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观后感

《司马懿》观后感,第1张

我前后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和《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军师联盟》共42集,《虎啸龙吟》共44集,两部共86集,每集45分钟左右。看完所有剧集,不得不感叹一句: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棒的古装电视剧。无论从情节设计还是演员演技,都是令我叹为观止的。时间跨越五十多年,纵横捭阖几代君王,称得上是鸿篇巨制,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精巧紧凑,跌宕起伏。这部剧,见历史,看人心,察人情,小世界,却含着大天下。

论情。

这部剧中的情,是丰富的。君臣之情,如曹操和荀彧,曹丕和司马懿。世上的有一些情是随着历史的产生而存在,随着历史的消逝而灭亡。比如君臣之情。古代的伦理纲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君臣之礼。臣子忠诚于君王,不得有僭越之心,君王礼贤下士,人尽其才。曹操和荀彧,曹丕和司马懿,他们由朋友变成君臣,身份的转变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会竭心尽力效忠于你,但是我亦会怕你,我们不再如以前那般随意,我自会惮你三分,我也会防你三分。所谓高处不胜寒,身居天下最高位,那必然要承受的是最大的孤独。荀彧是两难的,一方面因志向相投,立志共同奉养汉室,于是追随曹操多年,朋友情深,必定竭尽心力为其谋划,但另一方面,身为忠心不二的汉臣,倾尽全力在曹氏和汉室之间权衡。而面对曹操一步步走向更高的权力之位,司空、丞相、魏公、大王,仅一步之遥,荀彧大抵是不愿看到这一幕的。于是,看到曹操送来的空食盒,荀彧对一切已经了然于胸,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司马懿一路披荆斩棘扶保曹丕即位,虽也是为了保全全家,但也做到了对曹丕忠心耿耿。二人相知、相交,但在曹丕即位后两人的关系还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此君臣之别,永远地横亘在二人中间。真心尤在。曹丕弥留之际,看到那个白衣书生向自己走来,何尝不是心心念念想要再见司马懿一面,何尝不是在追忆二人曾经的美好时光,那时,司马懿还是一介书生,曹丕也还只是五官中郎将,一切都还很真,一切都还没变。若说曹丕最后的真心给了谁,一个是郭照,另一个则当是司马懿。

朋友之情,仍如曹操和荀彧,曹丕和司马懿。剧中的朋友之情更多的是建立在相同的志趣之上,这同我们当今的朋友之交类似,可那时的志趣仿佛承担了更多,比如家国情怀、百姓民生、宫廷争斗,历史总是会对其赋予更多的意义。曹操和荀彧的友谊建立在相同的初心之上,即匡扶汉室,永为汉臣,虽然最后二人已经貌合神离,但这却成为了荀彧辅佐曹操多年而曹操信任荀彧的根源所在。曹丕和司马懿的情况则稍有不同,司马懿出于保全家人安全,而曹丕则想借司马懿之才智继承大统,一统天下。在这场征途之中,二人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虽然这份友谊架着两人无法逾越的身份的鸿沟,略微微妙,但正是这份微妙,让我们看到人心的复杂和隐藏在这复杂之后的难能可贵。

