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的书写要点

病历的书写要点,第1张

(一)入院病史的收集:询问病史时要对患者热情、关心、认真负责,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协作,询问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应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测和先入为主。当病人叙述不清或为了获得必要的病历资料时,可进行启发,但切忌主观片面和暗示。

1、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出生地,现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邮政编码,电话,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叙述者(注明可靠程度)。填写要求:(1)、年龄要写明“岁”,婴幼儿应写“月”或“天”,不得写“成”、“孩”、“老”等。(2)、职业应写明具体工作类别,如车工、待业、教师、工会干部等,不能笼统地写为工人、干部。(3)、地址:农村要写到乡、村,城市要写到街道门牌号码;工厂写到;车间、班组,机关写明科室。(4)、入院时间、记录时间要注明几时几分。(5)、病史叙述者:成年患者由本人叙述;小儿或神志不清者要写明代诉人姓名及与患者的关系等

2、主 诉:(1)、主诉是指患者入院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发生时间、性质或程度、部位等,根据主诉能产生第一诊断。主诉语言要简洁明了,一般以不超过20字为宜。(2)、不以诊断或检验结果为主诉内容(确无症状者例外)。主诉多于一项时,可按主次或发生时间的先后分别列出。

3、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围绕主诉,按症状出现的先后,详细记录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经过和诊疗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1)、起病时间、缓急,可能的病因和诱因(必要时包括起病前的一些情况)。(2)、主要症状(或体征)出现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其演变过程。(3)、伴随症状的特点及变化,对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重要阳性和阴性症状(或体征)亦应加以说明。(4)、对患有与本病有关的慢性病者或旧病复发者,应着重了解其初发时的情况和重大变化以及最近复发的情况。(5)、发病以来曾在何处做何种诊疗(包括诊疗日期,检查结果,用药名称及其剂量、用法,手术方式,疗效等)。(6)、与本科疾病无关的未愈仍需诊治的其他科重要伤病,应另段叙述。(7)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如精神、食欲、食量、睡眠、大小便 、体力和体重的变化等。

4、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本次发病以前的健康及疾病情况,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按时间先后记录。其内容主要包括:(1)、既往一般健康状况。(2)、有无患过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发病日期及诊疗情况。对患者以前所患的疾病,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对诊断不肯定者,简述其症状。(3)、有无预防接种、外伤、手术史,以及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过敏史等

5、系统回顾:按身体的各系统详细询问可能发生的疾病,这是规范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帮助医师在短时间内扼要了解病人某个系统是否发生过的疾病与本次主诉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现病史以外的本系统疾病也应记录。(1)、呼吸系统:有无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喘史等。(2)、循环系统:有无心悸、气促、紫绀、水肿、胸痛、昏厥、高血压等 。(3)、消化系统:有无食欲改变、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呕血、黑便、黄疸史等。(4)泌尿生殖系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腰痛、水肿史等。(5)、造血系统:有无乏力、头晕、皮肤或粘膜出血点、淤斑、么复鼻衄、牙龈出血史等。(6)、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有无畏寒、怕热、多汗、食欲异常、消瘦、口干、多饮、多尿史,有无性格、体重、毛发和第二性征改变等。(7)、神经系统:有无头痛、眩晕、失眠、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瘫痪、惊厥、性格改变、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史等。(8)肌肉骨骼系统: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疾病、痉挛、萎缩、瘫痪史,有无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外伤、骨折史等

6、个人史:(1)、出生、成长及居留的地点和时间(尤其应注意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和业余爱好等。(2)、起居习惯、卫生习惯、饮食规律、烟酒嗜好及其摄入量,有无其他异嗜物和麻醉毒品摄入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3)、过去及目前职业,劳动保护情况及工作环境等。重点了解患者有无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并应注明接触时间和程度等。(4)、有无冶游史,是否患过下疳及淋病等。(5)、对儿童患者,除需了解出生前母亲怀孕及生产过程(顺产、难产)外,还要了解喂养史、生长发育史。

7、婚姻、月经及生育史:(1)、结婚与否、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是否近亲结婚。若配偶死亡,应写明死亡原因及时间。(2)、女性患者的月经情况,如初潮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或绝经年龄等,记录格式如下:初潮年龄 行经期(天)/月经周期(天)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经量、颜色、有无痛经、白带情况(多少及性状)等。(3)、已婚女性妊娠胎次、分娩次数,有无流产、早产、死产、手术产、产褥热史,计划生育情况等。男性患者有无生殖系统疾病。

