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纣王

商朝纣王,第1张

  《史记》中的商纣王

  帝纣资捷辨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战,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纣愈*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太师,太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编辑本段]纣王时期的军事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脸上抹灰吧!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由于周方国在西部行征伐之权,国势迅速强大,自周侯季历至西伯姬昌仅仅两代,周方国开辟的领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过文王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一场,被打得大败,如果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文王的统一大业将就此完结,而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姬昌很可能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自此,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而纣王则变生肘腋、两面受敌。击败周军以后,纣王略作休整,便兵发东夷,无暇西顾,使周方国得以重整旗鼓。

  在对付东夷的战争中,纣王一方占尽优势。为了永绝后患,纣王甚至建起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调兵镇压夷人的反抗。

  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象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尸体抛向空中,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纣王指挥的商军一阵冲杀,层层包围,东夷人的部队大部分做了俘虏

  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却几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奇兵突袭,于牧野一战功成,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援手,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

  即便如此,牧野之战也打得惨烈非常,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奴隶与囚徒们临阵倒戈,周武王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赢得了胜利。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周武王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第一是酗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第三是重用小人;第四是听信妇言;第五是信有命在天;第六是不留心祭祀。其实很多在我们现在对历史商所有帝王看来,这六条根本不算什么,甚至有些可以并不认为是罪状。

  公元前1046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 濮、蜀(均居今汉水流)、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今河南孟县南)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 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一说70万,殊难相信),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帅作战。“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复国无望

  西元前1027年,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今河南商丘)以祀殷后,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遗民,武庚却不甘心做周的臣子。周初,武王死后(西元前1026年),其子成王年幼(13岁),周公摄政(称咸王)。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因封地在周,称周公,后封鲁国,但未到鲁即封。他辅佐武王伐纣曾两次东征,并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制礼作乐,是我国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西元前1024年,武庚联合了管、蔡二叔以及商的属国奄、徐、楚等十几个国家一同向西进军,反周阵营声势浩大。如《尚书大传》云:“管叔、蔡叔疑周公,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王’,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也。”(管叔鲜,文王三子;蔡叔度,文王五子;霍叔处,文王八子。事监视商朝遗民,故谓三监)周公旦在千钧一发之际,于西元前1023年举兵东征,平定叛乱。西元前1022年,周公杀武庚,灭东方50国;管叔鲜被杀,将蔡叔放逐,霍叔被废为庶人。把微子(纣王兄)封于殷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以后为宋国,都于商丘。武庚的后人便以他字中的禄为姓氏,称为禄氏。武庚战死,叛乱平定,殷人见复国无望,只好纷纷出逃。

  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时的龙涎,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

  事实上,历史上这类女子多被冤枉,商纣王时的妲妃也算一个,把一个政权的灭亡完全算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是欠公允的。

  据司马迁的说法是:纣王自焚而死,妲己为周武王所杀。另外《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可以从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再也没有贬抑妲己的话语,得到一些侧面的证实。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

  帝辛暮年热中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确实是事实,说纣王“惟妇人之言是听”,就是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这一条罪状,并不切合实际,因为商代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能够影响政治决策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妲己只能算是商纣王晚年生活的伴侣,对妲己,商纣王谈不上言听计从,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妲己的族人,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呢?

  如果说苏妲己有罪,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的嫔妃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如果硬要说苏妲己是亡国的祸水,也未免太高抬她了。其实,她是完全做不到的。妲 己----商纣王妃

  当时的商朝,已经从游牧社会进入农牧社会,十分迷信鬼神巫卜为了酬神祭把,时常载战载舞,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宫廷如此,民间也是这样。

  妲己进入帝辛的生活领域时,正是商朝国力如月中天的时候,那时新的都城正在风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县)建造起来,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也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离宫别馆,次第兴筑,狗马奇物,充盈宫宝,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植园中,从此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终于在妲己这个小女人的导引下,寄情于声色之中。

  就在帝辛宠爱妲己时,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在古公时代,便有了东下图商的企图,《诗经》中的《鲁颂》中有这么一段;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歧之阳,实始镇商。”

  事实上对付强大的商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直传到姬昌,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开始沿黄河东下,把触角伸向商都朝歌。

  姬昌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他的长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觐时,竟然感于妲己的美色,展开热烈的追求行动,因而触怒帝辛,把他剁成构酱,赐食姬昌,并把姬昌囚禁在安里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帝辛纳贿,才获得释放,种下了深仇大恨。

