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扩展资料:
综合作用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
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
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
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
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
《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
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有这么几种女性: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
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一般来说如果要做艾灸的话,那应该是长期坚持方能见效的,这一般是指一些慢性的疾病需要进行艾灸治疗,再做艾灸的时候前几天每天艾灸做一次,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可以每隔一天做一次艾灸,或者隔两天做一次艾灸,连续做两到三个月艾灸就有效果了。
随着现在生活的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平时可能会多做一些养生的活动,比如艾灸或者拔罐之类的,那么我们在做艾灸的时候,通常是如何进行的呢,做一次艾灸需要多长时间呢,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背部艾灸多久做一次。正常来说如果要做艾灸的话,那应该是长期坚持方能见效的,这一般是指一些慢性的疾病需要进行艾灸治疗,再做艾灸的时候前几天每天艾灸做一次,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可以每隔一天做一次艾灸,或者隔两天做一次艾灸,连续做两到三个月艾灸就有效果了。
艾灸一疗程多少天。一般来说在做艾灸的时候,每天一次就可以了,不过每次做艾灸的时间不要太短,太短的话可能达不到效果,一般来讲腰部和腹部地方的艾灸时间不能少于40分钟,腿部的时间一般20分钟就可以了。一个疗程大约是两个星期左右,在两个星期之后,可以适当休息一两天,然后再开始做艾灸。
做了艾灸为什么会痒。一般来说,如果在做完艾灸之后感觉艾灸的地方有瘙痒的症状发生,那就说明自己体内的寒气是很大的,而艾灸就是去除人体的寒气,所以在经络不通的情况下,做完艾灸是很痒的,因为热寒的相碰,在艾灸去除我们人体里面的寒气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红痒和疙瘩。
总之,如果要做艾灸的话,那应该是长期坚持方能见效的,这一般是指一些慢性的疾病需要进行艾灸治疗,再做艾灸的时候前几天每天艾灸做一次,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可以每隔一天做一次艾灸,或者隔两天做一次艾灸,连续做两到三个月艾灸就有效果了。
中医里面有很多治疗措施,比如有针灸,还有火罐等等,其实中医古方里面还有很多种治疗方法,比如有隔姜灸,其实是一种类似于艾灸的灸法,但是作用功效与艾灸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那么,一般隔姜灸都有哪些具体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呢?
1、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穴位,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关键。
本疗法最早记录于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由于疗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故舒适无痛苦,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所以隔姜灸已是临床常用的间接疗法之一。
2、适应症
隔姜灸疗的方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外感表证等。如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在上腹部,当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和内关(在前臂掌侧,当大陵穴与曲泽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穴,把生姜切成约02厘米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炷,大约灸45分钟,每日两次。
3、操作方法
取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02~03厘米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灸毕可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4、注意事项
1、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
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疱,须注意防止感染。
5、适宜人群
女士痛经,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体寒,手脚凉,粉刺。
男士前列腺炎,肾虚阳痿,性功能保健。
各类人群胃病,胃痛,胃胀,腹泻,便秘。
寒湿,肾虚引起的腰酸痛等。
6、使用频率
治疗疾病期间,一周2次;日常温养阳气保健每周1次即可。
知道了什么是隔姜灸,在施灸过程中,若被灸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
7、隔姜灸操作方法
1、主角生姜。取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约02~05厘米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牙签穿刺数孔。
2、施灸过程。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
3、灸后处理。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近年来,亦有针灸工作者采用隔姜行化脓灸法,对某些病证有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后护理可参照化脓灸法。
8、三伏天为什么用
“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灸加药贴一般需要30-40分钟。之前要事先准备,精选的大老姜,要切成厚度相等的姜片。隔上姜片点燃艾灸,待灸燃尽再敷贴上药,只有这样才是正规定义的三伏灸。
特别强调,作为慢性疾病的治疗,三伏灸一般需要坚持三个疗程,也即连续三个夏天都要按时完成初伏、中伏和三伏的治疗。有的医院还推出加强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巩固疗效。
9、补肾中药推荐
1、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2、黄芪
是一种古老的中药。黄芪的主要治疗作用为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四大功能。以治疗中气不足,如胃有下坠感,上气不接下气等症状较好。它还能健脾和胃,所以有开胃进食的作用。
3、鹿茸
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隔着姜片艾灸能具有温煦血气,透达经脉的功效。二者共用,称之为隔姜灸,临床医学常用于医治寒证,如脾胃虚寒恶心呕吐、腹疼、风寒湿痹证等,具备温胃止呕,祛寒止疼的效果。其药效辛、温,作用为补虚祛寒,彭中止呕,温肺止咳化痰。姜是一味灵丹妙药,升清降浊,健脾胃养胃,除寒与立,针对体质虚寒,浩然正气不足者,有特别好恢复实际效果!尤其在激起人体阳气上,有立即见效的实际效果!
