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为什么叫知了?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为什么说蝉是土里长出来的?

蝉为什么叫知了?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为什么说蝉是土里长出来的?,第1张

因为蝉在夏季时发出的叫声像“知了”,所以知了这一别称更为人所知;只有雄蝉才会叫,它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出响彻云霄的声音;说蝉是土里长出来的是因为蝉在幼年时期是生活在土里的。

炎炎夏日绿树下的交响队,吱呀吱呀的叫

每一年的仲夏时节,太阳当空照,恨不得闪耀全世界,人们都不愿意在太阳底下活动,大多窝在家里纳凉,只有那耐热爱喧哗的蝉儿,也就是知了,愿意在顶着烈日放声歌唱。它们是叫得快活了,叫得过瘾了。可怕热的人们开始皱眉头了,这么热的天,知了那使不完的劲全用来发出噪音了,人们的耳朵表示非常痛苦。正是因为这“天籁”的歌声,人们亲切的称它们为知了。那它们一叫就叫这么久,不会累吗?不会饿吗?我想说这个担心有点多余了,知了叫得时候可不会断了粮食的。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真的有有一种嘴巴是用来吃饭

蝉作为昆虫王国里面著名的歌手,自然有过虫之处。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从早唱到晚,一刻也不停歇呢?是它的嘴巴,神奇到只用来吃饭的嘴巴,蝉的嘴巴叫口器,当蝉趴在树上放声歌唱时,它会用嘴部锋利的口器刺入大树的躯干,就像讨厌的蚊子将口器扎入我们的肉里吸血一样,而蝉是通过吮吸树木的汁液,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这就是吃饱了饭唱歌也有力气,才能与这酷热的天气叫板,但这波物理伤害全打在了人类身上。

天生的音乐家,昆虫王国歌坛的顶流

作为一个顶级的歌唱家,蝉靠的是实力,依靠自己身体特殊的构造拥有了非凡的歌喉,长期占据著名歌唱家的宝座。特殊的歌唱方式给蝉的歌曲大大加分,它们的歌声是通过腹部的发音器与鸣肌发生震动,像敦实的大鼓受到撞击震动发出声音。蝉的鸣肌每秒钟可以伸缩约一万次,它的发音器位于腹部两侧,具有盖板、镜膜、声鼓和共振室四个部位,一起配合完成蝉的歌唱梦。

蝉即将要发声时,鸣肌开始收缩,将声鼓的内膜紧紧拉住,在最紧的时候收力松弛鸣肌,这时,声鼓就恢复了原态,通过声鼓膜的不断收缩松弛,蝉的发音器开始正常运作,而具有歌唱天赋的蝉可不会止步于发出声音,它们会利用收缩松弛声鼓膜的速度发出不同的音节,当速度快时,发出的音节短而急促,当速度快时,发出的音节长而悠转。这就是音乐大家的音乐才华了。

在歌唱这一方面,蝉可不敢马虎,一个不小心就香火难继

大音乐家雄蝉热爱歌唱的原因竟然是为了繁殖后代!众所周知,一到夏天,蝉就会大声的叫个不停,各路蝉儿聚齐在一块互相争鸣,就是为了得到雌蝉的亲睐,如果你观察仔细,就能发现蝉儿有时候突然叫得比平时响亮很多,吵的令人很头疼,其实此时的蝉儿正在接受未来媳妇的考验,雌蝉眼光毒辣,有自己的一套择偶标准,它能够根据雄蝉鸣叫情况大概了解到这只雄蝉的身体健壮情况,是否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是否能与它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等到它经过一番思量后,便会飞到一只雄蝉的身边,完成它们的蝉生大事,完成交配后的蝉们就“灯枯油尽”了。

潜伏多个春秋,只为在夏日短暂的一鸣

雌蝉交配后会讲卵产在各种小树根上,聪明的雌蝉懂得不把一窝蛋放在一处的道理,会找到许多个小树根分别下卵,等到卵发育长大变成幼虫后,会留下一根如蜘蛛丝一般的线迅速落到地上钻入地下,用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和刺吸式口器开启它的地下生活,在地下的蝉幼虫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维持体内营养,通常会在地下成长发育三五年,也有长至十七年的发育时长,这些时长好巧不巧全是质数,这是为了避免与别的蝉类同时出土,进而面对争夺领土、食物的情况。

