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的试养方法与用途?

蚂蝗的试养方法与用途?,第1张

试养方法

水蛭的选址建池技术: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 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 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种放养 蚂蟥苗种的来源可以浦捉、购买或自繁。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购买。我国传统作为药用的蚂蟥有三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金钱蛭即农村中俗称的“牛蚂蟥”。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都可产卵繁殖, 于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 每个茧内幼蚂蟥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幼蚂蟥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以早春放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3、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三倍体速生水蛭

(1)、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 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①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②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2)、种蛭的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 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3)、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 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4)、孵化管理: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 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 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4、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晒干

(1)、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3)、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投饵及管理

  1、投饵。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极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水蛭养殖

温室越冬

  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 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水蛭病害防治

  1、干枯病: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可见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防治方法:⑴将病蛭放入1%的食盐水中浸洗,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⑵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温降低。 2、白点病:由原生动物多于小瓜虫引起,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3、肠胃炎: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防治方法:⑴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⑵用02%土霉素拌料投喂。

用途

1、抗凝血作用:水蛭水提物045g/kg灌胃后4h及连续灌胃7天,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能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体外法试验,水蛭水提物200mg/ml、100mg/ml及50mg/ml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蛭素是凝血酶抑制剂,每毫克水蛭素含10~400抗凝血酶单位的活性;水蛭素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大鼠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并能减少大鼠的死亡率;水蛭素还能对抗凝血酶所致的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作用。 2、改善微循环:水蛭注射液2g/kg静脉注射,能促进实验性家兔急性脑出血的血肿吸收,减轻脑组织周围炎症反应及水肿,缓解颅内压升高,改善局部循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兔耳局部的实验性血肿也有促进吸收作用。 3、抗早孕作用:40%水蛭水煎剂25~30g/kg皮下注射,连续2天,对小鼠各个时期的妊娠包括着床和早、中晚期都有终止妊娠作用,但对早期妊娠作用最好;若以外源性孕酮与水蛭同时注射,则可对抗水蛭的抗早孕作用。

1、选址:养殖蚂蟥时,需要选择避风向阳且排灌方便的地方建立养殖池。2、投种:把蚂蟥放入池塘中,让其自由繁殖。3、投饵:在给蚂蟥饲喂时,需要给其提供螺蛳、动物鲜血等。4、水质:每月更换一次清水,并在夏季时安装增氧机。

蚂蟥怎么养殖

1、选择地址

养殖蚂蟥时,需要选择在避风向阳、地势开阔且排灌方便的地方建立养殖池,且养殖池高度为18米,水深为1米,一般一亩水面能养殖6-10万条幼年蚂蟥,而且要在养殖池中安装进出排水孔,便于更换清水。

2、投放种苗

蚂蟥的品种繁多,养殖蚂蟥时,最好选择金钱蛭,因为它体型较大,且产量较高,而且蚂蟥是雌雄同体,每条都能产卵繁殖,可以选择年龄在2岁以上且体重约为30克的蚂蟥作种,使其快速繁殖。

3、投饵方法

蚂蟥主要吸取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或哺乳动物的血液,养殖蚂蟥时,需要一次性投放螺蛳,可以每亩投放25千克,有利于蚂蟥吸取血液,而且要每星期投喂一次动物血,可以将猪、牛、羊等动物的鲜血凝块放入到池塘里。

4、水质条件

养殖蚂蟥时,需要保证水质干净清洁,可以每月更换一次清水,而且在盛夏季节时期,需要往池塘中安装增氧机,使水中注入足够的氧气,以免蚂蟥死亡,并且要将水温控制在10-40℃之间,避免蚂蟥被冻伤。

1.水蛭的选址建池技术: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

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种放养

蚂蟥苗种的来源可以浦捉、购买或自繁。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购买。中国传统作为药用的蚂蟥有三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金钱蛭即农村中俗称的“牛蚂蟥”。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都可产卵繁殖,