8、家族史:(1)、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死亡者应注明死因及时间。(2)、对家族性遗传性疾病需问明两系Ⅲ级亲属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参附录一)。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必须认真、仔细,按部位和系统顺序进行,既有所侧重,又不遗漏阳性体征。对病人态度要和蔼、严肃,集中思想,手法轻柔,注意病人反应,冷天要注意保暖。对危急病人可先重点检查,及时进行抢救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做详细检查 ;不要过多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其具体内容如下:1、生命体征:体温(T)(C)、脉率(P)(次/min)、呼吸频率(R)(次/min)、血压(BP)(kPa )。

2、一般情况:发育(正常与异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体位(自主、被动、强迫或辗转不安),步态,面容与表情(急性或慢性病容、表情痛苦、忧虑、恐惧、安静),神志(清晰、模糊、昏睡、昏迷),能否与医师合作。

3、皮肤及粘膜:颜色(潮红、发绀、苍白、黄染、色素沉着),温度,湿度,弹性,有无水肿、皮疹、淤点淤斑、皮下结节或肿块、蜘蛛痣、溃疡及疤痕,毛发分布情况等;如有,应记述部位,范围(大小)及形态等。

4、淋巴结: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部位、大小、数目、压痛、硬度、移动性、瘘管、疤痕等)。

5、头部及其器官(1)、头颅:大小,形态,有无压痛、包块,头发(量、色泽、分布、秃发及斑秃)。婴儿需记录前囟门大小、饱满或凹陷。(2)、眼:视力(必要时检查),眉毛(脱落、稀疏),睫毛(倒睫),眼睑(水肿、运动、下垂 ),眼球(凸出、凹陷、运动、斜视、震颤),结膜(充血、出血、苍白、水肿),巩膜(黄染),角膜(透明、混浊、反射),瞳孔(大小、形状、对称、对光及调节反应)。(3)、耳:听力,有无畸形、分泌物、乳突压痛。(4)、鼻:有无畸形 、鼻翼扇动、分泌物、出血、阻塞、副鼻窦区压痛。(5)、口:口腔气味,唾液分泌,唇(畸形 、颜色 、疱疹、皲裂、溃疡、口角偏斜),牙(龋齿、缺齿、义齿、残根,以如下形式标明位置,如:龋齿3+4 ),牙龈(色泽、肿胀、溢脓、出血、铅线),粘膜(发疹、溃疡、出血),舌(形态、舌质、舌苔、溃疡、运动、震颤 、偏斜),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 ),咽(色泽、分泌物、反射),喉(发音清晰或嘶哑、喘鸣、失音)。

6、颈 部:是否对称,有无强直、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颈动脉异常搏动、肿块,气管位置,甲状腺(大小、硬度 、压痛、结节、震颤、杂音、随吞咽上下活动度)。

7、胸 部:(1)、胸廓(对称、畸形 、局部隆起或塌陷、压痛),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异常搏动、静脉曲张。乳房疾病按乳房检查要求描述。(2)、肺脏:视诊:呼吸运动(两侧对比),呼吸类型,有无肋间隙增宽或变窄。触诊:语颤,有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叩诊:叩诊音(清音、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肺下界、肺下缘移动度。听诊:呼吸音(性质、强弱、异常呼吸音),有无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注意对称部位)等。(3、)心脏:视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心前区隆起。触诊:心尖搏动(性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部位、期间)和心包摩擦感。叩诊:心脏左、右浊音界(相对浊音界)用各肋间距正中线的距离表示,并在表下注明锁骨中线到前正中线的距离(表1)。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强度、分裂、P2与A2的比较、额外心音、奔马律)有无杂音(部位、性质、时期 、强度、传导方向)和心包摩擦音。右侧(cm) 肋间 左侧(cm) Ⅱ Ⅲ ⅣⅤ 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 cm

8、血管检查:(1)、桡动脉:脉率,节律(规则或不规则、脉搏短绌),有无奇脉、交替脉,左、右桡动脉脉搏的比较,动脉壁的性质、紧张度。(2)、周围血管征:有无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水冲脉。

9、腹 部:(1)、视疹:外形(对称、平坦、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脐,有无皮疹、条纹、疤痕、包块、静脉曲张(如有,记录血流方向)、胃肠蠕动波、上腹部搏动。(2)、触诊:腹壁: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液波震颤感及包块(部位、大小、形态、硬度 、压痛、搏动、移动度)。有腹水或腹部包块时应测量腹围。肝脏:大小(右叶以右锁骨中线从肋缘至肝下缘、左叶以剑突至肝左叶下缘多少厘米表示之),质地、表面,边缘,有无压痛和搏动。胆囊:大小,形态,有无压痛。脾脏:大小,硬度 ,表面,边缘状态,有无压痛。巨脾以三线法表示。肾脏:大小,形状,硬度 ,移动度,肾区及输尿管压痛点有无压痛,有无膀胱膨胀。(3)、叩诊:肝浊音界,有无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高度鼓音及肾区叩击痛。(4)、听诊:肠鸣音(正常、增强、减弱或消失),有无振水音、血管杂音。