因为蝉幼虫身体需求,它必须利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根部的汁液,这一行为会削弱植物的长势,使得植物枝梢因无法吸收营养导致枯死,所以蝉其实是一种害虫,等到即将羽化时,蝉会钻出图表,开始它浮躁的地面生活。

1、蝉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

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

2、蟋蟀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3、蜜蜂

利用声与光传递信息。所谓声,就是蜜蜂振翅的声音。比如蜂王双翅振动发出的声音被称为“歌唱”,“歌声”通过巢脾传递,这是因为蜂王振动双翅是靠胸肌的振动而带动的,由于胸肌紧贴巢脾就将其振动声波传播开来,当蜜蜂感受到后,便产生停止活动的反应。

4、螽斯

螽斯中国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质,较脆弱,前喙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

5、划蝽

世界已知550多种,我国有51种。生活在各式静水和缓慢流动的水体中,从小水塘到大湖泊都有分布,一些种类在高盐湖泊中也能生存。基本上以藻类为食。多数发音,有很强的趋光性。

最新一项研究证实“身体大小并不是问题”,划蝽能够使用外生殖器官“唱歌”,嘈杂的歌声使它成为地球上最大声的动物。

-蝉

-蟋蟀

-蜜蜂

-螽斯

-划蝽

      蝉的生活习性有:

      1、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

      2、蝉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起飞。

      3、蝉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4、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

      5、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6、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

      7、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

      8、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4/29/11/1588131284506373

      

扩展资料:

      周期蝉这一属中有个7个物种,而且只分布在北美洲,从未在其他大洲发现过。根据它们出现的年份,周期蝉被分为30个群。其中1号群到17号群是17年蝉,18号群到30号群是13年蝉。

      除去一些已灭绝的群,周期蝉只剩下15个群。今年破土的是17年蝉中的5号群,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的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以及纽约州的长岛地区。

      每一个群种的周期蝉身体部位的颜色、蝉鸣、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都存在差别。科学家和爱好者通过常年观察,记录其中差别。现在每当收集到新的脱壳蝉的样本,根据体态特征,就可以对其分类作出判断。

      从进化的角度看,13年和17年是最佳的防范捕食者的时间。因为捕食者一般不会生存这么久来和周期蝉保持同步。另一种理论是,13年和17年的进化周期可以很好地控制它们的天敌——以它们为食的鸟类数量。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17年蝉大批出现12年后,捕食它们的鸟类数量开始减少,最终在第17年、这批蝉再次出现的年份,以它们为食的鸟类数量降至最低。这一规律有助于周期蝉的生存繁衍。还有科学家推测,周期蝉之所以时隔如此之久才大规模出现一次,是为了防止不同种属之间的杂交。

      -蝉(半翅目蝉科动物)

      人民网-蝉的寿命只有一个月?错啦!有一地方有17年蝉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

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

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

扩展资料

蝉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记录约 2000 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

蝉约2000余种。包括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蟪蛄(Platypleura kaempferi)、鸣鸣蝉(Oncotumpana maculicollis)、云南秃角蝉(学名:HOMOPTERA)、草蝉、斑蝉、薄翅蝉、高砂熊蝉、台湾骚蝉、黑翅蝉、 红眼蝉、台湾端黑蝉、山西姬蝉 、龟纹、秋蝉等。

-蝉 

昆虫记蝉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是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且短,具有明显的额唇基。幼虫时寿命很长,一般有3到5年,有些长达十几年,而一旦变成蝉之后寿命只有短短几月。

幼虫时主要生活在土里面,以吸吮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通常会在土里生活多年,只有到特定时期才会破土而成、化身为蝉,通常为每年的6~7月份。

一旦变成蝉之后就会一直生活在树枝上,同时在炎热的夏季雄蝉还会不断地鸣叫以吸引雌蝉,从而完成下一代的繁衍。成蝉之后它们的寿命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同时还要面临着各种天敌的存在。

蝉成长的生命历程: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幼虫落到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幼虫爬上灌木枝或野草叶等 →变成成虫→成虫离枝飞去 →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15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7
下一篇2023-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