三次,每次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这样三五天就能够完全痊愈。

 按摩虎口穴的 注意事项

 在按摩虎口穴位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要朝着小手指的方向更加的用力,而不是垂直的往下进行按压,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穴道的作用。另外,如果体质比较差的患者,不能够对虎口穴进行比较强的刺激,例如孕妇就不适合进行,避免导致身体出现其他情况。

 双手针灸法有哪几种

 双手针灸法有很多中,在运用时,一定要做好规范,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朋友们在选择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做针灸,以免意外情况的出现。

 爪切进针法:左手拇指甲切掐固定穴位,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应用: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针尖露出2~3分,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双手配合(左手下压,右手捻转),迅速将针刺入皮下。

 应用:适用于长针的进针。针灸手有什么穴位

 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把穴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从左手拇、食指中间将针刺入皮下。

 应用:适用于腹部等 皮肤松弛 部位的腧穴进针。

 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把穴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位上端将针刺入。

 应用:适用于头面部等皮肉浅薄部位的穴位进针。

 人体穴位针灸治病效果好吗

 1、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 糖尿病 、 耳鸣 、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针灸手有什么穴位

 2、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 咳嗽 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人的穴位需要经常按摩吗?按摩穴位有哪些好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知道人的穴位需要经常按摩吗?按摩穴位有哪些好处吗我们一起来聊聊看吧。

内关穴位于人体前臂正中间,在挠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体缓解,恶心呕吐的情况。而且对于已经成为车或者吃东西导致的胃部不适情况,经常的按摩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缓解。头部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身体组织之一,所以说要想长寿,对头部进行适量与适度的敲打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头部进行敲打,最明显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这样的话,就可以使血管血液流通顺畅,从而避免血管中毒素堆积,这样才能还给你一个畅通无毒的血管。而且对它进行敲打,还可以提神醒脑,提高记忆力,

手太阴肺经 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秋冬季节,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合谷穴位于虎口的位置。在中医的《四总穴歌》里,有“面口合谷收”一句,就是说颜面及口腔的毛病都可以用合谷治疗,其实,合谷的作用远不止如此。经常按摩人体的涌泉穴是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速度,有效的预防人体形成感染性的疾病。

脾主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肌肉逐渐变得松弛,从而显现出老态,常揉可健脾,从而减缓肌肉变松弛的进程,使女性保持健康的肌肉状态。可于晚上9时左右,按揉双腿三阴交穴位各20分钟。腰眼的位置,也就是人体肾部所在的地方。腰眼在腰部的下方,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感到腰部酸软无力,感觉轻微疼痛。可以用两手的拇指轻轻的按压腰眼穴位。然后慢慢的减轻力度。脚在养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养生,必先养脚。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脚底存在着非常多的穴位与反射区,可以这么说,我们身体当中的每个器官几乎都可以在脚底找到相对应的穴位与反射区。

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这和中医常说的“脾胃是后天之本”是相通的。没有了胃肠道的消化能力,五谷杂粮就不能转化为人体的气血,强身健体就无从谈起。足三里位于膝眼外下四横指,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能。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湿疹、荨麻疹、过敏等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在捣乱。

通过以上大概了解你明白了吗。

应该是“极泉穴”下面是“青灵穴”。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心痛、心悸等心脏相关疾病;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瘰疬,腋臭;上肢针麻用穴。

青灵穴位于臂内侧,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屈肘,举臂向上,从肘尖直下二横指(中指)既是穴位。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肢瘫痪等。

总之,极泉穴和青灵穴都是人体中重要的穴位,对于人体的健康和调节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71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