  在往后的日子里,帝辛的臣子们似乎都刻意地在经营东南一带的广大地区,而忽略了雄踞两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并吞了泾、渭平原上的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风归附,用人的势力渐渐威胁到商的中心地区。

  周人的首都由歧地迁到渭南的丰邑(今陕西鄂县),一面整军经武,一面展开对帝辛的宣传攻势,重点放在污蔑妲己与丑化帝辛上。说妲己是一个骄奢*逸的妖孽、心肠毒辣的蛇蝎美人;说帝辛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残酷昏*的暴君,归结到“唯妇言是用”的傀儡。

  姬昌死亡,由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继位,他的第四个儿子姬旦(周公)有贤德,多才艺,对于政略的掌握和战略的运用都十分娴熟,争取马国、离间商朝君臣、争取民心与鼓舞士气,自封其二哥姬发为周武王,贬抑帝辛为商纣王,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朝的新都朝歌。

  帝辛的哥哥微子衍率领一批东南灵人组成的军队,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周人望见商军整齐的阵容和精良的装备,先是为之胆怯不已,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用人居然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眼看大势已去,举火自焚而死。

  据司马迁的说法是:纣王自焚而死,妲己为周武王所杀。另外《世说新语》中引孔融的话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这可以从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再也没有贬抑妲己的话语,得到一些侧面的证实。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

春秋末期,子贡﹙王充说孔子﹚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论语·子张》﹚尽管在对纣王恶言相加,甚嚣尘上之时,子贡为纣王说了句公道话,但他也没有为纣王奋力翻案。因为"春秋大夫见杀,皆讥其不能以智自免。"﹙《中论》汉徐干﹚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极为流行,公开大力为纣王翻案是相当危险的。秦时,《吕氏春秋》曰:"桀纣不亡,虽不肖,辱未至於此;汤武不王,虽贤,显未至於此。故人主有大功,不闻不肖。亡国之主不闻贤。" 因为亡国之主不闻贤,八百年过去了,没人闻到纣王的贤,所闻纣王尽不肖,尽暴虐,案就不好翻了。汉王充通过"考察",认为糟邱酒池,悬肉为林,长夜之饮,牛饮者三千人,"殆其非实也"。《风俗通·孝文帝》曰:世之毁誉,莫得其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故曰尧舜不胜其善,桀纣不胜其恶。桀纣非杀父与君也,而世有杀君父者,人皆无道如桀纣。汉应劭就认为纣王是冤枉的,对纣王的所谓罪过,是不"审形",不得实,"以无为有"。可以说,历代都有人为纣王鸣不平。但终因"不闻贤"而干着急。由於甲骨文的出土,由于对甲骨文研究的深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有了重大发现。郭沫若说:商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帝辛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这件事在我看来,比较起周人的翦灭殷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更要伟大。这件事由近年来的殷墟卜辞探讨,才渐渐的重见了天日。郭沫若认为帝辛这个人被周及以后的人说得万恶无道,俨然人间的混世魔王,其实那真是有点不太公道的。像商纣王这个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是纣王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毛泽东对殷纣王的评价是:"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摘自毛泽东1958年11月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毛泽东又说:"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摘自毛泽东1959年6月22日同吴芝圃等人的谈话)郭沫若先生对殷纣王更用诗歌做出评论:他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说: "偶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始此人。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 郭沫若在这里提出,中国的统一,神州的统一,始于殷纣王,也就是说殷纣王第一个统一中国。在《观圆形殉葬坑》一诗中,郭沬若又说: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雨中踏寻王裕口,殉葬惊看有众奴。殉者为男皆少壮,少者年仅十五余,全躯十三髑髅四,纵横狼藉如羊猪。宝贝三堆难计数,十贝为朋不模糊。铜卣铜鼎铜戈兵,有丝成线粟已枯。此当尚在殷辛前,观此胜于读古书。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百克无后非战罪,前徒倒戈乃众俘。武王克纣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鸠居。但缘东夷己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渐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亘历西周四百载,南北并进殊其途。然而文化本同源,同伦同轨复同书。再历春秋迄战国,秦楚争霸力相如。楚人腐化秦奋励,始成一统之版图。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伟古无侔。但如溯流探其源,实由殷辛开其初。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固当厚今而薄古,亦莫反白而为污。非徒好辩实有以,古为今用没虚无。方今人民已作主,权衡公正无偏诬。谁如有功于民族,推翻旧案莫踟躇。