于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

每个茧内幼蚂蟥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幼蚂蟥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以早春放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3.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1)、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

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2)

种蛭的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3) 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

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4)

孵化管理: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

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4.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 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 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投饵及管理

1.投饵。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极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温室越冬

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

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水蛭病害防治

1.干枯病: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可见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防治方法:⑴将病蛭放入1%的食盐水中浸洗,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⑵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温降低。

2.白点病:由原生动物多于小瓜虫引起,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3.肠胃炎: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防治方法:⑴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⑵用02%土霉素拌料投喂。

水蛭又叫蚂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利用它可治疗心绞痛、脑

  中风、跌打损伤等症。目前野生水蛭资源越来越少,而日本每年都要从我国

  进口千吨水蛭,导致价格不断攀升。水蛭养殖成本低、见效快。现简要介绍

  水蛭稻田生态养殖技术,供参考。

  1稻田条件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保水性好,面

  积667~1334平方米为宜。

  2主要设施 ①沟。在田四周挖沟,深12米,宽20米,另

  在田中开挖若干深04~05米、宽06~08米的道与沟连通,

  成“井”、“丰”形。沟道面积占大田总面积25%左右。②堤。堤面宽1米,

  高06米。③防逃墙及进排水口。田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高03米的围

  墙,进排水口设尼龙网防水蛭逃逸。

  3水稻插栽 选生育期长、茎秆坚硬、抗病虫、分蘖性强的水稻品

  种种植。

  4水蛭种放养 水蛭种放养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300千克

  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投放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培育微生物和水草,

  保证一放养水蛭种就能让它吃到适口的饵料。水蛭种可到养殖场购买,也可

  于春夏用浸透猪血的草把从天然水域中诱捕,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00~1

  000尾。

  5平时管理 ①投饵。水蛭为杂食偏动物食性,主食水中微生物、

  浮藻类,爱吃螺蚌肉、猪肝糜,嗜好吸食动物血。人工饲养可用畜禽血拌饲

  料或草粉等,荤素搭配。还可将河蚌或螺蛳投放在沟中,让其自然繁殖,供

  水蛭摄食。投喂要注意“四定”。“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定位”,

  田中浅水边;“定质”,饵料新鲜,及时清除残饵;“定量”,根据水温等情况

  调整投饲量,吃饱为止。②施肥。稻田一次性施足有机肥,667平方米施

  3000千克。肥力下降时可施菜籽饼粉,667平方米施10千克,既补

  充水蛭饵料又作追肥,少量多次。③用药。由于水蛭抗病力极强再加上稻田

  的生态作用,故水稻及水蛭均极少发生病害。一般不需用药。④水质。平时

  水层维持在20厘米左右,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⑤防逃。每天勤巡塘,

  发现堤、防逃墙、进排水设施出现问题,及时予以维修。

  6加工销售 水蛭经过半年饲养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在稻收后即可

  捕捉加工,捕大留小。将捕来的水蛭放入盛有5%~10%食盐水的容器中,

  使其全部死亡,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摊在竹帘或凉席上晒干即可出售。优

  质水蛭干的标准是:规格整齐,无杂质,含水率在20%以下。

  (一)医蛭的饲养管理

  (1)用新鲜的猪、牛的凝血块,于下午5~6点钟投放在池边,血块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留在岸边,这样即可引诱医蛭吸食,又可防止水的污染。剩余的血块要及时清除,防止发霉变质引起污染。每隔5天投喂一次。

  (2)水质污染变臭时,要及时换水。换水时不要大量或全部换水,以防温差变化较大,影响医蛭的消化能力或引发其他病症,要少量逐渐地换水,先放出少量旧水,再注入少量清水。

  医蛭个体较小,作为中药使用饲养价值不大,因此其有关的养殖方法不多介绍。下面将重点介绍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二)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