亲人之情,如司马一家。不得不说,看完这部剧让我颇为感慨的是,小孩的成长环境对其性格塑造的影响之大,甚至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先说曹丕,在内心深处,曹丕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孩子,一个缺乏父爱、渴望被父亲认可的孩子。虽然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王位继承人,但父亲曹操并不喜欢他,更喜欢小儿子曹植,大底是因为曹植才华横溢,与自己更为相似。为了培育曹植,不惜看到兄弟二人明争暗斗。曹丕在这场权力争斗中一次次受伤,非为权谋所伤,而是为父亲所伤,好像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父亲的认可。曹植在这场争斗中败北,事实上也证明他并不适合成为君王,不过是曹操的一厢情愿而已。而曹丕的才干最后其实也得到了曹操的肯定,王位交给了曹丕,论志向权谋,其实曹丕显然更像曹操。但是从小父爱的缺失,终至胸中苦闷的郁结,还是让他不幸英年早逝。历史仿佛惊人地重演,这一幕又发生在了曹丕的儿子曹叡身上。甄宓因为曹植的缘故不讨曹丕喜爱,并且两人因为政治斗争而结合,不过是这场斗争的棋子,缺乏感情基础。甄宓不受待见,她的儿子曹叡自然也得不到宠爱。曹叡更惨,不仅从小缺少父爱,还目睹自己最爱的母亲惨死在自己面前,为了活下去,还不得不对别的女人叩首叫娘,而这个娘还直接导致了自己娘亲的失宠。仇恨的种子早已经在曹丕心里生根发芽,以致后来一而再再而三要致郭照于死地。虽然让人可恨,但也觉得可怜。所谓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他这样做的理由确实也让人觉得惋惜。可是从小在心中种下的恨太深,如何能够撼动得了。当曹丕着其母亲生前穿过的红装,躺在镜子前,看着镜子前的自己,就好像看见母亲了一样,他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又让人不由地疼惜。曹叡其实也还是个孩子,不过他比他父亲曹丕更惨,不仅得不到父爱,也失去了母爱,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多年怨愤郁结心中,以至正当盛年,却撒手人寰。反观司马一家,那就成了鲜明的对比。妻贤子孝,和乐融融,司马懿为救父亲,不惜出仕,来到朝堂这个风云诡谲的地方,并且陷入太子之争,之后为了保全家人,更是多次出生入死,力挽狂澜,司马孚为了帮助二哥司马懿,为家庭出一份力,也甘愿入朝为官。司马师和司马昭二人兄弟情深自不必不说,司马懿和张春华夫妻情深自然也不必说,就算是后来嫁入司马家的柏灵筠,也最终和一家人相处融洽。家族和亲情的力量,总能激发一个人越来越大的潜能,司马懿即是最好的代表。反之,家庭的不幸,则有可能导致罪恶的深渊,最后不仅吞噬身边人的生命,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爱人之情,如司马孚对郭照,郭照对曹丕,汲布对张春华。爱情是那么绚烂,可是又是那样易于枯萎。爱情,还有很多的一厢情愿和身不由己。如司马孚痴情男儿,一生钟情于郭照,而郭照芳心却早已许给曹丕。但他没有放弃,这一生,他都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己的心上人。当郭照被关进大理寺监狱,他就在牢门外坐着,他就想那样陪着她,虽然救不了她,但是这样陪着她,或许她就不会害怕,仅仅是这样,就够了。郭照和曹丕算地是两情相悦,两人最终结合在一起,而曹丕还将郭照立为皇后,成为这个朝代唯一一个能与他并肩而坐的女人。另一个痴情男儿,就是汲布。汲布也是为了心上人张春华一直在默默守护着,虽然从来没有表明过心迹,但是却在用行动为之付出。后来汲布为司马懿培养死士估计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张春华的缘故,为了春华的幸福,所以要保全春华的丈夫甚至她一家的安全。历史激荡,真相总是残酷的,苍凉而温暖的爱情更加令人动容。