10、肛门及直肠:有无痔、肛裂、脱肛、肛瘘。肛门指检时应注意肛门括约肌紧张度、狭窄、内痔、压痛,前列腺大小、硬度 ;特别注意有无触及肿块(大小、位置、硬度、移动度等)。指检退出时应注意指套便染的颜色

11、外生殖器:根据病情需要做相应检查。(1)、男性:阴毛分布,有无发育畸形、阴茎疤痕、尿道分泌物,包皮,睾丸,附睾,精索,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2)、女性:必要时请妇科检查。男医师检查必有女医护人员陪同。

12、脊柱及四肢:(1)、 脊柱:有无畸形 、压痛、叩击痛,活动度。(2)、四肢:有无畸形 、杵状指(趾)、静脉曲张、骨折、水肿、肌肉萎缩、肢体瘫痪或肌张力增强,关节(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受限、强直)。

13、神经系统:(1)、生理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2)、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Babinski)征等。(3)、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克尼格(Kernig)征。(4)、必要时做运动、感觉及神经系统其他检查。14、专科情况:记录专科疾病的特殊情况,如外科情况、眼科情况 、妇科情况等(参见各专科病历书写要点)。

(三)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记录与诊断有关的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如系入院前所做的检查,应注明检查地点及日期。

(四)摘 要: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主要资料摘要综合,重点突出阳性发现,以提示诊断的根据。

(五)初步诊断:写在病历最后的右半侧。按疾病的主次列出,与主诉有关或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排列在前。诊断除疾病全称外,还应尽可能包括病因、疾病解剖部位和功能的诊断。

(六)入院诊断:入院诊断由主治医师在病人入院后72小时内作出。用红墨水笔书写在病历最后的左半侧(与初步诊断同高处),标出诊断确定日期并签名。

(七)记录审阅者签名:签名应写在病历最后的右下方。签名上方划一条斜线,以便上级医师审阅、修改后签名。 1、门诊病历封面内容要逐项认真填写。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门诊号、公(自)费由挂号室填写。X片号、心电图及其他特殊检查号、药物过敏情况、住院号等项由医师填写。

2、初诊病人病历中应含“五有一签名 ”(主诉、病史、体检、初步诊断、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其中:①病史应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以及与疾病有关的个人史,婚姻、月经、生育史,家族史等 ;②体检应记录主要阳性体和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③初步确定的或可能性最大的疾病诊断名称分行列出,尽量避免用“待查”、“待诊”等字样。④处理意见应分行列举所用药物及特种治疗方法,进一步检查的项目,生活注意事项,休息方法及期限;必要时记录预约门诊日期及随访要求等。

3、复诊病人应重点记述前次就诊后各项诊疗结果和病情演变情况;体检时可有所侧重,对上次的阳性发现应重复检查,并注意新发现的体征;补充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特殊检查。三次不能确诊的患者,接诊医师应请上级医师诊视。与上次不同的疾病,一律按初诊病人书写门诊病历。

4、每次就诊均应填写就诊日期,急诊病员应加填具体时间。

5、请求其他科会诊时,应将请求会诊目的、要求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清楚,并由本院高年资医师签名

6、被邀请的会诊医师(本院高年资医师)应在请示会诊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

7、门诊病人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填写住院证。

8、门诊医师对转诊的病员应负责填写病历摘要。9、法定传染病应注明疫情报告情况。

  (病历举例二:完整病历)

  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住 院 病 历

  科别 结核内科 住院号 xxxxxxxxx

  姓名 × × × 性别 男、√女 年龄:xx 岁 婚姻 : 已、√未

  籍贯 X X X 自治区(省、市) X X X 旗(县) 民族: X X

  工作单位或地址 X X X X X X 职业 X X X

  入院日期: 200x 年 x 月 xx 日 xx 时 xx 分

  病史陈述者 : 患 者 可靠程度: 可 靠 过敏史: X X X过敏

  主 诉:

  现 病 史:

  既 往 史

  个 人 史

  婚 姻 史

  家 族 史 (以上项目与住院志相同)

  系 统 回 顾

  呼 吸 系 统 有无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喘等病史。

  循 环 系 统 有无心悸、气促、紫绀、水肿、胸痛、昏厥、高血压等病史 。

  消 化 系 统 有无食欲改变、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黑便、黄疸史等病史。

  泌尿生殖系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腰痛、水肿史等病史。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有无畏寒、怕热、多汗、食欲异常、消瘦、口干、多饮、多尿史,有无

