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情况最重要,三种情况循序渐进第一种情况:中低强度有氧运动适合新手和体弱者,目标是提高身体素质,更健康目前中年男性面临的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是超重和肥胖,最适合普通人减肥的运动方式是“长期低强度有氧运动”。慢跑、骑行、纺纱、健美操、搏击、椭圆机、爬楼梯机、划船机、瑜伽、普拉提等等我们日常看到的,都可以
50岁的男士先减脂再增肌,比较适合50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士。如果你的体脂率超标,身材发胖的人士,你需要多做有氧运动提高卡路里消耗,促进体脂率下降,才能让身材慢慢瘦下来。没有健身基础的人,可以从低强度的运动入手,比如健走、慢跑,有氧操、广场舞、太极都是不错的健身项目,每周保持4次以上的锻炼频率,可以逐渐强化心肺功能,提升你的体能耐力,运动能力也会逐渐加强。
坚持健身3个月以上,你的身材会明显瘦下来,腰围也会明显瘦一圈。这个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逐渐提高运动强度,选择燃脂效率更高的运动,或者加入力量训练提高燃脂塑形效率,雕刻更加好看的身材曲线。力量训练可以从自由器械入手,选择复合动作进行锻炼,主要针对身体的大肌群进行训练,让大肌群带动小肌群发展,提高增肌效率,让你塑造强壮的肌肉身材。
对身体素质的加强可以说对于普通男性来说,年龄的增长也代表你各项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弱,包括你的肌肉和身材,像很多男性年轻时候可能有17的身高,但是等年纪到了以后,反而只有165米的身高,其实就是因为长期缺乏锻炼,骨骼缩小、肌肉含量减少造成的,身体的自然衰老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健身训练来让衰老过程减缓。
长期的增肌训练,不仅仅能够提升你的肌肉含量和增加骨质的密度,还能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让你的身体素质更强,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进行增肌训练时,要慢慢来,不能和年轻人一样大强度训练不停,那样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
我们健身时,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家都知道人过中年就会出现一些慢性病,使自己的肌肉退化,造成活动功能障碍,健身时如果不注意,就会引发危险,所以定期要到医院做体检,时刻监督自己的健康情况。总之50岁开始健身,可以增肌,但要有一个过程,只要坚持,增肌效果会提高得很快的。
首先你要明白男性练就好身材的标准程序:
正常体型或较瘦体型:起步→增肌→减脂→好身材
较胖体型:起步→减脂→正常身材→增肌→减脂→好身材
(有些人会问,难道增肌减脂不能一块进行吗?这个问题我在微博上扯过多次,相信看完此贴你就不会再有这个疑问了,当然我在文章后面会系统总结一下为什么增肌减脂不宜同时进行。)
我们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讲解:
一:起步阶段:
起步的最佳身体状态应该是一副体脂既不高又不低的身体,例如男性应该能看到明显的腹肌轮廓(男性体脂15%左右)。这是增肌起步的一个较好状态。如果你体脂过高,那么你需要提前做一个减脂,让身体先恢复到正常身材然后再增肌,也就是上文的第二种程序。
二:增肌阶段:
开始增肌的你,啥都不懂,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也不知道饮食该如何安排。所以增肌阶段是好多健身初学者做不好的地方。比如增肌过程中涨了大量皮脂。或者增肌饮食蛋白质不够,造成事倍功半。我们一个一个来讲解。
