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山图记》翻译
大意: (一)自“吴长洲二县”至“则海内之奇观矣” 记叙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二)自“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至“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记叙吴县民感县令(即余同年友魏用晦君)惠爱,赠以《吴山图》。 (三)自“夫令之于民诚重矣”至“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记叙因县令诚贤,其地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
(四)自“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至“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 (五)自“君今去县已三年矣”至“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说明作记缘由。
主旨: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详见:。
2 《吴山图记》翻译大意:
(一)自“吴长洲二县”至“则海内之奇观矣”
记叙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二)自“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至“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记叙吴县民感县令(即余同年友魏用晦君)惠爱,赠以《吴山图》。
(三)自“夫令之于民诚重矣”至“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记叙因县令诚贤,其地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
(四)自“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至“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
(五)自“君今去县已三年矣”至“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说明作记缘由。
主旨: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
详见:
3 文言文在线翻译(黜骄)和(吴山图记)在线等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境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的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我同年得中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
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感受到耻辱。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今后有那么一天,吴县的老百姓将会在青山秀岩间挑选一块名胜宝地,在佛寺或道观里祭祀他,这完全是应该的。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名山那样眷恋呢?
从前,苏东坡称赞韩琦离开了黄州四十多年,还念念不忘黄州,以至于写下了怀念黄州的诗歌。苏东坡为黄州人把这诗刻在石碑上。由此后人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贤能之士到某一处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忘记那儿的人民。
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C小题1:B小题1:D小题1:①七十二峰沉浸在湖中,则是国内的奇特景观。
②如知县确实是贤明的,那地方的山川草木也受其恩泽而有光彩。③贤明的人对他所到过的地方,不独使当地的人不忍心忘记他,他自己也不能忘记那些当地人。
小题1:宜:应该。小题1:B项,连词,“因为”/介词,“通过”;A项,助词“的”;C项,介词,对;D项,转折连词,“却”。
小题1: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文意断句。“矣”是句末语气词。
小题1:①“沉浸其间”l分,判断句1分,“海内”l分,句意通顺l分②“诚”1分,“被”1分,“也”表判断l分,语句通顺l分③“于”1分,“所至”l分,“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1分,“他自己也不能忘记那些当地人”l分参考译文吴县和长洲,都在苏州府境内,分别管理自己的地区。而苏州府西边的群山都在吴县。
其中最高的有穹窿山、阳山、邓尉山、西脊山和铜井山;而灵岩山是吴国的故宫所在地,还留存着有关西施的古迹。像虎丘、剑池及天平山、尚方山、支硎山,都是优美之处;而太湖水势浩荡,有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在湖中,则是国内的奇特景现。
我的同榜登科的朋友魏用晦君任吴县知县,还没到三年,就因为成绩列入优等而被调任给事中之职。魏君做知县时对百娃有恩惠,百姓挽留他而未能如愿;魏君也舍不得他的百姓。
因此有一位热心人画了《吴山图》赠给他。知县对百姓来讲确实很重要。
如知县确实是贤明的,那地方的山川草木也受其恩泽而有光彩;如知县确实是昏庸的,那地方的山川草木也遭受其祸害而沾受耻辱。魏君对吴县的山川,是增加光彩了。
将来我们吴县百姓在山里找一处风景优美的佛寺、道观上香祝祷他,这当然是应该的;可是魏君既然已经离开吴县了,为什么还对吴县的山川念念不忘呢?过去苏东坡说韩琦离开黄州四十多年却还想念它没有忘记,甚至写了思念黄州的诗,苏东坡替黄州人把他的诗刻在石上。这使我领悟到:贤明的人对他所到过的地方,不独使当地的人不忍心忘记他,他自己也不能忘记那些当地人。
魏君至今已离开吴县三年了。一天,他和我同在内厅,拿出《吴山图》来边观赏边发出吁叹,因而让我为它写篇记。
啊!魏君对我们吴县有这般深厚的感情,我们吴县人又怎么能忘掉他呢?。
5 《归有光吴山图记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吴山图记》 作者: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1〕,在郡治所〔2〕,分境而治〔3〕。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4〕。
而灵岩〔5〕,吴之故宫在焉〔6〕,尚有西子之遗迹〔7〕。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8〕。
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9〕,七十二峰沉浸其间〔10〕,则海内之奇观矣〔11〕。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12〕,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13〕。
君之为县,有惠爱〔14〕,百姓扳留之〔15〕,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16〕。
夫令之于民〔17〕,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18〕;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
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19〕,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20〕,固宜。
而君则亦既去矣〔21〕,何复惓惓于此山哉〔22〕?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23〕,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24〕。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25〕,出示此图,展玩太息〔26〕,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译文 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境界各自管理。
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
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的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
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我同年得中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
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 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感受到耻辱。
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今后有那么一天,吴县的老百姓将会在青山秀岩间挑选一块名胜宝地,在佛寺或道观里祭祀他,这完全是应该的。
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名山那样眷恋呢? 从前,苏东坡称赞韩琦离开了黄州四十多年,还念念不忘黄州,以至于写下了怀念黄州的诗歌。 苏东坡为黄州人把这诗刻在石碑上。
由此后人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贤能之士到某一处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忘记那儿的人民。 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
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
6 归有关的吴山图记文言文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山,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
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
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人为给事中。
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
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己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7 吴山图记的作品原文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bf5c3e6c99510fb3784c7f91e903e4ad/dc54564e9258d109ea4fd967d658ccbf6d814db2;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8,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噫,因命余记之,出示此图,展玩太息、阳山、邓尉。君之为县有惠爱:b。其最高者:穹窿
吴;若虎丘。
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11,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b,而灵岩、西脊、铜井,皆胜地也4!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尚方、支硎/zhidao/pic/item/dc54564e9258d109ea4fd967d658ccbf6d814db2jpg" target="_blank" title="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网友贡献 | 发布于2016-05-24 13:07 评论
嘉遁仰灵范,世道何缰{七几}。长生昔对面,皇丘昧玄机。沆瀣不足吞,正一知所归。七锁度灵钥,进力行洞微。——宋代·陈洵直《九锁步虚词·第七洞微锁》 九锁步虚词·第七洞微锁 嘉遁仰灵范,世道何缰{七几}。
长生昔对面,皇丘昧玄机。
沆瀣不足吞,正一知所归。
七锁度灵钥,进力行洞微。大海漫天驾叶舟,来登中阁问仙游。泉声急泻三更雨,云气深藏六月秋。雾湿中天龙出洞,日腾沧海蜃收楼。禅床静数愔愔息,身在清都最上头。——宋代·陈元晋《题罗浮山中阁》
题罗浮山中阁
大海漫天驾叶舟,来登中阁问仙游。泉声急泻三更雨,云气深藏六月秋。
雾湿中天龙出洞,日腾沧海蜃收楼。
禅床静数愔愔息,身在清都最上头。风动归云清,日落众山楚。重来兴弥深,托宿此何所。浪浪鸣玉泉,恍恍对床雨。梦断身高低,尘劳深夜语。——宋代·陈洵直《游大涤假宿鸣玉馆偶成》
游大涤假宿鸣玉馆偶成
风动归云清,日落众山楚。重来兴弥深,托宿此何所。
浪浪鸣玉泉,恍恍对床雨。
梦断身高低,尘劳深夜语。湿翠抛来觉染衣,倚阑兀兀坐移时。偶因过雨添流水,增重棼丝曳练诗。——宋代·陈岩《翠瀑亭》
翠瀑亭
湿翠抛来觉染衣,倚阑兀兀坐移时。偶因过雨添流水,增重棼丝曳练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