  性格、体重、毛发和第二性征改变等病史。

  造血系统:有无乏力、头晕、皮肤或粘膜出血点、淤斑、么复鼻衄、牙龈出血史等病史。

  神经系统:有无头痛、眩晕、失眠、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瘫痪、惊厥、性格改变、视力

  障碍、感觉异常史等病史。

  运动系统: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疾病、痉挛、萎缩、瘫痪史,有无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外

  伤、骨折史等 病史。

  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 历 续 页

  科别 XXXX 住院号 XXXXXXXXXXXX

  体 格 检 查

  T:XXx0C, P:XX次/分,R:xx次/分,BP:xxx/xx mmhg。

  一般情况 :发育(正常与异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体位(自主、被动、

  强迫或辗转不安),步态,面容与表情(急性或慢性病容、表情痛苦、忧虑、恐惧、安静),

  神志(清晰、模糊、昏睡、昏迷),能否与医师合

  皮肤及粘膜 :颜色(潮红、发绀、苍白、黄染、色素沉着),温度,湿度,弹性,

  有无水肿、皮疹、淤点淤斑、皮下结节或肿块、蜘蛛痣、溃疡及疤痕,毛发分布情况等;

  如有,应记述部位,范围(大小)及形态等。

  淋巴结 :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部位、大小、数目、压痛、硬度、移动

  性、瘘管、疤痕等)。

  头部:形态,头发(量、色泽、分布、秃发及斑秃)。

  眼:眼睑(水肿、运动下垂 ),结膜(充血、出血、苍白、水肿),巩膜(黄染),

  角膜(透明、混浊、反射),瞳孔(大小、形状、对称、对光及调节反应)。

  耳:听力,有无畸形、分泌物、乳突压痛。

  鼻:有无畸形 、鼻翼扇动、分泌物、出血、阻塞、副鼻窦区压痛。

  口:口腔气味,唾液分泌,唇(畸形 、颜色 、疱疹、皲裂、溃疡、口角偏斜),

  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 ),(形态、舌质、舌苔、溃疡、运动、震颤 ),

  咽喉(色泽、发音清晰或嘶哑、喘鸣、失音)。

  颈 部:是否对称,有无强直、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颈动脉异常搏动、肿

  块,气管位置,甲状腺(大小、硬度 、压痛、结节、震颤、杂音、随吞咽上下活动度)。

  胸 部:胸廓(对称、畸形 、局部隆起或塌陷、压痛),呼吸(频率、节律、深度),

  有无异常搏动、静脉曲张。乳房疾病按乳房检查要求描述。

  肺脏: 视诊:呼吸运动(两侧对比),呼吸类型,有无肋间隙增宽或变窄。

  触诊:语颤,呼吸运动以及有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第 2 页

  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 历 续 页

  科别 XXXX 住院号 XXXXXXXXXXXX

  叩诊:叩诊音(清音、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肺下界及移动度。

  听诊:呼吸音(性质、强弱、异常呼吸音),有无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

  擦音,语音传导(注意对称部位)等。

  心脏: 视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心前区隆起。

  触诊:心尖搏动(性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部位、期间)

  和心包摩擦感。

  叩诊:心脏左、右浊音界(相对浊音界)用各肋间距正中线的距离表示,

  并在表下注明锁骨中线到前正中线的距离,如下:

  右侧(cm) 肋间 左侧(cm)

  XX Ⅱ XX

  XX Ⅲ  XX

  XX Ⅳ XX

  XX Ⅴ XX

  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 XX cm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强度、分裂、P2与A2的比较、额外心音、奔

  马律)有无杂音(部位、性质、时期 、强度、传导方向)和心包

  摩擦音。

  周围血管征:有无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水冲脉。

  腹 部:视疹:外形(对称、平坦、膨隆、凹陷),有无皮疹、条纹、疤痕、包块、

  静脉曲张(如有,记录血流方向)、胃肠蠕动波。

  触诊: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液波震颤感及包块(部位、大

  小、形态、硬度、压痛、搏动、移动度)。有腹水或腹部包块时应

  测量腹围。肝脏的大小(右叶以右锁骨中线从肋缘至肝下缘、左

  叶以剑突至肝左叶下缘多少厘米表示之),质地、表面,边缘,有

  无压痛和搏动。肾区及输尿管压痛点有无压痛,有无膀胱膨胀。

  第 3 页

  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 历 续 页

  科别 XXXX 住院号 XXXXXXXXXXXX

  叩诊:肝浊音界,有无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鼓音及肾区叩击痛。

  听诊:肠鸣音(正常、增强、减弱或消失),有无振水音、血管杂音。

  外生殖器及肛门:无特殊情况可以写未查;如有特殊情况应认真检查,并注明相

  关情况。如为女性患者而又必需做妇科检查时,男医师检查必

  有女医护人员陪同。

  脊柱:有无畸形 、压痛、叩击痛,活动度 。

  四肢:有无畸形、杵状指(趾)、静脉曲张、骨折、水肿、肌肉萎缩、肢体瘫痪或

  肌张力增强,关节(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受限、强直)。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Babinski)征等。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