首先训练方法的选择:既然你的目的明确了是增加肌肉量,练出好身材。那么你应该首选健美训练(bodybuilding),这是塑造身材的最佳方法。有些人会问,我看好多其他项目的运动员身材也很好啊。我选择其他项目也行吧。我想说,所有运动项目,只要体脂控制的好,身材都不会很差(耐力项目除外)。但这里有个效率问题:其他运动项目追求的不是形体,比如体操,体操运动员体型很好,但体型不是体操的比赛内容。他比的是动作。而健美训练它的比赛内容就是形体!他就是比这个的!所以健美训练对形体塑造的作用是其他项目不可比拟的。套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饮食的把握:你的目的是增肌,那么你就需要摄入比正常饮食更高的热量,同时做好碳水,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比如流传的健美饮食摄入比例有很多,每公斤碳水摄入4克,蛋白质摄入2克,还有每公斤摄入热量50大卡往上等等。但我要说一句,这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的起步肌肉量不同,代谢情况不同,所以饮食情况也不同。比如从营养学上看,蛋白质摄入平均来说,其实30克就足以达到“零氮平衡”,成人建议摄入量是08克每公斤。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PEM),你可能会水肿但如果是增肌,保持“正氮平衡”状态,那么这个蛋白质摄入就偏低了。那么我们到底怎么摄入?难道我要看一堆的营养学书籍吗?其实没必要(当然看看最好)。
写到这里,我列了一堆营养学数据,写了又删。后来想了想,还是不写了,因为数据庞杂。我直接建议一下,如果你是65~75公斤左右的正常成年男性,我建议你每天摄入2500大卡以上。参考自中国居民DRIs如果进行增肌训练,那么建议你每周增加100大卡,直到达到3500大卡左右。如果你身高体重较大,摄入热量还要更多。当然这里只说的热量摄入问题,热量是一个关键,还有一个关键是营养素的搭配,如果你光靠吃碳水吃到3500大卡,那效果就太差了。(非训练日热量摄入要低一些,同时3500大卡这个热量不是确定的,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摄入到这个热量后,体脂增加过快,那就要减少一些摄入)
这里有一张表格,这是NRV,你买袋装食物,在营养表上看到的NRV%就是这个东西。这里面的热量摄入适合女性(这里再扯一下,女性减脂热量摄入在1200~2000这个范围内是比较安全的,最好不要低于每天1200大卡),当然对要增肌的男性来说的话,这只是个基础值,你要在此基础上再摄入更多,我们制定增肌饮食可以参考这个。
在这里说一点,你找所有的摄入标准,几乎找不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标准,一般都是说建议摄入量占到总热量的60%。这和经济水平有点关系。日常生活(非健美训练)如果你蛋白质摄入不够,可以用碳水补点,蛋白质的摄入方式较“贵”,因为主要来源于肉类(植物蛋白我们先不考虑)。
饮食不是此贴的重点,如果要细谈训练饮食,写一本书都足够,我只简单的建议吧。
增肌饮食王老汉个人建议:碳水化合物摄入到每公斤4~6克,蛋白质摄入到每公斤15~3克,脂类每天50~60克,每天分成5~6餐,大概是早餐,加餐,中餐,训练前一餐,训练后一餐,晚餐,睡前一餐。
注意:一定循循渐进的增加摄入,不要一上来就吃这么多。每周慢慢增加,逐渐达到合适的摄入量
增肌周期:肌肉是很难生长的,即使是男性,增肌也以年为单位,一般增肌周期为3~5年,身体合成代谢较强的时间会更短一些。如果你能坚持3~5年的系统科学的增肌训练,然后半年的时间系统脱脂,水平差不多能达到参加小型健身健美比赛的标准了。
增肌期的体脂控制:由于增肌期间热量摄入较高,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增加体脂。我们要做的是,把体脂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别让它涨的太多。控制方法就是每周2~3次的有氧训练,监控一下体脂增长,怎么监控体脂呢?你可以简单的以腰围为依据,如果你的腰围增长过快,那么就降低饮食的热量,并加强下有氧。大部分人在增肌期间,体型一般不太好,就是这个道理,体脂较多。有些人天生体脂低,即使在增肌期体脂也高不到哪去,这就是天赋了。不过体脂较低的人增肌也难一些。
三:减脂阶段:
经过了3~5年的系统增肌训练,你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块头,健身房无人不对你的巨臂和大胸惊讶,但你的身体没有细节,腹肌几乎看不见,全身没线条。这时候的你只是个“半成品”,要想变成完美身材,还需最后一步!那就是减脂,也叫脱脂。当你将覆盖在肌肉表面的脂肪全部减掉后,你就圆满了。变成了真正的好身材!
