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是中华》中来了很多文武双全的选手,其中有一位擅长太极!你知道太极拳的起源吗?

《最爱是中华》中来了很多文武双全的选手,其中有一位擅长太极!你知道太极拳的起源吗?,第1张

太极拳

  解释

  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派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图1)。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 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并由其子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图2)。杨氏祖孙 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图3)。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图4)。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图5)。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上述 5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5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太极拳

  解释

  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派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图1)。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 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并由其子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图2)。杨氏祖孙 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图3)。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图4)。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图5)。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上述 5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5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起源及分支

  太极拳 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分陈、杨、武、吴、孙等派)。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 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成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 ,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南北走向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受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杨福魁艺成回乡后,教拳于北京,因教拳需要,将师传老假太极拳中的高难度动作逐步舍弃,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跟杨福魁之子杨班候学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后,传与其子鉴泉,在上海开办武学,将师承太极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鉴泉后从汉姓吴,故世人称其为吴氏太极拳。

 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我们从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这时候做好活动总结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活动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医院爱牙日优秀活动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爱牙日优秀活动总结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当天上午,xx口腔医院在医院和三门诊门口献爱心举办大型口腔义诊活动,免费为广大市民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现场咨询和健康宣教,受到广大市民热烈欢迎。

 为迎接第xx个爱牙日,口腔医院九月初早早作出安排。一是组织6篇科普知识文章,请牙体牙髓科、牙周科、粘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预防科等6位主任医师,从各自专业角度诠释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二是加强与各媒体合作,包括与江西卫生报、家庭医生报合作整版刊登今年爱牙日科普知识,与新浪江西开展微访谈活动,通过互联网回答广大网友的提问;三是策划爱牙日当天义诊咨询活动。

 “您好!这里是口腔医院义诊现场,口腔或者牙齿有啥不舒服可以问我们的专家。”当天上午8:30,口腔医院开门义诊,在医院大楼门口和南昌市丁公路三门诊开展了“爱牙日”义诊宣传活动。牙体牙髓科、牙周科、黏膜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种植科、口腔综合科等9大临床科室30多位专家为广大市民免费进行口腔检查、答疑释惑。

 “专家,麻烦你帮我看下牙齿怎么治?”林老先生刚落座就发问。口腔修复专家廖岚仔细检查后说,“老人家,你的牙齿一定要尽快治疗。先要拔出2个残根,还有2个牙齿需要做根管治疗,第三步考虑镶牙。现在你吃不成东西,不但牙齿不舒服,而且会影响全身健康。”

 “帅哥,你这个牙齿可以考虑种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王予江检查完小张的口腔后提出诊疗方案。小张今年27岁,意外缺了一颗牙,来院准备镶牙正赶上了义诊,从专家那里了解了种植牙的`好处。

 “专家,请帮忙看看,到美国期间我的牙齿不会痛吧?”董姓中年男子告诉专家10月份要去美国交流学习。牙体牙髓科专家杨健一边检查一边告诉董先生,“右边烂了3颗牙,请尽快治疗,现在就治疗,可以保证你赴美期间不会牙疼。”

 “你恢复的非常好!”口腔颌面外科专家赵豫、吴坚,种植科专家吴润发检查完陈老先生的口腔后说。陈先生今年67岁,8年前在上海九院做了颊癌手术,随后又陆续在该院种植了12个牙,今天闻讯口腔医院义诊赶来咨询,听完专家意见后心里很是高兴。

 3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口腔医院专家义诊、咨询、宣教共服务市民200多人,发放牙膏、环保袋等礼品200多份。

医院爱牙日优秀活动总结2

 今年9月20日是第xx个全国爱牙日,我院组织医生、护士、志愿者及院办人员于9月20日上午8:30—10:30在XX区向应广场悬挂宣传横幅第二十三个全国爱牙日“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同时开展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和做免费检查。活动期间,一共接待群众咨询30余人次,做免费检查20余人次,发放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单300余份。

 通过咨询、检查发现口腔健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口腔卫生知识缺乏,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不强,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重点宣传了口腔健康的标准、家庭口腔保健基本内容及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

 通过对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使部分群众了解口腔卫生知识,并认识到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别忘了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最后建议家庭成员每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接受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局部用氟、窝沟封闭、龋齿充填、牙周洁治、义齿修复等。

医院爱牙日优秀活动总结3

 20xx年9月20日是我国第xx个“全国爱牙日”。9月15—20日,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国爱牙日”服务周宣传活动。

 活动周期间,全市20家医疗卫生单位积极行动,深入广场、敬老院、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牙齿健康知识的义诊咨询与宣传活动;利用电视飞播、悬挂宣传横幅或电子屏滚动播出宣传内容、设立义诊咨询台、制作宣传版面及宣传资料,更新医院及辖区内的宣传板报内容等形式进行宣传;积极开展以“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为主题的卫生健康大讲堂、爱牙、护牙知识专题讲座等义诊咨询宣传活动;向辖区居民宣传牙齿保健知识。