  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克尼格(Kernig)征。 必要

  时做运动、感觉及神经系统其他检查。

  专科情况:记录专科疾病的特殊情况,如外科情况、眼科情况 、妇科情况等。

  实 验 室 及 特 殊 检 查

  记录与诊断有关的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如系入院前所做的检查,应注明检查

  地点及日期;病理检查、影像检查应注明相应的检查号。

  摘 要

  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主要资料综合摘要,重点突出阳性

  发现,以提示诊断的根据。

  初步诊断:按疾病的主次列出,与主诉有关或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排列在前。诊

  断除疾病全称外,还应尽可能包括病因、疾病解剖部位和功能的诊断。

  记录审阅者签名:签名应写在病历最后的右下方。签名上方划一条斜线,以便上

  级医师审阅、修改后签名。

  (完)

  第 4 页

八年级上册复习讲义: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无性生殖:(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植物组织培养。

2、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

3、营养生殖:(定义):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枝接:将一株植物体带有芽的枝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 接穗:带有芽的枝 砖木:被接的植物体)

嫁接 代表:(柑、橘)

芽接:将一株植物体的芽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 接穗:芽 砖木:被接的植物体)

代表:(桃、山楂、苹果)

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砖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扦插:菊,月季,杨柳

4、植物组织培养:(定义):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例子):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

(优点):①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

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5、有性生殖:(定义):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6、植物的有性生殖:

花的六大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其中雄蕊和雌蕊最为重要。

子房的内部结构:外层是子房壁,内部有胚珠(外被是珠被,顶端有开口为珠孔,里面有卵细胞)。

①花开后第一步进行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自花传粉:同一朵花中,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一朵花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②传粉过后第二步进行受精: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具体:当花粉管落到成熟的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花粉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内的胚珠中(从珠孔进入),末端破裂,释放精子,精子与结合成为受精卵。

③受精过后,花的各部分结构开始发育: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开始逐渐凋落,只有雌蕊中的子房发育为果实。

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一粒胚珠发育为一个种子,多籽植物主要是由于果实中含有多个胚珠)

子房壁-------------------------------------------果皮

子房 珠被----------------------种皮 果实

胚珠 种子

卵细胞

| 受精卵-------胚

精子

依靠风力(蒲公英、虞美人)

7、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

依靠人和动物的运动(苍耳)

依靠水力(椰子)

8、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的发育过程。(家蚕、蝇、蚊、蜜蜂)

发育方式 家蚕经历了四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非常相似的发育过程。(蝗虫、蟋蟀、蟑螂、蝼蛄、螳螂)

蝗虫经历了三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成虫

9、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两栖类: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两栖类的受精方式: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两栖类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蝌蚪和成哇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不同的发育方式)

蛙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腮 肺(主要)、皮肤(次要)

尾 有 没有

四肢 没有 有

生活环境 水中 靠近水边的潮湿地带

10、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鸟类的生殖行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鸟类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的受精方式)

鸟卵产出后,胚胎会停止发育?(外界温度低于雌鸟体温)

早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鸡,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能跟随亲鸡自行觅食的鸟。

(鸡、鸭、鹅、大雁)

晚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鸡,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的鸟。

(家鸽 、麻雀、燕子)

第15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生物体普遍存在两种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

2、 遗传:生物体亲代与子代子间,子代个体子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相似的现象。

3、 遗传信息的中心:细胞核

4、 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

染色体的特点:成对存在;每中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目一定。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22对)

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1对。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

(性别决定图解):父亲:XY 母亲: XX

↓ ↓

精子:X/Y 卵细胞 : X

|

受精卵: XX XY

(女孩) (男孩)

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与母亲无关。生男生女的概率相等。

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一样的生物还有:鱼类、两栖类、哺乳类

5、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特点:双链;双螺旋

6、 基因: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无数个基因。

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B、D)

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a、b、d、)

AA:表现显性性状 Aa :表现显性性状 aa:表现隐性性状

7、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 垂和无耳垂)

8、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智力低下、并指、多指、先天性聋哑)

一般不能根治,治愈率很低。

近亲结婚是导致遗传病患病率上升的重要途径。

原因: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

国家明确规定了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人)

优生优育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9、变异:生物体亲代与子代子间,子代个体子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的现象。

分类:

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镰刀形变异细胞贫血症、小麦的抗倒伏、玉米的白化苗)

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外界环境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发生改变。一般只表现在当代。