感冒发烧服生姜汤,效果很好,尤其是发烧感冒初起时,喝一碗姜茶,微出汗,就可以恢复!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失权,服生姜茶,能够健脾养胃,增加食欲!恶心呕吐胃脘痛,姜片打汁服食,功效亦佳!女性腹疼,喝红糖姜水,功效准确!民俗有“朝润喉片姜,无需开方子”“冬有姜片,不害怕风雨”“冬吃萝下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方子”“家备小姜,小问题不急”等观点。并且在感冒发热时,
许多人用到姜片熬汤给病人喝,能够催汗,把凉气逼出来身体之外。姜片温性,吃之后,人会出现全身发热的觉得,主要是因为生姜能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系统加速,使得的身上的毛孔张开,这种不仅可以把不必要的亚热带走,与此同时还可以把身体的病原菌、凉气一同弄出。因此,针对气血虚得人而言,假如是受凉发烧感冒,姜片是首选冬天的环境温度极低,尽管许多人穿上了很厚的长大衣,却也难彻底抵挡凉气的侵入。假如寒气入体,不但非常容易引起发烧感冒,也有将会给人体带来其它伤害,进而危害人生活和工作。如果你也因而苦恼,何不试一试姜片。姜肉温性,能够祛除风寒,
它这一功效能够帮助别人驱除人体的湿寒,而且姜片针对常常经痛的女人也很可用。姜片尽管味辛辣刺激,但是却能够具有一定的增强食欲的功效。但是针对减肥的人而言,或是少吃为好,终究人食欲在冬天会变的非常好,可是姜片却能进一步刺激性人胃口。此外姜片还可以具有保护肠胃的功效,因而针对脾胃虚寒的人而言,多吃生姜也对人体有利。
1姜灸的原理:
隔姜灸简称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生姜,辛温无毒,升发宣散,调和营卫,驱寒发表,通经活络,将新鲜姜和艾结合起来施灸,既能避免直接灸分寸掌握不好容易起泡、遗留疤痕的缺点,又能和生姜发挥协同作用。
临床操作:将鲜姜片切成厚约03厘米的片,太厚热力不易穿透,太薄容易灼伤皮肤。在中心处用牙签扎数孔,置施灸穴位上,以适量大小的艾柱施灸。待很烫时,可以移动姜片。一般每次施灸5状左右。
2作用:
隔姜灸可适应一切虚寒病症,尤其对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麻木、萎症及风寒湿痹等,疗效可靠。姜灸通俗来说是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然后将姜片放在需要施灸的穴位,点燃施灸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姜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中的细胞新陈代谢能力,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治疗各种内脏虚寒的疾病。还可以使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促进胃肠蠕动,加速炎症的消散吸收。还可以美容养颜,调节气血,使脸部的雀斑淡化,减少皱纹。
隔姜灸的操作方法:\x0d\ 取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近年来,亦有针灸工作者采用隔姜行化脓灸法,对某些病证有较好的效果。\x0d\\x0d\ 隔姜灸的注意事项:\x0d\ 1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x0d\ 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x0d\ 3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
神奇的隔姜灸
关于隔姜灸,有这样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在遥远的秦汉时代,人们用“三伏灸”来进行预防疾病。
什么是三伏灸呢?