这里郭沫若提出纣王的四条功绩:1、废除了奴隶殉葬制,解放了奴隶;2、征服了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造成的祸患;3、殷人南下,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4、殷纣王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人。而且强调殷纣王的功劳远远超过了周武王,武王代纣是"殷人鹊巢周鸠居。" 文叶雨蒙在《殷人东渡美洲》有这样一段话: "欧阳可亮先生曾有机会听到郭沫若和董作宾谈殷人东渡。他说:"1956年小竹文夫教授和郭沫若在东京学士会馆一起谈殷帝辛的功过和殷人东渡,我在旁。郭沫若说殷纣王开拓东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功垂千古。今天中国有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浙闽、广州等领海之域,是帝辛开辟的。小竹文夫说,当帝辛做这伟大的工作时,周武王由西边进来了。沫若说:于是殷军没有退路,就只有东渡。征人方的攸候喜是唯一领导殷人东迁及东渡的可能者。

这就告诉我们殷纣王不仅统一内地有功,而且在开发沿海方面也功不可没。除了今天的名家、权威的论述外,我们还可以从殷纣王的敌人那里看到一些问题,如,从《牧誓》中我们可以看到纣王在思想方面取得的功绩。《牧誓》说,殷纣王对四方许多逃亡的罪人崇敬、提拔、信任、使用,任用这些人作卿士大夫一类的官,使他们残暴地对待百姓,在商的国都任意犯法作乱。这就进一步证明,殷纣王是解放奴隶的第一人。他不仅不让奴隶殉葬,表现出了最初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他尊重奴隶,重用奴隶,进一步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这在当时的奴隶社会中是很了不起的,这是一种思想革命。《牧誓》又说:纣王同宗长辈,或同宗弟兄,他并不全加以进用。纣王不像武王周公,对同宗只要不是傻瓜神经病都要给予封侯。纣王用人,要加以考察,有能力者用。这实际上也是用人制度的改革。也正因为这一改革,直接地大大地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说纣王昏也主要因此。《牧誓》又说:纣王唯妇言是用,只听信妇人的话。《说文》:妇,服也。《尔雅》曰:子之妻曰妇。又女子己嫁曰妇。妇之言服也,服事於夫也。总括起来说,妇就是女人,出嫁的女人,服事丈夫的女人,没有任何权力的女人。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样无权力无地位无人格的人的话,谁会听呢?没人听的。然而纣王竟然听!岂不大逆?其实,这正表现了纣王对妇女的尊重,对女人的重视,妇女地位在纣王心目中的提高。这是纣王冲破旧思想的桎梏,在思想战线上的又一大进步。这怎么能叫罪恶呢?有人把唯妇言是用变成听妲己的话,说纣王只听妲己的话。这岂不是歪曲、杜撰?不要忘记,唯妇言是用前有一前提:"牝鸡无晨;牝鸡之晨,唯家之索" 。所以妇言是指妇女的话,而非个别人妲己的话。周人指责殷人饮酒,纣王饮酒,殷国饮酒成风。文王禁酒。酒是用粮食酿造的。人们不会宁可饿死也不吃粮食,把省下的粮食去酿酒喝。总会在填饱肚子的情况下,再拿出粮食酿酒,酿酒越多说明余粮越多,也说明农业发展。文王禁酒说明周的农业不发达,落后。殷人饮酒,说明殷国粮食多,农业发达。有趣的是,文王禁止别人饮酒,并不禁止自己。文王不但饮酒,而且酒量很大,传语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农业发展了,粮食增多了,囊槖已经不中用了,建立大仓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亊。但有人却硬说建钜桥粮仓是为搜刮民财。谬。

如果分条概括,纣王之功有以下几条: 1、废除了奴隶殉葬制,解放了奴隶; 2、征服了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造成的祸患; 3、殷人南下,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殷纣王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人。而且强调殷纣王的功劳远远超过了周武王,武王代纣是"殷人鹊巢周鸠居。" 5、开发沿海; 6、打破了思想禁锢,尊重妇女; 7、进一步解放了奴隶,结束了用奴隶殉葬的残酷制度;打破了家天下的用人制度,用人重视了才能; 8、发展了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