(哥哥皮肤白皙,弟弟皮肤晒黑)

有利变异: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

不利变异:玉米的白化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10、生物发生变异的目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

11、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1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意义:使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进化发展。

第 16 章 动 物 的 运 动

1、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动物通过运动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2、动物运动方式:(空中):飞行,滑翔

(水中):游泳,爬行

(陆地):行走,奔跑,行走,跳跃

3、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为了适应生活的环境。

4、鸟类迁徙的目的:获得足够的食物;在迁徙地完成筑巢、孵卵、育雏等生殖活动;寻找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活环境。

5、运动器官:鱼----鳍;鸟类----翼;昆虫----翅膀;爬行动物-----四肢;

草履虫----纤毛;变形虫----伪足。

6、蚂蚁运动时,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7、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接共同构成了骨骼;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收缩和舒张,牵拉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8、当人屈肘时,肱二头肌要收缩,肱三头肌要舒张。

当人伸肘时,肱二头肌要舒张,肱三头肌要收缩。

9、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10、 动物的能量来源是食物,直接能量来源是ATP。

第 17 章 动 物 的 行 为

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①觅食行为

② 防御行为:保护色(变色龙);拟态(枯叶蝶、尺蠖);

警戒色(黄蜂、毒蛙)

③生殖行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占巢、哺乳

④其它:迁徙行为、洄游行为、冬眠行为、攻击行为

⑤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 有联系的行为。(白蚁、蜜蜂、)

2、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3、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例子: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婴儿喝奶、

小鸭游泳、动物哺乳

4、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例子:海豚的顶球,转圈和跳跃,蚯蚓走迷宫,小狗做算术,大山雀偷喝牛奶,大猩猩钓白蚁

5、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形成的后天性行为越复杂。

6、动物的行为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

第 18 章 疾 病 和 免 疫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乙肝、艾滋病、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蛔虫病、肺结核、灰指甲。

2、分类:①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

②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甲肝

③血液传染病:乙肝、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

④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

3、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

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4、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5、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

保护易感人群:打预防针和锻炼身体。

6、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疾病。

7、冠心病形成的原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

8、凡是有心绞痛的人应随时携带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等药品。

9、癌症:又名恶性肿瘤,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外,几乎所有的器官都有可能发

生癌变。

11、 在城市中,排第一位的是肺癌;在农村中,排第一位的是胃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第一位的是白血病。(白血病治疗的方法是骨髓移植)

12、 癌症的治疗方法:外科疗法(手术切除肿瘤);化学疗法(使用抗癌物质);放射疗法(向癌变部位施放射线。)

13、 导致细胞癌变的因素:物理致癌因子(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亚硝酸盐,黄曲霉素,防腐剂)

病毒致癌因子(乙肝病毒,疱疹病毒)

14、 人体内的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皮肤、黏膜,鼻毛,纤毛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15、 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又叫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生来就有的,并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但作用力较弱。

16、 第三道防线又叫特异性免疫。特点:后天获得的,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作用力较强。

17、 在第三道防线中:免疫器官:脾、扁桃体、淋巴结。

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就会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抗原,特定的抗原对应特定的抗体,当特定的抗体消灭特定的抗原后,部分抗体仍然留在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来入侵的时候,存在人体内的抗体就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因此,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第二次。(但感冒不一样,原因是感冒病毒在随时发生变异。)

18、 我国规定一岁以下的儿童接种四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

19、 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第 19 章 珍 爱 生 命

1、少量饮酒能够解除疲劳,促进消化;

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酒精中毒。(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引起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引起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道肿瘤;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2、长期大量吸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3、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大麻、冰毒、摇头丸等。

其中鸦片是以**为原料制成的。

吸毒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严重损伤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生出畸形儿等。

4、吸毒成瘾的原因:外来毒品中的吗啡肽代替了人脑中类吗啡肽,减少或抑制类吗啡肽的分泌,只能靠摄入外界的吗啡肽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

5、家庭药箱: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

医用器具: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刻度服药杯、纱布、绷带、酒精棉球、镊子、小剪刀。

外用药:酒精、红药水、碘酒、创口贴、风湿止痛膏、风油精、眼药水。

内服药:阿司匹林,板蓝根、云南白药、乘晕宁、黄连素(治腹泻)。

外用药和内服药必须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和急救性等原则。

6、处方药: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从药店购买并在医生的监控和指导下才能使用的药。

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可以从药店直接购买的药。

7、 人工呼吸:用人工的方法,是病人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的作用。

常用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口对口吹气法。

过程:进行 人工呼吸时,应在病人颈下垫物,解开衣扣、领带等,清除口和鼻内的污物,救护人员深吸气,用手捏住病人的鼻孔,然后口对口吹气。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强度以吹气后病人胸廓略有起伏为宜,吹气频率和呼吸频率相似。

