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

最佳艾灸顺序、时间,从年、月到日,彻底说个清楚,第1张

艾灸是之所以成为现代人追捧的养生之法,是因其绿色、天然、安全、无副作用。

一般针对不同的病症,中医总会给出多个穴位,这么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个

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就跟吃西药分饭前、饭后吃一样,时间不对,多少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吸收。

同样,艾灸穴位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对艾灸的疗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的顺序吧!

1 艾灸穴位顺序

“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

那人体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阴阳的呢?

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

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灸头身,后灸四肢

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在日常保健艾灸时,按照以上方法艾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很多病症调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般是以先缓解症状为先,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

2 艾灸最佳时间

据《内经·灵柩》记载: 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3 从年来说,节气灸、夏冬季灸最好

一、以季节来说,夏季、冬季艾灸疗效最好。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为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新陈代谢旺盛。

天阳下济,地热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汇,此时人体最应该顺应天序,养好阳。

此时艾灸不仅可以抵抗夏季的暑、湿不生病,还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让冬天有足够的阳气对抗阴寒之气,提高抗病能力,一整年都少生病。

冬天、尤其是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此时进行艾灸,能温阳益气,提高抵抗力。

因此,每年冬天、尤其是三九天时进行艾灸,可以加强和巩固夏季的艾灸疗效。

二、以一年来说,节气艾灸效果最好。

人感天地之气而生,必然受天地之气影响。节气时天地气机变化剧烈。

春夏属阳,春温而夏热,温热为同类,从春变为夏即从升变为浮,升已自然浮;秋冬皆属阴,秋凉而冬寒,凉寒为同类,从秋变为冬即从敛变为藏,敛已自然藏。

但从夏变为秋却不同,夏属阳秋属阴,从阳变为阴需要一个枢机。

这个枢机为阳枢,名为少阳,少阳为相火,火气发力,则能扭转阳气上浮的态势,由浮变为敛;

从冬变为春亦如此,冬属阴而春属阳,从阴变为阳也需要一个枢机。

这个枢机为阴枢,名为少阴,少阴为君火,火气发力,则能扭转阳气闭藏的态势,从藏变为升。

所以,人身有两个枢机,一则少阳,一则少阴,两个枢机皆属火。

人以火为枢机,因为人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

人的生命源于太阳,太阳为火,人亦如此,以火立极。

生命的阴阳变化,需要火力来作为枢机。

自然界有阴阳的升降变化,阳升阴降,升极而降,降极而升,故二至(夏至与冬至)是大的节点;升降平衡,阴阳均等,二分(春分与秋分)亦是重要的节点;再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为大的节点。

六气变化亦有六个节点,包括大寒、春分、小满、大暑、秋分、小雪。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大的节点,也是最需要枢机发挥作用的时候。

逢节气之时,人气亦变化剧烈,气机必滞塞难行,体虚之人即容易生病,甚至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

要想顺利通过,需要用火来枢转。

艾灸用的是纯阳之火,所以说, 24节气前后的一星期左右 是用艾灸防病、调病的好日子,不可错过。

建议大家在节气之时,用能量平衡灸的保健灸,即艾灸中脘、神阙、关元穴来保健养生,有降阴浊泄风气、扶阳固本之功。

1、艾灸中脘穴

作用中腕穴为手太阴、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交会穴。

它可以调理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病为先,有健脾祛湿、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的功效。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

凡病者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和则谷气生,故此穴为养生保健要穴。

部位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时间艾灸10-15分钟。

2、艾灸神阙穴

作用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长寿大穴。

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

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症状。

部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时间艾灸10-15分钟。

3、艾灸关元穴

作用关元穴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是增强元气的大穴位。

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部位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时间艾灸10-15分钟。