评价一个人物,特别是历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对国家的贡献,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其他应该说是次要的。殷纣王恰恰在大的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所以我们应大胆地充分地肯定殷纣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社会的先进存在,哪来的先进意识?考古证明:纣王对中国的统一,民族的形成有重大贡献。一心要否定纣王的人又说了,殷纣王其一生行事,有的在客观上对中国的统一,汉民族的形成是有利的,但其主流却是起着相反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生产遭受破坏,人民困苦,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我的问题是:殷纣王一生的主流是什么?是对中国的统一,民族的形成,沿海的开发,新思想新观念新制度的形成作岀重大贡献作为纣王的主流呢?还是连武王周公都没找到纯属后人编造的"以无为有" 的所谓罪恶作为纣王的主流呢?后人为纣王所加的"罪恶", 哪一条经得起考证呢?所以毛泽东说:"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有些人不但听,而且奉为千古不变的信条。实在可悲。我们是主客观统一论者,纣征东夷是因为东夷对商有侵扰,纣征东夷也不是横征暴敛,是"征抚东夷林方、粤方、人方、虎,迁殷民十五万与林方、人方等同化。"纣征东夷怎么客观上对中国统一、汉民族形成有利,当时,还有什么比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形成的事业更伟大的亊呢?殷纣王完成了如此伟大的事业,怎么竟不是殷纣王的主流,殷纣王竟 "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殷纣王也是有错误的,殷国在他执政期间亡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人说因纣王无备。有人说因纣王自高自大,刚愎自用。有人说因纣王暴虐。有人说因周人抓住了好时机。这些都对,其实还因为殷国出了个卖国集团。这是最重要的。殷纣王的最大错误是心慈手软,对反对派太姑息,下不了手。受反对派的控制,制约。《抱朴子》曰:"殷辛之临三仁,欲长驱远骛,则辔急辕逼。欲尽规竭忠,则祸如发机。所以,车倾於险涂,国一覆而不振也。"可见以三仁为首的反对派,对纣王的干扰左右是多么严重,造成的损失是多么巨大。纣王对三仁是宽恕的,对微子没有釆取任何措施,对箕子仅予收押,对比干只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予以镇压。如果是周公早把三仁杀掉了。《抱朴子》曰:"当怒不怒,奸臣为虎。当杀不杀,大贼乃发。故明君治难於易,去恶於其微。"从这一点说,纣王真不是个"明君" 。 也正因为对三仁没有镇压,才使微子可里通外国,有与周人签订卖国盟约的机会。"三仁"的党羽有纷纷投周的可能。"三仁"及其党羽在殷国形成一个强大的可怕的叛国集团,成为纣王身边的一颗巨型定时炸弹。纣王的第二个错误就是轻信西周。殷纣王太相信周文王了。周文王对外侵略,扩张自己的势力,丝毫没有引起纣王的惊惕。文王灭饥后,祖伊向纣王反映问题的严重性,纣王竟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纣王对文王的无限信仼,给了周人玩弄两面派以时间和空间。两靣派野心家周文王与纣王的反对派勾勾搭搭,形成一个导火索。一旦条件成熟,定时立刻就会爆炸。经过武王微子精心策划,这颗炸弹终于在牧野炸响。造成纣王身死国亡。

商朝末年,纣王断然拒绝玄差送来的“天”之神谕,将之投入火炬里烧毁,公然发布反抗神族之宣言。神族之主——“天”为此勃然大怒,带领神族的天间六部与周国军队来讨伐商国。

骁勇善战的纣王被天界六部的斗部天魁一拳打入城墙之内,人类绝对承受不住如此重击!天界各部大神纷纷露面,嘲笑人类是“可笑的猴子”,对商兵展开了大屠杀。没想到这时纣王突然“复活”了,他的身上似乎是传说中的不死鸟盔甲!

介绍

《武庚纪》系列是由沈乐平执导,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根据香港漫画家郑健和的经典封神题材漫画(大陆简体字版更名为“武庚纪”连载于掌阅、腾讯动漫)改编创作的3D玄幻动画系列。该系列以“超强脑洞封神演义”为定位。

力图为观众们演绎一出封神题材3D魔幻史诗巨制。系列在漫画原著基础上,沿袭中国古代神话背景,以纣王之子武庚不屈于神的奴役,追求独立自由生活而不断战斗的热血传奇为起点,穿插了人、神、冥三大种族为了争夺生存、自由和荣耀而不断战斗的千年传说。