8、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9、 健康新概念的核心:由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呵护健康。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汇总

 病毒感染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1乙型肝炎三抗原抗体系统的临床意义。

 2HBV DNA聚合酶位于HBV核心部分,是直接反映HBV复制能力的指标,是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3HCV RNA在血清中的检出,表明血液中有HCV存在,是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4粪口途径传播见于甲型和戊型肝炎,体液传播是HBV、HDV、HCV的主要传播途径。

 5急性肝炎可分为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6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3型肝炎。

 7黄疸型肝炎需要与溶血性黄疸和肝外阻塞性黄疸鉴别。

 8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及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防治。

 第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

 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2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3典型病例的五期经过,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的临床表现。

 4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

 第三节 艾滋病

 1病原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

 2传播途径主要是体液传播,其中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3CD4+T淋巴细胞受损伤的方式及表现。

 4艾滋病的临床经过分四期及各期主要表现。

 5下列六项临床表现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体重下降10%以上;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发热1个月以上;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口腔念珠菌感染。

 6HIV-1抗体阳性标准为ELISA法连续2次阳性,经免疫印迹法证实。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1乙型脑炎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

 2猪是主要传染源,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3乙型脑炎典型的临床经过(三期)及临床类型。

 4病原学早期诊断为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5治疗要把好三关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细菌感染

 第一节 伤 寒

 1明确伤寒流行病学特点。

 2伤寒发病第三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引起肠出血、肠穿孔。

 3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4伤寒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5伤寒杆菌抗原抗体系统及诊断意义。

 6伤寒治疗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1痢疾杆菌属肠杆菌志贺菌属,包括: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2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

 3菌痢的基本病变特点是在结肠,急性期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慢性期则有肠黏膜水肿及肠壁增厚。

 4普通型菌痢及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

 5中毒型菌痢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6急性普通型菌痢需要与急性阿米巴病和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鉴别。

 7中毒型菌痢的休克型需要与爆发型流脑鉴别,而脑型需要与乙脑鉴别。

 8治疗原则:抗感染(喹诺酮类药物),补液,抗休克,对症,加强支持。

 第三节 霍乱

 1霍乱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

 2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弧菌的主要传染源。

 3霍乱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霍乱毒素的作用,主要病理变化是严重腹泻造成的严重脱水。

 4霍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分为3期:吐泻期,脱水虚脱期,恢复期。

 5霍乱的诊断包括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粪培养阳性或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升高。

 6霍乱的治疗原则:按肠道传染病隔离,补液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治疗。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脑膜炎双球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致病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2脑膜炎双球菌可造成败血症,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繁殖并释放内毒素,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是造成皮肤黏膜淤点的原因。

 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和恢复期。

 4脑脊液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5治疗主要是抗菌治疗,多采用青霉素治疗,氯霉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头孢霉素适用于不适合应用青霉素和氯霉素的病人。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

 1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微循环障碍学说,包括缺血缺氧期,淤血缺氧期和微循环衰竭期。

 2注意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的识别。

 3抗休克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器官功能,早期应用肝素打断休克的恶性循环。

 钩端螺旋体病

 1病原体主要为钩端螺旋体,我国雨水洪水型主要是拨摩那群,稻田型主要由黄疸出血群引起。

 2传染源主要由猪和野鼠。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染。

 3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分为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

 4实验室检查:常用副凝试验。

 5治疗首选青霉素;首剂青霉素后,部分病人出现赫氏反应,主张首剂青霉素以小剂量为宜。庆大霉素、四环素也有较好疗效。

 原虫感染

 第一节 肠阿米巴病

 1病原体为溶组织阿米巴,大滋养体是组织致病型滋养体,小滋养体是肠腔共栖型滋养体,包囊是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型。

 2侵入肠黏膜的大滋养体引起口小底大的溃疡,溃疡间肠黏膜正常是阿米巴病特征性的肠道病理改变。

 3普通型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为缓慢起病,腹痛、腹泻,有腥臭味的果酱样黏液血便;主要并发症有肝脓肿、肠出血、肠穿孔及结肠肉芽肿。

 4治疗首选甲硝唑或替硝唑。

 第二节 疟疾

 1病原学:感染人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型疟原虫四种。

 2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疟原虫子孢子,在肝内发育为裂殖体,裂殖体从肝内释放出大量裂殖子进入血循环引起典型临床发作,一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形成周期性发作。

 3疟疾的流行病学: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是传染源,按蚊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夏秋季多发。

 4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突发寒战、高热、大汗,伴有全身酸痛、乏力,持续2~6小时后进入间歇期。