减脂期的训练方式:
其实减脂期的训练方式和增肌期没太大差别。主要就两个方面:
1减脂期增加了有氧训练的频率。(这是减脂的根)
2减脂期的力量训练使用重量偏小,次数较多,同时组间休息时间减少。
减脂期的饮食:
饮食是减脂和增肌最大的区别所在。减脂期的热量摄入是很低,一般都在基础代谢量偏上。比如65~75公斤的男性,减脂期差不多每天2000大卡,同时饮食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碳水减少,蛋白质增多,碳水量约等于蛋白质量。饮食从低油到脱油注意食用油不等于脂类,即使你不吃食用油,你也能从其他途径摄入到脂类
由于减脂期饮食摄入较少,碳水低,所以减脂是很容易疲劳的。
减脂周期:减脂相对增肌来说,简单多了,速度也很快。一般来说减脂周期在3个月~半年左右。所以健美运动员一般在比赛前12周做减脂备赛。
OK,下面放一个图,这是肌肉一族网站的大神沈浪大哥的增肌减脂过程。
2年的增肌训练,明显能看出背部围度和胳膊围度增加,但线条差了。因为增肌期的体脂上涨。
沈浪大哥的完整蜕变过程。起步,增肌,减脂后。
女性该怎么练就好身材:
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你们练就好身材的过程就简单多了,一般是这样:
起步→减脂→保持
为什么我没写增肌过程?
答:
1女性增肌很难,比男生要难上百倍。因为女人没睾丸。(更详细的解释请看《女性健身问题总汇》)
2即使你进行增肌,在增肌期的体型会不好看,因为体脂增长。大部分的女性不想这样。
那女性就不增肌了吗?不是。女性也要增肌,只不过女性的增肌不要像男人那样“野蛮”(除非你是发烧友)
所以一个较胖女性要获得好身材,她应该这样去锻炼。在一开始进行减脂训练(力量+有氧,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老生常谈了,在这不表),当体型恢复正常后,将训练重点放在综合的体能训练或者力量训练上,有氧一周2~3次,只作为监控体脂的手段,不作为训练重点,除非你是耐力运动爱好者。
所以修正后的较胖女性健身程序应该是这样的:
起步→减脂→正常身材→“修正身材的不足之处”(也就是将训练重点放在力量训练或者综合体能上,有氧作为监控体脂的手段,不作为训练重点)
女性减脂期的更详细的知识在这里不予累述,请看其他帖子。
增肌与减脂为什么不宜同时进行:
1从大的方面说,增肌是合成代谢主导,减脂是分解代谢主导。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就是初高中生物学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
2从小的方面说,增肌期你的饮食摄入是偏高的。而减脂期饮食摄入是偏小的。增肌必涨体脂,因为你根本无法精确测算增肌到底需要多少热量,即使你精确测算了,你也不能精确的选择食物,热量少了不涨,热量多了涨体脂,所以为了保证增肌的最大效果,增肌期摄入热量都是偏大的。等到增肌完成,再系统做脱脂。增肌又减脂,几乎不可能。
总结:增肌减脂有可能同时出现,但那个效果低的几乎可忽略。一般职业选手或者大胖子身上才会发生。大部分的你认为的“增肌减脂”是你做减脂之后看到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脂肪减下去了,肌肉露出来了,然后你就认为涨肌肉了,其实那些肌肉你本来就有!只不过被脂肪盖住了。
所以坊间流传:增肌是增肌,减脂是减脂,增肌又减脂,那就是扯淡。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俯卧撑,上班族利用零碎时间也可以达到很快速的增肌效果一般开始尝试30个一组,每隔一段时间增加一组另外注意少食多餐不要熬夜就行了,等到可以一天做十组之后应该就能有明显的效果,然后可以考虑增加每组的次数,直到每天做够十组,等感觉效果达到期望值后就可以每天做两组30保持肌肉形态就好了,具体的锻炼时间建议上午3组下午3组晚上4组。锻炼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需要坚持,想要收获肌肉贵在坚持,俯卧撑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食谱辅助,可以选择一些鸡蛋清水煮早餐食用或者直接购买蛋白粉。不建议一次性做30个以上,虽然能练出爆发力更强的肌肉但每天需要的营养更多一旦松懈退效明显,30个俯卧撑标准时间应该是90秒,并不会对生活节奏造成影响。