 本次爱牙日宣传活动,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共悬挂宣传横幅18条,电子屏飞播宣传15处,设立义诊咨询台20台次,制作发放宣传资料12000份,更新宣传专栏21版,展出宣传版面29块,出动医务人员130人次,出动车辆16台次,义诊咨询人数3680人次,免费检查口腔230人次,免费测血压78人次;开展牙齿保健知识专题讲座10场,听课人数1260人次。活动共投入资金12430元。

医院爱牙日优秀活动总结4

 今年9月20日是第xx个“全国爱牙日”,9月19日上午,在海淀公园举行了“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

 副主任指出,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坚持突出重点、面向基层、综合防治的策略措施。近年来,通过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不懈努力,我国口腔疾病防治体系得到加强,预防措施有效落实,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口腔卫生工作成效初显。

 副主任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口腔疾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口腔疾病防治体系。实施综合防治,以龋病和牙周病为重点防治疾病,积极推广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等。推动全民口腔健康促进,提高居民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提升基层口腔卫生服务能力,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共同组织开展“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北京市张延昆副市长出席活动,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专家为现场群众进行了口腔疾病义诊、健康咨询和科普宣教等。

 此次活动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承办,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海淀医院协办,并得到了海淀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医院爱牙日优秀活动总结5

 20xx年9月20日是全国第xx个全国爱牙日。我院紧紧围绕健康口腔,幸福家庭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护牙齿的意识,通过这次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也发现了群众对口腔健康认识不足等问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在医院门诊、内科、外科宣传栏以及健康教育资料免费取阅览栏都换上了爱牙日的宣传海报和免费小册子,在院内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口腔科住院部护士也借本次活动给各位住院患者实行健康宣教活动,让来我院就诊的群众都能增长有关牙齿保健的健康教育知识。

 2、9月20日当天,我院口腔科11名医护人员来到六堰广场开展义诊咨询活动。此次义诊咨询活动由口腔科牵头,宣传健康教育中心、院办协助。上午8点半,咨询台、主题日宣传横幅以及爱牙日宣传展板准时摆好,XX医药学院口腔学院的学生也来到现场分发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单页。许多市民闻讯赶到咨询活动现场,排队等待咨询专家,口腔科的专家耐心仔细的听取患者的咨询,还不时拿出专门的仪器查看咨询者的口腔,对咨询者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活动现场,免费为市民测量血压。

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派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图1)。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 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并由其子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图2)。杨氏祖孙 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图3)。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图4)。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图5)。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上述 5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5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起源及分支

太极拳 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分陈、杨、武、吴、孙等派)。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 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成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 ,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南北走向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受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杨福魁艺成回乡后,教拳于北京,因教拳需要,将师传老假太极拳中的高难度动作逐步舍弃,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跟杨福魁之子杨班候学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后,传与其子鉴泉,在上海开办武学,将师承太极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鉴泉后从汉姓吴,故世人称其为吴氏太极拳。

 太极拳,中国拳术之一,创始于清初。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阐发《易经》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写成《太极拳论》,太极拳这名称才确定下来。 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个时期,在太极拳起源问题上, 产生过一些附会和传说。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民间大致有唐朝的许宣平、南宋或元末明初时期的张三丰、清朝的陈王廷和杨露禅、王宗岳等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太极拳的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2、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3、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的提法。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作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师于杨露禅学习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而后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五派:

 一、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图1)。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在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1、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2、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3、“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 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所创,杨露禅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并由其子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氏祖孙 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三、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四、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教给自己,自己则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相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五、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当今的太极拳经过在众多中国传统拳术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充实完善,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世界上最优越的健身运动,中国传统哲学的形体表现。相反,西方人却认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体,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极为高深的“影子拳”。他们中的许多人学练太极拳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东方古国的传统哲学。太极拳”本身就是文化大融合过程中的产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流,才能够生生不息。当今的太极拳经过在众多中国传统拳术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充实完善,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世界上最优越的健身运动,中国传统哲学的形体表现。相反,西方人却认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体,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极为高深的“影子拳”。他们中的许多人学练太极拳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东方古国的传统哲学。太极拳”本身就是文化大融合过程中的产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流,才能够生生不息。

 太极拳

  解释

  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派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图1)。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 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 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并由其子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图2)。杨氏祖孙 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图3)。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图4)。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图5)。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上述 5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5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起源及分支

  太极拳 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分陈、杨、武、吴、孙等派)。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 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成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 ,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南北走向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受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杨福魁艺成回乡后,教拳于北京,因教拳需要,将师传老假太极拳中的高难度动作逐步舍弃,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跟杨福魁之子杨班候学的杨氏小架太极拳后,传与其子鉴泉,在上海开办武学,将师承太极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鉴泉后从汉姓吴,故世人称其为吴氏太极拳。

零食一直都是女性朋友们非常喜爱的食品之一,尤其是到了冬季的时候,很多的女性朋友们就喜欢窝在家里吃零食,不过小编要提醒女性朋友们吃零食可以,但是要吃得健康才好哟,下面小编给女性朋友们介绍了一些适合冬季吃的零食。那么冬天适合吃哪些零食?冬季养生吃的食物有哪些?