 5治疗:氯喹、甲氟喹、青蒿素衍生物等,能迅速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控制临床症状发作;伯氨喹能杀灭肝内红细胞前期的子孢子,为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并可防止传播的药物;乙胺嘧啶能杀灭各型裂殖体,可用于预防性用药。

 蠕虫感染

 第一节 日本血吸虫病

 考点纵览

 1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唯一的中间宿主。

 2传染源为病人和保虫宿主(猪、牛、羊、狗等家畜及鼠)。

 3传播途径:粪便入水,虫卵孵化出毛蚴,毛蚴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人接触疫水后,尾蚴穿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感染。

 4临床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肺、脑异位损害。

 5治疗:吡喹酮为广谱、高效、低毒,口服方便的药物。

 第二节 囊虫病

 1猪肉绦虫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2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脑囊虫病,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眼囊虫病。

 3病原治疗:首选阿苯达唑(丙硫咪唑、肠虫清),吡喹酮;对症治疗。 神经病学

 神经病学概论

 1上运动神经元发自大脑中央前回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在延髓锥体处大部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在各个平面上终止于脊髓前角;而皮质脑干束在各个脑神经运动核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需注意的是除面神经核的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其余的脑干运动神经核均受双侧支质脑干束支配。

 2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瘫痪肌肉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无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支配电位。

 3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分为皮质型(单瘫)、内囊型(三偏征)、脑干型(交叉瘫)和脊髓型(截瘫或四肢瘫)。

 4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5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瘫痪肌肉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瘫痪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6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脊髓前角细胞,引起弛缓瘫痪,其分布呈节段性,而无感觉障碍;前根,其分布也呈节段性,不伴感觉障碍;神经丛,其损害多为单肢的运动、感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分布的支配关系一样。

 7锥体外系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底节,又称纹状体系统,包括尾状核、壳核及苍白球,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肌张力、身体姿势和协调运动。

 8小脑病变最常见的症状是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两大类症状。急性小脑损害表现为肌张力减低,构音障碍,意向性震颤。

 9感觉系统的解剖生理:痛温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止于后角并交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经脊髓前联合交叉至对侧侧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上行到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终止于中央后回的感觉区;触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止于后角并交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经脊髓前联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上行到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终止于大脑顶叶皮质的感觉区;深感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中枢突进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和楔束,终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内侧丘系,终止于丘脑的腹后外侧核,通过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

 10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分为抑制性症状(感觉缺失和感觉减退)和刺激性症状。刺激性症状包括感觉倒错、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和疼痛。

 11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末梢型、周围神经型、节段型、传导束型、交叉型、偏身型和单肢型。

 12视神经:视神经发源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视网膜鼻侧半的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与对侧眼球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结合,形成视束,到达外侧膝状体,换元后发出纤维形成视放射,终止于枕叶视皮质中枢。

 13视神经损害不同部位临床表现不同。

 14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运动受限。

 15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口角偏向健侧,皱额、闭眼、鼓腮、示齿不能。

 16常见深反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踝反射;常见浅反射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

 17腰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周围神经病

 第一节 面神经炎

 1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不闭合,试闭眼时出现Bell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吹口哨时漏气。

 2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急性期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如确系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口服无环鸟苷;维生素B族药物及理疗康复也起一定作用。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

 1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短暂的、反复的、发作性剧痛,持续数秒至2分钟,突发突止,病情逐渐加重,缓解期可数天至数年不等;而查体无阳性体征。

 2三叉神经痛需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窦炎、颞颌关节病鉴别。

 3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药物有:卡马西平为首选,苯妥英钠、氯硝安定也有一定疗效;射频消融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简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对老年患者不宜接受手术者尤为适宜。

 第三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属迟发性超敏性自身免疫病。

 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半数以上病前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无力伴感觉障碍;脑神经以双侧面神经麻痹常见,可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典型的脑脊液改变是蛋白质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减慢,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幅度下降。

 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需与急性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鉴别。

 4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呼吸肌麻痹的处理包括对症支持和对病因治疗两方面,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议;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应用呼吸机指征时要及早应用呼吸机。

 脊髓病变

 第一节 脊髓压迫症

 1脊髓压迫症是由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而产生脊髓受压的一大组疾病,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程度不同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椎管阻塞;脊柱、脊膜、脊髓和神经根病变均可引起脊髓压迫症。

 2急性脊髓压迫症多数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伤,常伴有脊髓休克;慢性脊髓压迫症的症状是进行性的,通常分为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和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期,可表现为神经根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注意鉴别髓外压迫和髓内压迫。

 第二节 脊髓炎

 1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导致双下肢或四肢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起病急,先有背痛、腹痛或腰部的束带感,常出现下肢瘫,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同时伴传导束型感觉障碍,4周以后进入恢复期。

 3急性期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恢复期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24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