说起纣王,每个人都很熟悉。第一反应是暴君。他的暴政甚至可以说是不人道的。他的愚笨也让历史学家记下了很多

纣王这个名字,当他出现在人们的口中时,也是被嘲笑的。世人给他最多的评价就是残忍,嗜血,治国无道,贪婪,色欲等等。民间甚至流传着很多

其实早就有人质疑这种说法了。守德是商朝的纣王当初用的名字,但那时候他刚刚登基,年号是王欣,后人又给他加上了商纣王的称号,但讽刺的是人们却给他起了这个称号。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聪明懂事。他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当时深得民心。他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王位。

但是他接手的这个法院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弊端很大。朝廷的形式日益严峻,他急于呼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出现以稳定朝廷。

在这种情况下,纣王继承了王位,他的强硬措施很快就在宫廷中定了下来,他还制定了许多好的制度。第一,他从老百姓中选官,避开了以前官僚的无能子弟;第二年废除了当时的世袭制,成功了。

纣王的酷刑

说到纣王,世人给他最多的评价就是残忍嗜血,治国无方,贪婪好色等等。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严刑峻法。那么他到底受了怎样的折磨,才让人给他这样的评价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根据现在的一些历史记载,纣王主要有以下几种象征性的酷刑。当然,这些其实都是他的罪行,是世人如此怨恨他的原因。

说到纣王的酷刑,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他在森林里把人活活烧死在火刑柱上。据说火刑的由来是因为他视人命如草芥,甚至以此为乐。有一次,在玩的过程中,他突发奇想,想在火里看人家裸体表演,然后熊熊大火把人活活烧死了。看到这样的结果,他不但不反思,反而引以为荣,并以此作为后世惩治人的刑法;然后就是“焚刑”。这个刑法就是把工匠们挖空的铜柱用大火烧红,然后让人在上面爬,被惩罚的人被活活烧死。其手段简直令人发指,这种刑法对看到的人来说可谓令人恐惧;还有他的大臣钟九侯所遭受的刑法,就是杀了人之后,把他的尸体砸成碎片,坐成糊状;还有杀人之后,把尸体暴露在阳光下;另外,一个人死了之后,把他的心挖出来。

这些刑法可以说是极其残忍的。

纣王武道

说到纣王,世人给他最多的评价就是残忍嗜血,治国无方,贪婪好色等等。那么他做了什么让人们给他这样的评价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纣王是中国古代商朝的皇帝。当时皇帝自称“孤王”或“孤”,而不是“我”。他的本名是寿德,但因为登基时的封号是王欣,所以被后人冠以商纣王的称号,但这个称号是因为他的讽刺。他是中国古代大商朝的末代皇帝,正是在他的手上,商朝灭亡了。

从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我听说他极其好色。为了满足他的欲望,专门建了一座宫殿,收藏各种美女。长期不处理政事,就在宫中寻欢作乐,生活极其奢侈。我还听说他视人命如粪土,甚至以此为乐。他曾经命令人们在火中裸体表演,熊熊大火将人活活烧死。他不仅不理,还当饭吃,行为蛮横;他还让人建了一个鹿台,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让他统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

另外,听说他用烧工匠挖空的红铜柱子来惩罚人,然后让人在上面爬,被惩罚的人都被活活烧死,这也挺吓人的。还有,为了知道胎儿的样子,他曾经下令把一些孕妇的肚子活活剖开,让人流血而死。

《封神第一部》的片尾彩蛋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苏妲己体内的九尾灵魂出窍,帮助死而复生的纣王。

在第一部中,苏妲己跟纣王的关系与传说不太一样。传说中纣王是要打苏护的部落,苏护打不过了就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纣王一直都不知道狐妖附身在苏妲己身上。

但在**中,说的是狐妖被封印在轩辕坟,纣王跟苏护在那决斗,妲己死在了这次打斗中。打斗过程中,纣王受伤后血流了下来,无意间解开狐妖的封印,因此狐妖附身苏妲己身上,帮助纣王都是为了报恩。

所以,纣王一开始就知道狐妖在苏妲己身上。如果这一设定延续下去,那么后面闻太师归朝,纣王害怕狐妖身份暴露,才会将其藏起来。第二个彩蛋是姜子牙在岐山垂钓,申公豹召唤出的妖怪直逼姜子牙而去,二人斗法一触即发,师兄弟要打起来了。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第二部定然是要上演姜子牙跟西伯侯姬昌相遇的戏码。至于申公豹出现跟姜子牙打架,很多封神神话影视剧中都有出现,如果两人斗法的话,那场面肯定不错。毕竟第一部中哪吒、杨戬跟申公豹的打斗场面就挺好看的。