论志。

曹操、刘备、曹丕是一统天下的志,杨修、钟会是一展才华的志。相对于现代人的志,历史人物的志仿佛丰富了很多,难怪为何要读史,以史为鉴,看见那个曾经丰富的自己。曹操亲见汉室羸弱,于是自己励精图治,一步步变大变强,想要统一天下,结束战乱。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曹操是两难的,一方面汉室衰弱,取而代之其实不是难事,但另一方面,奈何人言可畏,又怕被后世口诛笔伐,因此迟迟不敢有所行动。但其统一天下的志向没变,这一点是令人敬佩的。刘备的志向是兴复汉室,克复中原。或许刘备也是一心想要一统天下,统领中原,但是得找一个令人信服且让人能死心塌地追随他的旗号,所以变成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就这一点,我想曹操更加坦率。曹丕继承王位,最后称帝,当然也就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而这志向里面其实含着家族的荣耀:我必须守住老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可不能把这江山毁在了自己的手里。一袭白衣,风度翩翩,那是杨修和钟会留给我最美好的印象,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大都一心想要进入朝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建立功业,流芳百世,如杨修,如钟会等。杨修才高八斗,但却自恃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憾然离世。钟会,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形象曾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最后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杀人不眨眼的钟会却让我感到惊恐进而不由得叹息。初心难保,在这凶险的人世,不知有多少人迷失了心智,离开的终难以找到回来的路。

论心。

此心,乃人心的心。我想看看司马懿的心。依依东望,望的是什么。最初,依依东望,望的就是“毕其一生的抱负、荣耀和最大的成就”,然后,年轻的司马懿望着老年的司马懿,“依依东望,望的不是成就,而是毕其一生,是时间”,望是一生,是时间,那就是活着,只要活着。当年杨修被斩首前,最后对司马懿说了一番话,“你我最大的区别在于你能忍而我不能,我在那边等着你,若你能忍到最后,过来告诉我,那时走与此时走,有什么分别”,杨修才华过人,却恃才傲物,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司马懿若当时攻入城内杀掉诸葛亮,赢得了万世功名,但是随后便会被宗亲杀掉,功名换来了,却会失去自己甚至全家的性命,那和杨修有何区别。他明白,活着才是王道。最后,依依东望,望的是人心。这个人心,不仅是周围人的心,要猜透周围人的心,并且因势利导之,并未自己所用。这个人心,更重要的是懂得自己的心,并且顺从自己的心而行动并活着,这才是人最应当期盼的,是司马懿最期待的。不再是别人的手中刀,而是自己的执剑人,这,才是毕其一生,司马懿所追求的。而幸运的是,司马懿最终做到了。高平陵之变,他变成了执剑人,利剑出鞘,向天一挥,曾经不在,此刻,一切归一与他司马仲达。最后的他,终于不用再苟延残喘,不用再做别人手中的棋子和利剑,他成了自己的棋手和执剑人,而天下都在他的手中。

一部剧,看历史变迁,宦海浮沉,看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不管是正史、野史,诗歌、小说,亦或是**、电视,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在思考着,并且将其记录下来,呈现出来,并描绘给众人看。或带来视听的享受,或引起情感的相通,或给人以启发。人在思考,历史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停下。而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一步步地摸索和试探,最终,见人,见己,见天下。

这部剧,给我的感受太多,聊写几句,以做纪念。

怎么说呢,很难受也很感伤。无论如何评价《如懿传》,追了将近两个月之后,总是投入了太多感情和时间。如今,这剧终于终结,也忍不住想要再聊几句。虽然早就知道如懿的故事最终会以悲剧收场,但在如懿真的死去,她与乾隆的感情终究落得“兰因絮果”之后,仍旧不免感伤。感伤之外,还有解脱,为如懿,也为观剧的自己。死后的如懿终于与皇家以及红墙绿瓦的深宫撇清了关系,找到了她向往的自由与平静。电视剧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断发那边了,皇帝要废她,如懿说不用你废,我自己剪发不做皇后,册宝你随便拿走。剪发,不是以往如还珠、延禧版的皇后为了要挟皇帝证明自己。而是看透局势,固守本心。不会牺牲自己,为制度妥协。我喜欢《如懿传》。

问题一:女朋友我是说司马懿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 死蚂蚁 ,蚂蚁都是靠嘴完成一切事情的,意思说你只是嘴巴能耐不敢来真的