指的是在全年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即头伏、中伏、末伏这三天,把精选的大老姜切成薄片,贴在相应的穴位上,然后在上面点燃艾灸,以促进血脉运行,疏通人体经络,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
当然人体感觉不适,就应该保养调理,不要达到病气很重了再找医生。更不要现在的疼痛,非要等到夏天才去艾灸调理,更是愚蠢。艾灸四季可以操作,未病先养,有病先治。阳气足百病除,艾灸补阳祛湿中医首选。
《名医别录》中记载:“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姜具有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的功效,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还有镇静、止吐、抗过敏的作用。
将新鲜姜和艾灸结合起来,既可以益脾胃,又能温中降逆、止呕吐,除湿消痞,止咳祛痰。由于取材方便,隔姜灸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在明代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中,有这样的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后来,明代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到:“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炷,黄水即出,自消散矣。”
传统中医认为,隔姜灸可适应一切虚寒病症。
具体来说,隔姜灸适合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疾病: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孩冬天感冒;另一类是与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病、关节炎、肾虚、肿瘤、虚寒头痛、结肠炎等慢性疾病。
真实案例
曾2016夏天,我在江西九江德安县艾尚古法养生堂店,治疗过这样一个患者。她是一位宝妈,每当夏天就会严重依赖空调,经常整天在空调房里呆着,很贪空调,久而久之,身体受到了寒气的侵袭,之后出现了几年肩周炎,颈椎病,导致手臂酸痛等症状。在家拖地,洗衣服都很吃力。针对这种虚寒症状,我采用火罐灸、悬灸、泥灸的搭配办法为她调理了3天,效果不错,好了百分之三十,可以举起手臂,但仍然不能干活。于是我后15天,给她采用隔姜灸结合,成功将寒邪赶出患者的体外,她说一天比一天舒服了,祛除了她体内的病根,疗程结束后,每三天保养一次。那个月最后一个星期,肩周活动正常人一样了,当夏就带孩子一起去游泳了。
隔姜灸时,我建议你取一块新鲜的老姜。
何谓新鲜?即出土不久的姜,而不是放了很久,都快风干了的姜。
何为老姜?即生姜中的姜母。然后,用刀沿生姜的纤维纵向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覆盖穴区即可,记住,姜片中间要用三棱针穿刺数孔,这样在艾灸时便于灸火透过姜空更顺畅地进入人体。最后,在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
灸到什么程度呢?一般来说,每次艾灸5~10炷,以穴区局部出现潮红时为宜。在施灸的过程中,当你感觉穴区有灼痛感时,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隔姜灸的注意事项
1姜片的厚度宜根据部位和病症来定,如果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如果是急性或疼痛性的病症,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2灸炷的大小宜在姜片直径以内为好,太大易引起皮肤灼伤,应谨慎从事如果出现灼伤,可以在穴区涂一点艾精油再加艾灰,一来可以缓解皮肤灼伤,防止皮肤过敏抑制细菌;二来可以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效果。
3注意:被灸者的睡姿和坐姿。选择合适的方式施灸。让灸疗师方便操作安全,被灸者也好放松心情有益于身体吸收的效果。
这么好的文章来自李老师。
如果您喜欢她的分享,就为她文章底部点赞吧!有空关注她的个人淡淡的云儿作品哦!
使用隔姜片灸特定穴位,不但增强了姜对胃肠的有效调理作用,而且能更好地起到温中散寒、健脾止泻、调理肠腑的作用。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穴位,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
隔姜灸,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亦有载述。
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亦有略加改进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
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疱,须注意防止感染。
-隔姜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