第三个彩蛋最令人期待,说的是北海平叛十年的闻太师班师回朝,带着魔家四将强势归来。这个彩蛋意味着,封神系列神话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要出现了,毕竟闻太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预告中,不管是闻太师还是魔家四将,演员造型都很不错,特别是魔家四将,看起来还真那么一回事,身高方面也是超还原。既然闻太师回来了,那么纣王跟闻太师的对峙,妲己的躲藏,以及黄飞虎被逼的反叛也会上演,很期待几个人的对手戏。

看完三个彩蛋,感觉第二部的主要看点是神魔大战,但主要还是分在两个地方,一个殷商朝歌,闻太师和纣王的朝堂戏。一个是姜子牙投靠姬昌,然后各地寻求帮手封神。

总的来说,第一部是叙事,主要做铺垫,说好人物关系等等;第二部主要是斗法大战,大场面不会很多,但孝昌县不会少;第三部就是群战,比较大的终极战争。

《封神第一部》角色介绍:

1、殷寿

殷寿是商王帝乙的幼子,是王后所生,因此立为太子。帝乙去世后,殷寿即位。殷寿是商朝的最后一任帝王,在位期间倒行逆施、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其暴行终致众叛亲离,陷入绝境。

2、西伯侯姬昌

姬昌是周朝的奠基者,姬昌面对残暴纣王时忍辱负重不怨天尤人,对待姜子牙等有才之人时谦虚真诚礼贤下士,是一代明君。因崇侯虎向纣王迸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来被释放。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

3、姜子牙

姜子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阐教弟子,修道40年,其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山封神,并带着“凤鸣岐山,周氏当兴”的嘱托,帮助西岐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辅佐姬昌建立周朝。

全诗如下(作者是商朝天子纣王):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这首诗来自于姜子牙封神的传说,来源于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故事的起点是,商朝天子纣王,提*诗于女娲宫中,惹怒了女娲娘娘,于是女娲与火云三圣皇商议,如何推翻商朝。

创作背景:

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心。

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王曰:“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扩展资料:

故事内容:

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因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

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

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纣王七年,春二月,忽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八百喷金炉,则见那珠帘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回。

天子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

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王曰:“准卿奏章。”纣王还宫。旨意传出;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

正所谓:“漫江撤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怎见得,有诗为证: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毡。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天子离辇,上大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纣王观看殿中华丽。怎见得:

殿前华丽,五彩金妆;金童对对执旛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君王正看行宫景,一阵狂风透胆寒。

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心。

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王曰:“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天子作毕,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

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有德政耳。”王曰:“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言罢回朝。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有诗为证:

凤辇龙车出帝京,拈香厘祝女中英;只知祈福黎民乐,孰料吟诗万姓惊。目下狐狸为太后;眼前豺虎尽簪缨。上天垂象皆如此,徒令英雄叹不平。

天子驾回,升龙德殿。百姓朝贺而散。时逢望辰,三宫妃后朝君: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妃,朝毕而退。按下不表。

且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娘娘猛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

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一回。不题。

却说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谒父王──那殷郊后来是“封神榜”上“值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神将。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望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暂回行宫,心中不悦。

唤彩云童儿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首旛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旛”。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

娘娘吩咐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三妖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

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毕,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封神三尊-

帝辛(商朝末代君主)-

一直有红颜祸水的说法。但是,任何一个稍有姿色的女人,如果行为稍有开放,必然会给人戴上这顶帽子。事实上,翻过历史这一页的,大多是手握利剑,在大街上肆意释放肾上腺素的男人,但即便如此,历史学家对此大多是宽容的。如果他们要追究自己暴政的根源,往往要找一个身材修长的女人来背黑锅。例如,苏妲己就是其中之一。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苏妲己的大名,模拟人生3罪恶之城绝不是迂腐文人写的老句子,而是写于公元0755年至79000年的明朝万历年间。的版权所有人许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男子主义者。在浩浩荡荡的反商大战中,大部分男人都封神了,但对于女一号苏妲己来说,脸就塌了,一棍子直接打成了狐狸,流传至今。比如女人吃醋打架的时候,嘴里总会倒一大口口水:贱人,你个死狐狸。看,苏妲己的影子在哪里?