问题二:段子里司马懿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问题三:女人说男人司马懿什么意思 诸葛亮曾经当着三军将士送给司马懿一套女装,讽刺他明明有那么多军队却不敢应战,就像女人一样。女人说男人司马懿,是不是说这个男人做了什么不像个爷们样的事情。

问题四:女生回复司马懿什么意思 结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分手是为了美丽的相聚,扭转身,抬起头,向前走,你的帅哥在前面等候,莫叹息,莫回首,浪漫的爱情在向你招手,明天美丽依旧。

问题五:请问司马懿的懿是什么意思? 懿

意为:美好的(多指德行)。

(形声。从壹,恣声。“壹”表示专一。本义:美好)同本义 [fine]

懿,美也。――《尔雅》

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

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

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懿盛(因皇室宗亲而名位显盛);懿范(美好的风范。多用于赞扬妇女美德);懿明(德高智明);懿士(有美德的人)

大 [great]。如:懿度(大度);懿伟(伟大)

深 [deep]。如:懿筐(深筐)

懿德

yìdé

[virtue] 美德

林虑懿德,非礼不处。――《后汉书・钟浩传》

懿德高风,令人景仰

懿行

yìxíng

[exemplary conduct] 善行

懿旨

yìzhǐ

[empress's order] 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

黄门传懿旨曰:“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三国演义》

问题六:司马懿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复姓司马,单字懿。正如上官、欧阳、尉迟、司徒等复姓一样。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此人文韬武略,骁勇善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问题七:女生说司马懿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 死蚂蚁 ,蚂蚁都是靠嘴完成一切事情的,意思说你只是嘴巴能耐不敢来真的

问题八:一个女孩给我发司马懿什么意思 司马懿意思是死蚂蚁,蚂蚁搬家靠什么,靠嘴所以蚂蚁只有嘴劲,这女人的意思就是这男的只有嘴上说说,不敢来真的。

问题九:陶渊明,赵子龙,司马懿分别是什么意思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问题十:女朋友我是说司马懿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 死蚂蚁 ,蚂蚁都是靠嘴完成一切事情的,意思说你只是嘴巴能耐不敢来真的

不会!!!!!

诗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

懿字:本义为美好;又引申为深貌、大貌;又用为动词,指赞美、称颂,

一个字是心中所想的美好情感,一个是外形美好的形象美貌。

二字一起寓意不就是心地善良且容貌美丽!

中国人取名注重寓意,是一个很美好的名字!

若是谐音能左右命运,叫富贵的多了,也没见有多富贵。

人呐就是该干干,该歇歇,起早贪黑才能衣食无忧,砥砺勤勉,才能乘风破浪。

诗懿是个好名字,祝福!!!

一、聪慧过人,善于识人,审时度势

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

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秘密派人在夜间查看。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

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

二、处世圆滑,知人识人

司马懿洞察先机,决断果敢的一面在他的军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与诸葛亮的数次决战中更是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和瞬间决断的能力都充分体现出来。

而他对待不同的君主采取不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敌人运用不同的战术并且屡次取得成功都体现了他的圆滑和知人识人的能力。

三、隐忍,做事果断

嘉平三年(251年)正月,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请求出兵征讨。司马懿知其阴谋,不令兴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司马懿故技重施,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

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在水边自缚等待,说:“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来呢?”司马懿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说罢,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想把王凌解送洛阳。

途经贾逵的寺庙,王凌大声呼庙。五月,王凌到项城,绝望,服毒而死。司马懿进军寿春,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司马懿推知其事,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

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埋于土中。司马懿最终逼楚王曹彪自尽,并趁机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

当然最后他选择了起兵叛乱,虽然在别人眼中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这也是构成他性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他的凶狠和果敢,毫不犹豫,不会浪费每一个机会。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笑到最后。

扩展资料: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

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司马懿的性格中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为人所称赞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历史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两种评价都不为过,都是属于司马懿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都是多元化的,何况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处于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司马懿拥有多面性格,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是不可避免的。

--司马懿“轶事典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70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