无论你是为了身体健康、体态还是减肥所进行有氧或无氧运动,都必须要带有一定强度的训练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目标心率是一种用来确定训练强度较为精准的方法,这与自觉用力系数(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不太一样,想要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更灵活的运用目标心率区间来帮你实现目标?接下来的说明你可以要仔细阅读。
要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更灵活的运用目标心率区间来帮你实现目标? 找出目标心率区间
首先,你一定要知道所有人的目标心率区间都不同,因为,目标心率数字将取决于您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你可以使用Karvonen公式或目标心率表来做计算。但如果你觉得这两个方式都很麻烦,其实,现在有多的工具都可以直接帮你进行计算,例如心率表或是心率带都具有心率检测功能,当你配挂上这些工具时,都会询问你的年龄并进行监测你的静息心率来确认你的心率区,接着在你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显示出你目前的心率区,进一步提醒你该增加或减少运动量。
所有人的目标心率区间都不同,因为,目标心率数字将取决于您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除此之外,有某些跑步机或是飞轮机都配备有手握式心率监测器,也同样可以让你了解自己当下的心率区在哪(有氧运动的目标心率区为最大心率的 50%至100%)。接下来,我们将告诉你4种强度的心率区间如何划分!
1低强度训练
低强度的心率区间是最大心率的40-50%,这样的区间可以让你保持舒适的心率,是许多刚开始运动的初学者或是热身时最理想的选择心率,你可以在每次运动前进行几分钟的低强度训练;让身体的关节肌肉与血液开始进行较大的循环,为接下来的运动强度做好准备。那运动初学者可以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开始,以增强运动耐力并习惯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有氧运动器材。
2中强度训练
一般来说许多的运动教练都会建议想加强心肺或减脂的人,在中强度的心率区间进行有氧运动(心率区间是最大心率的50-70%),它可以提高身体输送氧气和调节心脏的能力之外,还可以让身体在这个心率区间燃烧更多的热量与脂肪,但为了降低健康风险你必须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度有氧运动,并在这个区间每次进行至少10分钟的训练时间,才能让效果更加显著。
3高强度训练
当你的身体在高强度的心率区间(最大心率的70-85%)运动时,就会让你感觉到较为吃力但也能消耗更多的卡路里,而且在这个心率区间进行有氧运动,能够提高最大摄氧量与乳酸阈值,这是我们身体必须使用效率较低的途径为肌肉产生能量的起点。
在最大心率的70-85%区间进行有氧运动,能够提高最大摄氧量与乳酸阈值。 4最大强度训练
当你进入最大强度的心率区间时(最大心率的85-100%)就意味着你已经拼尽全力在进行运动,例如全力进行冲刺或进型非常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大多数人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这样的心率,有许多的菁英运动员才能达到这样的区间。然而,间歇短跑训练就是最佳的范例,当你尽全力冲刺一小段距离之后,再进行降低心率的休息,接着再一次尽全力冲刺。但是,以最大强度运动的一个缺点是你的身体会超过了厌氧阈值并产生乳酸,这些副作用就会导致你的肌肉感觉到灼热感和延迟性运动酸痛。
结论
每个人在不同的心率区间进行运动训练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来增加训练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混合一起融入训练,而不是采用单一训练的方式。根据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的建议指出,多多运动会比长期采用高强度训练,对于控制体重降低体脂和增加心肺健康有更多的好处,过高强度的训练将会提升运动的风险性。
资料参考/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draxe
责任编辑/Davi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