4 从每个月来说,月初八灸最好

月初8天是阳之升的8天,从朔月至眉月,再到上弦月。

朔月,月相尚未出,但阳机已动,非为晦月之月终可比。

彼为阳之终,此为阳之始。

虽未明见,但其阳机则完全不同。

此时可以坤卦配之,但为坤末,阳动之初。

眉月,阳气始升,月相将明,故以阳气始生之震卦配之。

值此时,当助阳以促阳之升。

上弦月,也就是阴历的初八,月相半暗半明,阴阳相当,然其时月相虽明而犹亏,故以阴阳相搏之阴卦离卦配之。

离卦从阴阳里讲,既是阴阳各半,也是阳之旺极之象,这是后天八卦的理解。

因此,从坤到离,是少阳始升之时,这个时间段里,正好是农历的初一到初八,一个月之里用灸法最妙。

5 从每天来说,午时前后灸最好

值得注意的是晚上11点后,除非是急症,否则就不能再灸了。

中午11点—1点是午时,是心经工作的时间,心在五行中属火,古人有“子午觉,卯酉功”之说,所以,午时也不适合艾灸,如果午时艾灸,很容易引起上火。

一天中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效果最佳。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

这和十二经络的运行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一昼夜是24个小时,古代是12个时辰,这12个时辰分别为十二经络所主,就是说每一个时辰有一条经络主要工作,在身体里起主要作用。

12时辰分别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子时是晚上11点——凌晨1点、丑时是凌晨1点——3点、寅时是3——5点、卯时是5点——7点……亥时是晚上9点——晚上11点,正好一昼夜。

子时是胆经工作、丑时是肝经工作、寅时是肺经工作、卯时是大肠经工作、辰时是胃经工作、巳时是脾经工作、午时是心经工作、未时是小肠经工作、申时是膀胱经工作、酉时是肾经工作、戌时是心包经工作、亥时是三焦经工作。

比如这里又有问题了,肺不好,总不能大半夜不睡觉起来艾灸吧,这时候就要用到表里两条经络,或同名的两条经络的关系了。

比如,肺经和大肠经是一对表里经的关系,就像夫妻关系,但是大肠经是早上5点——7点工作,也不合适艾灸。

肺经是手太阴经,足太阴经是脾经,肺经和脾经就是同名的关系,就像兄弟关系,脾经是早上9点——11点工作,这时候艾灸,治疗和肺有关系的问题,效果就好。

肺在五行中属金,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土是生金的,金是生水的,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如果肺实热,可以在下午5-7点肾经工作的时候艾灸,因为肾属水。

其他的都是一样的原则,可以举一反三。

其实这不存在早上灸好,还是晚上灸好的问题,关键是看你解决什么问题。

6 艾灸注意事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不宜艾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艾灸时不要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4、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最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为宜。

5、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

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6、艾灸后20-30分钟后在洗澡,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艾灸小贴士: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

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艾灸是中医里面一种以艾条在患处熏蒸的治疗方法,一般自己在家就可以实施治疗,但是艾灸其实也是有一些使用禁忌的,所以我们在自己实施治疗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禁忌。那么,艾灸都有哪些具体的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呢?

1、伤寒杂病论记

伤寒论中有“艾灸禁忌”的阐述:

(1)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脉浮者,病在表,不以汗解,而以火攻,肌凑未开,则邪无从出,反因火气而热乃盛也。夫阳邪被迫而不去者,则必入而之阴,痛从腰以下,重而痹者,邪因火迫而在阴也,故日火逆。

若是一般的感冒发汗就可,勿艾灸。若是艾灸,会引起腰腿疼痛沉重,重则导致腰腿方面的疾病。

(2)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

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阳表病,用火熏之,而不得汗,则邪无从出,热气内攻,必发躁也。六日传经尽,至七日则病当解,若不解,火邪迫血,下走肠间,则必圃血,圃血,便血也。

感冒勿艾灸,若灸之,还会导致便血。

(3)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微数者,虚而有热,是不可以火攻,而反灸之,热得火气,相合为邪,则为烦逆。烦逆者,内烦而火逆也。血被火迫,谓之追虚,热因火动,谓之逐实,由是血脉散乱而难复,筋骨焦枯而不泽,火之为害何如耶。

脉微数者勿艾灸,若灸之,会导致筋骨焦枯不泽(消瘦干枯没有光泽无力血虚)

(4)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脉浮热甚,此为表实,古法泻多用针,补多用针,医不知,而反灸之,是实以虚治也。相合,迫血妄行,必咽燥而唾血。