当然,历史上的苏妲己绝不是狐狸。据零星史料记载,苏妲己原是一个名叫游素的部落中一个天真烂漫的含苞待放的少女。后来商王征服了苏部落,成了战利品,被带回商都诵经。这个帝辛是谁?在我们的骂人文章里是纣王。但这个纣王,正如历史记载中所评价的那样,起初有一些积极的能量。是这样描述的:他辨病敏捷,听觉听觉灵敏,物质力量极佳,手握猛兽。也有过类似的评论:大而美,世出类拔萃,实力超强,百人敌。从这个角度来看,纣王是一个智慧与美貌并存,名利与实力并重的奇怪男人。按照现代的话来说,他是五星高富帅。而我们的苏妲己,虽是少女,却出身普通家庭,能在茫茫人海中被高富帅遇见,就像灰姑娘穿水晶鞋一样幸运。这样天作之合,如果在浪漫的童话里,爱情的火花有望绚烂。

然而,高富帅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却从未得到人们的祝福。为什么迟迟得不到祝福?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这个时候,纣王至少很难成为高富帅的名字。根据史料,我们知道纣王赢得妲己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当然,如果你已经60多岁了,如果你在当代说他老人家,恐怕他肯定跟你急。他不仅是个老人,而且年纪大,精力充沛。如果公交车上没座位,他肯定会挤屁股。然而,3000年前,男人还不知道如何养生。此外,他们的军旅生涯暴露在阳光和风中。恐怕它们已经存在纣王的个人硬盘上了。

可惜洛里爱叔这种现代流行的桥段,在当时的商朝还是非主流。老夫老妻,问题自然就出来了。我们苏妲己到处都是像你这样从星星上来的帅哥,但是眼前的这个男人恐怕只能用人渣一样老来形容了。苏妲己的心已经落了一地,她知道爱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远。不如踏踏实实的吃吃喝喝,做个啃老族。既然有了啃老骨头的心思,那就随它去吧,多可笑。而纣王同志,作为永远的妻子,自然是顺从的。

小姑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无非就是活得好,玩得好。当时的悼词,按现代话来说就是帝都,但硬件绝对是杠杠的。然而,苏妲己是不够的。这下,纣王来了兴趣,脑子里一个从小没看过大都市**的小女孩,还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来。所以,递上一张白纸。只是一张空白支票。既然纣王递过来一张空白支票,苏妲己也就没必要再提了,于是他挥了挥手,饶有兴致地在白纸上潦草地写道:宫殿的这一边有一个鹿台,你不妨放点颓废的音乐在上面,宫殿的另一边是一个沙丘,你可以在里面放点野生动物和鸟类。宫中,酒是池,郡肉是林,这是一种人生态度。

纣王看完小情人画的图后倒吸一口冷气,自言自语道:“这小伙子个头不大,但思路挺广的。”当然,在这种一老一少的相处模式下,老婆永远是主导。领导自然要马上做,于是一纸命令之下,各地的智者、工匠、无良投机分子全部集中朝圣。这个形象工程,虽然是大规模建设,消耗了我们祖先积累的大量余粮,但也无形中促进了就业,繁荣了皇城周边的经济。所以,纣王抿了抿花白的胡子,笑了。这不是一种乐趣。

然而,芦台的沙丘和酒池建成了,苏妲己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原来我们妲己的同学认为狗、马、帅鸟只是畜禽,并不好玩。看着姿势不对,纣王忙在床头哄着。宝贝,别担心。你丈夫还藏着一件法宝。纣王压箱底的那些确实有创意,就是从民间请来一些男男女女,脱光衣服,拉到酒池里玩生存考验的竞技游戏。最后的自然被淘汰。怎么消除?桌子上有几张卡片。一个锅里有剥牌,挖心牌,煮牌。抽哪张卡就依法处理。

这样玩游戏,自然掏空了祖上的家财。没有活动经费怎么办?是赞助。说是赞助,其实是敲诈。无论是土豪地主还是普通人,似乎都无法逃脱规则。时间久了,终于引起了公愤。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是纣王战败,周朝依法取缔了商朝。然而,即使几千年后,当人们提起这件事时,他们都叹息和感叹:王上是一个英雄。如果不是晚年昏昏沉沉,遇到了小妖精苏妲己,他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84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7
下一篇2023-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