冬天适合吃哪些零食?冬季养生吃的食物有哪些?(1)

一、冬季适合吃的零食

1、核桃

核桃不但富含可促进心脏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磷脂和维生素E,这些营养玟姑岭箫素对于抗寒都有一定的帮助。中医也认为,核桃能补肾磉摇吧杨健脑,补中益气,润肌肤、乌须发。核桃最适合脑力工作者,常吃核桃能够补脑,改善脑循环,增强脑力。每100克花生可提供身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一半以上。常吃花生有养血补血、补脾润肺、滋润肌肤的效果。《营养学》期刊上一篇文章指出,吃花生最多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能减少35%。研究人员认为,花生中的脂肪酸构成,再加上其他成分的作用,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含量,让心脏更加健康。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应在40克左右,大约相当于四五个核桃。同时应该适当减少其它脂肪摄入。美国饮食协会建议人们,每周最好吃两三次核桃,特别是中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由于核桃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质等能爱护心血管,对防范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等也同样效果显着。核桃防范冬季皮肤干燥皲裂。核桃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品有助于由内而外防范皮肤干燥,这种脂肪酸可维持皮肤健康。

2、红枣

红枣营养丰富,滋味甜美。寒冷炭姒郑姹天气,在抽屉里放上一两包红枣,好吃又滋补,是一款不错的休闲小吃,同时也是不少白领上班族的首选。大枣是补气养血、瀚柏围歪安神的食物,很多贫血的女性都会通过吃红枣调理身体,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疲劳时人们爱吃甜食,升糖指数较低的红枣是很好的选择,不会导致血糖猛升。红枣可与坚果一起食用,以增强饱腹感。红枣也特别适合泡茶喝,特别适合冬季饮用。红枣有增强体能、加强肌力的功效。其含有环磷酸腺苷,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症的效果。红枣红枣含糖类、有枣含糖类、有机酸、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B和c。性平,味甜醇,能补脾胃,用于脾胃虚弱。每次用红枣10-15颗最好,把枣皮切破,放在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常服有健胃滋补,安神补气的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良疗饮料。红枣虽好,但吃多了会胀气,因此应注意控制食量。对于那些湿热比较重、舌苔比较黄的人以及牙病患者来说,则最好少吃。

3、花生

嘴唇干裂、“烂嘴角”、贫血怕冷、心脏病……冬天易发的疾病罗列起来一大堆,其实,只要坚持吃些花生就有帮助。花生的钙含量是肉类的十倍多,铁含量比牛奶高25%,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有预防心脏病的作用,补血又护心花生衣中富含止血素,有凝血止血的作用,所以,吃花生时最好不要为了口感而舍弃花生仁外面的那层红色的薄皮(花生衣)。此外,花生中含有大量油脂和维生素,对冬季常见的嘴唇干裂和口角炎等有防治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花生含油脂多,不宜吃太多。

4、当归

中医认为,手脚冰冷是因冬季阳气不足,血液无法输送到四脚末端所致。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入冬后天气寒冷,吃些当归羊肉汤可益气补虚。

5、碧根果

补脑强身、降血脂碧根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补脑强身,降低血脂之功效。神经衰弱,失眠者,每日早晚各吃长寿果数个,可收滋补治疗。碧根果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每天的食用量不能超过5个,多了会发胖的,也会有影响血脂。

可以把果仁碾碎,做糕点时放进去,或者加在牛奶、酸奶、冰淇淋里,做成坚果乳、坚果奶等。另外,还可以用果仁的碎末做调味料,做菜、熬汤、煮粥的时候,撒上一些,既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让人胃口大开,又可以吃上坚果,补充营养,可谓一举两得。

6、腰果

消除疲惫腰果含铁量是牛肉的两倍。铁有助于给全身供氧,缺铁会导致疲惫和留意力减退。腰果含有丰富的油脂,不仅可以润肠通便还有助于润肤美容。腰果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仅次于芝麻和花生,有补充体力、消除疲惫的效果。

二、冬季养生吃的食物

1、黑木耳

黑木耳含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甘露糖、戊糖、木糖、卵磷脂、脑磷脂、钙、铁等,有防止血液凝结、心脑血管疾病、大便干结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补气、益智、生血功效,对贫血、腰腿酸软、肢体麻木有效。

2、黄豆芽

黄豆芽是大豆在水中浸泡发芽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自身酶的作用下,大豆中蛋白质结构变得疏松,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效价提高,维生素B1B2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纤维素量增加,成为理想的高营养蔬菜。

3、鲈鱼

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鲈鱼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鱼肉细腻,是最好的品鲈鱼季节。

4、大豆

大豆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其中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较高,能弥补粮食中赖氨酸的不足。它既可当蔬菜,又可代替粮食,冬天吃大豆特别有益。中医认为,大豆味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

5、香菇

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50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胆碱、腺嘌呤、麦角甾醇及香菇多糖,有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6、牛奶

牛奶是人体营养素的最好来源之一,蛋白质中含有人体9种必需氨基酸;脂肪的颗粒小,呈高度分散状态,所以消化率高;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它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中医认为,牛奶味甘平,有补虚养身、生津润肠、消渴等作用。冬天我们需特别注意补钙,而牛奶中的钙不仅丰富,而且容易吸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0032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