脉浮且有热,勿艾灸,若灸之,会引起咽喉干燥唾血。

2、艾灸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3、艾灸不宜人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4、艾灸前后注意

(1)艾灸前

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2)艾灸中

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3)艾灸后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5、其他注意事项

(1)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背腰部后胸腹部,先上部后下部,先头面躯干后四肢,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艾灸的补法,温灸,火灭后按摩穴位;泄法,用嘴吹,助燃,开其穴,起消散作用

(3)强壮男子虚症实症顽症,皮肉深厚处,宜施大柱多桩;型衰体弱久病虚症慢性病,宜小柱少桩

(4)颜面五官,心脏大血管处,心经区,女性私处及重要经腱,关节活动处,不宜施直接灸,以防危险或留疤痕影响功能

(5)婴幼儿的_门不宜直接灸

6、不宜艾灸情况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7、艾灸时应注意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影响效果。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应找到适当的支撑点,使持艾条的手保持平稳,避免因手不稳,使燃烧的艾条碰触并烫伤皮肤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眼睛应避开艾灸产生的烟,以免使眼睛出现流泪等不适。实施艾灸的房间应通风,以(4)随着艾条的燃烧,将产生灰烬,应及时将灰弹掉,以免掉到身上,灼伤皮肤。装灰的容器应为不可燃的铁、玻璃等制品,以防灰里火星复燃。

(5)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或放入盛少量水的容器内,以利于熄灭。当日或隔日如再施艾灸,可取新艾条。待数日用剩的艾条风干后,可再利用。

(6)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7)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8)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9)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拾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11)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微红,属正常现象。

(12)如若不小心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吸收。勿挤压、抓搔,忌发物、房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越来越喜欢艾灸了,慢慢的自己也受了影响,有空就开始艾灸起来,变成了一个艾灸爱好者。

艾草有驱寒去湿,疏通经络的作用,所以做艾灸也有很强的疏通经络的功效,尤其是针对寒湿,效果真的很好。艾灸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对身体还会有一定的坏处,所以如果不懂的话,还不如不艾灸。

艾灸必须要知道的几个注意事项是什么?

1艾灸不是火越大越好

有些人艾灸喜欢用很粗的艾条,因为用很粗的艾条来做艾灸,局部及其周围都暖暖的,非常舒服,我自己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都是用5cm的艾条来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的身体是有一个承受能力的,艾条太粗,火力太猛,很容易烧干我们的身体,也很容易出现喉咙痛等上火的情况。

艾灸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目的的是,除非是急病。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细水长流的心态去应对,用两厘米左右大小的艾条去做就可以了,慢慢的,只要经络疏通,两厘米的艾条也会有很好的灸感。

2艾灸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很多人平时没空做艾灸,等有空了就做个大半天,其实艾灸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时间太长了,不仅容易上火,而且,对于身体来说,这是损耗。就好像吃饭可以填饱肚子,但是吃太多了就变成了负担,拖累。

平时做艾灸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如果刚开始做,最好先做三四十分钟,几天之后身体适应了再慢慢延长时间,记住,不需要天天做,中间要适当休息一两天。

3选择好的艾条

好的艾条可以事半功倍,不好的艾条会事倍功半,如果用了一些假艾条,不光会没有效果,还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就比如我们平时吃药,如果是发烧,就应该吃退烧药,感冒就应该吃感冒药,如果只是单纯的感冒吃了退烧药不光会没用,还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买艾条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小便宜,贵的不一定全部都是好货,但是便宜的却大部分都不是好货,毕竟一根艾条的制作过程中是需要很多原料和人工的,这些成本根本就没法忽略。

4艾灸后要保温

有些人做了艾灸之后喜欢去吹空调,喝冷饮,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做了艾灸之后,艾的热量在我们的体内运行,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要保温,如果吹空调喝冷饮,洗手,洗澡等,这些做法就相当于给我们体内的艾热灭火,寒湿之气还有可能会在打开的毛孔中进入到我们的体内,循经络运行,这种情况不做比做还要好。

其实做艾灸的好处真的很多,不过如果不懂的话,最好去问一下一些专类人员,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56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