  (1)水质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水肥度不够时,可将少量的牛粪或鸡粪等发酵后撒入池底,既保证了水的肥度,又使池底保持松软。但水不能过肥,过肥时,容易缺氧。发现水质恶化时,要及时逐渐更换以部分净水。为防止水质恶化,正常养殖时,注水和出水速度相均,使池水处于极微流的状态下。

  (2)投喂食物。幼苗期即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5月下旬后向水池中投放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0克重的河蚌100只左右。投放量少,不够水蛭吸食,投放量多,易导致缺氧或与水蛭争夺空间,每半月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一次,供水蛭吸食或河蚌滤食,每2个月补投河蚌30只。

  (3)池水温度应保持在15℃~30℃,低于10℃时停止摄食,高于35℃时,表现烦躁或逃跑。水温较高时,可适量注水提高水位,以调节水温,也可增加换水量。

  (4)防治农药、化肥及水质污染。宽体金线蛭的耐污性和抗药性都差,池水中含有028×10-6浓度的升汞或014×10-6浓度的硫酸铜即可杀死它,因此养蛭池周围的农田最好不打药并少用化肥。同时,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渗入、排入养殖池内。

  (5)注意防逃。条件不适时,水蛭会逃跑。要经常巡塘,发现逃跑水蛭要及时捉回并采取相应的防逃措施。对进入生石灰沟内死亡的个体要及时捡回凉干,备作药用。在阴天或雨天注意巡视池周,防止水蛭大量逃跑。

  (6)设立围网,防止蛙、蛇、鼠类捕食。为防止鸟类特别是水鸟捕食,可在池周围设定1~2个稻草人恐吓。

  (7)保持水边土壤湿润。特别在4~5月份,水蛭正处于繁殖季节,要经常在岸边喷水,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结,为水蛭的交配、产卵创造良好的条件。

  (8)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树叶下越冬,很易因突变的寒冷天气受冻而死。为此,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秆等,并适量提高池水的水位。

  一般经过6个月的生长,早春放养的幼苗到10月份即可长成与成体一样大小,然后就可捕捞加工了。需要留种时,选择个体较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667平方米留种15~20千克即可。将留下的水蛭种集中放入到育种池中越冬,越冬前要把水放掉,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带冰越冬,但一定要将池水适当加深,防止完全结冰冻实。

1、猪血诱捕:先将干稻草扎成两头紧中间松的草把,然后将生猪血注入草把内,横放在大田进水口处,利用血的腥味把田中蚂蟥引诱到草把中吸取尚未流出的猪血。2、丝瓜筋诱捕:将丝瓜筋放在猪血、鸡血或其他动物的血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于水田等蚂蟥出没的地方,隔一段距离放一块在水中,蚂蟥闻到血腥就会钻进去。

一、蚂蟥怎么抓抓得多

1、猪血诱捕

(1)首先将干稻草扎成两头紧中间松的草把,然后把生猪血注入到草把里面,横放在大田进水口处,进水不能过大,以水能通过草把慢慢流入大田为宜。

(2)一定要让水将猪血冲洗成丝状漂散到整田,这样就可以利用血的腥味把田中蚂蟥引诱到草把中吸取还没有流出的猪血,等到蚂蟥吃饱、身体膨大时,它们就很难再爬出来。

(3)放入草把后4-5个小时就可以取出收取蚂蟥,如果没有生猪血,也可用鸡、鸭、鹅等畜禽的血液代替。

2、 丝瓜筋诱捕

(1)先将丝瓜筋浸在猪血、鸡血或其他动物的血中一段时间,等其吸透后再捞出晾干,可以在水田等蚂蟥出没的地方,隔一段距离放一块丝瓜筋在水中。

(2)蚂蟥闻到血腥就会钻进去,间隔一段时间就可将其捞出,用小棍子敲打,将蚂蟥震出,丝瓜筋的好处是可反复利用。

 5、蚂蟥诱捕剂

(1)诱捕挤的使用方法比较方便,可以在捕捉器里面放点蚂蟥诱捕剂,然后把捕捉器放到水里即可。

(2)如果是流动的河水必须要用绳子拴住捕捉器以防被水冲走,水的流速如果比较快也可在捕捉器里放点小石块,增加重量,使其稳固。

(3)放好后诱捕剂的气味会顺着水传出去,蚂蟥闻到这种特殊气味就会钻到捕捉器里面。

二、抓蚂蟥用什么诱饵较好

1、抓蚂蟥使用血液做诱饵较好,比如猪血、鸡血、鸭血、鹅血等。抓蚂蟥的最佳时间是6-7月的晚上,蚂蟥白天一般躲藏在石块下以及草丛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只有遇到食物才会迅速出来取食,蚂蟥夜晚会在光线较暗的时候出来游泳、活动。

2、养殖蚂蟥一定要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蚂蟥生活的池塘要宽3米,深1-12,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可以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要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利于排灌。池塘周围可以堆积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蚂蟥产卵。

3、水源是蚂蟥生存的主要条件,环境和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蚂蟥生长、发育和繁殖。人工养殖的蚂蟥密度一般比较大,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换水防止化肥、农药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有一定的容氧量。

 作为一种名特优养殖品种,水蛭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推广、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且一次引种,多年受益,适合城乡各种规模和方式进行养殖,那么水蛭如何饲养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水蛭的饲养技术吧。

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 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 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水蛭养殖周期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1肠胃炎

 病发原因:水蛭由于吃了腐败变质的死臭螺蛳或难于消化的食物而起,有时饲料营养不全面或长期投喂不新鲜的饵料也可能导致肠胃炎的发生。

 症状:患病水蛭食欲不振,体色暗淡,懒于活动,肛门红肿,经检查无寄生虫和细菌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防治方法:使用我公司生产的“炎防宁”先用本品200g化水浸泡活体螺蛳20kg,1~2小时后投喂连续3~5天。同时配合使用“优益菌”(一瓶可用3-4亩))全池泼洒2-3次。

 白点病

 发病原因:白点病也叫溃疡病、霉病。大多是受捕食性水生昆虫或其他天敌咬伤后感染细菌所引起的。

 症状 : 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和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平衡,厌食等。

 防治方法:平时多注意养殖池塘的消毒和改底工作,定期使用“诺达二氧化氯”或“诺达精碘”进行水体消毒,经常使用“蛭底安”或“蛭底爽”进行底质改良,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降低水蛭的发病率。

水蛭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日本医蛭体略呈圆柱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背面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有5条黄白色纵纹,背中线有1阔白色条纹延至后吸盘,纵纹的两侧有密集的黑褐色细斑,腹面暗灰色,无斑纹,背面的纵纹和细斑随个体也常有变化。体环103节,环带不显著,占4/5环节。雄性和雌性生殖孔分别位承31、32、36、37之间的环沟,两孔相间5环,长,露出时呈线状。眼5对,排列成马蹄形。前吸盘较大,口内有3个颚,颚脊上有1列细齿,食道纵折6条;后吸盘碗状,朝向腹面,肛门位于其背侧。

 宽体金线蛭体长6一g厘米,最宽处8—11毫米。背面略凸,腹面平。体的前端尖细,后端钝圆。头端的背面有5对眼。口在头端腹面,有颚齿。体由107个环构成,各个环的宽度略相等。雌雄同体,生殖孔在环的中央,雌的生殖孔在后,雄的生殖孔在前。肛门口在最末两环的背面。后吸盘大,吸附力强,前吸盘不显著。体背面暗绿色,有5条黄黑色的斑点组成的纵线。腹面浅**,有许多不规则的深绿色斑点。两侧缘淡**。

 尖细金线蛭与宽体金线蛭相似,只是它体长25—38厘米、宽6—7毫米,背面茶褐色,有黑褐色斑点构成的5条纵纹,颚齿不发达。

 (二)生活习性

 木蛭生活在水田、河沟和溪流中。冬季蛰伏土中,春暖时开始活动,对气候变化敏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的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耐饥力特别强。6—9月是产卵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975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